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信息追溯系统
食品物流学食品可追溯系统概述
![食品物流学食品可追溯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bb6b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4.png)
第一节 食品可追溯系统概述 一、食品可追溯系统 1.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概念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042:1994)把可追溯性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在实践中,“可追溯性”指的是对食品供应体系中食品构成与流向的信息与文件记录系统. 实施可追溯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产品上粘贴可追溯性标签.
食品物流学
2. 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术的标签俗称电子标签,与现在广泛应用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 标签除了可以省去人工操作,还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等优势.另外,由于电子标签上的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而且存储信息可以更改.因而它比条码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在食品安全的可追溯应用中,RFID 电子标签能带来更便利、安全、透明的使用.
食品物流学
目前,欧盟等国已经采用 EAN·UCC 系统成功地对牛肉、鱼、蔬菜等开展了食品跟踪,有效地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信息采集技术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条码技术利用光电扫描设备识读条码符号,从而实现机器的自动识别,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达到自动化管理之目的. 条码技术的特点: (1)简单.(2)采集信息量大.(3)可靠性高.(4)灵活、实用.(5)自由度大.(6)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6c3de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d.png)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指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追踪,实现对食品全流程的监控和溯源。
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食品的生产地、生产日期、加工环节、运输信息等关键信息,从而更加放心地选择食品。
同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可以快速定位问题食品,实施召回,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害。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食品的精准标识和信息采集,确保食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同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实现对食品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管理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商业机遇。
通过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定位产品问题,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
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企业加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确保食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高监管效能。
同时,监管部门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总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追溯系统实施方案
![食品追溯系统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e34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a.png)
食品追溯系统实施方案食品追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追踪和记录食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信息,实现对食品流通过程的全程监控和信息溯源。
下面是一个关于食品追溯系统实施的方案,具体如下:一、系统设计与规划1. 需求调研: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 系统设计:基于需求调研结果,设计食品追溯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各个环节的需求。
3. 系统规划:规划系统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计划。
二、系统开发与建设1. 硬件设备采购:采购符合系统需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
2.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和规划,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包括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集成等方面。
3. 数据库建设:建设包含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4. 系统测试与优化: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不断优化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三、数据采集与管理1. 数据采集:通过扫码技术、RFID等手段,采集食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产生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地点、生产批次、物流信息等。
2. 数据上传与管理: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分类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与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根据需要提供各种数据报表和统计分析,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食品流通情况和问题。
四、信息共享与查询1.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食品追溯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功能,方便消费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各方获取所需信息。
2. 查询接口开放:开放系统的查询接口,允许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使用系统中的数据,提供更多食品安全相关的服务应用。
五、系统运行与监控1. 系统维护与更新: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同时建立数据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漳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
![漳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db9b2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4.png)
建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和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的应急响应情况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漳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系统
背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漳州市政府决定开发漳州食品安全信息 追溯管理系统
系统目标: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数据访问控制:对数据访问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数据审计与监控:对数据的使用和流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访问控制:对系统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使用系统。
数据加密: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应用层:介绍应用层的设计, 包括应用功能、应用场景等。
接口层:介绍接口层的设计, 包括接口类型、接口协议等。
