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_李书娟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绿地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且大范围的监测手段,在城市绿地监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远距离目标的信息。

它借助卫星、飞机等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转化为有用的地理信息。

在城市绿地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城市绿地往往分布广泛,传统的实地调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获取全面、连续的信息。

而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整个城市或区域的绿地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大量的数据,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

其次,遥感技术具有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多光谱意味着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波段的信息,例如可见光、近红外等,这有助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土地覆盖。

高分辨率则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绿地的细节,包括植被的种类、生长状况以及绿地的边界等。

再者,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监测。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数据,能够观察城市绿地的动态变化,比如绿地的扩张、萎缩,以及植被的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等。

这对于评估城市绿地规划的实施效果、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的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城市绿地面积和分布的监测。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城市绿地的面积,并绘制出绿地的空间分布地图。

这为城市规划部门了解绿地的现状、评估绿地的服务半径和覆盖范围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是城市绿地植被类型和物种的识别。

不同的植被在遥感影像上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区分出乔木、灌木、草地等不同的植被类型,甚至可以识别出一些特定的树种。

这对于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绿地的植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城市绿地生态质量的评估。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环 境 的 反 差 ;若 疑 难 区域 出 现 大 面 积 分 布 散 乱 、 外 部
特征相似 的地物 ,可选取 面积较 大的典 型斑块 ,建立 色彩通道 。再扩展选 取色彩 阈值相 近的 区域 ,为识别 各种相似地物提供参考 。
3 - 3 - 3 专 家 团队 释 疑
3 _ 3 . 1 目视 解 译
作为线状文件 编辑 ,其余各地物作 为多边形文件编辑 ;
在A r c ma p中 加 载 考 察 点 文 件 。通 过 L a b e l F e a t u r e调 出 实 地 考 察 所 记 录 的 地 物 属 性 及 特 征 ,与 影 像 中 的 地 物 进 行 比 对 ,参 照 解 译 标 识 。逐 一 解 译 遥 感 图 像 中 的 地 物 ,并 在 A r c ma p中编辑 相 应 S H P文 件 加 以 数 字 化 。
第 8期
侯 亮等 : 遥 感 信 息 提 取 技 术 在 农 业 生 态 景 观 规 划 中 的 应 用
9 5
性植 被的识 别 。详 细记 录实 体地物 的属 性及其 在相应 遥感影像 中的外形 特征 、布局 规律和 G P S坐标 .建立 解 译标识 库 。常见 的农 业生态 景观地 物在 可见 光遥感 影像 中的识别特征见附表 。
准。
目视解译 存在 一定局 限性 ,受解译 者经 验和遥 感
影 像 质 量 的影 响 较 大 ,难 免 遗 留 一 部 分 疑 难 地 物 。计 算 机 辅 助 解 译 可 以为 疑 难 地 物 的 识 别 提 供 支 持 , 常 用 途径如下 :
3 . 2 . 2 实 地 考察 点 的数 字 化 在A r c g i s 的A r c C a t a l o g组 件 中创 建 一 个 点 状 S H P. 添 加 与 影 像 一 致 的 坐 标 系 统 ,在 A r c m a p 中 编 辑 此 S I - I P ,对 考 察 点 加 以数 字 化 。将 考 察 点 的名 称 、考 察 时 间 、地 物 特 征 和 G P S坐 标 导 入 At t r i b u t e T a b l e ,为 后 续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 辉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 辉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辉首页>师资队伍>曾辉曾辉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生态系职称:教授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城市化地区人为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城市与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区域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估、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生态可行性论证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生态系(邮编:100871)Email:zenghui001(at)(请将at改为@)个人简历科研课题主要论文教学与指导研究生(一)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1)姓名:曾辉2)性别:男3)出生年月日:1964年6月8日4)现职(副教授)提升时间:1996年7月2.工作履历1)2005年6月~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教授2)2002年6月~2005年6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副教授3)1996年7月~2002年6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4)1991年7月~1996年7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讲师5)1989年8月~1991年7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助教3.教育履历1)1995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完成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

学位论文题目:深圳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复合研究。

2)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地学专业完成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题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系统动态模拟研究。

3)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完成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学位论文:新疆北疆地区的梭梭群落研究。

(二)获奖情况1.2004年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2003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3.2003年荣获云南省政府"省院省校"合作先进个人4.2003年荣获安泰优秀教师奖5.199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效果评估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效果评估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效果评估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绿化成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而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估城市绿化效果,成为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且宏观的评估手段。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的信息。

