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输血科各项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一、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设立及人员要求:明确输血科设立的原因和必要性,确定输血科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明确输血科人员的专业要求,包括科室主任、主管医师、检验师和输血技师等。
3.输血品种和配血:明确不同种类血制品的适应症和适用范围,例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规定血型鉴定和血液配血的程序和标准,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输血操作和管理:规定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血液样本采集、配血、血品验收等。
明确输血操作的规范和程序,包括血品须由两名输血人员核对,输血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等。
确保输血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明确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输血反应、感染和溶血等,规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培训输血科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6.输血废弃物处理:规定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程序,确保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和安全处理。
二、输血科管理制度1.质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控管理体系,包括定期对输血科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纠正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
开展内外部质量控制评估,确保输血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信息管理:建立电子化管理系统,对输血科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和查询。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便管理和追踪。
3.设备管理:规定输血科所需的设备的采购、验收和维护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制定定期检查设备、修理和更换设备的计划和程序。
4.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输血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5.绩效评价:建立输血科人员的考评和奖惩制度,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激励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质量。
6.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输血科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确保科室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养。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本院临床输血科工作,加强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临床输血科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输血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输血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监督和协调临床输血工作,解决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发放及质量监控等工作。
输血科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3. 临床科室负责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并根据输血科提供的血液制品进行患者输血治疗。
三、临床用血管理1. 临床用血申请(1)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提出用血申请,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提交输血科。
(2)输血科接到用血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申请符合输血指征的,安排供血。
2. 血液制品的选择与使用(1)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供应。
(2)临床科室在使用血液制品时,应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3. 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1)临床科室发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1. 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储存与管理规范》要求,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与运输。
2. 输血科应定期检查血液制品的储存条件,确保血液制品质量。
3. 输血科在发放血液制品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核对,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五、输血科人员培训与考核1. 输血科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定期参加输血相关培训。
2. 输血科对人员进行输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的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范文(3篇)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范文编号:【科室标识】-【工作制度编号】生效日期:【生效日期】1. 基本职责1.1 输血科是负责血液和输血相关技术服务的科室,主要职责包括血液检验、血液配型、血制品管理和输血操作等。
1.2 输血科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安全、高质量的输血服务,保障患者的血液需求。
2. 工作时间2.1 输血科根据医院的工作制度,按照上班制度进行工作。
2.2 轮班制度:输血科根据需要,实行轮班制度,确保24小时提供输血服务。
3. 员工考勤3.1 输血科员工应按照医院的考勤制度进行考勤。
3.2 领导或主管对员工的考勤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4. 工作流程4.1 血液检验:血液检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鉴定等项目,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4.2 血型鉴定和配型:根据患者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3 输血操作:在医生或主管的指导下,根据医嘱进行输血操作,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中监测和输血后处理等。
5. 质量管理5.1 输血科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流程控制、质量检查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5.2 输血科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医院的要求,制定和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 安全管理6.1 输血科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操作行为,防止交叉感染和输血事故的发生。
6.2 输血科应建立血制品的存储、转运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血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3 输血科应定期组织血制品质量检查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和血制品符合质量标准。
7. 工作纪律7.1 输血科员工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领导安排,不得违反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7.2 输血科员工工作中应保证工作质量,不得私自泄露患者隐私和相关信息。
7.3 输血科员工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积极主动地参与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
本工作制度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并于【生效日期】起施行。
