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实验

合集下载

1301班刘宏伟自环水土保持学实验报告讲解

1301班刘宏伟自环水土保持学实验报告讲解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课堂教学实验报告(专业选修课)专业班级:自环1301班姓名:刘宏伟学号:311305040116指导教师:郭灵辉2016年05 月日┄┄┄┄┄┄┄┄┄┄┄┄┄┄┄┄┄┄┄┄┄┄┄┄┄┄┄┄┄课堂实验成绩:□优秀:内容充实完整,分析准确合理,设计美观,体会深刻,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严格遵守课堂实验纪律,按时上交报告。

□良好:内容较完整,分析较合理,设计美观,体会较深刻,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严格遵守课堂实验纪律,按时上交报告。

□中等:内容较完整,分析较合理,有一定体会,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能遵守课堂实验纪律,按时上交报告。

□及格:内容基本完整,分析部分问题较多,有一定体会;能遵守课堂实验纪律,能按时上交报告。

□不及格:问题突出有抄袭现象/不遵守课堂实验纪律/未按时上交课堂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一、本次课堂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目的: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资源环境的基础,所以如何通过水土保持来保护水土资源,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获得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和了解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以及水土保持管理,以便保护、改良和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实验要求:(1)在野外调查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正确运用野外工作手段,了解各种土壤侵蚀现象的外部特征,性质及各要素的组合,做好记录,分析其形成演化规律,深入探寻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深度与广度;(2)根据在实验中收集到的各种文献资料和观察记录,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独立编写一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作为实验报告。

对于实验报告,学生们要按照专业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和完成实验报告,同时还要熟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流程,从而具备独立进行相应分析与编制的能力。

1、结合理论知识,深入分析缝山针国家公园水保措施配置本次课堂实验我们13级自环专业和郭老师一起到焦作缝山针公园,通过对焦作缝山针公园水土保持措施的观察研究并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让我们对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水土保持学实习报告

水土保持学实习报告

水土保持学实习报告一、引言水土保持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学科,也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水土保持学的实习活动。

本文将对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活动概述实习活动时间为一个月,我们分为小组,每组有一名指导老师带领我们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实习的地点是我所在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山区,目的是深入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工作。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实习的第一部分是实地考察,通过亲眼目睹农田和山区的实际情况,加深了我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

我们观察了不同地形、不同农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土流失现象,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测量。

2. 实践操作在实习的第二部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包括植被恢复、坡面防护工程和水源涵养等。

我们组织了栽种树苗、修建护坡工程等活动,并学习了相关技术和方法。

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深刻理解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土保持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意识到水土保持对农业发展和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水土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其次,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比如植被恢复和坡面防护工程等。

这些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将非常有用。

最后,通过和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我发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完成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任。

五、实习的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了解了水土保持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际的水土保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实习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案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对一些基本的水土保持知识进行了学习,而对于一些前沿的研究和新技术了解不够深入。

其次,我们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技术不熟练和设备不完善等。

水土流失监测实习报告

水土流失监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水土流失监测实习活动。

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监测方法和技术,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课程,学习了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念、成因、危害以及水土保持的措施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监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GPS定位仪、土壤水分测定仪等。

2. 实地监测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入了实习区域,按照预先制定的监测计划,进行了实地监测工作。

我们采用资料收集、遥感监测、野外调查、模型计算、统计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等专题信息。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地监测结束后,我们回到实验室,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了专业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计算了侵蚀模数,判定了我实习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并确定了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特征。

4. 实习成果汇报最后,我们根据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并向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汇报。

在汇报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实习的方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土流失监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地监测和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不足,如对某些监测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对某些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水土保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论通过水土流失监测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水土保持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保实验报告

水保实验报告

水土保持工程学实验报告班级:土管11级1班姓名:任培洋学号:201169161.调查名称:关于周边水利设施的运营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调查地点:温江区杨柳河3.调查方法:实地测量、观察4.调查人员:任培洋、代莉、樊西凌、李菲、廖敏会、曹译引、陈缅、赖晓薇5.水利设施简介及其运营情况:杨柳河原名杨柳江, 过去为自然形成的河道, 属岷江水系,现有河道于1976 年改道建成, 目前是渠路配套、排灌结合的人造河。

