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图法》(四版)F类目结构的分析与调整

合集下载

《中图法》简介、索书号以及排架规则介绍

《中图法》简介、索书号以及排架规则介绍

《中图法》简介、索书号以及排架规则介绍本馆图书分类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称《中图法》)为分类依据。

(1)《中图法》22个大类的含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它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

这三大部类前后分别加上一个“马列主义类”和“综合性图书类”,组成五个基本部类。

同时,社会科学部类下又展开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又展开十大类,共22个大类。

并且,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大类之前,均分别列出“总论”类,这是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编列的,以组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完整体系。

其具体序列:(2)《中图法》的体系《中图法》的基本功能是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组织文献分类排架,为把这两种功能很好地兼顾起来,《中图法》采用了等级列举式的分类体系进行编制。

这种体系模式使用概念层层划分的方法,分别将基本大类划分成若干二级类目,再将各二级类划分成众多的三级类目……这样层层展开形成一个树形结构,显示知识分类的等级结构。

所有的类目进行线形排列构成类目表。

(3)《中图法》的标记符号《中图法》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标记符号(标记符号也称分类号,是类目的代号),以拉丁字母标记基本大类(22个大类),在字母段之后,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各级类目,并可根据大类的实际配号需要再展开一位字母,用以标记各级类目。

如“T工业技术”大类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故又在该类基础上采用双位拉丁字母标记其所属的16个二级类目。

此外,为满足某些类目按主题名称区分和排列其所属的大量同类事物的需要,也有选择地使用了“字母标记”法,即在类目的最后区分阶段再使用字母标记其下位类。

例:TP312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依语言名称的前两位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

如:ALGOL程序语言为TP312AL,BASIC程序语言为TP312BA,TP312AL排在TP312BA之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民族学类目述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民族学类目述评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20 0 2年第 2期 ( 总第 7 期 ) 1




J n .2 0 u e ,0 2
S a x ir r o r a h n iL b a yJ u n l
No 2 2 0 (Su .1 . ,0 2 I e S No 7 )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 研究它们的物质文化 、 精神文 化、 经济结构 、 社会形 态及其心理素质 等 , 从而揭示 各个民族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的具体过 程与共 同规律 。《 中图法》 4 第 版注意到 了这一学科 的独立性 , 把民族学从社会学中分离 出来 , 设置 c 5 9
《 中国图书馆 分类 法》 第 四版 ) ( 民族 学类 目述 评
郭伟 时
( 中央 民族 大 学 图书馆 , 北京 10 8 ) 0》 4 民族 学类 目的变动调整及特点做 了简要 的分析与评论 , 出了其不足之 第 版 指
处 , 出 了部 分 改进 的 建议 。 提
关键词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民族 学类 目; 《 ; 述评 中 图分 类号 : 2 4 1 G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1 8 {02 0 10 6 02 0 )2—0 5 0 0—0 3
《 中图法》 关于 民族学 的分类 , 从第 3版到第 4
版 发生 了一些 变 化 , 在科 学性 、 实用性 方 面 有 了较大
[5 ] .2 民族 、 民地问题理论 殖 [5 ] .3 民族工作 、 民族 问题 [5 ] .4 民族史志 [5 ] .5 民俗学
1 1 类 目升 级 .
的进步 。类 目调 整 上 共 新 增 类 目 6个 , 除停 用 类 删

