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移动媒体环境下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有效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有效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有效应用摘要:本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言语和语言等评估及训练,有效地进行听觉训练,帮助其学习正确发音,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并延伸到家庭康复训练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发展,更多的听障儿童佩戴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辅设备,达到听力重建或补偿,让听障儿童具备了学习语言的听力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经过康复训练,只有通过系统而科学的康复训练才可以建立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和语言能力。

如何才能使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呢?现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形式丰富、资源广泛、使用便利等特点,为听障儿童多重感官学习提供了支持,有效地激发了听障儿童学习的兴趣,使听障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听觉、言语、语言康复训练,从而提高康复效果,能早日实现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听障儿童进行科学地听觉、言语和语言评估对初入学的听障儿童,首先借助听力、言语和语言康复综合发展评估系统等现代康复仪器,科学、全面地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鉴别听障儿童当前的听觉、言语和语言状态,量化指标;然后制定和执行个别化康复方案;最后,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评估,适时监控训练结果是否有效,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向,促使康复训练实现预定的目标。

即做到“评估—训练—监控”相结合[1]。

现代信息技术在听障儿童康复评估中的运用,克服了传统康复评估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提高了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听障儿童更有效地进行听觉训练听觉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听觉理解,这四个阶段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

刚刚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听到的各种声音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首先要培养听障儿童的聆听习惯,按照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促进听障儿童的听觉发展。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残疾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残疾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残疾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互联网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无障碍网络环境建设不完善、个性化教育资源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探讨采用可视化辅助工具、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解决方案。

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示范案例,可以启发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残疾人教育。

展望未来,互联网技术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互联网技术对残疾人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服务,为残疾人赋予更多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残疾人教育、现状、问题、挑战、解决方案、示范案例、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而在残疾人教育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平等的教育权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工具,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过去,残疾人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残疾人的学习需求,信息资源的获取也相对受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残疾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渠道和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互联网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解决方案并分享相关示范案例,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推动残疾人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2 问题意义残疾人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残疾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残疾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例如难以获得适合自身残障情况的教育资源,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困难以及缺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问题。

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残疾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残疾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残疾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残疾人康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残疾人康复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运动障碍方面的应用,以及其中的挑战和前景。

一、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视觉障碍方面的应用1. 语音识别技术在盲人辅助中的应用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盲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语音指令,盲人可以轻松操作智能助理设备、智能家居系统等。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将书籍、文章等文本转换为语音,方便盲人阅读和学习。

2. 智能导盲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智能导盲设备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感知技术,能够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并提供导航指引。

它可以通过震动或声音信号来向盲人传达信息,帮助他们避开障碍物、辨别方向等。

这些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盲人的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听觉障碍方面的应用1. 即时翻译技术在听力障碍者沟通中的应用即时翻译技术可以将语言转换为文字或者手语,并通过显示器或振动装置向听力障碍者传达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听力障碍者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打破交流障碍。

2. 智能助听器的研究和发展智能助听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助听器结合,能够自动调节音量、抑制噪音、识别特定声音等。

这些功能使得听力障碍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声音,提高他们的听觉体验和生活质量。

三、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运动障碍方面的应用1. 智能假肢的研究与应用智能假肢采用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精确的肢体位置感知和控制。

它可以通过运动监测、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与人体的交互,使残疾人恢复到更接近自然状态的运动能力。

2.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开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和运动感知技术,能够为运动障碍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

通过模拟现实场景,系统可以帮助运动障碍者重建运动神经路径、改善肌肉控制和平衡能力。

四、人工智能辅助设备面临的挑战1. 隐私和安全问题人工智能辅助设备会收集和处理残疾人的个人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隐私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滥用。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

第17期2020年6月No.17June ,2020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摘要:文章基于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将其与极具前瞻性、体验性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效结合,从“为何建设,如何建设,建设反思”3个维度分析并总结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必要性、架构实施及特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内容,以期促进虚拟仿真技术在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康复领域的纵深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张鸿嫣,何侃,王顺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8)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立项资助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S2019YB13。

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基于VR 和AR 技术运用的特殊儿童作业治疗实验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01812048001。

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教育康复学为例。

作者简介:张鸿嫣(1990—),女,江苏淮安人,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育与康复教学。