规划区的范围为温江区杨柳河段, 北起寿安镇清水村的成青快速通道跨杨柳河大桥, 南至成温邛高速公路杨柳河桥北侧辅道, 全长达13. 5km。

这一带河道笔直崭新, 河道宽16-20m, 河堤以卵石砌成,避免河水向旁侵蚀作用,引起边坡受到水的冲刷作用,而引起河道越来越宽,边坡坍塌等问题。

由于该片区河水流速较小,采用该项措施已基本可以起到的防护目的。

此外,杨柳河水路通畅, 水质较好。

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1对流经区域气候的影响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 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

有关研究表明, 水面上空比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空气的透明度高8% ~ 10%; 水面上空与陆地上空相比较, 紫外线辐射高出30%, 气温降低4~ 5℃ , 相对湿度提高10%~ 15%。

而事实证明,杨柳河流经区域的气温和湿度都要明显优于其它地区。

6.2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杨柳河在温江的定位是渠路配套、排灌结合的人工河,担负着整个温江区包括城区的排水任务以及农村地区的农业灌排水任务。

除此之外,杨柳河也是温江区生态景观带之一,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杨柳河生态景观带以杨柳河为中轴, 沿着这条轴线, 逐层扩展出三带---杨柳河道与交通道两侧的生态功能带、外侧的景观协调带和外围的扩展发展带: (1)生态功能带。

指河道、生态河堤及两岸50m 的绿化带。

这一地带主要起灌溉、排洪、护岸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2)景观协调带。

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训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水土保持专业人才,我校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水土保持监测设备的操作技能;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训内容1. 水土保持监测基本原理(1)水土流失原因及危害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侵蚀、泥沙流失的现象。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受损等问题。

(2)水土保持监测指标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土壤侵蚀量、侵蚀强度、侵蚀模数、土壤流失量、植被覆盖度等。

2.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1)土壤侵蚀量监测土壤侵蚀量监测主要采用径流小区法、土壤侵蚀模型法等。

其中,径流小区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2)侵蚀强度监测侵蚀强度监测主要采用侵蚀速率、侵蚀模数等指标。

侵蚀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土壤侵蚀的厚度,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

(3)植被覆盖度监测植被覆盖度监测主要采用目测法、遥感法、植被指数法等。

3.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操作(1)径流小区法操作径流小区法是在试验场地上设置一定面积的径流小区,通过收集小区内的降雨径流,计算土壤侵蚀量。

(2)侵蚀模数仪操作侵蚀模数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侵蚀模数的仪器,操作简单,精度较高。

(3)植被指数仪操作植被指数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被覆盖度的仪器,操作简便,便于携带。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

2. 实地操作(1)设置径流小区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根据试验场地情况,设置一定面积的径流小区。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训报告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利用强度加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本次水土保持规划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本次实训主要内容包括:1.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水土流失原因,评估水土流失程度。

2. 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

3.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根据水土流失类型、程度和分布特点,选择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布局设计。

4.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根据水土保持措施规划,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综合措施。

5.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训方法主要包括:1.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收集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3. 方案设计:根据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布局。

4. 方案编制:根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5. 效益分析: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效益进行分析,为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三、实训过程与成果1. 实地考察:实训小组对项目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了解了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信息,并收集了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项目区存在水土流失面积大、程度严重、类型多样等问题。

3. 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 目标:到2025年,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水土保持监测实习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实习单位:XX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习内容:水土保持监测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我国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国家,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水土保持监测作为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操作,掌握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深入了解水土流失现状,为今后从事水土保持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期,我参加了水土保持监测基础知识培训,学习了水土流失的概念、类型、成因及危害,了解了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此外,我还掌握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监测、遥感监测和全球定位系统监测。

2.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水土保持监测现场实地考察。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赴某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当地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措施及成效。