物联网技术:实现食品信息的采集和追踪 大数据分析:对食品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区块链技术:保证食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数据存储方式: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查询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流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记录 信息查询方式:通过系统平台进行查询,支持多种查询条件 信息追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加密措施 信息追溯的意义: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监管效率,增强消费者信心
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溯源系统
![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溯源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7af23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d.png)
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溯源系统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重要社会问题。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建立了食品溯源系统,以追溯食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保证食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可溯、可追。
二、食品溯源系统的定义和意义食品溯源系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全过程。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追溯食品的来源、生产和运输情况,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益。
三、食品溯源系统的基本原理食品溯源系统主要基于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环节的数据进行记录、检索、分析和管理,实现对食品全链条的溯源追踪。
主要原理包括标识源头、记录追溯、信息共享和责任追究等。
四、食品溯源系统的应用范围食品溯源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多个领域。
通过追溯食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可以清楚了解食品的产地、生产工艺、运输路径和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增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
五、食品溯源系统的成效和意义食品溯源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它可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
同时,对于食品企业而言,食品溯源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
六、食品溯源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食品溯源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小微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力量薄弱,面临着溯源设备和成本的限制。
此外,食品溯源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需要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机制和平台。
七、加强食品溯源系统建设的建议为了加强食品溯源系统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食品安全立法,完善食品溯源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可溯源的产品。
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2fc93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8.png)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中的 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成品检验:检验成品是否符合 食品安全标准
仓储运输:追踪产品在仓储和 运输过程中的状态和位置
食品流通环节
食品生产:追 溯食品原材料 的来源和生产
过程
食品加工:追 溯食品加工过 程中的添加剂
和使用情况
食品销售:追 溯食品的销售 渠道和销售日
期
食品消费:追 溯食品的消费 者和消费情况
提高消费者信心:通过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销 售等全过程,提高消费者信心。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技术实现
追溯系统的技术架构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 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 和管理
数据采集:通过RFID、条形 码等设备自动采集产品信息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清洗、去重、合并等处
食品消费环节
超市:消费者可以通过 扫描商品包装上的追溯 码,了解商品的生产日 期、保质期等信息。
餐厅:消费者可以通过 扫描菜单上的追溯码, 了解菜品的原料来源、 加工过程等信息。
家庭:消费者可以通过 扫描食品包装上的追溯 码,了解食品的生产日 期、保质期等信息,确 保食品安全。
食品批发市场:商家可 以通过扫描商品包装上 的追溯码,了解商品的 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 息,确保食品安全。
• 功能: a. 追溯食品来源:可以快速查找到食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厂家等信息。 b. 追 踪食品去向:可以追踪到食品的销售渠道、销售日期等信息。 c. 追究责任:在食品 安全问题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责任方,进行责任追究。 d.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 过追溯和追踪,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 a. 追溯食品来源:可以快速查找到食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厂家等信息。 • b. 追踪食品去向:可以追踪到食品的销售渠道、销售日期等信息。 • c. 追究责任: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责任方,进行责任追究。 • d.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追溯和追踪,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4eb2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b.png)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1. 简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管理体系。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可以追溯每一批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以及流向,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
2. 食品安全可追溯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3.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原则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全程可追溯:要求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确保每一批食品的可追溯性。
•一物一码:为每一件食品赋予唯一的标识码,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数据共享:各个环节的数据应实现实时共享,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行。
4.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4.1 数据采集与标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需要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数据采集和记录。
生产环节需要记录种植或养殖、农药和兽药使用情况、施肥情况等相关信息。
加工环节需要记录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加工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
配送和销售环节需要记录运输信息、销售渠道信息等。
同时,为每一件食品赋予唯一的标识码,可以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将食品与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可追溯性。
4.2 数据管理与共享采集的食品安全数据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建立一个食品安全数据库。