科室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生效日期:_________________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范文(2)标题:输血科工作制度建设范文一、工作时间制度:1. 非假日工作时间:根据科室需求和医院规定,分为白班、夜班、中班和两班倒等工作制度,具体工作班次由科室负责人决定。
输血科相关工作制度
输血后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处理制度1.为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发生,应严格执行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2.病人输血结束后,值班护士将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用黄色污物袋包裹严实,防止余血流出,在污物袋上注明受血者床号、保存时间,放入血袋回收箱于2℃~6℃冰箱保存至少一天。
最后由医院专业医疗废物收购人员回收处理。
3.临床护士及时认真按项填写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表(其中血袋编号栏内可直接粘贴血标签)。
4.医疗废物收购人员与临床护士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放入回收容器内,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表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科学的应用血液制品,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所有血液及血液制品。
3.管理要求:3.1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3.1.1血液制品的概念: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单采中性粒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浆源医药产品(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Ⅷ等)。
3.1.2严格掌握适应征和禁忌症: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的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
要严格掌握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
3.1.3血液制品的选择:选择血液制品时,要保障来源合法性。
安全的血液制品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的采、供血机构。
避免使用患者自带等商业来源的血液制品。
3.1.4注意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遵循不良反应“可疑即报”的原则,并做好不良反应应急处理预案。
3.2临床应用血液制品的分级管理3.2.1所有计划性应用血液制品,必须由主治以上医师确定,并在病程记录内容中体现。
输血科室管理制度
输血科室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输血有时是救命的必要手段。
因此,输血科室的管理对于维护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输血科室的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规范,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
二、输血科室管理人员及职责1. 输血科室主任:负责输血科室的整体管理工作,包括人员安排、资源分配、质量控制等。
2. 输血科室护士长:负责输血科室的日常工作,包括输血操作、器材管理、患者照护等。
3. 输血科医生:负责输血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4. 输血科室护士:负责输血操作的执行和监测,保证输血质量和患者安全。
5. 输血科室技术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输血操作顺利进行。
6. 输血科室管理员:负责输血科室的文书工作和资料整理,确保文件的完整和准确。
三、输血科室管理制度1. 输血科室的设施和设备:输血科室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包括输血椅、输血仪、输血袋等。
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2. 输血操作规范:输血科室人员在执行输血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包括对血液的留置时间、血浆的保存条件、输血速度的控制等。
在输血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操作。
3. 输血记录和报告:输血科室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对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及时向上级报告异常情况。
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应详细准确,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4. 输血质控制度:输血科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制度,监测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对输血器材、血液质量、操作流程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5. 人员培训和考核:输血科室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输血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施、质控要求等。
考核结果作为人员继续工作的依据。
6. 废弃物处理制度:输血科室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废弃物处理制度应详细规范,确保废弃物处理的安全和环保。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输血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负责血液及其组分的采集、保存、检测和输注。
为了提高输血工作效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输血科需要实行多种工作制度。
一、血液供应制度血液供应制度是输血科的基础工作制度。
根据病人的血型、免疫状态和治疗需要,输血科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应血液和血液制品。
此外,血液供应还需要考虑献血者的安全性和标本的保存。
血液供应制度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献血者的挑选、献血样品的检测、血液保存与配对、献血者信息管理等等。
因此,在输血科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血液供应体系,建立健全的相应制度,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
二、个人防护制度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执行输血过程中,要接触新鲜、带有病原体的血液制品,这就暴露了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风险。
因此,输血科还需要实行严格的个人防护制度。
个人防护制度包括相关人员必须戴专业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在工作完成后严格按照规定对使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另外,输血科工作人员还需要经常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己在工作中不会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三、标本管理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是血液供应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乎到输血质量和病人安全。
在输血过程中,对于每个病人所需要的血液类型和血液量,输血科都应该保证标本的准确性。
标本管理制度主要涉及输血标本的采集、保存、处理、识别等环节。
在输血科中,高质量标本的获取是保证输血质量的关键。
因此,输血科需要严格按照标本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对每个病人的标本进行标记、分类、保存和管理。
四、质量控制制度输血工作的安全与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输血科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对输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稳定性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质量管控、员工培训等环节。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避免输血工作中出现的所有非预期事件,减少输血风险。
