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第2周周练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第2周周练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答案 .A(A曾几何时曾:文言副词,有“乃”的意味,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没多少时间。

指没过多久。

B(1)继续不停(2)表示超出某个数目和范围;应改为不只;.C (“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推心置腹”三个成语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但前者重在痛痛快快地说出;中者重在发表己见;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 . D(适用对象错误。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A.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B.火眼金睛: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睛。

C.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服。

这里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堪”为副词,含义为可以、能够、能忍受等,在“堪忧”中可以理解为“值得”或“令人”,“堪忧”即令人担忧. D (A句式杂糅,“才能成功融资”删去。

B不合逻辑,“再度”删去。

C成分残缺,“生活”后增加“的故事”). A(BC不合逻辑,应为“为了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不被沙漠埋没”; D语序不当,应为“恒大虽然世界排名由上一期的第76位微涨至本期的第75位”) . C(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句式杂糅,“其目的”与“旨在”杂糅。

B.搭配不当,“加快适应”不搭配。

D.语序不当,“制造、研发和管理”应改为“研发、制造和管理”。

) .B句“其他艺术”对应开头“非单指文学”,第句的“他们同样”紧承句的“绘画与书法”,“这一点”的内容具体就是谢赫强调的“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所以在前,在后,是举例进一步证明。

1.B(A项表述缺少限制,原文为“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

C项张冠李戴,该项表述的是“印刷时代”的特点。

D项无中生有,“而是相反”原文中没有相关信息) 2.A(不合文意,将“未然”当成了“已然”。

原文为“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3.C(“全面取代”的表述绝对化,原文也无相关信息) 所罗门的瓶子:所罗门王把魔鬼给大败了,把它封在一个瓶子里,所以称为所罗门的瓶子寓意为:装盛有邪恶、不吉祥的东西.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17.(6分)
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
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1.(6分)
①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②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
言 微:D、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
髓 D、7、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C、
D、朝济而夕设版焉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共19分)。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会呼吸困难。 知识,是河沙里的金,只要你勤奋地淘漉,总会有收获;知识,是沙漏中的沙,只要你不予以补充,就会全漏光。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 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 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 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 ,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 ,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 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 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 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 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成都七中2022高一下语文六月月考考试

成都七中2022高一下语文六月月考考试

成都七中2022高一下语文六月月考考试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5。

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从《诗经》的“比兴”到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几乎历朝历代都以含蓄、耐人品味为好诗的标准。

为什么呢?一种观点认为受老庄思想影响。

要以“有”表现“无”,要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为艺术追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受佛教影响。

佛教以“空”为天地万物的本性,受其影响,诗词的创作也应追求空灵之美。

还有一种观点是,封建统治导致文人不敢表达真性情,如阮籍、李贺、李商隐、苏轼之类。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究其本源,还得寻到汉字身上。

汉字不同于许多拼音文字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借象表意。

汉字起源于图画,一般认为,图画表意有几个独特处:一是可视性、可感性强.汉字书写的文学意象,更易引发人的想象。

如日月山川。

二是善于表达可见之有形物。

进一步来说,善于表现空间,却不善于表达时间。

于是,汉字不得不以空间表现时间,以有形表现无形.如表现时间的“年”字,在金文中是一个人被一枝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的图像符号。

这就是用空间图像表示谷子熟一次为一年时间. 三是表意更丰富,也具不确定性,更显空灵和模糊.如“西”字,金文为一只鸟落在鸟巢上.这里,方向的表示不是直接的,而是借助鸟飞回鸟巢这一现象来暗示此时太阳在西方落山.由此可见,诗歌中用“有”表现“无”以及委婉、迂回、空灵、含蓄的特征,根源上是由于汉字具有借象表意的特殊属性。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下期期中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第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

第I卷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曲水shāng 袅.娜liǎo 癸.丑 kuǐ落蕊. ruǐB、否.极泰来pǐ细腻. ní窈窕. tiáo 蹑.履 nièC、酾.酒临江 shī垣.墙 yuán 不禁. jīn 纤.细 xiānD、涸.辙之鲋 hé猗.郁(yǐ)独处.chǔ夹.袄 jiā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A、股份制要言不烦提心掉胆夙兴夜寐B、明眸善睐渡假胜地充耳不闻青春长在C、长春藤不能自己谈笑风声偃苗助长D、佳宾满坐指手画脚报怨别人责无旁贷3、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②.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的感触来的。

