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19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进父母第1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案教科版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
3.知识目标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知道孝敬父母必须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故事、新闻视频材料,制作PPT。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的故事,课上分享。
课前小活动:你认识这个字吗?你能说出这个字所蕴含的深意吗?【教师导语】这是古代的“孝”字。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
子承老也。
”(注:①“孝”字“从老”(耂),是说“孝”先写“耂”字头。
②“从子”是指老人膝下有“子”才为“孝”。
应了《孟子·离娄上》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膝下必有儿女才为“孝”。
③“子承老也”是表示子女承奉父母。
)(设计意图:以猜谜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发对“孝”字本意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孝的字面意思和蕴含的深意。
从而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开启新课。
也奠定了本节课的基调,旨在加深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情感体验及感受。
)环节一:回忆·交流回忆二三件父母对我的爱的小事,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苦,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设计意图:采用谈话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回顾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回忆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从内心激发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欲望。
)【教师引导】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父母的无限深情和关爱。
我们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我们成长的每一天都有父母默默的付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5
【“健全人格”德育课程学科渗透】《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思品组课模:问题情景式新授课】第四课走近父母第一课时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课标依据】第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铜须门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学情分析】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核心,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们逐步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的心理,在这个时期易与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
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通过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对青春期逆反、与父母发生冲突等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将父母放在与自己平等的角度去思考父母的不易,从而实现真正从心底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能力目标: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认知目标:掌握调适逆反心理、跨越代沟的方法与技巧;指导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
【健全人格要素渗透目标】“人格要素”:友爱感、个人与群体本课主要讲涉及“健全人格”要素中有关“情感”“友爱感”的内容。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与认识活动不同的是,情感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和显著的生理变化以及外部表情。
感恩与孝敬都是人类真挚美好的情感,属于“有爱感”的范畴。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2
第四课走近父母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
在他们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也不懂得关爱别人。
而他们的情感从幼稚走向成熟,情感体验不深,尤其对亲情体验不深,甚至忽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针对这种情况,本课设计注重学生的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个人感受,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弘扬个性发展的平台。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
2.知识目标(1)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知道孝敬父母必须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在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定义务。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朗读《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创设氛围,引导学生体验世间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亲情,引出本课课题《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授新课环节一:传统文化承孝敬【教师提问】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父母与子女之间试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尊重、和谐、互助的新型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孝敬父母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教学延伸】为什么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举例说明。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教案_18
课外作业 :
( 1)对自己的父母大声说出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2)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顿饭! 情感升华:
! ”
母亲一生的六个谎言
1.(童年时 )快吃吧,我不饿;
2.(少年时,深夜做针线活 )快睡吧,我不困;
3.(高考路上 )快喝吧,我不渴;
4.(参加工作,母亲生病时 )你赶快去工作吧,我很好;
母亲节或父亲节到来时,你最想为父母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堂检测:
1. “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子女对父母的要求应全顺从
B. 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 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D. 父母对子女要尽到抚养义务 2.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 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 女把钱已存进父母的存折上、 不再回家的信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我们的情景,体会父母给我们的无私的爱,和同学分享。
为什么孝敬父母?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2、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3、孝敬父母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5、孝敬父母也是法律的要求。 二、怎样孝敬父母
交流分享:
《给妈妈洗脚这个公益广告》给我们什么启示?
请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对待为你呕心沥血的父母? 请以 “我想对您说 ”为题给 “他们 ”写一段话。
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目标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进父母第1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案教科版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
3.知识目标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知道孝敬父母必须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教学难点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故事、新闻视频材料,制作PPT。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的故事,课上分享。
导入新课课前小活动:你认识这个字吗?你能说出这个字所蕴含的深意吗?【教师导语】这是古代的“孝”字。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注:①“孝”字“从老”(耂),是说“孝”先写“耂”字头。
②“从子"是指老人膝下有“子”才为“孝".应了《孟子·离娄上》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膝下必有儿女才为“孝”. ③“子承老也”是表示子女承奉父母.)(设计意图:以猜谜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发对“孝”字本意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孝的字面意思和蕴含的深意。
从而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开启新课.也奠定了本节课的基调,旨在加深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情感体验及感受。