在城市绿化效果评估中,它主要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城市地表的光谱、辐射等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反映出城市绿化的诸多方面。

首先,遥感能够快速获取城市绿化的覆盖范围。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城市中绿地的分布情况,包括公园、绿化带、街头绿地等。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区域,避免了抽样调查可能带来的误差。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评估城市绿化的植被类型和生长状况。

不同的植被在遥感影像上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区分出乔木、灌木、草地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同时,还可以利用植被指数等指标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如植被的健康程度、茂密程度等。

这对于了解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和维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遥感有助于监测城市绿化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减、绿地格局的变化等。

这为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优化城市绿化。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效果评估通常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

第一步是数据获取。

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是至关重要的。

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但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中低分辨率的影像则适用于大面积的宏观监测。

第二步是数据预处理。

这包括对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以消除误差和干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三步是影像解译。

运用各种解译方法和技术,将遥感影像中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地物类别和特征,例如区分绿地和非绿地。

第四步是指标计算和分析。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探讨 王建成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探讨   王建成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探讨王建成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环境监测的工作压力。

生态环境治理时采用遥感监测的手段,一来可以缓解环境监测的压力,二来则可体现遥感新技术的优势。

生态环境的特点非常复杂,其可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所以更应积极推进遥感技术的应用,构建分散的监测点,监督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全面监测生态环境,由此提出管理和治理的方案,预防环境污染发生。

关键词: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一、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指的是利用物体反射及辐射电磁破的特性,在远距离不接触物体的前提下,对目标物性质进行识别、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从利用的波段上来看,目前的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反射红外遥感技术、可见光及微波遥感技术三类。

在环境检测的应用上,目前的遥感技术在农业、气象、水文、地质、海洋、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军事侦察、城乡规划及土地管理等领域上都有应用,小到室内工业测量,大到大气、海洋等环境信息的采集,甚至可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环境变化的监测。

从遥感技术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可以测出大气气温、湿度;也可测定水体的水温、水色及叶绿素含量、泥沙含量;在大气监测中可以测出CO、CO2、NOx、O3、CH4等类型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值;在环境污染的监测上,可对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量、分布及其影响范围做出测定,对环境污染物实现一定程度的跟踪调查,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事故、扩散程度及方向做出预测,正确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全球化的演变趋势,覆盖面广、速度快、信息量大的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环境监测中。

不断推动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监测流程下面以某生态遥感监测案例为主,分析遥感监测的具体流程。

该案例中,遥感技术参与了水环境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基于遥感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分析

基于遥感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分析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pr., 2009 Vol. 7, No. 2
基于遥感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分析
卢 伟,李 淑,文鸿雁,韦春桃
(桂林工学院 土木工程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借助 RS 和 GIS 技术,获取研究区城市的景观生态格局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种生态类型在城市化进程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为主要研 究内容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1]。它以景观 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角度出发,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 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该学科主要应 用于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 如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的重大 课题“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就是建立在景 观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度有所降低,优势度有所上升,表明区域内各景观类
型所占比例差别变大,城市建设活动影响到小部分生
态类型的发展,必须引起注意,不能让情况继续恶化。
表 3 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值
景观格局指标 景观均匀度 景观多样性 景观优势度
1 90 年代
0.784 1
1.561 1
0.230 7
2 00 年后
0.771 3
1.552 3
多样性 均匀度 优势度
表 1 景观格局特征指标及其生态意义[5]
计算方法
概念内涵
阈值及其生态意义
= / 0.5/2 / ,N 为景观类型 i 中 描述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元素个 分离度越大,景观在地域分布上越分散。 的斑块总数;A 为景观的总面积。 体分布的离散程度。
= / ,N 为研究区内总斑块数;Ai 描述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 为景观类型 i 的面积。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监测中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监测中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绿化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由于城市绿化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手工调查和监测方法效率低下且耗时耗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人机遥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城市绿化监测的利器。

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利用遥感设备和传感器获取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数据,因此成为了城市绿化监测的理想工具。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可以获取到城市中各个角落的真实绿化状况,无论是树木的数量、百分比,还是绿地的覆盖率和类型等都可以一目了然。

