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节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老师的手"。

本节课将带领孩子们一同探索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以及老师的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并认识老师的手,知道老师的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老师的手势来理解老师的意图。

3. 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老师的手势和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老师的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老师的手势来理解老师的意图,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老师的手势和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老师的手模型或者老师的照片,手势卡片学具:孩子们的画笔和画纸,剪刀和胶水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提问孩子们手可以做什么,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

2. 讲解:教师通过手势卡片,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的手势,并解释每个手势的含义。

3. 实践:教师邀请孩子们上台,模仿教师的手势,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势的含义。

4. 小组活动: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给每组一张手势卡片,要求孩子们通过手势卡片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手势的含义3. 手势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老师的手势和动作,并画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手势。

答案:请根据孩子们的实际表现来评价他们的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是否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的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们的实践过程中,共同探索老师的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老师的手的作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探索老师的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语言游戏”,具体内容为“老师的手”。

通过活动让幼儿观察、描述老师的手,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用途和重要性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老师的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老师的手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出示手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老师的手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职业的人用手工作的场景,引导幼儿理解手的用途。

老师讲解如何用语言表达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语言回答。

幼儿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小组的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4. 创作环节(10分钟)老师分发画纸、画笔、彩泥等学具,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手画。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内容:观察老师的手描述老师的手手的用途和重要性创作手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手画一幅自己的手画,并用语言描述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2. 答案示例:我的手可以帮助我拿东西,还能画出美丽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通过观察、描述老师的手,让幼儿了解到手的用途和重要性,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开展类似活动,如观察其他身体部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其功能和重要性。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教案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教案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配上动作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3、激发幼儿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老师事先做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如:折纸小鸭、泥工等。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会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能配上动作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过程:一、看作品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作品好看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二、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教师朗诵诗歌,边朗诵边拿出相应的作品,用声调手势强调突出诗歌中的动词。

(1)展示纸工“小鸭”,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强调动词“折”与“摇”,下同。

)(2)展示泥工“小狗”: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3)展示绘画“小羊”: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4)展示自制的飞机: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四、幼儿尝试连贯朗诵。

五、针对诗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讨论。

师:诗歌里说的是什么?师:老师的手真巧,你们知道老师还会做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认真和老师一起学本领,让自己变得更能干。

六、幼儿仿编诗歌。

教师出示其他通过“折、画、捏”的作品,请幼儿创编诗歌。

附诗歌:老师的手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6篇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6篇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6篇教师的手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借助图片,知道教师的手很能干,学习诗歌,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情愿跟教师学习各种本事,萌发爱教师的情感。

活动重点:能够较流畅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预备活动:1.纸、橡皮泥、笔等物品2.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3.《教师的手》课件活动过程:一、展现教师制作的各种手工作品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谁做的呢?二、观赏图片,了解诗歌内容三、学习诗歌《教师的手》,并理解诗歌内容师:你们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教师亲自做的,你们觉得教师的手灵活吗?教师的手还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说的都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1.完整观赏诗歌,初步熟识内容提问:诗歌里说教师的手会做什么?2.逐一制作儿歌中的作品,帮忙幼儿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教师现场制作一只折纸蛙,(学习动词:折)青蛙是怎样跳的,谁来学学看?(学习词语: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依次学习动词:捏、画、做。

3.幼儿学念儿歌,可以个人或小组表演并朗读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一起学一学这首诗歌吧。

谁情愿上来洪亮的念给大家听一听?四、鼓舞幼儿仔细地和教师一起学本事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教师一样能干呢?只要仔细地和教师一起学本事,你就能变得更能干哦。

教师的手中班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春雨的吉他》这是一首语言美丽、朗朗上口,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深厚感情颜色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通过春雨的声音以及小听众的表现,来表达春天奇妙的声音和美妙的意境。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力量是在沟通和运用的过程中进展起来的。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舞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沟通,让幼儿想说、敢说、喜爱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季节。

