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
骨髓炎怎么诊断治疗 骨髓炎的相关诊断
骨髓炎怎么诊断治疗骨髓炎的相关诊断
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大多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骨髓炎发病和发展可以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细菌毒力的改变,呈现不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的骨髓炎也增多,使其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难度增加。
慢性骨髓炎根据X线平片表现,结合临床病史不难作诊断,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周内在X 线片上常无明显表现,故难以诊断。
依照病理变化,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大约在3天就开始出现骨膜下脓肿,而CT薄层扫描可以清楚显示骨髓炎病灶区的组织结构和发现小的脓肿,加上精确CT引导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细胞学,可以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
MRI:由于有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多轴位成像的特点,对于显示软组织肿胀,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MRI能明确软组织肿胀的范围,特别是小的四肢脓肿,在长轴位图像,可确定肌肉筋膜间脓肿,对手术治疗很有帮助。
发病机制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病菌进入骨髓的途径可为:
①血行感染。
②附近软组织或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髓。
③感染随外伤由外界进入骨髓。
通常,化脓性骨髓炎主要是由血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与少年,男多于女。
病变常见于长管状骨,依序好发于胫骨、股骨、肱骨及桡骨,骨髓炎好发于干骺端。
细菌栓子经滋养动脉进入骨髓,最初易停留在长骨干骺端松骨质区,形成局部病灶。
由于该区血运丰富,末梢血管排列弯曲,终支吻合成网血管窦,血流缓慢,代谢旺盛,有利于细菌繁殖。
若细菌毒力小或者机体的抵抗力强,则骨脓肿可局限化,形成慢性骨脓肿。
若细菌毒力强,数量多,病灶迅速蔓延,可侵犯较广泛的区域,甚至波及整个骨干。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精选ppt
3
X线表现
1.早期-无阳性表现 软组织肿胀 轻微骨膜反应
2.骨小梁结构模糊 干骺端松质骨内斑片状低密度骨质破坏
3.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硬化 4.骨膜反应—花边状、洋葱皮样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CT、MRI表现
❖ 早期:软组织肿胀
皮下脂肪层及肌间隙模糊
❖ 进展期:干骺端松质骨内
筛孔状、斑片状骨质破坏
骨髓腔内密度增高(充满脓液)
骨膜反应
死骨形成
精选ppt
7
MSC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窗精选ppt
软组织窗 8
MRI表现
1.早期:骨髓充血、水肿、渗出、坏死
---长T1、长T2信号
周围软组织肿胀,肌间隙模糊
---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
2.进展期:骨髓内炎症
---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
骨皮质破坏
---虫蚀状长T1、长T2信号
骨膜反应
---环状T1、T2高信号
精选ppt
9
MRI T1WI
T精选2pWpt I
增强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精选ppt
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 ❖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 好发部位---长骨(胫骨、股骨)干骺端 ❖ 感染途径---血行传播、创口感染、直接蔓延
精选ppt
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 CT扫描 MRI扫描—首选 对骨髓及软组织炎症反应灵敏
骨髓炎是什么了解病因与症状
骨髓炎与骨肿瘤的鉴别:骨 髓炎是感染引起的炎症,骨 肿瘤是异常增生的肿瘤组织。
骨髓炎与骨关节结核的鉴别: 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 症,骨关节结核是结核杆菌
感染引起的炎症。
骨髓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 别:骨髓炎是骨组织的炎症, 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滑膜的
炎症。
PART 06
骨髓炎的治疗与预防
急性骨髓炎的治疗与预防
特殊类型骨髓炎的治疗与预防
特殊类型骨髓炎: 包括急性血源性 骨髓炎、慢性骨 髓炎、特殊感染 骨髓炎等。
急性血源性骨髓 炎:早期手术引 流,全身使用抗 生素,同时进行 全身支持治疗。
慢性骨髓炎:手 术治疗为主,彻 底清除病灶,建 立良好血液循环,
预防感染。
特殊感染骨髓炎: 根据病原体类型 选择敏感抗生素 进行治疗,同时 进行外科清创。
骨髓炎的病因与 症状
汇报人:
目录
01
目录标题
04
骨髓炎的症状
02
骨髓炎的定义
03
骨髓炎的病因
05
骨髓炎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
06
骨髓炎的治疗与 预防
PART 02
骨髓炎的定义
骨髓炎的概述
骨髓炎定义:指骨膜、骨 质及骨髓组织的化脓性炎
症
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引 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等
症状:患处疼痛、肿胀、 皮温升高、活动受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THANKS
汇报人: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 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骨髓炎的分类
急性骨髓炎:发病急, 病程短,局部症状严 重,全身反应明显。
亚急性骨髓炎:介于急 性与慢性骨髓炎之间, 局部症状较轻,全身反
化脓性骨髓炎.1doc
化脓性骨髓炎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炎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甚至危机生命。
化脓性骨髓炎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种。
