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把8个 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8个 里面有( )个( )。
( )是( )的( )倍。
二、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1) 的个数是 的( )倍。
(2)( )的个数的( )倍是( )的个数。
(3)( )的个数除以3是( )的个数。
2.完成P54 7
倍的认识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2.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运用画图,列式的方法正确解答倍数问题
2.能在引导下理解题意解决较难的倍数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③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①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②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③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练习题
教学反思
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
(5)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
反过来想: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
最后我们答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2.教学例3:
出示P52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2)。
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倍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倍”的理解,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倍数进行解答。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倍数的概念,并进行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一共6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有2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一共会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以3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为例,解释什么是“倍”。
解释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倍”的概念。
3. 练习与讨论: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例如:如果有4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一共会有几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倍数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 3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一共6个苹果,称为3的倍数。
2. 2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2个苹果,一共4个苹果,称为2的倍数。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题目:(1)一个篮子里有9个苹果,小华拿走了3个苹果,请问小华拿走了篮子里几个苹果?(2)一个盘子里有5个橘子,小明吃掉了2个橘子,请问小明吃掉了盘子里几个橘子?答案:(1)3个苹果(2)2个橘子2. 思考题:如果有5个男孩,每个男孩手里都拿着3个苹果,一共会有几个苹果?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
倍的认识单元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白地市教育管理中心小学部邹月英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并用这个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了解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学会绘制线段图,并利用画线段图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抽象思维,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希沃软件、学生练习单、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迁移。
1、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
2、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象棋的价钱是8元,洋娃娃的价钱是象棋的4倍。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洋娃娃的价钱是多少元?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分析题意,初步感知“4倍”的含义。
师:解决这道题的突破口在哪?4倍是什么意思?2、小组探究,尝试画图。
师:想想看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象棋的价钱,那么洋娃娃的价钱有几个这么多?师:画点子图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如果象棋的价钱是18、28、38元呢?画点子图还合适吗?有没有更简洁的画法可以表示出象棋的价钱?师: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倍数象棋的价钱。
你知道怎样表示洋娃娃的价钱吗?师: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快动手画一画吧!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3、汇报交流,质疑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汇报想法和画法。
学生互相补充、质疑、释疑,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提升。
4、规范画图,总结画法。
师:现在看看你的线段图,有什么要改正或补充的?你觉得画线段图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5、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看一看,一倍数是8元,洋娃娃的价钱是它的4倍,要求洋娃娃的价钱,就是求什么?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么法计算?现在能列出算式了吗?6、回顾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例3》 教学设计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初步学习“倍”,比较抽象,应以“说”的方式先巩固“倍”的概念,理清关系,再引出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三、提升总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交流,提出不同的观点,引发思维碰撞,进而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新知得到不断更正与整合】
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8×4=32(元)
答:象棋的价钱是32元。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倍数的概念;2.掌握倍数的运算方法;3.能够应用倍数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倍数的概念;2.倍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倍数的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彩色纸、彩色笔;3.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红色的卡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数的倍数。
2.请一名学生回答,并解释一下为什么。
3.教师给出答案:这是2的倍数,因为红绿灯是交通规则中的常见事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
二、概念引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倍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倍数与原数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通过例子的实际操作,在学生中间形成对倍数的初步认识。
三、倍数的计算(20分钟)1.教师通过多种展示形式,向学生介绍倍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规律,通过找出相同规律的数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总结出倍数计算的规则。
4.给学生分发口算卡片,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际的计算练习。
四、运用倍数(30分钟)1.教师通过多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倍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得出答案。
4.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解答。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倍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扩展:1.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倍数问题,如三的倍数、四的倍数等;2.可以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提高学生对倍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倍数的掌握程度。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 1 幅图(2 个辣椒 ),挨次出示第 2,第 3、第 4 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 2?又摆几个 2?现在有几个 2?(2)出示玉米图(3 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5 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 个 2、5 个 3、3 个5。
3.思量:(1)5 个 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 个 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 个 5 与 5 个 3 有什么不同?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 2 根,红萝卜 6 根,白萝卜 10 根。
(2)如果把 2 根胡萝卜看成 1 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 1 个 2,2 个 2,3 个 2。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倍的认识- 练习课教案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课件展示)1.填一填。
2.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一第8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
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想一想;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不增加也不减少。
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画一画;算一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师做出评价;并进行归纳。
3.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边讲解;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那么再过1分钟;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仍然是1个变成2个;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师进行评定。
4.练习十一第1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提问;(1)小熊有5个玉米;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小组合作;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然后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共3课时)
作业设计
1.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有关 “倍” 的例子,并和家长说一说。
2. 做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一、“倍” 的概念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来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师: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方法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
生:“倍” 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师:非常好!那谁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呢?
