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精选10篇(小学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精选10篇(小学阅读训练)阅读1 《春之使者》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万物复苏。
小鸟们从南方飞回,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它们在树枝间跳跃,叽叽喳喳地讲述着旅途的故事。
一只小兔子听到了这消息,它兴奋地跑遍了整个森林,告诉每一片叶子,每一株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不久,整个森林都充满了生机,花朵竞相开放,迎接这个美好的季节。
小兔子在花丛中穿梭,遇见了许多小伙伴,大家一起玩耍,庆祝春天的到来。
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大地,小溪里的冰也融化了,流淌出清脆的声音。
所有的生物都在欢庆这一季节的变换,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新的希望所充满。
阅读理解问题:1.理解文章内容文章讲述了哪个季节的到来?2.提取细节小兔子在森林里做了什么?3.推理与推断为什么小兔子和其他动物会如此高兴?4.词汇理解解释“复苏”的含义。
5.文本结构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阅读2 《勇敢的小猫》夜晚,月亮高挂,星星闪烁。
小猫咪米米第一次独自外出探险。
它经过花园,遇到了好奇的青蛙和忙碌的夜蛾。
米米感到既兴奋又有点害怕,但它还是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米米吓得躲进了一片草丛。
然而,当它看到一只萤火虫在空中缓缓飞行时,米米的恐惧消失了,它决定跟着萤火虫一起前进。
米米跟着萤火虫来到了一片空地,那里有许多小动物正在聚会,米米加入了它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阅读理解问题:1.理解文章内容米米在晚上做了什么?2.提取细节米米遇到了哪些动物?3.推理与推断米米为什么感到害怕?4.词汇理解“闪烁”在这里指的是什么?5.同义词识别找出与“勇敢”意思相近的词。
阅读3 《夏日的礼物》夏天,太阳高照,知了在树上唱歌。
小狗贝贝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它想要把这个惊喜送给它的朋友们。
于是它拉着西瓜,一路蹦蹦跳跳地去找小伙伴们分享这份夏日的甜蜜。
贝贝先去了小猫家,小猫高兴极了,邀请贝贝一起吃西瓜。
接着他们一起去邀请了小兔、小熊和小鹿。
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清凉的西瓜,谈论着夏天的美好时光。
什么是课外阅读?29

• • • • • • • • • •
二、诗歌: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选 《繁星· 春水》 三、散文: 1、《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著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 凯勒 3、《三寄小读者》 冰心 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5、《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来新夏主编 6、《朱自清散文选》
• 台湾学者陈品卿对课外阅读书籍的分类 • (学生平时阅读书籍,可以依照下列分类的标准 进行选择。力求让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 纯粹的人,做一个精神生活充实的人。) ⒈本国名人传记 ⒉外国名人传记 ⒊中国文学名著 ⒋外国文学名著 ⒌历史故事 ⒍古今名人书信 ⒎社会学科论著 ⒏自然学科论著 ⒐学术思想性论著 ⒑名人札记 ⒒古今名人言论 ⒓其他学科论著
• B树立阅读榜样 • 4)鼓励学生逛书店
• 小结: • 以上语文教师的具体做法是:以读促读、 以说促读、以看促读、以诵促读、以写促 读、以演促读、以展示阅读成果促读、以 生活情境促读。以一种外在的促读手段来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 • • •
2、让学生学会读书 1)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好坏 好读者: 坏读者:
60
70
80
图六
6.你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是
其他 4% 历史书 11% 戏剧 0% 诗歌 4% 动漫 13% 动漫 网络小说 名著 口袋书 散文 小说 名著 19% 诗歌 戏剧 历史书 口袋书 5% 散文 11% 其他
网络小说 7%
小说 26%
10&11对名著(前者)、闲书(后者)
74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0 38 18 35 17
的态度
图七
7. 你喜欢的文学作品的类型是
课外阅读30篇

阅读1 《好消息》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
雨滴噼噼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
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唱着歌告诉山丘上的每一朵蒲公英。
蒲公英一句话也不说,她们金黄色的脸儿,在雨后的阳光下露出了笑容。
现在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1、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哭—()坏—()去—()上—()3、短文中写了谁在传播那个好消息4、你知道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吗写下来。
