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阶段性测试题(2)(第二章综合检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阶段性测试题二(第二章综合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读下图,回答1~2题.1.适宜在甲地布局的工业是( )A.电镀厂 B.自来水厂C.印染厂D.污水处理厂2.该市计划在乙地建设重工业区,主要是为了( )A.接近铁路B.减轻环境污染C.靠近河流D.便于职工生活答案 1。

B 2。

B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自来水厂。

第2题,乙地地处城市外缘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建设重工业区,可大大减轻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3~4题。

3.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C.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4.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 3.C 4。

新改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综合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特点为A.中间高,两边低,以山地、平原为主B.山河相间分布C.地势较高,以山地、盆地为主D.北高南低,北侧以山地为主,南侧以平原为主2.影响图示区域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气候、交通B.水源、资源、交通C.气候、地形、政治D.宗教、民族、气候3.下列符合图示区域河流流量变化特征的是A.B.C.D.如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

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5.据图可知(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图示意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芦苇分布简图。

据调查,相对静止、氮磷含量高的较浅水域更适于芦苇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依据图示信息判断该湖泊水的总体流向是A.由西向东B.由南向北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7.影响L地芦苇分布比南部湖区密集的主要原因是①水域较浅②氮磷含量高③水流速度慢④湖泊水温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丹麦小镇卡伦堡过去40年来创造出来的产业共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也是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真实体现。

下图为卡伦堡的位置及其生态工业园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据可知,卡伦堡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有深水不冻港,海运交通便利B.小镇人口稀少,就业压力小C.终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D.距离首都近,消费市场广阔9.卡伦堡生态工业园A.以煤炭资源为基础B.是仅有第二产业的循环系统C.对水资源需求量小D.是废弃物资源化交易的系统我国Y省2019年人口出生率为11.0‰,高于全国平均值;是近年来人口流出超过10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2章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2章综合检测卷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平方米。

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

因此“小规模”要求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故B项正确。

第2题,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故C 项正确。

读“韩国简图”,回答第3~4题。

3.韩国的重要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 )A.东南沿海和东北沿海B.西部沿海和南部沿海C.东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D.内陆地区和河流沿线4.影响图示地区重要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交通B.气候、矿产C.旅游、宗教D.科技、军事【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重要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最集中,内陆地区较少。

第4题,结合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判断,图例“铁路、高速公路”表示交通。

由图中河流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6.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答案】5.D 6.C 【解析】第5题,城市地租是由市中心向外缘逐渐递减的,且在城市道路交会处会形成地租次高峰,故正确曲线应为d。

2020-2021中图版地理选择性2章末综合测评 2含解析

2020-2021中图版地理选择性2章末综合测评 2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最初由上海、无锡、苏州、常州、扬州、泰州、南京、镇江、南通、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16个城市组成,以约占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生产出约占全国19.5%的生产总值,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

现已纳入了30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A.上海市、江苏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B.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C.上海市、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D.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2.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关东地区、德国中部及英国中部五大城市群的共同点是()A.都位于沿海地区B.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优势C.都具有相同的规模D.都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1.D2。

D[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第2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日本关东地区、德国中部及英国中部五大城市群都分布在沿河或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4.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3.B4。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期末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期末综合检测卷

期末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的陆地几何中心位于(103°49′E ,36°03′N)。

下图为“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回答第1~2题。

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北方向B.出生率地区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变化C.后,人口重心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D.—,人口重心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变化大2.制作我国人口重心图,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A项错误;经济的地区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变化,B项错误;后,人口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说明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人口的回流,该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C项正确;—,人口重心东西方向比南北方向变化大,D项错误。

第2题,遥感技术主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监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起定位导航的功能,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作地图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项正确。

下图示意拉丁美洲某国1995—人口迁移变化,据此,完成第3~4题。

3.1995—年期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年龄群体可能是( )A.20 岁以下B.20~50 岁C.50~60 岁D.60 岁以上4.—年期间,影响人口从都市区迁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①文化②教育③环境④宗教⑤就业A.①③B.②③C.③⑤D.④⑤【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1995—年期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或小城市迁往中等城市或大城市,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主要年龄群体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即20~50 岁。

第4题,—年期间,影响人口从都市区迁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原因主要是都市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就业困难,导致人口外迁,故C项正确。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章末综合测试2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章末综合测试2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二)1234567891011121314 C D A C A A C A B D D A B A 15.(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2)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3)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

(4)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市化进程。

16.(1)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西北部为荒漠草原地区,水分条件不适宜林木的生长,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故草地覆盖率较大。

年降水量大于530 mm的东南部为半湿润地区,适宜木本植被生长,故林木覆盖率较高。

年降水量为400~530 mm的地区是林草过渡区。

(2)甲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开垦历史悠久,植被破坏严重;位于河流上游,沟谷发育,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土流失严重。