)环节一:回忆·交流回忆二三件父母对我的爱的小事,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苦,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设计意图:采用谈话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回顾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回忆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从内心激发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欲望.)【教师引导】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父母的无限深情和关爱。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7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当今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选自教科版(教育部审定2016)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
本单元主题是跨越代沟,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
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很容易激起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也因为这样大多数青春期少年会与父母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解、分歧,甚至隔阂、矛盾与冲突。
所以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并表达情感,学习本课不仅要让学生走进父母的情感世界,更要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触及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从而对父母改观并鼓励他们用行动孝敬父母。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具有“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的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充满童心,所以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结合故事绘本来展开本课教学。
初一是学生形成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判断能力、鉴赏能力还是有限的,加上农村偏远地区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因而加强引导,准确引导是必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父母,从思想上的尊重到行为上的孝敬。
2.过程与方法:把握“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采用情景教学法、设疑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的重大意义以及父母对自己做的一切,形成感恩之心。
【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的重大意义以及父母对自己做的一切,形成感恩之心。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父母,从思想上的尊重到行为上的孝敬。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1
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走近父母2、“代沟”析疑一、教材分析《“代沟”析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这一框题主要阐述了代沟的含义以及代沟产生的原因,对帮助初中生正确理解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冲突,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飞速发展。
但青春期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
其中包括要求独立与自身尚不成熟的矛盾,要求独立的愿望和依赖性的矛盾,对权威的反叛心理与自身的幼稚之间的矛盾,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等。
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很多心理冲突,与父母之间出现代沟。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代沟、正确对待逆反心理是及时而且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阐述代沟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培养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体会父母的关心爱护;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尊重父母,换位思考,学会友善,学会反思。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正确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2.难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代沟产生的原因。
五、教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对比法、讲授法。
六、学法:情景体验、自主学习七、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完成内容:写出最近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可大可小,只要引起了自己和父亲或母亲之间的不愉悦就行,但要写清楚事情的简单经过、自己的表现、父母的态度、自己对父母当时态度的评价。
2、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战争场景),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场景?出示图片二(家庭冲突场景),说说这又是什么场景?(老师总结:前者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后者破坏了家庭和谐,有人把家庭矛盾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认为呢?继续出示图片)——通过对比,体验家庭冲突和矛盾的危害,激发学生对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迫切愿望。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它对你或你的家庭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学生说一说)老师:确实,家庭的冲突和矛盾不仅影响我们的心情,还降低了我们的学习效率,更严重的是破坏了亲子关系。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课件_7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 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体谅父母的困难,勤俭节 约,不提过分的要求。
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努 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长大后,不仅在物质上, 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一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 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 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孝之 感悟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 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 做人的道理。父母对我们的爱 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所以,我们应该要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
活动二
评孝心少年!
•小组合作讨论并评 出本组成员当中的 孝心少年,与同学 分享你的感人事迹。
合作·分享
在孝心少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 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孝 敬父母?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 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是遗 弃罪的具体规定。
• 老师寄语
我们要孝敬父母,牢 记嘱托,不忘养育之 恩,经常给父母写信、 打电话,注重和父母 交流,在家时常做家 务,珍惜父母的劳动, 不乱花一分钱,养成 节俭的习惯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16
七年级(下)4.1《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母亲节特色活动)感恩母爱回报真情【教材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走进父母》第一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苦和劳累,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下一框化解父母矛盾奠定感情基础。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接受别人的关爱,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感恩,尤其是我们的母亲。
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们渴望母爱,但他们不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也是爱他们的方式,他们缺乏感受母爱、感恩母爱的能力。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趁此节日到来之际,对孩子进行对母亲的感恩教育更能促进孩子与母亲的母子关系,也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对母亲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与母亲沟通,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3.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从而树立孝顺母亲的意思;2.让孩子们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教学方法】情境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提前一天在家长群里通知家长手机保持畅通;制作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母亲在我们印象中是优雅的、端庄的,这里有一位母亲,却不太符合我们心中母亲的形象,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视频)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十月怀胎,不惧疼痛与艰辛;她们临行密密缝,只为儿女远行的暖衣;她们花白了双鬓,任岁月的雕刻和欺凌,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今天,就让我们心怀真情,心怀感恩,一起走进母亲,感恩母亲!二、主体(一)体验母亲的温度,母亲的伟大(师)感谢母亲,不辞辛劳,细心呵护,让我们降临人间。