这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化的布局。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监测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数据收集,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处理和算法分析,可以得到更详细和准确的绿化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图像分类算法将绿地、建筑物和道路等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分割和识别,进而计算出每个区域的绿化程度。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绿化的现状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还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绿化状况,提供及时的数据反馈和预警。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可以定期获取城市绿化的实时状态,包括树木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发生以及环境污染对植被的影响等。

这些数据反馈可以帮助城市绿化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城市的绿化环境。

除了实时性,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成本效益高。

传统的绿化监测方法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此外,无人机设备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更加容易被城市绿化管理者所接受和应用。

然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监测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无人机设备的飞行安全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无人机的飞行受到了空域限制和安全风险的制约。

其次,无人机航拍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包括图像处理、遥感算法等方面的能力。

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评估与规划的方法

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评估与规划的方法

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评估与规划的方法一、引言城市绿化是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用遥感影像来进行城市绿化评估与规划已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评估与规划的方法与应用。

二、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1. 遥感影像的获取通过卫星获取遥感影像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卫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全面、定期地覆盖城市区域。

此外,无人机也成为获取遥感影像的重要手段,具有灵活性和高分辨率等优势。

2. 遥感影像的处理遥感影像的处理包括预处理和分类两个环节。

预处理主要涉及影像的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准确度。

分类则是对影像进行划分,将不同类型的地物进行分割和分类,以便进行绿化评估与规划。

三、城市绿化评估的指标与方法1. 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评估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遥感影像的分类与分析,可以计算出城市区域内绿地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从而得到绿地覆盖率。

此外,还可以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地面调查结果,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林地、草地等,来评估城市绿化的多样性与质量。

2. 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通过遥感影像中的植被光谱信息来评估绿化程度的指标。

常用的植被指数有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指数(VI)等。

利用这些指数,可以定量地反映城市植被的状况和分布,评估植被的健康程度和生长情况,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城市绿化除了提供美观和休闲的功能外,还能为城市带来一系列生态服务,如温度调节、空气净化、水源保护等。

通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借助生态模型和评估方法,对城市绿化的生态服务进行评估并进行价值估算。

此项评估能够直观地展示城市绿化对环境和社会的贡献,为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

四、城市绿化规划的方法与应用1. 指导城市扩展与建设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影像中不同地物类型和覆盖状况,可以指导城市扩展的方向和布局。

光学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绿地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美观程度,还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对城市绿地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

光学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它利用卫星、飞机等载荷传感器获取地面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信息的长期、全面、高效、精准的监测和获取。

在城市绿地监测中,利用光学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对城市绿地的生长、变化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获取和分析,从而为城市绿地的规划、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

一、城市绿地监测的需要城市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方,城市的持续发展和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城市的机动车较多及人口密集等因素,引起的噪声和有害气体,会造成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压力和调节气候,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可为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帮助,保护城市和生态环境。

而光学遥感技术正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获取并分析城市绿地信息。

二、光学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2.1、城市植被的监测城市植被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噪声、保护水源等。

因此,对城市植被的监测是城市绿地监测的重要内容。

利用光学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多光谱和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不需要现场调查的情况下,便可以快捷地获得城市植被的信息。

此外,利用光学遥感技术还可以定量地研究绿地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为城市绿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科学的决策支持。

2.2、城市水体的监测城市水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保护城市环境。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当今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景观生态学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其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对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信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将对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领域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1.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在开始讨论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

遥感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等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通过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如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尺度的地表信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因此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2.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2.1 植被覆盖变化的监测植被覆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对植被覆盖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对植被覆盖的面积、密度、分布进行监测,分析植被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2.2 地表水体的监测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表水体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获取水体的分布、形态、水质等信息,了解水体的演变过程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分析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而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与覆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

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趋势等信息,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更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动态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类似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其中肖笃宁关于沈阳西郊景观动态变化的研究和曾辉关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城市化景观动态变化的研究是国内景观动态遥感应用研究中比较有代由于现代各种遥感信息的积累只有不足100年的时间某些景观动态研究工作通常需要多种不同遥感资料的综合运用方能够满足100年以内时间尺度的研究需求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 中的应用
学的几乎所有研究领域,并且与其他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 段紧密衔接,成为促进景观生态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 从景观生态学自身的发展需求看,推动遥感技术大量应用的主要原
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景观的时空过程研究中,只有定位、定量、定时地描述不同景观组分之间 的生态学联系,才能较好地揭示各种景观现象的内在规律性; 2.传统生态调查方法无法满足定量分析方法对大量景观特征数据的需求。
Contents
1 引言 2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 遥感技术应用的优势特征分析 4 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的努力方向
文章编号:1007-4619 (2002 ) 03-0233-08
2
自然地理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 以来,其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发展与遥感, GIS等现代对地观测 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 的运用,从景观结构研究、功能研究、动态研究、尺度研究以及 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五个方而加以总结,进而分析遥感技术在景 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优势特征和口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 来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遥感,GIS
3
自然地理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综述3000字》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综述3000字》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综述1.1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景观生态学是从欧洲开始出现的。

