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维设计》高考地理总复习重点速通精品课件:10.4——读图析图能力--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湘教版PPT课件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湘教版PPT课件
2.工作原理
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 反射 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优点 (1)视域广阔, 监测范围大 。
(2)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 、快速处理。
(3)迅速 获取信息 和实施动态监测。
4.遥感技术系统 由遥感平台、 传感器 、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
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5.遥感类型(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
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 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
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二、遥感技术( RS) 及其应用 1.概念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 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 的辐射、 反射 、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 特征、性质 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3.关键技术 (1) 信息高速公路 与高速网络技术。
(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4) 大容量数据存储 技术。 (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6)高性能计算能力。 4.特点 信息化、网络化、 全球化 。
[温馨提示] 数字地球不等同于“3S”技术的综合,而是遥感
三维设计2015 届高考地理总 复习第三讲地 理信息技术及 其应用课件湘 教版
一、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及其应用
1.概念
一种以 采集、存储、管理、分析 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 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
(1)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 (2)显示数据的 空间分布 。
(3)具有强大的空间 查询 、分析、模拟、统计和 预测 等功 能。
地面控制系统 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wùzhì)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读图析图能力】 ——地质(dìzhì)剖面图的判读
第一页,共15页。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chuízhí)剖面图,包括地
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如下
表)。
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mǒu ɡè)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
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 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 蚀掉。
第七页,共15页。
【应用(yìngyòng)“读图规 范”】
[典例]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区域(qūyù)地质剖面示意 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qūyù)先后发生了( )
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
(dìqū)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熟知(shúzhī)典型图示】
图1 地质地貌示意 图2 地貌景观和地 图3 褶皱和断层构

质剖面图
造示意图
第二页,共15页。
【掌握(zhǎngwò)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 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míngquè)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 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A.沉积作用(chén jī zuò yònɡ)、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hén jī zuò yònɡ)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chén jī zuò yònɡ)、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hén jī zuò yònɡ)、岩浆侵入

江苏专版三维设计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读图析图能力气候变化图的判读

江苏专版三维设计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读图析图能力气候变化图的判读

A.1981年后逐年上升
B.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
题目重点考
C.1993年后波动上升
查两个(liǎnɡ
D.2001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
ɡè)方面:
(2)该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极端天气事件减少
C.低温(dīwēn)冻害损失减少
D.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
第八页,共15页。
二是此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高温日数总体 上呈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 事件(shìjiàn)增加,不同地区低温冻害损失不同。
第九页,共15页。
[读图“五步法”]
第四步:析原理(yuánlǐ)、找方 法利用(lìyòng)气候变化图,可以判断的主要内
容1.有判:断气候变化的特点
第十一页,共15页。
[读图“五步法”]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增加(zēngjiā)温室气体的吸收。 (3)适应气候变化。 (4)技术措施。
第十二页,共15页。
本题的两个问题(wèntí)设计的都是动态的考查,题干和选择
项中的关键[词读有图“1“98五1年步”法“1”99]3年”“2001年”“变
No ——气候变化图的判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图2)、。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图3)。图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坐标图、。景观或变化图(图4、图5)。(3)某点(如 某年)的气候变化特点(tèdiǎn)。③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D
Image
第十五页,共15页。




)


