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讲好常见术语

合集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

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 , 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 的同
时, 又不失文学色彩 , 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 以培养学生 的道德
品质和审美能力 。 三、 语言要包含道理 , 以理服人
问题 , 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 , 而不乱 , 活 严而不死。因此 , 语
文 教师要广采博 闻 , 和教材 密切联系 的笑 话 、 故事 、 游戏 、 格 言、 句、 警 成语 、 典故 、 诗词 、 民间谚语 、 俗语 、 当地方言 、 歇后 语、 古语词 、 外来语 、 术语 等均 可引入课 堂 , 随心所 欲 , 动 自 调 如, 游刃有余 , 以塑造形象 , 创造气 氛 , 让学 生感 到课 堂新奇 多趣 , 易于理解 , 知识 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 七、 语言要饱含情感 。 情感与道理 相结合 教师 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 的感染作用 , 讲课不 能是一 种
感染, 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 师 自己有较好 的语言基本功
和广阔的求知兴趣 , 才能通过 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 的求 知欲 , 发学 习兴 趣 , 引 强化 学习动 机 , 消除 教学 中师 生 的疲 劳, 改善课堂气氛 , 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 , 促使学生深入钻研
巨大 的感 染力 , 从而把知识 教育 、 文艺教育与 思想教育有 机 地 统一起 来 , 学生起到积极 的思想教育作用 ; 对 二是指要 注
意识地穿插有 关的时代背景 、 作者生平 、 名人轶事、 成语典故
等, 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 内容 , 做到言之有物 , 每举 中的。
二、 言要包含道德培养、 语 审美培养 在语 文教 学中要 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 , 在讲授 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 , 把渗透于其 中的思想性 因素结合学生 的实 际 , 水乳交 融地 阐发 出来 , 并通 过 自己的情 感作用形成

评课高中语文术语教案模板

评课高中语文术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中的基本术语,如修辞手法、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

-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术语分析文学作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 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3. 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一则名言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语文术语的兴趣。

2. 讲解- 结合具体作品,讲解修辞手法、文学体裁和文学流派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练习- 让学生分析具体作品,运用所学术语进行赏析。

- 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分析结果。

4. 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其对语文术语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语文术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语文术语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以下为具体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 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术语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术语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语文教研组于本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语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备课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与。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第二阶段为教案修改,教师们根据研讨成果,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阶段为课堂实践,教师们将修改后的教案应用于课堂教学,并进行课后反思。

2. 课堂观摩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组织了五节公开课。

公开课内容涵盖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旨在让教师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

在课堂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

3. 教学研讨在课堂观摩结束后,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

研讨内容包括:教师们对公开课的点评、教学经验的分享、教学困惑的解答等。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共同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4. 教学反思为了使教研活动取得实效,教师们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等。

通过反思,教师们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备课,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兴趣和成绩均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课堂教学评价术语大全

课堂教学评价术语大全

课堂教学评价术语大全1.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条理清晰。

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5.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6.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7. O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讲,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众妙毕绝啊。

本节课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启发深思,事半功倍,旁敲侧击,循循善诱。

无粉饰之患,无喧宾夺主之影。

X老师注重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睿智的选择。

8. 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

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9. 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

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10. 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11. 语言富有情趣,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教态恩好,同时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对数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很好,该老师的提问也很到位,在同学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引导的很到位,课件做的也非常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避免小朋友做与课堂其它的事情,而是去仔细的观察课件,思考问题,唯有一点点不足的地方就是课件有点小小的问题。

语言规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修课”

语言规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修课”

的语 言思 维造 成或 多 或少 的障 碍 , 致学 生语 言的 贫乏 、不得 导 体乃 至错 误 。 师 应努 力在 课堂 上为 学生 树立 楷模 , 教 让学 生在
“ 镜子” 中不断 对 照 自己,使之 语 言得 以规 范 。 另外 ,教师 照 还要 对学 生 的发 言和 作业 中 出现 的不 规 范语 言及 时地 发现 、 纠 正 , 学生 书面 作 业用 语的规 范性 更 应从 严要 求 ,力求语 文教 对 学的 内在 更臻 完善 。
的文明与 发展 。
2 5 O 严卫 强 1O 0
汉字 是 我 国人 民通用 的文 字 , 它 的规范 是非 常必 要的 。 对
人们 只有 使 用规 范汉 字 , 能充 分发 挥汉 字 的交 际功能 , 才 更好 地为 现代 化 建设 事业 服务 。笔者 认为 , 范语 言文 字必须 从学 规
2 .致力 “ 三一”活动 ,炼就 “ 火眼 金睛”