A、寂寞留恋萧瑟B、落寞留连萧索C、寂寞留连萧瑟D、落寞留恋萧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C、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D、人们纷纷喊“抓小偷”,那个高个急不暇择....,跑进了一条死胡同。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差,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殒命 机缘巧合 淋漓尽至 怅寥廓 B.亢奋 戊戌变法 通谍 莫须有 C.黯然 长歌当哭 世外桃 屏息 D.堕落 不刊之论 斑斓 桀傲不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B.美国政府对本国存在的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熟视无睹、讳疾忌医,却年复一年地发表报告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横加责难。

C.小刘与小张在大学里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又都回到家乡创业,他俩在北京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

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现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5.下列各句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再别康桥》。

C.《鸿门宴》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8届第2册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

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

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谋位之心久矣。

……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

……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

(《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

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

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

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

《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2024届成都七中六月考试语文

2024届成都七中六月考试语文

2024届成都七中六月考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 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shuò sānB、sù sànC、sù sānD、shuò sà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Zhāng()显内hán()2、古诗默写。

(8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

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

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⑧”(《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3、名著阅读。

(4分)阅读名著要有自已的思考和判断。

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5、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口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成都七中)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成都七中)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3.下列关于园林和建筑的说法,不属于“借景”的一项是( )
A.扬州个园秋山,山顶筑亭,人在亭中,群峰移至脚下,远处树木诸景,一一招入园内。
B.学校宿舍前的云亭,与相邻的曲廊水池、校园里往来的师生一起构成动静相宜的图画。
C.塔子山公园的九天楼造型新颖独特,远看似塔,近看似楼,享有“塔山揽秀”的美誉。
D.被称为“南方大雁塔”的高邮镇国寺塔矗立在京杭运河之中,形成塔影落波尖的美景。
B.中国园林最为看重意境,如果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哲学等没有较深的造诣,会制约其造园创作。
C.中国园林讲究小中见大,含蓄不尽,因此不能建造面积较大的园林,否则就会如苏州拙政园东部新建的巨亭一样失败。
D.中国园林的“借景”初期是利用天然山水,但是随着“借景”手法的发展,所借之物越来越丰富,也可以借人造之景。
C.“借景”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手法最早是白居易在庐山建造草堂时提出并使用的。
D.中国古代思想家根据造园的特点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这一理论现今在中西园林中都有所运用。
2.下列对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代造园大师计成所著的《园冶》是一本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书中对中国古代造园所运用的“借景”手法作了总结。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不能建造面积较大的园林”推断错误。由材料一“近年来亦知道大园林不分区不成,亦就是用大园包小园的手法,化整为零,分中有合。这种手法正尝试用于新园林”这一说法可知,大园林可以,但是要分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借景”在园林设计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有些设计成功的园林,人入其中,翘首四顾,顿觉心旷神怡,妙处难言。一经分析,便可看出,主要还是在于巧妙地运用了“借景”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我国古代造园中早已自发地应用了。不过,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由计成在他所著的《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夫借景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清初李渔《一家言》也说“借景在因”。

2024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2026届6月阶段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事实是否需要判断?答案是肯定的。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对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是人们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于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

由于发论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他们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时,会自然而然地站在不同的立场、表明不同的观点。

《左传·桓公六年》有“齐大非耦”的记载。

齐国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国太子忽,而太子忽引《诗·大雅》中的警句“自求多福”,强调与其依靠大国的辅助,不如求诸己,故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为由辞谢。

对此,《左传》作者给予的评论是“善为自谋”,表达了对郑太子独洁其身而谋不及国的批评之意,为后人取鉴于史提供启示。

随着历史形势的发展、变化,“齐大非耦”在南朝大史学家沈约那里成为严格区分士庶阶层的思想武器,他曾以此激烈抨击士族王源将女儿嫁入寒门之举。

后来,“齐大非耦”又发展成为中国古人婚姻观念的重要原则,“郑忽辞婚”则演变成歌颂大丈夫志在自立的历史素材。

可见,对于历史事实的见解、评论和运用,是随着评论者所处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史学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史家则是史学的主体。