五、记录体系制度记录体系制度是指输血科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记录与血液输注相关的数据,以便在后期分析、查看等操作。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输血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支持部门,负责血液制品的接收、储存、制备、发放和管理工作。
为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输血科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条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确保输血工作的高效、安全、有序进行。
二、岗位职责第四条输血科主任岗位职责:1. 负责输血科的全面工作,组织、协调、管理输血科各项工作。
2. 负责制定输血科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业务培训计划。
3. 负责输血科人员的调配和业务培训。
4. 负责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制备、发放和管理工作。
5. 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和处理。
6. 负责输血科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 负责血液制品的接收、储存、制备、发放和管理工作。
2. 负责输血医嘱的审核、执行和输血记录的填写。
3. 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报告。
4. 负责输血科的清洁、消毒和环境卫生工作。
5. 参与输血科的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工作。
三、工作流程第六条血液制品的接收:1. 输血科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血站领取新鲜血液制品。
2. 输血科应逐袋核对血液制品,确认无误后签字接收。
3. 输血科应将血液制品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
第七条血液制品的储存:1. 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2. 输血科应定期检查血液制品的质量,确保其安全有效。
3. 输血科应建立血液制品的库存记录,定期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第八条血液制品的制备:1. 输血科应按照医嘱和输血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血液制品的制备。
2. 输血科应严格控制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3. 输血科应将制备好的血液制品及时发放给临床科室。
第九条血液制品的发放:1. 输血科应按照医嘱和输血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血液制品的发放。
2. 输血科应逐项核对发放的血液制品,确认无误后签字发放。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输血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负责进行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和规范,输血科需要有一系列工作制度来指导和规范工作的开展。
以下是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输血工作制度的目的和意义输血工作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输血工作的开展,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与有效。
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防范输血相关的风险和错误,提高输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输血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1. 输血科的组织结构:明确输血科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科室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责,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三、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相关感染控制制度:规定了输血操作和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等,确保输血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措施。
2. 输血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度:规定输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病人血型鉴定、筛选、配血和输血反应的处理等,确保输血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3. 输血事故处理制度:规定了各类输血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包括输血事故的及时报告和调查、事故责任的追究等。
4. 用血管理制度:规定了用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用血指征和应用的注意事项,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血液药品管理制度:规定了血液制品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包括补充库存、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限等。
四、输血质量控制制度1. 输血前质量控制制度:规定了输血前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保输血前的病人选型和血液质量的检查。
2.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制度:规定了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血液质量的监测、输血速度的控制和输血反应的处理等,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3. 输血后质量控制制度:规定了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要求,包括输血反应的评估和处理,确保输血后的安全和病人的病情观察。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输血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采集、储存、检测和输注血液及其衍生产品。
为了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和质量,输血科需要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血科工作制度:1. 血液管理制度:包括血库管理制度和血液需求管理制度。
血库管理制度规定了血液的采集、储存和分发流程,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血液需求管理制度规定了病人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的程序,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验血和配血制度、输血记录制度和输血反应监测制度。
验血和配血制度规定了对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程序,确保输血的配型正确;输血记录制度规定了对病人输血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和报告的程序;输血反应监测制度规定了对输血反应进行监测和处理的程序。
3. 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血液质量控制制度和设备质控制度。
血液质量控制制度规定了对血液及其衍生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的程序,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设备质控制度规定了血液采集、储存和输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库存管理制度:包括血液库存管理制度和血液过期管理制度。
血液库存管理制度规定了血液库存的监测和管理程序,确保库存的充足和周转;血液过期管理制度规定了血液过期处理的程序,确保过期血液的及时处置。
5. 培训与教育制度:包括新员工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新员工培训制度规定了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的血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继续教育制度规定了在职员工进行持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这些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输血工作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输血科还可以制定其他适用的工作制度,以满足科室的特殊需求。
6.2.3输血科各项制度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制度1、输血科应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充足的血液。