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迫在眉睫
随 着 网络 、电视 、 播等 媒体 的 不断普 及 ,各 种新 兴的 思 广
潮 、另类的流 行 开始蔓 延开 来 , 污 浊 了我 国语 言 文字规 范 化 在 的同时 , 还在 进一 步戕 害我 们 的 中小 学生 , 重影 响 了他们 的 严 认 知能 力和 健康 成长 ,破 坏 了社会 规范 与文 化的 和谐 。 1 .网络 术语 肆虐 发展 。网络是 一把 “ 刃剑” 双 ,它 的快 捷 便 利拉 近 了人与 人之 间的 距离 , 也给 一些 不规 范 的语 言文 字 但 的 “ 行”提供 了 “ 推 帮助” 成 为 了 “ , 网络污 染”的始 作 俑者 。
生开 始抓 起 ,学校 教育 要充 分发 挥 自己的教 育职能 , 为规 范语

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进行语文教学

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进行语文教学

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进行语文教学作者:程远珍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15期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用语言讲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枯燥乏味,千课一律,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学生听讲昏昏欲睡或厌恶于表,那教师就应扪心自问:是否使用了笨涩的语言来施教了名家名篇?是否自己的语言有悖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众所周知,方言土语之所以不许袭入课堂,因为它对汉语的规范化有很大的破坏性;满口之乎者也之所以不用,是因为它太遥远了,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语病、口头禅更是要不得,因为这种拖泥带水的语言会给纯净的语言添染污秽,又占去课堂时间,削减了课堂的容量,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同时具备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生动性和可接受性。

只有这样,才能用简洁、高雅、规范而带有教育意义的语言去讲确凿无误的知识,说实实在在的道理。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当然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还有个音质、音量、音速和音色的问题,不研究或不下力提高课堂语言素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教学语言的音量以全班学生都能听清晰为准,过高或过低、过强或过弱都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以致破坏了学习的情绪。

音速反应以中速为宜,教师念学生记,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连珠排炮式的语言是课堂禁忌;更壶滴漏式的语言会使学生吃不饱,而且限制了快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常来说,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宜舒缓进行,课堂高潮应趋于紧密而高亢,结束时应激昂稳收,既不同于评弹演员,又区别于和尚诵经。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以音质激发学生兴趣;以音速拨动学生的心弦;以音量牵动学生思维;以音色烘染课堂气氛。

激情铸语语意浓,话语句句传深情。

课堂教学用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内容,有时是语调高亢的,感情激越的;有时是语调舒缓的,感情含蓄的,在讲述时要注意节奏变化,把握气势,顿挫鲜明。

2020年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技巧

2020年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技巧

2020年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技巧说课内容是指说什么的问题,它是说课活动的核心。

内容的完整与内容的处理,显示着说课者的说课技能、知识水平和学科教学的专业素质,自然也直接关系到说课的质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11.说教材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说课中一般要说清楚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课题课题,就是所教课文的题目(但如果说的是作文课、练习课,就要根据习作或练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了)。

通常情况,课题要求板书,并在说课开始时即交代清楚。

如果需要2个以上课时完成的课,还应该包括对自己说的是那个教时的课作出交代。

②教材内容如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每一部分又各写了什么,写法上有哪些特色(如文章结构的特点、开头结尾、语言、叙述方式的特色等)及作者或写作的时代背景等。

介绍教材内容,不仅是为了让听众了解说课者所授课的内容,也是为听众提供对说课者随后即要说及的根据教材内容所要采取的教法、学法、教材处理等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科学作出判断的前提条件。

教材介绍是说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说课时间长短,都不能缺少。

③大纲教学大纲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中处理教材的依据。

说大纲就是说清大纲对所说课和说课有关年级,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诸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包括说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落实大纲的要求。