中班幼儿奇怪心强,对大自然中的现象感兴趣,他们喜爱将自己的发觉与同伴进展共享。

2024年【幼儿园语言精彩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2024年【幼儿园语言精彩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2024年【幼儿园语言精彩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语言精彩教案,针对中班幼儿,主要围绕主题“老师的手”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身边的事物”,详细内容为认识老师的手,了解手的形状、功能以及老师在幼儿园中用手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老师的手,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己的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手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老师的手,以及手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老师的手模型、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老师的手,让幼儿谈论手的外形、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合图片和故事书,讲解老师用手进行的各种活动,如做饭、打扫、画画等,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手势,进行简单的手部游戏,增强幼儿对手的感知。

4. 例题讲解:出示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手的形状和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老师的手,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老师的手2. 内容:手的形状手的功能老师用手进行的各种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老师的手,并用文字描述手的形状和功能。

2. 答案示例:老师的手像一片树叶,可以抚摸我们,可以画画,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手,描述手的形状和功能,并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家庭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手的意识。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和事》,详细内容围绕“老师的手”展开。

通过描述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让幼儿感受和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师的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2.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老师的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描述老师的手。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图片)、故事卡片、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老师的手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卡片,讲述一个关于老师的手的故事。

分析故事中描述老师手的句子,引导幼儿学会用词语和句子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寻找老师的手的作用。

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的手。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作品并讲述。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内容:老师的手:关爱、照顾、引导、教育描述老师手的词语:温暖、勤劳、耐心、细致描述老师手的句子:老师的手像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老师的手像指南针,引导我们前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老师的手,并用一句话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老师的手是温暖的,像阳光一样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身体”,具体内容为“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和了解老师的手,知道手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了解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手的特征和作用。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老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了解手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手的特征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手模型、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手模型和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手的外形、颜色和功能。

2. 讲解(10分钟):以故事形式讲解老师的手,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手。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邀请一位老师现场演示手的不同动作,让幼儿观察并模仿,同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特征。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手进行不同动作,并描述动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内容:手的外形、颜色、功能;关爱手,尊重老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人的手,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物展示、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手的特征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帮家人洗手”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同时,鼓励幼儿用绘画形式展示手的不同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老师的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章“老师的手”,通过描绘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用语言表达出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场景下老师的手,如:老师的手在黑板上写字、老师的手在给幼儿擦汗、老师的手在安慰幼儿等。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讨论:“你们在哪里见过老师的手?老师的手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如:老师的手在照顾花草、老师的手在给幼儿喂饭等。

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场景,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老师的手在该场景下的作用。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 小组展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引导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老师的手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尊重老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板书内容:老师的手在黑板上写字老师的手在给幼儿擦汗老师的手在安慰幼儿老师的手在照顾花草老师的手在给幼儿喂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老师的手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三节,主题为“老师的手”。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让幼儿认识和表达手的用途;学习用语言描述手的形态和功能;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了解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描述手的形态和功能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手的形态和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挂图、实物(老师的手套、手帕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戴着手套进入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老师的手在哪里?手套里是什么?老师脱下手套,展示手部动作,让幼儿描述手的形态和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展示一张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手的五个手指、掌心、掌纹等部位。

老师示范描述手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手上有五个长长的手指,可以帮助我们拿东西、画画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手,其他组员用语言描述。

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纠正。

4. 故事和儿歌学习(10分钟)老师讲述一个关于手的故事,如《手偶奇遇记》,引导幼儿关注手的用途。

学习一首关于手的儿歌,如《手指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幼儿课后观察和描述家人的手。

六、板书设计1. 大老师的手2. 副观察、描述、表达3. 内容:手的形态:五个手指、掌心、掌纹手的用途:拿东西、画画、写字、帮助他人等语言表达:观察、描述、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手观察自己的手,用画笔画出手的形状和颜色。

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手,包括手的用途和特点。

2. 答案:画出的手要尽量贴近实际,颜色搭配合理。

2024年《老师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

2024年《老师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

《老师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老师的手》的内容,感受故事中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2.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师的关爱。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爱他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卡片、头饰等。

2.环境布置:营造温馨、舒适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本《老师的手》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老师。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回答问题。

3.讲述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活动环节1.情景模拟a.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b.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的情节。

c.模拟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感受,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图片展示a.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b.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中的老师是如何关爱幼儿的。

c.引导幼儿从图片中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3.语言表达a.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1.教师出示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曲,与幼儿一起演唱,营造温馨的氛围。

