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杨氏之子》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最新版PPT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杨氏之子》导学案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演示内容长度
1489字符
总页数
32个
5个
27个
x页
目录 CONTENTS
01 一、揭示课题,解读 课题,迁移运用
03
三、定格对话,品味 聪慧,读出韵味
五、引出《世说新
置作业
1.张吴兴:即张玄之。 字希祖,东晋人。 曾...
2.因:因此。
3.窦:孔,洞。 4.耳:语气词。
THANK YOU
用。
1.师生对读,体味 巧妙。
3.品味“应声答 曰”,回击聪慧,
念出“韵...
(1)创设情境,师 生角色定位后合作对
话。
(2)结合情境,对 词句再解读。
(3)对读词句,体 味聪慧。
(4)引导学生从对 话中去发现巧妙之处。 (...
(2)指导学生带 着不同的语气,读
出意味。
(1)比较朗读: 对比读体味语气的
05 语》,拓展阅读,布 置作业
02 二、读懂字词,读准 停顿,读通古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四、对照古今文,背 诵古文
01
一、揭示课题,解读 课题,迁移运用
1.今天,我 们来学习一 篇古文,读 读题目,...
2.这是古人 的说话方式, 请你也试着 用这种...
01
二、读懂字词,读准 停顿,读通古文
01
1.放声自由 读课文,争 取把文章读 通顺。
不同。
(3)再造情境, 迁移运用“未闻”
(2)由“应声答 曰”,再次回扣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予以回敬。
本文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一般会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读通课文。
2、创设情境,通过朗读,体会杨氏子应答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对“杨氏子”“未闻”的迁移运用。
4、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文言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精妙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0 杨氏之子(第1课时)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出示小古文,介绍自己。
投影:敝姓董,名雪琴,上外秀洲一教书匠是也。
无万贯家财,唯学生千百。
喜听歌,亦好旅行,常盼足遍中原,尽览群峰。
吾年幼时好乒乓,屡战屡败,亦屡败屡战,真可谓斗志昂扬,常使伙伴笑掉大牙。
吾常怀凌云之志,恒念忧教之心,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平生之愿也!2、指名交流:老师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通过这段话你对我有了哪些了解3、明确文体:这是老师用文言文跟大家简介自己(板书)文言文【过渡】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揭示课题,明了题意。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氏:姓氏。
之:的。
子:孩子,可以是男孩子也可以指女孩子。
课文中是指儿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一、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通过课题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说的是谁的故事?(这篇课文说的是姓杨的家的孩子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氏是姓氏的意思,之是的意思)2、现在我们来以这种古代的说话方式来介绍一下自己(某氏之子女)3、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关于杨氏之子的故事,那么你还想知道什么?(1、文中说的是关于杨氏之子的什么故事?2、杨氏之子是个怎么的孩子?3、杨氏之子与谁之间发生了故事?……)好的,大家提出的都是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逐一解决。
4、通过看题目,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古人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平时我们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接下来,我们自己把这篇文章出声读一读,看看课文中的字音能否能读准确,文章能否读通顺。
2、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2——3人)3、一起看大屏幕,蓝色字部分为应注意的字音:为(we ì),因为他的解释为给;应(y ìng),他的解释为回应,回答。
红体字应注意的写法:梁、惠、乃(笔顺)、曰(字形,与日的区别)三、交流表达,汇报收获(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我们要想把文言文研读透彻,单纯掌握这些字音是不够的,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中的注释,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读通、读懂,遇到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
2、大家是通过什么办法把这篇文章弄明白的?(结合书中的注释)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办法,还有其他的吗?(查词典,参考全解)谁能告诉大家,工具书帮你解决了对哪个字或词的理解,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为设果的设,我了解到它是摆设的意思2、老师我学到的是文中的“家禽”这个词与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意思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是家里养的一些小动物,而文中的家禽应该分开来理解,家就是指家里,禽是指鸟,所以应该解释为您家的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言艺术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难学,但学生却兴趣十足,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初步感知文言文,了解阅读古文的一些方法,能读、敢读文言文,并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倡导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借助注释和上下文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感受中国五千年的语言魅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对于初尝文言之味的小学生而言,更应该多读少讲。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并通过多次地朗读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使孩子们被祖国的语言魅力而折服。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通过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回答的巧妙之处。
【学习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机智。
【学习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机智问答的故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初识语言的艺术1、读周恩来机智问答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媒体出示周恩来机智问答故事,请生阅读后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师: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人一出现,语言也出现了,但能说话并不意味着会说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21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课题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课前准备1.准备《世说新语》这本书中的相关篇目;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2.搜集本文作者的相关资料,搜集富有哲理的风趣、幽默的小故事。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入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幽默小故事:周恩来幽默故事之“派克”的来历。
2.过渡,引出课题。
3.介绍文章的体裁,了解作者及作品出处。
1.自由读幽默故事,读后说一说周恩来的幽默体现在哪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齐读课题,说出课题的意思。
3.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作者及《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
