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的梳理和综合
化学专题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专题一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Z),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称为原子的质量数(A)。
在20世纪初,物理学家尝试揭示原子结构,并且形成了现代原子理论。
以德国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为代表的原子结构模型,被称为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它认为电子绕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围绕轨道做定态运动,只能处于某些允许的能级上。
具体来说,玻尔的原子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半径:玻尔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且轨道呈稳定圆形。
他提出了一个公式,来计算轨道的半径:rn = n²h² / 4π²mZe²式中rn为轨道半径,n为主量子数,h为普朗克常数,m为电子质量,e为电子电荷,Z 为原子序数。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子轨道半径与轨道量子数n的关系,表明了电子轨道半径随量子数n的增加而增加。
2.能级和频谱:根据量子理论,玻尔模型推导出了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即E = -13.6Z²/n²。
其中E为能级,Z为原子序数,n为主量子数。
这个公式表明了原子的能级与主量子数n 的关系,并可以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
3.量子跃迁:玻尔模型还提出了氢原子的量子跃迁概念。
当氢原子的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放出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这个现象被称为光谱线。
玻尔模型通过量子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产生机制。
然而,玻尔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现象,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玻尔模型被逐渐取代。
今天,我们理解的原子结构主要依赖于量子力学理论。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与
CH3
CH3
CH3
与
(9).C2H4与C4H8
(10).
与
CH3
CH2OH
CH2OH
CH3
CH2CH3
OH
?
?
(11).
不一定
练习:判断是否同系物:
2
P167 自我诊断
有下列各组物质: A.C60与金刚石 B.H和D
要点二 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特点 P170 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CH4型 正四面体结构,4个C—H键不在同一平 面上凡是碳原子与4个原子形成4个共 价键的空间结构都是四面体结构(如图 CH4的结构)以及烷烃CnH2n+2的空间构 型5个原子中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
(3)乙炔型
直线结构,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凡是位于乙炔结构中的四个原子共直线。如CH3—C≡C—CH3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A
共平面碳原子的判断,应以乙烯式结构为主,平面a和平面b共用两个原子,两个平面可能重合,另外直线c上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平面b内,从而得出共平面的碳原子可能为所有碳原子。 答案 A
迁移应用3 关于结构简式为 的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C.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D.分子中至少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解析 从题中所给烃分子的结构分析得出:—CH3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左或右部分所有7个碳原子均分别在同一平面上,A错;同时,由于左、右两个苯环平面可通过C—C单键绕键轴旋转到不在同一平面,则D错;至此,很多学生就误认为B正确,而排除C,而这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关于同一直线问题 乙炔分子模型 H—C≡C—H分子中的4个原子为一直线型结构,如果该H原子被其它原子团替代时,需重新分析。 苯分子的直线问题 苯分子中最多有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其它4个H原子省略未标出),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二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专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5.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6.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7.知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8.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9.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0.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名师考点精讲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碳、氧循环[5年5考]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C 60是常见的碳单质,它们虽然都是由 碳元素 组成的,但属于三种不同的物质;由于构成它们的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1)金刚石、石墨、C 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木炭、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常应用于水的净化、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制糖工业、冰箱除味剂等。
(1)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2)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2.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与CO2反应:C+CO22CO1.对“同种元素不一定只组成一种单质”的说法理解不透彻。
如碳元素可组成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单质,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4),因此,不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3.碳、氧循环(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均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化学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纲要求
(1)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 (2)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
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4)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
宏观角度
微观角度
由元素组成
分子
由微粒
构成 原子
常见的液相混合物:盐酸、浓硫酸、水玻璃、福尔马林、溶液、胶体、浊液、油(矿物油:石油,动 物油,植物油) 、氨水、氯水、王水、双氧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煤焦油
常见的固相混合物:水泥、玻璃、煤、铁触媒,漂白粉、肥皂、碱石灰、钢铁(主含Fe、C) 、脂肪、 合金[硬铝]、黑火药(KNO3、C、S)、铝热剂、石蜡、沥青、高分子化合物、普钙(Ca(H2PO4)2、 CaSO4)、黄铜、青铜、白铜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3)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例.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D
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反应:CaCO3+H2O+CO2=Ca(HCO3)2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H2、X2、O2、O3、P4、S 等。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回目录考点剖析: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
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
