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一政治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2、按生产要素分配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参与。
B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土地等。
C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A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B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3、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
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必背知识点政治学科中有不少相似的概念,我们咋准备高考的时,要不断总结知识点。
理清知识概念之前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政治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背知识点1、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分配制度?(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简述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原因?(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A.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B.意义:①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的非按劳分配包括哪些分配方式?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1、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活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金融状况。
一般来讲,收
入分配应该按照“节约优先,投资其次”的原则,即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其
次是投资。
只有通过合理分配收入,才能使个人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和安全。
2、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基本的消费是指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如食品、衣物、住宿等;储蓄就是传统的各种
贷款,这涉及到收入的长期节约,需要设置较大的储蓄目标,以有效地保障未来的经济需求。
3、投资
投资指的是投资特定资产,如股票、基金、现金等,以获得资本增值,它是收入分配
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方法。
但是投资也存在风险,因此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组合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考虑投资的有效性。
4、安全投资
由于投资高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该在投资时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合理的取舍,
以控制投资的冒险性,此外,针对储蓄金的安全投资也值得考虑,如定期存款、国债、银
行理财等,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
5、资产配置
收入分配中投资是实施资产配置的关键。
一般来讲,资产配置应该按照“小而稳”的
原则,即对投资的资产类型充分调查,有选择地进行分散投资,积极投资市场上合适低风
险的安全资产,尽量避免让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一的投资标的之中,以减少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工作,需要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合理投资市场上低风险的安全资产,并积极投资,以提高收入水平,保障自己的未来经济
安全。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
关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材讲的只是直接决定因素的一个方面。
全面理解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还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总体不发达,是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最终原因。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而且形成了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必须承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是实践证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典型例题】例1.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主要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决定的。
()A.产品结构B.产业结构C.所有制结构D.消费结构【解析】C。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考查学生对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直接原因的理解,故选C项。
【即时体验】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生活必需品D.物质总产品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
第八章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
度,克服了平均主义,进一步适应并推进了经
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进步与文
明。同时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愈益引起人们
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表 现是:收入差距宏观指标扩大,2000年我国城 乡 总 体 基 尼 系 数 为 0.396 , 已 接 近 国 际 公 认 的 0.4 警戒线。形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包括资源禀赋形成的级差收入;城乡二
2、城镇公有制经济内按劳分配的辅助形式 是奖金和津贴。
奖金是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的报酬。
津贴是对在特定条件下职工付出的额外劳 动所给予的报酬。
3、农村集体经济内按劳分配的形式。分配 的唯一根据,而没有社会通行农村生产 资料集体所有制决定了收益分配在集体 内部进行,集体的生产经营成果是进行 的分配标准。劳动的计量,只是集体的 平均水平,集体之间的分配结果存在较 大差异。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承包责任制,由此产生了联系最后 产品计算报酬的分配形式,这是适合我 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状况的,是贯彻按劳 分配较好的形式。
元结构使劳动力流动后形成城乡收入不公平分
配;人口密集形成劳动供给过大,人力资本配 置不均衡导致收益上的差异以及体制原因等。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调节与 公平分配
XX年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归纳
XX年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归纳◆考点一:分配制度●知识点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知识点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①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③注意:按劳分配≠劳动收入(2)原因①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地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形式:A、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的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B、按资本要素分配:a\私营企业主收入,b\利息,股息,债券,股票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的收入E、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F、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②意义:A、有利于调动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资经济活动和积极性;B、有利于各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c、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他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分配;社保方面的收入★(4)小结:①区分:按劳分配范围:公有制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范围:任何经济形式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范围:个体经济②工资的分配性质:A、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的工人工资:按劳分配B、公务员工资:按劳分配c、私营、外资企业的工人工资:按劳动要素分配◆考点二:效率与公平●知识点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公平原则①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四章-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工资水平 = 工资总额/在业与工资水平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2018/12/2 12
五、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之后所得到的货币额。反映名义 上获得的工资。 实际工资是指工资的货币额能够实际购买到的消费品和劳务量。 它是反映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何如避免物价变化对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
2018/12/2 18
三、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①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 : (1)个人的先天能力; (2)兴趣爱好差异; (3)年龄差别; (4)受教育程度不同。 ②劳动力市场因素 :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 ③国家政策原因: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第三、现阶段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使人们的劳动存在着质和量的重大差别; 二是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还依然是谋生的手段。
2018/12/2 4
(3)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
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
②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提多种 所有者,必须承认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庆的收 入是合法的,使生产要素的贡献成为确定收入份额的依据。这种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分配体制,一方面能激励要素投入者更多地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 面还可激励要素使用者节约的积极性,因为作为商品买入的生产要素,都必 须按照市场购买价格支付一定的报酬和代价,这样,就可以形成投入和产生 的高效率,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收入分配
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收入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靠动手,按智力要素分配靠动脑,而按资本要素分配靠资产,躺着就能收钱,是所有收人来源中最轻松的,也是贫富差距拉大最主要的原因。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收入分配,一起来看看吧!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核心问题,收入分配政策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涉及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主要的考查点在于对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的理解、特点的把握和国家对收入分配新政策的记忆。
要深入理解收入分配,先要理解收入分配制度。
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又要先理解经济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就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因为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在私有制中,通常来讲老板是不会把企业利润都分配给员工的。