阅读2《小兔运南瓜》一天,住在森林边上的小白兔到菜地里收南瓜。
他蹦蹦跳跳地来到地里,看见南瓜长得又圆又大,高兴了,伸手就摘下来一个。
这一下他可发愁了,这么大的南瓜怎么搬得动呢正在这时,小熊猫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边走边说:“小白兔,你好!”看见小熊猫骑的车子,小白兔一下子有主意了,他想:我的大南瓜圆圆的,多像车轮呀,不是也可以转动吗好,有办法啦!小白兔用力把南瓜竖起来,推着它往前走。
南瓜果然像车轮一样转动着向前滚去。
真是又快又省劲。
一会儿,小白兔就到了家门口。
兔妈妈见了惊讶的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小白兔把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地夸奖小白兔,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1、大南瓜圆圆的,多像呀。
小兔子地来到地里。
2、读了短文,你认为小兔聪明吗他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用“”画出文中的答案。
3、最后一个自然段共有句话。
兔妈妈是如何夸奖小兔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阅读3《孤单的斑鸠》小斑鸠很孤单,几乎没有朋友。
有一天,他问白头翁:“白头翁爷爷,谁能和我交朋友呢”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喜鹊交朋友,他热情、善良!”小斑鸠惭愧地说:“我强占过他的巢,他不会和我好的。
”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啄木鸟交朋友,他勤劳、正直!”小斑鸠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我骂他是笨蛋,他不会原谅我的。
”白头翁想了想,又说:“那么,你去找小麻雀试试,他天真、活泼!”小斑鸠为难地说:“不行啊,前几天我和他打了一架,把他啄得头破血流。
小学语文经典课外阅读25篇(含答案)

的是一个老人, 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
大夏天的正午, 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 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
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
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西瓜狼吞虎咽一气,
那该有多爽啊!
5.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 出风的世界。”表达的意思是:
6. 文中多次出现了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它的作用是:
7.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课外 1:
小学语文经典课外阅读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 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2
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是回答问题,答题要简单明了 ,答案要紧扣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
1、美丽的湖。
2、过渡句: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相照应的句子: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6
人依然在一瘸一拐的追赶。 看得出他没有放弃的意思, 仿佛它丢失的不是一个西 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 赶者。
课外阅读十篇

课外阅读十篇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
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种解释。
(1分)2、这段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_______。
(3分)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分)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5、用横线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2分)6、“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_____句,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7、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
课外经典阅读50篇

