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降低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不合理用血和异体用血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优化血液标本采集:PDCA循环法的应用

优化血液标本采集:PDCA循环法的应用

优化血液标本采集:PDCA循环法的应用1. 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操作,其质量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

为了提高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本文档将介绍PDCA循环法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2. PDCA循环法简介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循环执行,可以不断优化过程,提高质量。

3. PDCA循环法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3.1 计划(Plan)在计划阶段,需要确定血液标本采集的目标和要求,分析现有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的操作流程和存在的问题。

2. 确定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指标,如采血时间、采血量、采血合格率等。

3. 分析问题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人员培训不足等。

4. 制定改进措施,如优化操作流程、定期维护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

3.2 执行(Do)在执行阶段,根据计划阶段的改进措施进行实施。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修订血液标本采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一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新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3. 对血液标本采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在实际操作中,按照新的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

3.3 检查(Check)在检查阶段,需要对执行阶段的结果进行评估,以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执行阶段的数据,如采血时间、采血量、采血合格率等。

2. 对比执行前后的数据,分析改进措施的效果。

3. 如有必要,可进行抽样检查,以确保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符合要求。

3.4 行动(Action)在行动阶段,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1. 背景血样采集是医学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发生不合格事件,如采集失败、血样污染等。

这些不合格事件给医疗机构和患者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风险。

因此,采取措施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2. PDCA循环介绍PDCA循环是一种管理方法,全称为Plan-Do-Check-Act循环。

它通过持续的、循环的改进来实现目标的达成。

PDCA循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Plan(计划):制定改进目标和计划。

- Do(执行):执行计划并收集数据。

- Check(检查):分析数据,评估执行结果。

- Act(行动):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持续改进。

3.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步骤3.1. Plan(计划)- 确定改进目标:例如,将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降低到每月不超过5次。

- 分析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过去的不合格事件数据,确定主要问题和原因。

- 制定改进计划:例如,提高采集人员的培训水平、改善采集设备的维护等。

3.2. Do(执行)- 实施改进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训、设备维护等工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 进行血样采集:采集人员按照新的培训和流程要求进行血样采集。

3.3. Check(检查)- 收集数据:记录血样采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采集成功率、采集时间等。

- 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是否达到改进目标。

3.4. Act(行动)-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达到改进目标。

- 如果达到目标,继续保持并进行持续改进。

- 如果未达到目标,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注意事项- PDCA循环需要持续进行,不断改进。

-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需要与采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利用PDCA循环方法,医疗机构可以持续改进血样采集工作,减少不合格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样采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证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利益。

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1.2 方 法 1.2.1 术 后 功 能 锻 炼 方 法
对照 组 按 照 常 规 护 理,由 责 任 护 士 在 患 者 术 前、
广泛开展,术后的功能锻炼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手 术 成 功 的 关 键 在 于 术 后 肢 体 的 功 能 恢 复 状 况 ,关 节 置 换 术 早 期 康 复 训 练 是 保 证 和 巩 固 手 术 效 果 ,促 进 功 能 康复的 重 要 方 法 。 [2-3] 为 提 高 患 者 术 后 功 能 锻 练 效
长,带领小组成 员 调 研 现 状、分 析 原 因、制 定 计 划、组 织实施,检查并 评 价 措 施 是 否 有 效,是 否 有 新 的 问 题
好 的 效 Biblioteka ,报 告 如 下 。发生,对未解决的问 题 纳 入 下 一 个 PDCA 循 环,不 断
1 资 料 与 方 法
持续质量改进。
1.1 一般资料 选 择 2013 年 1~12 月 在 我 科 住 院 1.2.1.2 计划(P) 护 理 小 组 成 员 通 过 专 科 质 量 督
术后及出院 时 给 予 功 能 锻 炼 指 导。 观 察 组 按 照 PD- CA 循环实施功能锻炼护理,具体如下。 1.2.1.1 建立 PDCA 护 理 小 组 由 护 士 长、专 科 护 士 、责 任 组 长 、手 术 医 生 及 责 任 护 士 组 成 ,护 士 长 为 组
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我科应用 PDCA 循环对80例髋 关 节 置 换 患 者 的 功 能 锻 练 进 行 持 续 质 量 改 进 ,取 得 较
关 键 词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 PDCA; 功 能 锻 炼 ; 康 复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1-4152(2014)16-0081-03 DOI:10.3870/hlxzz.2014.16.081

PDCA循环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08-01T16:11:29.2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陶新玲陈辉孔丹[导读]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陶新玲陈辉孔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164-02【摘要】目的探索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

方法对5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了患者对治疗康复的依从性。

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治疗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主动学习掌握康复训练知识,从而提高自理能力,保证生活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掌握康复训练过程,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肢体功能,满足患者良好生活需要。

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有效的预防了术后并发症发生,使其认识到发生并发症的严重性及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行髋关节置换术51例(53个),其中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年龄22-74岁,男8例、女9例其中1例行双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19例,年龄65-76岁,男11例、女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男88岁;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男56岁行双髋关节置换;曾患肾脏、皮肤病、接触化工材料、长时间应用激素治疗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均为男性;分别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病史,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完成健康教育,51例其中45例分别经1月、3月、6月随访后假体功能均恢复良好,4例因更换电话无法随访,2例合并症多死亡。

运用PDCA降低择期手术备血不及时率

运用PDCA降低择期手术备血不及时率

输血科、医务科
与肿瘤外科护长共同探 讨备血不及时的原因
PDCA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原因分析
头 脑 风 暴
原因分析总结(鱼骨图)

