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 服务教育科研

合集下载

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师自主发展”之实践探索

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师自主发展”之实践探索
教育科研是先导 。
问题 , 学 校 也 不 断完 善 教 师 自主 发 展 管 理 平 台 的建 设 。 近几年, 我 校 在 推 进 基 于 网络 的教 师 校 本 研 修 研 究 、 打 造 教 师 自主发 展 管理 平 台 的探 索 中 ,初 步 形 成 了学 校 校 本 研 修 的 工 作机 制 ,形 成 了具 有 我 校 特 色 的基 于 网络 环 境 下 的校 本 研 修 模 式, 实 现 了校 本 研 修 优 质 化 。但 由于 硬 件 建 设 的 局 限 性 , 以及 观 念、 操 作 上 还 有 很 多 缺 陷等 问题 , 导致 我们 在 推 进 过 程 中 还存 在 很 多 瓶颈 和盲 点 , 如 网上 研 修 仍 然 开 放 性 不 足 , 还 未 能充 分利 用 网络 资源 ; 全 校 教 师 参 加 网 络研 修 的 面 还 不 够广 , 骨 干 教 师 的 专 业 引领 和 辐 射 作 用 体 现 还 不 够 等 。 因此 , 我 们近 期进 一 步 要加 强 与 外 界 教 育 信 息 的对 接 , 建 立 更 广 泛 的 教 师 网 络研 修 共 同 体 , 进
以网络为平台的“ 教师 自主发展" 之实践探索
◎福 州市第 三 中学金 山校 区 李 文 陈 蕾
随 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 ] 昙 竺
年 多来 ( 截止2 0 1 3年 7月 3 1日) , 全校老师共 发表 1 1 4 2篇 原 创 博文 、 8 8篇 读 书 笔 记 、 2 9 8 篇 教学反思 、 4 0 8篇 公 开 教 学 、 4 4 7 9篇 集备 记录、 5 6 2篇 教 研 记 录 、 3 8 8篇 考 试 分 析 和 发 表 评 论 9 1 7 1条

学校数字资源与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学校数字资源与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学校数字资源与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引言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学校数字资源和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变得愈加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学校数字资源与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二、学校数字资源建设1. 数字教材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教材内容制作成电子版,提供给师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下载。

同时,还可以将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结合,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 数字化文化资源建设学校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资源库,收录学校历史资料、著作、学术论文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源。

此外,可以与外部资源进行合作,引入优质数字文化资源,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3. 研究成果与科研资源学校可以建立科研成果的数字化存储与共享系统,方便教师和学生发布、检索和共享科研成果。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各大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享优质的科研资源,提高研究水平。

三、网络服务平台建设1. 教育教学平台建立一套全面的教育教学平台,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在线选课、考试成绩查询等功能。

通过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2. 学校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学校管理平台,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此外,平台还应提供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办理的在线服务,方便师生办理相关手续。

3. 学生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平台,包括宿舍管理、图书馆预约、校内活动信息发布等功能。

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生活服务信息,提高生活质量。

四、数字资源与网络服务平台的优势1. 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数字资源和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师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和互动,促进学习成果的分享和交流。

2. 优化学校管理数字化的教育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资源配置。

3. 方便快捷的学生服务学生服务平台可以方便学生获取所需的服务信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xx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全面促进xx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目标依托网络平台,组织专家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xx中小学教师提供不少于24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xx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的有效路径,完善xx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下同)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推动xx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参训人员基础教育全学段在职教师,教科研人员以及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等。

(一)普通高中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二)初中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三)小学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四)幼儿园参训人员包括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在职教师。

(五)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中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教研、教科研人员、专任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可参照相应学科报名参加研修学习。

三、实施环节工程实施包括课程学习、专业指导和实践应用3个环节。

(一)课程学习。

网络课程资源包括学科课程和专题课程,参训教师可通过“xx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1.学科课程为必修课程。

研修平台随机推送3个市级优课课例到教师个人空间,参训教师需根据要求完成观课和评课任务,每个课例2学时,合计6学时。

2.专题课程为选修课程,含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包括师德师风建设、班级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身心健康)、学生发展与生涯规划指导、STEAM教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与实践、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初中和小学课例研究、高中新课标与新高考、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策略等共计1400学时左右的17个专题课程,参训教师可自主选学18—22学时。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精品课程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精品课程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精品课程摘要:钳工技能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