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复习技巧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2022创新设计四川专用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上篇 专题一 第1讲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力量提升训练1.(2021·上海化学,12)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解析能与氢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的有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的有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亚铁,同时符合要求的是硫酸铜。
答案 A2.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亲密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B.雾霾天车灯照射的光亮通路属于丁达尔效应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瓷器属于硅酸盐制品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由于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金属铬解析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其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HClO,HClO易分解,从而导致漂白粉变质失效,A项正确;B项正确;不锈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由于不锈钢为铁、铬等的合金,而不是由于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D项错误。
答案 D3.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快速变成暗灰色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解析A项中发生颜色变化是光学现象的变化,故铁研磨成铁粉属于物理变化;B项中金属钠被氧化成了Na2O,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生成了NO,属于化学变化;D项中新制氯水变为无色,是Cl2+H2O HCl+HClO平衡不断右移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A4.(2021·海南化学,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解析A项,稀盐酸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黏性可把磨口玻璃塞与玻璃瓶粘结在一起,不易打开,错误;C项,银能与稀硝酸反应,用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正确;D项,因Ca(HCO3)2加热时发生反应Ca(HCO3)2=====△CaCO3↓+H2O+CO2↑,故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正确。
高考考前重点回顾+要点提示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用语
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2)氧化物类别剖析2.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①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和溶液的酸碱性等。
③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还原性:S 2->SO >I ->Fe 2+>Br -2-3氧化性:KMnO 4>Cl 2>Br 2>Fe 3+>I 2>S 氧化性:Fe 3+>Cu 2+>Fe 2+>Zn 2+>Al 3+(3)生产和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1)胆矾(CuSO 4·5H 2O)属于混合物( )(2)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3) 生火取暖应注意通风,防范CO 中毒,CO 为酸性氧化物 ( )(4)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5) 苯酚晶体在空气中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 )(7)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8)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9)2Na 2O 2+2H 2O===4NaOH +O 2↑是置换反应( )(10)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11)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试验均为化学变化( )(1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13)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14)物质氧化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15)在Cl 2+H 2O HCl +HCl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是Cl 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8∶3( )(17)因为Fe 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 溶液可以鉴别Fe 3+( )(18)CaO 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O 2只作氧化剂(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二、化学用语的规范运用1.物质组成结构的规范表示粒子化学用语①核素符号含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37Cl②电子式氧原子()、镁离子(Mg 2+)、铵根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羟基()、N 2()、HF()③结构示意图26Fe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④电子排布式24Cr 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32Ge的价电子排布式:4s 24p 2⑤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7N 的电子排布图:⑥最简式4种最简式为CH 2O 的不同类型物质的名称: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⑦分子式臭氧(O 3)、砷化氢(AsH 3)、十八烯酸(C 18H 34O 2)⑧结构式如:氨气()、乙醇()、乙烯()⑨结构简式如: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酸乙酯(CH3COOCH2CH3)2.离子方程式书写易错点再提醒致误原因应对策略错例阐释忽视反应环境对产物的影响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生成OH-、NH3、Mg(OH)2等;在碱性环境中不能生成H+、CO2、SO2等盐酸与次氯酸反应:ClO-+Cl-+H+===Cl2↑+OH-(×,HClO不能拆写,OH-与H+不能共存,正确的为HClO+H++Cl-===Cl2↑+H2O)忽视氧化还原反应在强氧化性物质存在的环境中不能生成Fe2+、SO2等还原性物质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ClO-可将+4价的S氧化,正确的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忽视题目要求要注意题目中“过量”“少量”“适量”“足量”等字眼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NH+OH-===NH3·H2O(×,OH-还可与+4HCO反应,正确的为-3NH+HCO+2OH-===NH3·H2O+H2O+4-3+CO)2-3忽视电离与水解的区别弱酸的酸式根离子的电离与水解的反应物都可以有水,前者是酸式酸根离子少H+,后者是酸式酸根离子加H+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 S2-+H3O+(×,实际上给出的是HS-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为HS-+H2O H2S+OH-)3.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常见错误(1)不能正确判断电极(正、负极或阴、阳极)。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变化前后没有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
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变化时还伴随着、、、等现象。
2、二者的本质区别:变化时。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有物质的颜色、光泽、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韧性、硬度、脆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专题二: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1)占78% ,氧气占(2),(3)占0.94% ,二氧化碳占(4),其它气体和杂志占0.03% 。
