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培训与考核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第一篇: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形式:

1.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知识问答、医院管理简讯等不同形式,对各类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2.每年新进医务人员必须参加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后才能上岗

3.每年所有医务人员必须统一参加1次以上临床用血知识培训。

二、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1、相关临床用血制度的法律法规以及我院的相关规定、制度

2、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哪些责任?

3、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

4、输血病人的血样采集及送检

5、取血时应注意什么?

6、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7、输血不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和处理?

8、参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如何保护自己免患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医院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形式

1.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知识问答、医院管理简讯等不同形式,对各类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2.每年新进人员必须参加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后才能上岗

3.每年所有医务人员必须统一参加1次以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

二、培训对象:全体人员

三、培训内容

1、什么是无偿献血?

2、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3、血液基本知识。血液有哪些成分?

4、成分输血与成分献血

5、临床输入成分血有何好处?

6、献血小常识

(1)献全血间隔期为半年或180天.(2)献全血后3个月才能再次献血小板。

(3)献血小板之后的1个月可以献全血。

7、献血者的健康标准,流程及献血前、中、后的注意事项、献血者的健康标准;献血程序(流程)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提高用血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需要用血的临床科室,

包括但不限于外科、内科、急诊科、妇产科等。

三、用血指征

1. 术前贫血患者,Hb < 70 g/L;

2. 大出血患者,急性失血量达全血量的20%以上;

3.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出血引起的贫血;

4. 其他特殊情况,例如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等。

四、用血管理流程

1. 临床医生开具用血申请单,明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以及用血指征等信息;

2. 护士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血产品,并在

输血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ABO血型、Rh血型、抗

体筛查等;

3. 输血前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做好输血前

的准备工作;

4. 输血时,护士应根据医嘱,按规定的速度和时

间输血,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

5. 输血后,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包

括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信息,并向医生及时报告。

五、用血注意事项

1. 输血前应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血型,避免输错血;

2. 输血时应注意输血速度,防止输血过快导致心

脏负担过重;

3. 输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如出现不

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4. 输血后应妥善处理输血袋和相关医疗废物,防止交叉感染。

六、用血监测和报告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用血监测系统,对用血情况进行定期、全面的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 医院应建立用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对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

七、用血质控

临床用血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培训制度

血液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正确的使

用和管理血液成分十分重要。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血液的认知和操作

技能,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培训制度。本文将讨论临床

用血培训制度的必要性、内容和实施方式,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

一、临床用血培训制度的必要性

临床用血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环节,包括献血者筛查、血液成分选择、用血指征以及输血后的监测等。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输血反

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建立临床用血培训制度是

必要的。

首先,临床用血培训可以提高医生对血液安全的认识。医生需要了

解血液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的风险,以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其次,培训可以帮助医生正确使用和管理血液成分。医生需要了解

不同血液成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使用血液成分的正确方法和剂量。

最后,临床用血培训可以提高医生的危机处理能力。在出现输血并

发症或紧急情况时,医生需要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干

预措施。

二、临床用血培训内容

1. 血液学基础知识:培训应包括血液的组成、功能、生理变化、血

型学等基础知识。医生需要了解血液成分的来源和制备过程,以及血

液和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2. 输血指征和禁忌症:医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特别是在应用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成

分时,需谨慎判断适应症。

3. 输血操作技能:医生需要学习正确的输血操作技巧,包括安装输

血管路、血袋的管理和检查,以及输血的速率和时长控制等。

4.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培训中应重点介绍输血并发症的预防

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确保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用血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临床用血活动。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全过程监控。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血液制品指人类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

板浓缩物、凝血因子制剂和血浆蛋白制品等。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明确输血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并明确其责任。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符合要求的血库,遵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和标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记录管理制度,做好输血纪录的登记和保存。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不定期开展输血管理培训活动,提高输血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二章献血者管理

第九条献血者应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且应在血库登记备案。

第十条献血者应定期接受血液检测,确保献血者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献血者在献血前应接受健康检查,查明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献血者应遵守献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献血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献血者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献血者的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确保献血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及时通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于不合格的献血者应妥善处理。

第三章输血管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适应症评估制度,确保输血符合适应症。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负责查明受血者的血型和Rh血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血制品配对制度,确保输血符合血液学原则。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和操作规范。该制度旨在确保血液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血液管理

1. 血液采集和储存

(1)血液采集:血液采集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采用无菌操作,确保采集过程中无血液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2)血液储存:血液储存应符合相关规范,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确保血液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2. 血液分类和标识

(1)血型鉴定: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血液的配型准确。

(2)血液分类:根据血型和血液成分的要求,将血液进行分类,确保患者获得适合的血液制品。

(3)血液标识: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标识,包括血型、血液成分、采集日期等信息,确保血液的追溯性和使用的准确性。

