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

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
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

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

总工:

2011年12月日主要设计人:

2011年12月日审批人:

2011年12月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基本技术及要求

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七、碎部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附】报价单

武汉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设计人:靳鑫洋学号:20

为提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0级学生的整体测绘水平和专业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测绘学院三班武汉东湖学院部分区约0.1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任务。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东湖学院,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包括主体建筑学生宿舍七栋,其中两栋为环形宿舍。还包括宿舍旁边的一片菜园地及测区内的道路如创新大道等。测区的主要地物包括宿舍楼、柱廊、楼梯、道路、路灯、草地、花圃、井盖、垃圾箱等。地物较为复杂,会影像测量进度。测区内整体通视较为良好,但上下课期间会形成较大的人流,给测图带来一定影响。所测地物的三座小山上有很多树,通视效果较差,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1:500 1:1000 1:20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2.《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07

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

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 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点资料

测区内有三十多个通视的图根控制点,高程属于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经实地踏勘,上述图根控制点标志均完好,经检测其成果可靠。由于本次测绘面积较小,仅使用了其中的14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2.地形图资料

由武汉市测绘学院提供的1:5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地形图测图范图。

四、基本技术要求

1.数学基础及等高距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武汉市城市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武汉市城市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测土比例尺位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

2.产品内容

(1)导线计算表和三角高程计算表;

(2)一幅1:500地形图(以第地物为主);和一幅1:500地形图(以等高线为主);

(3)大花岭测区草图;

(4)导线略图;

(5)光盘一张:含控制点成果数据文件、碎部点成果文件、地形图图形文件(*.dwg)

3.图形分幅及编号

(1)采用50×50cm 的正方形分幅。

(2)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图幅分幅编号采用1:2000地形图50cm×50cm的基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的X、Y为行列数作为基本编号,如X=2952.0km,Y=464.0km,其1:2000地形图图幅编号为952464,1:1000地形图图幅编号952464-A、952464-B、952464-C、952464-D,1:500地形图图幅编号为952464-01、952464-02、952464-03、…… 、952464-14、952464-15、952464-16。

4.成图精度

(1)平面精度

(a)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所列中误差。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

注:特殊困难地区的平面中误差可按上表规定放宽50%。

(2)高程精度

(a)基本等高距为0.5米,高程注记点注至0.01米。

(b)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点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c)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3) 接边精度

相邻图幅地物平面位置和等高线接边较差一般不得大于上述列表中误差的2倍,属性方面应保持一致。

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1)图根控制点布设形式

?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即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

附合。

?当特别困难地段需要布设成为支导线时,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

450米,最大边长不超过160米。

?当测区内没有高级控制点时. 应与测区外已知点连测,或假定一点坐标及一边

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2)图根控制点选点应遵循的原则

?方便仪器安置且通视良好利于导线测角和测距;

?周围无遮挡、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点;

?考虑仪器与人的安全问题,避免选在道路中央;

?选定点后. 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用油漆在地面上画“⊕”作为标记

并编号。

?编号可用五位数,第一位如 5 班 3 组选的 8 号点,编号可为 5308。

(3)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n为测站数)

(4)测距:往返观测1测回(读二次读数),读数较差≤l0mm;(5)布设支导线时,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5"全站仪观测 1 测回。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 1个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测距和竖直角观测与第4条相同。(6)其余相关规定其严格准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45页4.2节的规定。

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1)图根点高程测量方法:可用图根水准或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本次实习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方法。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2)当测区内无已知水准点时. 可与测区附近已知水准点进行高程连测。连测时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测. 其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不超过±20mm (L为路线长度,以km计)。也可假定一点高程,成为独立高程系统。

(3)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S为改正后的斜距/km,D为测距边边长/km)

(4)测距要求与图根导线平面控制测量的相同。竖直角采用对向观测,测 1 个测回。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准确量至米。

(5)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高差应取至毫米。

七、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

?将控制点、图根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抄录在成果表上备用。

?每日施测前. 应对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试运行检查. 对输入的控制点成果数据

需显示检查。

(2)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实习采用测记法即全站仪+内存方法,同时绘制草图。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软件。

?碎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也可采用量距法和交会法等. 碎部点高程采用三角

高程测量。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3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

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另一图根点高

程,其较差不应大于0.lm。

?每站测图过程中,水平角测半个测回,应经常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大于 41。三