在19世纪中叶,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 ander V on Humboldt)将“景观是地球上一个区域的总体”引入地理学当中并且提出了景观是地理学当中的中心问题。

“景观生态学”这个名词是由德国的地植物学家Carl Troll在1939年提出来的,表示景观是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中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的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出现,如何合理的使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人们集中关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即以土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其中,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在德国、荷兰、原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81年“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荷兰Veldhoven举行,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正式在原捷克斯洛伐克成立[11]。

自从国际景观生态协会成立以后,国际学术研讨会曾多次在欧洲举行,其中第二次世界大会和第三次世界大会分别于1991年在加拿大Ottawa和1995年在法国Toulouse召开,反应出近年来世界规模的学术交流更加的活跃[3]。

1987年,由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创办的国际性杂志《Landscape Ecology》,很好的推动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学术论文的交流和探讨。

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关于景观生态学的书籍不断地出现,Forman在1981年到1983间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介绍了欧洲景观生态学的些许概念,提出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6~8]。

在这些不断出现的书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有:作为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第一本教科书Naveh和Lieberman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由zonnveld与Forman 一起编写的《变化着的景观一生态学透视》;Turner和Gardner主要编写的《景观生态学中的数量化学方法》;Forman的《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等,这些著作不仅相对集中的表述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极大地促进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9]。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植被的破坏日益加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植被覆盖的变化,这就引出了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高空航天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提供大范围、多时相、连续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植被覆盖的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植被的分布、类型、密度、生长状况等关键指标,从而做出科学的生态保护决策。

在植被覆盖监测中,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对植被反射、吸收和辐射特性的分析,来获取相关信息。

它利用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与地表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测量和分析反射和辐射数据,从而反映出植被的特征和状态。

例如,通过获取红外波段的数据,可以测定植被的叶面积指数,从而判断植被的覆盖范围和生长状况。

除了监测植被覆盖的变化,遥感技术还可以为生态保护提供各种信息支持。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进行植被物候期监测,及时掌握不同季节和年份植被变化的趋势。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预警和应对植被退化、物种自然扩散等问题。

其次,遥感技术还可以提供大范围植被覆盖数据,帮助我们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沙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及时发现和监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

首先,建立植被覆盖的监测系统,利用遥感数据定期获取植被信息,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进行验证和校正。

其次,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地区和植被类型的差异,合理选择监测指标和方法。

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才能提高监测效果和数据可靠性。

最后,在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遥感影像分类和变化检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植被覆盖的定量分析和动态监测。

尽管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监测与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侯亮;吕军海;刘素英;王淑芬【摘要】结合遥感在相关研究应用中的优势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方法和思路,论述了此项技术在规划工作中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3(025)008【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遥感;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作者】侯亮;吕军海;刘素英;王淑芬【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唐山06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1091 农业生态景观规划概述农业生态景观规划是一项基于景观生态学和土地优化配置理论的工作,通过对现有农业生态景观格局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统筹安排各景观要素,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农作物布局合理、生态结构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生态景观系统。

农业生态景观建设规划可以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实现农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最佳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相关研究应用中的优势遥感是一门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原理是运用传感器接收目标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对所探测物体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遥感技术侧重于大范围、大尺度地获取地面及一定深度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1],受外界条件限制少,时效性强。