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各个环节的数据应实现实时共享,可以通过云平台等方式,让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和流向。
4.3 追溯查询与追责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提供了一个追溯查询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上的标识码或在相关网站进行查询,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69e1e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c.png)
二、中国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2年,《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猪、 牛、羊必须佩带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要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体系建设。
2007年,《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出入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者的基本信息、原材料的来源、辅助材料 的来源、食品添加剂信息、生产的基本信息等。
运输过程
运输者基本信息、班次信息等。
二、食品追溯的作用和意义
食品追溯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增强 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减少企业损失。 提高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贸易
以条码为基础的标签,为各个环节实施信 息传递和交换提供依据。
(1)一维条码
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 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
EAN/UCC条码:用于零售和非零售的 贸易项目,即商品条码。
EAN-8条 码
UPC-A条
EAN-13条 码
UPC-E条码
ITF-14条码:用于对贸易项目中非零售 商品的条码标识。
标识能力 产品,不能辨认具 体的商品
可对具体单个的商品 进行标识
功能
条码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读写能力 数据不可更新 数据可反复被覆写
读取方便性 需清楚可视
标签隐藏在包装内也 可读
数据正确性
人工读取,增加 疏失机会
可自动读取以达追踪 与保全
抗污性
条形码污染则无 表面污损不影响数据
法读取信息
读取
不正当复制 方便容易
多数应用场合依 赖数据库及通讯 网络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6b2ac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e.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保障公众消费知情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安全追溯是指通过食品生产经营者采集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从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产品销售终端各环节的信息,实现食品从原辅料到消费者全链条质量状况可查询。
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是指通过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采集记录的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实现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质量状况可查询。
第三条凡在本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等相关活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追溯体系构建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明确追溯责任人,确保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二维码、RFID等技术,对食品生产、流通、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与上下游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食品追溯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追溯效率。
第三章追溯信息管理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及时采集和记录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原料来源、生产加工、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
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追溯信息进行定期审核和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追溯信息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查询和追溯食品来源和去向。
第四章追溯体系应用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追溯体系应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通过追溯体系,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追溯,及时采取召回、停售等措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追溯体系
![食品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51b61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6.png)
食品追溯体系
简介
食品追溯体系是一种用于追踪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系统。
它可以
追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
全和真实性。
目的
食品追溯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控能力。
通过追溯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主要组成部分
食品追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信息记录:相关企业需要记录和管理与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相
关的信息,如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批次等。
2. 标识与追溯码:对于每个食品产品,需要分配唯一的标识码
或追溯码,以便追溯其来源和流向。
3. 追溯系统:通过建立信息化的追溯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和分
析食品的追溯数据,提高监测和应对风险的效率。
4. 监管和合作:相关部门需要对食品追溯体系进行监管,并与
企业和行业协作,共同推动食品安全工作。
实现与挑战
实施食品追溯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
追溯管理制度,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消费者应加强对食
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积极参与食品追溯活动。
然而,实施食品追溯体系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食品供应链
的复杂性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均衡会影响追溯的有效性;信息记录和
共享的困难也限制了追溯体系的应用。
结论
食品追溯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推动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和完善,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和真实性,维护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ca70a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4.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各国不断探索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其中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被广泛运用。