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
骨髓炎感染途径分为三类:第一类血源性感染,是指细菌从身体其他感染病灶经血性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或细菌具有高度感染力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不少病人无明显感染灶,发生脓毒败血症。
第二类创伤后感染,是指由开放伤或骨骼手术后引起的骨髓炎;第三类蔓延性感染,是由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而来。
一、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多于女。
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一)病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源于败血症,多发生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
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尔可见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杆菌、肺炎球菌或其他化脓菌,大部分对青、链霉素有抗药性。
常见的原发病灶有脓疱、齿龈脓肿及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理: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素。
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易于繁殖。
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形成栓塞,使血管末端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
临床上,扭伤和挫伤等所致局部组织损伤,常为骨髓炎发生的间接原因。
感染开始后48h细菌毒素即可损害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循环,在干骺端生成脓液,经过哈佛氏系统和伏克曼管进入骨膜下,使骨膜剥离,导致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诱发的修复反应同时并存。
早期以破坏和坏死为主,皮质骨内层接受干骺端的血液供应,血供受损后,骨质坏死,肉芽组织将其与存活的骨分开,形成死骨片,骨膜反应生成新骨称为包壳,包裹感染骨和坏死骨,以后包壳出现缺损形成骨瘘和窦道,引流脓液。
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化脓性骨髓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化脓性骨髓炎如何诊断鉴别,化脓性骨髓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化脓性骨髓炎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一、检查临床检查可见:1、白细胞计数增高,在1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
2、血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4、X-ray检查:难以显示1cm的骨脓肿。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
5、CT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
6、核素骨显像发病后48小时有阳性结果。
7、化验检查: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化验中白血球及中性多核白血球均增高,一般有贫血,应尽早诊断血源性骨髓炎,以便及时治疗,早期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培养,必要时,局部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外伤所引起骨髓炎,根据外伤病史及局部症状即可诊断。
*以上是对于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化脓性骨髓炎易混淆疾病。
*化脓性骨髓炎如何鉴别?:*一、蜂窝组织炎:(1)全身症状不一样。
(2)部位不一样。
(3)体征不一样,部分鉴别困难,可小切口引流,骨髓炎可发现骨膜下脓肿。
2、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都是关节疾病,疼痛部位在关节,浅表关节可以迅速出现肿胀和积液。
3、骨肉瘤和尤文肉瘤:起病缓,以骨干居多,特别是尤文氏瘤,早期不妨碍临近关节活动,表面有曲张的血管并可摸到肿块,难鉴别的可行活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化脓性骨髓炎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化脓性骨髓炎”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岁内的婴幼儿和成人的骨结构和儿童有差异,其病理过程亦不同。 ①幼儿骨皮质较薄和骨膜附着较松,感染灶易穿透骨皮质形成骨膜下
脓肿而减压,骨膜新生骨形成量多,骨包壳较厚且完整,骨修复迅速。 ②儿童骺板软骨对化脓性感染有一定阻挡作用,感染极少穿过骺板侵及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为相对静止的局限性感染性病灶。多见于 儿童和青年,常发生于胫腓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下端的干骺区,病 变破坏区周围常有骨质增生硬化。临床症状轻微,疼痛多呈阵发性,可 夜间加重。
影像学表现
(1)X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表现为广泛的骨质增生、脓腔和死骨形成;骨
膜新生骨显著,骨内膜增生致髓腔变窄、闭塞消失;骨外膜增生致骨干 增粗,轮廓不规整;软组织以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性肿块,但在随 访中,逐渐缩小,不同于肿瘤。
与X线相比,CT更容易发现骨内小的侵蚀破坏和骨周软组织肿胀,或 脓肿形成。但常难以发现薄层骨膜新生骨。 (3)MRI
在显示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上,MRI明显优于X线和CT,可显示骨质 破坏前的早期感染。炎性病灶T1WI上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 高信号,死骨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炎性病灶增强,坏死液化区不增强 ,脓肿壁强化。
•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肿胀、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 活动受限。
影像学表现
(1)X线 •早期: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