总体上看,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史家议论的两个基本维度。

事实判断是史学家针对史实本身所进行的总结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时人和后人的社会实践。

以有关皇朝得人、用人的评价为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论及汉顺帝、桓帝二朝形势时,指出由于统治者未能任用贤能,“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党锢致灾”,导致东汉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

据此,范晔对东汉的历史走向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倘使顺帝、桓帝能够任用贤能,则可延续盛世。

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对既成事实做出假设,是史学服务于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

当然,史家议论是否能够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这还要取决于史家本身见识的高下。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劲(chà) 夹袄(jiā) 便言(pián) 傺(jì) 量体裁衣(liàng) B.炎热(yán ) 主簿(bù) 压榨 (yā) 伶俜(pīng) 管窥蠡测(lí) C.裨将(bēi) 混沌(hún) 处所(chù) 旋风(xuàn) 踽踽独行(jǔ) D.枕藉(jiè) 干禄(gān) 咯血(kǎ) 择菜(zhāi) 泾谓分明(jīn)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蛰伏 脉 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峨眉山山势雄伟,高山景行,气象万千,景色秀丽,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D.只见滕王阁楼阁飞空,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叹;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2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以“天上之水,天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

.与“浅阅读”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浅阅读”是指读图、在线阅读、上Facebook、刷微博等一些不重思考的阅读活动。

B.“浅阅读”不能取代阅读就如同开车不能取代走路来观赏美景,但人们都难以理解。

C.“浅阅读”易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甚至危及生存。

D.“浅阅读”少有批判思维,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影响价值观。

.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从人们除了读盗墓、穿越,读图,读网外,其他什么都不读的现状,引出“浅阅读”危机的中心话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试验学校高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祝方敏审题人:贾利娟留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学问(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夙.(sù)兴夜寐渐.(jiàn)染葳蕤(ruí)青青子衿.(jīn)B. 夹.(jiá)心饼干嫠.(lí)妇呦呦.(yōu)何可胜.(shēng)道C. 既往不咎.(jiù)赍.(jī)赠吐哺.(bŭ)所向披靡.(mĭ)D. 匪我愆.(qiān)期旌.旗(jīng)惩.(chéng)罚方枘.(ruì)圆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诡垣溘死唯有杜康怀瑾握瑜B. 拾掇鸷鸟潸然泪下纵横捭阖C. 涅磐樊笼总角之宴否极泰来D. 自缢伶俜陨身不恤踯躅不前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顺手写在袖口上的。

B. 百米决赛开头了,我们班的王平同学一马当先地冲到了前面,同学们沸反盈天....地高声呐喊助威。

C. 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情不自禁....发出的声音。

D.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峻的危害,假如不设法加以遏制,必定会威逼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当永久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布满爱与期望,传递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 今年5月在北京进行的高校生文艺汇演,呈现了新时代高校生的多才多艺制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忱奔放。

C. 作者观看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成都七中2024届高一下6月考试

成都七中2024届高一下6月考试

成都七中2024届高一下6月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诗歌创作发展到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之文人五言诗潮的出现,意味着诗歌艺术中人生情感的一次解放。

②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意识,实因革推移,悉由渐进。

平在诗歌发生伊始,即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素朴之情。

但要从从理论上概述汉以前诗歌中“感于哀乐”的实际意义,会显出个性屈服于群体,情感依附于政教的拘限。

《诗》三百篇的创制,《尚书》即明其“言志”之旨,但所谓“志”,“是与礼分不开的”(朱自清《诗言志辨》),这不仅反映在古代献诗观王政兴表的制度上,而且还灌注于诗人的主观创作意图,如“家父作诵,以究王凶”“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无不包含陈善避邪之意;《骚》中的苦闷、悱恻之情,固多个性之表现,但其“惜塑君之不昭”的美刺观念,又致使个性之情仍包含于政教礼义范畴;两汉乐府诗虽多采自民间,然经乐府官制在“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思想指导下的加工,只能使读者在政教惟幕之中感受到那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普遍的人文精神,因而也不可能有个性情感的凸显。

