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血整理)
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整理)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吐⾎整理)⼀.填空题1、在数据报服务⽅式中,⽹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式中,⽹络节点只在连接建⽴时选择路由2⽹络协议是通信双⽅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个⽹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3.局域⽹的英⽂缩写为LAN,城域⽹的英⽂缩写为MAN,⼴域⽹的英⽂缩写为WAN4.两个最重要的⽹络参考模型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5.ISO的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个OSI参考模型全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6.计算机⽹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络具有资源共享功能、信息传递与集中功能和综合信息服务功能7.OSI采⽤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共有七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以及应⽤层。
两个主机之间进⾏传输时,每层都有⼀个接⼝,通过协议的有关规定达到传输数据的⽬的8.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向下直接与⼆进制⽐特流相连接,向上与数据链路层相接。
设⽴物理层的⽬的是实现两个⽹络物理设备之间的透明⼆进制⽐特流,对数据链路层起到物理连接的作⽤9.超⽂本的含义是:该⽂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本的连接点10.⽹络按地域分类分为三⼤类型:局域⽹(LAN)、城域⽹(MAN)、和⼴域⽹(WAN)11.⽹络的传输⽅式按信号传送⽅向和时间关系,信道可分为三种单⼯、半双⼯和双⼯12.Internet采⽤了⽬前在分布式⽹络中最流⾏的客户/服务器模式13.试例举四种主要的⽹络互连设备名称:中继器、集线器、⽹桥和路由器14.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内容:户外系统、垂直量竖井系统、平⾯楼层系统、⽤户端⼦区、机房⼦系统和布线配线系统15.对⼀般⽹络管理⽽⾔,实现⽹络安全的最简单的⽅法是:⼊⽹⼝令密码确认、合法⽤户权限设定和定期安全检查运⾏⽇志记录16.路由器在七层⽹络参考模型各层中涉及⽹络层17.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18.在典型的计算机⽹络中,信息以包为单位进⾏传递,其主要结构有包头、数据、包尾19.服务是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组原语,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格式及意义的⼀组规则20.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帧21.⽹络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包22.传输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报⽂23.TCP/IP⽹络模型的四层结构,从底到上分别是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24.按传输技术可将⽹络分为两类,即点到点⽹络、⼴播式⽹络25.从通信的⾓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即⾯向连接服务、⾯向⽆连接服务26.计算机⽹络中的三种信道连接⽅式分别为点到点连接、共享信道、信道复⽤27.ATM⽹络采⽤星型拓扑结构28.⼴域⽹⼀般由主机和通信⼦⽹组成29.在⼴域⽹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30.在⼀个计算机⽹络中,当连接不同类型⽽协议差别⼜较⼤的⽹络时则要选⽤⽹关设备31.在计算机⽹络的定义中,⼀个计算机⽹络包含多台具有⾃治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32.常见的计算机⽹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状33.常⽤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线。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重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四大特征:(1)计算机网络必须具有共享资源的能力;(2)互连的计算机应该是独立的自主计算机,即所有计算机没有主从关系;(3)网络软件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计算机网络是由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的。
其表现形式就是拓扑结构。
(1)结点访问结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
交换结点是指支持网络连通性并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结点。
混合结点既可以作为访问结点也可以作为交换结点。
(2)链路链路是指相邻两个结点间的连接。
物理链路也称物理连接,是相邻两结点间的一条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也称逻辑连接,是在物理链路基础上加上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构成)计算机网络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1)硬件:主机、通信设备、通信线路。
(2)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从逻辑构成来看,计算机网络由用户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构成,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三类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单机系统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出现和发展在20世纪50~60年代,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运用磁盘进行数据交换,单主机互联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期主要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出现了适合计算机间通信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这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表现在:(1)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通信支持;(2)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强调的是通信资源的共享。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网络结构。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时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就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与标准化。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高速化、综合化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代计算机网络以高速化、综合化、多媒体技术为特征。
计算机网络完美整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总结1.滑动窗口①发送端→发送窗口→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设定窗口大小,控制发送帧的数量接收端→接收窗口→只有受到的数据帧落入接收窗口内才允许接收,否则一律丢弃②滑动窗口是用来对链路的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
③发送窗口大小 WT 代表在还没有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最多可发送多少个数据帧。
④在连续 ARQ 协议中,接收窗口的大小 WR = 1时:1>只有当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时才能接收该帧。
否则,就丢弃它。
2>每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
同时发送对该帧的确认。
⑤滑动窗口的重要特性:1>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2>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
3>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 1时,就是停止等待协议。
⑥发送窗口的最大值:当用 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 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 WT≤2n-1时,连续 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发送端:接收端:2.停止等待协议①完全理想化的数据传输→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②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端一次只发一个数据帧,接收端一次也只接收一个(接收后发送确认帧)③超时计时器作用:1>结点A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就启动一个超时计时器。
2>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t out而仍收不到结点 B 的任何确认帧,则结点 A 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
3>一般可将重传时间选为略大于“从发完数据帧到收到确认帧所需的平均时间”④解决重复帧问题:1>使每一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
每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就把它的发送序号加 1。
2>若结点 B 收到发送序号相同的数据帧,就表明出现了重复帧。
这时应丢弃重复帧,因为已经收到过同样的数据帧并且也交给了主机 B3>但此时结点 B 还必须向 A 发送确认帧 ACK,因为 B 已经知道 A 还没有收到上一次发过去的确认帧 ACK⑤帧的编号问题:使用一个比特的0和1两种不同的序号来对每次发送的帧进行编号⑥帧的发送序号:数据帧中的发送序号 N(S) 以 0 和 1 交替的方式出现在数据帧中;每发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序号就和上次发送的不一样。
计算机网络综合知识点及考试重点