隙增宽,局部骨质疏松。 •随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破坏,
以持重面为重,随破坏灶扩大,可出现大块骨 质破坏和死骨。关节结构破坏时可发生病理性 关节脱位;儿童还可引起骨骺分离。 •晚期:多出现骨性强直,周围软组织可出现 钙化。 (2)CT 显示骨质破坏和脓肿侵犯的范围较X 线平片敏感。
化脓性骨髓炎(Turulent osteomyelitis)
6:CT:与X线相比,CT更易发 现骨内小的破坏灶和骨周围软组织 肿胀,但分辨率较差。软组织脓肿 在CT上有典型表现,中心为低密 度的脓腔,周围环状软组织密度影 为脓肿壁,由炎性肉芽组织及纤维 组织构成。CT增强检查脓肿壁因 充血而有环状强化。
圆形骨质破坏区内 溶骨性骨质破
可见小点状死骨
坏及点状死骨
此种表现易见
于股骨粗隆间及股 骨颈,使股骨膨胀 变形,称为“牧羊 人手杖样”改变。 在股骨颈及粗隆间 发生多发囊状膨胀 性改变在青年人应 考虑本病。
2、磨玻璃样改变: 多见于长骨和肋骨,表现 为囊状 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
均匀性增高如磨玻璃状,这 是由纤维组织直接化生为不 成熟的骨小梁的表现。 Geschickter’s认为是本病的特 征。
骨 皮 质 及 骨
髓
腔
密
度
增
MR X
为
一 体
骨 膜
反
应
与
骨
皮
质
融
合
冠状面T1、T2:显示中心性 脓腔 和骨膜反应;
横断面脂肪抑制像显示骨皮 质增厚,同时有中心性脓腔 和胫骨周围水肿
X:骨膨大、骨皮 质增厚密度增高
同位素扫描确定 了病变范围
冠状面T1:低信号为感染灶、骨 皮质破坏、可见多层骨膜反应
A: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B :皮下组织和肌肉间的分界线模糊 不清。
C: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状 和网状阴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 排列,靠近外侧呈网状。
软组织肿胀肌间隙消失
2:骨质破坏:发病10天后,长骨 干骺端由于血液循环增加,可出现 局限性骨质疏松。约半月后,骨小 梁模糊不清或消失,而形成多个小 斑点状边缘不清的骨质破坏区(筛 孔状骨质破坏),侵及骨皮质可引 起骨皮质呈不规则和不连续性的密 度减低(虫蚀状骨质破坏),以后 逐渐融合成较大的骨质破坏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二)西医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原则:早期、有效、足剂量的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后的4种结果 ①X线片改变前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 ② X线片改变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 ③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加剧。 ④全身和局部症状均不消退。
•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①已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脓肿穿破骨膜造成软 组织肿痛者。
第四章 骨痈疽
第一节 概述
• 定义:由化脓性细菌、寄生虫、病虫侵 入骨、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性疾 病。
• 感染途径:血行播散(血源性骨髓炎) 开放创伤(创伤性骨髓炎) 直接蔓延(外来性骨髓炎)
一、病因病机
• 热毒流注 • 外感六淫 • 筋骨损伤 • 七情内伤 • 饮食不当 • 房事劳伤
二、临床表现
(1)发热(骨髓炎),局
部皮温高。 (2)年龄青少年 10—30岁 (3)部位相同;症状轻 (4)疼痛;夜间痛 (5)白细胞计数略高,血清
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 酶常增高 (6)肿块生长快,表面静脉 怒张 (7)X线柯德三角。
八,内外并治。
(二)、中医治疗
• 初期:清热解毒,行瘀通络
• 骨膜反应 • 虫蚀样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 斑点状骨质吸收
七、 鉴 别 诊 断
1、软 组 织 感 染:
(1)全身症状轻 (2)局部红肿热痛表浅
(3) 不局限于干骺端
2、化脓性关节炎
(1)部位在关节,红肿热痛; (2)关节穿刺、炎性液体; (3)关节活动受限; (4)X线,早期间隙增宽,
发展期关节间隙变窄。
②初期经4-6日非手术治疗后,全身和局部症 状无好转甚至恶化者。
③浓汁已在骨髓内广泛扩散并有死骨形成者 手术目的:①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状;
②防止急性转变成慢性骨髓炎。 手术方式:①钻孔;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问答题-8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问答题)1、简述医用X线特性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生物效应。
其穿透性与物质密度,厚度和X线波长有关,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涉及人体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2、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达到荧光屏或X线片上的X线量有差异。
这样可在荧光屏或X线片上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象骨、关节系统1、试叙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好发于儿童和少年,长骨干骺端好发。
早期(2周内)可有如下软组织改变:一、肌间隙模糊。
二、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模糊,骨质可无明显变化。
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
开始在干骺部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
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形态骨质破坏区。
破坏边缘模糊。
以后骨质破坏区可能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
并逐渐向骨干延伸。
可伴有病理性骨折。
骨皮质破坏可形成骨膜下脓肿并刺激骨膜引起骨膜增生。
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的新生骨与骨干平行。
以后随着病程延长。
新生骨增生明显,可形成包壳。
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使骨皮质供血障碍而出现骨质坏死。
X线表现为沿骨轴形成的死骨,密度甚高。
如病变部位靠近关节,脓肿可破坏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滑膜卡内。