遥感信息经过提取后可以得到区域内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建筑物等地物的外部特征和分布状况。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可以缩短数据采集和分析周期,提高方案的设计精度,为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 信息提取流程3.1 确定解译标识农业生态景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综合系统,包括融入主体背景并相互影响的一系列地物。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
01
02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是用光谱扫描仪或红外扫描仪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光谱或温度特征进行记录,通过计算机的数据或图像处理分析地表特征。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
遥感技术的优点
避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直接干扰。 能够提供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像,是生态学家目前获取大尺度上各种生态和物理信息的主要手段。 提供了大面积重复观测的可能,为资料的快速获取与更新、为多时段的对比研究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基础,是大尺度格局动态的唯一监测手段。 大大拓宽了人类观测地球的光谱分辨能力。
为空间格局分析和空间模型提供一个有力又较容易操作的技术构架,从而有利于生态学家采用一些数学和计算机方法上非常复杂的研究途径。
GIS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景观单元数量关系分析 通过对景观单元数量关系的分析,可以获知一个景观地区的基本结构特征(如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面积、周长、面积所占百分比、平均斑块周长、平均斑块面积),同时可以计算该景观地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分维数、破碎度、分离度等一系列指标。
缓冲区的设计
某一景观类型最佳利用方式的确定 对某一景观要素空间位置的选择
景观规划
GIS在景观模型中的应用
GPS简介
GPS的结构组成
GPS主要由空间导航系统、地面监测系统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GP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
GPS技术对景观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如用于动物活动行踪的监测,生境图、植被图及其它资源图的制作,航空照片和卫星遥感图像的定位和地面校正,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
可以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资料,可以有效地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所必需的多尺度上的资料。 遥感数据一般都是空间数据,这也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所必需的数据形式。 现代遥感技术直接提供数字化空间信息,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景观生态学资料的收集、贮存,以及处理和分析过程,并且使遥感、GIS和计算机模型的密切配合成为必然。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分析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分析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能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大范围获取地表信息的手段,为城市绿化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在城市绿化分析研究中,常用的遥感数据包括卫星影像(如Landsat、SPOT 等)、航空影像以及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影像(如WorldView 等)。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化分析,首先要进行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获取的遥感数据可能存在几何变形、辐射误差等问题,需要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城市绿化信息的提取。

常见的方法有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

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是将影像中的每个像元作为独立的处理单元,根据像元的光谱特征将其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

常用的分类算法有监督分类(如最大似然分类、最小距离分类等)和非监督分类(如ISODATA 分类、KMeans 分类等)。

然而,这种方法在城市复杂的地物环境中容易受到“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影响,导致分类精度不高。

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则是将影像分割成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然后以对象为单元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能够更好地处理城市中复杂的地物类型,提高绿化信息提取的精度。

在提取出城市绿化信息后,就可以对城市绿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分布格局、绿地类型等方面。

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绿化区域在城市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直观地了解城市的绿化程度。

绿地分布格局的分析则有助于了解绿化在城市中的分布是否均匀,是否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监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准确、及时地监测城市绿化状况对于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快速、周期性和多光谱等特点,为城市绿化监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手段。

遥感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获取地物的特征信息。

在城市绿化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包括卫星影像(如 Landsat、Sentinel 等)和航空影像。

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可以满足不同尺度和精度的监测需求。

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化监测时,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这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步骤,以消除数据中的误差和干扰,提高数据质量。

接下来,通过图像分类方法提取城市绿化信息。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监督分类(如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等)和非监督分类(如 ISODATA 分类、KMeans 分类等)。

监督分类需要事先选择训练样本,并根据样本的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非监督分类则是根据图像像元之间的相似性自动进行分类。

除了图像分类,植被指数也是城市绿化监测中常用的方法。

植被指数是通过不同波段的组合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和覆盖度。

常见的植被指数有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等。

通过计算植被指数,可以快速获取城市绿化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监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通过监测城市绿化的分布和变化,规划部门可以合理规划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的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也可以为城市生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绿化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态服务价值。

然而,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监测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有限,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小型绿地和复杂的植被结构。

遥感图像的无缝处理算法

遥感图像的无缝处理算法

遥感图像的无缝处理算法
李学俊;李智雪
【期刊名称】《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8)004
【摘要】分析遥感影像色彩差异的成因,讨论了遥感影像无缝处理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典型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无缝处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先对每幅图像进行匀光处理,再采用四叉树色彩平衡算法,使得图幅间的色彩趋向一致,然后采用平滑滤波消除图幅边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遥感图像的色彩均衡以及边缝消除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总页数】5页(P398-402)
【作者】李学俊;李智雪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关于遥感图像数据处理的遗传优化及其组合算法研究 [J], 杨靖
2.改进的Harris算法在海洋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J], 刘军泉; 刘晓华; 黄小仙
3.基于优化导向滤波算法的遥感图像预处理仿真 [J], 么鸿原; 林雪原; 王海鹏; 李雪腾
4.遥感图像拼接中改进的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J], 么鸿原; 王海鹏; 林雪原; 潘新龙
5.基于Mask R-CNN算法的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J], 凌晨;张鑫彤;马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3-05;修订日期:2001-05-09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G2000046807)资助。

