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研究唱歌、演奏简单乐器和舞蹈。

3. 培养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3.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4. 听音乐,辨认乐曲中的基本元素
第二课:唱歌
1. 研究唱歌的基本技巧:气息控制、喉咙放松等
2. 学唱经典儿歌和流行歌曲
3. 合唱团练: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第三课:乐器演奏
1. 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2. 研究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手拍、口哨、击打乐器等
3. 研究演奏古筝和钢琴的基本技巧
第四课:舞蹈
1.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基本舞步
2. 编排舞蹈小品,进行集体表演
3. 研究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音乐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通过示范演奏、演唱和舞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模仿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合唱团、乐器演奏团和舞蹈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测试、作业评定等。

2. 学生的技能表现:演唱、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实际情况评价。

3. 学生的参与与表现:课堂听讲、互动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录音、乐器和舞蹈曲谱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六、教学安排
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请参考教案附件。

音乐宫-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宫-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宫-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授课对象本教案面向五年级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对于一些乐器和音乐元素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乐器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掌握各种乐器的基本节奏。

3.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构成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

4.能够听辨出常见的音调高低、音符长短,并简单运用快节奏和慢节奏。

5.培养五年级学生的音感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古琴教学内容1.古琴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古琴弹奏《阳关三叠》(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弹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阳关三叠》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二课:二胡教学内容1.二胡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演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二泉映月》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三课:小提琴教学内容1.小提琴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小提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演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四课:音乐元素教学内容1.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构成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

2.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听辨出其中的元素,如快节奏和慢节奏。

3.学生进行简单的歌曲练习,体会元素在歌曲中的应用。

4.教师提供不同的乐器和音色,让学生进行复杂的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学方法1.课前和课后布置乐器练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利用录音和视频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于乐器演奏的理解和感性认知。

3.在课堂上进行歌曲练习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第一单元:声音的起因与传播
课时一:声音的发生
- 课时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方式,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 教学重点:声音的发生方式。

- 教学内容:
- 声音的定义和特点
- 声音的发生方式:发声体、振动和空气。

-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声音现象。

2. 介绍声音的定义和特点。

3. 研究声音的发生方式,包括发声体、振动和空气的作用。

4. 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声音的发生方式。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课时二:声音的传播
- 课时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播的特点。

- 教学重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 教学内容:
-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方式。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教学步骤:
1. 复上节课所学内容。

2. 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 讨论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特点和区别。

4. 进行实验活动,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
(继续完成后面的课时内容)。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了解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3.能够通过音高的升降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1.教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和音乐符号;2.教师对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进行解释,包括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3.练习读谱,让学生在不同的节奏中正确演奏乐曲。

2.节奏的概念和演奏技能1.教师介绍节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节奏结构;2.教师示范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并让学生模仿演奏;3.让学生分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

3.音高的升降与演唱技能1.教师让学生学习音高的升降规律,让他们辨认和演唱音阶;2.将上述音阶应用于歌曲中,教学生唱歌曲,让他们发挥音乐才华;3.教师演示音乐合唱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4.音乐欣赏和合作1.教师介绍一些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乐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特点;2.让学生尝试演奏和唱歌曲,并进行创意表演;3.小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提高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3.通过升降音高而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理解;2.学生在练习节奏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节拍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互相合作,演奏和唱歌曲;3.唱的方式:通过各种音乐短片或歌曲等形式进行掌握。

五、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评估1.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所学内容;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学习成果评估1.完成的乐曲演奏或歌曲演唱;2.设计的音乐舞蹈表演;3.总结教学内容,提出反馈意见。

六、教学资源1.教学PPT;2.音乐器材和配件;3.音乐杂志及其他音乐媒介。

聆听 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 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晨景 -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线谱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则;2.学习制作简单的旋律,钢琴和人声的演奏方式;3.发掘自己的音乐才华;4.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意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五线谱纸;2.口琴、琴键、麦克风等;3.选好的乐曲原版。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五线谱和简单旋律学习重点1.五线谱和音符的基础知识;2.了解旋律的基本构成和元素。