采血不及时
病人家属
互助献血 观念不强 替患者节省术前配血开销 人员配置不足
管床 护士
术前评估不到位
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
管床医生
非本人填单 输血时间难以确定
输血科医生
备血、取血信息传递错误
择 期 手 术
培训不到位
备 血 不 及 时
部分外科离 输血科较远
信息系统不完善
监管不力
患者占用医务 人员专用电梯
未与绩效挂钩 输血制度落实不到 位
血库库存不足 电脑自动生 成输血时间




主要症结
输血申请单递 送不及时
输血时间
填写错误
输血目的不明确
分析结论:
如果能解决输血申请单递送不及时、输血目的不明确 及预定输血时间填写错误三个主要症结,就能降低择期 手术备血不及时率90.12%。
解决护士采血不及时及对患者节省术前配血开销的对策
1、对输血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见后 页),明确择期手术用血,护士需 于手术前一日下 午16点前采集好血 液送至输血科,必要时做好记录。 2、改变医务人员节省配血开销的观念, 严格遵照择期手术备血制度,必要 时做好培训。
(二)对策实施
实施三:
解决取血信息传递错误的对策
林凯龙
原因分析,设 定目标值,制 定措施计划
全体 组员
实施新流程, 持续收集数据
全体 组员
结果处理,确 定下一步改进 措施
符晓青 陈丽梅


成 员

PDCA在合理用血、降低临床不合理输血率的应用

PDCA在合理用血、降低临床不合理输血率的应用
急性与慢性对比 因素分类
其他因素
医生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
医生因素
其他因素
从三方面整改 医生 (重中之重)
医院
患者
降低2016年临床不合理输血率
计划(Plan)
用血不合理对策拟定(头脑风暴)
邱和生:成立输血管理小组,强化实行上级医师签字制度,对于上级医 生没有签字的,给予一定处罚。由质控人程巧玲监督。
C阶段——效果评价
2015年
不合理 总数
2016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5年与2016年不合理输血率对比
2015年不合格输血率18.05%
2016年不合格输血率9.09%
合理 不合 理
合理 不合 理
意外之喜
2015年与2016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例
效果评价
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内四 科全员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输血不合格率较 201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其中不合理率达18.05%
合理59例 不合理13例
原因分析
不合理输血原因分析(头脑风暴)
邱和生:科内没有建立输血制度,输血审核不够
卢天翔:有些医生输血指针不是很明确,特别是输血浆的指针不明 确。
张文梅:有些医生存在安慰输血,有时是患者强烈要求。
王建春:医院督查不够,有时可不输血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 给予输血,医院没有给予惩处措施。 程巧玲:1、有些癌症患者认识错误,认为输血可以提高免疫力,要 求输血,存在医生听病人的。2、输血科对于没有指针的输血未予制 止,仍给予送血,并未给予警告。

PDCA在降低TACE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PDCA在降低TACE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PDCA在降低TACE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3-21T12:21:54.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作者:孙亚莉李正静郑晓宇[导读] 探讨应用 PDCA 循环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的效果。

(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 210009)【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PDCA 循环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项目小组,统计2015年1月—12月全年股动脉穿刺的例数,针对出血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并落实。

结果: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由1.51%降低至 0.50%。

结论:运用 PDCA 程序,有效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57-02随着新技术、新器械及新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介入诊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成为与内科、外科齐名的第三大支柱性学科。

股动脉因具有粗直、固定、位置表浅[1]、搏动明显、便于穿刺等特点,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穿刺部位。

根据我科的实际情况,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主要表现为:穿刺处敷料外观渗血、穿刺处皮下淤血、穿刺处血肿。

发生此类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发现不及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为此,本项目将PDCA循环应用于股动脉穿刺术病人的护理中[2],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12月我科行股动脉穿刺术795例,其中男性406例,女性389例,年龄38~87(58.1±13.5)岁,发生术后出血12例,出血发生率1.51%。

1.2 方法1.2.1 PDCA循环1.2.1.1计划(P)2016年1月开展多部门合作,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启动“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的质量改进项目,成员包括:本科室医生、DSA室护士、病房护士。

PDCA循环模式管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管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中的应用

