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
毛概考试论述题整理版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
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3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1)、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2分);(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分);(3)、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分);(4)、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1分)。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分);(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约束和规范人民的经济行为(2分);(3)、道德规范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对人民的行为也会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2分);(4)、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的经济行为既要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要受到的规范的约束(2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4,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
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7.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10.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12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所学理论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13、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毛概15道论述题及其答案解析(个人整理)

3.论述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论、现实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论述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原因、注意问题)
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微型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问题: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借鉴国外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
4.论述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适当缩略)
A.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毛概课程论述大题汇总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述题集(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de)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de)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e)坚持和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de)结晶.2、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e)关系.(1)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e)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de)马克思主义(de)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de)灵魂,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2)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de)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新(de)时代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de)运用和发展.两大理论虽以创造性(de)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e)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de)科学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de)具体实际相结合(de)产物.例如,他们都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都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等.1、中国梦(de)提出2012年,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de)梦想”.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2、中国梦(de)内涵中国梦和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不断发展,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de)优秀文化以及先进(de)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de)地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振兴,也会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de)机会.中国梦是国家(de)梦、民族(de)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de)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de)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de)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de)梦,与世界各国人民(de)美好梦想是相通(de).3、实现中国梦(de)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de)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e)必由之路.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de)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de)时代精神.伟大(de)梦想,需要伟大(de)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支撑.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de)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实现梦想(de)力量就无比强大.1、毛泽东思想(de)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de)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完整(de)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包括:(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de)理论;(4)政策和策略(de)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de)理论;(6)党(de)建设理论.2、毛泽东思想(de)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de)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第一个理论成果,以独创性(de)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进程推向前进.(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de)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de)科学论述,特别是其中所包含(de)中国化(de)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正在进行(d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提供着宝贵(de)理论指导.(3)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de)宝贵精神财富.当今(de)时代主题虽与毛泽东所处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de)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仍然具有普遍和长久(de)指导意义.(4)我们要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de)历史地位.毛泽东(de)功绩是第一位(de),错误是第二位(de).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de)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de)错误区别开来,为我们正确评价毛泽东(de)历史地位、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自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答:(1)德治以道德教育为基本手段和途径,受到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de)制约.道德是一种被内部化(de)、自律性(de)规范,主要利用文化沉淀中(de)善恶标准来影响人(de)行为.法治是通过既定规则(de)遵循和实施而发挥其功能(de).法律则是一种外在(de),他律性(de)规范,具有强制力.法治与德治是一种互补(de)关系,二者应统一起来,相辅相成.(2)我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e)总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发挥法律(de)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de)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de)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de)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1、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de)主要问题.1987年党(de)十三大根据邓小平(de)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de)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2、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de)论断,有以下基本点:(1)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de)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de)和平环境;(2)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de)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de)集中体现;(3)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de),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de)前提条件,各国(de)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de)(de)重要基础;(4)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3、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de)时代潮流.同时,世界仍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de)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1、在当前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de)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de)新课题新考验.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执政考验,是指如何实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做到长期执政而不变质.这是党所面临(de)长期而严峻(de)危险.改革开放考验,是指能否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层次(de)矛盾和问题,全面推动各个领域(de)改革.市场经济考验,是指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de)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de)优越性.外部环境考验,是指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当在新形势下面临精神懈怠(de)危险、能力不足(de)危险、脱离群众(de)文献、消极腐败(de)危险.我们应高度警惕精神懈怠(de)危险,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有能力不足(de)危机感,努力增强本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e)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党要保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2、因此在新形势下,面对新(de)历史条件和考验,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de)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我们要以党(de)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de)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党(de)建设科学化水平.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e)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e)基本内容.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e)方法:(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de)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de)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de)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de)认同感和归属感.(3)要突出道德价值(de)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de)生活.(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de)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de)丰富(de)思想道德资源.(5)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de)见证,它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de)崇高理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de)意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下面五种方法:1、要形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de)基本思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要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秀文化产品活跃繁荣文化市场.