④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指的是通过教学过程,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发展和进步(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

教学要求指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预期学生得到的结果。

说课时,教师可任选一种述之,但须注意不能把这两种不同体系的术语混为一谈),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正确、合理、具体。

如果说的是几个教时中其中一个教时课的时候,则除了需说清楚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外,还应说清所说课时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

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

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作者:唐河县龙潭镇中学粟仁)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我非常爱好语文,这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加深了我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感情。

综合这些年的体会与经验,我觉得,语文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归纳起来,语文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功。

一、熟练掌握汉语知识早在在六千多年前,汉语就有了文字,它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汉语特有的发音特点和字、词、句的组织规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从语音到句群为知识主线的所有的基本汉语知识。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学习钻研熟练掌握。

假设有些知识点教师不明白,那在授课中就可能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弄清语文学科中概念类和术语类的知识弄清概念类和术语类的知识,是熟悉该学科知识的前提。

假设不搞明白这方面的知识,就如去了解一个人而不知道他名字的道理差不多。

概念类和术语类的知识不知道,弄不清它的含义和所指,就无法恰当地分析课文,还容易误导学生。

例如,句式、句型,题材,体裁,它们指的是啥;文章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联想和想象又有什么不同;……这类知识教师应当先研究区分,一定不能混淆。

不然就会张冠李戴、甚至闹笑话。

此外,还有好多知识必须利用术语才能给学生讲明白。

三、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技巧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运用语言文字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学生综合语文知识的考查。

教师要做到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各类型的作文,得自己先弄明白现代各种文体的写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向古人学习也很重要,因为我国古代是一个重文的社会,好的文章不胜枚举。

如:表、骈文、论辩、序跋、辞赋、杂记、檄文等;这些都是古人的思想精华,我们研究这些常见古文的写作特点,体会他们的写作技巧,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肯定有好的启发;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习各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探讨他们的语言风格;如果我们能根据古今经典文章总结写作规律,积累写作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来指导学生写作,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基础知识口诀

语文基础知识口诀

语文基础知识口诀一、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教与学中都是一个难点。

于是出现了不止一首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其中较为妥当的一首是:主语在前提问题,谓语在后分说明。

宾语跟着人物走,定语放在名词前。

补语补充形或动,状语修饰动或形。

变式句子应注意,复句成分要分清。

“主语在前提问题",说的是句子的主语提出“谁”(一般指人)或“什么”(一般指物或事).“谓语在后说分明”,是说谓语在后边回答做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跟着人物走”,说的是宾语常由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或代词充当.“定语放在名词前",说的是定语常常放在名词前面修饰限制名词。

“补语补充形或动”,说的是补语常放于形容词或动词(常作谓语)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状语修饰动或形”,说的是状语常放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不过,这口诀只限于常式句中划分成分,如果分析变式句中的成分,难免会出差错。

另外,如果是由复句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分析时也会出差错。

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此口诀的后面加上这样两句:变式句子应注意,复句成分要分清。

二、语音标调口诀在做练习或考试时,汉字的音节其他地方都正确,只是标调出问题,不可忽视。

音节标调有一定的规定。

请看下面口诀: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标eo。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单个韵母头上画,轻声不标就空着。

此口诀中,“没有a母标eo”这一句、可能有人要问,eo在一起标何处?在汉字的音节中,绝对没有eo在一起的。

然而,我认为此口诀还不够全面,因为ü上标调有时应该把两点去掉。

因此,在此口诀的最后有必要加上两句:ü遇声母jpx,两点抹去标得合。

三、短语种类及判断口诀短语的判定,在教学中,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大多难以判定。

现编口诀如下:并列两词性相同,后补补充形或动。

主谓后词答前词,动宾名代加前动。

偏正限制又修饰,“的”字短语名词用。

此口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短语种类和怎样判断其结构类型。

高三语文评课专业术语

高三语文评课专业术语

高三语文评课专业术语
语文评课用语有如下: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以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养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4、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各小组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组员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共同解决。