因此ꎬ该程序可能成为未来这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ꎮ公民器官捐献应用于上腹多器官肝移植在我国尚处于开展初期ꎬ手术难度大ꎬ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杂程度超出常规的肝移植手术ꎬ因此术后护理也极具挑战性ꎮ具体护理工作中ꎬ密切观察移植肝脏㊁胰腺功能恢复情况㊁做好腹部引流管护理ꎬ预防并发症的发生ꎬ是保证公民器官捐献供体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参考文献[1]㊀JElkriefLꎬChouinardPꎬBenderskyN.etal.Diabetesmelli ̄tusisan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formajorliver ̄relat ̄edoutcomesinpatientswithcirrhosisandchronichepatitisC[J].Hepatologyꎬ2014ꎬ60(3):823-31.[2]PallayovaMꎬWilsonVꎬJohnRꎬetal.Livertransplantation:apotentialcureforhepatogenousdiabetes[J].DiabetesCareꎬ2013ꎬ36:97.[3]DeanPGꎬKuklaAꎬStegallMDꎬetal.Pancreastransplanta ̄tion[J].BMJꎬ2017ꎬ357:1321.[4]GruessnerRWꎬGruessnerAC.Thecurrentstateofpancreastransplantation[J].NatRevEndocrinolꎬ2013ꎬ9:555-562. [5]罗新春ꎬ豆秋江ꎬ曾丽珍ꎬ等.8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胰腺功能恢复的护理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3ꎬ9(48):840-841.[6]KarimianNꎬOpdenDriesSꎬPorteRJ.Theoriginofbiliarystricturesafterlivertransplantation:isittheamountofepi ̄thelialinjuryorinsufficientregenerationthatcounts[J].JHepatolꎬ2013ꎬ58(6):1065-1067.[7]何小凤ꎬ叶海丹ꎬ豆秋江ꎬ等.6例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管道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2ꎬ11(9):45-46. [8]蔡秋程ꎬ杨芳ꎬ张小进ꎬ等.肝移植术后胃肠道穿孔的处理[J].腹部外科ꎬ2016ꎬ29(1):48-51.[9]何小凤ꎬ叶海丹ꎬ豆秋江ꎬ等.6例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管道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2ꎬ11(9):45-46. [10]周勇霞.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ꎬ2016ꎬ35(15):2055-2057. [11]张莹ꎬ韩东冬ꎬ王华光ꎬ等.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ꎬ2016ꎬ9(6):496-501. [12]叶海丹ꎬ伍淑文ꎬ豆秋江ꎬ等.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簇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ꎬ2012ꎬ6(3):264-266.本文编辑:赵㊀雯㊀㊀2018-12-12收稿PDCA循环模式管理在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中的应用何晓红ꎬ周子源ꎬ马㊀翠∗ꎬ王㊀林ꎬ徐筱清ꎬ王海丽ꎬ林恒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㊀广西南宁530021)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管理在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ꎬ调查患者血栓基础预防达标率情况ꎮ成立血栓质控小组ꎬ按照PDCA循环即计划㊁实施㊁检查㊁处理4个阶段进行血栓质量管理ꎮ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由58.3%提高至78.3%ꎬVTE发生率由5.80%下降至1.39%ꎬ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PDCA循环模式管理在骨科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中应用效果较好ꎬ可提高患者基础预防的达标率ꎬ降低VTE发生率ꎮʌ关键词ɔPDCA循环ꎻ髋关节置换术ꎻ膝关节置换术ꎻ血栓ꎻ基础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12.015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2-0044-03㊀㊀据报道ꎬ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较高ꎬ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ꎬ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ꎮ有文献报道ꎬ骨科大手术VTE发生率达20.6%~58.2%ꎬ尤其是术后24h是血栓发生的高峰时期ꎬ经预防后可降至2.4%~3.19%[1]ꎮ有研究表明ꎬ通过实施不同层次㊁不同强度的预防措施ꎬ包括基本预防和(或)物理预防和(或)药物预防ꎬ手术后均无明显与VTE等相关临床异常ꎬ所有患者能顺利康复[2]ꎮ因此ꎬ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降低VTE的发生率㊁病死率ꎬ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痛苦ꎬ降低医疗费用[3]ꎮ[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6742)ꎮ∗通信作者有研究表明ꎬ踝泵训练为预防血栓的保护性因素ꎬ故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ꎬ防止DVT的发生[4]ꎮ有研究表明ꎬ大量输液和大量饮水可以更好地稀释血液ꎬ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5]ꎮ但目前我国对血栓预防的现状并不佳ꎬ尤其是患者本人对血栓知识及对其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方面[4ꎬ6]ꎮ2018年5月以来ꎬ我科采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对血栓进行基础预防ꎬ取得满意效果ꎮ现报告如下ꎮ1㊀PDCA循环实施方法1.1㊀计划阶段(P)1.1.1㊀现状调查㊀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我科行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ꎮ参考相关文献[7-10]设计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调查表ꎬ经检验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ᶄsα系数为0.813ꎮ调查内容包括:术44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6月第25卷第12期后是否饮水㊁24h饮水量㊁踝泵训练次数及踝泵时间ꎮ调查术后24h患者血栓基础预防的达标率情况ꎮ患者自愿参与ꎬ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ꎮ调查发现ꎬ60例患者中仅有35例术后24h踝泵运动及饮水量达标ꎬ术后24h基础预防的达标率为58.3%ꎮ1.1.2㊀拟定活动计划书㊀成立血栓质控管理小组ꎬ医护人员共15名ꎬ其中博士㊁硕士㊁本科㊁大专学历分别占26.7%㊁13.3%㊁40.0%㊁20.0%ꎻ高级㊁中级㊁初级职称分别占26.7%㊁46.6%㊁26.7%ꎮ由科主任担任组长ꎬ护士长担任副组长ꎮ召开小组会议ꎬ明确成员分工ꎬ制定活动计划ꎬ并将PDCA活动时间定为2018年5月~10月ꎮ1.1.3㊀主题选定㊀建立由15名骨关节外科病房护士及医生组成的CQI小组ꎮ采用PDCA循环活动主题矩阵表ꎬ以 