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佛山市网络精品课程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钳工技术》课程进行课题研究,以项目教学法为教学设计,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钳工技术;网络课程;课题研究;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2-0321-021 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中职《钳工技术》教材的挑战目前,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普遍使用的是《钳工工艺学》,及与之配套的《钳工技术训练图册》。

或者是《钳工工艺与技能》等教材。

主要叙述了钳工基本操作工艺基础理论知识,图册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考核规范对中级钳工的技能要求编写,分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技能考核等。

课程的教学有以下特点:1、教学内容的特点《钳工工艺学》是以手工为主的技能基础理论课,其内容较为单调、枯燥,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无味。

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部分同学即使认真努力地学习,但学生很难用已学过的知识来指导实习。

2、教学对象的特点首先是学生的素质较差。

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

大部分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

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

我们发现,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教材与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对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

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课程教学设计中,结合实际,利用现有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意愿,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钳工实习应该着重转变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思想,而且不要让学生只满足于所学,要基于所学引导学生走上创新的路子,力争让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钳工实训中,参与项目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索钳工知识。

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网络教研科研活动是指利用互联网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和优质资源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相对传统教研方法而言,网络教科研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加方便开展区域性教学研究,更有利于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所以在当前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各个学校和教研组以及教师本人,在结合新课改的课程同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纷纷搭建和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一、网络教研科研的主要形式方式多样化是网络教科研的重要特色,对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网络教科研的形式主要包括:1 专家引领.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在对教师的专业问题收集,研究问题的方法确定,研究过程的介绍以及研究结果的陈述等方面,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成功过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和学科带头人.2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课程,通过信息技术将专家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在线课程可以使教师更广泛地接触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教学方式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教师正确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树立;3课题在线研究.互动交流是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学校教师,年级组科研计划根据教学开展的需要立项课题,然后由全校教师围绕课题开展交流互动,或者围绕课题选择课题研究下的分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在线方式实现思想交流和研究方法的互动;4学术研讨.学术研讨是一种更为自由的交流方式,交流互动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借助网络进行交流,通过教师间的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产生学术思想的碰撞,增加教师间的凝聚力,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双向发展。

二、网络教研科研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来促进网络教科研的发展:1.新闻资讯发布利用网络传播的及时高效性,在教科研网络化平台中为教师用户及管理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新闻资讯。

基于网络的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网络的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关技 术 ( ) PNE 1 AS . T。
能和高可用 的数 据应用 程序 。在 Wi— n dw o s中运行具 有容 易管理 、资 源消耗
低 、 能 优越 等优 点 。 性
( ) c s t V s a Su i 2 1 。 3 Mi o o i l td 0 0 r f u o
一 l | n22 l J e0 l 够|u 1 l l
促进作用 。 目前 , 部分高校使用 的是基 于局域 网的课题管理信 息系统 , 有些甚 至是单 机版系统 , 这样 的管 理系统 已经 很难适 应当前高校科研 现状 。因此 , 开
S L Sr r0 5 一 个 全 面 的数 据 Q e e2 0 是 v 图 1 B S模 式 /
该 系统 采用 Bo e Sre( 览器 / rw r evr浏 / 服务器 ) 结构 , 简称 BS结 构 , / 它是 随着
It n t 术 的发 展 而兴 起 的 。 要 有 一 ne e技 r 只
BS模式的工作 原理如 图 1 / 所示。 2 科研课题管理 系统开发采用的相 .
表 、 成 和 通 知 功 能 , 结 构 化 数 据 和 集 为
端零维护。系统 的扩展也非常容易 。 / BS 结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 (ev Sr—
e) , r上 网络 管 理 人 员 只 需 要对 服务 器 进 行管理。
关 系型 数据 提供 了更 安全 可靠 的存储
功 能 , 以构 建 和 管 理 用 于 业 务 的 高性 可
广 大 教 师 参 与 科 研的程序 ,其 内核 是一 个基 于控 件 的、 事件 驱动 的架构 , 具有 简单 性和 易
学 性 、 效 可 管 理 性 、 大 性 和适 应 性 、 高 强 安 全性 强等 方 面 的优 势 。A PN T提 供 S .E