多种所有制经济也就是各种私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所以结合起来,我国的分配制度就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国与西方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与西方国家必然会有所区别,这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上,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体。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中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西方国家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
三是西方国家单纯依靠市场调节,而中国把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
在这三个区别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所有制。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中,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包括了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与劳动时间没有必然联系。
按要素分配,是指在私有制中,根据创造价值的要素来分配,主要分为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和智力要素。
两种分配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
首先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是在根据不同员工的劳动贡献分配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利润越多,劳动贡献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生版)高一政治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2)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2.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知道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掌握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要求和措施1.认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3.增强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收入,合法劳动致富的观念 第一目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决定性因素: 决定分配方式。
(2)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1)性质: 的分配原则。
(2)原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3)内容: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作用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微点拨】全面理解按劳分配所有制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当中,但并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按要素分配(1)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的存在,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还实行按要素分配。
(2)要素的内容:主要有 、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
(3)有利于让各种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知识拓展】比较几种不同的要素分配素外)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 。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总结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总结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总结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2、按生产要素分配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参与。
B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土地等。
C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A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B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3、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复习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复习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复习: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性(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按劳分配(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见课本)3.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显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除按劳分配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分配方式?(1)主要还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管理等)2.为什么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确立这一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1.(1)按劳分配福什么范围内来分:公有制范围制范围,举例提问:做生意所得是否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中的“劳”指劳动力: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力消耗时间分,而是按照劳动力的贡献(按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来分)。
2. 串讲按劳分配的三大原因(1)前提条件: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只有劳动,劳动的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依据每个人提供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就成为可能。
)(2)直接原因:劳动存在重大差别。
解释劳动差别的表现,以及为什么劳动存在差别就需要按劳分配。
可举例说明:例如都是公务员编制岗位,交警的劳动和普通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劳动存在差别。
引入由于劳动存在差别,因此劳动报酬需与劳动贡献联系才能激励交警叔叔在辛苦岗位上更努力工作。
(3)物质基础:引入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能不能按需分配,互动提问分析让学员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按劳分配,不能按需分配不能平均分配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四大特点:由马克思当年设想的按劳分配状态引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将借助劳动券实现。
劳动者从事劳动之后,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从而提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是否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一致.(1)不可能唯一(2)不可能全社会范围统一标准(3)受市场机制制约(4)必须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曾以判断题进行考察(以举例的形式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四大特点)4.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简单解释联产计酬以及工资的含义及形式着重解释奖金与津贴二、按要素分配简单解释按要素分配的含义:注意知识点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1.简单串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2.通过举例阐释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1)资本要素分配:什么叫资本要素分配,简单让学员注意居民按资本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例如资金存银行,资金投资股票债券等,即钱生钱。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分配不公制约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阻碍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抑制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影响 社会和谐稳定。可以说,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 。 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 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迸发、注重公平的 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积极推 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 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 大趋势。
1993年中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分配原则;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和谐 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 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 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社会分配机制的三个层次: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 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 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 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 用。 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 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 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 调控的补充。
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活动所获 得的工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管理者的收入,则 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7、按土地、房产等要素分配
使用土地、房产等生产要素要支付租金, 从而使其所有者获得租金收入。
(三)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公共基础知识之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一)劳动价值论的深化马克思当年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有过两种不同含义:耗费在某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供给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需要分配在某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需求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就是说,只有供求均衡的社会劳动时间,才是真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简单商品生产时期价值规律的直接表现形式。
由于19世纪处于物质产品生产时代,精神产品生产微不足道,马克思论述劳动价值论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
但是,他对劳动力的界定则是活的个体中存在的,是指当人生产某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并提出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今天,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作为复杂劳动,服务提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也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