《中图法》(第4版)DF类目问题探讨

《中图法》(第4版)DF类目问题探讨

军事 、语言 、 学 、 史等 构 成社 会 科学 体 系 。它 是一 门 文 历
国际 上公认 的一级学科 。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和发 展 ,
为适 应市场经 济的发 展 ,我 国先后颁 布 了大 量的法律 和法 规 ,逐 渐形成 了与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配 套的较 完整 的 科学 的法律体 系。问世于 2 世 纪 7 年代 的 《中图法 》却将 0 0 法律 列于政治 大类 的二级类 目,经 过修订 的 《 中图法 》 第 【 4 ) 版 仍把法 律类作 为政治类 下的二级 类 目 ( 9) D ,这显 然 不能适 应法 律学科 的发展需 要 。许 多著 名的文献 分类法 如 美 国 《国会法 》 .印 度阮 冈纳 赞的 《 冒号分类 法 》 、前 苏联
徐 美莲 ( 南开大学法学院 天津 307) 001
【 摘 要】 本文列举 了 《 中图法 》( 版) 第4 法律第二分类 体系分类法 中存在 的一 些问题 , 并提 出了具体改进措
施和建议 。 【 词】 《 关键 中图法》 法律类 目 分类 【 中图分类号】 G2 41 2 5. 2 [ 文献标识码】 B
定 、 过的 《 通 中华 人民共 和国香港 特别行 政 区基 本法 》和
《 中华 人民共和 国澳 门特 别行政 区基本法 》 。
1 某些类 目体 系的逻 辑 关 系不够 严密 . 3
1 . D 4及其子 目的类 目设 置 比书 目分类 法 》以及我 国的 《 人大法 》 《 图法 》 、科
1 《 中图法 》第 4 DF类 目存在 的 问题 版
11 对法 学学科 发展认 识不 够 .
法律 文献 是一种 专业特 色很强 的文献 , 不但 内容更 新 快 ,而且 时效性 、阶段性 也相 当明 显 。法 律科 学 是社会 科

添加四牌《中图法》F大类部分类目的建议

添加四牌《中图法》F大类部分类目的建议

场、 科技消费等^此
类法与科学知识同步 , 而更好地使图书分类法成 从
为组 织 文献知 识 的工 具 , 应 新时代 的需 求 。 适
P1 9
世界 各 国知识 经 济发 展概况
P 1 世界 91
四版《 中图法》 大类主要包括 : F 经济学理论 、 世
o1 lI 一l
2 2 第 期江 图 学报— 0 年 2 苏 书馆 0 —曩
维普资讯
而影 响读者 的文 献检索 和 阅读需 求 。因此 ,我 们 建
1 0 各类知识 企业  ̄ , 7 9 0 知识 和技 术市 场 8
知识资本与投资 、 风险投资 、 技术人股 、
知识市场营销 、 知识产 品评估 、 技术市
议. 在保证 《 中图法》 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 , 在 不 涉及 到 分类法 体 系变 动前提 下 , 应遵 循 《 中图法 》
渐 变性 原则 ,在 F大类 适 当添加 部分 类 目,将有关 介 绍新经 济活 动 的文献 纳人 其类 目之 中 。以实 现分
知识 总监 、虚拟 银行 家等 新企 业角 色 的登 台… …无 不标 志着 一个崭 新 的经 济时代 的来 临 ,同 时也给 图 书出版市 场带 来 了前所 未有 的繁 荣 。如 论述 新经济 理论 的文 献有 ( 过 对全 文涉猎 ) 知 识经济 学 概 通 :《 定 而复制 粘贴 到文 字编 辑软件 里 。
维普资讯
添加 四版《 中图法》 F大类部分类 目的建议

调整 改 版后 的 四版 《 中国 图书馆 图书分 类 法 》 ( 以下简 称 《 图法 》 , F大类 ( 中 )其 经济 类 ) 比起 三版 有 了进一 步 的充实 和 完善 , 本上 满足 了当前大 多 基 数 经 济类 文献 分 类需 求 。适 应 了社会 经济 的发展 , 以及文献 的增 长 与读 者 的需 要 。 但 是近 几年来 ,国际经济 风云 变幻 ,国 内经济 日新 月异 ;各种 经济 学说 百花 齐放 ,各 种 经济现 象 层 出不穷 。如果 说 ,一 个新 概念 或一种 新 理论 的 出