依托云平台教学空间创新民主开放的科研管理新模式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依托云平台教学空间创新民主开放的科研管理新模式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4期依托云平台教学空间创新民主开放的科研管理新模式———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科(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依托云平台实名制教学空间,教师建立校内课题研究专栏和全方位展示课题研究信息。

依托机构用户,科研处及时发布科研信息和提供政策指导、搭建限额课题申报推荐评审平台和建立教师科研项目比赛意见征集反馈平台,实现了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过程化,推进了科研管理工作民主开放的进程,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云平台;教学空间;民主开放;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G71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36(2012)04-0005-03[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2-12-06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基于云计算的湖南高职院校校内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实施与管理平台构建研究》(XJK012QJZ007)阶段性成果。

李科(1973—),湖南安化人,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学报副主编、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价、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表明,传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着重立项、轻监控、重结果、轻过程、重管理、轻服务等弊端。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每年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获得的省厅级课题极为有限,竞争极为激烈。

现仅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年度高职院校教师立项结果为例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

2012年,湖南省67所高职院校总计获得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35项,平均每所学校仅为3.5项,其中有资助的重点、一般、青年专项课题平均获得数均小于1项/所。

表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年度高职院校教师立项情况数据来源:根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2012年度立项课题名录整理得到。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面担负着向上级部门推荐评审科研课题与项目的重任,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如何科学管理校内教学科研项目的使命。

基于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教学的创新研究课题申请书

基于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教学的创新研究课题申请书
研的目的:
(一)时代的需要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的提出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高度重视。随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国家和政府层面对“互联网+”的提出给教育界带来新的契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我们值得深思与具体着手的方向,其中“互联网+”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教学思路与方式不容刻缓。
1.确定项目研究计划及方案。
2.学习iischool操作流程,学习相关理论基础。
3.平台运用做好前期准备:包括导入课程、互动学习设计、课程资源利用等。
4.对学习者进行培训,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同时利用问卷星对学习者进行前期调查。
第二阶段:2017年07月—2018年05月
1.实际操作,从学生角度出发,总结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式。
2、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利用教育科研促进资源平台的使用,探索资源平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的科研课题,促进应用深入发展。
3、智慧课堂iischool平台搭建,互动教学提供可能。
4、丰富教育经验的老师充分与学科内容信息化技术整合。
四、课题负责人承诺保证书
主要创新点
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日新月异的更新和发展中,教师如何对众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整合、优化,决定了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对促进教师优化有效教学方法提供较为实际的可操作性。要求学校确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和管理体系,促进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年龄特点、学科教学特性等方面制定和规划自己信息素养的发展规划,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创新教学设计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以研究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设计模式,经过使用、反思、内化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出发点,面向一线教师,可操作性强,指导实际工作意义大。

有效利用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有效利用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 11 ・ 6
第 2 O卷 第 3期 21 0 2年 9月
技术物理源自教学 Vo 2 o.3 1. O N S ep. 01 2 2
T C N C L PY I S T A H N E H I A H S C E C IG
学 、教 研 资源 的一 笔 巨大 财 富 。 网络没有 高低贵贱、没有城乡之别的特 点使得 许 多教师选 择了用网络教育论坛这个平 台向世界发 出 自己最 自由、最独特 、最响亮的声音 。作为信息 社会情 景下的现代教师,更要学会利用 网络打造属 于 自己的教师 品牌 。 这 里提 供 两 条 不 错 的途 径 供 参 考 。 其 一 、主 动 发 布 自己 的主 题 帖 当你在 教学中遇 到困惑感觉凭一 己之力难 以处


