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 方物的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透视状态, 使用此种状态的透视图易使画幅中的 景物富有变化和动感。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并运用成角透视的画法 和原理,理解成角透视所产生的透视氛围和效果。
第五章 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难度较大,也是写生中常见的一种透视图。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 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 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倾斜透视中 的消失原理,指导绘画写生。
(2)艺用人体解剖学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结构,旨在使学生 初步掌握人体的比例、 人体的造型及其运动规律以提高人体造型能力, 准确塑造 人物形象。艺用人体解剖学是美术学教育专业和绘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3、参考书目
《透视、色彩、构图、解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魏永利 《绘画透视知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陆仰豪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沈阳出版社 《人体造型基础》(沈兆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六章 曲线透视 生活中的线条还存在许多不规则的曲线。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直中 求曲,方中求圆的曲线画法原则。
第七章 阴影的透视
阴影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本章通过研究阴影形成的规律 及影子的形状,使学生掌握不同光源的情况下,阴影的透视消失变化。
第八章 反影的透视 画面中反影的运用,可以产生形象的重复,从而使主体形象与反影形象形成 呼应,增加视觉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3、结合学生的写生作业,分析其发生在透视上的错误,注意学以致用,并 适当安排创作构图的练习。
4、以科学的观点阐述人体结构,以运动的法则揭示造型变化的规律。
5、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讲授与习作相结合。
6、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绘画的眼光从为造型艺术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 人体结构及其规律性。

《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12100802课程名称:解剖与透视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先修课程(素描一、色彩一、艺术概论)后习课程(素描二、色彩二、风景写生)适用专业:美术学专业开课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及应用、基础透视的概念及应两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部分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测评占评价权重的4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 乔治•B•伯里曼.《伯里曼实用人体解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2] 黑尔 (Hale)科伊尔 (Coyle).《艺用解剖(向大师学绘画)》.中央美术出版社.2012.[3] 叶勇.《艺用人体解剖与透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4] 高宗英、许国庆.《世界明家素描》.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5] 沈兆荣.《人体造型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6] 陆仰豪.《绘画透视知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7] 萨拉·西蒙伯尔特.《艺用人体解剖》.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8] 伯恩·霍加斯.《动态素描·人体解剖》.2010.[9] 孙韬、叶南.《解构人体:艺术人体解剖》.2005.[10] [俄]尼古拉·尼基塔维奇·列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素描高级课程教学》.2009.[11] 张忆周.《绘画透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2] 胡亚强.《透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期刊:[1] 艺术教育.期刊.ISSN 11-1188/J.[2] 南京艺术学院校报(美术与设计).期刊.ISSN 1008-9675. CN32-1008/J.[3] 艺术科技.期刊.ISSN 1004-9436. CN33-1166/TN.2.网络资源:[1] /[2] /[3] [4] /a_457.html[5] /news.asp?Id=1622[6] /mini.php?kw=[7]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学时概论1.课前准备明确解剖透视的课程的属性,细化教学目标,对课程讲授进行精细化设计。

09《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09《解剖与透视》教学大纲

美术系《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基础素描总学时数:68学时学分:4学分适合专业:美术学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1.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和透视规律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2.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景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绪论艺用人体解剖与透视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体结构和透视的,是美术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骨骼、肌肉的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人体解剖和透视知识。

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讲授和辅以各种形象教具写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加强与其他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透视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透视规律的,也是美术专业必修的技法理论。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利用模型、绘画作品、挂图等进行形象化教学,以加强学生对透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配合教学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并把它运用到绘画习作和创作中,以适应美术教学工作的需要。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解剖》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1、课程性质: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2、教学目的和任务:(1)透视是由现代几何学、光学、心理学和绘画透视理论相结合形成的画法理论,是美术院校绘画训练所必修的技法理论课程。

通过透视学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平面上正确表现所见实物的立体形的方法,掌握不同空间距离中形的形成和变化,用于指导绘画写生和想象作图时,正确表现形体三度空间,透视比例及阴影,倒影等视觉形象。

(2)艺用人体解剖学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结构,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人体的比例、人体的造型及其运动规律以提高人体造型能力,准确塑造人物形象。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美术学教育专业和绘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3、参考书目《透视、色彩、构图、解剖》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魏永利《绘画透视知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作者陆仰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沈阳出版社《人体造型基础》(沈兆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人体与绘画》(佐治·伯里曼著)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与生活》(佐治·伯里曼著)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家与人体解剖学》(约翰·拉依内斯著)《人体动作速画法》(吴曼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4、教学学时总学时:36学时,每周两课时。