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调动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二、初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课文(标出停顿线),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1.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听老师范读,给课文划分停顿。
3.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4.练习朗读,读后评价。
1.课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要指导学生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ɡ。
2.学生在朗读时,特别要指导学生注意停顿的恰当。
三、读懂 1.引导学生读文思 1.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1.学生在汇报对课文故事(用时:18分钟) 考: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2.全班汇报,交流课文的意思。
3.多种形式的朗读。
理解文中的每一句话。
再小组合作,交流课文的意思。
2.说一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
3.多样朗读课文。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结合句子,借助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背诵课文。
(重点目标)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难点目标)学习方法教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引言俗话说:“聪明的人用心说话,愚笨的人用嘴说话。
”“会说的想到说,不会说的抢到说。
”由此可见,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学习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
现在,我们先来认识“杨氏之子”,看看杨家九岁的小孩子是怎样和大人交流的,从中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2、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二、读通课文1、范读: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三、理解课文大意1、自主理解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先试一试。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四人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6、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7、小结。
五、熟读成诵1、你们的体会很深刻,如果现在朗读课文,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请一个同学读。
2、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 ,一起背一背。
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3、全班背诵。
六、拓展1、给公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七、总结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10 杨氏之子(儿子)孔君平:此是君家果。
杨梅---杨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孔聪惠。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
如果是毛君平,你会答。
2、课文中的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明。
五、背诵课文☆☆☆
■点拨总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检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七、交流课前搜集的精妙、富有智慧的语言:☆☆☆
这节课,我一共获得了颗☆!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五年级执教:张伶俐
■学习目标
1.我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我能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并背诵课文。
★3、我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学会搜集精妙、富有智慧的应对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精妙、富有智慧的应对语言
关注生活中有趣的提示语和广告语
1、解释加点的词语,说说句子的大意。☆☆☆☆☆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3)为设果,果有杨梅。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全班交流
■展评提升
四、对比感悟☆☆☆☆☆
1、“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自学探究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我能简介课文的出处。☆
3、我能读准字音。☆☆
梁()惠()诣()
乃()曰()禽()
4、我能把字写漂亮。☆☆☆
5、我能注意恰当的停顿、读通课文。☆☆
■合作交流
(完整word)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结合句子,借助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背诵课文。
(重点目标)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难点目标)课前准备1、试读课文三遍。
2、将下面的词语意思写在课文中。
(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
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
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
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7)未闻:没有听说。
未,没有;闻,听。
(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
禽,鸟类.3、将文后词语注释的意思写在课文之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俗话说:“聪明的人用心说话,愚笨的人用嘴说话.”“会说的想到说,不会说的抢到说。
"由此可见,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能言善辩,有时胜过千军万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学习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
现在,我们先来认识“杨氏之子”,看看杨家九岁的小孩子是怎样和大人交流的,从中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解释课题:“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之”:语气助词,相当于现在的“的”。
“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导朗读,把握语感1、教师范读课文两遍,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做停顿标注。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杨氏之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课前准备
1.准备《世说新语》这本书中的相关篇目;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1.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回顾: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生在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两个人物,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进行概括。
二、细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体会孩子的聪明。
(1)引导学生关注“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
2.齐读课题,说出课题的意思。
3.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作者及《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
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调动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二、初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课文(标出停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1.交流搜集的古今笑话。
2.推荐阅读。
1.说一说自己搜集的有关于语言艺术的古今笑话。
2.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