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五线谱和音符的基本知识;2.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练习画出五线谱;3.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乐曲,例如《小星星》,让学生根据旋律画出五线谱;4.学生在五线谱上进行简单编曲和创作。

第二课:钢琴演奏学习重点1.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注意事项;2.钢琴基本旋律的演奏。

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注意事项;2.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练习弹奏基本旋律;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表演。

第三课:人声演唱学习重点1.音乐控制和发声的基本方法;2.声音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人声演唱的基本方法;2.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唱动作和声音,练习唱歌;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表演。

第四课:团队合作和表演学习重点1.创意表现和合作的能力;2.形成团队和集体表演的意识。

教学步骤1.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表演自己编曲的作品;2.整合两个作品,进行集体表演;3.学生回顾并总结这次团队合作和表演的经验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学生创作的作品和表演的质量;3.学生的反思和总结。

五、教学扩展1.组织音乐会或演出;2.邀请音乐专家或艺术家进行指导;3.制作音乐作品集或电子相册,展示学生的成果。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案一:认识音乐与乐器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3. 能够通过声音判断乐器的种类。

教学准备:1. 电脑或投影仪;2. 图片或视频展示乐器的声音。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师生互相问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他们曾经听过的音乐,以及他们对音乐有什么了解。

Step 2: 呈现音乐的定义和特点1. 让学生观看一段音乐表演的视频或听一段音乐,引导他们聆听音乐的声音,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 解释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声音传达出悲喜、忧愁等不同的情绪。

让学生思考,他们平时是如何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Step 3: 介绍常见的乐器1. 呈现一些乐器的图片或视频,并播放它们的声音,如钢琴、小提琴、吉他、鼓等。

2. 通过展示乐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的外观和名称。

3. 让学生听一段乐器的声音,并猜测是哪种乐器在演奏。

鼓示范视频传达出一种鼓声,教师问学生这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Step 4: 练习与拓展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乐器,通过动作来模拟演奏,其他同学猜测所模拟的乐器是什么。

2. 邀请有乐器演奏经验的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并分享自己的演奏经历。

Step 5: 小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的定义和乐器的种类。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Step 6: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是否有乐器,并整理一份家庭乐器清单。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音乐厅,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各种乐器以及专业演奏者;2. 进一步研究并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或合唱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足迹《嘎达梅林》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足迹《嘎达梅林》教案

《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认识马头琴,了解马头琴的音色及演奏形式。

4、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长音的保持。

教学手段: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对“嘎达梅林”的解释,“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领导人民对抗压迫统治不幸牺牲的英雄故事。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歌曲的节奏舒展沉着、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 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蒙占族(出示:蒙占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一一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

蒙古族乂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二、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同学们谈感受)宽广、悲壮三、再听歌曲,听故事(同学们根据歌词,谈歌曲讲述的故事,再出示故事材料)1 .介绍嘎达梅林。

2 .讲述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对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着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跟音乐哼唱歌曲旋律,了解男低音。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

(注意长音唱够拍)3、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4段,分析有儿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一、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谁不说俺家乡好》二、教学内容:《思乡曲》《故乡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爱兴城好地方》三、课型:欣赏课四、课时:1课时五、教材分析:(一)《思乡曲》是我国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根据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如泣如诉的旋律带着浓重的思乡愁情扑面袭来。

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乐曲中的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予主题新的形象,一方面又使感情逐层高涨。

(二)《故乡的小路》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的歌曲。

曲调流畅而又抒情。

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

(三)《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我国作曲家吕其明为影片《红日》所作的插曲。

这首歌曲就是由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解放军运送粮食的农村姑娘所唱。

它反映了军民的鱼水情,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它也倾吐了人们对家乡的纵情赞美。

歌曲优美流畅,热情豪爽。

(四)《我爱兴城好地方》这是一首在我们家乡广泛流传的歌曲,有老县长王汉才作词,任金声、冯佳琪作曲。

歌曲为C大调4|2拍清宫调式,全曲为两段体结构。

歌词如数家珍般的赞美了家乡的美景,旋律亲切流畅,整首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目标:1.在欣赏教学和拓展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实践活动,感受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了解歌曲内容,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的活动,了解描写家乡的歌曲,增强表现能力。