计算机网络综合知识点及考试重点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允许人们分享信息和资源。
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和考试中,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和重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提供一个综合的知识点概述,帮助你更好地准备学习和考试。
一、网络的基础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2. 网络的分类根据网络的规模和物理结构,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3. 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
4. 网络的传输介质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无线(如无线局域网)。
5. OSI参考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二、数据通信与网络互联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包括数据的发送、接收和处理。
2. 信道和传输介质信道是指数据传输的路径,传输介质是信道的物理媒体,如光纤、电缆等。
3. 数字传输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过程。
4. 网络协议与数据包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约定的通信规则,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基本单位。
5.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是唯一标识网络设备的地址,子网划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IP地址资源。
三、局域网与广域网1. 局域网的特点与技术局域网是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常用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
2. 广域网的特点与技术广域网覆盖更大的地理范围,常用的广域网技术有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异步传输模式(ATM)等。
3. 路由器与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中常用的设备,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考
1.面向连接服务是按顺序,保证传输质量的,可恢复错误和流量控制的可靠连接,基于TCP/IP协议。
无连接连接服务是不按顺序,不保证传输质量的,不可恢复错误不进行流量控制的不可靠连接,基于UDP/IP协议。
2.虚电路服务适用于交互作用,不仅及时、传输较为可靠,而且网络的开销小。
数据包服务适用于传输单个分组构成的、不具交互作用的信息以及对传输要求不高的场合。
TCP: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提供可靠交付;UDP:无连接,数据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只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3.资源子网功能: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通信子网功能: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与通信控制。
4.字节填充: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转义字符。
自制系统:AS。
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IGP如RIP和OSPF.外部EGP:BGP.5.通信系统模型:即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模拟信号传递数据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6.URL:作用: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和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
格式:<协议>://<主机>:<端口>/<路径>含义:<协议> 指出使用什么协议来获取该万维网文档。
“://”固定格式不能省略。
<主机> 指出这个万维网文档是在哪个主机上,即该主机在因特网上的域名。
<端口>和<口径> 有时可省略。
7.网卡: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
集线器:实质是多端口中继器。
可信号再生、重新定时、碰撞检测。
透明网桥:“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
是一种即插即用的设备。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的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内容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内容点对点与端对端的关系端到端与点到点是针对网络中传输的两端设备间的关系而言的。
端到端传输指的是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换设备,在两端设备问建立一条链路,就僚它们是直接相连的一样,链路建立后,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直至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优点延迟小、缺点发送端始终参与,接收端故障)点到点系统指的是发送端把数据传给与它直接相连的设备,这台设备在合适的时候又把数据传给与之直接相连的下一台设备,通过一台一台直接相连的设备,把数据传到接收端。
(优点节省发送端资源,接收端故障时可以缓冲,缺点是不可靠)IP地址(P42)、缺陷(P45)、特征互联网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一个32比特通用标识符作为它的互联网地址地址分网络号(netid)、主机号(hostid)0作为网络本身1作为定向广播、有限广播缺陷:1、一台主机转移网络时,必须改变IP地址2、C类网络主机的数目超过255时,必须换成B类3、与互联网多条连接的主机必须有多个IP地址4、必须知道目的站的一个IP地址是不够的ARP的原理(P54)、问题(P56)、高速缓存管理(P55-56)低层动态绑定地址,称为地址转换协议ARP发送端通过发送广播包,询问某IP地址的物理地址,目的端通过回复广播包,告诉发送端自己的物理地址缺陷在于计时器的时限,导致故障被检测到的时间降低。
高速缓存管理: 在计算机本地维护的缓存,存放最近获得的IP到物理地址的绑定。
发送ARP请求前先寻找绑定。
软状态指某个主机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失效,解决软状态的方式是设置计时器是,定期删除缓存记录。
RARP(P62)反向地址转换协议机器A广播一个把自己指定为目标的RARP请求,授权提供RARP的机器填写协议地址,并把报文类型从“请求”改为“应答”,然后发回机器A,A可能受到多个应答,但只接受第一个。
IPMTU P70最大传输单元分段分片数据报大于网络中最大MTU时,需分段,在最终目的站重组数据报片校验和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保证首部数据的完整性,IP校验和的计算是把首部看成一个16比特证书序列,对每个整数分别计算其二进制反码,然后相加,再对结果计算一次二进制反码。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
内部:协议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
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
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
局域网。
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
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
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
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
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
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
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
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
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
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ISO七层结构的OSI/RM: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4.服务,功能,协议:“服务”是对相邻上层而言的,属于本层的外观表现,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必考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必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也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子邮件、网页浏览、远程文件访问还是视频会议,都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因此,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口设备等组成。
按照规模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全球互联网等。
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等。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为七层,而TCP/IP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为四层。
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介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种。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1.数据通信和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数据通信协议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2.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以及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等。
串行传输是指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而并行传输是指多位同时传输数据。