5㊁3㊁1 评分法从参与人员 能自行解决㊁需要一个单位配合㊁需要多个单位配合 3个评分标准进行评分ꎬ汇总出分数最高者为本次活动主题 提高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栓基础预防中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 ꎮ1.1.4㊀原因分析㊀为寻找骨关节外科住院患者血栓基础预防中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低的原因ꎬ通过绘制鱼骨图(图1)进行特性要因分析ꎮ要因主要包括:患者术后疼痛ꎻ担心切口裂开ꎻ患者知识缺乏ꎻ患者术后过于疲惫ꎬ睡眠不足ꎻ护士缺乏对患者的监督ꎻ医务人员工作量大ꎻ无饮水量的分配方法ꎮ图1㊀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患者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低特性要因分析鱼骨图1.1.5㊀真因验证㊀以经验评出的要因存在主观性ꎬ为了精益求精ꎬ利用查检表ꎬ遵循 三现 原则ꎬ绘制柏拉图ꎬ采用 二八法则 找出真因ꎬ确认改善重点ꎬ具体见图2ꎮ按照80/20原则ꎬ真正原因包括患者术后疼痛㊁患者知识缺乏㊁医务人员缺乏对患者的监督㊁患者担心切口裂开ꎮ图2㊀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患者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低真因验证柏拉图1.1.6㊀目标设定㊀将目标设定为2018年5月~10月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患者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由原来的58.3%提高至77.0%ꎮ圈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名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 5㊁3㊁1 评分法评估而推算的ꎬ品管圈成员的能力自评平均分为3.0分ꎬ换算为60.0%ꎮ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ꎬ目标值=现状值+(100%-现状值)ˑ圈员能力ˑ改善重点=58.3%+(41.7%ˑ60%ˑ75%)=77.0%ꎮ1.1.7㊀对策拟定㊀将查检的真因ꎬ利用品管圈5W1H方法ꎬ经由圈员讨论及评分后ꎬ利用脑力激荡法找出4条改善对策:①加强疼痛管理ꎬ联合㊁多模式㊁超前镇痛ꎮ②采用健康教育小册子㊁展板㊁视频㊁地贴等多元化健康教育资料ꎬ健康教育内容更加细化㊁个性化ꎮ③鼓励㊁督促患者进行踝泵训练ꎻ加强培训ꎬ提高监督意识ꎬ护士长㊁责任组长定期抽查ꎻ减轻工作量ꎬ保证有时间监督患者ꎮ④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致切口裂开的原因ꎻ告知患者导致切口裂开的不规范动作ꎻ医护人员床边协助弯脚㊁锻炼ꎬ减轻患者心理负担ꎮ1.2㊀执行阶段(D)㊀①加强疼痛管理ꎮ入院即告知患者整个病房实施无痛管理ꎬ发放 无痛病房患者手册 ꎬ滚动播放疼痛相关知识ꎬ让患者掌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ꎬ了解根据疼痛评分进行合理干预ꎬ为患者创造安静㊁清洁㊁舒适的环境ꎬ缓解紧张情绪ꎮ针对1~3分患者:指导其通过看电视㊁听音乐㊁聊天等转移注意力方法ꎬ深呼吸ꎬ自我放松ꎬ进而缓解疼痛ꎻ抬高患肢ꎬ促进静脉回流ꎬ减轻肢体肿胀ꎬ进而减轻疼痛ꎻ应用冰敷㊁微波治疗等物理镇痛方法ꎮ针对4~10分患者:报告医生ꎬ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ꎮ全病房均采用多模式镇痛㊁超前镇痛ꎮ适当使用肢体语言ꎬ采取握手联合模式ꎬ握住患者的手ꎬ给予有效心理安慰ꎮ有研究表明ꎬ对患者实施握手联合方法ꎬ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不舒适感及疼痛程度ꎬ并且加大握手力度ꎬ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ꎬ降低整体的疼痛值ꎬ取得信任ꎬ消除顾虑ꎬ更好地配合进行踝泵训练[7-8]ꎮ②加强血栓基础预防相关知识健康教育ꎮ采用血栓健康教育手册㊁血栓护理指导单㊁等文字版㊁图文并茂版健康教育方式ꎬ以及大厅滚动式视频播放㊁iPad教育㊁血栓地贴㊁集体健康教育㊁同伴健康教育等多模式㊁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ꎬ优化血栓管理ꎬ落实患者教育ꎬ提升患者对VTE的认知程度ꎮ其中血栓地贴贴在病房走廊地面上ꎬ主要包含血栓定义㊁来源㊁危险因素㊁原因㊁预防措施及功能锻炼等内容ꎮ首页印有 快速康复ꎬ无栓无痛 ꎬ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ꎬ当其行走在走廊上ꎬ能够边走边学习ꎬ抬头可学习教育展板ꎬ低头可学习血栓地贴内容ꎬ保证血栓基础预防教育无处不在ꎮ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致切口裂开的原因ꎮa.患者营养不良:组织修复的愈合功能低下ꎬ伴贫血㊁低蛋白血症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组织愈合能力差ꎬ影响切口愈合ꎮb.切口缝合技术: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操作手法粗暴致组织损伤多㊁止血不彻底引起血肿㊁缝合技术不佳等均可导致切口感染裂开的发生ꎮc.切口感染或血肿形成ꎬ告知患者导致切口裂开的不规范动作ꎬ排除以上原因ꎬ一般规范的功能锻炼不会导致切口裂开ꎮ加强心理护理ꎬ医护人员可床边协助弯脚㊁指导锻炼ꎬ减轻患者心理负担ꎮ④加强监督ꎬ提高监督意识ꎬ定期抽查ꎮ制定血栓基础预防记录表ꎬ54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6月第25卷第12期量化数值㊁指标ꎬ让患者每天记录踝泵训练次数及饮水量:踝泵训练次数要求每天300~500次ꎬ可早㊁中㊁晚各训练100次ꎻ使用有刻度的杯子ꎬ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ml以上ꎬ并做好一天饮水量分配指导:7ʒ00~12ʒ00饮水800~1000mlꎬ12ʒ00~15ʒ00饮水300~500mlꎬ15ʒ00~20ʒ00饮水500~1000mlꎬ20ʒ00至次日7ʒ00饮水500~800mlꎮ达到要求的用笔打钩ꎬ而达不到要求的ꎬ医护加强监督㊁指导ꎬ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ꎮ1.3㊀检查阶段(C)㊀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进行效果确认ꎮ随机调查2018年5月~10月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ꎬ其中47例术后24h踝泵运动及饮水量达标ꎬ达标率为78.3%ꎬ显著高于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