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甚至脱位。
晚期变窄。
骨性关节骨质破坏。
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治疗。
可转化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表现为大量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并同皮质融合,呈分层状或花边状,骨皮质增厚,髓腔硬化变窄。
骨干增粗。
外形不规则,如未痊愈,则仍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
2、试叙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是骨、关节结核的最常见者。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以腰椎多发。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影像诊断学表现
骨骺、干骺结核 掌指骨结核
• (三)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joint)
• 1、骨型:(1)有骺、干骺结核X线征。(2)关节周 围软组织肿胀。(3)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或关节破坏。
• 2、滑膜型:(1)好发于青壮年,常单一大关节受累 (髋、膝等)。(2)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3)进展期尚可见骨性关节面 边缘(非负重面)虫蚀状、吻状骨破坏,关节间隙不 对称狭窄。(4)晚期骨性关节面广泛破坏,骨质疏松 及软组织肿胀加剧,产生半脱位或脱位。也可出现瘘 管,继发感染而骨增生硬化,最终纤维强直而愈合。 (5)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化脓病程快,间隙对称迅 速变窄,骨性关节面负重部破坏。
关节结核骨型 滑膜型早期
滑膜型关节结核(进展期)
滑膜结核进展期 晚期
• (四)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
• 1、最常见,好发于青少年,常多个脊椎受累, 腰椎居首位。
• 2、主要X线表现有:(1)脊椎骨质破坏,最常 见于椎体上下缘,有时可见死骨。(2)椎体受 压楔形变,脊柱侧、后突。(3)椎间隙狭窄或 消失。(4)冷脓肿形成(腰大肌脓肿、胸椎旁 脓肿和颈咽后壁脓肿),有时钙化。(5)与脊 椎骨折鉴别,本病有骨破坏,椎间隙狭窄和冷脓 肿,并常多脊椎受累。
•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参阅鉴别表。良性主要点, 生长慢,骨破坏边界清,皮质薄、膨胀,一般无骨膜 增生,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如有、则边界清楚。恶性 则相反。
• 症状及体征:发病急,全身高热,局部红肿热痛、波动 和功能障碍。慢性则有反复流脓及流出死骨。
•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1)早期:①发病2周以内。②X线表现只有弥漫性软 组织肿胀尚无明显骨骼变化。软组织肿胀表现为密度增 高,厚度加大,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脂肪模糊并有 网条状密度增高影。
中医外科化脓性骨髓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是骨髓、皮质骨和骨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附骨疽”,分急、慢性两种。
急性者多由疮、疳等化脓性疾病,脓毒扩散,侵入营血,流注于骨,如不及时治疗,骨质坏死,创口经久流脓成瘦,转为慢性。
【诊断】1.急性者多见于10岁以下的体弱儿童。
好发于长骨的干箭端,以胫骨、股骨为多见。
2 .发病急骤,见寒战、高热等败血症症状,甚至昏迷、休克。
3 .发病部位的干箭端剧痛,并有明显的压痛点,肢体活动受限。
早期皮肤无红肿或稍有肿胀,如一旦脓肿穿破骨组织,则疼痛减轻,皮肤红肿明显,并可出现波动。
4 .慢性者有急性发作史,或开放性骨折史。
局部见有水肿肉芽组织包围的髅口,流脓,长期不能愈合。
如掇口闭合,则原处发生红肿热痛,并可出现全身症状。
如脓液又从原疹口或附近穿出时,则症状消退。
如此反复发作,病程缓慢,数年或数十年不愈。
用探针探查,可触及死骨。
5 .作X线摄片,以了解骨病变情况。
6 .急性发作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加。
7.并发败血症者,血培养阳性。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辨证当分虚实,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多属实热证。
反复的急性发作,可导致气血损伤,故慢性期多属虚证。
1.急性骨髓炎一一火毒炽盛高热、头痛、口渴、烦躁,甚至神昏澹语,局部剧痛,脉数洪大,舌红苔黄。
治法:清火凉营解毒。
方药举例:清凉解毒饮加减。
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20g,牡丹皮、赤芍、生地黄、玄参、天花粉、桅子、黄苓、黄柏各10g,黄连5g,水牛角15g0神昏澹语加服紫雪丹。
每日2齐∣J。
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儿童服中药有困难者,应配合抗生素治疗。
2.慢性骨髓炎(1)余毒不化:瘦口脓液多,伴有不同程度红肿热痛及全身发热。
治法:清化湿毒。
方药举例:化骨至神汤加减。
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g,龙胆草、茵陈、黄柏、当归、赤芍、骨碎补各IOgo(2)气血虚弱:急性期后,或疹管迁延不愈,神疲无力,面色少华,饮食减少,消瘦,脓水清稀,舌质淡红,脉数无力。
骨科诊疗常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科诊疗常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史采集】1. 二十四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
2. 病史的采集应包括:(1)全身表现:本病以儿童多见,通常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驰张热常达到39°至40°,脉快、乏力、纳差,可有寒战,严重者呈败血症表现。
追溯病史,有的曾有感染灶。
(2)局部症状:胫骨和股骨是本病最常发生的部位,肱骨、桡骨次之。
早期患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至四天后骨膜下脓肿形成,皮温明显升高,肿胀明显,皮肤潮红、水肿,邻近关节可出现反应性积液,随着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疼痛减轻而压痛加重,可有波动。
若脓肿穿破皮肤,肿痛减轻而伤口难愈。
脓液进入骨干骨髓腔后,整个肢体剧痛肿胀,骨质因炎症而变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3)有无并发症、治疗经过和治疗反应。
【体格检查】胫骨和股骨是本病最常发生的部位,肱骨、桡骨次之。