2.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影留念,结束本次活动。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课堂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老师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老师的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手》,详细内容围绕“老师的手”展开。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自己的双手,并认识到通过双手可以帮助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认识到双手的奇妙之处。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手的作用。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双手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手帮助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老师的手》、儿歌CD、手模型、卡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手模型,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引导幼儿关注手的形状和功能。

讲述故事《老师的手》,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故事中的例子,让幼儿认识到手可以用来学习、玩耍、帮助他人等。

结合儿歌《手拉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手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用手帮助他人的经历。

创意画:请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的手”。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引导幼儿认识到手的重要性。

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手拉手》,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师的手》2. 重点句子:手能帮助我们学习、玩耍、帮助他人等。

3. 儿歌歌词:《手拉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手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手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并描述下来。

画出自己手的样子,标注出手的功能。

2. 答案示例:帮助妈妈拿东西:今天我帮妈妈拿了很多东西,妈妈说我是个贴心的小帮手。

画手:手心、手背、手指、指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和事》,详细内容为“老师的手”。

通过描述老师的手的样子、作用以及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培养他们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让幼儿理解手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懂得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并描述手的特点,理解手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感恩意识和社交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挂图、故事书、手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谁的手?”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描述老师的手的样子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2)教师讲述老师用手做的事情,如“老师用手拿笔写字,用手拿书讲故事,用手帮我们擦眼泪”等,让幼儿理解手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画一画老师的手,并贴在画纸上。

(2)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模仿老师的手势,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卡片和挂图讨论并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和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观察和讨论的结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一猜是谁的手,并请幼儿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内容:(1)手的样子:手指、掌心、手腕(2)手的作用:写字、拿东西、帮助别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的老师的手,并写下一句感谢老师的话。

2. 答案示例:老师的手温暖又有力,谢谢你照顾我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课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语言”,具体内容为第5节“老师的手”。

本节课通过讲述老师的手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语言表达中的细节描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学会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讲述。

3. 培养幼儿关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老师的手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讲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故事书、录音机、磁带学具:画笔、画纸、彩泥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表演,展示手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老师的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述老师手的词语。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举例,帮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请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老师手的画作。

鼓励幼儿运用所学词语,描述自己画作中的老师手。

4. 分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老师的手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

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鼓励幼儿课后观察和描述家人或朋友的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师的手2. 重点词语:温暖、有力、灵巧、关爱、教导3. 描述老师手的句子:老师的手像阳光一样温暖,像大树一样有力,像蝴蝶一样灵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家人的手请幼儿观察家人的手,选择一位家人,用至少三个词语描述他们的手,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妈妈的手像春风一样温柔,像泉水一样细腻,像阳光一样勤劳。

因为妈妈总是用她的手给我做好吃的饭菜,为我洗衣服,给我讲故事。

2. 课后拓展:观察身边人的手,了解不同职业的手的特点,进行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章节为《老师的手》。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老师的手展开,通过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的功能和特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让幼儿能够观察到老师的手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老师的手产生丰富的联想。

3.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让幼儿明白老师的手是为了教育和帮助他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老师的手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老师的手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老师的手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老师的手,并引导幼儿思考老师的手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老师的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手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手的观察和描述,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表达。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老师的手特点:_______功能:_______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人的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家人的手_______。

2.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的手有特殊功能,你希望是什么?并画出来。

答案:我希望老师的手能_______。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人的手,比如家长、同学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创作,画出自己想象中具有特殊功能的手,并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解析1. 让幼儿通过老师的手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会受到挑战。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进行语言表达。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2. 教学重点:观察老师的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老师的手模型,图片,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老师的手。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老师的手。

b.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在画纸上描绘老师的手。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b. 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b.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描述老师的手的词汇。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内容:挂图展示老师的手的特点,旁边附上描述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并描述老师的手。

2. 答案:幼儿完成描绘后,家长协助孩子用丰富的词汇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他物体的特点,如:树叶、花朵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入4. 小组讨论的组织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老师的手”这一课的教学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老师的手》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和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老师的手,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老师的手,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

2. 培养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能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3. 培养幼儿关爱老师,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老师的手,学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难点: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视频、故事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手势,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手势,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PPT,讲解《老师的手》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手势。

分析故事中的手势含义,让幼儿了解和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演示手势,幼儿模仿并说出手势代表的含义。