《中图法》(4版)法律类的第二分类体系探析

《中图法》(4版)法律类的第二分类体系探析

《中图法》(4版)法律类的第二分类体系探析特别策划专论《中图法》(4版)法律类的第二分类体系探析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图法》(4版)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的特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中图法法律类双表列类分类号:G254.12《中图法》(3版)在法律类目中首次采用双表列类,用D(9)表示法律第二分类体系.这是我国文献分类法编制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打破了分类体系的单一化,增强r体系分类法建立多种检索次序的能力,也增强了《中图法》对法律专业单位需要的适应能力.但类号标记D(9)既缺乏助记性,又不易与第一分类体系139相区分,反而易于与中图法地区复分符号()相混淆:《中图法》(4版)把D(9)改成DF,而F就是"法"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这样不但满足了文献分类法类号标记易认,易辨的要求,还具有较强的助记性.本文从《中图法》(4版)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的特点,作用和不足进行分析,以和同行商榷.1,特点DF表中,以法律部类集中文献,然后把全部法律文献分为五大部分:(1)法的理论(法学);(2)世界各国法律(总论);(3)各部门法;(4)司法制度;(5)国际法.各级类目总数269个,其中含交替类目8个. 1.1"DE0法的理论(法学)"与第一分类体系"1390法的理论"细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DE09法制史" 集中归类~"DI1世界法制史"依"国际时代表"分,"DF092中国法制史"依"中国时代表"分"DHN3/097 宋力各国法制史"依"世界地区表"分. 1.2"DF1世界各国法律(总论)"一类是专收综合论述某一国家法律的着作及其法律综合汇编.因此,先依"世界地区表"分,然合再分为"0理论","1方针,政策","4学习与研究","5解释与案例","6综合汇编".1.3"Dt~2/75各部门法"是第二分类体系的特色,其分类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根据文献的内容归入某种法,每部门法律中再依专业或问题分.最后如有必要再依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进行区分.例如, "DF3行政法"分为:"DF31行政管理法令","DF32国防军事管理法令","DF33外事管理法令","DF34公安管理法令","DF35侨务,民族事务管理法令","DF37科学技术管理法令","DF38公用事业管理法令","DF391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等:各种专业法下均可依"专类复分表"细分为:"0理论", "09法的历史","1法律文本及其汇缩',"4学习,研究","5解释,案例."如有必要,再依"世界地区表" 分,用地区区分号()标识.例如,《美国行政管理法教程》为DF314 (712)1.4"DF'8司法制度"单独列类,也是第二分类体系的特色.它进一步细分为"DF'81司法行政","DF'82 法院","DI3检察院","DF84司法监督","DF85律师制度","DF'86公证制度","DF'87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DF'88劳动教养制度". 1.5"D国际法"与第一分类体系"l9国际法"的细分方法相同. I——2006年第7期2,作用2,1为增强类目科学性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文献分类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坚持科学性和类目划分的逻辑性原则.双表列类能够在保留原分类体系的前提下,另行编列引用次序更为科学,实用的相同类目的其他分类体系,从而增强分类体系的科学性2.2缩小类表篇幅,使类表更为简洁,方便,实用修订后的4版法律第二分类体系较之3版更为简洁,它对原"法学各部门"类中的"专类复分表"作了较大的修改,取消了原D(9)中"中国法","各国法"的子目而改为在各部门法律依专类复分表复分后再依世界地区,国别分.所有这些,都大大地简化了类表,使4版法律类表由第一体系的8页多缩减为第二体系的不足7页,而且类表更为科学, 实用,灵活性强,能适应各层次,各类型图书馆的分类需要.2.3类号简短,易懂,助记性强,便于排架采用第二分类体系,对于中小型馆和非法律单位图书馆来说,由于在各部门法中因有关国外法的藏书不多而不必再按国别复分,因而,相对于第一体系不论藏书多寡必先入各国后,再按部门分而言,采用第二分类体系直接按法的部门分类,类号就普遍显得简短,助记性强.例: 《中国经济法案例》D922.290.5DF410.5《破产法汇编》r)922.29】.929[)F462.】特别策划盎(第一体分类号与第二体分在号对照)2.4按法的类型进行分类,适应读者查找文献的需求,提高外国法律文献利用率文献分类的任务就是要揭示文献,适应读者查找文献的需求.相对而言,读者检索文献都是从事物的主题出发,在读者的潜意识里,相同主题的图书是应该放在一起的, 而很少有人首先考虑是否国内外有关的书籍分在一起.因此采用第二分类体系,则可集中国内外同一主题(同一部门法)的有关文献,避免相同主题(相同的部门法)的文献因国别不同而分散各处,查找费时费力,还容易遗漏.DF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按各部门法——国家引用次序列类,就使文献能够按部门法分别集中,适应这部分读者的需求;用来组织藏书和分类目录,还有利于加强管理.并且国外法律文献与国内相关主题的图书排列在一起,使得这部分文献与读者见面率高,容易激发读者随意浏览以至阅读兴趣,提高国外法律文献的利用率. 2.5通过双表列类提高法律类在《中图法》中的地位法律科学本为国际上公认的与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军事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美国《国会法》(LC)等国际上编制较新的分类法均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大类,而《中图法》却列为政治大类的二级类目,这是不合适的,有违科学性原则的,将双表脱离D政治大类单列起来并采用DF为法学第一个字母,在不改变类号,不改变其他基本大类序列的前提下,达到将法律科学提高到一个基本大类地位的目的.3,存在问题3.1专类复分表存在的问题采用专类复分或仿照复分,既可缩短篇幅,又使相似类目细分规范化,类号结构具有一定规律性,还可以减少一些因类目层层划分,列举而带来的虚设弊端.法律类目D9及其第二分类体系DF均采用了复分方法,但却存在较多问题. 3.1.1标记符号不一致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概念,是使图书分类法类目具有助记性的常规方法但是法律汇编在第一分类体系皆用…9'表示,而在DFll/17 世界各国法律(总论)中却用…6'表示.而在DF2/75各部门法中用"1表示".法的历史一般用"2"表示,而D/75各部门法用"09"表示,由于标记符号不一致,对人们在通过类号辨类的时候产生了一定阻碍.3.1.2类名措词不一致"法律汇编","汇编","法律文本及汇编","方针政策","方针,政策及其阐述","学习与研究","学习,研究"三组类名.其中"法律汇编"无单行法律文本内容,"汇编"过于简单,未说明内容,宜统一改为"法律文本及汇编";"方针政策及其阐述"的"及其阐述"属赘述,舍去可使类名更精炼.3.2主类表类目存在的问题3.2.1第一,二表的类目设置前后矛盾从第3版起,《中图法》在保留原来按照"国家一法学部门法"分类标准使用次序编列的D9法律类第一分类体系的同时,又按"法学部门法一国家"的分类标准编列了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但没有处理好前后两表的"区别"和"一致"这对矛盾,从而给广大文献标引工作者带来许多困惑.例如,关于经济法这个类目的级别以及它所包含的子目,第一表与第二表的编列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在第一表中,经济法是六级类目,并位于财政法之下; 而第二表中的经济法却与财政法并列构成一个三级类目.其二,第一表中经济法类目之下的"[12)922. 298.]经济合同法"是个交替类目,其下注"宜人D923.6","D923.6合同法"是民法大类之下的子目.而第二表的经济法类目之下的"经济合同法DF418"则是个正式类目,下注"契约法入此".可见,两表关于经济合同法类目的设置是矛盾的. 3.2.2类目缺失旅游法,海关法,气象法,信息法,交通运输安全法,计算机网络管理法,法律情报信息科学,侵权行为,民事赔偿,期货法没有在立,列类及类目注释中得到反映,相关文献难以归类.3.2.3刑法类位于民法类之后,造成公法与私法间的界限不清,故应将刑法类移至DF3与DF4之间.3.2.4国际法是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总称,是世界各国之间共同确立的法委准则.国际法位于各种部门法之后,违背了从总到分的列类原则,故本专表的国际法应仿上述外国法律专表一致的列类位置,将国际法移至其它各部门法之前.参考文献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俞君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邓锡君试评《中图法》第四版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及修订意见.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4)5.郭月.浅谈《中图法》法律类的双表.现代情报,2003(10)6.唐云燕.《中图法》第4版法律类目问题浅析.晋图学刊,20【)3(5)(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汉中市,邮编:723001)。