我国低端文化产品存在过剩,中高端优质文化产品相对缺乏,因此应推进文化领域结构性改革.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de)引导扶持力度,使优秀作品不断涌现.3、要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如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培育实力、竞争力强(de)骨干文化企业.4、要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如推动文化资源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更好发挥资本平台促进文化企业发展(de)乘数效应.5、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如对接“互联网+”战略、“文化+”行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教育、信息、旅游、体育、建筑设计及相关制造业等深度融合.1、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de)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文化(de)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具有无处不在(de)普遍性、无隙不入(de)渗透性、无往不复(de)连续性.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e)方法:(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e),民族(de)科学(de)大众(de)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坚守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de)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de)重点.一个国家(de)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de)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de)重要途径.(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de)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de)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好“守”和“变”(de)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转化创新;把握好“中”和“外”(de)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优秀(de)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de)需要,实现向现代性(de)转变,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公平精神等理念.(5)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e)工作导向;打造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de)话语体系;坚持正面宣传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述题集(二)答:(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de)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de)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de)民族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气派(de)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de)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de)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de)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de)中国特色.(2)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de)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如果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de)指引,我们(de)实践就会陷入盲目.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de)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e)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de)意志和愿望.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de)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de)新境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de)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de).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de)方针,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de)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de)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de)方式,不仅没有对生产力(de)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de)发展.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de)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de)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de)矛盾.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de)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践中(de)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de)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开辟适合中国特点(de)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de)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de)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做主(de)权利,使公民(de)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de)权力.第五,必须坚持党(de)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de)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de)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党内民主.这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de)政治保证.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de)一切人类成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de).答:党(de)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de)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里,前一层含义阐明(de)是初级阶段(de)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de)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de)性质同它(de)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de)基本国情.这里所说(de)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de)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de)特定历史阶段.答:(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总结性(de)理论概括,即:“社会主义(de)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de)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de)生产力问题,有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de)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de)重要地位.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e)十分明显和突出(de)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de)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de)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de)一个创造.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e)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de)目(de)根本不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必然产生剥削和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de)本质区别.第三,社会主义本质(de)体现是一个动态(de)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de)认识也随着实践(de)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e)相互作用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de)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答:(1)30多年(de)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de)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de)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de)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de)特色.(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de)直接动力.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de)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de)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de)新(de)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de)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e)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e)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de)最重要(de)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e)必由之路.答:(1)经济新常态内涵: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等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de)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de)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de)阶段性特征所作出(de)重大战略判断.(2)经济新常态特征:第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任务依然很重,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脚步;另一方面,只有保证合适(de)增速,才能防止就业出现问题,这是经济工作(de)底线.第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第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因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价格上升,外贸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等旧(de)增长动力减弱.我们鼓励科技创新、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产业.答:(1)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de)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de)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2)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de)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de)根本要求.(3)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样(de)关键发展时期,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4)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e)重要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e)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1、试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得到全党的肯定。
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同样,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亿万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形成。
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天才人物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科学体系。
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另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割裂开来,都不能引导中国取得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就清醒地分析了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适时地将革命进攻的方向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党树立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榜样。
在"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毛泽东虽然屡遭排挤和打击,但他从未停止过同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斗争。
1930年5月他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
这篇文章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而伟大的事业。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