3.数据编码和调制解调数据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编码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调制解调是指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和将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考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考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OSI模型和TCP/IP模型:了解各层的功能,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2.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分类:如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可靠性传输和不可靠性传输等。
3.数据传输方式:如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二、物理层1.通信信道的种类和特点: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2.调制解调和编码:了解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码方式。
3.数字传输系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以及数字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数据链路层1.帧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帧的结构和各字段的含义。
2.随机访问协议:了解载波侦听多点接入(CSMA)、CSMA/CD和CSMA/CA等协议。
3.点对点协议:了解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和点对点协议(PPP)等协议。
四、网络层1.I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如IPv4和IPv6),以及IP地址的表示和分配。
2.路由的概念和算法:了解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路由算法,如最短路径算法和距离向量算法。
3.网络地址转换(NAT):了解NAT的作用和实现原理。
五、传输层1.传输协议的特点和分类:了解传输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TC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TCP的连接建立和断开过程,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算法。
3.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了解UDP的无连接特性和可靠性较差的特点,以及适用于实时传输的应用场景。
六、应用层1.常见应用层协议:了解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域名系统(DNS)、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2.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了解应用层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及其交互流程。
3.网络编程:了解使用套接字进行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七、网络安全1.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范: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中间人攻击等,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重点整理资料
计算机网络重点整理第一章1、“三网”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与共享。
3、网络由若干结点和链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
4、网络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因此人们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诞生的时间。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5、因特网交换点IS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6、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主机,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路由器,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7、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8、客户——服务器方式的特点(客户与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器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器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客户程序不需要特殊硬件与复杂的操作系统,服务器程序需要;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9、电路交换的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10、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11、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渐占用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缺点: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13、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 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1、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2、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是络”。
3、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从单个网络__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3.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4、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的拓扑结构虽然非常复杂,并且在地理上覆盖了全球,但从其工作方式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5、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6、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7、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8、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事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19、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1.广域网:WAN;2.城域网:MAN;3.局域网:LAN;4.个人区域网:PAN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1.公用网;2.专用网。
10、比特是计算机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速率的单位:b/s(比特每秒)。
T=1012 b G=109b M=106b K=103b 11、带宽: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其覆盖范围、传输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使用用途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通信设备是网络的中继设备,通信介质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4.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种功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二、网络拓扑结构1.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和连接线路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2.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适合小型局域网;星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传输速率高的网络;网状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灵活性。
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网络传输技术1. 什么是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数据的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2. 有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速率要求。
3. 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无线传输技术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蓝牙、Wi-Fi等,它们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选择传输技术的考虑因素在选择网络传输技术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成本等因素。
四、网络协议1.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方式的约定,网络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2. 网络协议的作用网络协议可以规范和约束数据的传输过程,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小考需要总结的知识点