引言伴随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1]。

因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我国当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2],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举措,也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场景和互动模式[3],在虚拟环境中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既可模拟场景,又能节约资源,更便于打造生态化实验教学平台,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点。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残疾儿童康复的现状,包括康复机构的分布及设施情况,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情况。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政策法规,了解残疾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政府对康复工作的支持。

2. 实地调研:选择了若干康复机构进行访问,了解他们的设施情况、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以及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三、调研结果1. 康复机构分布及设施情况:调研发现,在城市地区康复机构相对较多,设施齐全,专业人员数量较多,能够提供多种康复治疗服务。

而在农村地区,康复机构的数量较少,设施条件有限,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康复机构。

2. 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大部分康复机构采用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职业疗法等。

但是,在一些基层康复机构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只能提供较为简单的康复治疗,缺乏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

3.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情况:政府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高度重视,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法规,比如提供康复服务的补贴、建设康复机构的资金扶持等。

但是,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宣传不到位、资金分配不公等。

四、调研结论1. 康复机构应加强在农村地区的布局,提供更多的康复治疗服务,解决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康复的难题。

2. 应加大对康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康复机构的治疗水平。

3. 政府应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领域的政策宣传,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地。

五、建议1. 加强康复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

2. 完善康复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康复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满足不同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

3. 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康复机构的管理要求,加强对康复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4. 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儿童康复的认知度,减少对残疾儿童的歧视和排斥。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和服务情况,我们决定开展这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1.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残疾儿童及其家庭为调研对象,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进行调查。

2. 调研步骤(1)制定调研问卷:我们根据调研目的和问题设定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调研问卷。

(2)确定调研对象:我们选择了北京市某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部分残疾儿童及其家庭作为调研对象。

(3)进行访谈:我们依次对调研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并记录了他们的回答。

(4)数据分析和总结:我们将访谈所得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并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经过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不完善:调研对象普遍反映,受到的康复服务不够全面,包括康复培训、康复设备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投入。

2. 家庭支持力度有限:很多残疾儿童的家庭对康复事项缺乏了解和能力,缺乏对残疾儿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3. 社会环境不利于残疾儿童康复:调研对象表示,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态度普遍不友好,存在歧视和排斥现象。

这给残疾儿童的康复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四、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康复服务,包括康复培训、康复设备等等。

2. 加强家庭康复支持:加强对残疾儿童家庭的康复指导和支持,提高家庭对康复事项的了解和能力。

3. 增强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消除对残疾儿童的歧视和排斥。

同时,鼓励残疾儿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五、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利用数字化仿生学平台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研究

利用数字化仿生学平台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研究

利用数字化仿生学平台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研究作者:李昕张艳莉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0年第01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干预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成为有效针对特殊儿童康复的干预技术之一。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海豚屋训练,海豚现代仿生数字声频信号对参训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起到持续稳定的刺激和修复作用,改善了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学生在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思维能力、饮食、睡眠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步。

关键词:数字化仿生;特殊儿童;发育障碍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干预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来,并且成为有效的针对特殊儿童康复干预技术之一。

经过科学家研究得知,海豚在特定的生理状态下发出的超声波对人类特别是自闭症、多动症、情绪障碍、智力障碍、学习障碍等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协调和促进的功能。

结合多媒体数字投影、数字调制灯光组成的视听觉整合训练系统,辅以现代设计理念的视觉空间结构,让受训者“浸润”于良性的视听感知觉环境中,达到安宁、抚慰、整合及整体状态提升的功效。

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儿童普遍伴有脑瘫、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自闭症等障碍以及多重障碍。

他们大多具有神经发育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及运动发育障碍等多种发育障碍,严重影响了语言、思维、运动及各方面功能发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海豚屋训练,海豚仿生数字声频信号对参与海豚屋训练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起到持续稳定的刺激和修复作用,显著改善了参训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学生能在不同发育障碍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在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思维能力、饮食、睡眠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一、通过高频仿生数字信号的作用和刺激,改善抑制状态的大脑皮层细胞组织,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结构和发育的特殊性,普遍存在大脑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和敏感性较差。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该调研旨在了解并分析当前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为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和改善儿童康复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家庭,内容包括康复资源、康复需求和康复难度等方面;实地访谈则主要针对康复机构的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了解康复机构的现状。

三、调研结果:1.康复资源不足: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所在的地区缺乏康复资源,康复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的供给严重不足。