3. 血液质量控制

(1)血液筛查: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疾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的筛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2)血液质量监测: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质量监测,包括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检测,确保血液的有效性。

二、血液使用

1. 用血指征和适应症

(1)用血指征:明确血液使用的适应症,包括大出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

等情况。

(2)适应症评估:对患者进行适应症评估,确保血液的使用符合患者的实际

需要。

2. 用血决策和审批

(1)用血决策:由医疗团队共同决策是否需要用血,并确定血液使用的方式

和剂量。

(2)用血审批:对血液使用进行审批,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浪费。

3. 用血监测和追踪

(1)用血监测:对血液使用的效果进行监测,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

近年来,临床医生在使用输血治疗时普遍存在滥用血液的现象,这对

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资源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

立合理用血培训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

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用血培训的目标应是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输血指征和血液成

分等知识的了解,增强其对合理用血概念的认识,培养其科学合理用血的

意识和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常见疾病的输血指征、血液成分选择、输血

前的检查和评估、输血后的监测等,以及保护患者免受输血相关不良反应

的措施。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

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合理用血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巩固医生对

于输血指征的判断和血液成分的选择等知识。可以组织实验室人员、输血

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共同进行培训,以提高不同科室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实施合理用血的指南和流程,以便医生们在临床实际工

作中能够按照规范操作。

再次,合理用血培训还应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监

测和评估。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临床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从

而了解医生们对于合理用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情况,及时发现和

纠正问题。此外,还可以借助专家指导和对照组等方式进行比对研究,验

证培训效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合理用血培训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对于合理用

血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将合理用血知识纳入医学生教

育体系,并加强对于在职临床医生的培训。此外,还应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鼓励医生们将合理用血理念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分享。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用血制度培训对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次培训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血的规范,安全、保存、输血前筛查以及输血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用血的认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用血操作的安全有效。

一、用血规范的重要性

1.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

-有明确的输血指征;

-选择适当的输血成分;

-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2.用血操作的标准化流程:

-首先,对病情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根据患者的血型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输血成分;

-与血液库进行沟通,取得相应的血液制品;

-完成输血前的相关检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输血;

-按照规定的输血速度和时间进行输血;

-输血后,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1.输血前的必要检查:

-病史和体征:包括过敏体质史、输血史、家族史、出血或栓塞病史等;

-血型与抗体筛查:确保选择正确的血型和减少输血反应的风险;

-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病毒;

-凝血功能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输血造成的凝

血功能异常。

2.输血前的血液保存:

-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保存血液制品,确保质量;

-要正确记录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三、输血反应的处理

1.输血反应的种类和临床表现:

-轻度输血反应:出现头痛、恶心、发热等轻微不适;

-中度输血反应:出现寒战、胸闷、低血压等症状;

-重度输血反应: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2.输血反应的处理:

-停止输血,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

-及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二、培训对象

临床用血科室和相关科室的临床用血操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1.用血的基本知识:包括血液成分、血型学基础知识、供血者的选择、血液传染病的筛查等。

2.临床用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适应症的判断和禁忌症的辨识等。

3.用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填写用血申请单、抽取供血者的标本、血

型鉴定和交叉试验等。

4.用血的操作流程:包括输血品种的选择、用血器材的准备、输血前

的检查和用血的实施等。

5.用血后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输血反应、记录用血情况、护理病

人等。

6.防止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采取严密隔离措施等。

四、培训方法

1.理论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等形式的培训,由

专家和资深医师进行讲解。

2.实践培训:开展临床用血操作示教和模拟操作培训,由资深操作人

员进行指导和实践训练。

3.在岗培训:定期考核和培训在岗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减少

操作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五、培训周期和评估

1.培训周期:新进人员在入职前需完成基本知识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现有人员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复习培训。

2.培训评估: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考核来评估培训效果。不

合格的人员需补充培训,并重新考核。

六、培训资料和工具

1.培训教材:编写培训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内容,以供

培训参考和学习使用。

2.演示材料:编制培训演示课件,包括用血操作流程、示范操作视频等,用于培训讲解和实践演示。

3.操作器材和设备:确保培训时有充足的操作器材和设备供学员使用,如各类血样采集器具、输血器材、血型鉴定试剂等。

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1)让全院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不断更新输血新理念,开展输血新技术,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

2)掌握血液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3)熟练了解医院临床用血全过程管理,规范临床用血诊疗行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二、培训对象

1)医院副高职称以下(含副高)的全体医护人员、规培生、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

2)新上岗所有医护人员。

3)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护士长。

4)输血科技术人员。

三、培训形式采取不同培训方式与不同培训对象相结合,院内与院外培训相结合,医院集中培训与临床科室专项培训相结合,科室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1) 医院三基三严培训:纳入医院必修课,与个人年度继续教育考核挂钩。参加人员为医院副高职称以下(含副高)的全体医护人员、规培生、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

2)专题讲座培训:包括院周会专题讲座、省级专题讲座、外请专家专题讲座、临床用血科室专题讲座等形式。

①院周会专题讲座:根据医院临床用血不良事件与持续改进措施定期举办,参加人员为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护士长。

②省级专题讲座:参加人员为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技术人员.