5、考核平时考核20%,期末考试80%6、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绘画练习进行学习。

二、教学原则1、透视是运用一种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揭示一般的视觉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

本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录相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备,重点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写生绘画,把握远近物体的透视比例及空间关系。

2、教学内容安排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辅一定的作业练习,并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3、结合学生的写生作业,分析其发生在透视上的错误,注意学以致用,并适当安排创作构图的练习。

4、以科学的观点阐述人体结构,以运动的法则揭示造型变化的规律。

人体解剖与透视

人体解剖与透视

课程定位
前期课程—————
素描 色彩 构成基础
游戏概论
人体解剖与透视————— 后续课程
对解剖、透视知识的了解
对人体结构的敏感和熟悉 对动态人体的敏感和熟悉
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
三维游戏角色设计
三维游戏动画设计
三维游戏场景设计 游戏制作综合实践
第二页,共13页。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解剖与透视理论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对人体结构、人体动态的相关内 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地绘画训练,让其对人 体结构尤其是动态人体结构逐渐熟悉起来,具备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解剖与透视理论 ✓ 人体结构与人体动态规律
教学难点
✓ 人体结构与人体动态的绘画练习 ✓ 本课程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如何运用于后 续课程 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知识层面
能力层面
第五页,共13页。

四、教学方法分析
✓ 授课对象 动游1101 ✓ 学生特点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较快,但手绘及表现能力不足,学习的 主观能动性略差。
✓ 作品点评及课程总结(2课时)
点评学生的课堂练习,并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和不足给予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课程结 束后继续定期的进行手绘练习,不断提高造型能力。
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一个总体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带着 这门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进入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
第九页,共13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理论知识点分述 手绘练习
案例法
游戏角色的动态 规律简述
引导法
自主学习能力
手绘练习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解剖与透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美术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4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解剖与透视》课程包括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透视学也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通过透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描绘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方法。

为今后美术作品中的场景描绘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艺用人体解剖学方面包括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人体的运动与形态三方面的内容。

在透视学方面包括了透视的基本概述、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注意到艺用人体解剖学与素描、油画等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

在进行课程讲授过程中牢牢把握“艺”用这个字。

2.注意到透视学在油画和国画专业学生的不同作用。

合理分配。

焦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内容的讲授比例安排。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到直观教具比如模型、图表、教学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

4.因本门课内容较多而学时有限,因此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学生自学部分采用教师辅导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效果图绘制相结合。

通过查阅相关透视图书籍、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透视学和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的了解,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美术技法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

六、课程教学内容《艺用人体解剖学》第一章概论(1学时)1.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涵义及研究内容。

解剖与透视学课程设计

解剖与透视学课程设计

解剖与透视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透视方法表现空间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解剖与透视学知识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的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人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解剖与透视学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人体健康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美术学科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剖与透视学知识,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对解剖与透视学知识了解不足。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知识:- 人体基本结构:骨骼、肌肉、器官等。

- 人体比例与动态:头部、五官、四肢的比例关系及动态表现。

- 人物肖像画创作:运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实践。

2. 透视学原理:- 透视基本概念: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 空间关系表现:运用透视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远近、大小关系。

- 景物画创作:运用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实践。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了解解剖与透视学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认识。

- 第二阶段:深入学习解剖学知识,进行人物画创作实践,掌握透视学原理,进行景物画创作实践。

-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与展示,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4. 教材章节:- 解剖学部分:参照教材中关于人体结构、比例与动态的章节内容。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16年级《动画》专业《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P0*******适用专业:2016年级动画专业编制单位:影视系透视与解剖Perspective and anatomy课程编码:P0*******Course Code: P0*******课程名称:透视与解剖Course Name: Perspective and anatomy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Class Hour:32Credit:2课程承担单位:影视系制定人:龙凤制定日期:2016年7月30日审核人:郑则凌审核日期:2016年7月30日第一部分:课程简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从而了解其结构。

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人物与场景结构知识,认识理解人物和场景结构关系,以及人体动态的基本规律。