为避免血液浪费,应临床之急。
2、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逐项核对,验收。
3、输血科认真做好血液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4、贮血冰箱严禁放入其他任何物品,每天记录储血冰箱4次,并应每周用2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5、临床非急诊用血、大量用血、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请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程序》提前预约,保证应急血源安全到位。
发血制度1、交叉配血试验合格后通知病房派专门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和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全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血。
3、取血时间填写必须精确到分钟。
4、输血科血液一经发出,不得退回。
5、对于未交费病人急需输血时,在征得总值班或值周院长同意后,输血科应及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及时发血,同时将输血记帐单送往手术室或病房和住院部记帐处。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本院临床用血由州中心血站供给,输血科按照有关规定收领和发放,禁止不合格血液入库,不得私自采血。
(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者除外)。
2、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清洁和消毒一次。
每月对冰箱内空气消毒一次。
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W为合格。
3、储血室、超净工作台、血液治疗室每日紫外光管消毒空气40分钟,每月作一次空气检测。
4、有输血不良反应者进入“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返回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5、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一段时期内出现输血传染病症状,如病毒性肝炎、爱滋病、丙肝、梅毒等。
除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外,应向供血机构书面报告。
6、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服、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输血科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输血科是医院中比较关键的科室之一,因为输血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尤其在手术和创伤等方面。
因此,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需要得到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讨论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一、输血科的工作制度。
1.血液采集与贮存:输血科严格执行国家血液采集与贮存标准,实行登记式采血,并采取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消毒措施,确保采血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血液配血:输血前,必须进行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
在此基础上,制定严格的输血配血方案,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
3.输血操作规范:输血科在执行输血操作前,必须进行多项检查,如校对病人信息和血袋信息、检查输血装置和针头、测量输血前后重量等,确保操作规范和无误。
4.输血用药安全:输血科必须严格执行输血药品管理制度,遵循临床用药规范和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确保输血用药安全。
二、输血科的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制度:输血科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规程和技术标准,针对各种可能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稳定。
2.人员管理制度:输血科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具备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确保人员管理规范和岗位责任。
3.设备管理制度:输血科必须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稳定工作,同时,必须定期检验和标定各种设备,确保设备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
4.信息管理制度:输血科必须严格执行信息管理规定,确保病历、医嘱、检验报告、输血记录等信息数据的准确、完整和保密,同时,实现医院内部和外部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的合理化利用效率。
总之,输血科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对于输血诊疗的效果和输血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此为基础,医院和医护人员必须始终强化责任心和使命感,严格遵守制度和规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输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长期化。
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
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一、输血科的基本职责及工作内容1. 输血科是医院临床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和医院有关标准、规范及工作程序,协调医院全力开展供、需血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
2. 输血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负责供、需血液信息记录,进行调配处理,确保血液管理工作的及时、有序和准确。
(2)负责临床血液制品的管理及使用,包括血型鉴定,血液成分分离和净化、血液成分及制品贮存、输血适应症判定和用血指征管理等。
(3)负责临床输血医学检验工作,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相关检验。
(4)负责输血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5)协调医院各部门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供、需血液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度。
二、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1. 血液产品贮存管理制度(1)血液产品的贮存应按规定进行分类;(2)血液制品在贮存过程中应该有清晰的标识;(3)血液制品应在低温、防潮、防爆、安全的环境下储存;(4)血液制品的保管者必须做好相应记录,并设立警示制度。
2. 输血前检验制度(1)检验项目包括血型鉴定(ABO、Rh等)、感染标记物检测、针对有关病历的细致调查等;(2)血液制品前处理须严格实行,如抗凝、红细胞洗涤等;(3)在输血前50min内进行需求检验。
3. 输血过程管理制度(1)认真核查病人的身份信息和输血单信息,确保输血单与使用病人的一致性;(2)引导病人加强观察,病人在输血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清醒状态;(3)在输血的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变化,及时进行库存更新;(4)输血过程中需注意手术照护措施的执行。
4. 输血后处理制度(1)关注病人的输血后情况,保持病人的有效循环等;(2)关注病人的出血情况,对过多出血的患者应时刻注意;(3)及时记录输血后的合并症的出现情况,必要时要报告相应的上级单位。
5. 血液适应症判定及用血指征管理(1)血液适应症判定应严格按照相应规定执行;(2)有关用血指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应在做出用血决策时坚决执行;(3)做好用血信息记录工作,以便更准确地提高血液适应症判定的准确性。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如有特殊
情况应向科领导反映,待安排交接班后方可离去。
2.库存血应每天检查血液质量和冰箱温度4C—6C ,并每隔2h记录
一次,同时观察血液质量,储血冰箱每月消毒一次。
3.血液的使用不得超过保质期,白细胞、血小板、洗涤红细胞等成分
血,须在规定时间内输完,发现血液有凝块,溶血等异常情况,
要及时寻找原因,妥善处理,储存血液报废时,应报医务科批准。
4.交叉中冷凝集现象或预温血浆,均在37C中进行,并不断观察温度
变化。
5.交叉配血需用三天内血标本,病人的配血标本必须在4C ±2.下保
存1周方可丢弃,以备查对,超过申请血后日期需要取血,而保留
的血样已丢弃时,须重新抽血标本配血。
6.从中心血站取回的血袋,要做好核对、交接和尽快入库,不得在室
温下停留时间过长。