小考需要总结的知识点一、基础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 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二、网络体系结构1. OSI七层模型2. TCP/IP四层模型3. 两种模型的对比和联系三、网络层1. 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2. 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 ARP协议和MAC地址4. 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和路由选择5. ICMP协议和ping命令的使用四、传输层1.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特点及用途2. 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过程3. TCP数据传输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4. UDP的应用场景和特点五、应用层1. DNS域名解析和HTTP协议2. FTP、SMTP、Telnet、SSH等常用应用层协议3. 网络文件系统和万维网技术六、网络安全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等安全设备3. 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4.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5. 网络攻击和防范措施七、局域网和广域网1. 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技术2. 以太网、令牌环网和ATM等局域网技术3. 广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技术4. 光纤、卫星和电信线路等广域网传输媒体八、无线网络技术1.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技术2. Wi-Fi技术和蓝牙技术3. 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方式和技术4. 3G、4G和5G的特点和应用九、网络管理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 网络性能的监测和测试3. SNMP协议和MIB数据库4. 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以上就是本次小考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
1.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规则。
2.主要网络设备:物理层:集线器: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数据链路层:交换器: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网络层:路由器:主要功能是连接异构网络、连接远程网络、隔离广播域、路由选择。
集线器与交换器的主要区别:(1)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2)集线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方式,即所有端口处在一个冲突域中;而交换器的数据传输一般只发生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即交换器的每个端口处在不同的冲突域;(3)集线器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的总宽带,而交换器的每个端口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宽带;(4)集线器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交互器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
交换器和路由器的区别:(1)路由器与交换器都转发数据包,但是,路由器使用第三层地址如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而交换器使用第二层地址来转发数据包;(2)交换器通常用来连接运行同种网络协议的局域网网段,而路由器可以连接广域网中运行不同网络协议的网络。
3.介质(媒体):有限:铜缆:双绞线、网线;光纤: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无线:微波、红外。
4.网络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5.什么是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6.为什么要对网络分层:易于开发设计,易于标准化,避免一个协议层的技术或功能变化影响到其它层,提供描述网络功能和能力的通用语言。
7. OSI TCP/IP8. DNS是域名系统,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DNS服务器间进行域传输的时候用TCP,客户端查询DNS服务器时用UDP,DNS查询超过512字节 TC标志出现使用TCP发送。
WWW服务器使用的主要协议是HTTP协议,即超文体传输协议。
2023年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1.计算机网络:运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旳、可以以互相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旳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旳、而各自又具有独立功能旳自主计算机系统旳集合外部特性: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
内部:协议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旳互换技术分类:电路互换网;报文互换网;分组互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
2)网络拓朴构造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
4)网络旳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
局域网。
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
语义:协议元素旳定义。
语法:协议元素旳构造与格式。
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次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计算机网络层次构造模型和各层协议旳集合。
3.TCP/IP旳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多种应用服务。
2)传播层:提供端到端旳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旳细节。
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播层旳报文发送祈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
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播旳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旳是把多种特定旳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旳。
分层构造使各个层次旳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
各层分别实现不一样旳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旳服务是怎样实现旳,因此,层1实现方式旳变化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旳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旳内容和发出旳内容完全一致。
每层都建立在它旳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ISO七层构造旳OSI/RM: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播层——会话层——表达层——应用层Tc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播层,应用层Tcp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播层,应用层4.服务,功能,协议:“服务”是对相邻上层而言旳,属于本层旳外观体现,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 考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考点整理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涉及了许多基础知识。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概念和知识点:•OSI参考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协议族:TCP/IP是互联网最常用的网络协议族,它包括了一系列的协议,如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
•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主要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而交换机主要是用于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信的程序设计。
常用的网络编程技术有套接字编程、HTTP协议、WebSocket等。
2. 网络传输协议网络传输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网络传输协议有以下几种:•IP协议: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TCP协议:TCP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段,并使用序列号和确认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UDP协议: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它主要用于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如音频和视频。
•HTTP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它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来实现Web数据的传输。
•HTTPS协议:HTTPS协议是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安全层的协议,它使用SSL/TLS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了保护网络和计算机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以下是网络安全的一些关键知识点:•防火墙: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安全设备,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过滤网络流量,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VPN: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安全的网络连接方式,它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来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
计算机网络考试必背简答题
简答题1.简单比较TCP和UDP协议的异同点?答:TCP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方式,双方通信之前首先要建立虚电路,通信完毕后释放虚电路,数据以字节流方式进行有序传输服务可靠。