对《中图法》(四版)“TP31计算机软件”类目设置的一点看法

对《中图法》(四版)“TP31计算机软件”类目设置的一点看法

程序语言 、 算法语言 汇编语言 编译程序 、 解释程序
本类 目 下注释有 : 网络语言人 T32 而网络上 P1,
的专用工 具软 件 m 、 e e 等却 设有 专类 , 在 Tl t n 但 T3 15 类 目下并未注释: P 1.6 专用工具软 件人专类。 如加密与解密软件属于“ 计算机安全保密” 方面的软 件, 若入专类, 应入 T 39 7 杀病毒软件属于“ P0 .; 计算 机病毒与防治” 方面的软件, 若入专类 , 应人 T 39 P0 . 5 。然而在“P 1. 软件工具 、 T 315 6 工具软件” 目下 , 类 却规定他们都归人 T 3 15。 P 1. 6
维普资讯
工 作 方 法 研 究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 年第 1 06 期
对《 中图法》四 ¨P ( 版)T3 计算机软件” 1
类 目设 置 的 一 点 看 法
田 昊
( 台师 范学院图书馆 , 烟 山东烟 台 242 ) 60 5
[ 摘 要 ] 文章作者结合 自己的工 作实践 . 中图法》 四版 )'3 i算机 软件 就《 ( “9 1t 1 。 在类 目设置 问题 上 . 出了几点看法 和建 提

