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高中政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设计】晚自习任务:首先利用25分钟完成课前预习案,背过画星号的问题;其次利用15分钟自主构建本框知识体系,找出并写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最后完成预习检测。
附:【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利用自习时间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初步熟悉教材体系。
在预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疑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P34-35,找出并记住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
通过小组探究,准确判断区分出文化传播的途径,并能举例说明。
(2)结合探究活动,能够列举出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哪些,了解它们的发展阶段,并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3)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列举出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据此总结归纳出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华的使者。
【预习导学】(要求:①通读课本P34-37规范、准确、简洁回答下列问题;②用红笔标注出不懂的地方并提出疑问;③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_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交流文化。
②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____________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小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提示】1.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途径。
请举例说明:2.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途径侧重指人们能进行文化传播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任何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即传播手段。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文化传播就在我们身边,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
但是由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弱,很难将获得文化传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
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发现、感悟与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提炼上升到理论层次,并积极践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增强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效果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但是由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弱,很难将获得文化传播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论认知水平有一定的提升,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进步,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情感上也得以升华,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教材分析本框题选自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题,它从横向角度介绍了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本框题也是会考、高考频率考查较高的必考内容。
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评测练习1、中国海洋考古工作者打捞的“南海一号”沉船,证明了南宋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把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联系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说明( D )A、人口流动促进文化传播B、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旅游文化C、旧传媒传递了丰富的信息D、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方式之一2、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最主要原因是( C )A、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B、大众传媒具有方法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C、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D、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3、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本框内容共三目,包括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三个问题。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从宏观上了解了文化传播的方式,继而从微观上理解传播文化的具体媒介,最后上升到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化交流的途径;文化交流的手段。
教学难点: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学情分析】经过两周《文化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经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为本节课了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我们长期坚持的学习互助小组也为合作学习共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通过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展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完成导学案等锻炼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时政消息和现实事例的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生活处处有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的分析、探究、归纳,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
1.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展现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2)举例和归纳相结合法。
通过事例让学生探究重难点、归纳和总结知识框架。
2.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
(1)自学导引法。
讲课前,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通过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课的基础知识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勾画出关键语句,并标记处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积极、主动独立思考。
高二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新人教必修3)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教学内容】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知识,因此在学习本部在学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后,能够理解文化的差异需
要交流,正是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但学生平时虽然对文化传播的都有所知,但缺
少对相关知识的总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对身边的社会现象的抽象与总结。
【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整体知识构建,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归纳,
然后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二:重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三: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敦煌文博会》视频导入新课(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师: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现象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文化传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学生思考回答: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师:以上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现象,从文化传播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想一想: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探究活动一: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丝绸之路”体现了文化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学生回答:师总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得出:(1)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学生回答:师提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探究活动二:“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明朝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的官方移民,六百年来大槐树一直被人们作为老家的标志,被当作“祖”、称作“根”。
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素材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里曾说,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这种悠闲其实就是自由。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有意无意保持着一种优越感,使学生有一种“我必须被教育〞的自卑感,这种格局让学生感到压迫和紧张,无法完成心灵的解放,实现飞跃。