课外经典阅读50篇1.《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2.《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3.《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4.《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5.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老舍的《茶馆》7.钱钟书的《围城》8.巴金的《家》9.茅盾的《子夜》10.曹禺的《雷雨》11.冰心的《寄小读者》1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13.戴望舒的《雨巷》14.朱自清的《背影》15.沈从文的《边城》16.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17.汪曾祺的《受戒》18.余华的《活着》19.路遥的《平凡的世界》20.陈忠实的《白鹿原》21.王安忆的《长恨歌》22.阿城的《棋王》23.刘慈欣的《三体》系列24.金庸的《射雕英雄传》25.古龙的《小李飞刀》26.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27.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28.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29.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30.卡夫卡的《变形记》31.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32.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33.海明威的《老人与海》34.莫泊桑的《项链》35.契诃夫的《套中人》36.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37.高尔基的《海燕》38.泰戈尔的《飞鸟集》39.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40.埃德蒙·罗斯丹的《西哈诺·德·贝热拉克》41.莫扎特的《安魂曲》42.巴赫的《马太受难曲》43.肖邦的圆舞曲作品一号44.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45.罗丹的雕塑“思想者”46.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47.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48.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49.米芾的书法“蜀素帖”50.文征明的绘画“山水图”。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短文五篇

【导语】阅读是⼀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可能改变命运。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短⽂:⽆意井 很久以前,在⽯门⼭东⼭脚下住着⼀个靠采药为⽣的⽼汉,叫周声。
⼏⼗年中他识得上千种药。
他采的药送给镇上的药铺,⼀年中只要够吃饱肚⼦就满⾜,余下的钱全替贫苦的⼈垫付药钱。
这天,周声在⼭涧采药,发现⼀条满⾝红⿊斑有酒杯那么粗的毒蛇和⼀只碗⼝⼤⼩浑⾝青⽩相间的青蛙对峙。
青蛙的⼀条前腿已被咬伤,裂开的伤⼝露出粉嫩的肌⾁。
毒蛇不断地吐出⿊⾊的信⼦,准备发起猛攻。
青蛙吸⾜了⽓,把⾝体⿎得像只球,来显⽰⾃⼰的体壮,可毒蛇不买青蛙的账,眼看青蛙就要成为毒蛇的美⾷,周声挥起⼿中药铲,三两下将毒蛇打死,掏出随⾝带⼩⼑将毒蛇开膛破肚,取出蛇胆装⼊⼩罐中。
正准备⾛,⼀看青蛙还爬在⽯头上,抬头看着他。
他弯腰捧起青蛙,⽤针把青蛙裂开的⽪⼩⼼缝合起来,然后从药篓中找出草药,⽤嘴嚼成糊状,敷在青蛙的伤⼝处,⼜从⾐⾓撕下⼀条布将伤⼝轻轻包上,这才把青蛙放下。
夏⽇,⽕辣辣的太阳烤得⼈⽪发焦,周声⼜到⼭上采药。
他带的⽔早就喝完,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坡上躺着个⼈,跑过去⼀看,是个过路的讨饭⽼汉。
必须先弄点⽔使⽼汉苏醒过来。
可这⼭坡上哪有⽔呢?只有到⼭下去找了。
他把⽼汉抱到⼀⽚平地上,刚⼀转⾝,发现⾝旁不远处有⼀⼝⽔井,周声赶忙过去,取下随⾝带的葫芦头装满了⽔,他喝了⼀⼝,清凉⽢甜,⼗分解渴。
便⼀⼝⼀⼝地喂⽼汉喝。
不⼀会⽼汉醒了过来,他⼜掏出⼀块吃剩下的⽟⽶饼⼦递给⽼汉,⽼汉三⼝两⼝吃完,⼜喝了⼏⼝⽔,慢慢坐了起来,对救命恩⼈千谢万谢。
周声接过⽔葫芦,回⾝准备再灌⼀葫芦,可那⼝井不见了。
周声觉得很是奇怪。
从那以后,周声上⼭挖药,只要觉得⼝渴⾝边就会出现⼀⼝⽔井。
村⾥打柴的和放⽜的也常常⽆意中遇到此井。
⼀传⼗、⼗传百,⼈们称它为“⽆意井”。
课外阅读(十篇)

一、《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
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种解释。
(1分)2、这段短文写了_______ 、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_______。
(3分)3、作者从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等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2.5分)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1.5分)5、用横线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2分)6、“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_____ 句,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
全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盲道上的爱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夏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
”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
”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
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我没听懂,问有啥充足的心理准备。