在现场,我们采用徒手采样、侵蚀仪测定等方法,对土壤侵蚀量、土壤水分、植被盖度等进行了监测。

3. 实习后期,我参加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培训。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学会了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此外,我还参与了实习单位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为项目报告的编写提供了支持。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实地考察使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了我对水土保持事业的认同感。

2. 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

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水保土壤学实习报告庐山

水保土壤学实习报告庐山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为了提高对水土保持和土壤学知识的认识,增强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了庐山作为实习基地,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水保土壤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3.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庐山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和土壤类型。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一)庐山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1. 调查地点:庐山牯岭街、大月山、植物园、含鄱口等。

2. 调查内容:- 观察庐山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土壤侵蚀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

- 记录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剖面特征和植被类型。

- 分析庐山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二)土壤学基本知识学习1. 土壤剖面观察:- 在实习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观察土壤剖面特征,如颜色、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等。

- 分析土壤类型、剖面结构和土壤性质。

2. 土壤分类学习:- 学习土壤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根据庐山地区土壤特征,进行土壤分类。

(三)水土保持措施实地考察1. 植被恢复工程:- 考察庐山地区植被恢复工程,如人工造林、封禁治理等。

- 分析植被恢复工程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水土保持设施:- 考察庐山地区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鱼鳞坑、拦沙坝等。

- 分析水土保持设施的作用和适用条件。

四、实习成果1. 庐山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 总结庐山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类型和分布规律。

- 提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议。

2. 庐山地区土壤类型分布图:- 根据实习观察和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绘制庐山地区土壤类型分布图。

3. 实习心得体会:- 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庐山水保土壤学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课件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课件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土壤侵蚀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植物固土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要点
1 实验器材的准备和使 2 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
用法实验注Fra bibliotek事项1 注意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
2 注意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结论
1 总结实验过程与方法 2 分析实验结果 3 得出结论与建议
实验教学反馈
1 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反应与评价
2 改进实验内容和方法的建议
3 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论文和资料的引用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探讨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并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目的
1 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 2 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 3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
理论和方法
效果
分析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模拟降雨实验
2 土壤侵蚀实验
3 植物固土实验
模拟降雨实验

植物水土实验报告

植物水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机制。

2. 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3. 分析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水分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土壤(沙土、壤土、黏土)、清水、盐水。

2. 实验仪器:培养皿、天平、量筒、温度计、放大镜。

四、实验方法1. 将沙土、壤土、黏土分别放入培养皿中,加水搅拌均匀,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

2. 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入三个培养皿中,分别代表沙土、壤土、黏土三种土壤类型。

3.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

4.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适宜。

5.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颜色、根系发育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沙土中的植物生长速度最快,壤土次之,黏土最慢。

这是因为沙土的孔隙度大,有利于根系伸展和水分渗透;壤土孔隙适中,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水分保持;黏土孔隙度小,不利于根系伸展和水分渗透。

2. 不同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清水中的植物生长状况最好,盐水中的植物生长状况最差。

这是因为清水中的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盐水中的高浓度盐分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3. 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充足时,植物根系发达,颜色鲜亮;土壤水分不足时,植物根系发育不良,颜色暗淡。

这说明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与土壤类型、水分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沙土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壤土次之,黏土最不利于植物生长。