设计本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控本课的内容,于是将抽象的文化一词转换成了一片树叶的故事,很轻松的就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预设的情境中。
第一部分: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进入教学环节,在材料选择上,一案到底的形式能够保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于是我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筛选了三个故事,很好的完成了材料与知识的衔接。
从故事出发,学生能够主动体会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感受一杯茶里面蕴含的美,在讲解“你对文化传播的态度〞问题中,学生也进行情感投射。
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茶文化很好奇但掌握知识非常的贫瘠,这也使我有一种感受,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的责任重大。
如果只拘泥与几个知识点,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束缚了那颗好奇的心。
第二部分:探究讨论,推进知识生成,实现情感升华因为第一部分的充分铺垫,问题的探究讨论较为容易的展开。
而此环节,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层次,渐渐过度达到最后的升华。
在此我通过简单总结、仔细回顾、深入思考、对比探究、情感升华、回归生活六个问题,实现知识点的自主生成。
在此过程中,还加强了学生概括总结、辨析思考、以及结合自己谈问题的能力。
纵观高考试题,主观题的设置正好与此契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的授课必然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在这个环节中,因为实况录课,没有前期的磨合,有些问题还探讨的不够深刻,希望自己不断进步,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部分:动态图像,梳理本课知识,提升记忆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3课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大众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结合电视、互联网、电子读物或大众传媒的具体作用,分析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运用实例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多种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三、教学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四、教学建议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主要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等知识是教学重、难点,而且内容分散、包罗万象。
建议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多应用PPT图片或设计情景进行讲解和分析,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问题导入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机缘,都可以把人与人紧密相连。
现代社会,还有一条重要的纽带,那就是传播媒介。
它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无论在天南、在地北,都可以“天涯若比邻”;它可以把所有的人们联在一起,无论在乡间、在都市,都可以感受“纷纷世事无穷尽”。
现代传媒,不仅使人类变得更加了解、更加依赖、更加聪明、更富有想象力,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1.什么叫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有哪些方式和途径?2.什么叫传媒和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有什么作用?导入二:情景导入2009年1月31剧院降下帷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潘振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万王安南等应邀出席闭幕式。
高中政治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课第二框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习目标】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群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群众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结合电视、互联网、电子读物或群众传媒的具体作用,分析群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运用实例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作业反思】【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二〕群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开展: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等开展阶段。
2、群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群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志的。
〔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群众传媒。
〔3〕群众传媒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聚集,日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要求:既要更加,又要更加。
〖合作探究〗▲探究交流1、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课本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其他途径吗?2、古代社会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哪些手段?现代社会呢?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3、当今时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相互学习日益深入。
在这一伟大的行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当堂达标】1.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
假设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以下最适宜的理论视角是 ( )A.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一元化2. 2009年11月26日,一列悬挂中国国徽和“文化交流号〞字样的红色列车,从广西南宁开出。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23: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目标』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重难点』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新课教学』:(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探究活动1:2004年8月29日夜,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由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和著名大型广场演出导演陈维亚联合执导的东方文化的精品,集纳中国文化精萃的《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演出,将东方文明在雅典这西方文化的源头完美展现。
在短暂的8分钟里,14名秀丽的中国女孩穿着民族服装,拿着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率先出场,全场欢声雷动。
28个武术学校的高手,踩着高跷举着约4米高的大红灯笼,张灯结彩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中国民乐的伴奏下,舞蹈演员李倩身穿白色服装,手持红绸,表演了充满活力的红绸舞,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寓含的热情和欢乐展示得淋漓尽致。
享誉天下的“中国功夫”通过舞蹈形式加以演绎,别有韵味。
一群少儿京剧演员,将中国文化标志之一的京剧,通过色彩斑斓的服装和精彩生动的表演展现出来,赢得满场喝彩。
一位5岁的北京小女孩站在大红灯笼上,轻唱着广为流传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并以“WELCOME TO BEIJING”向世界发出邀请……8分钟的演出,震撼了雅典。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观众,也通过电视直播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中国的激情。
(1)在《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的表演中,选择琵琶、二胡及武术、民歌等艺术形式,旨在向世界人民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3)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探究提示:(1)传递了中国文化,中国的邀请,中国的激情。
(2)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3)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的作用;2.探究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3.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4.借助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及跨文化交流的实际操作;2.难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三、教学内容及教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以下内容:1.文化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的作用;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3.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 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让学生预先看一些相关的视频或文章,了解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基本知识;2.理论讲解:讲解文化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的作用,介绍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3.课堂活动:通过分组讨论、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4.讲解案例:通过实际案例说明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四、课时安排本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1.课件;2.课堂活动所需物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2. 理论讲解1.介绍文化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的作用;2.介绍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3.讲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特点,如宗教、美食、传统节日等,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2.文化展示:让学生在展板或PPT上讲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如日本动漫、印度舞、西班牙足球等,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不同文化的认知;3.文化体验:通过提供相关物品或场景,让学生模拟其他国家的文化体验,如饮茶、打麻将、跳草裙舞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异国文化。
