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处理措施摘要: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的不同会影响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式。

有些地区可能存在岩层、泥质土和软岩等具有挑战性的地质形态,这使得设计和施工更加困难。

隧道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

在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同时防止隧道发生塌方或其他意外事故。

在运营期间,必须定期检查隧道设施,确保其运行良好。

总之,隧道工程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程,需要各种领域的专家合作才能成功完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隧道工程将会越来越安全、耐用和环保。

关键词: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1.引言1.1 隧道工程概述隧道工程是一种在地下或水下开挖的基础设施工程,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地点或越过自然障碍物,例如山脉、河流或城市建筑。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

隧道工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

在规划阶段,决定隧道的位置、长度、深度和直径等。

在设计阶段,根据规划确定的参数进行详细设计并考虑其他方面,如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安全和可持续性等。

在施工阶段,采用各种方法(如爆破、钻洞和盾构)进行开挖,并建造衬砌、排水系统和电气设备等。

最后,进行测试和审核后,将隧道投入运营。

2.常见不良地质情况2.1 地质构造不稳定地质构造不稳定通常指的是某一地区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这种情况往往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定义及危险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地质构造不稳定通常表现为地震、地裂、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自然灾害往往发生在地球的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

地壳运动的频繁发生,容易使地壳内部的构造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地质构造不稳定。

地震是地质构造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之一。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一旦发生地震,就意味着地质构造发生了变化。

地震的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地震,很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大量的人员伤亡。

地裂是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

隧道坍塌的防范及处理措施

隧道坍塌的防范及处理措施

隧道坍塌的防范及处理措施作者:李爽来源:《商情》2014年第34期一、隧道坍塌预防措施1、发生坍塌的原因(1)地质因素:①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施工时没有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掌子面前方围岩破碎、节理发育、岩石走向垂直、岩石间有渗透水、岩层间有泥夹层、前方出现断层带等,这些不良地质极易引发塌方事故。

②地下水、渗透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不合理,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②喷锚不及时或喷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③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连接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④有时抽换支撑不当,或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时未及时加固;⑤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⑥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3)支护材料用料不足、施工缺乏规范、引起支护强度降低造成的隧道塌方。

当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即引发隧道坍塌事故。

(4)施工中不遵循施工原则也会引起塌方事故。

(5)其他原因:不及时衬砌,围岩暴露过久,片帮与掉块,坑壁无支护等。

2、坍塌前兆:(1)量测信息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2)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裂纹和龟裂;(3)在隧道顶部或侧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4)岩层层理、节理缝隙变大、张开;(5)支撑梁、柱变形或折断、楔子压扁压劈,支撑发生破裂声;(6)隧道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3、容易坍塌的位置:(1)洞口10m以内;(2)正洞与人行横洞交叉处;(3)隧道顶覆盖极薄处;(4)小范围的地质突变,如沙层、特松散层、透水层、小段的断层等。

4、预防坍塌的施工措施:(1)先排水。

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尽可能将隧道外的水截于隧道之外。

隧道施工塌方预防及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塌方预防及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塌方预防及处理方案1、预防坍塌的措施隧道施工预防坍方首先做好地质预报,选择相应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在施工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先排水。

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隧道外之水截于隧道之外。

(2)、短开挖。

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3)、弱爆破。

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4)、强支护。

针对地压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5)、快衬砌。

衬砌工作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6)、勤检查、勤量测。

对围岩发现有变形或异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

2、坍塌处理方法(1)、防止坍方扩大隧道塌方后应先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穴扩大,继续发展,同时应加强防排水工作。

a、在坍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

b、加强原有支护。

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c、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

d、加快衬砌。

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方不扩大。

(2)、处理坍方当塌方规模较小时,应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

亦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塌渣上架设施工临时支架,稳定顶部而后清渣。

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堵死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

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管棚法或注浆凝固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稳定后再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渣体。

对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应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

塌方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其填充;塌穴较大时,可用浆砌片石回填厚2m,其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