这些都做得很好,只是评价没有跟进,也没有兑现积分奖励。

1。

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术语

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术语

另请重点参见百度百科词条:“写作手法”:1、表达方式:有以下六种: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6、夹叙夹议2、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只有六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3、修辞手法: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4、说明方法: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类比。

“摹状貌”和“假设”小学和初中不常用,一般是到高中和大学才可能学到。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度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度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度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需要掌握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实词,这次我要说的是和“度”这个词相关的实词。

首先是“温度”,这是一个描述物体热量高低的实词,我们需要掌握它的意义和用法,例如:“今天气温很高,注意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这里的“气温”就是指温度。

其次是“速度”,这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它,例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飞驰。

”这里的“速度”就是指汽车的行驶速度。

接着是“强度”,这是描述物体内在力量大小的实词,我们需要掌握它的用法,例如:“这种训练对于增强身体的肌肉强度很有帮助。

”这里的“肌肉强度”就是指肌肉的强度。

还有“音量”,这是描绘声音大小的实词,我们需要掌握它的用法,例如:“请把音量调低一点,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这里的“音量”就是指声音的大小。

最后是“程度”,这是用来描述某种状态或行为的深浅程度的实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例如:“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程度非常高。

”这里的“程度”就是指他的知识储备和思考深度的程度。

总的来说,掌握这几个与“度”有关的实词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我们要重点学习它们的用法和意义,运用好它们,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要点分析:本篇范文重点介绍了与“度”相关的五个实词:温度、速度、强度、音量、程度。

在介绍每个实词时,作者都给出了相应的例句,并解释了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这样做使得篇幅不会过长,实现了简单易懂。

而且,本文重点突出,一开始就明确了要介绍的实词范围,并在结尾中总结了一下需要把握的重点。

用词方面,作者使用了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使得文章易于理解。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需要掌握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实词,这次我要说的是和“度”这个词相关的实词。

首先是“调度”,这是指用计划和安排来控制事情的进展的实词,例如:“我们需要仔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的调度。

教育相关用语

教育相关用语

教育相关用语在教育领域,有很多专有名词和术语。

这些用语主要是为了便于教育工作者沟通和理解教育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相关用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领域的专业术语。

1. 教育体系1.1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指提供给3-6岁儿童的教育。

在中国,幼儿教育通常分为幼儿园和托儿所两种。

1.2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通常是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

1.3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2. 教学模式2.1 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是指由老师在教室中进行的面授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

2.2 制度化教学制度化教学是指老师参照教学计划和教材,使用有规定的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大班级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2.3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特点、意愿、兴趣、需要和优势的个性化教学。

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可以在自己能力、兴趣和发展的舒适区内自由发挥。

2.4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程设计3.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设置的理想目标。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行和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关。

3.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课程中要涵盖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来设计。

3.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和练习,而现代的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3.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估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 班级管理4.1 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指规范学生行为和班级秩序的规定。

常用读写术语及八字成语与描写归类

常用读写术语及八字成语与描写归类

常用读写术语及八字成语与描写归类语文学科名词术语具有它自身的内涵和特定的语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难于把握,时常混淆彼此,如果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术语的内涵和意义,那么对解题、学习、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对如下一些术语显得比较模糊,甚至无所适从。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及日常口语区别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及日常口语区别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及日常口语区别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随心所欲。

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与日常生活中用语的不同之处,在明确两者区别的基础上,引导在职教师和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学生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自身语文教学素养和文学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日常口语;区别语文教师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其一言一语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对教学语言的打磨。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以一般口语为基础,体现口语化的倾向。

同时,教学语言又是日常口语的专化,有着独特的术语体系、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该文主要就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与日常口语的不同加以比较。

1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求之严格区别于日常口语之宽松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与日常口语相比更为严格的要求,也需要更加重视语言技巧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了解教学语言与日常口语在要求上的区别,明确课堂语言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锤炼教学语言,使语文课堂教学得以优化。

1.1对普通话的要求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普通话证是教师资格认证的必备材料,语文教师的招考要求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

在课堂上,地方方言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会存在因方言不通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无法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