些问题提出来向同行专家及各位同仁请教。
此类 目本应是总括性类 目, 但在“ P l .3 数 T 3 1 11
2 1 “ P 1 程序设 计 、 件 工程 ” . T3 1 软 及其 子 目
据库理论” 目 类 下注释有 : 各种数据库语言人 以下有
关各类 ; T 315 软件工具 、 在“P 1 .6 工具软件” 目下 类
该人 此 。
活的方方面面。针对《 中国图书馆 图书分类法》 第 ( 三版) 存在 的反映新概念不 充分 、 部分类 目列类不

《中图法》第四版关于按地区分类探析

《中图法》第四版关于按地区分类探析

《中图法》第四版关于按地区分类探析对《中图法》第四版按地区分类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不合理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提高了文献分类的准确率,为《中图法》的修訂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标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类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经过三次改版后,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类目,使《中图法》扩大了内容范围,增加了容纳性,更进一步适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图法》第四版通过调整类目体系,扩充加细类目,增改类目注释以及增设指示性类目等方法,使《中图法》更加条理清晰和完善,为文献准确归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尽管《中图法》在修订时考虑到方方面面,但由于种种原因所致,某些类目还是不太妥当,为使《中图法》更加合理,现将《中图法》第四版关于按地区分类的不妥之处作一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社会科学各类按地区分类问题在《中图法》第四版社会科学各类中,除A大类外,其他社会科学各类,都存在按地区分类的问题。

按照《中图法》的编制原则,分类体系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

《中图法》在按地区分类时,一般列类为“1”世界、“2”中国、“3/7”各国。

《中图法》第四版社会科学各类中,共有70多条类目是按地区分类的,大约有50多条类目是符合上述规律,如: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7各国哲学;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F811世界财政、F812中国财政、F813/817各国财政等等。

另有20多条类目不符合上述规律,这些类目可分为三种类型:1.类目不符合规律但文献有类可归《中图法》第四版社会科学类目中有3条类目虽然不符合上述规律,但它的分类体系不空缺,即类目表设置了“世界”、“中国”和“各国”类目。

如: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K811世界人物传记、K82中国人物传记、K833/837各国人物传记;K86世界文物考古、K87中国文物考古、K883/887各国文物考古等。