生:苹果有 6 个,梨有 18 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3 倍。求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用 18 除以 6,等于 3。
师: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将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生:“倍” 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师:非常好!那谁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呢?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有 4 个,梨有 8 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2 倍。
师: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 “倍” 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为综合练习做好铺垫。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倍的认识第 3 课时解决问题》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倍的认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倍”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而在第 3 课时,我们将重点运用“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倍”。
比如说,小明有 3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 2 倍,那么小红就有 6 个苹果。
这里的 2 倍,就是表示小红的苹果数量和小明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与“倍”相关的情况。
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果园里有梨树 18 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3 倍,苹果树有多少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想到,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3 倍,也就是说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 × 3。
已知梨树有 18 棵,那么苹果树的棵数就是 18 × 3 = 54(棵)。
再来看一个例子:学校舞蹈队有女生 12 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一半,男生有多少人?这里的“一半”其实就是 05 倍或者说是 1/2 倍。
那么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 1/2 ,即 12 × 1/2 = 6(人)。
还有这样的题目:养殖场里有 8 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 4 倍,鹅的只数比鸭少 5 只,鹅有多少只?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算出鸭的只数,因为鸭的只数是鸡的 4 倍,所以鸭的只数是 8 × 4 = 32(只)。
然后再算鹅的只数,因为鹅的只数比鸭少 5 只,所以鹅的只数是 32 5 = 27(只)。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解决“倍”的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楚题目中给出的各种数量关系;其次,根据题目中的倍数关系,确定计算方法;最后,计算出结果,并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有时候会分不清哪个量是“1 倍数”,哪个量是“几倍数”。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迁移获得“倍”的概念。
“倍”是⼀个新的概念,是⼀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深⼊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兔吃萝⼘”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学习兴趣。
⾸先通过⽐较胡萝⼘(2根)和红萝⼘(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个数的⼏倍”的含义。
再次通过“圈⼀圈”,让学⽣在动⼿操作中⽐较⽩萝⼘与胡萝⼘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个⼏”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教学⽬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的实际情况,我预设⽬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个数是另⼀个数⼏倍的含义,初步建⽴倍的概念。
2、通过动⼿操作,培养⼏何直观。
3、使学⽣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常⽣活的联系,培养学⽣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表达的`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个数是另⼀个数⼏倍的含义,初步建⽴倍的概念。
突破⽅法:通过圈⼀圈、画⼀画等操作活动,让学⽣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感受,从⽽建⽴“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步深化,使学⽣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段,创设⼀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练习》(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练习》(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练习》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以及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倍”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难点:理解倍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巩固对倍的认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3个苹果,然后展示2个苹果,让学生判断哪个是3个苹果的倍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数认识第3课时
第 3 3 课时课时倍数的认识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1.1.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掌握过程与方法: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4.培养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学会求解。
教学难点: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法:谈话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一、复习导入1.1.妈妈买了妈妈买了6个面包,个面包,33块蛋糕。
面包的数量是蛋糕的几倍?2.2.文具盒里有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支铅笔,22支圆珠笔。
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几倍?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
【自主学习】二、探究新知1.“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
教学教材P52-P52-例例3。
出示情境图,指名学生说说图意。
已知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
生自己思考,交流想法。
(1)阅读理解:①知道军旗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②知道了两种价钱的关系。
(2)分析与解答:解法一: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列式计算:列式计算:88×4=324=32(元)(元)(元)所以,象棋的价钱是32元。
元。
解法二:图示法。
解法二:图示法。
军旗:军旗:8元 是军旗的是军旗的4倍象棋:象棋:32元【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 回顾与反思:顾与反思:3232元是8元的多少倍?元的多少倍? 3232÷÷8=4可知解答正确。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第3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十一第5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7×3=21”算式的意义。“为什么乘3?”