3. 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有重要影响,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根系发育,不足的水分会抑制根系发育。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第二章 科研设计
2.6科学研究类型
科学研究可根据国家需要和研究工作本身的性质、特点等进行分类 ✓研究过程 ✓研究性质 ✓研究规模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科研设计
2.6.1按研究过程,科学研究分类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通常是指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六大基础 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 •在基础研究中,还包括一种有特定目标,但运用基础研究方法进行的基础研 究,称为定向基础研究或目标基础研究,又称为应用基础研究
第二章 科研设计
✓试验误差的分类
•随机误差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某处理进行多次重复试验的结果之间的误差以不可预知的 随机方式变化,此类试验误差出各种随机因素刚引起,故称为试验的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某处理进行多次重复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按在相同试验条 件下,某处理进行多次重复试验的结果之间的误差以不可预知的随机方式变化, 此类试验误差出各种随机因素刚引起,故称为试验的随机误差。一定规律变化 则称为系统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在试验中存在某些恒定的干扰因子。 如称重中天平的砝码偏差。
第二章 科研设计
✓研究基础
•①研究者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②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③项目主持人及主要成员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在本项目中的分工、每年用于本项目的 工作时间,甚至列出近期发表的与本项目有关的论文、取得的科研成果和 获奖情况
第二章 科研设计
2.6.4按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类型分类
✓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 ✓观察研究
第二章 科研设计
✓实验研究
•概念:用实验方法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手段的研究 •内容:研究者预先计划并控制条件,然后使用某种条件主动引起、复制或 变革某事物的自然过程,并对其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然后进行分析、 综合,做出结论的研究类型 •特点: ①实验在受控制条件下进行,可以排除非实验性外界因素的影响; ②有可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 ③有可能提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④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尚有一定距离。

水土保持学实训报告范文

水土保持学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本次水土保持学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水土保持学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危害及防治措施,了解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水土保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实训地点1. 某市水土保持试验场2. 某市山地丘陵区四、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及危害在试验场,我们首先参观了水土流失演示区,了解了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及危害。

通过观察土壤侵蚀模型,我们直观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现象,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

(2)考察水土保持工程在山地丘陵区,我们参观了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坡面防护工程、水土保持林、草场、梯田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它们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

2. 实验操作(1)土壤侵蚀量测定在试验场,我们进行了土壤侵蚀量测定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侵蚀模型的设计、操作及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土壤侵蚀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在实训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过程,包括现场踏勘、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及危害,掌握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土壤侵蚀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

3. 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面,我们了解了设计流程和关键环节,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训总结1. 本次实训使我们对水土保持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水土保持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水土保持工程学实验01

水土保持工程学实验01
37
30
22
松散的中粒沙
37
33
25
砾石土
37
33
27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五、实验条件
1、实验仪器
平板玻璃(厚度为3.0~5.0mm、面积为50×50cm)、分析化学用普通滴定试管架、玻璃漏斗、500ml量筒、1000ml烧杯、2.0m钢卷尺、记录及计算用具适量(记录纸,铅笔,计算器等)。
6、加垂直压力:本试验每组试样4个,分别加垂直压力为1.0公斤/厘米2(把杠杆系统从钩上取下,它们的自重相当于在试样上加的压力为0.5公斤/厘米2,再加上1.608公斤小砝码一个)、1.5公斤/厘米2(杠杆系统和3.21公斤大砝码一个)、2.0公斤/厘米2(杠杆系统、1.608公斤大砝码一个和3.21公斤大砝码一个)和2.5公斤/厘米2(杠杆系统、3.21公斤大砝码二个);
7、如推轴离下盒的距离较大时,可拔出推轴插销(见图7-3)并旋转推轴,使其靠近下盒,再插回插销,并缓缓转手轮,使推轴与剪切盒及测力环正好接触,但尚未加力(可由测微表指针微动得知)。而后拔去上、下盒固定插销(切勿忘记),这时,试样已安装完毕。将杠杆尾从钩子上放下(即加上垂直压力),立即进行剪切;
8、在转动手轮的同时,开动秒表并以每分钟6转的速度均匀地摇转手轮进行剪切试验,每转一圈应读数一次(负责剪切者在手轮旋转3/4圈时应预告读数者准备读数)。一般在3~5分钟内测微表读数已不再增加甚至减少时,土样已被剪坏,但读数还需继续读3~5次后便可停止这一试样的试验;
垂直压力 kPa 剪切历时: min
测力计率定系数C= N/0.01mm
手轮转数(转)
测力计读数(0.01mm)
抗剪强度(kPa)

水土保持实习报告

水土保持实习报告

水土保持实习报告水土保持实习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土保持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水土保持实习报告1一、实习时间:20xx年10月19日~10月21日二、实习地点:xx市xx县xx水保站、xx县水文站三、实习目的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3、试验分析不同植物的截留,和土壤下渗情况。