中图法4

中图法4
《中图法》(第四版)的使 用信息编目及时政分析
《中图法》(第四版)的简单介绍 《中图法》(第四版)的使用
1 《中图法4》的使用方法
《中图法4》的分类及查找方法——郝亚飞 《中图法4》的出版意义——李媛 《中图法4》的使用方法举列——袁江 ——张海斌
2 《中图法4》的使用情况
举例说明《中图法4》的使用情况——陈丽霞 《中图法4》的发展及优势——何海燕
中图法第四版的简单介绍中图法第四版的使用中图法4的使用情况中图法4的分类及查找方法郝亚飞中图法4的出版意义李媛中图法4的使用方法举列袁江举例说明中图法4的使用情况陈丽霞中图法4的发展及优势何海燕中图法4电子版诞生意义及发展优势胡雪娇中图法全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பைடு நூலகம்法4》使用方法的举列
下面以查找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文章为列: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首先它是属于计算 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类,其分类在中图法分类 中的代号是TP。 2 在中图法分类表中查找TP大类——>TP39计 算机的应用——>TP393计算机网络—— >TP393.08计算机网络安全,因此,“计算机网 络安全”的中图法类号即为TP393.08。所以按 TP393.08即可查找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 的文章。
放映结束。。。
谢谢观看!!!
《中图法4》的出版意义
《中图法》全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 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 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体系。随着时代的不断 发展和进步,第三版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第四版 的出版全面补充了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 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资 源不断扩大,科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因此在解决新的 问题时,《中图法》第三版已不能解决具体问题。而 《中图法》第四版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年 4月 00
大学 图 书情报 学刊
J ur lo c d m i b a y a d I or ai n Sce e o na fA a e c Li r r n nf m to inc
Ap 2 0 r, 01
第2 8卷 第 2期
对《中图法》( 四版 ) 类 目结构的分析 与调整 F
笔 者经 过 多年 的实 践 , F类 的 结构 调 整 问 题提 出 对 个 人的建议 , 人们参 考 。 供
1 主类 目结构调 整 分析
F 2是 对 经 济 建 设 和 经 济 发 展 的理 论 规 划及 实
践 管理 ,是具 有 谋 略 色彩 的经 济 问题 分 析 ,因此 , “2 F 0国 民 经 济 管 理 ”、 F 1经 济 计 划 ”、 F 2经 “2 “2
d s rmi t n o e e a h r ce s nc e s rd c e s fn t s ic i nai fg n r lc a a tr .i r a e o e r a e o oe . o
Ke r s C ieeLba l s ct n D v i : t c r f l s edn y wo d : hns irr Ca i ai ; iio F s ut eo ca a ig y sf o sn r u sh
o ls a n sh xn e n r vs d W ih t e d v lp n ft e go a c n my a lto ls e dn sn e o fca she dig a, g b e e ie . i t h e eo me to h l b le o o , o fca s h a ig e d t
在 《 图法 》( 中 四版 ) 制 的 过程 中 , 经济 ) 编 F(
是被 重点 修订 的大 类 ,包 括 局 ”改 为 “ l F 世界 经 济及关 系”。
1 “ 2经济 计划 与 管理 ”类 目结构 的调整 分析 . F 2
类 名 的修 订 、 目的扩 充 加 细 、 目注 释 的 完善 等 类 类 方 面都 有重 点处 理 。[ 是 , 着 时 问 的推 移 , 事 1 J 但 随 新 物、 新思 想 的不断 出现 , F类 的类 目结 构 有待 于 进一 步 调 整 , 之 更 加科 学 、 理 , 于分 类 人 员使 用 。 使 合 便
关键 词 :《 图法 》 F类 ; 目结 构 中 ; 类 中 图分 类 号 : 2 41 2 G5.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12 ( 0 0)2 06 — 3 10 — 5 5 2 1 0 — 0 3 0
Ana ay i a d r a j s n f h vs n F i hn s irr lsi c t n(o rh n ls n e d u t s me t eDii o C ieeL bay Ca s ai ot i n f o fu t
e io d t n) i
CHEN ~ u Li h a
( e h uColg , z o 5 0 3 C ia) D z o l e Deh u2 3 2 。 hn e
Ab t a t h i s nF i C ieeLbayCas ct n( ut dt n i o eo ei p r n t c rs sr c:T eD v i hns irr l i a o f r e io) s n fh ot t r t e io n sf i o h i t m a su u
陈 立 华
( 州 学 院 ,5 0 3 德 232 )

要 :《 中图法 》( 四版 ) F类 是修订 过程 中重点 的类 目之一 。随着全球经 济的发展 , 有许 多类 目需要 进~步修订。文
章对 F类的主类结构 、 细类设置 及 内容 提出了修订建议 , 从结构 调整 、 共性 区分 、 注释 内容增减 等方面分析 了需 修订的类 目。
F tes a et u dv in, n o t t t b r e rv e o eflw n set tes u t erajs et ,h m l s sb is s a dcne s o ef t r ei df m t l igap cs h t e r dut n, l io n u h s r h oo : r u e m
济计 算 、经 济数 学 方 法 ”、“ 2 计 ”、 F4劳动 F 3会 “2
经济 ”、 F 5物 资经济 ” 在 F “2 2范 畴之 内 ,而 “ 2 F7 企业 经 济 ” 于 T业 经 济 的范 畴 , 属 建议 将 “ 2 F 7企业
经济 ”归人 到 “ 4工业 经 济 ”中去 。 “2 市与市 F F 9城
政 经 济 ” 是 国家 基 本 建 设 经 济 中一 部分 ,应 该将 F 9归入 到 “ 2 2 F 8基本 建 设 经 济 ”中去 。F 8和 F 9 2 2 1 “ 1 界 各 国 经 济概 况 、 济 史 、 济地 理 ”的 . F世 1 经 经
内容分析
在 “ 1 界 各 国经济 概 况 、 济史 、 济地 理 ” F世 经 经 大类 中包 括 “ 1 世 界 经 济 、 际经 济 关 系 ”、“2 F1 国 F
b e ieli i e e Li r r a s c to . Th sa tce ma e o e s g e to s t h i tucu e o v so e r vs r n Ch n s b a y Cl ai n s i ril k s s m u g sin o te ma n sr t r fDii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