直至汉末,尽管诗潮中的情感表现必然受到《诗》《骚》的影响,但汉末诗人指向生生不息的情感生命,喊出自我之苦闷伤感,其对人生的懂憬追求,对内心的悲愤抒发,使得诗歌的表情艺术具有了划时代的转变意义。

③一是由叙事为主向抒情为主的转变。

在古典诗歌发展初期,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抒情的因素都是通过事件的描述而来,未构成纯情诗;东汉以前的乐府民歌,虽有较强的抒情成分,但其表现人物性格与情感,无不以事件为线索,主体仍是叙事。

而汉末世情之浑噩,人情之觉悟,诗人感发世道的悲与怨,使得诗歌内容虽仍不脱离对事件的描写,但事件、景物已成为情感的依附,艺术精神之主体是独立于事件的具有永恒性的心灵写照。

《西北有高楼》中,诗人描写了一位女子高楼弹琴作者听琴的事件,可是事之真曾却在“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人生情感之中。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rěn 逋慢bū 埋怨mái 期功强近qiǎng B.睇眄tì 晦朔shuò 赍钱j ī 茕茕孑立qióng C.出岫xiù 央浼miǎn 庇佑bì 舸舰迷津gě D.坳堂ào 怔忡zhēng 胸脯pú 刀削面xiāo 2、下列各组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涸澈 馋言 敛裳宵逝 上蹿下跳 B.优渥 蓬篙 共商国事 云销雨霁 C.火碳 震憾 出奇不意 趋之若鹜 D.促狎 玷辱 生当殒首 筋疲力尽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独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早年 C.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名词做状语,像衣襟一样 D.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于是,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呀!让人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C.通过反复地朗读作品,阅读者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索隐,深得个中三昧,而不会生吞活剥那些参考资料。

D.“铁道部拆分后,票价会不会涨?人事会怎么安排?”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检查,该车货物夹带装有毒品的包裹,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人员和货物全部 。

②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的事。

③近几年,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A.扣压 称道 从而B.扣压 称奇 进而C.扣押 称道 进而D.扣押 称奇 从而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人教版语文高一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2至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2至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教育凭证冯建军教育凭证,又称为“教育凭单”、“学券”、“教育券”。

它是由米尔顿·弗里德曼首先提出来的。

“教育凭证”制度指的是:“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

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

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自愿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

教育劳务可以由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提供。

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教育凭证思想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出现的选择教育运动和80年代后期的择校运动产生了直接影响。

“择校”被看做是实施教育凭证制度的一个重要载体。

教育凭证的核心思想是:改变公立教育制度,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使教育体制的重心从“生产者中心”转变为“消费者中心”,使家长和学生可以到教育市场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择校制度把矛头直指公立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是政府的一种政治控制形式。

为了确保国家的控制能够得到实施,最好的措施是发挥政治的作用,通过科层制管理对学校实行正式的管制。

因此,公立学校既是科层制的,又是政治化的,二者紧密相连。

但是科层制的问题是:学校层级高度分化、规则繁琐、过于形式化,以至于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和专业化消失殆尽。

政治化是科层制的内在支撑,也正是管理学校的这种特定的政治化制度促成并固守它的科层体制。

择校制度的改革者认为,如果公立学校体制的基本结构不变动,改革根本无法取得成功,因为问题就出在学校制度上,是国家的“民主管理制度”造成了这些问题。

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基于市场化重构整个教育体制,该体制应以学校自主权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权为中心,而不应以国家直接的民主管理为中心。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差.劲(chà)夹.袄(jiā)便.言(pián)侘傺.(jì)量.体裁衣(liàng)B.炎.热(yán )主簿.(bù)压.榨(yā)伶俜.(pīng)管窥蠡.测(lí)C.裨.将(bēi)混.沌(hún)处.所(chù)旋.风(xuàn)踽踽..独行(jǔ)D.枕藉.(jiè)干.禄(gān)咯.血(kǎ)择.菜(zhāi)泾.谓分明(jīn)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蛰伏脉博义愤填膺一副画卷B. 葱笼消弭肄业门可罗鹊C.收迄赋予群贤必至神洲大地D.绵密会晤贸然察颜观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峨眉山山势雄伟,高山景行....,气象万千,景色秀丽,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D.只见滕王阁楼阁飞空,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叹;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12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围绕以“天上之水,天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在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