特大塌穴将根据具体情况作特殊处理。

塌方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表水流或下渗到塌穴和塌渣体内。

隧道暗挖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暗挖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暗挖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⑴隧道开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根据“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原则,对不同施工段,采取不同施工方法;
⑵采用超前探孔对地质情况或水文情况进行探察,观测洞内围岩受力及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塌方的可能性及征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⑶加强初期支护,预防塌方。

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支护,防止局部坍塌,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⑷由各工班抽调精明强干的工人成立抢险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提前做好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

熟悉抢险程序,一旦隧道发生塌方,迅速、果断、有条不紊地进行解决和处理,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塌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并及时迅速处理;
⑸若塌方较严重,可能会危及到洞室的稳定,立即用方木或工字钢将洞室支撑起来,拱部用方木做扇形支撑架,加强监控量测,待结构稳定后,用喷锚回填处理并预留注浆管,注浆加固。

若坍方较轻,清理干净后,回填注浆加固。

第1页共1页。

浅谈隧洞工程塌方因素及处理措施

浅谈隧洞工程塌方因素及处理措施

浅谈隧洞工程塌方因素及处理措施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水利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其施工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隧洞塌方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隧洞塌方的防治和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它与隧洞施工的安全息息相关。

本文以结合实际探讨了水利工程隧洞塌方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隧洞塌方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不断增多,这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地质勘查和施工的局限性,隧洞塌方发生较为频繁,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1影响水利工程隧洞塌方的因素1.1勘查因素在对工程建设的地质进行勘察时,勘察人员对于可能出现塌方和其他可能导致隧洞塌方的因素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无法对可能出现的塌方提出可行性的处理措施,致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塌方现象,难以实施有效可靠的处理措施,造成工程坍塌,浪费资源和延误工期,尤其是遇到软弱、破碎带地层,塌方对工程建设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1.2地质因素地质因素往往是造成工程隧洞塌方的重要原因。

水利工程由于资金限制,对于必要的地质勘察很难做到精准,严重缺乏隧洞所在地段的岩土地质和水文地质方面的资料,导致设计人员难以对隧洞进行精确的设计。

由于对隧洞状况不了解,设计人员在进行隧洞设计时,就会尽可能地减短洞线,以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导致隧洞的轴线可能选在山坳、垭口等地质不良的区域,没有避开断层破碎带和其他的不良地层。

如果隧洞从这些不稳定的地层中穿过,就极可能造成隧洞塌方,破坏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3施工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围岩,在开挖后若没有对其进行支护衬砌,就会导致围岩长期暴露在外,致使山岩压力增长,从而引起塌方。

进行开挖爆破时,如果采用强爆破或者是爆破时装药过多,会引起强烈的震动,引发塌方。

隧道塌方案例及预防

隧道塌方案例及预防

机械施工管道逃生 ➢方式:从成孔方式来看,有逃生管顶进和大口径水平钻机 逃生管跟进两种。 ➢选型:当坍塌体长度在10米以内且为土质时可考虑逃生管 顶进方式;当
坍塌体长度大于10 时,地质较复杂时可 考虑大口径水平钻机 套管跟进方式。
➢:逃生管顶进:可采用挖掘机配合液压顶镐将逃生管顶进 坍塌体;用气压顶进机械设备将逃生管坍塌体形成逃生通道。 挖掘机配合液压顶镐顶进法边顶进边人工出碴,当坍塌体对 管道的握裹力增加,无法 继续顶进时可在顶管内再安 装一小直径钢管继续顶进, 此在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取 得了成功。
发生1起, 死亡3人。
小计
发生7起, 死亡9人。
发生11起, 死亡27人。
发生5起, 死亡16人。
发生8起, 死亡50人。
发生7起, 死亡31人。
发生6起, 死亡12人。
小结:
1. 随建设规模增大,隧道安全事故件数 也在增加,伤亡人数较多。近6年来发生隧 道安全事故44起,人员210人,其中145 人死亡。因此,隧道建设参建各方在管理 上应高度重视。
✓适用条件:当塌方体为砂土、黄土、粘土以及碎石土(碎 石粒径最大不超过60cm)可直接钻进,当碎石土最大粒径 超过60cm时可采用自带DTH潜孔锤套管钻进。
✓场地需求:钻机行进路线坡度小于15°,钻机就位场坪 基础水平坚实,空间尺寸不低于15m(长)×5m(宽) ×5.3m(高);
✓风水电需求:380V、50Hz的电力,满足225KVA使用 负荷;若使用潜孔锤钻头钻进,现场需2台空压机、2个储 气罐、1个风包的位置,合计30m2的空间位置;使用潜 孔锤钻头钻进除尘时 用的1000L清水; 10m2的水平场地 作为发电机或电动 机单元场地。
粉砂岩,钙质胶结,Ⅴ 级围岩。经20小时的 努力 “生命通道”打 通,经相关人员94小 时的紧张救援,坍塌体 正面梯形导坑成功打通, 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榻、侧壁滑动,甚至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身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了解隧道施工塌方的原因1.地质因素在隧道施工中,局部地段地质构造变化、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如果施工预防措施不当、不及时,极易造成隧道塌方事故。