有条件的可以举办《世说新语》故事会,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探究“客人”的幽默。
3.想象孔君平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两个生字,会写“梁、诣、禽”三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回忆旧文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我听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了《自相矛盾》。
谁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2.揭示新课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来,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3.理解课题氏,姓氏。
之,的。
完整意思为姓杨人家的孩子。
4.了解出处《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义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是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
二、走近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预设:(1)夫子与孔君平的混淆。
夫子是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君平。
(2)杨父的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杨父有没有在场。
(3)本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出了杨家孩子。
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孩子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3.再读课文(1)自由朗读,试着将停顿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请同学分享停顿的理由,大家一起讨论是否恰当。
(3)纠正朗读,在文中划出正确的朗读停顿线。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21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课题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课前准备1.准备《世说新语》这本书中的相关篇目;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2.搜集本文作者的相关资料,搜集富有哲理的风趣、幽默的小故事。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入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幽默小故事:周恩来幽默故事之“派克”的来历。
2.过渡,引出课题。
3.介绍文章的体裁,了解作者及作品出处。
1.自由读幽默故事,读后说一说周恩来的幽默体现在哪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齐读课题,说出课题的意思。
3.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作者及《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
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调动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二、初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课文(标出停顿线),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1.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听老师范读,给课文划分停顿。
3.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4.练习朗读,读后评价。
1.课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要指导学生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ɡ。
2.学生在朗读时,特别要指导学生注意停顿的恰当。
三、读懂故事(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2.全班汇报,交流课文的意思。
3.多种形式的朗读。
1.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中的每一句话。
再小组合作,交流课文的意思。
2.说一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
3.多样朗读课文。
同桌互读,分角色读,齐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1课《杨氏之子》导学案(定稿)
XX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21.《杨氏之子》课后练习一、用“√”画出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1.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zhǐ yì)。
2.我们要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 liáng( )之材。
3.徐悲鸿的画作题材广泛,在人物、花卉、飞 qín( )走兽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二、选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填序号)1.甚聪惠.。
( )A.恩惠。
B.实惠。
C.同“慧”,智慧。
2.乃.呼儿出。
( )A.是。
B.就,于是。
C.你,你的。
3.孔君平诣.其父。
( )A.造诣。
B.拜访。
C.到某人所在的地方。
三、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x)。
1.《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题目中的“之”表示“到,往”。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指的是看病的大夫。
( )3.这则文言文主要通过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风趣。
()4.孔君平话语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利用姓氏做文章,由杨梅想到“杨”姓。
()5.“此是君家果”中的“君”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都是对人的敬称。
()6.课文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展开叙述的,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
()四、课外阅读。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瑾①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②。
一日,孙权大会③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④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⑤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⑥坐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注释】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兄长。
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3会:聚集。
4 题:书写,题写。
⑤益:增加。
⑥举:全部。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题其.面日。
(指“驴”)B.因听.与笔。
(听从)C.举坐.欢笑。
(坐下)D.权乃.以驴赐恪。
(于是,就)2.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诸葛恪化解父亲所面临的尴尬局面的巧妙做法是,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计一、活读破题,感受文言趣味师:中国有句古话叫“温故而知新”。
学习今天的古文之前咱们先来背背刚刚学过的古诗。
(课件逐一出示古诗词《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生背诵。
)师:你们看,这里既有“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牧童,也有“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两小童,还有那个无聊地在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相信无论哪一位都特别让你羡慕和感叹。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个小孩儿,一起读课题《杨氏之子》。
(解课题,指导朗读)二、初读感知,渗透文言学法1、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大声朗读课文,师生交流。
2、解决难读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明确: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和插图读懂古文。
3、示范朗读,交流节奏,齐读课文。