B.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曾以推广“疯狂英语”而广为人知的李阳,以疯狂认读汉字和背诵古诗的方式,开始了推广“卓越汉语”的新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劲(chà) 夹袄(jiā) 便言(pián) 傺(jì) 量体裁衣(liàng) B.炎热(yán ) 主簿(bù) 压榨 (yā) 伶俜(pīng) 管窥蠡测(lí) C.裨将(bēi) 混沌(hún) 处所(chù) 旋风(xuàn) 踽踽独行(jǔ) D.枕藉(jiè) 干禄(gān) 咯血(kǎ) 择菜(zhāi) 泾谓分明(jīn)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蛰伏 脉 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峨眉山山势雄伟,高山景行,气象万千,景色秀丽,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D.只见滕王阁楼阁飞空,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叹;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2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以“天上之水,天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

.与“浅阅读”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浅阅读”是指读图、在线阅读、上Facebook、刷微博等一些不重思考的阅读活动。

B.“浅阅读”不能取代阅读就如同开车不能取代走路来观赏美景,但人们都难以理解。

C.“浅阅读”易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甚至危及生存。

D.“浅阅读”少有批判思维,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影响价值观。

.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从人们除了读盗墓、穿越,读图,读网外,其他什么都不读的现状,引出“浅阅读”危机的中心话题。

B.第二段论述媒介的变化改变了阅读的本意,即失去了应有的思维训练,但大多数人却不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C.第三段先阐述音画阅读容易产生惰性;接着阐述网络阅读有损阅读的品质;最后总结上文,强调一味读图和读网有百害无一利。

D.第四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不再思考,却能依赖别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人们喜欢“浅阅读”,依赖“浅阅读”,是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的浮躁与肤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人们喜欢读图读网,以至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未必是因为现代人没时间和精力。

C.阅读经典能引人思考,更能使人在人与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实现理性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D.“浅阅读”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容忍了懒惰,而阅读经典却能帮助读者追索深邃思想,关切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3分) 观 足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⑴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⑵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4分) 14. 名篇名句填空。

(6分,一题一分,见错不得分) (1)《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言、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有人评论陶渊明之诗“写其常情,不事雕饰,语圆而气足,简而意尽”,《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等诗句,就体现出陶诗这一富有独创性的特征。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__。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房里一声长叹把她从纷乱的思想中唤醒过来。

她凄凉地朝四面望了一下。

周围静寂寂没有人声,黑没有光明。

她忽然记起来几个月以前也曾经有过跟这相似的情景,那时候是他在窗外而她在房里。

而且那时的传闻如今却成了事实。

她又细细地回味着那一晚的情景。

她想起他对她的态度,又想起她对他说过的话:“我向你赌咒,我决不去跟别人……”她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绞着,刺着,痛得厉害,她的眼睛又被泪珠打湿了。

房里的灯光爱怜地抚着她的眼睛。

她带着贪婪的眼光看那灯光,一种欲望渐渐地抓住了她。

她想不顾一切地跑进房里,跪在他的面前,向他哭诉她的痛苦,并且哀求他把她从不幸的遭遇中拯救出来。

她愿意永远做他的奴隶,爱他,服侍他。

她决定要跑进去了。

然而……眼前一阵漆黑。

房里的灯光突然灭了。

她睁大眼睛,但是她什么也看不见。

她拔不动脚,孤零零地立在黑暗里。

无情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15、文中的“她”是 ,在小说中“她”是 形象;文中的“他”是, 在小说中“他”是 典型。

16、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请以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

(4分)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

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听听那冷雨。

[注]余光中,台湾作家。

.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为什么?(4分).文章最后一段说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分) .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5分) .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

(分).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开往春天的校车”,记者深入到边远山区,采访报道贫困地区孩子的艰难上学路。

节目以真实感动公众,倡导向贫困地区捐赠校车。

目前,好些地方已开始行动。

请你为这项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语。

要求20字以内。

(分).,不超过个字(包括标点)。

(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

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

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

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