早期患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至四天后骨膜下脓肿形成,皮温明显升高,肿胀明显,皮肤潮红、水肿,邻近关节可出现反应性积液,随着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疼痛减轻而压痛加重,可有波动。
若脓肿穿破皮肤,肿痛减轻而伤口难愈。
脓液进入骨干骨髓腔后,整个肢体剧痛肿胀,骨质因炎症而变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辅助检查】1. 化验: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等值增高,常有贫血,血沉增快,脓液培养及血培养均为阳性。
2. X线平片:早期骨质无明显改变、起病两周后可见骨质小斑片状改变,随后出现骨膜反应及层状新骨形成,骨坏死的密度高于正常骨影。
3. 骨显像诊断: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常用作骨显像剂,•其扫描阳性可作为早期骨髓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4. 骨穿刺:骨穿刺抽得脓液、混浊液、血性液体而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
【诊断标准】1. 临床上如患儿出现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严重,而又伴有肢体疼痛,肿胀及深压痛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结合化验、骨穿刺及骨显像诊断,一般可明确诊断。
近年CT与放射性核素检查相结合,对早期诊断极有价值。
骨结核及化脓性骨髓炎影像诊断
关节 肿胀
骺干骺端 类园形、 边缘清楚 骨破坏区
长骨干骺端结核
(2)脊椎结核
【发病部位】 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再次,骶椎最少
【发病特点】 病变易累及相邻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临床表现】 活动受限,局部疼痛,冷脓肿或窦道形成,脊柱畸形
(2)脊椎结核
【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 CT表现】
与X线表现相似
骨质破坏
骨干增粗 轮廓不整
骨髓腔变 窄或闭塞 骨质增生
骨干增粗 轮廓不整
骨髓腔变 窄或闭塞
骨质破坏
慢性化脓性骨
骨质增生 si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 骨结核
【病 因】 系继发结核,原发病灶在肺部;结核菌经血行进入骨关节
【好发年龄】 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鉴别诊断】
• 不典型骨结核 • 骨肉瘤
si骨
1. 化脓性骨髓炎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患肢粗大,瘘管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时有小si骨流出。
【 X线表现】
① 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髓腔变窄或闭塞; ② 骨膜增生明显,与骨皮质融合,外缘呈花边状; ③ 病变区仍可见骨质破坏、硬化、si骨; ④ 正常骨与病变区分界明显。
1. 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X线表现】
软组织改变: ① 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②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变模糊 ③ 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
骨质破坏 骨膜增生
1. 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X线表现】
骨质改变: ① 早期在干骺端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个分散不
2)脊椎结核:
可显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 死骨和椎旁脓肿优于平片 椎体塌陷后突以致椎管狭窄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
病因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涉及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与骨髓组织。
感染途径:
1、血源性
2、创伤性
3、蔓延性(外来性)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一、病因
致病菌:最常见为溶血性金葡菌,第二为乙型链球菌
菌血症或脓毒症,菌栓进骨营养动脉后受阻于长骨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内。
发病前往往有外伤史,可能为诱因。
二、病理
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而诱发的修复反应(骨质增生)同时并存,早期以破坏、坏死为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
三、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毒血症症状;昏迷、感染性休克
局部表现:早期只有患区剧痛,渐出现水肿,骨膜下脓肿穿破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后疼痛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更明显,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四、临床检查
1、血常规
2、血培养可获致病菌
3、局部分层穿刺:有重要价值
4、X线检查:时间>2W
5、CT
6、核素骨显像:99m Tc-MDP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疾病诊断: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2)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
(3)该区有一明显压痛区
(4)血象升高
2、病因诊断:
血培养、局部分层穿刺
3、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
(2)风湿病和化脓性关节炎(3)骨肉瘤和尤文肉瘤
六、治疗
1、抗生素治疗:发病5天内使用往往可控制
2、手术治疗:钻孔引流、开窗减压
3、全身辅助治疗
4、局部辅助治疗:皮牵引、石膏托。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例
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的有 效影像学 检查方 法 , 为临床 提供很 有 价值 的诊断 。
天来笔者所在医 院检查 。患 儿左侧 大 腿前 侧 红肿 , 痛 , 触 未
