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一】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学案二】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
3、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牛顿第一定律1、提出问题: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伽利略认为: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
都有其理由。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阅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③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观察:记录:(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3、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2)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8、1 牛顿第一定律【目标】1、通过逐步分析能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重点】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认识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惯性现象的解释。
【难点】转变经验概念,明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律是惯性现象的规律总结。
1、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要是一个物体运动,就必须。
如果力被撤掉就会。
2、伽利略认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
3、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的速度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
6、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
第一部分:新课探究版块一:早期人们对于物体运动原因的认识。
物体为什么会运动?是人类很早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者拉它,即必须给物体一个力。
因此人的经验认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最伟大的人物亚里士多德(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亚历山大帝的老师,他的研究涉及生物、天文、气象、数学、物理等,成果非常丰富)也出现了错误,他认为:。
这个错误竟维持了近两千年。
版块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两千年的时间里,没有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任何的质疑。
直到伽利略的出现。
他第一个认识到了阻力的存在。
【理想实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同一小球从同样高的斜面上滚下来。
【特别提醒】实验中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实验记录表:表面状况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小车速度减小情况毛巾纸板玻璃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
进一步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教案(人教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牛顿第一定律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惯性的概念,以及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2.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惯性的概念,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 讲解:讲解惯性的概念,解释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3. 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硬币放在卡片上快速抽出卡片,硬币因惯性而保持原位,来验证惯性的存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的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惯性的概念,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惯性的存在。
在练习环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牛顿定律的内容,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组织一些小实验或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教案(人教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乘坐公交车的日常现象作为引入环节,因为这是一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情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阻力板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动画。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与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讲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
通过课件和实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单元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单元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解决与思考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
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
2.进行新课(1)历史的回顾教师: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
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
直到三百年前,人们才开始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提出疑问,并由伽利略和牛顿等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
(2)做课本所示实验教师:这是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它的下端又接出一块木板水平放置,木板上铺一块毛巾。
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演示,并在小车停止处放一面小旗做为标志。
画板图)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停下来?学生: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
教师:亚里斯多德认为维持运动必须有力。
现在,小车恰恰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它的运动不能维持。
可见,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不确切的。
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学生: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
(演示,用棉布表面的木板代替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小车停止处放小旗做标志)教师: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具有跟刚才实验时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了,原因是阻力小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外力的作用。
通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牛顿第一定律的普遍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掌握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3.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阻力板等,用于呈现和操练环节。
3.设计好板书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乘坐高铁、乘坐电梯等,让学生感受物体运动的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高铁上感觉不到加速和减速?为什么电梯上升和下降时我们感觉不到加速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自主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经过科学总结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上一章所学力学知识的延伸,是今后学习二力平衡、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我将分为两课时来进行学习,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包括“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牛顿第一定律”。
本课的重点是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这节课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就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且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论证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是整个初中教材内容的基础。
本节课第一课时以实验课为主,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进而进行探究。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是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在课堂中采用实验探究和推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经过了半年的物理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册书第七章力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学习该部分内容相对容易接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外力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如“外力”、“匀速直线运动”等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难点:对“外力”和“匀速直线运动”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定律的本质。
2.演示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实例图片、多媒体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学过的内容,如力和运动的关系。
然后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内容。
2.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用语言描述定律的含义。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如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空中飞翔的鸟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运动和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惯性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实验法:用于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法:用于探讨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摩擦力计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乘客需要系安全带。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惯性的概念。
同时,通过一些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 详细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含义(2) 惯性的概念及性质(3)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4)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掌握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秤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解答和解析。
6.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哪些不符合,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下列现象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并说明原因:a. 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学生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师展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记录,课件展示数据记录表格。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变【教学流程图】【教学反思】1.本节课首先利用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以发现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具体表现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给出的三种材料上,而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的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便于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
它是在学习了运动和力一些简单知识的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由“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部分组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观察、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最后又通过“惯性的应用和防止惯性的危害”将物理还原于生活。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学情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得出的。
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认识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
(二)、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推理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推理法五、教学资源教师:小车、木块、烧杯(内盛沙)、硬纸板、玻璃球、课件。
学生:斜面、玻璃球、木板、棉布、毛巾。
六、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尽力展示生活体验,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接着以大量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1)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1)我设计这节物理课的初衷,是希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我选择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阻力板等。
2. 学习材料: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资料。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讲解:向学生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不同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实施过程,觉得学生们在实验和讨论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计划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我选择了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新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例、实验探究、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实验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
会分析惯性现象、会设计惯性实验。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16面内容,知道物体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观点,并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展示评价1:用语言描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观点,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学习活动2:阅读17面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分析实验应用的方法,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学习活动3:阅读17面牛顿第一定律相关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说说你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
展示评价3:1、学生说说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认识: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否正确C.验证牛顿第一律定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经验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二)通过实验知道物体的惯性,会分析惯性现象,知道惯性的利弊。
学习活动4:(1)阅读教材第18页,说一说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2)下列各问中的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2)正在以10m/s速度运动的汽车?(3)一个正在加速的汽车,某时刻的速度是5m/s。
展示评价4:我说:学习活动5:想想议议、做做说说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解释。
展示评价5:我说我做学习活动6: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分类,利用惯性有: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有:展示评价6:我说:学习活动7: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2.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______的缘故;最后还是停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2.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2.难点:物体的惯性●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44页图12.5-1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二〕讲授新课1.牛顿第一定律〔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按照书本第45页的实验进展探究不同外表,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外表;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外表的速度一样。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外表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学生活动:〔1〕体验图12.5-4的实验〔2〕体验物体掉杯中的实验〔3〕通过观察图12.5-6,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鸡蛋魔术、套锤柄、行车跳下易摔倒、泼水、丢垃圾、车启动人后倒,刹车人前倾等等。
〔4〕阅读47读科学世界“汽车平安带〞。
〔三〕课堂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四〕布置作业1.思考书本第49页第1、2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以及惯性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惯性的存在,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惯性的判断方法。
教材还介绍了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汽车安全带的使用、运动员运动中的保护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等基础知识。
但惯性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惯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具有惯性还是失去惯性;掌握惯性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惯性的存在和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惯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的应用。
2.难点: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惯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3.探究法: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惯性的判断方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惯性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木块、篮球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惯性的存在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了解惯性现象。
2.提问:什么是惯性?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讲解惯性的概念,如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展示实验现象,如小车碰撞木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的过程及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自学导学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出问题: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进行实验: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协作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受力才能运动、C、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3、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B、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4、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速度达到3m/s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A、慢慢停下来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小于3m/sC、立即停下来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3m/s展示激励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整体构思】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预习提示】1.牛顿第一定律。
2. 惯性。
3.运动和力的关系。
4.控制变量法。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______。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的作用,力是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________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_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_______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_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经过________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二、目标定向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远一段距离停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学前反馈: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力的作用效果是。
导入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自主学习: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______。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的作用,力是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合作探究:
1、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远一段距离停下。
这是什么原因?
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
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展示交流:
1、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达标提升: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
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课后记:
第1节惯性(第二课时)
学前反馈: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的作用,力是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导入目标:
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自主学习:
1.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的缘故。
2.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________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_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_______而造成的。
3.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_惯性。
(没有/仍具有)
4.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经过________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5.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____________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
合作探究:
1、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
”乙同学说“物体没有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这两位同学的法对吗?为什么?
展示交流:
1、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
2.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3.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5.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达标提升:
1.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2.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3.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4.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