2.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大:调研显示,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康复需求普遍存在,特别是运动功能的康复需求更加迫切。

3.康复难度较大:由于地域限制、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教育意愿等问题,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康复难度较大。

四、调研分析:1.康复资源不足的原因:康复资源不足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关医疗设备和人才供给相对不足;二是康复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资金来源不足。

2.康复需求的原因:残疾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康复需求与一般儿童不同,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服务,而这方面的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康复需求增大。

3.康复难度高的原因: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面临独立生活能力差、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父母无法提供足够的陪伴和关注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他们的康复带来困难。

五、建议:1.增加康复资源的供给: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康复设备和医护人员的投入,优化康复机构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康复资源的供给和使用效率。

2.加大康复宣传力度: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残疾儿童康复的关注度和意识,为康复服务提供更多的支持。

3.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资助机制,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保障,解决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康复涉及的经济问题。

4.推动康复机构与家庭合作:康复机构应与家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同时关注家庭经济、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探索儿童康复治疗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通常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即学生跟随临床导师进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时间长、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可以引入模拟病例的方式,通过虚拟实验来模拟实际的康复治疗环境和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实践。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反复练习,从而掌握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并能够逐步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实践中。

其次,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

在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与一个导师进行学习,无法充分了解到不同导师之间的教学风格和方法。

而引入小组协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导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另外,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可以引入实践教学中的评估和反馈,通过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同时,还可以引入同行评估的方式,由导师和同学共同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此外,实践教学还可引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

通过将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分为不同的项目,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项目,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还可以引入远程教学的方式进行。

通过技术手段,将实际的临床实习与远程教学相结合,可以缓解实习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也能够接受远程指导和教学。

同时,远程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案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疫情下听障儿童在线言语康复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疫情下听障儿童在线言语康复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疫情下听障儿童在线言语康复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平台设计•平台开发目录•平台实施与效果评估传统线下康复学习受阻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的线下言语康复学习方式受到严重阻碍,听障儿童的学习进程受到极大影响。

在线教育需求激增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成为主流,听障儿童及其家庭对在线言语康复学习的需求激增。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挑战每个听障儿童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要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个性化康复方案平台需要提供手语和口语双重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听障程度儿童的需求。

手语和口语双重教学听障儿童特殊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持。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在线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在线教育的效果。

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空白: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听障儿童的在线言语康复学习平台较少,存在市场空白。

市场规模:随着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听障儿童数量的增加,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疫情下听障儿童在线言语康复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市场前景。

项目团队需要充分考虑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结合现有技术条件,开发出高效、实用、人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听障儿童提供优质的康复学习服务。

用户界面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避免过多的视觉干扰和复杂的交互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简洁明了应采用明亮、活泼的色彩搭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注意色彩对比,确保内容清晰可见。

色彩搭配平台应采用响应式设计,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确保在各种设备上都能够良好地显示和使用。

响应式设计平台应提供丰富的言语康复训练功能,包括发音训练、听力理解、语言表达等,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帮助听障儿童提高言语能力。

康复训练功能平台应支持在线视频通话、文字聊天等互动交流方式,让听障儿童能够与其他儿童、老师、家长进行实时交流,提高社交能力和情感支持。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残疾儿童康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对相关机构和家庭进行调查,同时实地走访康复医院和康复学校,了解儿童康复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康复设施不足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康复设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

康复医院和康复学校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的康复设备,给儿童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康复专业人才缺乏我国目前康复医生和康复师的数量不足,导致儿童康复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而且,康复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发展也存在问题,专业水平不高,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

3. 康复费用高昂儿童康复需要的康复费用较高,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目前我国对于残疾儿童康复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使得残疾儿童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4. 社会认知不足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很多人对残疾儿童康复问题认知不足,缺乏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和理解。

这种社会认知不足给残疾儿童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和障碍。

四、问题分析1. 康复设施不足问题主要是由于投入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需要政府加大对康复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投资,并促使不同地区的康复设施均衡发展。

2. 康复专业人才缺乏问题需要加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提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康复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康复费用高昂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残疾儿童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并降低康复费用的负担。

4. 社会认知不足问题需要加强对残疾儿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和关注度,改变人们对残疾儿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五、建议1.加大对康复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康复医院和康复学校的设施水平,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