综合运用文本 、声音 、视频 、协 作程 序等进行 基于 网络 的教研活 动。比如:网络虚 拟微 格教研 。 首先通过 论坛 发帖展示教师 的课 堂教学预案 ,然后 用摄象机记录 教师 的课 堂教学行为,并在论坛上 以 在线放 映方式 再现 ,供 教师 个人和其 他地区、其他 学校 的同行进 行局 部的定格 分析、对照、评价 ,仔 细挖 掘课 堂实际教学中的亮 点和存在的 问题 。这种 视频 案例 交 流 研 讨 活 动 , 没 有 固 定 的 时 间 限 制 、下 载的案例还可 以反复播放, 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 细微动 作及 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 以作为研 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 间 教学信息的难度 。实践证 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教 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 3 、评 课 — — 网 上 大 家 齐 评 议 所谓网上评课 ,即要求开课教师把教学设计及 教学现场视频 ,上传至网络 ,根据课堂实 际所有 教 师进行课后跟帖评课 ,最后 由开课教师根据评课 反 馈的情况和 自我感悟进行 “ 二度加工 ”。网络让 学 校不再设有围墙 ,专家和外校 的教师可 以在 网上给 我们教师 一个 客观 公正 的评价 。 二、有效利用进行网络教研 反思 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 的教师 都有在网络 教育论坛上写教学反 思的习惯 。这 些教育反思为教 师 日后教学提供 了最基本 的原始 资料 。它是教师教

后网络时代的教科研数字化革命——借助Moodle平台实现教科研全程网络化管理的实践

后网络时代的教科研数字化革命——借助Moodle平台实现教科研全程网络化管理的实践

科室管理 人员和各课题 负责人与资料组 成员进行深入 的专项
培训 ,使他们消除技术上的瓶颈,及 时维护教科研 管理平 台,
并 以这 些老师作为辐射 点 ,培训 、带动 、吸 引更 多的老师到
教科研魔 灯平 台上来 ;同时,特别注重 对老师们上传 资料的
及 时 反 馈 , 利 用 双 向互 动 的 功 能和 及 时 、 周 到 的 服 务 , 让 老 师 们 更 多 地 关 注 这 一 平 台。
\ 装备管理 \
个 课题 。但这 个设想很快被现 教处老师推翻 ,他们 认为:魔 灯和动 网是两 套账户系统 ,数 据很难共 享,如果仅用魔灯 做 课题 ,其他教 科研管理还 是基 于动 网的平台 ,那将来就难 以
做 到 整 合 ,不 如 就 做 个 教 科 研 平 台 ,要 是 好 就 直 接 做 一个 学 校 管 理平 台 。
多 方 面 实 现 平 台 的 多元 整 合 ,并 提 升 其 可 推 广 和 可 移 植 的 功
能。
教处老 师一道 ,思考 如何突破这些 问题 瓶颈 ,真 正凸现魔灯
教科研 台的强大管理功能 。 决定先在完善 网络功能上做文 章,首先将平 台链 接在外 网 的醒 目位置 ,方便 老师们实现在 家远 程办公 ;紧接 着对教
经 过 近 一 学 期 的 推 广 ,大 致 从 常 规 管 理 、课 题 管 理 、 教 科 研 资 讯 三 个 方 面 架 构 了 魔 灯 教 科 研 平 台 ,并 基 本 实 现 了在
3 教科研 数字 化平 台带 来 了管 理 、服务 、学 习和交流 方式的革命
在实践操作 中,借助对课题、论文和档 案的常态 管理等, 实现 了教科 研的管理功 能;借助资料 的在线递 交、评改和答 疑解难 等,实现 了教科研 的服务功能 ;借 助关注前 沿的教 育 教学理 论与实践等 ,实 现了教科研 的学习功能 ;借 助设立热 点话题 专栏等,实现 了教科研的交流 功能,从而 引发 了教科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协助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协助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No. 8
! T M E U A I I E D C T ON