以智力劳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仅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反而为劳动价值论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问题在于:如何从市场化、知识化、全球化的大趋势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和剥削作出科学界定,使劳动价值论不仅成为揭露资本主义的武器,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利器。
(二)按劳分配论的深化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条件下,按照个人提供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分配原则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具有重要差别,因而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原来设想的单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由一个“协会”统一进行分配,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集体、个体、私营、外资、混合所有等,因而不可能统一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
标准不一,必有差距。
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关于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2、按生产要素分配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参与。
B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土地等。
C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合格考讲义:必修2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2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此为《经济与社会》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课标要求,本讲为第4课第1框内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地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意义①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经济条件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判定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之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第16讲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1)要素构成: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3)判定: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或外资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土地流转所得等信息都可判定为按生产要素分配4.收入来源多样化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通常包括三种主要形式:市场分配、政府调节和社会调节。
市场分配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根据个人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情况,确定个人的收入水平。
政府调节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和引导收入的分配。
社会调节是指社会组织、企业等非政府机构通过工会、合作组织等方式,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和分配。
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要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税收政策: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税收政策,可以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高收入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税收责任,以支持低收入者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和补贴。
2.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对失业、生病、残疾等情况下的个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3.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指政府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制度。
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防止他们受到过度剥削。
4.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
通过规定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可以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机制。
只有通过不断
完善和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2)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缺陷 权力过分集中,企业、职工被剥夺了参与个人收入分
配的权力; 忽视了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作用,导致企业在
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市场需求、不讲成本,资源配置效 率低下。 过分平均的分配结果无法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生产 效率低下; 单一的分配方式脱离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实际。
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之外,企业发 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债权取得债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 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 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 分非劳动收入。”并且明确了,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 就应当允许”。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三、改革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的变迁
(2)第二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时间:1993-2002 标志: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指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人 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背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后果:一是对非劳动收入的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是拉大了收入差距。
一、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的意义: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 平等关系,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以劳动为尺度,承认能力和利益的差别,提供了有效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
等量劳动交换,构成了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的一个重 要基础;
按劳分配要求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 为公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 入分配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导读】
中公贵州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带来2018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一)按劳分配:
考点1.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
(1)按劳分配是在什么范围内:公有制范围内。
考题示例:(判断题)在外企工作所得工资也属于按劳分配的范围。
考题解析:外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范围,因此不按照按劳分配的方式进行分配。
故本题说法错误。
(2)按劳分配中的“劳”指什么: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力消耗时间分,而是按照劳动力的贡献,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来分。
考点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往往以多选题或者单选题识记类进行考察。
(1)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2)直接原因:劳动存在重大差别;
(3)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考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四大特点: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劳动券实现。
劳动者从事劳动之后,得到一张凭证从而领得一份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那么现在我们国家的按劳分配是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不一样的。
(1)按劳分配是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及其他分配方式。
(2)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
(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4)必须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
考点4.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主要形式:城市采取的是工资形式,农村采取联产计酬形式;
补充形式:奖金,津贴。
考题示例:下列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A.个体劳动的个人收入
B.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C.私营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国有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考题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属于按劳分配,所以只有国有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有:个体劳动的个人收入、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私营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故本题答案选ABC。
(二)按要素分配:
考点:实现形式。
1.按资本要素收入;
2.按劳动力要素收入;
3.按智力要素收入:
(1)按技术要素(2)按管理要素(3)按信息要素(4)按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4.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收入。
(三)其他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例如:个体经营的小生意者所得收入,国企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做网上商品代购所得收入。
2.福利性分配收入等。
例如:公费医疗、各种补贴等。
考题示例:下列属于福利性分配的有:
A.高温假
B.孤儿院
C.取暖费
D.公费医疗
考题解析:福利性分配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的社会保障。
福利性分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工福利。
如举办各种集体福利设施,如食室、浴室、理发室、图书馆、俱乐部、托儿所等;建立各种补贴;取暖费、冷饮费、交通费等以及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等。
第二,社会福利。
如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兴办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及市场建设、服务网点、社会服务等。
第三、特殊福利。
如政府或团体为残疾人
举办的福利工厂、孤儿院、养老院等。
故本题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