2.加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儿童康复工作的质量。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实验教学平台为例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实验教学平台为例

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Modern Special Education (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20年第22期22nd Issue 2020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实验教学平台为例何侃****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特殊儿童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2017JSJG458)研究成 果、江苏省“教育学”重点建设学科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品牌建设T.程项目(教育康复学专业)建设成果。

**何侃,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与康复,残疾人事业发展.E-mail :952729825@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南京210038)[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契合,以高质量实验教学助推高等教育教学变轨超车的内生变量,不仅是未来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设虚 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新时期应用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通过舟虚拟仿真技术与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的 方案、内容、过程,构建“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新时代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和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中图分类号]G760—、前言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要求,为弥补真实实验在实验条件、实验成本、 交互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增多1。

从师范类特殊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来看,特殊儿童教育与康 复综合实训一直是传统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常采用文字呈现或角色模拟方式进行综合实训。

儿童康复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儿童康复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儿童康复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康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儿童康复管理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和方法,促进儿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最好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对儿童康复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1. 可行性分析1.1 需求分析儿童康复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儿童残疾人群数量不断增加,需要进行康复管理。

同时,社会对儿童康复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家长对子女康复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

因此,儿童康复管理的需求逐渐凸显。

1.2 技术支持和医疗条件儿童康复管理需要依托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

在当今社会,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儿童康复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代医疗设备和手段可以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和干预儿童的康复需求,提高其治疗效果。

1.3 面临的挑战儿童康复管理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资金投入不足:儿童康复管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

但是目前,社会对儿童康复管理的资金投入还比较有限。

- 人才短缺: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儿童康复管理服务,需要拥有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团队。

然而,目前专业儿童康复管理人才相对稀缺,限制了其发展。

- 信息共享不畅:儿童康复管理需要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但现实中,各个机构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

- 家庭支持不足:儿童康复管理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但由于家庭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家庭对子女的康复投入不足。

2. 解决方法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了推动儿童康复管理的发展,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加大对儿童康复管理的资金投入,提高儿童康复管理机构的设备和人员水平,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2.2 加强人才培养各级医疗教育机构可以加大对儿童康复管理专业的培养力度,增加相关课程设置,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儿童康复管理的学生。

听障儿童线上康复教学的个案研究

听障儿童线上康复教学的个案研究

听障儿童线上康复教学的个案研究摘要:目的:通过个案研究,探讨听障儿童线上康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方法:个别化康复教师线上指导、家长充当教师角色,围绕个案教学目标,以个案身边的事物为切入点,利用常见物品作为教学载体,确定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通过调查摸底、课前准备、课程开展和成效与反思四个阶段来分步实施康复教学活动。

结果:个案在聆听、注意力、发音、词汇量、完整句式表达以及与家长游戏互动等方面的能力有显著提升。

结论: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听障儿童线上康复教学达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听障儿童线上教学个案研究引言听障儿童早期听觉干预之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随着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显著,幼儿去普幼融合的时间越来越早,很多家长不得不从省级的康复机构返回至户口所在地进行融合教育,考虑到融合前期不能间断,家长往返途中的费用、安全等问题,康复教学模式由线下康复教学转为线上康复教学。

在线上康复教学模式中,通过个别化康复教师指导、家长充当教师角色,围绕个别化五大领域目标,以游戏为主,选择家中可以操作的实物为教学具开展活动,使康复教学活动井然有序进行。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形式,针对个案的基本情况,从教学的思路、方案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对听障儿童开展线上康复教学,旨在为更多的听障儿童能够得到持续的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孙宝,3岁5个月,男孩,先天性听力损失,左右耳听力损失均大于100dBHL。

2020年11月右耳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同年12月底耳蜗开机并在当地机构进行一周一次的亲子课训练。

该幼儿于2021年3月入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入我们中心前该幼儿未佩戴助听器,考虑到双耳聆听的优势,经过听力师测听调试后给幼儿左耳佩戴峰力NaidaQ90-UP助听器。

最近一次孩子双耳助听听阈为:左耳:250HZ-25dB、500HZ-35dB、1KHZ-55dB、2KHZ-60dB、4KHZ-未做出右耳:250HZ-35dB、500HZ-25dB、1KHZ-25dB、2KHZ-35dB、4KHZ-30dB通过孩子助听听阈得知,该幼儿左耳补偿效果处于较适状态,右耳补偿效果处于最适状态。

