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宁英歌

一、普宁英歌概况

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普宁英歌在2006年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它流行于潮汕地区,在普宁、潮阳较为出名。它已经有300多年的传承发展史了。

英歌表演是融舞蹈、南拳、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参与者都为男子。体现了一种勇猛威武、雄壮有力的气势。它是扬正抑邪、吉祥平安、辞旧迎新的象征!

在普宁,基本上村村都有英歌队,其中,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英歌队伍就有160多支。从里面脱颖而出的英歌队,可以冲出普宁,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普宁英歌的风采。比如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营造了热烈气氛。2010年去上海世博会表演,而且又多次接受《远方的家》、《走遍中国》的专访。

二、普宁英歌的历史与特征

普宁英歌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兴起年代清乾隆年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

普宁英歌表演,大多以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内容。历来英歌队的装束打扮,进攻防守的击打动作,穿插分割冲锋陷阵,欢呼胜利等调度场面,无一不是与这故事有关。但表现手法富于写意性,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群体的形象,通过对“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男性的粗犷、野性和豪放。

三、英歌队伍

英歌队的人数一般在24、36、72人,最多可以有108人,均为梁山好汉着装,画脸谱,锣鼓队在后面。

队伍里面的主要人物有:执旗者,他是指挥进

场合退场的人。耍蛇人时迁,他会在队伍里面来回

穿梭,并指挥队员的行动。队伍里面击鼓的自然是

老大宋江了,所有的英歌队员都是按照鼓的节奏来

击槌的。击槌队伍里面分为4个小队,里面有4

个队长,称为四槌。头槌是大刀关胜,红脸挂红须,

有特定红帽子,脸谱以青红色为基调。二槌是黑旋

风李逵,他黑脸挂黑须,有特殊的黑帽子,黑色着

装。三槌是花和尚鲁智深,黄色和尚着装,带佛珠。

四槌是行者武松,小生打扮,丹红脸和竖眉,带行

者帽,是个英姿焕发、刚强无敌的美男子。队伍里

面男扮女装的是孙二娘和扈三娘。队伍里面人数最

多的是武者,脸谱大同小异,包头巾,衣服有绿色、

黄色、红色、黑色。

四、普宁英歌的套路

普宁英歌的槌法很有讲究,可以把槌耍得像盛开的花。槌法有竖击槌、斜击槌、双抛击槌。这些击槌的动作要求出手要快、眼随槌到、槌槌有力。竖击槌、斜击槌、双抛击槌,配合双脚步伐的变化或跳跃奔跑,还有配合头部、肩部的左右快速摆动。击槌击得好,决定了动作的力度与灵敏度,是增加表现力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腿脚步法分为静站和跳动。静站有马步-大站马、弓步-金鸡独立、单腿站立-弓箭步、蹲跪步-坐莲步、步法要求稳健有力。跳动有“提颠步”双脚交替,一步一颠。“蹉跳步”双脚交替向前跑动或向上跳时,跑一步向前蹉跳一下。“横蹉步”双腿成马步,向前向右方蹉步移动。“碎步”双脚稍踮起脚后跟,用前掌快速碎步前进,后退或左右移动。

按节奏板式可以分为慢板英歌、中版英歌、快板

英歌。慢板英歌以普宁北山英歌队为代表,所用槌略

长,节奏缓慢,但却呈现出泰山般的沉稳。因其舞法

单纯古朴,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英歌。中版英歌

以普宁泥沟英歌队为代表,槌的击法较灵活丰富,动

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马为基础。不出现耍蛇人。队形构

图较丰富。快板英歌以普宁南山英歌为代表。所用木

槌短、细些,槌的击法灵活多变,动作套路较多,有

双人对击、也有四人对击,出现时迁在队伍前引导。

英歌的队形变化无穷。有双龙出海、田螺圈、双

穗花、金龙穿水、铁索链等。

英歌各种“耍槌”“击槌”“腿脚动作”,依一定方法和规律组合就成了套路。套路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的稳固下来。每一个英歌队都能编排出二、三或多个套路,经表演实践,代代传承下去。英歌队员从娃娃抓起,每个村子都有少年英歌队,英歌队的组建在村里很受重视。

五、知名的普宁英歌队伍

普宁英歌队,知名的就有南山英歌队、泥沟英歌

队、圆山英歌队、新坛英歌队、涂坑英歌队、咸寮

英歌队。南山英歌队属于快板英歌,交替直槌,在

91年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中荣获金奖,多次上京城、

省城汇演,是英歌队中的佼佼者。泥沟英歌队是中

板英歌,双直槌,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

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

营造了热烈气氛。2004年泥沟被评为“艺术之乡”,

泥沟编导兼总教练张伯琪老师,也被授予“广东省

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六、英歌——普宁人的骄傲

每年正月初二初三,流沙就有大型的英歌队伍巡游表演,而且表演的英歌队是普宁英歌的佼佼者。英歌所到之处,万人空巷,道路挤得水泄不通。英歌锣鼓声和击槌声鼓动人心,英歌队员那勇猛威武、雄壮有力的气势,舞出了新年的喜庆、热闹、红红火火,象征着扬正抑邪、吉祥平安。

作为普宁流沙人,从小到大,每年的春节,我和家人都会站在市政府里面看着英歌队表演,风雨无阻。英歌舞是普宁人心中的骄傲,我为普宁英歌而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