四、实习方法实地考察:观察水保站和水文站的水文观测设施,听老师和技术人员讲解其观测对象和使用方法。

实际测量:在水文站里用现有条件测量了河水的流速。

查阅资料:查阅书籍,了解了更多的水文测量的方法。

五、实习内容(一)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水文观测是《水文与水资源学》教学当中的重要讲授内容,通过实习、在课堂所学和自己查阅书籍和资料,对水文观测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了很多的掌握。

水文观测的对象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分别简述。

1、降水量降水量的观测最常用的方法为利用雨量器进行测定。

雨量器有自记式的和非自记式的。

自记式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沉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斗式。

自记雨量器能够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一般还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数据。

雨量器由于风的影响而具有误差,特别是山岭和森林中。

雪的观测误差更大。

对大面积区域进行降雨观测需要根据区域的形状、地形、面积布设较多的点,以取得一个流域的平均降雨资料。

最简单的计算一个流域的降水量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雨量器分布均匀密集的情况。

另外还有泰森多边形法、网格法。

对于林内降雨常用受雨器法,制作一个面积较大的受雨器,布设在标准地内,最后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得出。

传感器测雨:雷达覆盖面广,并具有高度的时空分辨能力,能提供时段小至5分钟和空间小至1km2的雨量估测值。

水土保持学实验二

水土保持学实验二

实验二人工模拟降雨细沟间侵蚀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降雨导致土壤侵蚀作用、降雨侵蚀发生过程,以及影响降雨侵蚀量的主要因素等。

二.实验原理降雨导致的土壤侵蚀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等,还同时受到土壤种类(不同土壤的可蚀性不同)、地面坡度、地表覆盖物种类及其覆盖物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室内人工降雨系统,采用特定土壤,通过改变有限的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地面坡度)探讨土壤侵蚀量(土壤流失量)的大小,进而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上因素与土壤侵蚀量的相关关系。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人工模拟降雨机,可变坡度土壤侵蚀槽1个(30cm*60cm);供试土壤(2mm 土壤)适量,装入土壤侵蚀槽;1000mL量筒,1000mL塑料瓶,塑料漏斗;定性滤纸,烘箱;记录及计算用品适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实验设计1)地面坡度设计地面坡度为20度(3、4组)2)降雨强度设计降雨强度为60mm/h2. 实验步骤(1)降雨前一天,将填充有土壤样品的可变坡度土壤侵蚀槽安知鱼人工降雨机的正下方,调至降雨强度30mm/h,降雨15min,预润湿土壤。

(2)调节土壤侵蚀槽的倾斜程度,使被实验的土壤表面坡度达到20度并保持这一坡度。

(3)调节模拟降雨机的供水阀门至降雨强度为60mm/h,保持这一降雨强度使土壤侵蚀槽内土壤表面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均匀一致。

(4)每5min用1000mL塑料瓶从土壤侵蚀槽的集水口接取有泥沙的水样3min,并记录体积。

将含有泥沙的水样过滤备用。

(5)将过滤的泥沙样烘干称重,计算整理数据。

五.实验结果处理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记录表水样编号坡度雨强(mm/h)水样体积(mL)历时(min)烘干重(g)产沙量()123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 / 2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产沙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

分析:面蚀:发生在一定的坡度的坡面上,它是指由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而形成的一种侵蚀现象。

水保小实验

水保小实验

水保小实验正文:在大自然中,经常会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那么,雨水对不同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以安吉县山湖塘综合观测场为实验地,采取在同样水量的情况下,观察在不同环境中,雨水流淌的速度和对泥土的冲刷。

观测场中的三个区块,1、顺坡种植小草的,2、山坡地泥土裸露的3、种植乔灌木和草的。

三个区块代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

实验方法:在这三个有坡度的区域中,我们确定一个统一的高度,用同样的水量来代替模拟降雨,并依次进行。

在三个区块的最下方,我们在出水的地方安放了小水杯,以便观察结果。

快来看看吧!实验结果:种草的区块,顺坡流下的水比较干净,水杯底存在着较少沉积物;裸露的区块,顺坡流下的沉积物有很多,水流很快,并且是黄水;在同样的水量下,乔灌木区块,没有流下水来,都被植物挡住了,不过那儿有之前这一区域流下的水,和自来水一样干净。