触 及 明显 包 块 , 肢 活 动 可 , 明 显 受 限 。拍 X 片 检 查 提 示 患 无 股 骨 未 见 明 显 骨 折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 D I : 侧 大 腿 前 侧 C F)右
参 考 文 献
[ ]孙尧 , 1 边世海 , 滕建 波, 超声 引 导细针 活检 一肝脏 性病 变的组 织
学 鉴别 诊 断 . 国 医学 影 像 技 术 ,9 9,( ) 1 中 18 5 4 :1一l . 2 [ C r t n N l , asNi sn,  ̄rn T r 2] hii os L r sa +e e e Sbe op— P d re , ta. l e esn e 1
作者单位 :2 6 0江苏省宿迁市沭 阳县人 民医院 23 0
通 讯 作 者 : 满 红 孙
( 收稿 日期 :00— 3— 4 21 0 2 ) ( 本文 编辑 : 潘 … , 种 改 变 比 x线 现 骨 内破 坏 病 变 这
所在 医院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结果 见图 1 示患 者左小腿 , 皮下软组织肿胀 , 血供 丰富 , 左侧 胫骨 骨膜 下带状 无 回声 , 内
呈点状稍强 回声 区 ( 头 所指 ) 骨膜 被掀 起 呈 拱形 抬 高并 箭 ,
孙 满 红
【 关键词 】 彩色多普 勒超 声 ; 4 J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L
1 病例 介 绍
症 。感 染 途 径 多 是 身 体 其 他 部 位 化 脓 病 灶 经 血 运 传 播 到 骨
病例 l男, , 6岁 , 侧 小 腿 外 侧 疼 痛 , 重 2d 患 儿 于 左 加 。 20 0 8年 1 0月 9 日玩 耍 时 不 慎 摔 倒 ,  ̄l, 受 伤 , 当地 卫 左 l 腿 / l 去 生 院拍 片 检 查 示 左 侧 胫 腓 骨 未 见 骨 折 , 声 检 查 提 示 左 小 腿 超 皮 下 软 组 织 未 见 『肿 形 成 。 现 因 左 小 腿 疼 痛 加 剧 2d来 笔 者 f 【 L
(完整word版)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第七章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cute pyogenic osteomyelitis)是各种化脓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及骨膜的急性炎症。
该症好发于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其比例约为4:1,虽然全身所有骨骼均可发生,但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为常见。
引起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为化脓菌性细菌感染。
任何细菌都可以引起骨髓炎,而最常见的细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球菌,其次是链球菌及白色葡球菌。
骨髓炎的致病细菌可存在于正常人体之内,但并不发炎,仅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发炎,这一方面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否完善,当各种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质衰弱、营养不良的情况下,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导致发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为:(1)起病急骤,全身不适,高热寒战,汗出而热不退,食欲不振,尿赤便秘,甚则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患肢局部疼痛,皮红掀热,呈环形肿胀,活动受限。
(3)局部压痛明显,附近肌肉痉挛,关节屈曲,开放骨折则伤口化脓。
(4)早期无骨质改变,发病2周后才出现轻度骨膜反应,3周后出现骨膜增厚,以后出现骨破坏、死骨和新生骨。
祖国医学没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名,主要归属于“急性附骨疽”范畴。
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有何独特之处?并发症怎样处理才能疗效显著?最新治疗进展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细阐述。
【临床基础】(一)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则少见。
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一)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
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
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
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骨科本科试题(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1、5岁男孩,突发寒战。
体温39℃,右膝部疼痛剧烈.不敢活动,局部无明显肿胀,应首先考虑的是 BA.慢性骨髓炎B.化脓性关节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急性血源性骨髓炎E.胫骨结节骨软骨病2、 8岁男孩,左膝肿痛,急骤加剧,活动剧痛,伴有高热。
检查左膝关节明显红、肿、热及压痛。
X线片示关节间隙增宽,其诊断首先考虑(答案:D)A.膝关节结核B.风湿性关节炎C.类风湿性膝关节炎D.化脓性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3、 8岁男孩,玩耍时无意碰伤左膝关节下方,当时轻微疼痛,近一周出现剧痛,发烧,,寒战,住院查体:皮肤无明显发红,略肿深压痛,关节活动略受限,T:39.3℃ P:100次/分,WBC: 22×109/L X线未见异常,应考虑什么疾患可能性最大: 答案:BA.急性肿瘤B.急性血源性骨髓炎C.蜂窝组织炎D.化脓性关节炎E.风湿性关节炎4、女,9岁,5天前突然右髋疼痛,并有高热。
体温39.5℃,脉搏110次/分,白细胞22×109/L,血沉30mm/h。