新生命的到来给母亲带来的是喜悦,但过程却是极其艰辛。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4
《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四课《走近父母》第一部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父母的孝敬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能力: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知识: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法律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1、孝敬父母从实际行动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规范,更是法律的规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曾经感动过很多人,这首歌表达了父母对孩子深切的爱,也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激和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走近父母》的第一部分“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这个课题。
(板书课题)下面先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部分内容,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2、如何孝敬父母?环节一:回忆感悟·体会父母的关爱师:请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个声音,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婴儿出生时的啼哭声,学生听,听后回答)师:伴随着清脆、响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上,在父母的关爱下幸福地成长。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父母的爱心”)师:从这个视频可以看出,在我们生命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对我们倾注了无限深情和关爱,付出了无数心血。
请同学们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我们的情景,并说说你的父母是如何关心你的。
(生回忆,然后表达分享)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生齐读一遍)师:那么,我们应不应该感恩父母呢?(生答)唐代有一位著名诗人孟郊写了一首诗《游子吟》,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生齐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教案_26
“代沟”析疑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
3. 知识目标正视与父母的矛盾与冲突,并找出原因。
重点难点理解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的原因,当自己与父母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能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父母与子女之间代沟的视频,制作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准备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与矛盾的事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用心感悟,结合视频和图片谈谈感受。
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交流关于“代沟”的相关资料。
3.快速阅读课本P27-30页,完成以下问题:(1).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把两代人之间的与称为“代沟”或“代际冲突”。
(2).代沟产生的原因:①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成人感、自我意识和、增强,亲子关系出现重大变化。
②我们与父母在、、、人生阅历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加大了双方的距离和矛盾。
③与之间密切的关系使我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变得相对疏远。
④少年期的情绪敏感但不稳定,强烈又相对脆弱,缺乏理智,往往会以、、心态(逆反心理)对待父母,导致代际冲突。
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的。
4.出示具体情境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5.拓展提升,承前启后6.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出示幻灯片板书设计1.代沟的定义“代沟”析疑2. 产生代沟的原因课外拓展亲情计划:1、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变有:通过努力,我能做到的:我暂时不能做到的:2、以后与父母发生误解或冲突时,我的反应:3、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跨越代沟 第四课 走近父母》教案_1
沟通与和谐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面对代沟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态度和情感。
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换位思考,同父母平等沟通。
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与父母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当自己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能换位思考,学会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积极调适并克服逆反心理;理解父母,与父母平等沟通,相互尊重。
1.课前调查: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情况。
2.准备歌曲和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时间都去哪儿了》等。
3.搜集亲子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图片,制作PPT。
课前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配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图片,同时让学生置身于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中,营造温暖、舒心、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呈现课件】听故事,悟道理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
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
”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引导】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这为我们解决代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尽管代际矛盾或冲突不可避免,但积极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共创和谐的家庭氛围。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四课《沟通与和谐》。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亲子沟通和谐的图片,同时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目的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温暖、和谐的家庭“场”中来,使其对和谐的亲子关系产生心理渴望与期待。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教案_14
“代沟”产生 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代沟”产生的原 因是什么的问题,请学 生进行回答,之后进行 相应的解析,让学生进 行理解。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提示还 解决“代沟” 有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探 究 的方法 活动 三
力,跟上老师的 思路 2. 举手回 答老师的提问。
本 节课的内 容 有一个初 步的认识。认 识 到要学什 么。 2. 引 发 学 生 思考,激起学 生 的好奇心 和 学习的兴 趣。
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正确认识父母
对自己的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理解父母,以实际行动 孝敬父母。
多媒体资源、图片、文字等资源
1. “代沟”产生的原因 2. 解决代沟的方法
“代沟”产生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探究学习法
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
( 1)备教材、自主备课; ( 2)收集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 ( 3)编写教学设计、 教案、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一、“代沟”析疑
走近父母
1.“代沟”产生的原因 (1)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不断增强。
(2)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等的差距。 (3)越来越亲密的同伴关系。 (4)以执拗、对立的心态对待父母。
2.解决“代沟”的方法 (1)认识自己的变化,主动沟通。
教学 效果 预测
(2)客观看待差别,接受父母意见。 (3)了解、体谅、关心父母。 (4)调适逆反心理。 (5)处理尊重、孝敬、帮助父母的关系。 (6)换位思考。 (7)相互尊重、关心、理解目标
教学 资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学习 方法 教学 手段 教学 准备 教学 环节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教案_28
(三) 成长中的担 当--- 跨越 “代沟”平等 沟通
的地方;
析,反思自己
最后,将小组分析结果由记录人做好讨论记录。
的问题和换位
b: 前排同学分角色发言, 后排同学做记录(记在练习本上)。 思考家长的角
c: 时间:讨论 6 分钟(计时)
度训练学生综
4、学生回答,学生总结。
合辩证思维,
5、师生总结:
(二)成长中的反思 --- “代沟”原因
1、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偏偏是父母管我们最多?