2水文因素(最难控制)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岩土中水的变化,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塌方事故;雨水渗入断裂带及裂隙后形成滑动面,岩石相互滑动,内力挤压变形也易造成塌方。

3人为因素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化,对围岩自稳能力过高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过大,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风化程度加剧,造成应力重分布,使得原来不应塌方段,因岩体失稳而产生塌方。

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艺(控制关键)在隧道施工中,正确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塌方事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盲目的采取单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造成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适应现场实际地层,施工参数满足不了施工防护要求,有可能导致塌方事故。

(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重要环节)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量测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性作用,造成塌方。

掌握:隧道施工预防塌方措施1隧道塌方前征兆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

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塌方。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有如下一些征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榻、侧壁滑动,甚至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身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了解隧道施工塌方的原因1.地质因素在隧道施工中,局部地段地质构造变化、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如果施工预防措施不当、不及时,极易造成隧道塌方事故。

2水文因素(最难控制)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岩土中水的变化,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塌方事故;雨水渗入断裂带及裂隙后形成滑动面,岩石相互滑动,内力挤压变形也易造成塌方。

3人为因素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化,对围岩自稳能力过高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过大,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风化程度加剧,造成应力重分布,使得原来不应塌方段,因岩体失稳而产生塌方。

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艺(控制关键)在隧道施工中,正确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塌方事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盲目的采取单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造成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适应现场实际地层,施工参数满足不了施工防护要求,有可能导致塌方事故。

(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重要环节)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量测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性作用,造成塌方。

掌握:隧道施工预防塌方措施1隧道塌方前征兆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

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塌方。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有如下一些征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抢险救援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抢险 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3 隧道塌方的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隧道设计阶段
充分考虑地质勘察数据,合理设计隧道结构,加强支护和排水设 计。
施工阶段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及时、有效,遵循施工规范,避免超 挖、欠挖现象。
监控与检测
实施隧道施工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确保施工安全。
全保障。
施工安全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
施工安全。
信息化施工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收集、处 理和分析施工数据,为施工提供
科学决策依据。
塌方后的应急处理
人员疏散
在塌方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 全。
现场警戒
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塌方区域,防止 二次伤害。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 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目录
CONTENTS
•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 • 隧道塌方的注意事项 • 隧道塌方的处理措施
01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
地质因素
01
02
03
岩体稳定性
隧道穿越地层岩性复杂, 存在软弱夹层、断层破碎 带等,易发生塌落。
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侵蚀、软化岩体, 降低其稳定性,导致塌落。
处理。
排水系统修复
检查并修复隧道排水系统,确 保排水通畅。
路面修复
对隧道内路面进行修复,恢复 通行条件。
监控系统完善
完善隧道监控系统,提高隧道 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供科学依据。
设计方案的审查
对隧道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 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安全、经济, 并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

隧道塌方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隧道塌方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隧道塌方的预防与应对措施摘要:塌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施工事故。

正确而有效地进行预防,防止塌方的发生是对施工安全的最有利保证。

也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前提。

更能确保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降低施工风险,节约成本。

一旦塌方发生,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能使塌方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能最大程度的挽回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因此对塌方的预防和制定塌方应对措施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隧道塌方;预防;措施;施工1预防塌方的技术措施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首先要做好地质预报工作,掌握地质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制定可靠的保证措施。