基 于 网络 课 程 平 台 的协 助 式 教 学 模 式 的探 索 与 实践
徐 墨追 穆 桐
摘要 : 本文 以混合式 学习思想为理论基础 , 出“ 提 助教 ” 与教 学的“ 参 协助式教 学模 式” 这种新 的教 学模式 , 网络 课程平 台广泛投 将 入到 实际教 学 中, 实践 了“ 协助式教学模式” 。通过 阶段 性的探 索与 实践 , 明这种新的教 学模式具有广泛的 实践 意义。 证 关键词 : 网络课程 平台 协助 式教 学 教 学模 式 混合 式学 习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4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 号 :6 2 8 8 (0 9 0 — 0 5 0 17 — 1 12 0 )8 0 义 .
可以不定期 的对 自己的学 习效果进行 自测 , 也可和助教老师在线 交流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 和网络教学 相结 合的混合 式学 习模式 。 3 网络课程 平台的主要功能及特色 为了免除教师开发 网络课程 的复 杂过程 , 使教师快速拥有 自 己的 网络课程 , 文开发了具有通用性并支持个性维护的适用于 本 协助式教学模式的 网络课程平 台。在这个 网络课程平 台上 , 教师 可以通过 简单的维护 , 速形成一 门具有 个人风格 的网络课程 , 快 并可 以根据助教情况 自主添加 “ 助教” 身份 , 自由决定“ 助教 ” 的使 用 权限。 31 自由的版面风格和背景展示每 门课程 的独特风格 . 该 网络课 程平 台吸收 了多款 网络课程 和教学博客 的版 面设 计风格 , 允许教 师在创建 网络课程 时根据课程性质 的需要 、 个人 使用 习惯和对于不 同的功能 的取舍 , 择所需版面风格。 选 3 双层 式课 程管理员身份设置实现 网络课多层次管理 . 2 协助式 教学 网络课 程平 台的用 户身份设 置有别于一般 的网 络课 程平 台 , 由于在协助式教 学模式 中 , 网络课 程的主要使用 者 是助教 , 网络课程 的维 护不 能局 限于教师一人 。课 程负责教师 故 拥有 维护课程的全部权 限, 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 自主添加或删 教 除二 级管 理员。 3 多种媒体 形式 的课 程资料展示平 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3 网络课程 平 台允许上 传多种媒 体形式 的课程 资料 , 文档 、 图 片、 音频 、 视频 、 网络链接等等 , 支持 视频 、 音频 的在线播放 , 支 也 持各 种材料的下载 , 所有课程材料 的下 载权 限由管理 员设 定。 3 在 线 测 评 功 能 . 4 管理员 可根据课程题 库资料情况 对在线测评 系统进行 内容 填充 , 可分章节填充 , 可整 门课填 充 , 充形式不 同 , 也 填 决定学生 进行 在线 测评 的考试范 围不 同。题型 以选择和判断为主 , 系统具 备 自动计 时 , 自动选题组卷 、 自动判卷 、 显示正确答案及 自动核分 功能 。

构筑高效网络平台,引领校本教研

构筑高效网络平台,引领校本教研

正 因 多媒 体 网 络 技 术 在 教 育 科 研 中 的 编 辑 。 的流行而又实惠的方式之一 ! 重 要性 , 善 硬件 环 境 , 大硬 件 设 备 建 设 2 3创建 “ 改 加 . 教师 主 页 ”搭 建 “ 。 师生 桥 ” 力 度是 至 关 重要 的 。0 7 之 际 , 区委 区 20年 在 为 了 更 好 地 发 动 师 生 共 同参 与 到 学 校 参考 文 献 1 关于 网络 教 学 模 式 与 传统 教 学 政 府 , 育 局 、 校 各 级 领 导 的 关 心 领 导 教 育科 研 行 列 中来 , 们 还 提 倡 教 师 创建 [】何 克 抗 . 教 学 我
认 识 上 有 了提 高 , 实 践 中 也 作 了积 极 的 推 动 着 我校 教 育 科 研 工 作 进入 快 速 运 转 的 在 探 索 , 取 得 了一 定 成 效 。 并 轨道 。
求 利 用 现 代 多 媒 体 网络 技 术 , 挥 其 开 放 发 性 、 互 性 、 时 性 及所 见 及 所 得 的 优 势 , 交 及 进 行 时 时互 动 交 流 、 研讨 甚 至 辩 论 , 而 推 从 动教育科研 。
术彻 底 改 变 了传 统 的教 育 科 研 方 式 。 多媒 多 次 开 展 计 算 机 上 网 基 本 上 网技 能操 作 、 贴 近 学 校 的教 育 教 学 活 动 , 经成 为 学 校 体 网 络 技 术 的开 放 性 、 已 交互 性 、 时性 将 改 办 公 软 件 操 作 、 件 、 页制 作 培 训 活 动 , 及 课 网 发展的必 然。 变教 师个体研究探索 的单一教研过程 , 而 从 而 提 升 网 络 教 研 的 时 效 性 。 网 络 教 研 跨 越 时 空 交 流 的 特 点 , 小 代 之 以 网络 为平 台 , 缩 群体 进 行 互 动 学 习 、 交 网 络 教 研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 现 出 网 络 呈 了专 家 、 研 员 与教 师 之 间 的 距 离 , 破 了 教 突 流研讨 、 同释疑 、 共 解难 的集 体教 研 过 程 。 教 研 体 系建 立健 全 的 几 点 需 求 。 短 时 间 内教 师 之 间 互 动 的 局 限性 , 普 通 使 () 络 教 研 需 要 制 度 保 证 。 开 展 网 1网 在