前的58.3%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ꎮ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ꎬ采用χ2检验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82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ꎮ实施PDCA前138例ꎬ男65例㊁女73例ꎬ平均年龄59.1岁ꎻ术前平均住院日6.9dꎻ城市75例ꎬ农村63例ꎻ汉族76例ꎬ少数民族62例ꎻ平均住院日15.6dꎻ抗菌药物平均费用245.5元ꎻ住院平均费用(未医疗报销)78858.08元ꎻ术后发生VET8例ꎬ发生率为5.80%ꎮ实施PDCA后144例ꎬ男70例㊁女74例ꎬ平均年龄58.7岁ꎻ术前平均住院日6.5dꎻ城市65例ꎬ农村79例ꎻ汉族68例ꎬ少数民族76例ꎻ平均住院日14.6dꎻ抗菌药物平均费用224.5元ꎻ住院平均费用(未医疗报销)78308.08元ꎻ术后发生VTE2例ꎬ发生率为1.39%ꎮ实施前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ꎬP=0.045)ꎮ3㊀讨论PDCA管理包括计划㊁实施㊁检查㊁总结四个部分ꎬ并不断循环ꎬ但并不是简单的循环过程ꎬ而是在每次循环中有新的目标ꎬ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和总结ꎬ在下次循环中进行有效预防ꎬ使得管理质量显著提高[9]ꎮ本研究发现ꎬ运用PDCA循环提高了骨科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ꎮ骨科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栓基础预防中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低ꎬ尤其是老年人ꎬ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的达标率更低ꎬ但本研究发现ꎬ通过运用PDCA可以有效提高血栓基础预防的达标率ꎮ可能是通过鱼骨图和PDCA管理工具的运用ꎬ有针对性㊁前瞻性地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ꎬ针对原因进行计划㊁实施㊁检查和处置ꎬ持续提高了我科术后患者血栓基础预防中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ꎬ使得达标率由原来的58.3%提高至78.3%ꎮ另外ꎬ通过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一步降低了骨科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TE发生率ꎮPDCA循环理论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㊁科学化的循环系统ꎬ是不断循环㊁不断提高㊁螺旋上升的过程ꎮ不仅提高骨科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患者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ꎬ还进一步降低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TE发生率ꎬ通过运用自制血栓基础预防记录表㊁血栓分析表㊁血栓护理报告单ꎬ以及一系列改进措施ꎬ使得VTE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80%下降至活动后的1.39%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活动后髋㊁膝关节置换术后24h患者血栓基础预防中踝泵训练及饮水量达标率明显高于活动前(P<0.05)ꎬVTE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ꎮ提示通过PDCA管理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ꎮ可能是由于PDCA管理与常规管理相比更加注重护理评价和监督ꎬ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的基础上强调过程管理ꎬ不断强化规范性操作ꎬ以预防为主ꎬ以患者为中心ꎬ追求实效ꎮ另外ꎬPDCA管理分析了术后24h血栓基础预防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ꎬ并纳入改进措施ꎬ有效避免了术后血栓的发生ꎮ本研究通过对已发生血栓患者进行分析ꎬ发现术前禁饮禁食时间㊁术中扎止血带㊁麻醉时间㊁复苏时间可能也会导致血栓的发生ꎬ其次我院HIS信息系统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数据录入存在一定的问题ꎮ因此我科室下一步将计划与手术室㊁麻醉科合作进行血栓预防ꎬ并将血栓护理报告单纳入我院HIS系统ꎬ更好地对血栓患者进行监控㊁数据分析ꎬ使血栓防控精细化㊁个体化ꎮ总之ꎬ积极有效的PDCA循环模式在骨科术后血栓基础预防中值得推广ꎬ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ꎬ均表明科学㊁规范的血栓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血栓的发生率ꎮ参考文献[1]㊀AtchisonCMꎬAmankwahEꎬWilhelmJꎬetal.Riskfactorsforhospital ̄associatedvenousthromboembolismincriticallyillchildrenfollowingcardiothoracicsurgeryortherapeuticcardiaccatheterisation[J].CardiologyintheYoungꎬ2018ꎬ28(2):234.[2]王蓓蓓.对«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依从性的调查[J].医药导报ꎬ2018ꎬ37(5):620-622.[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ꎬ2009ꎬ36(3):65-71.[4]石荣光ꎬ李冬梅ꎬ王琳ꎬ等.创伤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ꎬ2007ꎬ30(18):66-67.[5]王旭光ꎬ于守梅.创伤病人术后大量输液大量饮水及加强锻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ꎬ2012ꎬ7(2):178-179.[6]郭玉祥ꎬ赵清华ꎬ林福庆ꎬ等.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5ꎬ30(6):618-621.[7]周玉杰ꎬ杨士伟.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九版抗栓治疗及血栓预防指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新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ꎬ2013ꎬ5(3):33-37. [8]朱红ꎬ何富乔ꎬ王瑞珍ꎬ等.从护理管理角度解读«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1ꎬ11(4):93-94.[9]吴碧瑜ꎬ陈少华ꎬ庄丽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预防护理流程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ꎬ2018ꎬ24(14):52-54.本文编辑:赵㊀雯㊀㊀2019-02-06收稿64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6月第25卷第12期。