作者简介:李书娟(1978— ),女,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与遥感应用研究。

 文章编号:1007-4619(2002)03-0233-08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李书娟,曾 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摘 要: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发展与遥感、GIS 等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运用,从景观结构研究、功能研究、动态研究、尺度研究以及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五个方面加以总结,进而分析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优势特征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遥感,GIS中图分类号: TP79/Q147 文献标识码: A1 引 言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1],其研究对象一般为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中尺度异质性地表区域[2]。

对于这种跨度范围较大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单元,由于涉及到复杂的自然和人为过程的影响,景观组分(element )的数量较多,时空格局和动态变化过程复杂,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仅仅依靠传统的调查、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往往受到人力、物力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基础资料的收集难度大、覆盖面不全、定量化程度不高、管理困难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生态研究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生态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将大量地面样地调查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结合起来作为景观生态研究中基础数据获得的重要技术手段。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3],其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

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大范围、多时相、多波段的地表信息,为不同时序上从局域到全球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创造了条件。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遥感技术迅速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景观定量研究的发展和景观结构、格局及动态分析的不断深入,为各种景观模型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4]。

本文旨在回顾和分析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 用现状分析2.1 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如景观组分的大小、形状及构架等)和非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类型、面积比重等)研究两部分内容;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

景观结构与格局研究的目的是剖析异质性地表不同景观组分的组成情况和构建特点,总结景观异质性的内在规律,从表面上无序的景观中发现潜在有意义的有序性,从而深入了解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

在景观结构与格局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来全面描述景观组分的第6卷第3期遥 感 学 报Vol .6,No .32002年5月JOURNAL OF RE MOTE SENSI NGMay ,2002属性特征,并为进一步的数量分析方法的使用奠定坚实的资料基础,因而成为遥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研究领域。

景观结构、格局遥感研究首先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结合各种地面调查数据或其它历史资料,对获得的遥感数据进行影像合成与分析处理;然后把经过分类处理的影像数据进行结构简化,将其转换成可用于具体分析过程的基础数据或图件;最后以面向用户的原则将其引入景观结构和格局模型中,借助数量分析手段进行景观结构或格局规律的探讨[5]。

目前,大多数学者在该领域研究中沿用着这一思路,只是因研究目的、信息源和分析手段的不同而在具体的研究流程设计上有所差别。

遥感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景观结构与格局数量分析方法的发展,现有的大多数景观结构与格局描述指数的筛选和完善几乎都与遥感技术的应用联系在一起。

大量的景观指数中,蔓延度、优势度以及分形指数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景观格局分析手段。

Frohn运用指数建立的系统方法对蔓延度和分形指数进行分析评价。

鉴于分形指数没有考虑栅格数据结构基础的周长面积关系,对于可预测的几何形状的景观不能给出连续的结果;蔓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空间分辨率,其结果受景观多样性影响较大等问题,设计了PPU(Patch_Per_Unit),和SqP (Square_Pixel)两个新的格局指数,分别用于测量景观斑块的碎裂化情况和复杂程度[6]。

大量出现、不断完善的数量分析方法,使景观结构与格局的研究完成了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化。

这种量化分析无疑有助于人们对景观格局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量化分析可以将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联系起来[6],为了解景观结构与格局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解释各种复杂的景观现象奠定了基础。

2.2 景观功能研究景观功能研究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景观内部和景观之间的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研究上。

尽管与景观结构与格局研究相比,遥感在景观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但有限的研究报道表明,遥感技术是景观内各种生态流研究的一个可靠的工具,并且随着遥感技术自身的发展,对于生态流研究寻求新的突破将形成有力的支撑。

从现有的研究报道看,遥感技术在景观能流研究中的应用相对成熟一些,Quattr ochi和Luvall探讨了热红外遥感在景观生态过程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应用,证明热红外遥感数据对景观流以及景观组分间再分配的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景观表面温度测量、能量交换、景观流的理解、以及地球表面现象能量平衡模型的优化等问题研究[7]。