右髋关节肿胀,不敢活动,考虑为 AA.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 B.急性风湿性髋关节炎 C.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D.髋周软组织炎 E.髋关节结核5.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 CA 机体抵抗力低B 细菌毒力过于强大C 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D 局部血运不好E 肢体活动过早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CA 白色葡萄球菌B 霉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大肠杆菌E 肺炎双球菌7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 BA 窦道的形成B 死骨的残留C 瘢痕组织增生D 机体抵抗力低E 细菌毒力太强 B8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 BA 骨膜血管断裂B 骨的滋养血管栓塞C 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D 病理骨折E 身体抵抗力差9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 EA 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B 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C 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D 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E 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10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 CA 胫骨上端B 胫骨下端C 股骨上端D 股骨下端E 肱骨上端11.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 CA 血行感染B 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C 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D 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E 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12.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DA 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B 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C 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D 局部引流E 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1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EA 单纯窦道刮除术B 单纯死骨摘除术C 切开引流术D 大量抗生素应用E 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14.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指征是 DA 有死骨、死腔骨包壳薄弱B 发热,局部红肿,有死骨、死腔C 开放性骨折感染,骨折尚未愈合,有大块死骨D 骨包壳充分形成,有死骨、死腔E 死骨分界不清,有死腔与窦道1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局部引流的原则,是 CA 应尽量避免切开以免形成窦道B 应待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时进行C 临床诊断———经明确抗生素治疗数日无效即行引流手术D 在软组织内可触及脓肿时方施行E 待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后再施行16.早期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 EA X线照片B 血沉C 血培养D 血细胞计数及分类E 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17.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关节液区别点,在于 CA 粘稠度B 臭味C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D 积液量的多少E 红细胞量的多少18.化脓性关节炎经穿刺及关节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时,应当 EA 调整抗生素种类B 调整并加大抗生素全身用量C 增加关节穿刺次数D 增加关节内抗生素用量E 切开引流19.化脓性关节炎后期关节已有破坏与增生,强直已不可避免时,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DA 避免负重B 加强活动C 固定于功能位D 行关节融合术E 物理疗法20.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下列哪项无价值 DA 是否有高热等急性全身表现B 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与皮温明显增高C 血和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D 浮髌试验阳性E 关节液是否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2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局部穿刺的正确方法是 CA 一次穿入骨髓腔B 一次穿入骨膜下C 逐层穿刺D 不可穿入骨髓内E 仅刺入软组织即可22. 12岁男孩,跌跤后当晚自感全身不适,发热,左膝部疼痛,经用青霉素3日无效来院。
化脓性骨髓炎X线诊断
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罗石成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
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多见于2~10岁儿童。
多侵犯长骨,如胫骨、股骨、肱骨、桡骨。
病菌多为化脓球菌,偶见伤寒杆菌、布氏杆菌。
感染途径:血源性、蔓延性及外伤性。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骨髓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急性骨髓炎也可完全治愈,很少见转为慢性。
临床与病理滋养动脉管细菌骨髓,停留于干骺端的松慢性局限性骨脓肿。
质骨蔓延发展:以下三个途径1、直接骨髓腔蔓延2、突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经哈氏管进入骨髓腔3、突破骨皮质进入关节腔→侵犯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好发于青少年与儿童,主要侵犯四肢长骨的干骺端。
2、临床症状:起病急,发热39℃~40℃,寒颤,局部红、肿、热、痛。
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3、化验:WBC↑,血沉↑,血培养(+)。
红肿热痛窦道形成X线表现:⏹1、软组织肿胀发病7~10天内,骨质改变不明显,主要为软组织肿胀,表现为肌肉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不清,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状和网状阴影。