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七、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欣赏教学中使学生领悟作品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电影《红日》相关资料关于描写家乡的歌曲九、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更是情感的艺术。

每当听到一首好的歌(乐)曲时,总是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情感与音乐的共鸣。

演唱 卡普里岛-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 卡普里岛-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卡普里岛》-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歌曲《卡普里岛》的歌曲形式和内容2.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音乐知识和表达方式3.能够熟练演唱《卡普里岛》歌曲4.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声音、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5.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教学内容(一)教师讲授1.介绍歌曲《卡普里岛》的歌曲形式和内容2.播放《卡普里岛》歌曲原曲(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应的资源),和学生一起了解歌曲的基本信息3.通过讲解声音的产生方法,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基本音乐知识和表达方式4.讲解歌曲的歌词及其内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歌曲中的诗意(二)歌曲欣赏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表达方式2.采用“师生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合唱歌曲,每首歌的分段练习,达到令学生逐渐掌握节奏和音感,也鼓励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三)歌曲表演1.分散方式排练,以班级为单位,老师辅助,让学生反复练唱,掌握歌曲的要领2.拉克萨斯使出了洪荒之力,通过排练和歌曲专家等方式协同合力,让学生尽力发挥自己的声音和表演能力,尽力演绎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三、教学流程(一)导入简单介绍歌曲《卡普里岛》,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听歌讨论放歌曲让学生听,并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品家的相关知识。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歌曲,使学生掌握歌词及内涵的核心。

(三)歌曲学唱老师辅导学生分段练习、合唱。

一开始可以先跟唱,再分别唱,最后完成一遍合唱。

如果团队中有合唱专家等,可以邀请来做详细的指导。

(四)歌曲表演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情况下,老师需要在班级范围内审查学生的表演效果,寻找进一步优化的机会。

(五)总结简单总结本次教学,鼓励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团队荣誉感。

老师可以适当邀请学生分享演唱歌曲的体验。

四、教学反思1.歌曲欣赏和学唱时,学生有些难以区分不同音高或需要老师的示范、引导。

要适当降低难度或让学生逐渐接触2.在歌曲表演环节,班级之间交流较少,建议学校增加相关演唱或比赛,加强团队合作的机会和愿望五、教材推荐《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中的《卡普里岛》,其中有完整的配唱,节奏呼之欲出,推荐学生使用。

新人民音乐出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人民音乐出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个人备课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表达“音乐与自然〞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演唱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晨景?你能画出更好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局部(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一例。

二、寓教于乐: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局部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个人备课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风琴伴奏为学生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完整性。

省下第2段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比照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一种形式。

三、创造表现:表现早晨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就是发生在早晨活动。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精选教学教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接触更加深入的音乐知识,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而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材《足迹》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音乐教材,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生动的曲目,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足迹》这本教材,并提供一份精选的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介绍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一本音乐教材。

该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听力、乐理和歌曲,涵盖了五年级学生所需学习的各个知识点。

该教材以“足迹”为主题,通过音乐向学生介绍生活和自然界中的足迹,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的感悟。

该教材共有3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了听力、乐理和歌曲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知识。

二、教学教案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份精选的教学教案,目的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教授《足迹》这本教材。

一、单元名称:梦幻芭蕾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乐器演奏。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手势演奏弦乐和钢琴。

2.学生能够辨认出节奏感强的音乐节拍。

3.学生能够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手部动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呈现1.现场教师向学生演示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手部动作。

2.老师播放芭蕾乐曲"天鹅湖",让学生聆听。

第二步:聆听1.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演奏声音。

2.让学生尝试用身体进行舞蹈动作,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步:演奏1.老师演示弦乐和钢琴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奏,体验乐器演奏的同时,增强协作意识。

第四步:总结1.让学生模仿芭蕾舞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2.老师总结本单元内容,让学生记忆和总结所学知识点。

五、总结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是一本极具价值的音乐教材,既丰富多彩又生动有趣。

聆听 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 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将介绍晨景这首独特的音乐作品,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将通过人声演唱来实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聆听、感受和理解晨景这首音乐作品。