③外请专家专题讲座: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医院临床用血情况,每年选择一个主题,外请临床输血科专家授课,由医务科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④临床用血科室专题讲座:由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织院内临床输血专家,结合各临床用血科室专业特点,对其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3)出版宣传栏。

临床用血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

临床用血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

临床用血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临床用血计划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血液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临床用血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制定临床用血计划的必要性

临床用血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临床患者能够按需用血,同时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个完善的临床用血计划可以有效地调配和利用血液资源,提高临床用血效果,减少血液的浪费。因此,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定临床用血计划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临床用血计划的制定应该基于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用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合理性原则:制定临床用血计划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血液资源的供给状况,确实考虑患者的用血需求和手术的特殊要求,合理安排用血计划。

3.可操作性原则:临床用血计划的制定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方便实施和管理,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三、临床用血计划的实施评估和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计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估和考核制度。以下是建立评估和考核制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1.用血效果的评估:通过对患者用血效果的持续监测和评价,了解临床用血计划的实施效果,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2.血液安全控制的评估:建立血液安全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血液供应中心与临床用血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3.用血资源的考核:对临床用血单位的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制定相应考核指标,评估单位对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大全)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大全)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大全)

一、引言

血液是临床救治患者的重要资源,对于手术、创伤、血液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合理、有效,提高用血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1.用血申请原则

(1)临床用血应遵循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2)临床科室应按照患者病情和实际需要,合理申请用血,避免浪费。

2.用血申请流程

(1)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需要,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经科主任签字后,提交至输血科。

(2)输血科收到用血申请后,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无误后,提交至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批。

(3)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将《临床用血申请单》返还至输血科,由输血科安排供血。

3.用血申请注意事项

(1)临床科室应准确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确保患者信息、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内容的真实、完整。

(2)临床科室在申请用血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输血品种和用量。

(3)输血科在安排供血时,应遵循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确保临床用血需求。

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审核原则

(1)临床用血审核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2)临床用血审核应充分发挥临床、输血、药学等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提高用血质量。

2.审核流程

(1)输血科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无误后,提交至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批。

(2)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批。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无误。
领取签字
值班护士领取血液制品时,应认 真签字,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备
查。
用血使用规定
使用原则
使用签字
血液一旦发出,不得退回;血液领出 后,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输注。
值班护士在为患者输注血液时,应认 真签字,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备查。
使用核对
值班护士在为患者输注血液前,应认 真核对所输注的血液的品种、规格、 数量及有效期,确保准确无误。
03
临床用血流程管理
申请用血流程
申请用血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向血库提出 用血申请。
申请审核
血库对申请进行审核,包括患者 病情、输血指征、用血量等,确 保申请合理。
调配用血流程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血库对申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受体的 血型相容。
血液调配
根据临床需求和库存情况,进行血液调配,确保临床用血充 足且安全。
03
调配权限
只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才有权进行血液调配,进修医师、实习医
师无权进行血液调配。
用血领取规定
领取流程
经审核合格的《临床输血申请 单》,由值班护士与输血科人员 共同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将
血液制品发出至申请科室。
领取核对
值班护士领取血液制品时,应认 真核对所领取血液制品的品种、 规格、数量及有效期,确保准确

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临床用血作为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病人用血的安全和提高无偿献血的质量,制定本培训制度。

二、培训内容

2.1临床用血知识

2.1.1用血指征和适应症:详细介绍各种疾病和手术对血液治疗的需要。

2.1.2用血安全与并发症:了解给血液制品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1.3输血相关检查: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并正确解读结果。

2.1.4输血操作技术:了解正确的输血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2.2无偿献血知识

2.2.1无偿献血政策和法规: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了解无偿献血的法律义务与政策支持。

2.2.2献血者管理和宣传:了解献血者的管理、宣传和保障措施,了解献血者的权益和福利。

2.2.3献血者健康评估和无菌检查:学习献血者的健康评估方法和无菌检查方法,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献血过程的安全。

三、培训方式

3.1面对面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通过讲解、讨论和

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能力。

3.2网络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相关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的培训课程,方便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3实践操作:组织医务人员参与临床用血操作的实际过程,提高其

操作技能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意识。

四、培训要求

4.1临床医务人员:所有参与临床用血操作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培训

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4.2无偿献血服务人员:所有从事无偿献血服务的人员必须参加培训