Course Descri(About 150 word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study the human skeleton, muscle, body surface shape and human body dynamics, so as to understand its structu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of characters and scen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 scene structure, and the basic laws of human dynamics.一、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二、课程目的:(一)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物体视觉形态与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运动变化规律,掌握人体骨骼、肌肉的结构特点及外形特征,并能根据其造型 要点进行造型表现;了解透视变化规律,掌握透视法则、绘制透视图,并能根据透视规律进 行空间表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构建人体美的审美眼光,掌握人体韵律之美并能应用人体结构之美创作、鉴赏、 评价及教学;培养学生构建空间美学的审美眼光,掌握透视法则并能应用于艺术创作、鉴赏、 评价及教学中。 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艺术格调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人物、 阴影和反影透视的定义及特征;
11
阴影和反影及 人物透视
特征及规律; 2. 阴影和反影、人物正立
2.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的画法及步骤; 3. 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在绘画空间表达中的
人物、阴影和反影透视的画法 及绘画空间表现。
2
2
方体画法、步骤及在绘画空 应用及表现。
间表现中的应用及表现。
五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
二 课程定位
《解剖与透视》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法理论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体骨骼、肌肉、形体的结构特点,造型规律,以及绘画的平面、空 间处理的透视办法。与本门课程中,了解人体造型艺术中的结构特征和造型规律,运用透视 原理构建绘画的空间、平面关系,并学会对绘画基本技法语言的同构对应解读,掌握绘画内 容和形式的对应关系。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解剖学、透视学理论知识及表现技能进行有关人 物结构的实践运用、平面空间构建等创作及美术教学活动。
三 课程目标
《解剖与透视》作为美术学专业基本技法理论课。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人体造型规律研 究和学习、掌握人体骨骼、肌肉形状结构以及表现技巧、技法课程。通过透视学基本理论及 透视方法,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阴影透视、人物透视等的透视规律及表现 方法。能学以致用,服务于现代艺术创作和教学的的实践环节,培养对人体美的审美眼光和 素养,并能适应美术教育工作的应用需要。

《解剖与透视(二)》教学大纲

《解剖与透视(二)》教学大纲

《解剖透视(二)》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美术学2010级)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总学时30学时(理论:9学时实践:21学时)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定位《解剖透视(二)》是景观雕塑方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艺术创作,为景观雕塑创作及设计方案技法表现奠定较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课程目标了解透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雕塑创作中的透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2学时)第一节: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第二节:中国透视学发展简述第二章平行透视(4学时)第一节:平行透视概念第二节:平行透视作图法第三节:作品欣赏第三章成角透视(4学时)第一节:成角透视概念第二节:成角透视作图法第三节:作品欣赏第四章倾斜透视(4学时)第一节:倾斜透视概念第二节:倾斜透视作图法第三节:作品欣赏第五章人物透视(4学时)第一节:单个人物透视第二节:组合人物透视第三节:作品欣赏第六章曲线透视(4学时)第一节:曲线透视概念第二节:曲线透视作图法第三节:作品欣赏第七章阴影透视(4学时)第一节:阴影透视概念第二节:阴影透视作图法第三节:作品欣赏第八章反影透视(4学时)第一节:水面反影透视第二节:镜面反影透视第三节:作品欣赏三、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二章平行透视第三章成角透视第四章倾斜透视难点:第七章阴影透视四、学时分配与作业要求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掌握本课程学习内容须了解写实性雕塑、人体素描、静物素描等课程,本课程着重研究雕塑创作中涉及的透视学问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对透视学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透视学的整体概况,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

2、教学手段(1)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示范作品是教学直观性特点的体现,是让学生理解、吸收理论知识的最好手段。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与解剖》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掌握透视与解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平行透视法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点与使用方法;
3.掌握人体解剖的运用方法,提高自身造型和空间的掌控与理解能力;
4.能结合艺术实践实际需要,熟练的运用透视与解剖的知识,分辨或评价艺术作品的透视关系;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美术教学基本功,将美术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杨广生编著.《解剖•透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主要参考
1[美]罗伯特•贝弗利•黑尔著.《艺用解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3.[美]乔治.伯里曼著.《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孙涛、叶南编著.《解构人体-艺术人体解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系《解剖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10112 1711012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基础素描总学时数:68学时学分:4学分适合专业:美术学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1.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和透视规律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2.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景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绪论艺用人体解剖与透视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体结构和透视的,是美术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律,骨骼、肌肉的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能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人体解剖和透视知识。

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讲授和辅以各种形象教具写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加强与其他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透视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透视规律的,也是美术专业必修的技法理论。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利用模型、绘画作品、挂图等进行形象化教学,以加强学生对透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配合教学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并把它运用到绘画习作和创作中,以适应美术教学工作的需要。

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人体的基本概况和绘画透视的基本规律。

获得解剖和透视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人体造型和透视的基本规律,提高人物绘画和人物、景物透视的造型能力。

在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主要骨骼和肌肉名称,理解其形体的基本造型规律和透视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人体骨骼、石膏模型或人物、景物的写生进行练习,并与速写、素描课和专业创作结合起来。