4. 讲解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如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演变、外国音乐元素在中国乐曲中的应用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高中政治 3.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3.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2.理解大众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3.结合电视、互联网、电子读物或大众传媒的具体作用,分析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课前: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人们通过—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____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_______________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为__________,传媒大体上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_______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3.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高中政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达标测试】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重点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难点
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法及教具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学引领】
1.,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三种重要途径是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大体经历了、、、和等发展阶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眼光回答(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4.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每次,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板书)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
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启发、学生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
教学进程
预设
即时
点评
导
入
新
课
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方案一、授课类型:讲授新课二、授课时间:40分钟三、授课方式:多媒体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
②文化传播的传播媒介的过程及作用。
(2)、理解①现代传媒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中法文化交流的作用。
(3)、分析通过所学内容,分析传媒的演变过程。
2、能力目标(1)能例举史实说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分析中法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3)通过观看不同图片、不同视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能准确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互相聊天,交流着各自的思想、观点、知识等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二)、讲授新课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提问)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示图片)永嘉之乱(两晋)安史之乱(唐朝中期)靖康之乱(南宋)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的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联系小品)2、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
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2016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
能够把握以茶文化为载体,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
能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理解把握,形成归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学情分析以中华文化这个较为宏观的词汇做主语,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如果以一种具体的文化为载体,理解文化的传播相应知识,学生更能够把握,并引起参与兴趣。
通过很好的设定情境,设置问题,能够使同学自主生成答案,提升解题答题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情感。
3重点难点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片树叶的故事今天我们的课从一片树叶开始,西方人称其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同学们喜欢喝茶么?接入视频短片,通过短片了解茶的种类。
这片树叶不仅散发着醇香,还蕴含着文化。
大家了解么?在中国,它是闲云野鹤的洒脱;在英国,它是午后高贵的优雅;在印度,它是街头民众的消遣;在日本,它是严谨细致的仪式。
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国家茶文化的多姿多彩,那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活动2【活动】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故事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脚用肩膀在崎岖的山路上连接了世界,他们被称为茶背子。
西藏险峻的山路马匹无法通过,于是雅安的人们扛300多斤茶袋,住着拐杖,慢慢的穿过喜马拉的沟谷,不仅将茶叶贸易带到印度,也开启了欧洲茶文化的序幕。
现如今这些老人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中,山路上只留下了当初拐杖压出的一个个凹坑。
教师设问:这些人走的路你们知道么?学生回答:茶马古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里曾说,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
习,这种悠闲其实就是自由。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有意无意保持着一种优越感,使学生有一种“我必
须被教育”的自卑感,这种格局让学生感到压迫和紧张,无法完成心灵的解放,实现飞跃。
设计本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控本课的内容,于是将抽象的文化一词转换成了一片树叶
的故事,很轻松的就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预设的情境中。
第一部分: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进入教学环节,在材料选择上,一案到底的形式能够保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于是我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筛选了三个故事,很好的完成了材料与知识的衔接。
从故事出发,学生能够主动体会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感受一杯茶里面蕴含的美,在讲解“你对文化传播的态度”问题中,学生也进行情感投射。
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茶文化很好奇但掌握知识非常的贫瘠,这也使我有一种感受,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的责任重大。
如果只拘泥与几个知识点,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束缚了那颗好奇的心。
第二部分:探究讨论,推进知识生成,实现情感升华
因为第一部分的充分铺垫,问题的探究讨论较为容易的展开。
而此环节,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层次,渐渐过度达到最后的升华。
在此我通过简单总结、仔细回顾、深入思考、对比探究、情感升华、回归生活六个问题,实现知识点的自主生成。
在此过程中,还加强了学生概括总结、辨析思考、以及结合自己谈问题的能力。
纵观高考试题,主观题的设置正好与此契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的授课必然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在这个环节中,因为实况录课,没有前期的磨合,有些问题还探讨的不够深刻,希望自己不断进步,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部分:动态图像,梳理本课知识,提升记忆效率
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这一部分,我采取prezi这款软件。
这区别于传统板书和静态PPT,运用动态效果实现知识点的梳理。
用颜色和图片代替传统的文字,可以更好的刺激右脑。
在教学中运用动态、是颜色还有图形,都是为了提高记忆效率采取的手段。
全面调动左右大脑,才能够实现最快最稳定的记忆,而这些只有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
而实践证明,通过第二部分对知识的较好理解以及第三部分科学的记忆手段,本节课80%的同学能够在课堂完成全部知识点的记忆内容,如果持之以恒,相信文科记忆不再是难事。
第四部分:资料共享,在线完成练习,寻找知识漏洞
建立了班级学习QQ群,上传完整的授课资源,可是让学生课后自学,达到对课上教知识、课后做作业这种传统授课观念的转变,最后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
对应习题可以覆盖具体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网上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进行投票,让我可以同步掌握学生问题,在单元复习的时候,在进行巩固和提升。
手机进入课堂确实可以高效完成知识搜集、同步练习等,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能否合理的使用手机,谁又能控制?手机进校园,如果不能控制,就只能引导,我也在逐渐的摸索,希望能够实现一种平衡。
通过这堂课的准备,我学习了很多,也提升了很多,这是我收获最大的,可总是有一些遗憾存在,希望在我以后的教育之路上,能够渐渐改正,实现自己更大的发展。
最后引用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话,关心学生的全面培养,实现他的自然绽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