PDCA改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PDCA改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PDCA改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引言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并发症依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了提高手术效果,我们需要进行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改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PDCA循环改进Plan(计划)在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改进时,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包括确定目标、确定改进方法和制定时间表等。

例如,我们的目标可能是将术后感染率降低到一定的百分比,并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方法,如提高手术室清洁度、加强术前准备等。

Do(执行)在执行阶段,我们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培训医护人员、购置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并确保改进方法的顺利实施。

例如,我们可以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手术器械和消毒材料。

___(检查)在检查阶段,我们需要评估改进方法的效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监测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了解改进方法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如果结果不理想,我们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调整。

Act(行动)在行动阶段,我们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例如,如果某个改进方法并未降低术后感染率,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或者对现有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以不断提高手术效果。

结论通过PDCA循环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

然而,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关注。

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改进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流程,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手术的成功率。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

利用PDCA循环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PDCA循环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来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

在血样采集过程中,采集不合格事件可能会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风险和损失。

因此,利用PDCA 循环来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是非常有效的。

计划(Plan)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以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计划措施:1. 确定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模式,例如:采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人员培训不足或设备故障等。

2. 设定血样采集的标准和指南,确保采集过程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3. 建立一个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数据记录系统,以便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4.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正确地执行血样采集过程。

执行(Do)在执行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制定的计划措施,进行血样采集工作,并收集相关数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执行措施:1. 根据标准和指南,正确执行血样采集过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进行培训和教育活动,向医护人员传授正确的血样采集技术和操作方法。

3. 建立血样采集质量控制措施,例如:检查和验证血样采集设备的功能和准确性。

4. 定期收集和记录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检查(Check)在检查阶段,我们需要分析和评估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以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改进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检查措施:1. 分析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数据,找出主要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2. 比较采集前后的数据,评估是否达到了减少血样采集不合格事件的目标。

3.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确保血样采集过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 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改进措施的满意度和建议。

调整(Act)在调整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血样采集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调整措施:1. 根据检查阶段的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解决血样采集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

运用pdca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运用pdca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2016年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抗菌药物使用率 (%)
45.2
47.2
38.8
47.8
40.9
46.4
51.9
使用强度 (DDDs)
28.56 24.90 27.14 27.57 26.57 27.81 33.98
查找问题、发现原因

医院管理因素
医生因素
01
此次PDCA循环方法在质量管理过程的系统的应用,针对住
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超标的问题改进起到了事半功倍
的作用,帮助了管理人员用科学的方法、真实的数据寻找
问题、分析问题,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系统改进。
02
此案例的成功改进为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在逐步养成科学、
精细化的管理习惯上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模板,为提升医院
何 抗

抗菌药物规范
药 物
员工培训不 到位
使用的知识缺 乏
使
趋利
用 率



职能监管不力
手术切口分类知识缺 乏
手术部位分布的细菌种
医生本身 的心里作
类缺乏了解
用、惧怕
感染!患
者威胁使
用抗生素

制度不完善
分级 管理 授权 不到

信息化 建设不 完善
抗菌药物 品种架构 不合理
目标和应对措施
目标:规范我科住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如:软组织挫伤不常规使用抗生素、强调首次清
2
创彻底;细菌培养在清创后再动态观察创面进行细菌培养,降低假阳性、提高准 确率;不提倡创面冲洗液体中加入抗生素、无意义且提高耐药;正确分析处理术 后吸收热;尽量避免使用或尽早拔出导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等,防止外源性 管道污染诱发感染;尽早让手术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防止出现肺部感染; 指导医生正确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延长使用抗生素无任何意义······

27页护理pdca循环品管圈案例汇报 降低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27页护理pdca循环品管圈案例汇报 降低采血标本不合格率

加强护士与患者沟通
在采血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患者了解 采血要求和注意事项。
持续改进计划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采血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和 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改进方案 ,提高采血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培训与考核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采血操作的质量 和安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加强与检验科室的沟通协作
加强与检验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探 讨解决采血标本不合格问题的有效措
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推广经验至其他科室
将本次品管圈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相关科室,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 务质量。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
未来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技 术手段提高采血标本的管理效率和合 格率。
06
总结与展望
实施成果总结
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护士操作技能提升
通过实施PDCA循环品管圈管理,采血标本 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10%降低至实施后的 3%,实现了较为显著的改进效果。
在品管圈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操作技能得 到了系统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更加标准 ,提高了采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患者满意度提高
的质量合格率。
通过定期的质控检查, 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确保采血标本质量符合
要求。
04
C(Check)检查阶段
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采血标本不合格率、护士操作规范程度、患者满意度 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主 要原因,如护士操作不规范、患者准备不足等。
效果确认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确认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为后续的标准化流程制定提供依据。

PDCA护理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PDCA护理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PDCA护理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5-27T01:05:41.87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期作者:韩婷[导读] 选取于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韩婷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选取于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