7.接受申请单,血标本及发血时要严格核对姓名、病区、住院号、床
号与血型,血液出库应及时输用,不得重新入库。
8.各科室必须由医务人员取血,取血时,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和输血科
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
9.输血科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检查冰箱,发现
问题及时维修、排除。
10.交接班时需检查冰箱温度,室内安全有无异常,交接血量,并做
好登记工作。
11.每月统计出入血量,上报科主任及财务科。
输血科管理制度_医院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输血科的科学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科职责1. 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等工作。
2. 输血科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3. 输血科有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输血及输血反应的处理。
4. 输血科应定期开展输血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技术水平。
三、血液管理1. 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2. 血液入库时,应严格核对血站名称、许可证号、献血者信息、血型、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等,确保血液质量。
3. 血液储存应按照规定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定期检查血库设备,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4. 血液出库时,应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血型、品种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5. 血液配型时,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确保配型准确。
四、输血管理1. 执业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 输血前,应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3.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发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
4. 输血后,应做好输血记录,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血型、品种、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五、输血科人员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输血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2.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六、监督与考核1. 医院对输血科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4篇)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衣着整洁,佩带胸卡,持证上岗。
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脱岗。
2、实行____小时值班制度。
3、做好血液及各种成分血入库、储存、发放等各项工作,对工作要认真负责。
4、最终实验。
血液发放人员在血液成分制品出库前,确定该血液接受试验过程检验合格,并进行以下内容的外观最终试验(查有无溶血、凝血、可见污染、包装状况,对血型、标签、血袋、导管是否渗漏、姓名、血量、日期、保存期、编号,确保未经过最终检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不出库。
5、做好临床科室用血预约工作记录,按预约要求及时发放血液。
6、做好临床科室的用血信息收集、反馈、处理工作,特殊情况及时报输血科主任。
7、要按时检查贮血设备,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和报告有关部门。
8、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杜绝差错和事故发生。
9、输血科属工作重地,非本科室人员禁止入内。
值班人员不得在贮发血室会客、办私事、吸烟等一切与工作无关事。
10、工作人员要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发血,发出的血液超过____分钟不得退回,特殊情况报输血科主任。
11、各种仪器、设备按规定定期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
12、每日坚持打扫卫生,做好门窗清洁,墙壁清洁,桌面、工作台清洁。
13、经常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并记录。
二、输血科实验室工作制度实验室是各项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部门,有大型的精密仪器和设备,为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制度。
1、进入实验室应穿戴专用的实验衣、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必要时应带口罩,护目镜,外来人员应穿一次性鞋套,离室时脱去放在指定位臵,工作服应经常消毒洗涤。
2、非必要物品禁止进入实验室,必要的资料和书籍带入后也要远离操作台。
3、实验室应保持肃静,工作人员不得高声谈笑,要集中精神完成实验操作,不准吸烟,吃东西或用嘴吮吸铅笔或标签等,严格按规程操作。
4、不许酒后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戴首饰。
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
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各项制度均遵循国家关于输血的法律法规,尤其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大概要有:1.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2.输血科工作制度;3.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4.输血前检查制度;5.血液入库出库及各项检查登记制度;6.用血登记制度;7.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8.输血纠纷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9.成分输血实施方案及考核制度;10.自身输血管理制度;11.质量考核制度等等。
一、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
急诊输血亦应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输血科,否则应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
如确遇难以判断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有关上级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发现采供血机构所发血液的血型标记有误,或标签内容模糊不清,应做好记录,然后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复核。
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退回,不得使用。
且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报告。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1、输血科(血库)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开展工作,保证本院的用血安全.3、输血科(血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份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
4、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的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需要保存期短的血液或其他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等),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科(血库),抢救用血立即定型和配血并保持联系。
(急诊输血除外)5、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6、临床采血时应该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标本送检中应严防损坏或污染.7、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病人如有输血反应。
应立即分析原因;对疑难血型定型及交叉配血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复查、处理。
8、输血科(血库)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9、做好对受血者输血前如乙肝、丙肝、梅毒和HIV等必检项目的检测。