角高程测竖角时,竖角测半个测回,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集数据时. 角度应读记至秒. 距离应读记至毫米。测距最大长度为 300m。高程

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间距为 l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 1. 5倍。高程注

记点应注至厘米。

?地形较复杂的地方,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草图。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若草图绘制有错误,应按照实地情

况修改草图。若数据记录有错误,可修改测点编号、地形码和信息码,但严禁修改

观测数据,否则须返工重测。对错漏数据要及时补测,超限的数据应重测。

?数据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备份。

(3)测量内容及取舍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

逐个表示. 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 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

连接。

?校园内道路应将车行道、人行道按实际位置测绘。其他道路按内部道路绘出。

?沿道路两侧排列的以及其它成行的树木均用“行树”符号表示。符号间距视具

体情况可放大或缩小。

?电线杆位置应实测,可不连线. 但应绘出电线连线方向。

?架空的、地面上的管道均应实测,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地下管线检修并、

消防栓应测绘表示。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 lmm的用单线表示并注明流向。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用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0.25m或在

图上长度小于 5mm时,可不表示。

?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 无遗漏。居民地、道路、单位名称和房屋栋号

应正确注记。

?其它地物参照“规范”和“图式”合理取舍。

八、地形图测绘

①成图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

②基本比例尺1:500。

③成图软件:南方CASS9.0成图软件。

④地形图的分幅采用50×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号按图幅西南角坐标计算编号。

⑤地形图的精度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5mm(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0.4mm(图上),高程注记点建筑区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其它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2等高距。隐蔽地区可放宽50%。

⑥用全站仪施测地物点、地形点时,测距一次读数,当经纬仪2C差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每一测站测完碎部点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

测站定向后需用另一已知点进行定向检查。检查精度平面小于0.15m,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mm,仪器觇标高量到0.01m。

⑦居民地的表示

外围轮廓及街道应准确绘出,内部可做较大综合。房屋的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地下室不作专门表示。

菜地、果园、旱地等农用地中以木、油毡纸、草等为材料建造的简单房,住人的应表示,对轮廓小的拐角可适当综合取舍。

街道中间、花圃中间单柱支撑的宣传栏、广告牌仿照《地形图图式》30页5.4.5符号表示。

单柱支撑表示道路、单位通道情况的标志牌用《地形图图式》52页6.5.6c符号表示。

地形图编辑时,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字型、方向要认真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规定执行。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分布均匀,一般每方格应不少于10个高程注记点(含房屋、地物的高程点),在街道交叉口中心线、道路路面、桥面、广场、地下检修井口、较大空地等位置适当加注高程,高程1:500注记到厘米,1:2000注记到分米。

围墙、栅栏、栏杆和铁丝网等围护物,均应实测,在墙基上面筑

栏杆的按围墙表示。

本测区不表示各类境界。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①为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范、设计书的要求,测区设立项目负责、技术负责、质量负责各一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抓起统一调配、相互协调、科学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

②对参加本测区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确保施测工作顺利进展。

③认真做好“第一点”、“第一幅”的生产和首检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技术问题,项目负责、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和质量状况,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④坚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经作业人员自查互校后交设在中(分)队专职检查人员进行过程检查,再向院提交最终检查申请,经院最终检查后,确认成果成图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无误,方可提交甲方验收。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成果的资料包括:

①实习报告(含实习心得);

②导线测量手簿、导线略图;

③一幅1:500地形图(以第地物为主);和一幅1:500地形图(以

等高线为主);

④大花岭测区草图;

⑤导线计算表和三角高程计算表;

⑥光盘一张:含控制点成果数据文件、碎部点成果文件、地形图

图形文件(*.dwg)

【附】

报价单

1、一套全站仪、脚架、棱镜全部从测绘学院租借,费用为0;

2、仪器的维修维护费用预计为3000元;

3、测量每个图根点按照10元计算,大约要测量将近1500个图根

点,费用约为15000元;

4、内业计算费用预计为2000元;