基于毕博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体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基于毕博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体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基于毕博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体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作者:韩晓磊,郝建华,姜红霞,蒋玉峰,唐晓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4期韩晓磊,郝建华*,姜红霞,蒋玉峰,唐晓艳(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摘要:文献检索、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以及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系统完整的用于本科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引入常熟理工学院以后,为我校建立以上训练体系提供了充分条件。

关键词:文献检索;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论文写作;毕博网络教学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077-02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学内涵建设年”立项项目(jxnh2014103,jxnh2014143);常熟理工学院重点教改课题(CITJGIN201103)作者简介:韩晓磊,男,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淡水水生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郝建华,女,教授,博士,从事植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前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的内容及技能,即文献检索、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

常熟理工学院于2004年升本,是江苏省省属的二本院校,属于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以我校的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五个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将与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密切相关的几门课程有机组合为一个课程群,并利用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课程的交互、协作和开放平台,通过系统、规范的科学思维训练,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探索我校乃至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科技实践创新与知识应用训练体系、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实际样本。

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学校的资源建设之中,针对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教育部门提出关于云计算技术的“多平台、多层次”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相关方案。

本文通过对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基于云平台下网络资源建设的相关方案措施,以期为促进学校资源信息化管理,提高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引言:随着校园网络教育的逐步扩大和日益丰富,如何利用网络科学有效地管理各类教学资源,是各个学校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网络教学资源管理是实现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便捷、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资源分析工具,这对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资源管理方式落后我国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信息传递速度较慢。

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向每所教学单位发放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订阅教材计划等数十份教学管理相关文件;教师在每门课每学期都会制作讲稿、教学笔记等教学文件;教学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纸质教材教学信息资源之外,还有教务资料,教材资料和专业资料,这些数量大、种类多的信息在存储上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档案柜、文件盒、存储器或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硬盘上这些方法,这种资源管理方式相对陈旧混乱,文件查找时很困难,导致信息资源重复存储或者重要信息文件丢失等现象,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利用率比较低。

(二)教学资源版权未受保护学校不仅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科研探索的双重任务。

然而,学校教学资源不同于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结果,会完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它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学信息的完全共享,学校教学资源以知识版权为主,信息共享范围有限。

鉴于学校资源的特殊管理方式,对于教学信息资源获取来源,信息的传递、资源的存储以及信息的处理和共享方式等都有局限性,其教学资源版权也未受到一定的保护,使学校教学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弊端。

建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建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建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不断改变原有的知识和观念,吸收新知识和新理念,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在专业上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过程。

教师的自主发展属于内源性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塑造自己的专业人格、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参与课程开发、研习新课程理论、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

教师自主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网络具有资源丰富、更新及时、交互多样、通讯快捷、学习自主、时空不限等特点,能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学习、专题学习、案例研讨、实践教学、主题研讨、反思教研、修正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自主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信息平台如何建构?它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有何作用?本文拟从建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区域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入手,结合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夯实基础,打造优选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为教师自主发展架桥铺路(一)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5月,在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正式开通顺城教育网站,共设24个栏目,着力打造“六大中心” “四大平台”,即“顺城教育宣传中心、顺城资源共享中心、干部教师培训中心、政策法规咨询中心、教育信息发布中心、行政业务办公中心”;“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互动交流平台、视频直播平台”。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基于顺城教育网站下的各中小学校园网络体系,搭建了区、校二级网络信息化工作平台。

网络信息平台承载了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对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渴望,承载了我校网站建设和研训教师对信息化网络服务教育教学的美好憧憬。

它夯实了教育信息化基础,为教师自我发展创建了网络信息化工作环境。

(二)加强“精品网络栏目”建设1.成立“名师工作室”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

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开放大学的发展,网络合作已经成为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域、不同学科和不同背景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攻克教学科研难题,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创新。