通过对比两组防护措施的落实率、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结果表明:PDCA护理管理能够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防护措施的落实率,可以明显提高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和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提升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下肢静脉血栓;髋关节置换术;防护措施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W.E.Deming)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又称“戴明循环”,主要内容包括计划(P Plan)、实施(D Do)、检查(C Check)和处理(A Action)[1-3]。

它适用几乎所有的管理领域,同样适用于医院医疗工作乃至护理工作。

因此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PDCA,对于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十分重要[4,5]。

下肢静脉血栓是由血液在下肢静脉系统中凝固所导致,属于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据报道[6,7],下肢静脉血栓是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髋关节置换术是医院骨科常见的手术,术后需要制动属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8],临床重在预防。

PDCA护理管理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实现护理的目标[9-10]。

本研究选取PDCA护理管理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0例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该护理模式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PDCA+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

PDCA+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

项目名称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
问题陈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其目的是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而人工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关节脱位率在国内
可达。

一旦发生脱位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预防关节置换术
后假体脱位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本科今年共发生2例患者出院后因为行为
不当造成脱位。

预期目标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2%
项目负责人组员:
根本原因分析(围绕人、制度、流程、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1原因分析:
项目组成员从人、机、法、料、环5个方面去寻找影响合并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并绘制鱼骨图。

2、确定主因
经过现场调查确认,确定以下主因:
A、护士专科知识缺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上下床的正确方法未掌握
B、病区缺乏髋关节置换术后上下床流程与指引
C、缺乏给患者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手册
D、护士管床宣教不到位
分阶段实施内容
起始时间实施措施。

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计划,分为理论知识护理知识学习计划与实践护理技能培训与分班工作流程方案。

1.2.2 实施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制定护理方案,护士长负责统筹护理工作,紧抓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质量。

责任护士紧抓执行护士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态度。

1.2.3 检查参照原国家卫生部《医院护理管理评价指南》[4]达标参数与相关要求,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1.2.4 改进检查结束后根据检查结果改进循环中出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5],调查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工作内容、服务意识与技能熟练程度。

总分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PDCA循环是指全面质量管理期间需遵循的科学化、系统化体系[6]。

参照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改进(action,A)顺序进行护理管理控制,并参照PDCA循环不止施行护理管理体系,最终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7]。

相关文献证实,护理满意度是医护工作期间的重要内容[8]。

PDCA有助于明显提高骨科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及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9]。

通过不断完善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从而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同时,完善护理三级监督体系,护士长需加强对责任护士的监督,而责任护士则加强执行护士的监督,从而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避免护理误差与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10]。

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3-22T09:34:53.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吴思静吴小秀王桃红杨燕[导读] 研究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

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吴思静吴小秀王桃红杨燕(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安徽安庆246003)【摘要】目的研究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

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7年8月)35例和观察组(2017年9月~2018年3月)35例,在术后健康教育管理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管理。

结果术后2周功能锻炼依从性、正确率、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观察组为74.8±4.2,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PDCA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正确性,能够提高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改善髋关节功能,进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PDCA循环;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347-0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解除患者疼痛、纠正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常见方法【1】。

为巩固手术效果,术后常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锻炼的正确率均不理想【2】。

PDCA循环管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表22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例数比较(x ±s )全天胰岛素用量(U)达标时间(d )低血糖(例/次)33±4 4.2±2.2 248±410.9±4.610组别例数观察组40对照组40因素是持续性高血糖,血糖升高可降低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升高,周而复始,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丧失。

因此,对于初发或初治的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安全、平稳地降糖,可以缓解高血糖的症状,同时可以解除高葡萄糖毒性,而使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获得改善和恢复[1],延缓胰岛β细胞的凋亡。

大量的研究证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早期能尽快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使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只需通过简单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就能够达到目标血糖控制,这也说明通过强化治疗可以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从而起到更好的降糖作用;远期由于血糖控制的记忆效应,使得患者能终生获益。

如何才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初期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问题成为了临床的关注重点[2]。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包括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传统的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不能按需吸收,故血糖波动较大,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且多次注射患者依从性差;而胰岛素泵应用可调程序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速效胰岛素皮下输注,能够模拟胰腺的持续基础分泌和餐后的脉冲式释放,与多次皮下注射相比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胰岛素可被更准确、稳定地吸收,无皮下沉积,可避免运动后胰岛素加速吸收的危险;另外还可以精确地细调夜间基础率,避免发生低血糖、黎明现象等,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3],使进食及运动更灵活。

诺和锐是一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起效更快,作用持续时间更短,正是诺和锐这种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它成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第1个泵用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作为一种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后作用时间长,血药浓度平稳无峰值,补充基础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FB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第25卷第8期
PDCA循环在降低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不合理用血和异体用血中的应用梅秀芳韩芳吴晓燕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如何降低术中或术后临床不合理用血及异体输血,避免因输注异体血造成的过敏、发热等不良反应及感染肝炎、疟疾、艾滋病等输血相关疾病的风险,避免血液浪费,是输血科、麻醉科和临床医生职责所在。

为此,我院于2014年7月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髋关节置换患者输血管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的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输血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8例,女69例;年龄64~90岁,平均(69.7±16.9)岁;将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的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输血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35例,女63例;年龄65~91岁,平均(71.7±15.9)岁。

所有患者均为髋关节疾病,需行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接近。

1.2 PDCA管理方法
1.2.1 分析现状,制定计划
1.2.1.1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由院质管科科长、输血科主任、骨科主任、麻醉科主任、麻醉科、骨科医生组成质量改进小组,然后统计对照组的用血情况,并征求骨科医生及麻醉科医生意见,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1.2 存在问题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病历,发现异体输血60例(38.2%),不合理用血25例(41.7%),其中术中无指征输血10例次,术后无指征输血9例次,有输血指征但用量不合理3例次,血浆不合理6例次。