2.学生能够通过人声演唱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欣赏晨景-人音版教师通过播放晨景-人音版音乐,并引导学生在静心聆听中感受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等方面。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请出一位学生,通过发声演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并带领大家一起演唱这首歌曲,以达到情感表达和更好地体验这首音乐的目的。

2. 音乐鉴赏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和研究这首音乐作品。

同时,教师也可以放一段其他的音乐,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晨景这首音乐所独特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和思考表达通过体验和欣赏晨景-人音版这首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在演唱和分析音乐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汇、画画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己内心中对音乐的思考和发现,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听辨法3.分组合作法4.反思法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这首音乐作品,并通过自己的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六、课外作业1.家长辅导学生对晨景这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达。

2.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首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七、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反馈2.课后作业评估。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五线谱) 演唱 雨花石-优秀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五线谱) 演唱 雨花石-优秀

《雨花石》教学设计龙城镇中心小学梁红侠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歌曲:《雨花石》音乐知识:2/4拍音乐知识:装饰音--倚音、休止符教材分析:这是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

歌曲2/4拍,小调,二段体结构。

旋律淳朴、委婉。

歌曲以第一人称深情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的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礼貌,同学之间互相团结,并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虚心接受,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过渡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意外情况容易冲动,有自己的思想,和老师交流不主动等教学目的:1、能深情的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挥图式边唱边指挥。

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和学习机会。

甘愿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唱歌曲《雨花石》教学准备:钢琴雨花石课件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生问好;2/4 1 23 4| 5 —| 1 5 0| 1 5 0 |5 43 2|1 —||2、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师:听一段音乐,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加入你们喜欢的动作吧|二、新授部分1、师:你们刚才听到的音乐里唱的什么?(石头),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的石头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段故事:2、(配音乐《雨花石》的伴奏)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带着我的孩子去了一个地方,就是南京最著名的景点---雨花台。

走进雨花台一座高大、雄伟、壮观的石雕映入我们的眼帘,孩子好奇的指着石雕问:妈妈,那个老爷爷是谁?那个叔叔是谁?这个小孩又是谁?我说,他们都是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生活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们。

走到一棵松树下,他捡起一块石头,殷虹的石头上刻着美丽的花纹,他爱不释手,我告诉他在那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无数革命烈士为了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建设新中国,不畏牺牲、不畏强暴,与疯狂的敌人进行着英勇的斗争,献血染红了一地,满地的石头就变成红红的----雨花石。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外婆的澎湖湾|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外婆的澎湖湾|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1)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音乐价值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策略中。

(二)理论依据:音乐新课标指出:基础音乐教育是教师组织、指导、帮助和激励学生参与音乐体验,促进学生与音乐沟通的一种审美教育。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节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本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但是,对于歌曲结构的划分与理解还不是很得心应手,对于切分音节奏型掌握的不够准确,本节课我将针对《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重点解决切分音节奏型的演唱,运用本首歌曲进行歌曲结构的简单讲授。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启发法、游戏法、模仿法、激励法教学手段: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主要方式。

把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四)技术准备:1.教学课件(PowerPoint)2.钢琴3.吉它(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前期教学状况:1.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欣赏能力。

2.有着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

3.很多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音乐或歌曲的选择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问题:1.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如:切分音节奏型掌握不准确。

2.歌唱的气息及音色还需练习。

3.对于音乐的歌曲结构划分掌握和理解的不够准确。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节拍、音高等。

2.掌握不同乐器的特点,并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

3.理解音乐的表现力,能够通过自己的音乐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认识音乐的元素1.课前讨论:请学生思考音乐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音乐作品并分析其元素,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

3.练习探索:学生通过演唱、打击乐器等形式,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

第二课: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1.课前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乐器。

2.演示教学:老师介绍各种乐器,并演示它们的声音。

3.听觉鉴赏:学生聆听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它们不同的特点。

第三课:了解音乐的节奏和节拍1.课前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节奏和节拍的理解。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并与学生一起跟随节奏演唱。

3.练习探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演奏和创作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第四课:唱出自己的情感1.课前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表现出情感的音乐元素。

3.练习探索: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创作表现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学生回答问题、创作练习、听评分析等。