(3)栽培耐旱植物;小流域垂直空间注重林、灌、草的合理配置;进行退耕还林(草)的生物工程建设等。

1~3第1题,浙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处于交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科技与教育不如环杭州湾城市群发达,产业基础不如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城市群好,矿产资源也不丰富,A、B、D错误。

第2题,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各城市空间位置邻近,D正确;城市职能、服务等级不相同,不同城市历史文化也不同,A、B、C错误。

第3题,该城镇体系规划有利于该区域推动城市化协调发展,A正确;主要对该区域内部产生影响,对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影响不大,B错误;与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没有关系,C错误;根据区域特色会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D错误。

4~5第4题,深圳一些玩具、电子、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和撤离主要是由于工人工资、土地价格等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减弱,C项正确。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2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图表示1980-2010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完成1~2题。

1.甲曲线所代表城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劳动力日趋紧缺解析:人口的增长有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及自然增长,二者比较可判断该区域人口的增长状况。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差额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答案:B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B.新疆C.河南D.江苏解析:结合选项中四省区人口变动情况,丁所反映的是江苏。

答案:D下面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聚落主要沿()A.河流分布B.海岸线分布C.公路干线分布D.山谷分布解析:由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公路干线分布。

答案:C4.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A.北京B.上海C.武汉D.大庆解析:A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是武汉。

答案:C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人们称其为“民工荒”。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点代表四种工业类型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易出现“民工荒”的工业类型以哪一种为主()A.a B.b C.c D.d6.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历了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然后由我国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这种产业转移的文化现象属于()①刺激扩散②传染扩散③等级扩散④迁移扩散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5.B 6.C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土地价格变化的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解析:城市的土地价格与交通的通达度、距市中心距离有关。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章末综合检测卷(二)(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

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势起伏小C.河流自南向北流D.盛行东北风2.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C.丙—社会因素D.丁—经济因素解析:第1题,读图,城市各功能区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仓储区和工业区,呈摊大饼式向外扩展。

城市交通线呈环形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小,B对。

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产苹果,A错。

丙处是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C错。

工业区主要位于东北部,应处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D错。

第2题,该城市甲功能区是商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A错。

乙是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靠近苹果园,绿地面积大,环境优美,靠近干线公路,交通便利,应为高级住宅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B错。

丙是工业区,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远离城区,对城市环境影响小,主导因素是环境因素,C错。

丁是仓储区,位于城市外围的绿化区内,接近工业区及铁路,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D对。

答案:1.B 2.D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下图为西安市某区域a、b两功能区一天内热力密度变化图(左下图)及该城市功能区分布与地租水平关系图(右下图)。

读图,完成3~4题。

3.左图中a功能区位于右图中的( )A.①~②区间B.②~④区间C.③~⑤区间D.④~⑥区间4.符合左图中b曲线所示功能区特征的是( )A.建筑物高大,密度小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C.交通通达度高,地租低D.位于市区外缘,污染严重解析:第3题,由左图可知,a曲线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较大,符合住宅区居民白天外出上班、晚上回家休息的生活作息规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青壮年人口少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婚配困难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解析】联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大大下降,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很大。

由于死亡率较低,老龄人口增长快,青壮年人口比重大,青壮年人口数量多。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给教育、医疗、就业等带来较大压力;目前我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尚为合理,婚配困难问题并不突出。

【答案】 1.C 2.A(2019·济南高一检测)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3~4题。

3.该地最有可能是( )A.上海市区B.北京大学C.贵州农村 D.广州孤儿院4.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解析】从图中的性别、年龄人口结构可知,该地区女性较多,青壮年人口较少,儿童、老年人口较多,应为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落后地区。

【答案】 3.C 4.A(2019·泰兴高一检测)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据此回答5~6题。

5.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 ( )A.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商业区B.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C.①商业区②住宅区③工业区D.①住宅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6.目前,一般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这一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解析】第5题,①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②面积最大,为住宅区;③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为工业区。

新教材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新教材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如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区——行政因素B.商业区——经济因素C.住宅区——环境因素D.科教区——历史因素2.自来水厂应建在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详细分析:第1题,商业区位于地价最高的市中心,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住宅区位于商业区的外围,也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教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工业区的形成受经济、环境、交通等因素共同影响。

第2题,河流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④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答案:1.B 2.D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详细分析:第3题,图示几条地铁线都经过甲区域,该地交通通达度最高,是人流、物流集聚区域,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4题,地铁站人流高峰和流向,与市民白天离家上班、夜晚回家休息规律一致,所以最可能位于住宅区。

答案:3.A 4.B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西安的古朴B.桂林的灵秀C.苏杭的神秘D.拉萨的奇逸详细分析:第5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城镇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所,提供住所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占地面积最广的是住宅区。

2.【答案】A【解析】一个城镇的中心商务区往往对金融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3.【答案】A【解析】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①是住宅区。