一、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定义和意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指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追溯系统,从食品生产环节开始,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及其合法性,从而提高食品质量监管和安全防控能力。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食品,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它有助于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管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再次,它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基本原则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全程追溯原则: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全程进行信息采集和记录,确保追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记录真实原则:追溯体系要求经营者或生产企业如实记录和报告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相关信息,杜绝虚假和误导性记录。
3.追踪快速原则: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要求能够快速地获取到食品的相关信息,追溯时间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责任清晰原则:追溯体系要求明确生产企业、经营者等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和合作。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建立追溯体系,并加强对体系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要积极响应,主动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他们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追溯档案和信息系统,配备专业人员,并加强培训,提高追溯技术水平。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关注食品的追溯信息,选择具有可追溯性的产品,合理利用追溯系统,增强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e6c4b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0.png)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学校食堂提供的食品安全更是备受关注。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追溯体系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
为什么需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帮助学校食堂跟踪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流通渠道等重要信息,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组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食品信息追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帮助对食品进行来源追溯。
2.食品安全检测:建立定期的检测机制,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
3.食品危机管理:建立食品危机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够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步骤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追溯范围:确定追溯的对象范围,包括食品的种类、生产商、供应商等信息。
2.建立信息采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3.建立信息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食品追溯与监督:建立追溯与监督机制,对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等进行监督和追溯,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性。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优势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提高食品安全保障:通过追溯体系,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的生产和流通情况,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建立追溯体系可以快速定位食品安全问题的来源,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提升师生信任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增加师生对学校食堂食品的信任度,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35116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7.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指通过溯源、记录和追踪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过程中的信息,以确保食品质量,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下面将从追溯体系的建立意义、核心要素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意义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于食品行业和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促使他们加强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提供食品流通信息和产品质量信息,有利于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购买食品时的信心和安全感。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核心要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以下核心要素:1. 溯源信息溯源信息是追溯体系的基础,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原料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
通过溯源信息,可以准确了解食品的生产流程和来源。
2. 记录系统记录系统是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的系统。
这些记录包括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原料采购等信息,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依据。
3. 追溯技术追溯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食品全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追溯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全程的管理和监控,提高追溯效率和精准度。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效果。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的管理意识,促使他们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提供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信息参考,增强消费者的选择信心。
最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来说,可以提供实时的监督和管理依据,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0a852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9.png)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一种通过追踪、记录与管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过程信息的系统,旨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和监管水平。
这一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的全程监控和追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食品信息数据库,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
通过条码、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对食品进行标识,将每一批次食品的来源、生产工艺、配料信息、质量检验等重要数据纳入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查询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消费者可以查询到该批次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原材料种类和来源、质量检验报告等,从而更好地了解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此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主动召回,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定位问题源头,追踪到已经流通到市场的产品,并及时通知消费者召回。