网络合作的出现为教学科研团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研究和探讨网络合作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网络合作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网络合作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实践,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协作效率,推动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为提升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基于对网络合作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为开放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平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团队成员的学术视野和合作范围,促进了教学科研团队的发展和壮大,为提升开放大学教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合作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势。

通过网络合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提高教学科研团队的效率和水平。

网络合作可以促进知识共享和交流,有助于促进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推动团队的整体发展。

网络合作还可以提高教学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共同探讨,为教学科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研究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 + 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

基于互联网 + 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

基于互联网 + 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作者:田苍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6期前言:近年来,自“互联网+”的面世,它便迅速侵占人类社会,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数字化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奠定了技术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科研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便更好的为高校科研工作服务,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国自古便重视教育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更是加大了教育的投资力度,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初期的计算机时代,主要是以大型计算机为中心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八十年代中期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服务器为中心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改善以往计算机运行中的不足;九十年代中期的客户机时代,整理优化业务信息,最大程度的发挥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功用,使管理工作越发向科学化方向靠拢;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 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再次打破原有的科研管理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与网络中的问题,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二、基于互联网+ 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当前高校在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时虽然也基于网络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但在实际运行中多数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人工建立数据库,并且只能完成一般的检索工作,加大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致使工作人员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数据输入工作,工作效率过低,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科研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对于校内的科研信息获取不及时,无法科学分配科研资源,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工作方法滞后,都会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时间紧、任务重是该工作最大的特点,繁琐的重复工作,难免会让员工产生懈怠心理,且在每年绩效考核时需要对一整年全校所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如此繁重的工作,工作人员难免会有疏漏,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以各种办公软件开展工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且工作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平台服务教育科研
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科学研究、信息处理、教育大众化的综合体,那么如何建设优质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及网络资源功能,为教育科研服务呢?那就是要大力开发教育科研网络。

所谓开发教育科研网络,就是要把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科研领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现在不平等的教育决定了不平等的将来。

”如果我们还是靠一支粉笔、一个教室、一个专家来解决教育科研的全部问题,我们的教育科研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

教育科研网络,就是运用一个崭新的手段来推动教育科研的进步,最终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们知道,网络科研不是一项短期的、简单的临时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完善。

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完全满足网络科研环境下教师的需要。

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想在实践中推广和利用网络资源,我们必须接受网络资源。

而不是对科研网络毫不知情,也不主动了解,充满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

有人认为网络上传递信息难以接收或者根本接收不到,还是亲自打电话转告比较保险,一一传达比较安全;还有的人为了取文件表格等,要亲自到相关部门跑一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作为首要任
务来抓,加强网站的投资和建设,加大网站宣传力度,在各校选择一批科研骨干教师为网络联系的通讯员,服务于网络资源建设。

观念的变化会带来实践的热情,他们关注网站的通知和科研动态信息,促使网络资源的运用,从被动走向主动、相信观念到位、措施到位、方法到位,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会日益彰显。

二、总体规划,高效协调
科研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统筹规划。

没有总体规划,就没有方向和目的,科研网络建设就会事倍功半。

过去搞科研网络建设,由于缺少优化的、可供操作的系统原则,其中有一些工作把教师捆绑在对学术水平提高不大的、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中,这使网络资源利用的收效不大;有的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长时间不能正常运行,导致网站内容丢失,造成人、财、物浪费;有的导致内容老化,跟不上前沿发展的教育科研。

我们要吸取教训,为避免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应提出网络资源建设总方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抓好典型”,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三条原则:系统原则、优化原则和创新原则。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资源建设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三化”思路,力求突出网络资源建设的目的性、整体性、先进性和层次性,提高全系统的实用性、高效性,满足各校科研教师的学习需要。

1.部门配合,协调发展。

网络资源建设不是教科所或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教育科研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经过提出建设计划、开发立项、前期准备、进行审定、反馈和修改、上传和发布
等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有专门负责的人,而最终完成每个环节的任务,则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这样才有可能做好网络资源建设工作。