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质管科
通信作者:梅秀芳,Email:531989603@ 1.2.1.3 原因分析医生方面:骨科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全,对合理用血重视不够;与麻醉科沟通欠缺,对术中输血评估不到位;手术医生技术欠缺。

患者方面:患者病情需要、患者及家属不合理要求。

系统方面:院科两级输血合理性监控欠缺,相关知识培训不足。

1.2.1.4 制定计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输血科制定了输血标准,并设定此项目改进目标为不合理用血比例小于10%,异体输血率小于25%。

1.2.2 执行措施,执行计划
1.2.2.1 加强培训利用骨科例会对临床医生进行合理输血培训,学习输血相关知识;麻醉科开展围术期血液保护培训;由输血科制定相关规定;同时注意不过量输血,并上挂内网,要求科室进行业务学习,再次培训输血相关知识;实行导师制,加强手术技巧指导,减少术中出血量。

1.2.2.2 加强与麻醉科的沟通麻醉科积极采取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做好术中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出血量的监测,明确输血指征,做好输血控制。

1.2.2.3 加强监控院科两级对输血合理性加强监控,并要求科室应对术中大量出血及大量输血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术前谈话时充分告知家属输血意义及可能的副作用。

1.2.3 检查、监督措施执行情况我院有3个骨科病房,每月骨科各病区进行自查;输血科进行抽查;质管科对每位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不合理用血比例和异体用血率的情况,反馈及讨论出现的问题。

1.2.4 处理反馈,总结提高以不断降低不合理用血比例和异体用血率为目标,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了解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不合理用血及异体用血等情况、各科室医师及麻醉医师的重视程度及掌握输血指征情况等,
【摘要】目的观察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在减少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不合理用血和异体用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统计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的髋关节置换术中输血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髋关节置换术输血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计划、目标和具体措施,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比较两组的不合理用血和异体用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异体输血率27.3%(54/198),低于对照组的38.2%(6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血率9.3%(5/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输血有利于促进临床用血的规范化,减少输血风险。

【关键词】PDC A;髋关节置换;异体输血
·卫生管理·
(下转80页)
55
80
中国乡村医药
病情汇报在电话中进行,尽量提前准备好各项物品,提前预约好检查项目,并开放绿色通道,能尽量节约患者等待时间;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及溶栓知识的讲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等产生的矛盾,可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满意度。

转运前评估风险,准备好应对措施,提前检查并固定各种管道,转运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始终守护在患者上身靠近头部附近,方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能减少或避免转运途中的不良事件。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及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在脑梗死溶栓患者院内转运中使用急诊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缩短转运时间,降低转运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姚敏,吴江.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与展望[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1):123.[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 ].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
张秋玲,王维花. 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研究[J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4.
(收稿:2017-10-17)(发稿编辑:李 静)
表 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x
- ±s )组 别例数 急救时间 转运时间 满意度 (m i n ) (m i n ) (分)对照组 45 36.8±13.2 12.6±3.3 74.3±13.4观察组
45
23.2±12.1 8.3±1.9 90.9± 6.2t ,P
5.10,<0.01
7.58,<0.01
7.54,<0.01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转运过程发生不良事件2例(4.4%),管道脱落、抢救记录书写不完整各1例;对照组发生9例(20.0%),其中抢救记录书写不完整4例,急救物品准备不足3例,管道脱落或移位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 <0.05)。

3 讨论
传统急诊护理常在患者到院后开展,护护之间、医护之间分工不明确,容易发生抢救流程混乱、急救物品准备不足、影像科排队等待等情况,延误抢救时间[3]。

我院制定的急诊护理流程,以脑梗死救治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对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事先培训和演练,对于危重患者提前拟定多种抢救方案,减少了途中因对突发情况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耽误抢救;另外,将病史询问、
对影响合理用血因素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新的改进措施,进入新的改进循环。

1.3 观察指标 输血科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制定了输血标准:血红蛋白>100g /L 或Hct >30%可不输血;血红蛋白<70g /L 应考虑输血(应控制在适宜输血量内);血红蛋白在70~100g /L 之间,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等决定;术中出血600ml 以下的原则上不输血;血浆输注符合指南标准。

观察并记录不合理用血及异体用血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异体输血率27.3%(54/198),低于对照组的38.2%(6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
P >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血率9.3%(5/54)(其中术中、术后无指征输血各2例次,有输血指征但用量不合理、血浆不合理各1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39,P <0.05)。

3 讨论
科学合理的输血可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不合理输血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很容易造成输血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我院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输血管理运用PDCA 持续质量改进理念,通过不断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不合理用血得到了控制,减少了输血风险。

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异体血输注术后感染率为7%,高于未输血或仅接受自体血输注的3%和4%,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1]。

本文数据显示,通过半年多的反馈改进,有效地减少了髋关节置换术的不合理用血情况。

异体用血率改进后与前期相比亦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改进目标,且维持效果不稳定,分析主要与收治患者的基础情况有关。

综上所述,P D C 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输血有利于促进临床用血的规范化,减少输血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何锡强,李旺,李世忠,等. 髋关节置换术输血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 重庆医学,2010,39(12):1505.
(收稿:2017-10-31)(发稿编辑:薛 芳)
(上接5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