(二)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学习人体解剖和透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人体和透视的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一、人体的比例人体的比例通常以人的头长为计量单位,以此来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身体各部的比例大致为:1.躯干3个头长;2.上肢3个头长;3.下肢4个头长;4.男性肩宽2个头长;5.儿童体型的比例特点是头大、下肢短、上身长。

二、人体的体型分类1.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人类种族之别,一类是共性中的个性之别。

2.个性特征:匀称、胖、瘦,骨骼、肌肉和脂肪多少决定它的特征。

三、人体解剖的部位区分1.头部:脑颅、面颅;2.躯干:颈、胸、腹、背、髋等;3.上肢: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4.下肢:大腿、膝、小腿、踝、足等。

第二节人体概况一、人体的骨骼1.骨骼在人体中起支撑作用,在外形上决定着人体比例、体型及各肢体的生长形状。

2.骨骼结构的关节处和骨骼在人体的外露点(骨点)为艺用解剖学的重点。

3.人的骨骼一共有206块。

4.各骨端由软骨、韧带或关节连接起来5.头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6.躯干分脊柱和胸廓、骨盆三部分。

7.上肢分肩部、上臂、前臂和手4部分8.下肢分大腿、小腿和足三部分二、人体的主要关节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它是由骨端、韧带、软骨和关节囊等构成的组织。

关节运动在外形上产生不同的变化,是描绘人体的关键部分。

显露在外表的“骨点”是塑造人体各部的重要标记。

主要关节有:1.肩关节2.肘关节3.腕关节4.髋关节5.膝关节6.踝关节三、人体的肌肉人体的肌肉约有600块左右,表层的肌肉直接构成人体外形的轮廓和起伏。

1.头部:颞肌、咬肌及表情肌等。

2.躯干: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直肌、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

3.上肢:三角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肌群,屈肌群等。

4.下肢: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大腿前侧肌群、内侧肌群、后侧肌群、小腿前侧肌群、后侧肌群、外侧肌群等。

每块肌肉分属不同的类型,具有各自的形状、位置、生长的起止点和对于人体运动的作用。

肌肉收缩牵引关节运动而产生人体的动作,并决定人体外部的造型特征。

第三节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一、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二、常见的几种透视现象(四)教学提示了解人体解剖和透视规律的基本概况。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体的骨骼和主要骨骼名称,“骨点”是塑造人体各部的重要标记。

2.人体的主要关节:肩、肘、髋、腕、膝关节、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是描绘人体的关键部分。

3. 常见的几种透视现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

(六)学法指导课堂讲授、演示、临摹、写生、辅导练习、集中评讲。

(七)作业1.参照课本及相关资料多画速写,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认真临摹骨骼和肌肉的造型,要熟记,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欣赏一些绘画中的透视图,试着分析一下它们有没有一定的规律。

(八)小结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主要骨骼和肌肉名称,理解其形体的基本造型规律,并进行写生练习,对透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二章头部解剖结构(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头部骨骼、肌肉、五官结构及外形的构成,初步掌握头部的基本造型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了解头部的骨骼和“骨点”及头部的肌肉以及五官,并能进行熟练绘制。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头部的骨骼和形体结构一、头部的骨骼分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1.脑颅骨由额骨、颞骨、顶骨、枕骨等组成;2.面颅骨由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组成;3.脑颅部的颞骨与下颌骨相接处有可动关节,可作开口、咀嚼等动作。

4.头部骨骼的的形状和表面上的许多起伏,对头部整体外形及局部形体都有影响。

头部的基本形在正面看像一个蛋形,脑部和面部在尺寸上大约相等;侧面看是两个蛋形的重叠,一个竖着,一个横着,竖着的蛋形的一半为面部,横着的蛋形为脑部。

从比例上看,脑颅的体块是面颅体块的两倍。

从头的的体块结构看,脑颅部是一个蛋形的块面,面颅部是一个向下收拢略带锥形的块面。

这两部分构成头部的两大体块。

第二节头部的肌肉一、头部的肌肉分表情肌和咀嚼肌两类1.表情肌一端起于骨骼,一端止于皮肤,收缩时产生面部表情。

表情肌有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鼻肌、上唇方肌、颧肌、口轮匝肌、颏三角肌、下唇方肌、颏肌、颊肌、笑肌等。