因此,国家对语文教师的普通话等级提出较高要求。

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普通话逐渐成为国内各地人民通用的语言。

然而,在特殊语境下,为迎合或适应他人也会使用方言,方言的使用也不失为一种拉近距离感、增加亲切感的方式。

例如:领导干部在乡村中走访时使用方言,与百姓的距离感缩短,真正走入群众中间。

方言是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方言的方言学。

因此,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普通话也并非万能的,方言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普通话与方言并行不悖。

评课术语语文

评课术语语文

评课术语语文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2、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4、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形成了校本特色。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到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或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

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语文教研评课术语

语文教研评课术语

一、背景介绍语文教研评课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研评课活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的语文教研评课术语,以供参考。

二、评课术语分类1. 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2)适宜:教学目标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3)全面:教学目标是否涵盖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2. 教学内容(1)准确: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无误,是否符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2)丰富: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连贯:教学内容是否前后连贯,是否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教学方法(1)多样: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创新: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3)有效: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4. 教学过程(1)流畅: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2)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否充分,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调控:教师是否能够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5. 教学评价(1)及时:教学评价是否及时,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2)全面: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3)客观:教学评价是否客观,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6. 教学特色(1)独特:教学特色是否独特,是否具有个人教学风格。

(2)实用:教学特色是否实用,是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3)推广:教学特色是否具有推广价值,是否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三、评课用语示例1. 教学目标(1)该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学目标适宜,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3)教学目标全面,涵盖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应讲好常见术语笼统地讲,所谓语文术语是指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及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记叙、描写,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等,属于语文知识的一种。

准确地把握这些术语的内涵和意义,对于语文学习、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问题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语文常见术语都不敢讲,就算讲了,也是轻描淡写,甚至有部分老师对于语文常见术语的概念不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带而过,结果是学生含糊不清,老师十分头痛。

就起原因,是《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针对之前语文教学中呈现的语文知识系统传授机械化的弊端,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只需“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 这一提法对于纠正语文知识教学中的生硬机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难免矫枉过正之嫌。

笔者认为,语文常见术语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明白、讲得艺术。

如何去讲?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理解课标,认识其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里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许多老师认为新课标在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其实,新课标只是针对原先的《大纲》和当时语文教学中过于深究语文知识的现状做了一些修正和提醒。

这里提出“不宜刻意追求”,也不必“系统和完整”,表明了课标的立场是要淡化,而不是避而不谈。

另外,许多人认为语文学习贵在通悟,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太多太烂,不得其法,没有功效。

须知不重视知识,永远停留于感性认识,虽意会而不能言传,长时间地不明就里地“悟”,不可能好的学习效果。

课标中还有一句:“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言下之意可以理解为教是要教的,但考就不考了。

事实上,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与“修辞知识”相关的试题普遍存在,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语文教学通讯》(2011-5B)徐长林曾撰文《一项应该修改的规定》对此现象进行过阐述。

)事实上,自从2001年版新课标颁行以来,关于语文知识的教学便争议不断。

庆幸的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整,指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由原来的“了解”这一稍显空泛的要求转变为比较具体可操作的“随文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中,做出更详细的解读:对于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而且再次强调:“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这种改变总体上而言是对2001年版新课标实施以来在语文知识教学方面存在的淡化知识教学的另一极端趋势所作的又一次纠偏,只是步子还很微小,显得谨小慎微。

那么,语文教学中讲好常见术语,到底有何作用呢?它便于称说语文现象,有助于母语表达的精确规范,便于丰富语文积累,有助于开启思路,便于语文教师组织教学,有助于语文学习技能和策略的指导。

二、仔细辨析,明确其概念。

语文学科中有一些术语,因意义相似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往往被混为一谈,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很大障碍。

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一般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如《春》、《紫藤萝瀑布》,“志”是指志向、情趣、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如《陋室铭》、《爱莲说》,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不可混淆不清。

还以一节作文讲评课《细节映照全篇》为例,教师以《背影》一文为例谈细节描写的妙处,没有进行很好地品析,结果把细节描写与细致描写讲得含糊不清,学生一头雾水。

“细节描写”是一个语文术语,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本质特征的细腻描写,而“细致描写”是指“细致的描写”或“描写得细致”,两者绝非同一概念,细节描写除要求描写细致外,还要有见微知著的妙效。

