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认识化学科学学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1.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习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1.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物质的分类变化和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第二章: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1 氧族元素和氧化物学习氧族元素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氧化物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2 碳族元素和碳酸盐学习碳族元素的性质和特点了解碳酸盐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碳酸盐的溶解和反应2.3 卤族元素和卤化物学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卤化物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卤化物的反应和应用第三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1 溶液和溶解学习溶液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溶解过程和溶解度掌握溶液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2 酸碱和盐学习酸碱的概念和性质了解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酸碱反应和盐的溶解3.3 沉淀和溶解度学习沉淀的形成和溶解度了解溶解度积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沉淀的制备和分离方法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4.1 食物和营养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作用了解食物的处理和烹饪方法掌握营养平衡和健康饮食4.2 药物和医疗学习药物的分类和作用原理了解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掌握安全用药和药物滥用预防4.3 环保和能源学习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影响了解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掌握能源的分类和利用第五章: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5.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5.2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掌握实验评价和反思的方法5.3 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考和策略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6.1 碳的单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 等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碳的燃烧反应6.2 碳的氧化物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碳与氧气的反应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制备方法6.3 碳酸和碳酸盐学习碳酸的性质和制法了解碳酸盐的溶解性和反应掌握碳酸盐的鉴定方法第七章:金属和金属的化合物7.1 金属的通性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和电化学腐蚀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7.2 常见金属的化合物学习氧化物、硫化物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掌握金属的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7.3 合金学习合金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合金的制备和性能掌握合金的应用和优势第八章:有机化合物8.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学习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8.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8.3 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化合物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原理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和前景第九章:化学与能源9.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学习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过程掌握能源的节约和环保措施9.2 燃烧反应学习燃烧的原理和条件了解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影响因素掌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安全措施9.3 化学电源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组成了解化学电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化学电源的应用和前景第十章:化学与生活10.1 化学与健康学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作用了解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原理掌握食品安全和保健品的选择10.2 化学与日用品学习日用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了解洗涤剂、化妆品等日用品的选用原则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处理方法10.3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影响了解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掌握生活中的环保知识和实践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补充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关键是要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电子的转移。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主题:空气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其作用。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4. 掌握简单的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2. 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燃烧装置等。
2. 实验材料:火柴、磁石等。
教学过程: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引入:让学生观察气球被吹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内装的气体是什么。
2. 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3. 讨论:和学生一起讨论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二、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作用1. 氧气的含量: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氮气的作用:讨论氮气的作用及其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检验空气的方法1. 灭火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支持燃烧的作用。
2. 磁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的杂质,让学生学会检验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四、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教学反馈:1.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推理和实验技能。
课后作业:1. 完成空气相关的习题。
2. 思考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作用,并能简洁表达。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检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自学整理、形成知识网络】1、请你说出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并简述这些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其用途。
2、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典例分析、归纳方法思路】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里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2、围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剩余的主要是什么气体?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如用木炭应如何改进?(7) 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例应用、培养解题能力】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 处。
( 1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_________ __ 。
(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填左、右)_ ___ 移动。
( 3 )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_______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1《空气》知识与技能: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
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一、学情分析:《空气》这节课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知识.首先,化学是初中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这一门刚开设的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动机都非常明确,动力十足;其次,空气是人类离不开的物质,学习自己身边的事物,学习与自身联系紧密的事物,可想而知,不用你督促,他们自己就充满了好奇,就有无穷的动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预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过程:学生齐读:“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以此鼓舞学生志气)我们先来看一首唐代诗人李峤的绝句:(大屏幕展示)提出:诗中的自然现象是什么?风实际上又是什么?【导入新课】: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1《空气》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课题有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教材首先讲述了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成分的故事,然后采取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空气的成分。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对现象的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第二部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来介绍几种气体的用途。
第三部分则提供了颇有趣味性的漫画来介绍大气污染,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教学策略分析】1、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为此,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或以小实验引入等等;2、对第二部分,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资料或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对第三部分,可结合调查与研究,事先完成以下几件事:(1)调查在你身边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并完成调查报告;(2)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近阶段的本地空气质量日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说课课件(共30张PPT)

练习展示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
(2)炸脆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
;
(3)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以生
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4)还有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空气中有水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别下列各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决定成败“,体验科学探究的 艰
辛与快乐。
教学过程 (八)延伸课堂
白 磷
热水
实验前空气体积为50ml
热水
燃烧后体积迅速到60ml
教学过程 (八)延伸课堂
未冷却时体积约为45ml
冷却至室温时体积约为40ml
教学过程 (八)延伸课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此实验与前一实验相比突出的优点。 思考:1.注射器的活塞不在“0”刻度,说明什么?
——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 ——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悉的“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符合从 ——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 ——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
45、励志的句子: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 往往会做些让人人都有自己的做人之志和生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16、忙于采集的蜜
强,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 蜂,无 17、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 18、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 19、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 20、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教案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材分析: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