5、所用成图软件CASS9.0的软件狗大约为5000元。

6、来回包车路费共五天,每天1000元,攻击5000元

共计:30000元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东海路(四环路)两侧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况 为满足海安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海安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小焦港河以西东海大道(四环路)两侧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的测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整个测绘过程将于2005年11月结束。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海安镇平桥村十九组与海南村六、七、八、十组。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东至小焦港,南至东海路南600米,西至永安南路延伸段,北至海安镇二里村界河。 地理位置:东经:120o27′-28′,北纬:32o30′。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米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9、10、11三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以下简称《GPS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 一、平面控制点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3年施测的E级点D002、C级点HA002两个GPS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 在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5年6月测的SW09和WD10两个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2014年美好乡村测量项目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一、概况 为满足2014年美好乡村勘察、测量项目的需要,我院对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的测区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定位放线工作。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测区地势平坦,以旱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二、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已有测量成果及其分析利用 (1)亳州市四等GPS控制网,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023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2万,于2009年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测绘,其成果作为测图的首级控制使用。(该坐标系与土地局坐标系一致,

可以无差别对接。) (2)亳州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编绘而成,精度较好,能满足踏勘和控制点布设使用。 2、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17度,将测区附近的四等GPS点作为起算点。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系统为高程基准。 四、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 1、本项目成图比例尺为1:1000。 野外采用RTK,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2、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 软件2004版本。 3、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4、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埋设木桩,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1.测区概况 谷歌略图围(附图) 测区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2.项目任务 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2测区的图根控制测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根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外业地形图调绘、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 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辑等。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本项目由甲方提供围线(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及比例尺为1:10000的测区地形图。 4.基本技术要求 4.1作业依据 4.1.1、CH/Z 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 4.1.2、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4.1.3、《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业规》; 4.1.4、《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4.1.5、CH/Z 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4.1.6、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业规》;

4.1.7、CH/Z 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 4.1.8、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 4.1.9、CJJT 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 4.1.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57.1-2007); 4.1.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4.1.1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 4.2平面和高程系统 4.2.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城建独立坐标系。 4.2.2 高程系统:高程采用“大沽高程系,等高距为1米。 4.3控制测量和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 4.3.1图根点精度,相对于邻近的等级控制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 4.3.2 地形图精度: 其中:点位中误差为地物点在地形图上的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为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对最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 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4.3.3 1:1000地形图采用50cm×50cm 的标准规格进行分幅。采用标准图廓西南角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 20xx年xx月xx日

审批人: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xxx地形图(航测)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编写单位: 编写人: 技术负责人: 2018年2月26日

目录 1、任务概述1 2、测区概况1 3. 工作内容1 4、作业依据1 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2 6、项目实施方案2 6.1、作业流程2 6.2、一般规定3 6.3、控制网设计4 6.4、航测外业4 6.5、航测内业6 7、质量控制与保障7 8、上交的成果资料:7

1、任务概述 为加快乐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受地矿测绘院下属单位利群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的乐都区实施1:2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上报审批、工程施工提供现时、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理信息数据,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服务。 2、测区概况 该工程项目位于乐都区达拉乡、雨润镇辖区内,达拉乡测图面积约21平方公里,雨润镇测图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测区属地形较为复杂、村庄稀疏,林木覆盖密度较小,通视条件一般,测区内盘山土路较多。 3. 工作内容 该项目区范围内1:2000地形测图,约24平方公里。 4、作业依据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 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6)《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 X X X X X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 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14°)。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1.在地面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m×40cm,厚10cm的护面;并在基坑内浇铸混凝土。在建筑物楼顶埋设的标石,规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数字金昌1:1000地形图测绘方案 班级:10级测量二班 姓名:王金鹏 学号: 2012年10月20日

第一章概况 为满足金昌市建设需要,受金昌市国土局委托,对金昌市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精度要求较高,而航摄精度较低,不能保证1:1000数字地形图的制作精度,为此成图方法改为航摄和野外数字采集补充、查核方法成图。 测区概况: 位于东经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10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 一、平面控制点资料 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控制点资料。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 测区金昌市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 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1000,基本等高距。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cass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甘肃省测绘工程院专版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Autocad软件2008版本 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以测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使用全站仪直接布设图根点,以测区内D002(E级)进行测区校正。 图根点相对于D002,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 二、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三、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埋设木桩,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四、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观测采用leica520仪器。此仪器经省测绘专用仪器计量站年检合格。 第八章高程控制测量

1_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 概述 1.1 任务来源 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容和围 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坐标系,具体包括:(1)测区控制测量; (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方 公里; (3)将1980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