远程教育康复平台

远程教育康复平台

目录•远程教育康复平台概述•远程教育康复平台的核心功能•远程教育康复平台的优势•远程教育康复平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远程教育康复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远程教育康复平台应用案例分享远程教育康复平台概述定义:远程教育康复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在线教育康复平台,旨在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提供远程康复训练、教育和支持服务。

特点远程教育康复平台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服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康复训练课程和内容,包括身体康复、认知康复、语言康复等。

远程教育康复平台还可以为学员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康复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康复需求。

010*******定义与特点远程教育康复平台的重要性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和康复需求0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康复和教育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远程教育康复平台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育和康复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提高教育和康复服务质量02远程教育康复平台能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和多样化的教育和康复服务,从而提高教育和康复服务的质量。

降低教育和康复服务成本03远程教育康复平台能够降低学员和家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资源,无需多次往返于学校和康复机构之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康复平台逐渐兴起。

最早的远程教育康复平台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在线教育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远程教育康复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在线教育和康复服务平台。

发展目前,远程教育康复平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国内外许多机构和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远程教育康复平台,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远程教育康复平台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刍议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刍议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刍议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已经成为了康复领域新时代的标志,可以对康复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康复患者进行咨询和治疗。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使得康复机构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并且可以方便患者进行医疗关怀,提高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1.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稳定、易用、可靠。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应该采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性。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应该具有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保证患者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并且应该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减少操作难度。

2.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在康复机构、康复科室或者康复医生的移动设备上进行应用。

康复机构可以通过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管理康复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诊断结果、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等,对患者进行跟踪和监控,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康复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获得康复机构的医疗信息、康复知识、使用康复设备的指南等,随时了解自己的康复情况,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在线咨询和预约服务。

三、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优势1. 提高康复机构的效率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康复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减少重复的工作和不必要的操作,提高康复机构的效率。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康复机构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综合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2. 提高康复患者服务的质量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康复患者进行医疗关怀,提高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随时提供医疗信息、康复知识,监测病情变化,提供治疗方案,减少康复患者就医难度。

3. 方便康复的收集和分析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康复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提供康复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方便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康复机构提供更好的康复策略和治疗方案。

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与思考

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与思考

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与思考【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与思考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残疾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促进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数据来源包括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学术期刊、互联网等渠道。

三、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现状1.康复设施建设:部分地区的康复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康复设施供给严重不足。

2.服务体系: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存在缺乏整体性、协同性和连续性的问题,需要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3.康复人才缺乏:康复医师、康复师等专业人才短缺,且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提供专业培训和引进人才。

4.经费保障: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但相对不稳定,需要建立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

四、问题和挑战1.认知水平不足:一些家长对于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康复意识。

2.信息不对等: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获取康复信息的渠道有限,信息不对等问题突出。

3.康复服务短缺:部分地区的康复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残疾儿童康复的需求。

4.康复人才流失:部分优秀的康复人才倾向于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

五、思考与建议1.加强康复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康复宣传活动和提供康复知识培训,提高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残疾儿童康复的认知水平。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建设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提供残疾儿童康复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

3.加大康复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康复设施建设,提高康复服务的供给能力。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康复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创新创业背景下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背景下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背景下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的现状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实训模式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的局限性较大,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教学设备和教师水平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实训设备不完善,更新不及时,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也存在不足。

康复医学的实训教学内容也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当前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康复医学科的实训教学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实训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革,增加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训教学设备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提高实训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关键,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内容传统化的问题,可引入最新的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加强学生对康复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实训项目,如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等,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 更新设备设施针对实训设备的不完善和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可通过与企业或相关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提高实训教学设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训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的效果。

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训教学服务。

通过以上的改革和实践,创新创业背景下康复医学科实训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康复医学的应用领域,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它已经深入到我们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在特殊教育中,尤其是在智力残疾儿童与青少年的学习与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篇文章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在特殊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辅助、评估等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学实践的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为教学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提升。

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虚拟教学平台,并且可以为不同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于具有重度智力残疾的学生,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他们通过音频识别、视觉识别和触摸交互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他们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想法,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能力。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教学实践除了实际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教学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实践是针对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此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特殊教育中怎样有效地支持学习和发展。