1.1预报程序1.1.1在接近破碎带时,采用地震波探测仪对掌子面前方30~100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粗略的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每100m施作一次,当有异常情况时适当加密。

1.1.2在地震波探测仪的基础上采用超前探测验证。

对掌子面前方30m左右范围的地质情况作更准确的预报,先进行红外超前探测(每掘进循环一次),然后每个断面布设5个探测孔(其中一孔取岩芯),对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地温及围岩情况进行探测,探测孔25m一个循环,单孔长度为30m左右,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m。

当有异常情况时,结合预测结果判断,可加密钻孔或加深部分爆眼孔,钻孔布置应针对物探异常进行调整。

1.1.3对多项预测预报手段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并结合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及前兆进行预测、判断,根据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结果,相应优化调整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安全。

1.2 预报方式TSP-203超前地质预报、SIR-2000地质雷达、工程地质类比、掌子面超前钻孔预报等。

1.2.1TSP-203超前地质预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开发的目前世界上在这个领域先进的设备,它能准确预报隧洞施工前方150m范围内地质条件和岩石特性的情况,为隧道变更施工工艺提供依据,大大减少了隧道施工塌方带来的危险性,减少了人员和机械损伤。

施工现场塌方预防及处理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塌方预防及处理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塌方预防及处理管理规定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的顶拱、边墙塌落乃至冒顶,统称为塌方。

塌方事故一经发生,轻则中断正常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塌方。

万一发生塌方,应即时采取安全可靠的办法,进行处理。

第一节塌方类型一、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有些塌方在客观上本来可以避免,但由于设计、施工过程中经验不足,施工方法不当等人为因素而造成塌方事故。

第一条:在编制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时,对可能遭遇塌方和塌方后的处理估计不足,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安排不当,缺乏必要的物质准备,一旦地质条件突变或遭到小型塌方,不能及时加固处理,致使围岩日益恶化,最终发生较大的塌方事故。

第二条:对地下工程开挖施工缺乏经常监测调查,当地质条件变化时,仍采用原来的施工程序和爆破参数,因而造成塌方。

由于设计不当,施工中进行二次扩挖或在施工中途更换支撑造成围岩应力再次重分布;或施工中炮孔过深、药量过大;或支护不当,架设不牢或支护滞后;或盲目拆除受力支撑,均能引起塌方。

第三条:施工人员麻痹大意,片面追求开挖进尺盲目乐观或抱侥幸心理忽视施工安全,使围岩暴露时间过久,风化程度加速,或者爆破震动次数增多,地下水浸蚀加剧,当围岩变形达到一定限度时,原来不应塌方地段,也会因岩体失去平衡而落。

二、客观因素造成的塌方第四条:由于构造不利组合引起的塌方当地下工程通过褶皱构造、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地带,围岩(泥质、绿泥石、高岭土等)受地下水或爆破震动影响容易引起塌方。

尤其当地下建筑物轴线与向斜轴相一致时,在向斜轴部位的岩体和节理裂隙均以倒向扇形向下开裂情况下,更加容易引起塌方。

第五条:以断层为主的塌方地下工程开挖至较大断层处,或断层虽不大但有较宽破碎带处,或数条断层交汇处,由于断层一般比较破碎,且风化严重,断层中又多夹有断层泥、糜棱石、角砾岩等充填物,容易产生塌方。

隧道塌方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监控措施
1、建立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健全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工程进度,查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2、完善检测设备,安装国家规定或行业标准的探测设备,定期对隧道温度、湿度、压力、振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塌方。

3、监控工程抽水,厌氧抽水,若出现渗水及岩体破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关闭工程,避免发生塌方事故。

4、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全程把控施工质量。

5、及时对施工建筑物进行维护,确保环境安全。

6、定期检查隧道周围地形及地质条件,及时发现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塌方。

7、安装及时防护系统,如雨水流量、地震报警等,及时警报,预防发生塌方。

二、应急预案
1、建立应急预案,实行安全责任制,对可能发生塌方的工程组织专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生塌方。