2.互动评估:课堂上听取学生的个人表演和评估意见。

教学反思这门课程旨在帮助五年级的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实践探索和表达自己的音乐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音乐的热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打猪草》|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打猪草》|人音版(简谱)(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打猪草》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节奏特点以及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劳动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合唱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在组织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存在跟不上节奏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举例: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掌握。
(2)音乐符号的识别:学会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休止符、连音线等,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举例:讲解休止符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在演唱中加入休止。
(3)歌曲背景与情感表达:了解《打猪草》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劳动人民勤劳、欢乐的情感。
1.增强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打猪草》,让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的美感,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
2.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加强音乐表现力:分组演唱和创编动作,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对歌曲进行改编,激发创新意识,培养音乐创造力。
最后,关于教学评价的实施。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发现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有时过于关注学生的优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肯定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聆听 土耳其进行曲-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 土耳其进行曲-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土耳其进行曲-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前言本教案主要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聆听土耳其进行曲-人音版,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多样性和音乐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土耳其进行曲的基本知识;2.能够听辨和模仿土耳其进行曲的节奏和韵律;3.通过合唱的形式,加深对多声部协调的理解和实践;4.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学过程1. 预热活动学生进入教室后,首先进行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或进行口哨练习,以此让学生全身心的进入音乐状态,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2. 引入环节在进行引入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土耳其这个国家和土耳其进行曲的背景,可以通过课件或视频来展示,鼓励学生提问、探索。

3. 讲解理论在引入环节结束后,可以对土耳其进行曲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如:乐曲的起源、音乐特点、节奏和韵律等。

4. 科普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到土耳其进行曲的魅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探索。

可以问学生是否知道土耳其乐器有哪些,知道土耳其舞蹈是怎样的,等等。

通过问题的提问,鼓励学生去探究,帮助他们加深对土耳其文化和音乐的理解。

5. 合唱在了解了土耳其进行曲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首先可以让学生听一遍音乐,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演示乐曲的模仿方式,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并进行评估,最终选择每个小组最好的学生进行全班合唱。

6. 练习巩固在合唱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可以安排一些小游戏来加深学生对土耳其进行曲的理解和印象,如:模仿土耳其舞蹈或乐器的动作,合唱其他国家的经典音乐等等。

7. 总结反思在课程结束前,应该要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进行学生回顾和反思,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并对以后的音乐学习有更好的引领意义。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合唱练习来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乐曲的模仿训练是否到位,鼓励学生放开喉咙,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音乐表现,能正确运用音乐表现来表演乐曲。

2.通过完成各种练习,提高乐曲演奏能力,掌握基本的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3.了解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地处理音乐表现,能够运用音乐表现来表演乐曲。

2.通过不同的练习,提高乐曲演奏水平,掌握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3.了解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音乐表现,如何准确地抓住音乐表现的要点。

2.如何掌握不同的乐器演奏技巧和技巧。

3.如何深入探究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1. 音乐表现•独奏乐曲的表演•合奏的表演•音乐表现的要点•音乐表现的练习方法2. 音乐基础知识•音高和音名•节奏和节拍•音符和符号3. 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一些民族乐器的介绍•了解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练习一些传统音乐曲目五、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教师演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表现的要点。

2.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分组或个别指导,改进学生的演奏技巧。

3.合作学习:安排学生分组,合作演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主题:了解音乐表现•教学内容:–展示一段精彩的独奏或合奏演出视频。

–引导学生讨论表演中表现出的感情和对音乐的掌控力。

–教师讲解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点。

–让学生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运用表现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教学方法:直观展示、个别指导、合作学习2. 第二课时•主题: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音高和音名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师讲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师讲解音符和符号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学方法:讲解、个别指导3. 第三课时•主题: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介绍常见民族乐器的种类、发展和用途。

–教师讲解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音乐《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教案一.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x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x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x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一)教具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有关x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拉萨谣》。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风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走进x藏》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

(录音播放《走进x藏》学生静听)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x 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农家乐教学目标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

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

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

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

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

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

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

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

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

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

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

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

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一、聆听《丰收锣鼓》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

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

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

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课足迹教学目标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聆听《红星歌》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