我们又观察了测试区域其它的地方:有种玉米的、有种茶树的、有种梨树的……我们在它们下面专门储水的水池中发现,在种竹子并且竹子下面长杂草的这块流下来的水最干净,而在种茶树的水池里还发现了泥沙。

实验结论:1、带有草地的乔灌木树林这块水最干净;种草的次之,只有少量的沉积物;裸露的区块水最浑。

我们实验中用的水杯,盛满水经过半个小时的沉淀,裸露区块的水杯底里有一层细细的沙石,而乔灌木区块的则没有。

2、带有草的乔灌木最能拦住水,水流的速度非常得慢;草地的区块,水流得不算快;裸露的区块,水流的速度最快,还把区块里的泥土带了下来,这样的区块在大雨中很容易被冲刷。

3、种植树木、竹子而且还在这些植物下种植杂草的,是最能保持水土的。

所以,在植物茂盛的地方,雨水容易被植物吸收,泥土不太会冲掉,我们应该多种植物、少破坏生态环境,这样就能减少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影响。

安吉实验小学504班雷雨晴指导老师:沈婕三个区块对比图→种草区种草区水样→无植被区无植被区水样→灌木区灌木区水样试验过程取水→倒水接水→对比。

水土实验报告

水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的方法。

3. 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之间的关系。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农业大学实验田实验材料:1. 土壤样品:采集自实验田,过2mm筛。

2. 水稳性团聚体测定装置:包括振荡器、筛分装置、烘干箱等。

3. 试剂:1%六偏磷酸钠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过2mm筛,去除杂质。

2. 浸泡:将过筛后的土壤样品置于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使土壤充分吸水。

3. 振荡:将浸泡后的土壤样品放入振荡器中,振荡30分钟,使团聚体分散。

4. 筛分:将振荡后的土壤样品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分别收集各孔径的团聚体。

5. 烘干:将收集到的团聚体放入烘干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6. 称重:用电子天平称量烘干后的团聚体重量,计算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过2mm筛,去除杂质,充分混合均匀。

2. 浸泡:将过筛后的土壤样品置于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使土壤充分吸水。

3. 振荡:将浸泡后的土壤样品放入振荡器中,振荡30分钟,使团聚体分散。

4. 筛分:将振荡后的土壤样品过2mm、4mm、8mm、16mm孔径的筛子,分别收集各孔径的团聚体。

5. 烘干:将收集到的团聚体放入烘干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6. 称重:用电子天平称量烘干后的团聚体重量,计算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实验结果:1. 不同孔径的团聚体含量分别为:2mm孔径:12.3%,4mm孔径:18.5%,8mm孔径:22.6%,16mm孔径:20.2%。

2.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72.6%。

实验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说明土壤结构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2. 在不同孔径的团聚体中,8mm孔径的团聚体含量最高,这可能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水保实验三

水保实验三

实验分析坡面薄层水流水力学特性实验目的坡面薄层水流是指由降雨或融雪而形成,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表层流动的一种浅而分散,较为均匀的水流。

薄层水流中径流形态、流量、流速以及地表坡度是水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分析其水动力学特性,有助于认识土壤侵蚀的动力机制,也为建立土壤侵蚀过程物理模型奠定基础。

本实验主要进行人工模拟径流水槽中水流流速的测定,并探讨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装置(1)长3.8m、宽0.2m的钢制变坡水槽,坡度在5度~25度之间变化,水槽顶端另有规格大小为0.4m*0.2m*0.4m稳水箱。

(2)潜水泵,带头阀门的径流管;(3)台秤;(4)温度计,秒表,径流桶;(5)高锰酸钾试剂,胶头滴管等实验内容实验流量为0.2,0.4,0.6,0.8L/s。

坡度为5度,10度,15度,20度。

(1)用高锰酸钾测定不同流量及不同坡度下最大径流表面流速,乘以系数0.75获得平均流速;(2)定量描述不同流量及坡度下平均径流水深;(3)计算雷诺数确定不同流量及坡度水流流态;(4)了解水流剪切力,属留功率等水动力参数的计算;(5)通过回归分析,定量描述平均水流速率与坡度和流量间关系。