2、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检修等防止发生塌方。

3、制定防灾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措施,严格执行,定期演练,准备应急救援物资,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塌方情况。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摘要: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塌方事故的风险较大,隧道塌方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更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费用,如何减少隧道塌方,是设计和施工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结合施工经验论述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路隧道塌方预防措施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生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故在施工中应预防其发生,发生塌方后需及时有效处理,减少塌方带来的危害。

1、塌方产生原因1.1 设计因素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方法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及现场监控法等,这些方法又以工程类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

在设计过程中若对围岩判断不准或情况不明,从而设计的支护类型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也是导致施工中产生坍塌等异常现象的原因,且设计中的地质勘查资料详细与否也是造成施工塌方事故产生主导因素之一。

1.2 地形及地质因素隧道工程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过程中受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因素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巨大。

公路隧道受多变的地质条件影响,如遇到地下水、断层破碎带、岩爆、瓦斯、偏压、浅埋等条件,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且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单洞三车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5m,形状扁平,无疑加大了公路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塌方事故的产生。

1.3 施工因素有些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为了能赚取更多的利润,甚至期盼着隧道塌方,从而增加工程数量或者设计变更以带来更大的施工利润。

另一方面,有些施工单位抱着“地质工作是设计人员的任务,而不是施工人员的事”的观念致使减少甚至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勘查及超前预报工作,从而加大了隧道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可能性。

2、塌方的处理方法塌方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对塌方体进行封闭处理,对塌方体表面喷一层25cm 厚的C25早强喷射混凝土并挂网将塌方体封闭,然后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加固、稳定围岩。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摘要: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生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故在施工中应预防其发生,发生塌方后需及时准确处理,减少塌方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隧道工程;塌方;预防;措施Abstract: in the geological bad location build tunnel, often encounter DongDing surrounding rock up, lateral sliding wait for a phenomenon, even happen serious accidents such as roof caving, these phenomena in construction, called landslides. Landslides threat, that life safety construction delay period, the more unstable surrounding rock. So in construction shoul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happened to collapse in a timely and accurate after treatment, reduce the harm of landslides.Keywords: tunnel project; Landslides; Prevent; measures一塌方产生因素分析塌方一般是由于地质不良、设计定位不当、施工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

穿越断裂褶皱带,穿越严重分化的破碎带、堆积层等都容易产生塌方。

地下水往往也是重要因素,地下水丰富易造成塌方。

(1)地质因素。

地质条件是造成塌方的基本因素。

隧道洞口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洞口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洞口塌方处置方案隧道洞口塌方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隧道洞口塌方的处置方案。

一、现场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隧道洞口出现塌方现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现场进行调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1.第一时间组织抢险队伍,对现场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塌方范围。

2.尽快撤离施工人员,并封锁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进行安全警示。

3.采取人工或机械清除垮塌物,确保道路通畅。

4.对垮塌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对策,防止在同一处发生类似的塌方事故。

二、安全监测工作隧道洞口塌方后,必须进行安全监测工作,在不停工的情况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安全监测工作包括:1.对垮塌现场进行现场监测,确保监测指标正常。

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监管措施,防止发生类似塌方事故。

3.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塌方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治理方案制定为防止类似的塌方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对隧道洞口进行治理。

治理方案制定包括:1.对隧道洞口进行状况评估,确保洞口的稳定。

2.进行加固工作,针对隧道洞口塌方的原因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提高隧道洞口的承载力。

3.对垮塌物进行有效处理,使其不会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

4.对洞口进行黑色喷涂,防止毁容。

四、结语本文介绍了针对隧道洞口塌方的应急处理、安全监测和治理方案制定等具体措施,可以帮助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人员和意外局势应对。

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灵活调整和更多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的提高。

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近年来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塌方事故较为常见,不仅会对隧道施工带来较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因此需要做好隧道塌方的治理工作,针对导致隧道塌方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从而有效的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文中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塌方原因,并进一步对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隧道塌方;危害;原因;处理方法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较为常见,在施工过程中,洞顶或是两侧部分岩石、泥沙土出现大量塌落现象,主要以洞口塌方和洞内塌方两种类型为主。