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入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止水夹。
(2)检查气密性:(5),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6)。
(4)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3、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有(7)生成。
(2)集气瓶内的水平面上升,而且上升至集气瓶体积的(8)。
4、实验结论(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9)。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0)。
三、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1、空气中有害物质粉尘(可吸入颗粒物)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11)、(12)和(13)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检测;研制、开发和使用(14);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15),并回收利用;汽车上安装(16)装置;积极(17)、(18)、(19)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20)、(21)、(22)等。
专题一化学基础(原卷版+解析)2
专题一化学基础[考点导航][例题1][分子、原子、元素]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练习1]2月15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药物筛选,逐渐聚焦于磷酸氯喹、瑞德西韦等药物;两天后,也就是2月17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再次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磷酸氯喹{C18H26ClN3•2(H3PO4)}——研究显示,它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有效。
以下关于磷酸氯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二个磷酸分子B.磷酸氯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5.87克C.磷酸氯喹共含有6种元素D.磷酸氯喹是一种特效药,我们可以多吃一些以预防流感[练习2]某家庭式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出臭氧(O3),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并转化为无污染的氧气(O2)。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O3的强氧化性是由O3分子结构决定的B.相同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同C.相同分子个数的O3与O2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相同D.O3与O2都由氧元素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练习3]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
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
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3),该物质的名称是:,化学式为:。
[例题2][化学式与化合价] 5.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C16H x O9。
已知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请你计算:(1)C16H x O9中x=。
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化学知识点总结doc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化学知识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应用非常广泛。
化学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化学物质的分类等方面。
下面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1.1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颜色、硬度、电导率、熔点、沸点等。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判断物质的纯度、获得物质的一些重要信息。
1.2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化学性质决定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特性。
通过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了解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
1.3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其所有的性质和行为。
分子和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不同的分子和原子组合产生了多样的物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世界。
通过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规律。
二、化学键2.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化学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捐赠电子或者接受电子来共享或转移电荷,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不同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2.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维持相互间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的分子。
共价键的强度一般比较大,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断裂。
共价键是有机化合物、无机分子化合物以及大多数固体的重要化学键。
2.3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通常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通常接受电子,成为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了离子晶体,是离子化合物的重要化学键。
2.4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洋”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金属离子。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1传统文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课件
考情分析
-8-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1.(2018课标Ⅱ,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关闭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项正确;漂白粉中的次氯
考情分析
-5-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传统文化与STSE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黑火药由硫黄、硝石及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 )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 ) (3)“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 √ ) (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 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 × ) (5)“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 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 × ) (6)“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 )
考情分析
-7-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2.根据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它们对应的污染物,填写下列表格中的 空白。
环境问题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层空洞 水体富营养化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 SO2 及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 及碳氢化合物 氟氯代烃 及氮氧化物 含 氮、磷 的化合物 CO2 及 CH4 等烃类化合物 有机难降解塑料 废气、污水及废旧电池等
关闭
A
解析 答案
考情分析