公式计算(1)径流水深:(2)雷诺数:η为运动粘滞系数(cm^2/s), η=0.01775/(1+0.0337t+0.00022lt^2)(3)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式中:τ(pa)为水流剪切力,ρ(kg·m^-3)为水流速度,g(m·s^-2)为重力加速度,h(m)为径流水深,S为坡度的正切值。

ω(kg·m^-3)为水流功率,V(m/s)为平均流速,P(m/s)为单位水流功率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分析:1.相同坡度下,流量越大,流速越大,径流水深越大,雷诺数增大,水流剪切力增大,水流功率增加,单位水流功率增加。

流量与其他参数之间呈正相关。

2.相同流量下,坡度越大,流速越大,径流水深降低,雷诺数变化不大,水流剪切力增大,水流功率增加,单位水流功率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雨滴击溅侵蚀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土壤水蚀是指地表土壤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水和径流作用下被侵蚀、冲蚀、剥离、搬运和沉积的结果。

雨滴的击溅侵蚀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素,溅蚀的结果是土壤养分损失、雨滴打击团聚体使团聚体破裂,细粒下移,土壤表面紧实,土壤表面板结和严重结皮化,通气孔隙的大量减少,使土壤通气不良,作物不能生长。

因此测定雨滴击溅侵蚀量是研究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实验原理
溅蚀是指降落到地表具有一定动能的雨滴直接打击地面,使地表土壤颗粒由土体剥离和分散,从而导致一些土壤颗粒被击溅而产生的位移现象。

当雨滴的能量大于土壤相应的抵抗侵蚀能力时,土壤就会发生分散和输移;反之,土壤就处于稳定状态。

溅蚀量的大小取决于土壤及降雨特性,任何一次降雨引起的侵蚀现象都受着两方面的约束。

土壤性质一定时,高侵蚀力的降雨,侵蚀量大,低侵蚀力的降雨,侵蚀量小。

而降雨强度、雨滴降落终速及雨滴大小三者的组合指标能较好的反映降雨侵蚀力的大小。

对于同一场降雨,不同类型的土壤,则溅蚀量亦不同,抗蚀性弱的土壤溅蚀量大,抗蚀性强的土壤溅蚀量小。

室内模拟降雨溅蚀利用降雨装置和改进的摩根溅蚀盘进行。

本方法可以测定不同雨强及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溅蚀量动态变化。

雨滴溅蚀量用单位面积上土壤的溅蚀量来表示:W=Q/S
雨滴溅蚀率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土壤的溅蚀量来表示:P=W/T
式中:W——单位面积雨滴的溅蚀量,;
P——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雨滴的溅蚀率,;
Q——雨滴的溅蚀量,即被溅出溅蚀盘泥沙的干重,克;
S——被雨滴击溅的土壤表面积,。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人工模拟降雨器,改进的摩根溅蚀盘,雨量桶,烧杯,1/1000天平,烘箱,滤纸,洗瓶,秒表等
供试土壤:<2mm泥质页岩发育红壤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滤纸在烘箱中烘8小时,称重
2.雨强率定,将雨量筒放入降雨区域内,控制雨强在90mm/h。

降雨50min,测定
降雨总量
3.称取50g团聚体,将团聚体填入溅蚀盘内,装填均匀。

降雨开始后,每10min
收集一次溅蚀颗粒,溅蚀颗粒过滤后在60度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称重。

用溅蚀颗粒和滤纸总重减去滤纸重即为溅蚀颗粒重
五.实验结果处理
列表计算出单位面积溅蚀量及溅蚀率,分析:溅蚀量和溅蚀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从表格和折线图均可以看出,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增加,单位面积溅蚀量和溅蚀率在降低,但总的溅蚀量在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