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五、培训考核

5.1临床医务人员:培训结束后,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参加相关的考试,并达到规定的合格分数。

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制度范文合集

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制度范文合集

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制度范文合集

第一篇: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制度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1、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业务水平和发展要求制定本年度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计划。可通过请输血方面专家来院讲课、本院输血相关科室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培训,学习内容应涵盖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基础知识、医院用血规章制度、输血新技术、无偿献血知识等方面,通过定期全面的培训学习,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输血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合理科学用血的意识及能力,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的开展。

2、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医务科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的培训,授课人员充分准备教材内容并进行问题解答,医务科记录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及学习内容。

3、医院应组织安排医务人员积极参加输血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各种机会提高医院医务人员专业技术。

4、每年不定期进行医务人员输血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的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依据。

第二篇:临床医师和护士输血知识计算机考试文档DOC

临床医师和护士输血知识考试题

1.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C)

A、10天左右

B、60天

C、120天

D、80天

2.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天?(B)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3.输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防止传播梅毒?(C)

A、1-2天

B、2天保存

C、3天以上的血液

D、无关

4.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哪些?(C)

A、糖、脂肪、蛋白质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的:

为了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和《输血技术规范》,加强临床用血人员输血技能培训、合理用血的监督管理、落实考核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血考核评价小组,检查人员由输血科牵头、质控办组织,成员主要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输血委员会成员。

三、考核指标

(一)临床科室

1.输血适应证合格率100%

2.成分输血比例N90%

3.输血前检测率100%

4.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

5.执行输血文案书写管理制度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之95%

6.一次性输血N1600ml审批率100%

7.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00%

8.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回报率100%

9.一次性输血耗材处理记录完整率100%

(二)输血科

1.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科服务满意率≥95%

10输血科各种登记、记录合格率N95%

11血液领取、运输、储存、保管合格率100%

12交叉配血、合血、发血差错发生率0

13报废血液处置报告率100%

14使用后血袋、标本等废弃物处置合格率100%

15储血冰箱、仪器等设备维护保养、登记完整率100%

16储血冰箱等温控设备的温度监测完整率100%

四、考核方式

考核由输血科对临床输血申请进行初步审核,每月质控办对对上一月的临床用血进行合理评估检查(用血例数少于10例的科室,全部检查;用血量大于10例的科室按20%比例进行抽查),对典型病例提请临床合理用血考评小组进行裁定,每月考核一次,总分为100分,实行缺陷扣分制管理。考核分值占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总分的10%,质控办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对检查不合格的医生进行通报,并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科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对科室和全院医护人员有计划地进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输血技术水平,达到科学合理用血,节约用血的目的。

一、培训对象:全体医护人员。

二、培训形式:

(一)输血科科内培训

1、原则上每周举办一次讲座或讨论学习,对特殊疑难血型和疑

难配血要及时鉴定和配型并安排讨论,要求全员参加

2、对于院外的进修学习,每年力争安排1人次参加学习,不断

接收新技术和新信息,促进科室发展。

3、输血科新进人员必须参加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后才能上岗。

4、对院内举办的各种医学讲座,除值班者以外,鼓励大家尽可

能参加。

(二)院级培训

1、聘请省内外输血专家来院讲座,或由本院输血相关专家讲

课,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输血相关的学术会议等多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各种机会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凉医输血治疗交流微信群进行输血知识交流学习。

三、培训内容: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基础知识、医院输血相关制度、

输血新技术、无偿献血知识等。

四、培训考核

(一)、科内考核

1、输血科的技术考核由输血科质控小组组织进行。

2.科室每批业务学习结束后,均以书面答卷的形式对全科进行基本理论的考核,成绩纳入绩效分配。

(二)全院考核

1、全院工作人员的技术考核由医务部安排考核内容,输血科落实

2、每次培训后对医务人员输血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在凉医输血治疗交流微信群中公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临床用血培训与考核制度

1、为规范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江苏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评价标准》等及本院编制的临床输血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及应急预案等。

3、培训组织:由医务处、护理部、输血科共同根据具体培训内容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的实施工作。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考核内容有所侧重,必要时邀请院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4、培训对象:对每年新进院医疗、护理及医技人员在岗前培训课程中安排1~2学时进行有关输血知识的培训。在职医务人员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每年1~2次,每次1~2学时。培训不一定采用专场专题的形式,可以与其他培训的内容共同进行。

5、考核:可以设输血知识的专场考试,也可以与其他专业的考试内容共同进行,但与输血有关知识考试的场次每年不少于2次。45周岁以下人员必须参与考核,培训与考核的情况记入个人继续教育档案,并酌情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6、各业务科室的科主任作为本科室三基培训与考核工作的负责人,要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对科内组织的培训与考核情况应及时在有关文档中记录。 .

页脚内容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