这有效地减少了食品安全事件的蔓延,保护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最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分析,提供食品安全预警。
系统可以监测食品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各个数据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帮助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和监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信息,增加对食品的信任和选择,同时也促使食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食品质量。
立足于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使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各个参与方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也提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使得食品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管理和控制其生产过程。
ISO 22005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
![ISO 22005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77822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f.png)
ISO 22005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22005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管理食品链追溯体系。
本文将介绍ISO 22005标准的背景和要求,并探讨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的重要性。
1. 背景介绍ISO 22005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标准于2007年发布,旨在提供全球统一的食品链追溯要求和管理方法。
追溯是指从原材料生产商到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监控和追踪产品的能力。
通过建立食品链追溯体系,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精确控制和管理,并能够迅速反应和处理任何食品安全事件。
2. ISO 22005标准要求ISO 22005标准要求组织在建立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食品链追溯政策和目标组织应明确制定和实施食品链追溯的政策和目标,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追溯能力的提升。
2.2 追溯流程组织应制定追溯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追溯信息应包括原材料来源、加工工艺、运输情况等。
2.3 追溯记录和文档管理组织应建立有效的追溯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确保追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4 培训和意识提高组织应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食品链追溯的意识和理解,确保所有相关人员能够有效地执行追溯要求。
3. ISO 22005标准的重要性ISO 22005标准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3.1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通过建立食品链追溯管理系统,组织可以精确控制和追踪产品的来源和流向,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2 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具备可追溯性的食品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ISO 22005标准的实施可以提供透明和可靠的信息,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
3.3 改善企业形象和竞争力ISO 22005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能力,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3c97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b.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指利用技术手段对整个食品生产加工流程进行监控和记录,以追溯食品的来源、生产流程、运输情况等信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食品供应链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打击食品安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跟踪追溯食品的来源,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食品安全事故,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建立安全可追溯的食品供应链,提高食品质量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信任。
另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帮助政府监管食品市场,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食品安全秩序。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信息系统。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加工流程进行全程追踪记录,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数据可查询、可追溯。
其次,食品流通环节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不同环节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
最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查询专门的追溯平台,获取到食品的生产信息,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识别和选择能力。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挑战与未来展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大、管理难度大、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和智能化,为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95907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对食品来源、生产加工流程以及安全性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为了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指基于信息和数据收集、存储、检索和应用的系统,通过记录和追踪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零售环节的所有环节和过程,实现对食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追溯。
这一体系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追溯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实时开展监管,及时掌握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情况,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 快速响应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通过追溯体系快速确定受影响批次和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召回和处理,降低风险。
- 提升食品产业信誉: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有助于提升食品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促进食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信息化技术支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包括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数据的采集、整合和管理,以及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通过建立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环节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食品追溯的效率和准确性。