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
我听了差点死过去。
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抠出来给了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足心理准备。
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
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
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于碰破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
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
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
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带着夏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
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
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
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1、给下列字注音。
瞻(); 磕()绊()硌(2、给文章倒数第3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3、为什么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A.他们心疼夏老师B.夏老师取得成功他们很激动C.被那种无私而崇高的亲情所感动D.为夏老师的付出而高兴4、文中说“我开始人间最苦的道”,“人间最苦的道”是指什么?为什么是最苦的?5、文中最后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这种挂念是什么?6、当夏老师用围巾蒙住双眼从街上沿盲道顺利地走到家时,让“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此时女儿的内心活动。
(50字左右)阅读理解,完成相关练习。
山林里,一个猎人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疯疯傻傻地说胡话,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
他去请教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说,怕是中邪了,只能用猩猩的血镇一镇。
()猎人并不相信这种方法真能治病,()为了他的白发娘亲,他任何方子()要试一试。
于是,猎人二话没说,转身就扛起猎枪到森林里找猩猩去了。
俗话说,公猩猩爱喝酒,母猩猩爱戴花。
可是,三天过去了,猎人精心设计的“酒局”和“花局”,都被狡猾的猩猩一一识破,竟无一人落网。
就在猎人近乎心灰意冷之际,突然发现了一只正在哺乳的老猩猩。
这只猩猩太老了,不但反应迟钝,而且行动迟缓。
有一次,猎人甚至已经猫到了它的背后,只在举枪瞄准的一刹那,不慎踩断了地上的一根枯枝,才被它侥幸躲开了枪口。
但它已经不能向其它猩猩那样矫健地翻山越岭了,它只能努力地跑一小段路程,等暂时脱离了危险之后,在岩石上歇息一阵,喘一喘气。
何况,它还要保护那只尚在襁褓(qiǎng bǎo)之中的小猩猩。
如同这只老猩猩已经太老太老了一样,这只小猩猩还太小太小,他还不明白猎人的追逐和母亲的逃避究竟意味着什么。
老猩猩手脚并用仓皇逃命的时候,这只小猩猩或者骑在母亲的背上东张西望,或者双手搂住母亲的脖子,荡秋千一样在老猩猩的胸前荡来荡去。
猎人孤注一掷,穷追不舍,于黄昏时分来到了一片阴森森的送树林里。
这时,老猩猩好像已经耗尽了身体里最后的能量,没有力气继续逃命了。
它抱起小猩猩吃力地爬上一棵低矮的松树,面朝猎人追来的方向,在一个比较结实的枝丫上坐了下来。
猎人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地举起了猎枪。
可是,就在他即将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一会儿),他看见老猩猩突然像人一样向他摇了摇手,仿佛在说——求求你,请等一下。
猎人心里忽然一动,迟迟疑疑地放下了猎枪。
于是,他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只临死的老猩猩,原来要用这最后的一点时间,(在再)为小猩猩喂一次奶,它突然变得那样蛮横,不由分说地将小猩猩的头死命地按在自己的胸前,强迫它从一个乳头到另一个乳头,吃了一便又一便,仿佛要将小猩猩一生所需要的全部乳汁,在这几分钟内都喂到它的嘴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往前走,猎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僵成了一块石头。
终于,老猩猩喂完了奶,将小猩猩捧起来看了最后一眼,恋恋不舍地放在了高处的一个树杈上,自己则顺着树干爬下来,背靠大树坐在地上的草丛里,视死如归地看着猎人。
猎人仿佛还在等待着什么,仍然静静地站在那里。
老猩猩等了又等,见猎人迟迟地没有向它举枪瞄准,就忍不住又仰起头,再看一眼树上的小猩猩。
此刻,小猩猩正瞪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惊奇地看着树下将要发生的事情。
见此情景,老猩猩再次向猎人摇了摇手,然后从身旁扯下一片宽叶草,熟练地弯成一个碗的形状,一只手擎在胸前,另一只手捏住乳头,将剩下的乳汁又一滴一滴地挤这只“碗”里。
等“碗”装满了,它从灌木丛里折下一根长长的棘刺,用力扎破树皮,将这只特殊的碗端端正正地别在树干上。
一只,又一只。
不一会儿,那个光光滑滑的松树身上,就别满了这种奇形怪状的草叶。
每一片草叶里面,都包裹着一个临死的母亲留给儿女的最后牵挂。
等做完了这一切,老猩猩从新回到树下,背靠大树坐好,勇敢地向猎人挥了挥手,好像在说——好了,开枪吧!猎人颤抖着双手,慢慢地举起了猎枪。