通常情况下,隧道洞口段岩体风化和碎碎现象较为严重,这也使其整体稳定性较差,再加之埋置深度较浅,极易在重力作用下出现开裂或是下沉,从而导致塌方事故发生。

洞内塌方主要是在开挖过程中在应力作用下洞内周围岩石出现变形或是下沉,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从而造成塌方事故。

一旦塌方事故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对施工单位的声誉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施工工期的延长。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塌方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理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1 隧道施工中出现塌方的原因1.1 不良地质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当需要穿过断层或是地层覆盖较薄地段时,这些地段多表现了具有丰富的水源、岩层风化严重、存在溶洞、裂隙及软硬差异大的岩层分界处等,这些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导致塌方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在地水水作用下,会加快岩体塌落,降低岩体的稳定性或是软弱面的强度,一旦达到极限,则会导致塌方事故发生。

1.2 隧道设计时考虑不周全隧道施工前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

在勘测设计阶段,如果对于隧道经过地段的地质勘察不详细,这就导致设计时无法对经过路段的地质情况有效掌握,无法正确对一些特殊及不良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发生。

同时在设计时,还要对地质条件会发生的变化进行有效考虑,并设计有效的支护预防方案,否则一旦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则会造成塌方事故。

隧道工程施工发生塌方的原因探究与预防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发生塌方的原因探究与预防措施
有 一 些 特殊 的规律 和 先 兆 。隧 道属 于地 下 工程 , 烟 岩压力 正 在加 大 , 发 生塌方 的可能 。 受 有 尘 、 汽 、 气 等 影 响 , 内光 线 较 为 昏暗 , 预 防 塌 水 湿 洞 要
③ 隧 道 围岩 裂 隙水 或 地 下水 发 生 变 化 。例 如 : 围
道 塌 方 进行 了分 析 总 结 。
关 键 词 : 道 ; 方 ; 防 ; 施 与方 法 隧 塌 预 措 中 图分 类 号 : 5 . U 4 83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7 6 ( 0 1 0 — 0 4 0 10 — 7 7 2 1 )4 0 8 — 3
和施 工 方案 。
隧道 在地 质 薄 弱地 段 施 _ 时应 严 格采 用 小 药 量 、 测 整个 隧道 区域 的基本 地 质 情况 , 丁 无法 详 尽 描 述 隧道 短进 尺 的施 工方 案 。施 工 单 位 为追 求 进度 , 围岩 的 内部 的具 体情 况 。 对 因此 在施 工过程 中 , 工单位 要根 据 施
自稳 能 力 做 出盲 目乐观 的估计 。 而选 择 了不合 适 的 开 挖 面揭 露 出来 的围岩 地 质情 况 . 前 方 的地 质 情 况 从 对 施 工 方 法 , 体 表 现 为 : 追 求 开 挖 进 尺 , 药 量 过 进行 必要 的超前 探测 。 具 为 装 多 、 破方 法 选 择不 当 ; 期 支护 没 有 及 时跟 进 , 围 爆 初 使
挖方 量约 为 3 . 49万 1 。 3 " 1
走 向规 划 出现误 判 . 有 绕避 应 当并且 可 以绕避 的 不 没
或 裂隙 、 脉 等破 碎 岩 工程 所处 区域 的 出露地 层 以变质 花 岗岩为 主 , 节 良地 质地 段 , 者 隧道 轴线 与 断层 、 带 的夹角 太小 、 甚至 方 向平 行 等 。 理裂 隙 发育 开挖 揭 露 出 的围岩 情 况 如下 : 程 地 质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摘要: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生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故在施工中应预防其发生,发生塌方后需及时准确处理,减少塌方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隧道工程;塌方;预防;措施
abstract: in the geological bad location build tunnel, often encounter dongding surrounding rock up, lateral sliding wait for a phenomenon, even happen serious accidents such as roof caving, these phenomena in construction, called landslides. landslides threat, that life safety construction delay period, the more unstable surrounding rock. so in construction shoul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happened to collapse in a timely and accurate after treatment, reduce the harm of landslides.
keywords: tunnel project; landslides; prev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塌方产生因素分析
塌方一般是由于地质不良、设计定位不当、施工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