2.咀嚼肌都起止于骨上。

咀嚼肌有颞肌和咬肌,其作用都是拉下颌骨向上,作咀嚼等动作。

第三节五官的结构一、眼睛:包括眼眶、眼睑和眼球三部分,眼球嵌入眶内,有上下眼睑。

眼睛的形状近乎平行四边形,上眼皮的最高点和下眼皮的最低点连线是一个倾斜的对轴线。

上眼皮的最高点靠近外眼角,下眼皮的最低点靠近外眼角,它们大约都是占整个眼睛的1/3。

另外,眼睛的形状,随着头部角度的转动会有一些变化。

二、眉毛:它的生长位置与眶上缘呈“X”形交错,眉头在眉弓之下,眉梢在眶上缘的上方。

眉分上下两列,下列眉呈放射状,上列眉自下列眉的1/3处开始,外端面积大于内端,两列眉相接成眉梢。

三、鼻子:它的上部分(鼻梁)由鼻骨和附在上面的软骨组成;下端是椭圆形的鼻尖部,里面结构为鼻中隔,两个鼻翼也是软骨,其形状向外下方斜。

鼻子大体上是一个三角形或一个楔形的体块。

底部的平面是一个三角形。

四、嘴:它的基础构架由上颌骨和下颌骨及牙齿构成。

上嘴唇较宽展,形如拱形。

上唇中部在人中中间呈浅浅的凹陷,形状像一个被拉开伸展成扁形的“M”形;下嘴唇外形也像一个拉开的“W”形。

上唇的一些部分比下唇更宽些,弧度更大些。

五、耳朵:由外耳轮、内耳轮、耳垂和耳屏组成。

耳朵的大体轮廓像一个“C”,上端比较宽,下端比较窄。

外耳轮紧靠“C”的边缘,比较宽阔,在上半部有一结节。

内耳轮顶端分成两个枝丫,形状成为一个弯曲的“Y”形,“C”的下端是耳垂。

第四节五官的比例、特征及画法一、眼睛:位置在自头顶至下颏底部的1/2处,在颜面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

中国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也说明了眼睛是传神的关键。

眼睛因年龄不同会有一些差别,儿童的眼珠(或称眼黑)浓黑较亮,眼黑和眼白反差较大,中年人眼珠变为棕黄色,老年人则为灰黄色。

所以,在画眼球时,小孩的眼珠要画得浓黑一些,老人要画得浅淡些。

眉毛的特征有粗细、浓淡之别,一般女性和小孩的眉毛淡一些。

另外,眉毛内端较浓重,外端较疏淡。

二、鼻子:位于脸部中央,鼻尖大约位于眉弓到下颏底部的1/2处,即鼻子的长度鼻尖到下颏底部的长度相等。

鼻部的特征也各有不同,像高鼻梁、塌鼻梁、鹰勾鼻、蒜头鼻等等,鼻翼的宽度和两内眼角的距离相等。

三、嘴:位置在自鼻底至下颏底部的上边1/3处。

嘴部是直接影响面部表情的部分。

上下唇开合之处画得要实一些,嘴角须画重一些。

嘴的整个体积是圆弧状的,也要注意它的转折关系。

画张开的嘴,牙齿不宜画得太清楚,也不要画得太亮或太暗。

四、耳朵:位于头宽的1/2偏后处,向后上方倾斜。

耳部的结构画时常被忽略,虽然有时需要画得虚一些,但是耳朵的凹关系要掌握好,特别是外耳轮的转折、耳屏和耳垂的关系,画侧面头像时,整个耳朵的形状都表现出来。

第五节头部的运动和形状类别一、头部的运动和面部表情1.头部的运动头部的运动经常是左右转动及上下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产生透视变化。

2. 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由情感而引起,且非常丰富,主要的表情不外乎喜、怒、哀、乐、悲、愁、惊等几种,描绘人物某一种表情、情绪时,要抓住某一影响表情的关键部位,理解某表情肌的活动。

二、头部的形状类别人的头部的基本形是卵圆形,但是仔细分析头部形状类别尚有各种特征,如通常人们听说:方脸盘、圆脸盘、鸭蛋脸、瓜子脸等等,形象地概括了头型的特征。

中国古代画论曾用“八格”来概括头型,所谓八格即用“田、国、由、用、目、甲、风、申”8个字形来形容头部的形状,非常准确地分析了头部正面的形状类别。

(四)教学提示了解头部的骨骼和“骨点”及头部的肌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头部的骨骼和“骨点”2.头部的肌肉3.头部的运动和面部的表情:(六)学法指导课堂讲授、演示、临摹、写生、辅导练习、集中评讲。

(七)作业1.参照课本及相关资料多画速写,对头部的比例和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认真临摹骨骼和肌肉的造型,熟记它们的功能作用和对外形的影响,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