4.【答案】C【解析】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地租一般来说城市中心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较高,C项符合题意。

5.【答案】C【解析】③区为中心商务区,常住居民不多,大多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6.【答案】A【解析】①②两地与市中心距离差别不大,但两地自然环境、交通通达度、基础服务设施的差异可能导致地价差异。

7.【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故A项正确。

8.【答案】B【解析】高级住宅区应选择在环境优美的地点,与文化区相联系。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工业区,临近湖泊,环境优美,适于建设高级住宅区。

9.【答案】A【解析】重庆市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是著名的“山城”,城市主要分散在山谷中,因此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10.【答案】B【解析】重庆市渝中区位于市中心,是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因此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

11.【答案】D【解析】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远离中部组团,导致内部出行比重大;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团出行;区内联系便利,与其他组团联系不便。

12.【答案】C【解析】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故C项正确。

【解析】北京中心为皇宫,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故C项正确。

14.【答案】D【解析】读图,豫西位于黄土高原,为下沉式窑院,主要与黄土土质疏松有关,①错误;东南亚的水屋,房屋高架,闷热潮湿的气候,②错误;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③正确;北欧木屋顶尖坡陡,雪量大,④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1980年与2010年城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读图可知,该城市30年间()A.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上升B.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扩大C.城市周边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自然环境不断改善2.伴随着城市东北部、西南部人口的增长,这两个区域() A.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会减小B.城市环境状况会显著改善C.交通线路密度会增大D.商业网点密度会减小解析:第1题,图中城市人口密度等值线空间分布的变化显示该城市用地规模有了大幅扩大。

第2题,城市新区人口的集聚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1.B 2.C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4.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时要注意图例和注记,按照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原则进行判断。

第3题,③位于河流下游,在城市的最外围,靠近铁路,运输便利,适合布局工业区;②位于工业区之间,适合布局绿化区,以减轻污染;①位于交通便捷的郊外,环境优美,远离老城区和工业区,适合布局别墅区,故D项正确。

第4题,地租最高的应是商业区而非老城区,故A项错误;老城区在西侧,由图可知城市沿着主要交通线向东发展,说明城市中心向东移动,故B 项错误;图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等功能区多沿着交通线分布,说明城市空间形态受交通影响,故C项正确;图中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围,不在城市中心,故D项错误。

答案:3.D 4.C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居住区B.甲—居住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C.甲—商业区乙—居住区丙—工业区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居住区6.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解析:第5题,甲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好,为商业区;乙占地面积最大,为居住区;丙位于城市外围,临近铁路、公路,地价低,交通便利,为工业区。

第6题,①处远离市中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价较高,可建高级住宅区;②处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水源较清洁,不宜建化工厂;③处位于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该建绿化带,减少对城区的污染;食品加工厂应接近市场,④处不宜。

答案:5.C 6.C7.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密度变化越来越大,即人口白天到中心商务区工作,夜间到住宅区休息,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的分离。

答案:C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城市()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C.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少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9.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a<b B.b<cC.b<d D.c>d解析:从左图可以看出,城市甲的等级比城市乙高,服务范围应比乙广。

甲城市地租值应是从市中心a最高处向外递减,在d处有交通线穿过,成为地租次高中心。

答案:8.B9.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城镇发展示意图。

该地区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其中,柳市的五金电器、白石的橡胶制品在国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地区城镇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镇间距离扩大B.城镇人口增加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D.城镇数目增多11.下列有关1998年该地区城镇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乐清的服务范围较柳市小B.虹桥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多C.芙蓉和北白象的城镇服务功能相同D.乐清与柳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答案:10.A11.D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

读下图,回答12~13题。

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12.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1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疏浚河道③发展城市道路④完善排水系统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解析:第12题,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

因此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少,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曲线上升趋势。

故选B。

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降雨损失量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因此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故选D。

答案:12.B13.D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14~15题。

甲(铁索桥)乙(绍兴酒桥)丙(卢沟桥)丁(风雨桥)14.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D.政治历史的差异15.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答案:14.A15.C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40分)16.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____________对应的区域。

(4分)(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8分)(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并分析原因。

(8分)解析:第(1)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公路交通干道会合处附近。

第(2)题,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郊外环境优美、地势较高、交通便捷之处。

第(3)题,钢铁工业基地选址既要考虑靠近原料、水源、交通等利于产业发展的条件,还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保护。

答案:(1)②(2)d原因: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受工业废气污染少;依山傍水、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等。

(3)乙地。

原因: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

17.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图甲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图乙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分)甲乙(1)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4分)(2)图乙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8分)(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15.5千米的郊区(如图乙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8分)解析:第(1)题,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分析。

第(2)题,图乙所示的①曲线,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所示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

第(3)题,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散大城市职能、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等方面。

答案:(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2)①所示曲线为商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曲线所示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

②所示曲线为住宅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功能区是各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而且离市中心也不很远。

(3)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