10、做好各项室内质控工作,维护血库冰箱良好运行状态,确保血液的质量。
1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日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12、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13、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1、上班严肃认真,思想集中,不高声谈笑,不脱岗,不窜岗,仪表端正,挂牌服务,室内整洁,秩序优良。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血库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杜绝不必要输血,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2、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输血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实验室负责人应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3、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各级各类岗位职责。
4、工作时着装整洁,佩带胸卡,言行举止礼貌文明。
5、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6、工作区保持安静、整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不得在工作区内办理无关事宜。
7、根据治疗要求制定用血计划,提前预约并做记录,及时反馈供血服务信息。
8、适量储血,既要保证医疗需要又要避免储存过多导致延长周转期或过期报废。
9、保证急诊和常规用血,常规血液品种储血按日常一周用血量储备。
10、负责临床输血技术的咨询和指导,及时收集临床用血信息并进行反馈。
11、定期召开科会、科务会。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12、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及交接班制度。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范文(4篇)
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范文抱歉,由于限制长度,我无法为您提供____字的范本。
以下是一个关于输血科工作制度的简要范本供您参考:输血科工作制度一、工作目的和任务1.1 目的:建立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保障患者的输血治疗安全。
1.2 任务:- 核对患者的输血需求并确保血液类型的准确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安排输血工作;- 确保血液存储和输血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每日记录和汇总输血数据,并及时上报。
二、工作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性,严格执行血液安全管理制度。
2.2 精细管理: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规范化操作,确保输血工作的准确性和细致性。
2.3 临床协作:与临床医生保持紧密的合作与沟通,提供准确的输血需求和建议,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2.4 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工作流程3.1 输血工作的申请和核对:- 患者必须由医生书面申请输血,并填写相应的输血申请单;- 输血科人员按照血液库存情况核对血型和血袋号,确保准确性;-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血型信息,与申请单核对。
3.2 输血工作的准备:- 根据医生的医嘱,安排合适的输血血袋和输血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准备好输血记录单和输血卡,进行标注和登记。
3.3 输血工作的执行:- 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输血通畅;- 选择合适的输血速率进行输血,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 输血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3.4 输血工作的检查和记录:- 完成输血后,核对血袋信息,确保输血准确无误;- 记录患者的输血量和反应情况,并进行汇总和分类;- 将输血信息及时上报给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部门。
四、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4.1 血液安全措施:- 在采集、输血和储存血液时,严格按照血液安全操作规范进行;- 对血液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筛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输血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制度1、输血科应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充足的血液。
为避免血液浪费,应临床之急。
2、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逐项核对,验收。
3、输血科认真做好血液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4、贮血冰箱严禁放入其他任何物品,每天记录储血冰箱4次,并应每周用2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5、临床非急诊用血、大量用血、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请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程序》提前预约,保证应急血源安全到位。
发血制度1、交叉配血试验合格后通知病房派专门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和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全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血。
3、取血时间填写必须精确到分钟。
4、输血科血液一经发出,不得退回。
5、对于未交费病人急需输血时,在征得总值班或值周院长同意后,输血科应及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及时发血,同时将输血记帐单送往手术室或病房和住院部记帐处。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本院临床用血由州中心血站供给,输血科按照有关规定收领和发放,禁止不合格血液入库,不得私自采血。
(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者除外)。
2、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清洁和消毒一次。
每月对冰箱内空气消毒一次。
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W为合格。
3、储血室、超净工作台、血液治疗室每日紫外光管消毒空气40分钟,每月作一次空气检测。
4、有输血不良反应者进入“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返回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5、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一段时期内出现输血传染病症状,如病毒性肝炎、爱滋病、丙肝、梅毒等。
除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外,应向供血机构书面报告。
6、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服、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7、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试验结束后的玻片、试管、吸管须侵入“速消净”溶液消毒,放止交叉污染。
9、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输血科2009.6.20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制度1、病人急需鉴定血型或交叉配合时,医生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并注明时间到分。
2、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D)血型,俩人核对操作,正反定型相符,方可报告。
3、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样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4、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复查受血者ABO血型,RH(D)血型,正确无误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5、凡输注全血、浓缩RBC、血桨等都应做交叉配血试验。