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国道G323横穿测区,测区大车路、乡村小路不多,交通条件一般。 植被以耕地、树林、灌木林和草地为主;测区属丘林地带,部分地方树木较多,通视条件困难。 2.2 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现有资料情况: (1)测区附近有国家GPS C级网,可作为一级GPS控制网的起算点。 (2)测区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测区实地踏勘和设计用。

测绘项目项目1:10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密级:工程编号: 文档编号: **项目1:1000地形图项目 技术设计书 中国地星伟业测绘公司 2013年3月12日

**项目1:1000地形图项目 技术设计书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测区概况 (1) 2.项目任务 (1)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1) 4.基本技术要求 (1) 4.1作业依据 (1) 4.2平面和高程系统 (2) 4.3控制测量和测图の主要技术要求 (2) 4.4总体技术方案 (3) 4.5地形图编辑要求 (4) 5 航带设计技术要求 (4) 9.1 作业环境准备 (4) 9.2 模型定向精度指标 (4) 9.3 数据采集原则 (4) 9.4 测绘地物、地貌の要求: (6) 10 图形编辑 (11) 10.1 作业环境准备 (11) 10.2 编辑作业原则 (11) 10.3 地形图编辑注意事项 (12) 10.4 成图要求 (13) 11.图幅拼接 (13) 15.质量控制 (14) 16.提交资料 (15)

受委托方委托,XX公司承担西山公园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工程,含以下工作内容: 1、进行本项目具体测量工作方案制定与实施; 2、采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1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约5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包括航空摄影、航摄内业处理、图根点布设与测量(每幅图1-2个点)、外业像控点测量、航片调绘、1:1000地形图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1.测区概况 谷歌略图范围(附图) 测区内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2.项目任务 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2测区内の图根控制测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根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外业地形图调绘、内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辑等。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本项目由甲方提供范围线(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及比例尺为1:10000の测区地形图。 4.基本技术要求 4.1作业依据 4.1.1、CH/Z 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 4.1.2、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4.1.3、《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S236花程线郏县安良至新城区井营段改建工程》 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 技 术 设 计 书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 设计者: 日期:2013年3月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物流运输业、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文化、卫生、教育等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公路的建设。而且S236花程线是干线公路,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再加上原道路修建标准偏低,过村镇路段比较多,混合交通及横向干扰大,经常造成堵车,不仅影响车辆的通行,而且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郏县南部是汝河,现有汝河桥全宽只有13米,却担负着郏县南部大部分交通任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求,成为制约郏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基于以上原因,在最近几年的市、县人代会上,两级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议,花程线升级改建工程已经到了必须尽快实施的地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郏县人民政府提议,市政协牵头,市长批示,将本项目列为市重点工程。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宝丰、郏县,以平地和丘陵为主。起点位于郏县安良镇郏县神前陶瓷产业集聚区西南部,S236与集聚区神前大道交叉处(起点桩号K31+055),向南于安良镇南上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经王平庄、黑庙、白庙乡、杨庄村、鱼池村,至郏县北环接凤翔大道、紫云路、南环、迎宾大道、过雨霖头后跨过汝河至吕寨(与S231相交),折向东南经士庄村后下穿郑尧高速公路,经肖营村、周营村、前李庄至闹店镇(与S329线相交),继续向南经连店村、龙门口村、西吴庄、下穿平煤铁路至辛庄,止于S236与S242 交叉处(终点桩号K69+875),全长39km,以公路两侧各200米的宽度为限,测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2 完成该工程采用的技术路线概述 利用GPS RTK测量技术,对项目区进行全野外数字测量,利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内业处理,最终形成1:2000带状地形图。 以测区已有的平顶山市D级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作为起算点,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测图区域内沿路线布设四等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控制点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 :200 数字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1概述 1. 1 任务来源 为满足**** 施工建设的需要, 受**** (以下简称工程公司)的委托,对***** 进行1:200 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因工期紧迫,且测区草木茂盛,荆棘丛生,通视条件极差,为此成图方法采用GPS RTK配合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 . 2 测区范围 测区位于****** 两个片区,以委托方指界为测区范围线,约*** km 2(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2测区概况 ***** 位于**** 市*** 北面,属*** 辅助工程。能够保证*** 正常运行,峰荷发电、灌溉、供水四种功能,主要作用是反季节调解水量,缓解 *** 水库放水时对河道的冲刷。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中间形成洼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3已有资料 3.1控制点成果 测区周边有GPS控制、三等水准点,高程属1956 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地形图资料 本测区有1:500 地形图可以作为工作用图。 4基本技术要求 4.1作业依据 (1)《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2)G 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 式》 (3)C JJ 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C 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5)G B 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7)C 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8)C H/T 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9)G 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0)本《技术设计书》 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 (1)平面坐标系:控制点提供*** 施工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 施 工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56 国家高程基准。 (3)等高距:测图比例尺为1:200,基本等高距为0.5m。 4.3产品内容 (1)控制点成果表,包括*** 施工坐标系及图根控制点成果表。 (2)按照标准分幅( 50cm×50cm)全要素1:200 数字线划图数据; (3 )根据验收合格的街坊图数据编制标准分幅( 50cm×50cm)的全要素 1:200 数字地形图数据; 4.4图幅分幅及编号 (1)采用50×50cm 的正方形分幅。 (2)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图幅分幅编号采用1:500 地形图50cm×50cm的基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的X、Y 为行列数作为基本编号,X 坐标,Y坐标公里数在后,地形图取至0.01km(如10.40-27.75.) 。 4.5 成图精度 4.5.1. 平面精度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况 为满足沈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沈阳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小焦港河以西东海大道(四环路)两侧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的测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整个测绘过程将于2005年11月结束。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沈阳镇平桥村十九组与海南村六、七、八、十组。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东至小焦港,南至东海路南600米,西至永安南路延伸段,北至沈阳镇二里村界河。 地理位置:东经:120o27′-28′,北纬:32o30′。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米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9、10、11三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以下简称《GPS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 一、平面控制点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3年施测的E级点D002、C级点HA002两个GPS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 在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5年6月测的SW09和WD10两个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4年美好乡村测量项目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一、概况 为满足2014年美好乡村勘察、测量项目的需要,我院对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的测区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定位放线工作。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测区地势平坦,以旱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二、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已有测量成果及其分析利用