⏹2、骨质改变1)早期:骨质疏松2)2W后:松质骨内见斑片状骨质破坏,骨小梁结构模糊,边缘较模糊3)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发展,范围扩大,可达骨干大部或全部4)骨破坏的同时,开始出现骨质增生,表现骨质破坏周围密度增高5)死骨形成,合并病理性骨折3、骨膜增生骨膜下脓肿刺激骨膜,在骨皮质表面形成葱皮状、花边状或放射状致密影。
病变早期骨膜增生量较少,密度较淡,随病变发展,逐渐变厚及增浓。
骨膜新生骨围绕骨干的全部或大部,即称包壳(又称骨柩)骨膜下脓肿⏹CT、MRI⏹1、CT与X线相比,CT更易发现骨内小的侵蚀破坏和骨周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
但空间分辨率稍差,对急性长骨骨髓炎早期所出现的薄层骨膜反应,常难以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五、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去死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药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一)化脓性关节炎。
四、治疗措施
1.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张尽早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通常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3.用石膏、夹板、皮牵引等行患肢抬高和制动。
4.应用大剂量抗生素48h后高热仍不退者或骨膜下穿刺有脓时应手术治疗,包括骨膜切开、钻孔或开窗。如已形成骨膜下脓肿,则应早期切开引流,髓腔内放置两根硅胶管进行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
三、鉴别诊断
1.蜂窝组织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炎症较广泛,压痛范围也较大。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动度几乎完全消失,有疑问时,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病情较轻,发热较低,局部症状亦较轻,病变部位在关节,且常有多个关节受累。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
本文介绍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措施以及并发症。
一、病因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则少见。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
(一)血源性 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二)外伤性 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骨与关节手主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三)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如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
骨髓炎的发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同时存在。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是外在因素,全身或局部骨骼的抗菌力降低是内在因素。以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为例说明其发生过程。在正常人的血液里有时有少数细菌侵入,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被消灭,如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并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从病灶进入血液,机体未能将其全部消灭,细菌随循环可侵入骨骼。是否发生感染,要看当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局部的抵抗力等条件决定。从解剖学上看,在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的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细菌积聚愈多,毒力愈大,则消灭愈难,发生骨髓炎的机会也就增加。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积聚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可形成栓塞,使该血管的末端阻塞,使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临床上骨髓炎的发生常和外伤(扭伤、挫伤等)有关,局部损伤常为诱因,有利于细菌生长。
总之,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发病情况有:①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②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③骨髓炎常起于长骨干骺端;④男孩发病较多。
二、症状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严重。前躯症状有全身倦怠,继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严重者可有寒战,多有驰张性高热达39~41℃,烦燥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此病人往往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
外伤后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非有严重并发症或大量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感染多较局限而少发生败血症,但应注意并发厌气菌感染的危险。
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跳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肢体不敢活动。患部肿胀及压痛明显。如病灶接近关节,则关节亦可肿胀,但压痛不显着。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在外伤性骨髓炎,有开放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根据局部损伤程度,感染范围而有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