不过,热红外遥感数据还没有被广泛的运用于景观结构、功能以及变化的研究上,Quattrochi将其归结于三个原因,首先,在理论以及应用上,景观生态研究人员对热红外遥感数据还不够理解;其次,对于不熟悉这些数据特征和属性的人来说,热红外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利用是困难的;最后,从卫星上获取的热红外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太大,为得到景观热能流而进行数据校准,还没有能够有效消除误差的成熟技术工艺过程[7]。

在其他生态流研究中,遥感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essman等的研究表明,结合地面调查,可以利用遥感数据来研究生态系统的N循环,并且给出了成功的应用案例[8]。

利用示踪电子设备,结合雷达遥感技术对动物种类的迁移活动进行研究,在国外已成为最新的相关研究手段。

但迄今为止,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物种流方面的研究报道并不多。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物质流与物种流研究虽然多用实验与野外调查的方法获取基线数据,但由于诸如植被、土壤的宏观特征能够用于指示景观功能,因此只要建立起这些指示特征与各种遥感数据源之间的关联分析模式[9],利用遥感技术全面研究景观功能是完全可能的。

2.3 景观动态研究作为一个宏观生态学研究单元,景观动态研究的时间跨度通常较长,而景观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详细历史资料积累很少,因此,以往不少景观动态研究采用地理相关法和经验判断,大致地恢复景观中部分组分类型的中长期变化过程,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遥感技术为景观动态分析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地表大范围遥感信息的积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各类遥感资料客观地记录了覆盖区域内景观结构的历史特征。

利用这些资料,结合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资料,来恢复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精度,并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景观动态变化过程的内在驱动机制和规律性。

国内外关于近、现代的景观动态变化研究,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某种类型的遥感资料[10,11],特别是在近50年尺度上的景观动态研究,遥感手段具有其他任何数据采集方法都难以替代的优势。

例如,在遥234 遥 感 学 报第6卷感影像与GIS结合的基础上,Luque对新泽西国家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组成与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12],并用景观结构指标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干扰对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6年研究期间,自然和人类的干扰导致景观结构(斑块数目、大小和形状)变化及产生的镶嵌景观,体现了一系列尺度干扰机制作用的特征[13]。

Seixas根据10年Landsat TM图像,提取出景观异质性指标———植被和土壤变量,并将其用于推断荒漠化过程,结果证明,从生物量上推算出的景观异质性增加与荒漠化正反馈模型一致[14]。

国内类似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其中肖笃宁关于沈阳西郊景观动态变化的研究和曾辉关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城市化景观动态变化的研究是国内景观动态遥感应用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15—17]。

由于现代各种遥感信息的积累只有不足100年的时间,某些景观动态研究工作通常需要多种不同遥感资料的综合运用方能够满足100年以内时间尺度的研究需求。

对于一些更长时间尺度(通常超过100年)的动态研究工作而言,仅靠遥感资料往往无法满足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将不同类型的遥感资料结合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资料,来恢复一些关键时段的景观原貌,进而为景观动态研究创造必要的资料条件[18,19]。

2.4 景观尺度效应研究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遥感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研究领域。

景观现象的尺度差异可以直观地利用时空分辨率水平来表达,遥感技术的应用无疑可以为这类研究(特别是空间尺度效应)提供了便利的机助实验条件,因为不同传感器本身的分辨率水平就是空间尺度效应研究的重要素材,而某些高分辨率遥感资料具有对地表特征的细节覆盖面全的特点,可以通过合理的重采样实验设计进行连续的尺度变化效应分析。

利用遥感资料进行景观尺度效应研究工作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是关于景观分析方法的尺度灵敏性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格局随分辨率的不断降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斑块数量、周长、景观整体破碎度及斑块形状等景观指数为分辨率敏感指数,而斑块面积比例、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组分碎裂化指数为分辨率弱敏感指数[20],这一分析结果可以作为不同尺度条件下景观分析方法的筛选依据。

Johnson和Myers等对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景观熵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一个条件熵断面,用于描绘了当空间分辨率降低时信息损失率[21],这项研究又可以为具体景观问题研究的合理尺度选择,提供一个判定标准。

由于景观的异质性特征,基于遥感数据的景观分析方法在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的可预测性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相关方法对空间分辨率的反应可预测,不同分辨率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才能够进行比较,否则,我们将无法判断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是因为空间分辨率变化的结果,还是真实景观格局变化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