观图图图52的
第二页,共15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从题干可知,上图为主要能 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 耗(nénɡ hào)变化图,应抓 住主要能源构成和两大主体 事物的变化特征来解读。
第八页,共16页。
第二步:析图例(túlì),看点 线(从成(消油曲312)柱 要))费观、线坐看状结量察天示标图图 合和柱统然 意例和 图单状计气单,曲 例位图图、位明线 ,(和一d水G确ā随 比般曲nD电(时 较w要线Pm,è能间 不先的íin)柱G的 同耗看g变Dq状变 构坐的化Pu图化 成能标è变特)耗,趋 要示图征化,如势 素意中以。横图上 之能及主坐中去 间柱源要标纵观的状消能为坐察比图费源时标,例的总包间分柱大构量括。别状小成变为煤图。,能化、的主源,石构要
第十二页,共16页。
第四步:组答案(dá àn),防 失误
(3)在分析该类图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对策(duìcè) 时,要全面、分清主次,理清逻辑关系。
如“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 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既 有水能,又有天然气;而之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是因为煤炭比重(bǐzhòng)过大,所以应答成“增加 水电、天然气的比重(bǐzhòng),降低煤的比重 (bǐzhòng)” ,不能只答成“增加水电(天然气)比重 (bǐzhòng)”。
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第五页,共16页。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者说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 比例关系。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 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 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 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 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 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最后 (zuìhòu)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5《三维设计》高考地理总复习重点速通精品课件:10.5——读图析图能力--产业结构图的判读

2015《三维设计》高考地理总复习重点速通精品课件:10.5——读图析图能力--产业结构图的判读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1) 该类图最直接的就是要读出各产业比重,
所以看比重的方法必须熟练,不能只看上限,而 应看各图例的“柱子”长短,即上限与下限的纵 坐标之差。 如图中第二产业的上限变化不大还略有下降, 并不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恰恰是第二产业的 柱图变长了,比重上升了。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2012· 江苏高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 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 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读图可知,该图为产业结构 变化图,应抓住产业结构及 其变化来解读。
图4 四地三次产业比重构 图1 某市 1978 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柱状图 )2007年和2010年三次 成图 (三角坐标图 ) 图(3 某市 产业就业构成图(饼状图)
另外对产业结构示意图,在命题角度读时还要注意以 下两点: (1)结合三次产业的构成,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 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 (2)结合不同年份产业的构成,分析产业的变化特点。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 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 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产业 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抓住产业比重的大小及
其变化这两个核心特征,并能够找出判断规律。如
下所示:
1.观察产业比重的变化,分析产业结构的发展
(1)看增加还是减少。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必须掌握的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必须掌握的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依据
气 温 变 化
因素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 曲线呈波峰线)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 线呈波谷线)
第三页,共7页。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步骤 依据