-10-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3.(2017课标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专题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掌握物质的一般分类方法和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为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打好基础。
知识点《高考考试大纲》对应教科书内容分子、原子、离子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义务教育教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酸、碱、盐、氧化物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化学1 第二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选修5 第一章第一节一、知识整理知识网络:1.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4.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注:此规律指一般情况下的反应,还有许多物质间的反应不符合此规律。
二、重点知识解析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元素与同位素的区别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无数量概念。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元素种类仅由质子数决定,而同位素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3.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组成,它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同素异形体。
如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由白磷、红磷组成的混合物。
具有相同组成的物质(如最简式、分子式相同)也不一定是纯净物。
因此,不能仅由化学式来判断是否是纯净物,要充分考虑其结构,要考虑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
4.氧化物分类的依据氧化物有不同的分类。
按氧化物的性质,通常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考点1:有机物的命名:【考点梳理】1、烷婭的系统命名烷炷的命名主要表现在“一长一多一近一简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多” 是支链数目要多,“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简”编号起点离简单支链要近;"小” 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
2、烯炷和烘炷的命名原则基本上和烷炷的类似,但不同之处是"一长"是含有双(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一近”是编号起点离双(三)键要近。
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三)键的位置,用“二”、“三”等汉字数字表示双(三键)的个数。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以苯为主体,苯环上的炷基为侧链进行命名,先读取代基,后读苯环。
编号时以较复杂取代基的位置为起点,编号时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若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时,常用“邻”、“间”、“对”表示取代基的相对位宜。
【典例稱析】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3—二甲基丁烷B、2, 2—二甲基丁烷C、3—甲基一2—乙基戊烷D、2, 2, 3, 3四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A选项中数字之间应用“,”隔开,而不是C中有机物命名应为3, 4-二甲基己烷。
此类问题可先按名称写岀相应的结构式,重新命%,再判断原命题正确与否。
D选项数字与汉字之间应用“-”隔开。
备注:若在烷烧命名中,“1”号位出现甲基,“2”号位岀现乙基则为错误,一般在命题时不出现丙基,这样可以加快解题速度。
2、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A、4-甲基-2-乙基戊烷B、2» 5-二甲基戊烷C、2-乙基-4-甲基戊烷D、2, 4-二基甲己烷答案:D解析:加成之后主链发生变化,有原来的5个碳原子变成6个,且编号应从含支链较近的开始e3、(2010 •上海卷)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答案:B1,3, 4-三甲苯2-甲基-2-氯乙烷CH32-甲基-3-丁烘A 、C 、2-甲基-1-丙醇D、=CHH3C解析:A选项取代基编号之和不是最小,应为1,2, 4-三甲苯:C选项主链选择错误,应为2- 丁醇:D选项编号错误,应选择使官能团的位次最小,命名为3-甲基-1-丁块。
高一化学专题一的所有知识点
高一化学专题一的所有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一化学课程中,专题一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等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对高一化学专题一的所有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性质和组成可以进行分类。
常见的物质分类包括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指由同种类型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1)元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常见的元素有氧、氢、铁等。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按照2:1的比例组成的化合物。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1)均相混合物:均相混合物是指组成均匀、无法分辨各组分的混合物。
例如,盐水是由盐和水混合而成的均相混合物。
(2)非均相混合物:非均相混合物是指组成不均匀、可以分辨各组分的混合物。
例如,沙子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就是非均相混合物。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
化学反应有许多类型,常见的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物的过程。
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氧的添加,同时伴随着物质质量的增加和能量的释放。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剂,或者与还原剂反应释放出电子的过程。
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物质质量的减少和能量的吸收。
例如,氧气与镁反应生成镁的氧化物。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置换的过程。
置换反应可以分为单置换反应和双置换反应。
三、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数量关系的科学。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常用化学用语
2. (2015·湖北武汉四校联考)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 D ) A.鸡蛋白溶液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条光柱 C.明矾[KAl(SO4)2·12H2O]可用作净水剂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析:由 A 项可知鸡蛋白溶液属于胶体;由 B 项可知暗室里 的空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项,明矾电离出的 Al3+水解产 生 Al(OH)3 胶体,Al(OH)3 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物后形成沉 淀而净水;D 项,发生反应:Fe3++3OH-===Fe(OH)3↓,产 生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无关。
2.下列物质:①冰醋酸 ②NaOH溶液 ③CaO ④小苏打
⑤纯碱 ⑥SiO2 ⑦CO2 ⑧淀粉溶液 ⑨水玻璃 ⑩Al ⑪Cl2 ⑫碱石灰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①__③_④__⑤__⑥__⑦__⑩_⑪______,属于酸性氧化 物的是_⑥_⑦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④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②__⑧__⑨_⑫______,其中②__⑨____属于溶液, __⑧_____属于胶体。
解析:A 项,S 燃烧生成的是 SO2,错误;B 项,铜锈的主要 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而明矾溶液中的 Al3+发 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以与碱式碳酸铜发生反应,正确;C 项,碳酸氢钠可以与水杨酸反应,正确;D 项,水中的钙离子 与肥皂发生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钙,降低了肥皂的去污能力, 正确。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D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CO为不成盐氧化物,A错;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 错;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C错;故选D。