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A、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一)

1、试述⽑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1)⽑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刘少奇在党的七⼤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得到全党的肯定。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理论,是各国⽆产阶级政党⾏动的指南。
但是,马克思主义产⽣于欧洲,由于各国进⾏⾰命和建设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如何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运⽤它,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使之能够解决本国的具体问题,就成为⽆产阶级政党必须考虑的事关⾰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问题。
(3)①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化发展极不平衡,⽽且⼗分落后,如何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命实际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这⼀特殊困难的事业。
②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泽东思想,在具体内容上,它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命实际问题,揭⽰了中国⾰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中国⼈民⾰命⽃争的经验进⾏了正确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表现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中国⼈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中国⾰命和建设的理论政策。
⽑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的,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试述⽑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
答:⽑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伟⼤的指导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个⽅⾯: (1)⽑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泽东思想作为中国⼈民⾰命的理论,找到了解决中国⾰命基本问题和胜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民*了国内外反动势⼒,赢得了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建⽴了中华⼈民共和国;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命的胜利,确⽴了社会主义制度。
⽑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从胜利⾛向胜利的光辉旗帜。
成考学位毛概试题及答案

成考学位毛概试题及答案成考学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九大答案:B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论十大关系》答案:C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C. 三个代表D. 四个现代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改革开放答案:A, B, 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答案:B, C, D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
其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
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更加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战略举措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四、论述题1. 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系列七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系列七
1、试述人民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两种命运与前途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国民党则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间党派幻想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
最终结果是:人民共和国取代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战后美国取代日本的地位,扶蒋反共,企图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所以美国绝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苏联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必然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的有力援助。
战后的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坚,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起着支持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不可能的。
毛概论述题整理版

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
)1、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1)“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内容。
(3分左右)(2)“三个代表”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4分左右)(3)按照“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党建重要性: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等等。
(8分左右)2.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
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资料来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以GDP论英雄》新华网2004年4月2日)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
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
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
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请回答:(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答案:(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1、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
答:毛泽东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同时,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作为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1)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一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集中体现。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新民主主义政治既与欧美式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又与苏联无产阶级苏维埃制度不同,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说来: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重点

1、辨析题(先判断后分析)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全部思想的总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此观点错误;①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被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②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事实求是,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③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列宁的话的意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因此,不能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八)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八)
1、试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
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完成消灭私有制的壮举,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的巨大动荡,反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空前奇迹。
毛概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毛概论述题题库及答案第一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分别阐述以下几个方面:•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如何进行阶级斗争?•如何进行党的建设?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革命的根本任务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
他主张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 阶级斗争的方式毛泽东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他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他主张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开展阶级斗争,逐步消灭剥削阶级。
3. 党的建设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建设,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原则。
他主张党的建设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同时注重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他强调要培养一支忠诚、纯洁、有理论水平和斗争本领的党的干部队伍。
第二题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有哪些?请分别阐述以下几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对中国农村的影响答案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主张在决定革命对象和动力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在充分揭示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基础上,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实践经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这一理论和实践指导下,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毛泽东提出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政策的实行,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毛概考试论述题整理版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答案: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阐述了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原因: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
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对革命进行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马克思、列宁使用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衔接革命和建设的各阶段。
(长期的适应性)人民民主专政不仅适应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实际和历史阶段,而且适应我国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扩大人民民主范围。
(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包括了一切革命的阶级,特别是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则是包括了一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建设者。
第三,概念表述更科学准确。
(概念的科学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直接表达了其中两方面的内容,即民主与专政。
有利于在实践中防止误解和片面性,有利于防止再发生过去破坏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答:①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作为专政对象。
②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时期,并承担不同的任务。
③人民民主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1.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六)

成人高考专升本必看毛概论述题(六)
1、试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于1936年底至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
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着作中,进一步
阐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制度,并且国民党新军阀凭借武装力量在全国实
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
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
因此武装斗争就成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军队成为
聚集革命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成为中国革命
的一个特点。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中国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共
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
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
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
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六

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六
1、试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于1936年底至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
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着作中,进一步
阐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制度,并且国民党新军阀凭借武装力量在全国实
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
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
因此武装斗争就成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军队成为
聚集革命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成为中国革命
的一个特点。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中国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共
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
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
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
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一

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一
1、试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得到全党的肯定。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理论,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
但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由于各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如何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它,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使之能够解决本国的具体问题,就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考虑的事关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3)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十分落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完成了这一特殊困难的事业。
②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具体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二)1、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1)帝国主义不容许。
①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对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②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所以,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
③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②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③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
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迅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力量。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开办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60年代起,在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
②中国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反帝反封建更坚决。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群众觉悟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
一是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
二是同盟性罢工日益增多,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有很大提高,开始成立"工团"组织。
三是罢工斗争由经济斗争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发挥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对中国最深刻的影响是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③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3、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
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成。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
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
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
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
毛泽东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同时,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作为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1)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一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集中体现。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新民主主义政治既与欧美式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又与苏联无产阶级苏维埃制度不同,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说来: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它具有以下特征: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
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
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
这种文化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试述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担当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来应充当中国民主革命的,他们为此也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终究不能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总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这是由中国工人阶级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
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较少,但是它除了具有国际工人阶级的一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外,还有特殊的优点:①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中国没有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