如果离开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网络建设很难取得成效。

为此,要设立领导小组,小组的成员由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这便于统筹协调。

2. 高效传递信息,畅通传递渠道。

我们的科研网络,应通过设立“公告栏”、“即时资讯”、“热门关注”、“县区动态”等栏目及时传达教科所的各种通知、公告、学习动态和文件。

同时,包括下载中心的表格、附件等,实现远程化传递和远程服务,这些信息资源为学校的教育科研必将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全面快速地获取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

3. 以科研网络为中心,进行有效辐射。

我们的科研网络,要链接各县(市)区、学校和各大科研网站。

网站不仅是教科所展示的窗口,同时也是构建与基层学校互动的平台。

为了调动学校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要在后台的管理设置中考虑到权限的分配,基层学校要设定负责人,让他们具有上传的权力,教科所承担对信息审核的责任,这也将有利于建构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有利于建构网络工作的模式。

三、依托课题,科学管理
多样的网络资源既展现了强大的服务功能,也给资源的管理与网络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

事实上,网络资源开发的大量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
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很难收集和共享。

因此,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加工、整合,形成科研教师所需要的有效信息资源;同时还要补充国内外的学术科研机构所从事、发布的有关课题动态的信息,使教学、科研人员可以不断获取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资料。

与传统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相比,网络科研管理和应用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对常规科研的补充。

以往的课题研究是各个学校间孤立的课题研究,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甚至有的彼此之间无联系,各自为政、互不往来。

通过科研网络的平台,我们将各个学校联系在一起,每个课题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课题进行过程中的理论分析、观察与实验、信息挖掘、成果处理、群体学习、相关文献、相关活动等也就变成了集体劳动。

这种做法有利于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课题借助网络的有机连接,构成了网络化研究环境。

运用网络补充常规的科研方式,使网络科研和常规科研互补共生,逐步实现常规科研活动的网络化、科研管理的网络化。

2. 科研网络为课题提供全过程的服务。

对课题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包括课题立项、课题相关材料、论文发表、长期保存等,科研网络能提供与课题相关的多层次的动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与分析。

可以使课题研究的规划性与科学性更强,同时还可以使课题研究的资料更加丰富,课题过程资料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文字、图片、声音之外,还有幻灯片及各种互动式
的资料,并能以超文本的方式使多种格式的资料与即时信息整合在一起。

比起传统课题管理方式,网络化管理方式的包容和集合能力越来越强大,课题展示也更具完整性。

3. 科研网络使课题研究者的需求发生根本变化。

以往课题研究需要在大量的书籍中搜索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如今通过网络,人们不用出门,即可获得更有用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筛选、整合达成需要。

网络资源在提供了课题相关服务的同时,也正在着手解决优秀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即构建以服务为目的、开放的教育资源网络。

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开发等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在教育科研网上查到自己所需的素材,同时,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优秀的资源上传到资源交流平台中与其他教师共享,通过网络达到共享式学习。

课题研究者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共同参与,以集体的智慧完成课题研究,也通过网络的协同研究,使课题研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4. 网络课题的管理功能涉及多种形式的反馈,及时性强。

如,“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网上征集”、“在线投稿”等。

这些栏目可以得到大家的参与,及时、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

四、定期培训,合理利用
一个课题确立之后,课题运行状态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

传统的培训需要将课题组的成员聚合在某一个共同地点进行人对人的培训,因为课题组的成员多数都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所以培训的时间、空间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就出现了科研的最
新动态,难以及时获取的问题,无形中影响科研的进度和效果。

而借助网络培训就不同,这种形式发挥传统培训优势的前提下,也展现了自己的优势。

培训形式的更新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科研者不用出门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研究状况、获取信息,科研更有了实际的价值,也容易激发研究者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

我们利用网络下达培训通知、网上报名、培训资源下载、培训课程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形式,让大家获取更多的培训信息。

同时,我们应增设栏目辅助科研,如“教育在线”、“网络课堂”栏目来普及科研课题知识,还可以使用简历qq群的“聊天式”培训。

另外,还有紧跟时代步伐的“贴子式”培训、“博客式”培训等。

我们建构的网络让培训工作更贴近时代,贴近教学,贴近教师。

总之,面对网络不仅需要做信息的享用者,更应该做信息的组织者、提供者,为传统的教育科研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基于网络,更新方式,让科研更好、更快地服务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