分组进行手势表演,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手势,并解释其含义。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内容:手势1:表示“喝水”手势2:表示“去厕所”手势3:表示“安静”手势4:表示“举手发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以致用——用手势和家人沟通作业要求:用今天学到的手势与家人进行沟通,记录下沟通的过程和感受。

答案示例:我用手势表示“喝水”,妈妈立刻给我拿来了水杯。

我感到很神奇,原来用手势也可以和家人沟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手势的含义掌握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增加更多实用的手势,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学前班)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案反思

(学前班)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案反思

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课设计反省
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课设计反省合用于中班的主题教课活动中间,
让少儿感觉教师的心灵手巧,激发心中对教师的喜欢和敬重之情,学念儿歌,理解动词:“折、捏、画、剪”,练习发音:老师、手,快来看看少儿园老师的手真巧教课设计吧。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理解动词:折、捏、画、剪,练习发音:老师、手。

2、感觉教师的心灵手巧,激发心中对教师的喜欢和敬重之情。

3、培育少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少儿体验自主、独立、创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手工作品:折纸青蛙、塑像小猴、剪纸小羊、手工纸飞机各一个。

2、少儿用书、教课挂图。

教课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手工作品,指引少儿赏识。

2、你们知道这些好玩的手工作品是谁做的吗?是怎么做的呢?
3、指引少儿学习动词折、捏、剪。

二、赏识儿歌
1、教师边朗读儿歌,少儿跟念。

2、少儿学念儿歌,教师用手工作品提示有关内容。

(要点提示幼儿发清楚老师、手的字音。


三、师幼合做游戏
1、少儿念儿歌,教师在呱呱呱、蹦蹦跳、咩咩叫、飞得高处做模仿动作。

结尾一句大家一同念。

2、教师念儿歌,少儿模拟动作。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教案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教案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教案
老师的手真巧
中班语言
活动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并尝试仿编诗歌。

●萌发热爱老师、崇拜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手工作品”组图;《老师的手真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感知老师手的灵巧。

(教师可将图片替换成实物,效果更加直观)
——这些是什么作品?
——这些的手工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做出来的,你觉得老师的手怎么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老师的手真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好听的诗歌里包含了老师做的这些作品,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诗歌里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及拟声词。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真巧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真巧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真巧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10个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2.学生能够说出动物名称,并能够配合动作或声音表达;3.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短语和句子,并进行简单的回答。

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名称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生动的图片,教授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如“猫”、“狗”、“牛”、“马”、“鸡”、“鸭”等等。

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识别的动物名称,可以进行分解,如:猫 = 爪子 + 尖耳朵 + 毛茸茸的身体狗 = 爪子 + 毛茸茸的身体 + 尖嘴巴 + 小耳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动物名称。

2. 表达动物特征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表达动物的特征,如:1.狗:汪汪叫、摇尾巴、跑来跑去;2.猫:喵喵叫、蹲着、用爪子抓东西;3.鸡:咕咕叫、扇动翅膀、啄食庄稼等。

通过学生的模仿,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接受动物的特点和特征。

3. 理解简单的短语和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短语和句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如:1.狗狗在跑步。

(动物名称 + 动作)2.猫猫在玩毛线。

(动物名称 + 动作)3.鸭子在游泳。

(动物名称 + 动作)这些句子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通过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本课程通过图片和物品的展示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提前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步:认识动物名称利用图片、玩具等,逐个介绍常见的动物名称,并让学生跟着说一遍。

第三步:表达动物特征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会表达动物的特征。

第四步:理解简单的短语和句子采用形象化的方式解释和表达简单的短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第五步: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关注弱点,激发兴趣,进行针对性疏导和辅导。

第六步:课堂小结和点评通过一些问题梳理和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进行课堂点评和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理解学习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学教案
老师的手真巧
中班语言
活动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并尝试仿编诗歌。

●萌发热爱老师、崇拜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手工作品”组图;《老师的手真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感知老师手的灵巧。

(教师可将图片替换成实物,效果更加直观)
——这些是什么作品?
——这些的手工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做出来的,你觉得老师的手怎么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老师的手真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好听的诗歌里包含了老师做的这些作品,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诗歌里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及拟声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