(1)亳州市四等GPS控制网,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0.023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2万,于2009年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测绘,其成果作为测图的首级控制使用。(该坐标系与土地局坐标系一致,可以无差别对接。) (2)亳州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编绘而成,精度较好,能满足踏勘和控制点布设使用。 2、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17度,将测区附近的四等GPS点作为起算点。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系统为高程基准。 四、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 1、本项目成图比例尺为1:1000。 野外采用RTK,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2、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软件2004版本。 3、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4、控制点的设置

(完整word版)测绘项目项目1:10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目录 1.测区概况 (1) 2.项目任务 (1)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1) 4.基本技术要求 (1) 4.1作业依据 (1) 4.2平面和高程系统 (2) 4.3控制测量和测图の主要技术要求 (2) 4.4总体技术方案 (3) 4.5地形图编辑要求 (4) 5 航带设计技术要求 (4) 9.1 作业环境准备 (4) 9.2 模型定向精度指标 (4) 9.3 数据采集原则 (4) 9.4 测绘地物、地貌の要求: (6) 10 图形编辑 (11) 10.1 作业环境准备 (11) 10.2 编辑作业原则 (11) 10.3 地形图编辑注意事项 (12) 10.4 成图要求 (13) 11.图幅拼接 (13) 15.质量控制 (14) 16.提交资料 (15)

受委托方委托,XX公司承担西山公园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工程,含以下工作内容: 1、进行本项目具体测量工作方案制定与实施; 2、采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1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约5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包括航空摄影、航摄内业处理、图根点布设与测量(每幅图1-2个点)、外业像控点测量、航片调绘、1:1000地形图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1.测区概况 谷歌略图范围(附图) 测区内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2.项目任务 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2测区内の图根控制测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根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外业地形图调绘、内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辑等。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本项目由甲方提供范围线(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及比例尺为1:10000の测区地形图。 4.基本技术要求 4.1作业依据 4.1.1、CH/Z 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 4.1.2、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4.1.3、《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 地形测量项目 技 术 设 计 书 *******设计 二〇一五年四月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 地形测量项目 技 术 设 计 书 编写者:审核者: 编写单位意见: 日期:

目录 一、概述 (1) (一)任务来源 (1) 1. 测区概述 (1) 2. 工作量 (1) 二、设计方案 (2) (一)作业流程 (2) (二)作业依据 (2) (三)坐标和高程系统 (3) 1. 坐标系统 (3) 2. 高程系统 (3) (四)平面控制测量 (3) (五)RTK地形测量 (5) (六)1:2000地形测绘 (6) 1. 基本等高距 (6) 2. 地形图精度要求 (6) 3. 数据采集及成图 (7) 4. 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 (7)

5. 图幅编号 (7) 6. 图根控制测量 (7) 7. 野外数据采集 (8) 三、项目组织机构 (13) (一)项目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 (13) (二)投入仪器及使用软件 (13) 四、质量保证体系 (14) (一)质量目标 (14) 五、安全生产 (15) (一)安全目标 (15) 六、提交成果资料 (15)

一、概述 (一)任务来源 我单位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年4月承担蒙顶山永兴寺、红牌村、后盐村、徐沟村一寺三村,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1. 测区概述 雨城区为市主城区,位于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地处东经102°51′~103°12′,北纬29°40′ ~30°14′,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3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西南高,东北低。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4万人,测区地处市雨城区东北方向,地形承东北向西南走势,该区属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测区最高海拨1407米,最低海拨661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市雨城区多种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盖率60%以上,农户以种茶为主。 2. 工作量 测区位于市雨城区与名山区交汇处,测绘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核算工作量见下表: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

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项目技术设计书 1概述 1.1 任务来源 随着 ××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 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 在××城区西南方向的 ××、××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 测区位于 ××市××城区西南方向的 ××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 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 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 1980 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 年北京坐标系,具 体包括: ( 1)测区控制测量; (2)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 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 地形图( 80 坐标),面积约 6 平 方公里;

(3)将 1980 西安坐标系的1:500 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 1954 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 2009 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 市×× 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 城区介于东经108°00'~ 108°07'、北纬 24°39'~ 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 3 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 年已测过 1:500 地形图。 国道 G323横穿测区,测区大车路、乡村小路不多,交通条件一般。 植被以耕地、树林、灌木林和草地为主;测区属丘林地带,部 分地方树木较多,通视条件困难。 2.2 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现有资料情况: (1)测区附近有国家 GPS C级网,可作为一级 GPS控制网的起算点。 (2)测区内有 1/1 万、1/5 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测区实地踏勘和

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设计单位名称: 2015年1月14日

1:500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15年1月14日

目录 1.任务概述 2.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2已有资料情况 3.引用文件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设计方案 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5.2 技术路线 5.3 技术规定 5.4 上交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 5.5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 6.1 进度安排 6.2 经费预算

1. 任务概述 实习过后,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制作地形图的整个流程,布置任务,测量并制作校区附近5平方公里的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根据项目要求,项目的具体任务如下: (1)根据已知点用全站仪布设控制网; (2)根据已知高程点用全站仪测高差,得到控制点的高程; (2)在校区附近5平方千米范围内全野外采集地物特征点; (3)绘制地形图。 准备招四组测量队,预期10天完成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 2.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测区概况 测区通过浦珠南路,属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形,用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500米,且测区内植被覆盖较大。整个测区地形除部分山林区域比较困难,其他都比较简单。测区地势起伏不定,相对高差达到20米左右,且测区内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太好。并且工期时间内,天气良好,适合工作。 2.2 已有资料情况 目前已知两个已知点,一是位于珠江路的二等控制点,一是位于七里桥的控制点;还有一个已知二等高程点,位于珠江路。利用两个已知点,布设覆盖整个测区范围的控制网,利用已知高程点,拉四等水准,得到控制点高程。 3. 引用文件 (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

XXXXXX 1 : 500数字化地形图涣J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 年XX 月XXIZl 主要设计人: 20xx 年XX 月XX 口审批人: 20xx 年XX 月XX 口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己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 区 1 :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 500、1: 1000、1: 2000 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 500、1: 1000、1: 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 —1995《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己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II、III等三角点X个(XXX、 XXX ..........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IlI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 制的起算点(XXX、XXX ........... )O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 IOOOO影像图,标有测区范I韦I及1:500、1: 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 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14o) o 2.高程系统米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 500地形图为0. 5m, 1: 2000地形图为l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1.在地面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 n I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 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 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 1、概述

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设计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软件环境及其要求:规定作业所需的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对作业所需的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