高一化学上册专题整合提升课件
晶体类型和性质特点
总结词
掌握常见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详细描述
如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二氧化硅是典型的原子 晶体,硬度大、熔点高;干冰是典型的分子晶体,熔点和沸点较低;金属铜则 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晶体类型和性质特点
总结词
能够根据物质性质推断其晶体类型。
晶体类型和性质特点
总结词
了解不同晶体类型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详细描述
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 晶体等类型。不同晶体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特 点,如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具有较 高的熔点和沸点;原子晶体中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硬度大、熔点高;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 合,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金属晶体中金属阳 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和导热性。
。
0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金属性、非金
属性、电负性等。
03
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递减。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预测新元素性质
01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预测尚未发现或合成的元素的性质。
指导元素化合物性质研究
名称。
01
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官 能团、碳链长度、环状
结构等进行分类。
03
命名时需遵循系统命名 法,优先顺序为取代基 位次号、取代基名称、
数字位次号。
05
详细描述
0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名称 包括甲烷、乙烷、苯、
乙醇、乙酸等。
04
烃类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
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名师考点精讲考点1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用途[必考]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另外,不能在容器口较小的容器中稀释浓硫酸。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增大,而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氨气(干燥装置如图所示)。
4.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
5.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
典例1(2021·长春)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如图: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图:(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化学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学性质是一个静态特征。
4、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5、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的类型(2)基本反应类型的注意问题:①对于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不属于置换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时有条件的: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三者具备其一即可)④盐与碱、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除要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碱必须都溶于水。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①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②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注意: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④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
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⑥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优先发生。
7、质量守恒定律①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②解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六个一定不变”: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题辅导1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的梳理和综合[命题趋向]1.高考试题中常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核素、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的分类、化合价、原子结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高考中常会以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来考测考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辩折能力。
2.无论是基础型试题还是能力型试题,问题的答案大多会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基本化学用语来表述答案,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答案中化学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
可以说,熟练掌握化学用语、理解这类化学用语的含义非常重要。
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重要基本概念,无论是化学概念辩折题还是化学计算题中必须要用到这些重要概念。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1.原子、分子、离子都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化学复习中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梳理有关问题。
如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3.化学式、化合价等综合应用[典型题析][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
(A )苯和四氯化碳 (B )酒精和汽油(C )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 (D )碘和高锰酸钾固体 [解析]苯的密度小于1 g·cm -3 ,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1g·cm -3,两种液体都不溶于水,利用这一点可用水区别。
酒精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汽油不溶于水,用水可以区别。
碘微溶于水,碘水溶液显黄褐色溶液,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紫红色。
氯化铵与硝酸铵的色、态和溶解性很相近,不易用物理性质加以区分。
答案选C 。
[例2]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
净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 2(OH)n Cl m ·y H 2O]x ,式中m 等于( )(A )3-n (B )6-n (C )6+n (D )3+n[解析]显然,这种无机高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应等于零。
[Al 2(OH)n Cl m ·y H 2O]x 中可看成是Al 3+、OH -、Cl -、H 2O 四部分组成,所以必有m =6-n 。
答案选B 。
[例3]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钠B .碘化氢C .硫酸D .醋酸[解析]苛性钠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碘化氢、硫酸、醋酸都是共价化合物。