UDP支持网连接的服务方式,采用数据报进行传输,报文到达的顺序与发送顺序无关,是不可靠的服务。
2.OSI模型中通信子网的作用是什么?答: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的作用,对于两个开放系统进行互动所要遵循的标准,是由端系统和通信子网边界上的对等实体来执行的。
3.什么是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了哪几个层次?局域网协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个层次上?答: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对网络层次的划分以及各层所包含协议的综合。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答LLC和MAC子层也可以)。
局域网协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MAC子层上。
4.简述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原则。
答:(1)是将一组相近的功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结构层次。
(2)每层的功能应明确且相互独立。
(3)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节后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4)层数应适中,若层数太少,则多种功能混杂在一层中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是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5.在0SI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a)将待传输的数据化分成帧b)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c)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d)两端用户间传输文件e)协调数据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满足应用进程的需要答:a、第二层(数据链路层)b、第三层(网络层)c、第一层(物理层)d、第七层(应用层)e、第六层(表示层)6.解释IP和UDP协议。
为什么有了IP协议,还要有UDP协议?答:IP是因特网的网络层协议,UDP是英特网的运输层协议。
IP和UDP都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的不可靠服务。
UDP报文时封装在IP包内传输的,两者服务对象不同,IP以主机为服务单位,UDP以近程为服务单位。
7.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答: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成占用;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保温室,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为一到七章第一章概述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这里可能会有简答题,计算)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主要由: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OSI的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相。
双绞线的类型: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多模光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的光纤单模光纤:是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的光纤频分复用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的出现。
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更利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统计时分复用STDM:按需动态分配时隙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
一根光纤上复用两路光载波信号的复用方式。
密集波分复用DWDM: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数的光载波信号。
码分复用CDM:共享信道的方法,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不会互相干扰。
码分多址CDMA: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频谱类似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课后习题,可能会出简答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CRC 循环冗余检测、零比特填充简答题)局域网的拓扑::星形图,环形图,总线图,树形图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MAC层的硬件地址:由48位,16进制的数字组成的地址。
也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
实际上就是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识符EUI—48。
MAC(Media AccessControl)地址,或称为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资料链结层则负责MAC位址。
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
碰撞域:又可以说叫冲突域,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一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
如果以太网中的各个网段以中继器连接,因为不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域。
(课后题)透明网桥:广播风暴: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
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运输层:TCP,UDP。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关。
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转换。
网络层:ICMP,IGMP,IP,RARP,ARP。
中间设备是路由器网络接口层:与各种网络接口。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桥或桥接器物理层:物理硬件。
使用的中间设备是转发器分类的IP地址:(简答题)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工作流程: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2、在本局域网上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3、主机B在ARP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IP地址通过ARP转变为物理地址;物理地址通过RARP协议转变为IP地址。
子网掩码,掩码(IP的范围):课后题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工作原理必考IGP 内部网关协议: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EGP 外部网关协议: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
距离向量算法课后题路由器的构成:路由选择部分(控制部分,核心构件是路由选择处理机)和分组转发部分(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
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
VPN 虚拟专用网: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NA T 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第五章运输层标志进程:因为运输层直接为上层的调用进程提供服务,它需要地址来唯一地标志进程间的通讯。
或者说进程通过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来调用运输层提供的服务端口号: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端口,比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
二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一般是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复用:应用层所有的进程都可以通过运输层再传送到IP层分用:运输层从IP层收到数据后必须交付给指明的应用进程。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选择确认SACKTCP的流量控制: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必须考虑传输效率。
TCP的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
方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TCP的运输连接管理:运输连接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第六章应用层DNS 域名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
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主域名服务器:为了提高域名服务器的可靠性,DNS域名服务器都把数据复制到几个域名服务器来保存,其中一个是主域名服务器,其余的是辅助域名服务器。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跟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都是迭代查询FTP文件传送协议:是因特网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提供交互式访问,允许客户知名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WWW 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用于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网页和其他资源的地址的一种标识方法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的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
万维网的重要基础。
电子邮件系统:由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STMP)和邮件读取协议(PO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