(2)练习十一第6题(课件出示)
①读懂信息,运用策略,解释过程。
②同伴互助,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学科:数学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305、308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倍数的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同桌互相交流线段图画法,全班反馈。教师板书。
(5)概括比较抽象模型
比较8×4=32,9×3=27,5×3=15几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点。进一步思辨“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的本质所在。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画法。
8元
军旗:..
象棋:. . . . .
?元
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4=32(元)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算式的意义。
(3)回顾与反思。
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补充答语,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体现数学规范性和完?元4×8=32(元)
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
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倍的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操作和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活动中,逐步建立倍的概念,体会倍的本质特征。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2)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4)学生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模型。
(2)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案标题: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发现和掌握“倍”的基本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倍的认识2.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操作、交流3. 教学工具:教具、学具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倍”的概念。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倍”的理解。
3.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的基本性质,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4. 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互动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以及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在单元测试中对“倍”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倍”的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倍”的知识。
3. 鼓励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教师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倍数进行计算。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感受到并理解倍数的意义及应用方法。
3.学生能够掌握用倍数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倍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板书:倍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教具:计算器,实际生活中的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如铅笔、椅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计数和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联想到倍数的概念。
Step 2: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例“小明买了一盒铅笔,一共有12支,他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几支?”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解释“倍数”的概念,即一些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数倍。
Step 3: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板书和教具,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出发,讲解倍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示范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如何用倍数进行计算。
Step 4:练习(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倍数概念和方法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Step 5:巩固(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倍数概念和方法,运用自己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Step 6: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倍数的概念及应用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学生将能够准确地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2. 教学目标•理解并且正确使用“倍”的概念;•能够计算一个数的倍数;•能够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能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教具(如计数棒、图形卡片等);•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联想“倍”的概念。
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倍数?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倍数?”等。
第二步:概念讲解1.教师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概念的定义和例子。
可以使用图表或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解释“倍数”的定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当它可以被这个数整除时。
”3.教师举例说明:“比如,6是3的倍数,因为6可以被3整除。
”4.教师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其它的倍数。
第三步:实际运用1.教师出示一组计数棒,让学生观察并推测该数的倍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3.学生将自己的答案汇报给全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
4.教师提问:“30的倍数有哪些?”让学生尝试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5.教师提供具体数字或物品,让学生判断是否是某个数的倍数。
第四步:问题解决1.教师出示一些与倍数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互相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3.学生将自己的答案汇报给全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讨论。
第五步:拓展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倍数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挑战自己的思维能力。
5. 总结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和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通过实际运用和问题解决的环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教学重点
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学会求解。
教学难点
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妈妈买了6个面包,3块蛋糕。面包的数量是蛋糕的几倍?
2.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2支圆珠笔。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几倍?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板
书
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乘法或除法计算出结果(求大项用乘法,求小项用除法)。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乘法或除法计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材P5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2.教材P54-练习十一第6题。
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
二、探究新知
1.“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
教学教材P52-例3。
出示情境图,指名学生说说图意。已知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
生自己思考,交流想法。
(1)阅读理解:
知道军旗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知道了两种价钱的关系。
(2)分析与解答:
解法一: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
列式计算:8×4=32(元)
所以,象棋的价钱是32元。
解法二:图示法。
军旗:
8元 是军旗的4倍
象棋:
32元
(3)回顾与反思:32元是8元的多少倍?
32÷8=4
可知解答正确。
2.归纳与总结。
课题
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课时
1
主备人
陈沐阳
执教人
陈沐阳
教学目标
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3.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
4.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