[例4]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 Fe+b NO 3-+c H +==d Fe 2++f Fe 3++g NO ↑+h N 2O ↑+k H 2O (化学计量数均为正整数) 请你用已掌握的知识研究出下列规律。
(1)c 、g 、h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c 、d 、f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f 、g 、h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 =12,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解析](1)这是考查反应前后H 、O 原子守恒关系。
若只从“c H +−→−g NO+h N 2O ”去分析,似乎H +跟NO 、N 2O 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思路不容易展开。
只要抓住“反应中H +全部转化为H 2O ”、“NO 和N 2O 全是由NO 3-转变而来”,必有“NO 3-−−→−+H 4NO+2H 2O ”和“2NO 3-−−→−+H 10N 2O+5H 2O ”,进而总结出“c =4g +10h ”。
(2)这是考查离子电荷守恒关系。
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微粒所带的电荷数和生成物微粒所带的电荷数必定相等。
b 、c 、d 、f 恰好是反应方程式中各种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因此根据“b NO 3-+c H +−→−d Fe 2++f Fe 3+”就可计算出“c-b =2d +3f ”。
(3)这是是考查电子守恒关系。
d 、f 、g 、h 恰好是与电子得失有关四种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其中“d Fe 2++f Fe 3+”决定失电子总数,“g NO+h N 2O ”决定得电子总数,所以有“2d +3f =3g +8h ”。
(4)可以用极限思维方法来解决。
这里要注意三个前提:一是a =12;二是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三是每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正整数(即产物中既要有Fe 2+、又要有 Fe 3+,既要有NO 、又要有N 2O )。
有12molFe 完全反应时,只有当“Fe −→−Fe 2+、NO 3-−→−N 2O ”时消耗的NO 3-最少(计算可得需6mol ),只有当“Fe −→−Fe 3+、NO 3-−→−NO ”时消耗的NO 3-最多(计算可得需12mol ),所以有“6<b <12”。
从分析问题(1)的基础上可得出,有12molFe 完全反应时,只有当“Fe −→−Fe 2+、NO 3-−→−N 2O ”时消耗的H +最少(计算可得需30mol ),只有当“Fe −→−Fe 3+、NO 3-−→−NO ”时消耗的H +最多(计算可得需48mol ),所以有“30<c <48”。
[评注]各个子问题间跨度较大,要求解题者每答完一个问题就要转换到另一个新的思维角度、跳跃到另一个知识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思维的灵活性不够、思维的慎密性不强,造成思路阻塞。
[例5] A 、B 、C 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 、B 、C 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
(用A 、B 、C 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 的分子式是 。
[解析]试题主要考查利用化学基本概念进行抽象分析能力。
(1)观察题给转化关系图可推出:第一,化合物A 由单质甲和单质乙化合而成,其中必含有乙元素;第二,单质甲跟化合物B 反应可生成A 和C ,说明化合物B 中必定含有元素乙;第三,无法确定化合物C 中是否含有乙元素。
所以答案为A 、B 。
(2)联系常见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化学规律可推出,单质乙必定是非金属元素。
因为A+B →乙+C ,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 、B 中分别呈正、负价,而金属元素只显0价和正价,非金属元素可显负价、0价和正价。
所以乙是非金属。
(3)从中学化学知识范围考虑可联想到硫化氢跟二氧化硫、氨气跟氮的氧化物等物质间的反应,从而可推测单质乙可能是硫、氮气等。
所以答案为S ,H 2S (或:N 2,NH 3)。
[考题预测与专题训练]1.主族元素A 有1个价电子,主族元素B 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相等,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B 4 (B )BA 4 (C )A 2B (D )B 2A 3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跟盐酸反应:2Fe+6H + 2Fe 3++3H 2↑(B )碳酸氢钙溶液跟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 2++HCO 3-+OH CaCO 3↓+H 2O(C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ClO -+H 2O+CO 2 HCO 3-+HClO(D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 3++4NH 3·H 2O AlO 2-+4NH 4++2H 2O3.C 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 )同分异构体 (D )同系物4.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利用“质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技术”等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研究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下列物质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 )乙醇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蛋白质5.136C NMR - (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136C NMR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6 (B )电子数为13 (C )中子数为6 (D )质量数为6 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在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 )红糖水中加入活性炭溶液变为无色 (C )SO 2通入品红中溶液变为无色 (D )少量胆矾粉末加入到浓硫酸中固体变白色 7.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
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你认为该氧分子是( )(A )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 )臭氧的同素异形体(C )一种新的氧化物 (D )可能是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8.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氢硫酸、三氧化硫 (B )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氯气 (C )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D )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氢硫酸、乙醇 9.能正确反映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CH 3COOH +OH -=CH 3COO -+H 2O(B )H ++OH -=H 2O(C )CH 3COOH +OH -+Na +=CH 3COONa +H 2O(D )CH 3COOH +NaOH =CH 3COO -+Na ++H 2O10.日常生活中常用下列方法处理相关问题,其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明矾净化河水(B )蜂蚁螫咬处涂抹稀氨水以消除疼痛 (C )用食醋蒸熏对房间消毒杀菌 (D )硫酸钡作X 光透视肠胃的药剂11.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里所说的“百分比”,是指各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质量分数 (B )这里所说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和12C 质量的1/12的比值 (C )这里所说的“同位素原子”,就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D )这里所说的“平均值”,就是指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后除以该元素同位素的种数所得的值12.在体积为V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NO 、b molO 2、c molN 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a c ab ++ (B )2c a a b c +++ (C )22()c a a b c +++ (D )22c ab a++ 13.石榴石是石榴石族矿物的总称,颜色随成分的不同而变化,其组成可以表示为A 3B 2(SiO 4)3,式中A 、B 均为金属元素,则A 、B 对应的化合价依次为( )(A )+2,+3 (B )+3,+2 (C )+2,+2 (D )+3,+314.在过氧化物中加入乙醚后,再加入数滴K2Cr2O7的硫酸溶液,轻轻振荡后静置,乙醚层呈现蓝色,这是由于生成的过氧化铬(CrO5)溶于乙醚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