6、输血科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程操作,认真仔细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两人核对操作相符,方可报告,并详细填写好“交叉配血报告单”,报告单上必须双人签名,时间精确到分钟。
7、交叉配血合格后,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样及主侧、次侧管均应放入2~6摄氏度专用冰箱内至少保存30天,以备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8、对于手术上或其他急诊大输血时,输血科应先交叉配合1~2袋血并及时送往病室或手术室,然后再交叉配合剩下的血液。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1、临床输血的监护:1)严格查对:有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喝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已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 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 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2、输血中监护1)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2)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前15分钟应缓慢输(每分钟为12ml,约30滴);15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15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
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受血者,有应注意有无不良发应。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榆或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3.输血后的监护:(1)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反应卡”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
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输血科2009.6.20输血治疗同意书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
告知:(1)患者病况需要输血治疗;(2)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3)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为避免发生上述情况,经治医生应动员患者在可能情况下自身输血或家属、亲友献血互助。
3.凡异体血液输注需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后方能实施输血。
4.输血治疗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
血液报废制度1.严禁使用过期血液,过期血液必须隔离储存于规定的相应库中;2.属于“血液检验性不合格”(阳性血)者,必须详细填写“血液报废记录表”,待科审查核对签字后,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的传染性物品类理;3.属于“非血液检验性不合格”(凝血、脂血、溶血、过期、采集量不足等)者,必须按规定作好记录,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的传染物品类处理;4.血液报废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时,均必须做好完整的交接记录。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制度1.病人急需鉴定血型或交叉配血时,医生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并注明时间到分。
2.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D)血型,两人核对操作,正反定型相符,方可报告。
3.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样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
4.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
正确无误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5.凡输注全血、浓缩RBC、血浆等都应做交叉配血试验。
6.输血科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认真仔细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两人核对操作相符,方可报告,并详细填写好“交叉配血报告单”,报告单上必须双人签名,时间精确到分。
7.交叉配血合格后,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样及主测、次测管均应放入2-6摄氏度专用冰箱内至少保存30天,以备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8.对于手术上或其他急诊大输血时,输血科应先交叉配合1~2袋血并及时送往病室或手术室,然后在交叉配合剩下的血液。
输血科2009.6.20输血前检查制度1、“输血申请单”的检查:(1)、输血科须检查“输血申请单”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无误。
(2)、检查是否符合输血适应症,必要时与申请医生联系,并作出必要的建议。
(3)、检查输血量是否按照《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经逐级审批。
2、血液标本的检查:(1)检查血液标本的标签是否正确标记。
(2)核对血液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署名的受血者是否确实无误;(3)检查受血者的ABO血型(必须作正、反定型加以确认);(4)检查受血者的RH血型;(5)检查受血者是否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抗体;(6) 受血者应做的检查有:HLT、HbsAg、Anti-HBs、HBeAg 、Anti-HBe 、Anti-HBc、Anti-HBc 、Anti-HCV Anti-HIV1/23、供体血的检查:(1)检查、确认供体全血和含红细胞的血液成分的ABO血型;(2)检查是否标有RH(D)血型,无误后方可选用。
一次性采供血用品管理制度1、一次性采供血用品(血袋、输血器等)购置时,必须按计划经确认的合格产品。
2、购置后必须作好详细的核对签收记录,从库房领用。
3、及时进行常规质量抽查,根据抽检结果妥善保管合格品,严禁使用不合格品。
4、使用时必须作好使用登记。
5、采供血用品要妥善保管,防污防鼠,防止采供血用品变质、生霉、长菌。
6、采供血用品使用必须按规程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品或过期品必须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做出退货或销毁觉定。
7、未使用的采供血用品必须妥善保管防止流失,使用过的采供血用品应按《医疗费物处理规定》的传染性物品类处理。
输血科2009.6.20安全输血措施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200】184号文件,以下简称《规范》制定本措施: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
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
控制方法:1、ABO血型、RH血型初检(检验科)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D)血型。
3、交叉配血用盐水和聚凝胺配血、微柱凝胶配血法。
二、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1、成分输血。
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等分输血率达70%以上。
2、输用全血。
红细胞悬液时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达99.8%,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后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相关免疫抑制。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三、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
1)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立即贴好标签,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2)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4)《规范》二十四条规定。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用治疗盘端回。
5)《规范》二十五条规定: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外观,共同签字发出。
四、保证血液质量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
输血科200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