【 回答要求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因为是最亲的人,所以才会关注我们最多,
(二)
管得越多矛盾也就越多,但是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找
成长中的反 到原因。
思--- “ 代沟” 3、生活情景分析,小组讨论:
原因
的同学总结发言中的“不愉快事情”都涉及了我们生活的 哪些方面。 2、学生回答,学生总结。 3、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与父母的矛盾主要集中在: 学习方 面、娱乐方面、交往等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4、教师提出问题:
在各种不愉快发生时,我们通常是怎样应对父母的呢? 【 回答要求 】:自由回答, 倾听学生总结这些应对方法哪 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 5、学生回答,学生总结。 6、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这么应对父母可以归结为两种情况 合理和不合理(多数) 。 7、教师提出问题: 不愉快情况发生后大家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呢? 【 回答要求 】:学生单独思考,自由发言。 8、教师总结: 这种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矛盾我们称之为 “代 沟”。
态度、表情、语言等表演出我们期望的亲子沟通画面;
炼学生的勇气
b: 观看同学注意观察细节 (如台词、表情等)总结解决“代 和表达能力。
沟”的方式方法。同时观看组给表演组打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走进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父母的孝敬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能力: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
知识: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法律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孝敬父母从实际行动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规范,更是法律的规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天亮了》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都很熟悉的歌曲。
烘托课堂氛围,为教授新课内容做准备。
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丘索维金娜的图片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认识图片中的人呢?(学生回答)教师过渡: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她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一则关于丘索维金娜报道的视频教师简要介绍丘索维金娜的故事:丘索维金娜是著名的体操跳马运动员,7岁参加体操训练,是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共参加7届。
她的体操生涯,曾经成绩显赫。
丘索维金娜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她最擅长的就是跳马,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两个高低杠,1个自由体操。
丘索维金娜尤其被人尊重的是作为一个白血病儿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治病筹款,丘索维金娜作为女子体操赛场上罕见的年过30的老将,才以如此高龄在跳马上不停的翻转。
教师引导:天下的父母都如丘索维金娜那般,给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无怨无悔的爱着我们。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就接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苦口婆心的教导。
作为子女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试着走进父母,感受他们的爱,回报他们的爱呢?引入主题:走进父母板书:走进父母板书: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二、讲授新课板书:一、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懂孝敬多媒体播放视频《那是什么》学生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教师评价总结:父母是我们的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陪伴抚养我们成长,他们不厌其烦一遍又一边的教导,我们学会了说话、走路、吃饭、认字、看书……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技能,我们懂得了是非善恶,学会用美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
作为孩子的我们怎么能不深深的铭记这份深深的爱,感激他们,孝敬他们呢!多媒体显示知识点: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击学生心灵,唤起他们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恩,了解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和爱。
学生活动2:故事交流悟孝敬教师过渡: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不尽相同,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却都是一样。
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关于父爱母爱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三个关于血缘亲情,关于爱的故事(这一环节也可让学生来讲述)故事一: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甜甜地睡着。
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
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求援一天过去了。
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
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和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
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脸色十苍白。
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在地震中。
故事二: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在房屋倒塌的瞬间,用身躯保护住三四个月大的孩子。
当救援人员发现时,只见母亲保持着保护孩子的状态,已经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女婴毫发无伤的睡着。
婴儿的被子里有部手机,上面有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故事三:在北川县城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救援官兵发现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被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护在身下,扑闪的大眼睛里充满生的渴望。
两个大人就是她的父母。
故事四: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
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
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
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
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
”当她一听自己的孩子安全了,没有危险了,心情一松,晕倒了。
医护人员赶快把她送往医院抢救。
这位母亲之所以能撑到现在,是她要救孩子出去这个强烈的念头支撑着她,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她自己也不能坚持下来。
学生听故事谈感受。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写父母对子女爱的文章也很多,像我们学过的古诗《游子吟》,还有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
明确: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对你们而言,这一份爱的体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珍惜!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定的义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分享交流,从内心深处感悟父母伟大、无私的爱,能自觉的在生活中尊重敬爱自己的父母。
学生活动3:传统文化承孝敬教师过渡:母爱、父爱的故事感人肺腑,我国古代就流传着许许多多孝老爱情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都仍被人们当做孝敬父母的典范。
多媒体展示二十四孝故事(也可由学生来讲述其中一两个故事)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二十四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芦衣顺母、埋儿奉母、卖身葬父、扼虎救父、弃官寻母等等,同学们课后再去查阅。
教师引导:这些流传至今的故事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明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孝敬父母。
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现在的一些招聘启事上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
明确: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2013年7月1日起,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
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明确:孝敬父母也是法律的要求。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懂得了我们应该孝敬我们的父母。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呢?板书:二、如何孝敬父母多媒体展示两幅“孝子”图片明确:孝敬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多媒体展示一组中学生孝敬父母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如何孝敬父母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和孝敬。
听从父母的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是孝敬;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是孝敬;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同父母保持亲密融洽的关系更是孝敬。
而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就要赡养父母,在物质上帮助父母,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你能做到这些吗?观察一下为生活劳碌奔波的父母,你会觉得自己应该更成熟、更懂事,应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你会发现,当你这样做了之后,无论是你,还是你父母,都会收获一份喜悦。
学生活动4:落实行动——孝敬父母从现在做起教师过渡:爱默生说过:“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小事做起,对父母多些关爱和力所能及的照顾,我们也会逐渐的成熟和独立,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更加美好。
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回家做一件力所能及孝敬父母的事情,下节课反馈感受。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父母用爱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我们也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动化行动,行动化孝敬。
希望你们都能从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四、板书设计感恩父母为什么孝敬父母走进父母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