(pà 最冷
ndu àn) 所
(热) 月均 温




因素变化
结论
最冷月(lěnɡ yuè)平均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lěnɡ yuè)平均 气温0℃~15℃之间
冷月平均气温0℃~15℃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之间。年降水量1 500 ~2 000 mm。年降水量300~1 000 mm。年降水量>2 000 mm。冬雨型(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Image
第七页,共7页。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 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第五页,共7页。
热带沙漠气候、极 地气候
第六页,共7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 (大陆东、中、西部)。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
No (zīliào)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最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chāyì) 第一讲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必须掌握(zhǎngwò)的 方法技巧】
气候类型的判读(pàn dú)方法
第一页,共7页。
气候类型(lèixíng)的判读方法
1.根据分布(fēnbù)规律判读气候类 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wěidù)位置确定所在南、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必须掌握的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光照图类试题的常用解法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必须掌握的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光照图类试题的常用解法
Image
第六页,共6页。
例如:①当66°34′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66°34′S以 南一定出现极夜现象;晨昏圈与70°N相切时,它一定同 时与70°S相切。 ②晨昏圈一定平分赤道。由此可以(kěyǐ)推出,晨线与赤 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地方时为18:00。 ③一天的正午为12:00,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等长,日出 与日落时间关于正午对称。
第三页,共6页。
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就是(jiùshì) 夏季;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反之亦然。 ⑤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 为东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 (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 西南。 ⑥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相等。理论上, 某地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和为24小时。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dìqiú)(含地球(dìqiú)和 地图)
第四讲考点地4球光(d照ìqi图ú)的的运综动合—判—读公转
【必须掌握的方法(fāngfǎ) 技巧】
光照(guāngzhào)图类试题 的常用解法
第一页,共6页。
1.图图转换的空间(kōngjiān)思 维法:解决光照图问题,需要足够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线的割补思维法: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利用局部日照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应树立“全局”观点, 即把局部图恢复为整体(zhěngtǐ)图。局部图一般均可用“补”的办 法回归至全图。试题命制者之所以要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图形割下一 块来,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应将陌生的图形 还原成我们熟悉的图。例如:下面图1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 线与30°N纬线圈的交点。图2是利用添加辅助线法还原的光照图全 图。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s图像的判读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重点速通课件读图析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s图像的判读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第六页,共13页。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滑坡易发区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zōnghé)图的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 (2)综合(zōnghé)图: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 数示意图,应借助于GPS和GIS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GPS 和GIS。
No 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如图1中
白色区域为北京市区和天津市区,黑色区域为郊区。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全球定 位系统可以确定事故的位置,但无法预测(yùcè)交通流量,B项错误。C
Image
第十三页,共13页。
[典例] (2011·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dìlǐ)信息技术制 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该图的制作与应 用借助于C( )
联系所学知识,结合 图示,遥感技术无法 测定监测点分布,A
项错误;全球定位系 统可以确定事故的位 置,但无法预测交通 流量,B项错误;
该图的制作显然与 数字地球技术无关, 道路与监测点是确 定的,数字地球技
叠加图层
人口密度(rén kǒu mì dù)与交通 河线流路分及布规、划坡图度分布、土石分布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商业中心选址 泥石流易发区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 基数
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 用地
林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第五页,共13页。
2.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pàn 首d先ú)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zhuāntí)图层组 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zhuāntí)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 的空间联系,再次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 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地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
(2) 该类图在描述能源构成特点时要注意概括 性,并且要注意与变化的区别,同时叙述要完整。 如“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虽然石
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的比重增加了,但是
题目要求说的是特点,而不是变化特点,所以要 从静态上概括重庆市近些年能源消费构成的共同 点,答案应答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 电的比重较低。”而不能答成“煤炭比重大,天
第三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不同年份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和主要能 源构成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关系、影响、对策等,要根据设问 要求去图中寻找针对性的信息。 如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要看清每个柱状图的总高度,即顶端对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 应的左侧纵坐标,此图中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能源构成特点, 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要看清每个柱状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也就是相应图例对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 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此图中主要能源构成呈现出以煤 炭为主(煤炭比重大),石油、天然气、水电的比重较低的特点。 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每年的单位GDP能耗变化要看清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右侧纵坐标, 呈下降趋势。
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者说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 比例关系。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 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 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 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 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 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最后得出 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 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 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 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 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
(1) 该类图常涉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
要注意“变化趋势”与“变化”或“变化特点” 不同,趋势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走向,所以不能答 “先慢后快”或是“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上升” 之类的说法,而应答成“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
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单位GDP能耗
变化的主要原因应答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 产业结构”,而不能答成“改变产业结构”。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各种能源所 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越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 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 份原煤占80%多。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 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 占的比重,如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 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 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 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 进行纵向比较。
然气比重增加”或者只答“以煤为主”。
第四步:组答案,防失误
(3)在分析该类图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对策时,要 全面、分清主次,理清逻辑关系。 如“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
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西南地区能源资
源优势既有水能,又有天然气;而之所以调整能 源消费结构,是因为煤炭比重过大,所以应答成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 不能只答成“增加水电(天然气)比重”。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典例] (2010· 山东高考)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 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 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从题干可知,上图为主要能 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 耗变化图,应抓住主要能源 构成和两大主体事物的变化 特征来解读。
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应用“读图规范”】
[典例] (2010· 山东高考)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 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 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 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 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读图析图能力】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 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 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 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 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3) 观察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成, (1) (2) 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中纵坐标分别为 看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柱 能源消费量和单位 GDP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意单位 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比 GDP能耗的变化。 例大小。
【熟知典型图示】
图 图 2 3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曲线 (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掌握判读技巧】
能源消费结构图遵循一般的方法,最关键的要注意三看: 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 看范围,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 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