管理体系建设除了技术支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
包括明确监管责任、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相应政策法规等方面。
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遵循规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挑战与展望挑战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 信息不对称:各环节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导致追溯工作难以开展。
- 技术保障不足:一些小微企业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问题,追溯技术不够成熟。
- 成本过高:一些企业在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昂的投入成本。
展望未来,在政府主导和企业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将更加健全和完善。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追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d1563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a.png)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以至于人们开始对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寄予厚望。
然而,什么是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它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有何作用?我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追溯体系?食品质量追溯体系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通过对生产品种、生产加工工艺、流通路径以及销售等信息进行记录和追踪,并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建立食品品质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取到“安全、有保障”的食品。
二、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的作用1.保障食品安全随着食品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实施,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食品的流入,确保食品从原材料到销售终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论是成分、生产过程还是质量标准都符合国家食品质量标准。
2.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食品质量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准确、详实的食品信息,提高了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认知度,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于所购买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的信心,让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这些食品,这样也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3.提高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要求食品生产企业从源头上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每天的生产数据进行保存,以便对集中管控和风险管理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这也促进了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和加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4. 降低社会经济成本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社会民生的健康和安全,因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势在必行。
但是要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食品质量追溯工作,这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社会负担。
但是,如果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发挥完全的作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只有不断提高追溯体系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追溯工作的经济效益。
三、食品追溯体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目前确实存在问题,具体如下:1.信息不够完整和准确食品追溯体系要求各个生产环节对食品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和追踪。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baa0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b.png)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是指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和追踪,确保食品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的全程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的实施,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能够追溯食品的全过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该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和追踪,包括原料的采购、加工工艺、生产经营者的管理、产品的流向等。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快速查找到问题环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控制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其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能够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为食品企业,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不仅可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更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追溯体系,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企业内部通过追溯体系可以形成食品安全责任链条,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意识,提高企业的自律能力。
第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查询食品的追溯码,了解食品的生产情况和检验报告等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也促进了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是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食品全程进行监管和追踪,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追溯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示意图
生产阶段 流通阶段 零售阶段 消费者
生产阶段制作 保存的信息
食品名称 销售时间 销售去向 销售量
流通阶段制作 保存的信息
食品名称 进货时间 进货渠道 进货量 食品名称 销售时间 销售去向 销售量
零售阶段制作 保存的信息
食品名称 进货时间 进货渠道 进货量
9
信息追溯系统的构成因素
• 在弄清楚由食品经历导致的没能预期的对健康的影响或者长期影响的 情况下,如果保存有该食品的经历信息,那么就能容易地收集数据, 有助于健全风险管理手法。 • 明确相关经营者的责任。 • 通过A和B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的被害程度,降低食品链整体 的经济损失。
12
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信性
• 保证流通途径的透明性。
4
日本TRACEABILITY的起源
• 2001年日本国内发生的疯牛病,以及其后肉食品流通公司和超市违反 肉食品表示的行为,促使TRACEABILITY法律制度的出台。 • 2003年6月发布《关于实施牛个体识别的信息管理与传递的特别措施 法》并于同年12月开始在生产阶段实施。 • 2004年12月包括屠宰在内的流通阶段也开始实施该法律。发布了《国 产牛肉信息追溯实施的指导手册》(总论篇)、以及生产阶段、屠宰 阶段和流通阶段等各阶段的指导手册。 • 《牛个体识别信息管理及联络特别措施法》规定了称之为“身份编码 识别制度”的牛肉销售履历表制度,要求各大小超市,所有牛肉包装 必须具有八大内容的履历表。该制度规定每头牛从出生起就必须佩戴 耳标,耳标上应标明牛的出生时间、地点、种别、母体识别号、农户 识别号、喂养词料及其添加剂等数据;屠宰分解后的每一部分也必须 加上识别标签才能销售。