在特殊教育中,教学实践必须要符合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这样才能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评估除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特殊教育的评估。

评估可以帮助教育者和照顾者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改进。

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便于及时调整教育计划。

四、结论在特殊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与照顾者创造出一个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移动媒体环境下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研究摘要:校内实训和企业(如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实训是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移动技术搭建的实训平台,构建了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高效平台,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实训现状;需求分析;建设框架残疾儿童主要指有肢残、孤独症、脑瘫、言语障碍、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等各类心理或者生理缺陷的儿童,他们能够像健全儿童一样接受康复训练和教育逐渐回归家庭和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根据2011年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人,每年新增19.9万人,而残疾儿童入学率仅为60%。

这样的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儿童康复领域师资匮乏却正逐渐成为主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逐渐增加,各种残疾康复、培训和教育机构相应开办,但是从媒体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情况来看,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各个从事残疾康复、培训和教育机构反馈:儿康教师人才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方面是人才数量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家庭的需求,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却是人才素质不能达到岗位标准,教师到岗后无法立刻上岗。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已转向关注内涵的发展,高职院校重点构建针对职业岗位设置与行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实训课程,并且将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时数量大大增加。

职业教育的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企业实训两个部分。

高职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的校内实训主要是在感觉统合实训室和微格教室内完成,以使学生达到对所学专业理论的感性认识到深刻理解;其校外实训是在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如智力障碍专业学校、孤独症康复机构和聋儿语言训练机构等)内的真实岗位实践中完成,以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从而掌握真正实用的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的实训承担着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责任,如何通过实训入手,提高儿康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解决校企供需矛盾,成为摆在相关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现状分析残疾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是特殊教育教师岗位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关乎特殊教育的教学效益,关乎残疾儿童家庭的命运和社会赋予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目前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儿康教师,但从知识学习和教学层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校内实训教学与校外实训教学不能有效融通实际教学中,残疾儿康专业实训方式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感觉统合实训室了解各个器具的使用以及效用,然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实践教学。

校外导师按照课程安排开展实践指导,但对学生在校内实训的情况不能全面地了解,如学生是否能对某些重要器具熟练操作等,这样校外导师会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怀疑,而不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最后校外实训环节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2.校内教师不了解学生校外实训情况随着儿康专业的生源扩大,师资力量却有限,学生校外实训时,校内教师不能时刻跟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最后教师只是根据校外导师的评语给学生的校外实训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和分数。

这样的评价显然不能客观评价学生整个教育实践的表现,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

3.校外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校内实训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行业专家,如果能让校外导师指导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校和企业往往相距较远,校外导师要完成企业工作不能对校内实训活动进行系统和有效指导。

以上问题,导致实训教学效率下降,使用人单位希望职业教育达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需求难以实现,也为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

由于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微型移动设备和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为我们的实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微型移动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带有PC 性能的上网手机和PDA等,这些设备具有便携、实时性和流媒体功能的特点。

综合我校残疾儿康专业实训的问题,主要就是实训过程中缺乏及时“沟通”的途径,如果我们采用微型便携设备辅助实训教学解决上述问题,必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需求分析此实训平台主要用户是参加实训的学生、教师(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教务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通过对原有实训体系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实训需求的调研,我们应满足几个主要角色的如下需求:1.教师角色需求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两种角色构成,他们对于平台的需求都是实现对学习者的教学和评价,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校内教师通过实训平台发布实训的目标、要求,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实训过程,并及时总结和整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从理论上和思维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导师通过实训平台对于学生在岗位上的每个环节的表现给予指导和评价。

2.学生角色需求学生通过实训平台了解整个实训期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安排,并在整个实习期内通过平台管理自己的实训学习过程,获得来自于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与评价。

3.教务管理人员角色需求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实训平台完成对实训课程的排课、管理、成绩和课时的收集与统计等。

4.教学领导角色的需求通过实训平台,领导可以随时检查实训进度安排以及实训情况等数据并形成报表,以获得有效信息帮助领导作出有效的教序管理决策。

三、实训平台的建设框架与内容利用微型移动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实训平台,整合了校内实训资源(专业骨干教师、先进的实训室)与校外实训资源(经验丰富导师、真实岗位环境),对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的整个实训进行有效管理。

通过本平台,学生可通过微型移动设备辅助校内实训活动和校外实训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及时指导。