穿越断裂褶皱带,穿越严重分化的破碎带、堆积层等都容易产生塌方。

地下水往往也是重要因素,地下水丰富易造成塌
方。

(1)地质因素。

地质条件是造成塌方的基本因素。

隧道工程属地下工程,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过程中受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巨大。

水利工程隧道施工受多变的地质条件影响,如遇到地下水、岩溶、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岩爆、瓦斯、偏压浅埋、膨胀土等条件,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而且隧道开挖跨度大,防水要求高,加之受勘查水平及其他很多相关因素的制约,这些无疑加大了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塌方事故产生。

(2)设计因素。

水利工程隧道施工设计方法当前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及现场监控法等,这些方法又以工程类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

在设计过程中若对围岩判断不准或情况不明,从而设计的支护类型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也是导致施工中产生松驰坍塌等异常现象的原因,而且设计中的地质勘查周密详尽与否也是造成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诱发甚至主导因素。

(3)施工因素。

施工是引起塌方的直接因素,由于对地质情况掌握不够,从而选择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如不恰当的急于进洞、炸药用量过多、支护不及时不牢靠、围岩暴露时间过长、爆破方法选择的不恰当等),或选择了不合适的围岩情况的施工方法(如本应小断面开挖,结果采用了大断面开挖法,或应先拱后墙法,而采用了先墙后拱法等),并且又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则会造成围岩塌方,甚至由于塌方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再次塌方或引起更大的塌方。

二、塌方预防措施
对于塌方应以预防为主。

防止塌方是保证安全施工和快速掘进的关键,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施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实施超前地质探报技术,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和监测有无异常,仔细研究岩体和地下水变化规律,不断修正和完善原设计方案。

(1) 勤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和量测现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变化情况,研究变异规律,据以制订施工对策,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埋设yst型钢丝收敛计,及时预报岩体稳定情况。

(2) 短开挖。

岩性不良地段,严格控制进尺,紧跟作业面一次支护快速衬砌,多打孔,少装药,放小炮,保证断面规整,为初期支护创造条件。

(3) 强支护。

及时支护是消除塌方的重要手段,强支护是预防塌方的主要措施,施工中利用小导管注浆、长管棚、格栅拱等进行强支护。

在隧道的施工中,必须使用正确的施工工艺。

目前的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的是新奥法施工,但在各个环节上,又各具特色。

在遇到岩体破碎软弱时,其放炮药量必须严格控制,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开挖断面尽可能的小,超前支护必须强化,支护类型必须满足强大地压的需要。

钢拱架支护除该锁脚描杆外,还要保证支架不下沉。

同时要用挂网喷浆及模筑砼及时把开挖隧道的拱顶、拱墙予以封闭,借以增大支护承载力,保证隧道顺利向前掘进。

三常见塌方的处理方案
隧道一旦发生塌方情况,施工单位应当按规定程序分级上报有关各方,并按塌方处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快速撤离人员、机械设备,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现场监理应当积极参与塌方原因分析和调查,掌握详细情况,并督促施工单位保护好施工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塌方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积极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检测、专家组等各方到场,分析塌方原因,制定处理方案,监理方要对塌方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方案确定后应认真监督落实,加强监控。

塌方处理方案主要遵循以下顺序:首先对塌方后方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防止塌方不断扩大,影响后方安全,其次根据塌方特点制定处理措施和方法,第三是制定塌方前方的施工方案。

塌方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变形特征,以不断改进处理方法和措施。

塌方大小是由塌方体规模及补给状况决定的。

不同类型的塌方,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某些情况还需要几种方案综合处理。

现对几种常见的塌方形式提出如下处理方法(见表1)。

表1塌方处理的主要方法
四结束语
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非常关键,也关系到企业信誉、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必须高度引起重视。

隧道一旦出现塌方,必须抓紧时间处理,不然会造成塌洞越来越大,甚至通天。

而处理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即首先抓紧治标,不使漏洞扩大,然后治本,保证隧道长治久
安。

塌方处理必须要有多种方案进行选择。

一方面要按照“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择优选取,同时还要充分考试施工单位处理塌方的经验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情况,一旦施工方案确定,就要立即组织精干队伍抢进度、抓质量、指挥协调到现场,技术指导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塌方处理任务,从而保证整个隧道的综合效益提高。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