这时候,暮色四合,他的眼里只剩下一片泪光……1、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2、给第2小节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5%)3、面对生死攸关的处境,老猩猩像人一样向猎人摇了两次手,它先后做了什么事?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①②4、文中描写老猩猩用了“蛮横”这个词,有人认为它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妥,你认为呢?请用简明的语言表示你的观点: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6、短文最后的省略号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请联系短文内容想象猎人最后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并就猎人的做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瞎子,开始父母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那双眼睛起码要花五万块,而且还没有把握能治好时,父母彻底失望了,因为他们仅仅是种地的农民,五万块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在他6岁那年冬天,把他丢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一个城市的火车站。
那时他才6岁,又是冬天,虽然母亲已经把最厚的棉衣穿在了他的身上,可他还是感觉到冷。
他开始哭,哇哇地大哭,这一哭惊动了许多人,他听到身边有好多人在说话,他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一个劲儿地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可妈妈并没有来,爸爸也没有来,他已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个瞎子不要他了。
后来,有一双粗糙(cāo zào)的大手拉起了他那双冰凉的小手,一直拉着他走进一个温暖的地方,那个人说:“这是我的家,以后也就是你的家了。
”那个人让他喊他叔叔,他就喊了,然后就换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之后,叔叔就一点一点地让他熟悉这个家,告诉他床在哪里,火炉在哪里,柜子在哪里,吃的东西在哪里,叔叔把这些地方要迈的步数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直到他记熟。
以后的日子,叔叔就去上班,他便在家里呆着,叔叔怕他寂寞,还给他买来了许多的玩具,()能跑的汽车,()能打的冲锋枪,虽然他看不见,可他却愿意听那汽车跑的声音和打抢的声音,他觉得那是世界是最美妙的声音。
他慢慢地长大,在叔叔的关心和照顾下,除了眼睛依然看不见外,其他的都很健康,他曾经问过叔叔他长得什么样,叔叔说他长得很好看,就像电视里的小帅哥,他没看见过电视,当然不知道电视是什么样子的,更不知道里面的小帅哥到底有多帅,他不禁失口说:“我要是能看见该多好呀!”叔叔听后,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他的脸,怜爱地说:“你不是听医生说五万块就能治你的眼睛吗?我现在正在努力地挣,不管治好治不好,我一定要试试。
”当时他躺在叔叔的怀里哭了,泪水从他那黑暗的眼里流出来,热辣辣的,叔叔就用那双粗糙的大手给他擦泪,()感觉有点疼,()他很幸福。
终于有一天,叔叔兴(xīng xìng)奋地告诉他已经攒(zǎn zàn)够了五万块钱,叔叔激动地拉着他的手到了医院,然后他被推进了手术室。
七天后,当医生准备要拆他眼睛上的绷带时,叔叔突然止住了医生,叔叔说:“娃,如果你看到的世界和你想像中的世界不是一个样子,或者你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你会失望吗?”他说他不会,叔叔说那他就放心了。
他紧紧地攥(zuài zuàn)着叔叔那双粗糙的大手,其实他的心里极度地紧张,医生小心地一层又一层地拆着,他的心就一下比一下跳得猛,当医生终于把最后一层拆掉时,他仍然害怕地闭着眼睛,但他似乎感觉到了那种除了黑之外的东西。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他真的看到了,他首先看到了许多人,可那些人的脸上都挂着泪。
他一侧头,不禁惊呆了,他的面前竟坐着一个眼睛深深凹下去的瞎子,他顺着他的胳膊一直往下望,他正紧紧地攥着这个瞎子那双粗糙的大手……⒈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⒉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⒊下面几对词中,与“老师-学生”表示的关系最相似的一对是()①叔叔-小孩②医生-病人③父母-儿子④朋友-邻居⒋认真读全文,简要概括叔叔是从哪三个方面关心、爱护盲孩子的。
①(第1—3自然段)②(第4—5自然段)③(第6—8自然段)⒌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当时的情境或每个人的心情,用三个成语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⒍因为拿不出五万块钱,狠心的父母把亲生儿子丢弃了;因为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个素不相识的残疾人收养了他。
无疑,瞎子是残疾人,但正常的人就一定不残疾吗?比起生理上的残疾来,心灵上的残疾更可怕。
你认为文中的谁才是真正的残疾人呢?请你对他们说几句肺腑之言。
⒎当盲孩子发现叔叔也是盲人时,会怎样想?怎样说?又会怎样做呢?请你发挥想象,续写一段。
注意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⒏不同的人给这个感人的故事起了不同的题目,在《爱》《瞎子》《企盼》《大爱无形》这几个题目中,你认为哪个题目最好,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