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可通过本平台进行实训活动的安排,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及时反馈,甚至在有必要时,实现“校内实训时校外导师实时参与和指导”或“校外实训时校内教师实时答疑解惑”。

其具体功能模块如下:1.幼儿园一日活动观察记录模块该模块是对于实训机构的教学环节的观察,主要从教师工作、保育员工作和儿童在入园、早操、喝水与盥洗、教学活动、点心、户外活动、餐前准备、进餐、餐后活动、午睡、起床穿衣、起床点心、活动、离园十四个常规环节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反思2.区域活动记录模块该模块是关于儿童活动环境观察,包括环境主题、实用频率、材料布置、设置观察角度、观察总结。

3.典型幼儿在园发展情况记录模块这个模块是针对不同实训机构而设立的,由于残疾儿童康复专业的学生被分配的实训企业会有所不同,如有的是聋儿康复机构,有的是智力障碍康复机构,有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不同的儿童观察侧重点不同,在平台中我们首先要求对于儿童普遍情况进行观察,然后观察特殊行为。

其中普遍行为主要是残疾儿童在自我、交往、环境和表现等方面展开,而对于特殊儿童的观察,会由不同的残疾类型,生成不同的观察要求,例如孤独症儿童,会要求选择具体观察对象作为整个实训的对象做出系列观察和记录,在整个记录中,平台会给予提示,使观察过程更具程序性、系统和科学性,如首先要你观察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如孩子的自伤行为分解成“咬手”“打头”“撞头”和“其他”等。

4.教学活动(语训、行为训练)观察记录模块教学活动是实训的核心模块,在儿康专业的实训主要是采取观察和学习从一般儿童到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因此其实习阶段也是从普通幼儿园到特殊教育幼儿园(或康复机构)逐步展开,其教学观察记录往往会根据实训目标不同,设计不同的功能。

普通幼儿园的观察记录主要是观察普通幼儿的行为、分析行为表现,结合所学理论提出解决策略。

在孤独症教学记录中提示经典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如回合试验教学记录、链接策略设计的教学记录。

5.教学/日常活动实践设计模块这个模块是实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实训学习中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教师支持、导师支持、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由于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型不同,其实践模块显示的内容和提示也不同,如: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和聋儿的康复记录根据各自的康复训练过程也有所不同。

本实训平台支持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在实训活动中的使用,考虑到网络环境和操作易用性,平台设计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如教师教学资源维护、教务人员管理、学生行为观察等可以通过普通计算机完成,即windows操作系统B/S 结构,但是行为观察和实践活动设计则通过智能终端完成,方便学生在不同的实训地点和环境中快速准确地完成观察记录,教师和导师及时做出指导与评价,架设起师师之间(教师与导师)、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快速教与学的通道。

四、实训平台对于学习方式的促进作用1.满足了学生实训中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为扩大生源,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实训方式不只会给教师的因材施教带来困难,也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获得专业技能学习的机会。

以移动设备和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将学习聚焦于为恰当的学习者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恰当的内容。

同时,实训平台的学习模式也是建立在协作学习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可以实现实时关注学生实训活动并即时点评反馈。

2.探索基于传统实训模式与以移动设备、技术辅助的实训方式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本实训平台的研究是建立在项目教学法这个成熟的实训模式之上,将移动设备的优势与这种实训模式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项目实训课中,一方面教师对于学习者在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实施同一项目教学时,存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从教师与教师层面缺乏有效及时交流、教师与学生层面缺乏实时指导与反馈等问题。

通过移动设备、技术构建的实训方式,将整个校内外实训资源统一整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点播课程学习,并记录其各个实训阶段(从校内实训室的学习情况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情况)的表现,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活动进行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移动技术辅助教学和学习,不只是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减少了学校和企业在各自发展中建设的成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企业从学校不只是获得优秀的员工,还有先进的康复器具与教学理念,学校则从企业获得真实的实践环境和经验。

只有通过各种方面建立这种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途径,学校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1]房栋,李宣.基于云录播的职教微格实训系统设计[J].现代特殊教育,2014(2):115-119.[2]刘昊.孤独症儿童行为教学[M].华夏出版社,2010:61.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微型移动媒体环境下残疾儿童康复专业实训平台的研究”(项目编号:SCG320)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