• “流通销售”是指以良好的状态把商品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或者从 供给者到需求者进行移动、保管,并向消费者或需求者提供商品的行 动,
7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的4个阶段
•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可以划分为:即生产阶段、流通阶段、 零售阶段和消费者阶段。 • 具体而言,在生产阶段保存食品名称、销售时间、销售去 向和销售量等信息;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陈廷贵 2010/04/19
1
前言
• 2004年劣质奶粉事件。安徽阜阳市发生189例婴儿患轻中 度营养不良、12例婴儿死亡的恶性事件。 • 2005年“苏丹红”事件。3月2日与3月3日北京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 公司生产、批次为“2003年7月7日”的“美味源”牌金唛 桂林辣椒酱进行检测时,首次发现“苏丹红一号”。 • 2006年北京福寿螺、上海瘦肉精 • 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出口日本“毒饺子”事件。 • 2010年1月-2月海南毒豇豆。 • 2010年4月青岛韭菜农药超标,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蔬菜 1930公斤。
• 能够迅速积极地向消费者、客户、国家和 地方公共团体提供信息。
• 通过确保食品和记录的一致关系,能够验 证表示的准确性。
•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容易地排除错误的表示 及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助于公正交易。
13
信息追溯系统的实施范围
• 引入信息追溯系统的时候,明确实施信息追溯系统的范围 非常重要。具体来说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 实施信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经营的食品中,选用哪种原 料或者产品作为实施对象)
15
识别(1-3)和对应(4-6)的原则
• 原则1 识别单位的定义。针对必要的各阶段的产品和原料,规定其识 别单位。 • 原则2 识别记号的原则。制定识别记号的原则。 • 原则3 分别管理。针对识别过的产品和原料,制定按单位分别管理的 方法。 • 原则4 确保能够向上一步追溯。制定能够一一对应原料的识别单位及 其进货渠道(上一步的经营者)的方法,并决定这些信息的记录格式。 • 原则5 确保内部的信息追溯系统。制定能够一一对应原料的识别单位 和半成品及成品的识别单位的方法,并决定这些信息的记录格式。如 果原料或者成品发生统合或者分割,需要制定能够一一对应操作前的 识别单位和操作后的识别单位的方法,并决定这些信息的记录格式。 • 原则6确保能够向下一步追溯。制定能够一一对应原料的识别单位及 其销货渠道(下一步的经营者)的方法,并决定这些信息的记录格式。
17
经营者应该满足的对应原则
商品流
上一步的从业者 (供货方)
确保能够追溯 到上一步(原 则4)
从业者
确保内部的信息 追溯(原则5)
确保能够追踪 到下一步(原 则6)
下一步的从业者 (销货方)
各从业者应该对应的范围
图5.4 各从业者应该满足的对应原则(原则4-6)
资料:食品トレーサビリティシステムの手引き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的目的
• 食品信息追溯系统是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食品不满足 要求事项的时候,以及表示等信息的可信性受到怀疑的时 候,能够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的一套系统。它虽然不是直 接保证食品安全的手段,但是能够有助于获得消费者及客 户的信赖。在引入实施信息追溯系统的时候,需要明确要 达到的目标。一般来说信息追溯系统能起到以下作用。 • 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信性、有助于 提高工作效率。 • 一般来说,以上三个效果互为因果,可以同时追求。但是 对于不同产品的特性、食品链的状态、消费者的要求,各 项目的优先顺序可能不一样。在构建信息追溯系统的时候, 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决定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效果。
5
日本TRACEABILITY的起源
• 2008年日本大米事件,促使《关于大米稻谷等买卖的信息记录和产地 信息传递的法律》出台,该法律规定,从2010年10月1日起,大米的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以及饮食店必须实施信息追溯系统,从2011 年7月1日起,把产地信息披露给消费者。 • 为了促进牛肉和大米以外的一般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的实施,日本农林 水产省提供经费由农协流通研究所组织编写的《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实 施指导手册》于2003年3月发布。这个指导手册公布后,食品信息追 溯的基本概念得到广泛认知,成为实施食品信息追溯系统的生产者、 食品相关行业者,以及从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咨询普及的信息相关行 业者的基本指南。除了牛肉和大米以外,鸡肉、猪肉、青果物、鸡蛋、 贝类(牡蛎和扇贝)、人工养殖鱼和海苔都制定了各自的信息追溯系 统实施指导手册。
6
日本食品信息追溯的界定
• 日本农林水产省引用Codex的定义,将食品信息追溯界定为“在生产、 加工以及流通的某一特定环节或多个环节,能够把握食品的移动情 况。”“把握食品的移动情况”既包括从农场到餐桌的顺向追踪,也 包括从餐桌到农场的逆向溯源。 • “移动”包含生产、处理、加工、制造、以及流通销售相关的内容。
11
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
•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食品不满足要求事项的时候,为了探明原因, 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追溯其生产、处理、加工、制造、流通和销售过程。 只要记录下与食品安全性相关的监视数据,就能够容易地查明原因。 • 能够搜索发生安全事故或者不满足要求事项的食品,特定其流通销售 渠道,正确迅速地撤去和回收问题食品。
16
• 〈识别、记录和传递的媒介〉 • 原则7 识别记号的粘贴方法。规定在识别单位上作识别 记号的方法(盖印、印字、标签等)。 • 原则8 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媒介。规定采用什么样的媒介 (纸张的帐票、电子数据、标签、电子标签等)来记录、 保管和传递与识别及对应相关的信息。 • 〈确立顺序〉 • 原则9 确立顺序。根据以上规定的方法或格式,决定其 实施的顺序。
• 食品链里所处的位置(在对象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的 各阶段中,从哪个阶段到哪个阶段的经营者要实施信息追 溯系统) • 实施信息追溯系统的范围越广越好,但是考虑到实施目的、 以及各种技术的和经济的制约因素,确保一定范围的信息 追溯系统可能更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一定范围 内实施信息追溯系统,然后再逐步扩大实施范围会取得更 好的效果。
2
TRACEABILITY的定义
• ISO9000:2005定义为:可以追溯考虑对象的履历、用处和所在地。 对于产品,信息追溯和以下信息相关: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加工处 理的过程、销售后产品的配送和所在地。 • EU的食品安全法定义为:针对食品、饲料、食用动物、以及有意图或 者能够预想到的用于食品及饲料的物质,能够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的 所有环节对其进行追踪和追溯调查。 • 法国工业规格协会(AFNOR)在《农业和食品产业-农业食品产业部门 确立信息追溯的指南》中作如下定义:农业和食品部门的信息追溯主 要适用于产品和经过、产品和地点这两个组合,信息追溯可以说就是 物质流和信息流的结合。 • ISO/DIS22005(2006年11月)的定义为:在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的某 一特定环节或多个环节,能够把握饲料及食品的移动情况。它和 Codex的定义不同在于考虑了饲料。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的定义:在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的某一特 定环节或多个环节,能够把握食品的移动情况。
• “生产”包括农作物的种植收获、收获物的保管;家畜的饲养、牛奶 榨挤、蛋类采集、育肥;水产物的养殖;动物的捕捉或者鱼贝类等水 产物的捕捞。 • “处理”是指为了便于加工和调理,除去不要的部分或者不纯的部分。 • “加工”是指用人工的手法对原材料进行改造。 • “制造”是指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及成品的过程。
• 信息追溯系统是实施识别、对应、信息记录、信息储存和保管、验证 的一系列的结构系统。
• 识别是指能够特定及信息的对照关系,包括食品和食品、食品和信息、 信息和信息这三种对照关系。
• 信息追溯系统由以下因素构成:规则(约定事项)和程序、对其书面 化的程序书、组织和体制、过程和经营管理资源(人员、财源、机械、 设备、软件、技术和技法)、教育和研修等。
14
构建信息追溯系统的9个原则
• 各阶段的经营者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事项: 识别食品(产品和原料)及其购货渠道和 销货渠道,制定他们相互对应的规则,在 经销食品的时候按照这个规则识别食品, 记录和保管对应措施。食品(制成品和原 料)的识别和对应是确保信息追溯系统的 基本事项。在构建信息追溯系统时,对于 识别和对应有以下9个原则需要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