这也是要加以区分的。

另外,“想象”与“联想”、“体裁”与“文体”、“渲染”与“烘托”、“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还有准确、生动、形象、含蓄、质朴、自然等等,均要仔细辨析,切不可不知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学生对术语概念的认识的模糊,影响语文阅读的深入。

三、适时点拨,把握其内涵。

讲好语文常见术语便于学生丰富积累,开启思路,也有利于教师组织语文教学。

因为有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就便于组合安排某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容易体现由浅入深的科学性,避免随便点击,东一榔头西一棒。

但是,我们反对按照语文知识的体系去系统讲授常见术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而且明显与课标的精神相悖。

要讲好常见术语,还需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加以点拨,使学生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就是所谓的“随文学习”。

以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教学为例。

在进入文本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余老师就设计了“术语点评”的学习活动,并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文术语。

许多教师公开课上能避则避的语文知识,余老师却让其登堂入室,设计极富创意,不是生搬硬套的串讲,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进行语文术语的评点和点拨。

【例1】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升华。

升华的含义是什么?生: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

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做升华。

【例2】生:第4节,写了白莲,也写了红莲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莲更有生机,为下文蓄势。

师:她用了一个术语,很高雅——蓄势。

所谓蓄势就是前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满满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了,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服务。

这两个例子中,余老师都是在学生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巧妙的点拨,既不生硬,又不放任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可谓咬文嚼字,明明白白。

语文常见术语存在于每一处语文学习活动中,系统讲授几个课时也不能括其所有,也不能言其所妙,还必须教师多加留意,适时予以点拨、补充。

四、理性取舍,凸显其价值。

语文名词术语种类繁多,有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等。

要讲好常见术语是不是意味着要把每一个术语都讲得清晰到位?答案是否定的。

如“比拟”,“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初中阶段学生接触术语“拟人”较多,“拟物”也有,但不常用。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对“比拟”这个术语老师点到即止就可,不宜过分深究。

再如“互文”与“顶真”的修辞,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常见,对于此,老师自然不能避而不谈,却也不能一味深究,应简要介绍,通晓其大概,增加学生的认识,待再次碰到,再加以适当点拨,通过必要的反复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教师只需让学生通晓“互文”的概念,能够准确翻译即可。

还有,一些语法术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也不见其踪迹,对于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提及或者干脆不介绍。

语文教学中关于名词术语的取舍,我们首先要关注“常见”二字,二要注意其对语文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还要看是否违背课标精神,过分追求系统和完整,进行概念式的灌输。

只有理性取舍,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语文的核心价值,呈现课堂的灵动之美。

五、联系迁移,强化其运用。

语文术语总是和具体的语言现象联系在一起,割裂其与语言现象的联系,往往会造成术语泛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在类似的语言环境里对这些常见术语进行联系和迁移训练,才能使学生建立稳定的知识系统。

如学生对表达技巧这一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鉴赏。

表达技巧的含义较广泛,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上。

不少学生对这些内容模糊不清,赏析思路单一,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表达技巧问题。

教师就需要联系这些术语,指导学生区分以上概念之间的区别,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迁移到同种文体其他篇章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

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

如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因而会造成认识上的混淆。

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中的举例论证又叫例证法;“比喻”、“打比方”也是一致的,“打比方”其实就是“比喻说明”。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区分为不同的分类类型,学生在认识上不统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常见术语的辨识,还要强化其在学习中的运用,特别是在练习中强化,初中阶段学生因常见术语等语文知识的匮缺造成答题概念不清、语意模糊的现象已十分普遍。

对于这些常见术语,应从三个方面分析:运用了哪些术语、结合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这种分类技巧可以迁移到不同文体的阅读鉴赏中。

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布置作文,以读带写,促进学生语文技能的及时迁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好语文常见术语意义重大,近可有效应对中考,远可增加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只要适合学生阅读需要的,且为学生所理解与运用的,我们当讲则讲,讲必讲好。

那种读来读去,就是读不出滋味,或者读出了滋味却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不是理想的阅读教学。

整理发表于《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