三、再读明意,提炼文言特点1、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国籍、年龄、姓氏、特点,简洁精炼)2、用介绍杨氏之子的方法介绍同桌,学以致用。
3、体会古人称呼的丰富。
杨氏之子(儿、君、其);孔君平(夫子、孔)4、理解古今异义词:家禽(家里养的鸟;古文独自成词)5、朗读体会四、品读对话,体会言语妙处1、课文哪句话最能体现杨氏之子“甚聪慧”?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加上未闻,更加委婉)师生分角色表演体会,体会杨氏之子的有教养2、体会孔君平的逗趣和杨氏之子的聪慧杨梅是杨家果,孔雀是孔家禽3、拓展游戏:柳夫子、黄夫子五、熟读成诵,推荐《世说新语》1、指明学生朗读课文。
2、大屏幕呈现课文(去掉称呼),请学生读课文3、去掉起因、经过、结果,读课文。
4、全班背诵课文5、介绍《世说新语》,课下阅读其中有趣的小故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2】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会写梁、惠、诣、乃、曰、禽等六个字,会认读“惠、曰、禽”等三个字。
能正确读写“聪惠、家禽”等词语。
初步了解文字古今含义的差异,“因地制宜”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结合和句子来正确体会古文字含义。
在充分了解文言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人物语言中的关键文字体会人物语言中“礼尚往来”的艺术与智慧。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熟读成诵。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意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读通,读懂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体会的精华与内涵。
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本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是文言文,这给初次接触此类体裁的学生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朗读,深读,多读。
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学习模仿,进而达到提升朗读能力,扩充语文知识,拓展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熟读成诵。
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古文字含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语言的精妙和艺术。
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
了解《世说新语》意图与依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词句的理解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困惑,而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感受内在的基础。
面对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读。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如庖丁解牛般把打散、整合,在读中思与悟。
三、教学环节安排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串联课文。
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与得体,感受人物的机智与幽默。
步骤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
.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杨氏之子》导学案
学
习
流
程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新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二、探究合作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三、自我提升
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足以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梳理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21课导学案(2课时)
班级
时 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
内容
21.杨氏之子
课 型
新授课
上课人
学习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21杨氏之子第一单元知识归类一、会写词语昼夜 耕耘 报晓 蝴蝶 蚂蚱 樱桃 锄头 承认 蜻蜓 随意 嗡嗡 拔河 铲平 割舍 拴住 水瓢 闲逛 圆滚滚 明晃晃 沧海桑田 二、辨字组词 ⎩⎨⎧昼(白昼)旮(旮旯) ⎩⎨⎧耘(耕耘)耕(耕种) ⎩⎨⎧桑(桑树)叠(折叠) ⎩⎨⎧晓(报晓)浇(浇花) ⎩⎨⎧蝴(蝴蝶)糊(糊涂) ⎩⎨⎧蚂(蚂蚱)妈(妈妈) ⎩⎨⎧蚱(蚂蚱)炸(爆炸) ⎩⎨⎧嗡(嗡嗡)翁(老翁) ⎩⎨⎧樱(樱花)婴(婴儿) ⎩⎨⎧拔(拔草)拨(拨打) ⎩⎨⎧铲(铲子)产(产生) ⎩⎨⎧割(收割)瞎(瞎说) ⎩⎨⎧锄(锄头)助(帮助) ⎩⎨⎧拴(拴住)栓(门栓) ⎩⎨⎧瓢(水瓢)飘(飘散) ⎩⎨⎧逛(逛街)狂(疯狂) 三、多音字供⎩⎨⎧ɡònɡ(供品)ɡōnɡ(提供) 晃⎩⎨⎧huǎnɡ(晃眼)huànɡ(摇晃) 燕⎩⎨⎧yān(燕京)yàn(燕子) 兴⎩⎨⎧xìnɡ(兴致)xīnɡ(兴奋) 骨⎩⎨⎧ɡǔ(骨气)ɡū(花骨朵) 分⎩⎨⎧fèn(分外)fēn(分别)折⎩⎨⎧zhé(折断)shé(折本)zhē(折腾) 抹⎩⎨⎧mā(抹净)mǒ(抹黑)mò(抹墙)四、近义词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阴凉—阴冷 承认—认可 孤单—孤独 陪衬—衬托澄澈—清澈稀罕—稀奇郑重—慎重骨气—气节欺凌—欺辱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水天一色)不可胜数—不计其数顶天立地—高耸入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乐此不疲—其乐无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离乡背井—流离失所无边无垠—无边无际良辰美景—吉日良辰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五、反义词新鲜—腐烂漂亮—丑陋承认—否认黑暗—光明漂泊—定居偶尔—经常稀罕—平常郑重—随便澄澈—混浊马马虎虎—一丝不苟不可胜数—屈指可数恍然大悟—百思不解乐此不疲—浅尝辄止离乡背井—安居乐业良辰美景—月黑风高六、成语1.成语盘点光芒四射不可胜数顶天立地恍然大悟烟波浩渺乐此不疲相映成趣离乡背井茂林修竹良辰美景2.成语接龙光芒四射→射人先射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众一心→心口不一→一扫而光顶天立地→地久天长→长年累月→月光如水→水涨船高→高枕无忧→忧国忧民→民安国泰→泰山压顶3.成语拓展形容数量多的成语不可胜数不计其数恒河沙数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七、诗文佳句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21《杨氏之子》
21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课题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1. 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教学目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恰当的语气读好人物对话。
背诵课文。
3.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1. 准备《世说新语》这本书中的相关篇目;制作教学课件。
( 教师)课前准备2. 搜集本文作者的相关资料,搜集富有哲理的风趣、幽默的小故事。
( 学生)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入题( 用时:5 分钟)二、初读课文( 用时:15 分钟)三、读懂故事( 用时:18 分钟)四、小结收获( 用时:2 分钟) 1. 课件出示幽默小故事:周恩来幽默故事之“派克”的来历。
2. 过渡,引出课题。
3. 介绍文章的体裁,了解作者及作品出处。
1.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 教师范读。
3. 课件出示课文( 标出停顿线)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4. 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1. 引导学生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2. 全班汇报,交流课文的意思。
3. 多种形式的朗读。
1. 组织学生谈学习收获。
2. 布置作业。
1. 自由读幽默故事,读后说一说周恩来的幽默体现在哪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齐读课题,说出课题的意思。
3. 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作者及《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了解。
1. 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认真听老师范读,给课文划分停顿。
3. 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4. 练习朗读,读后评价。
1. 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中的每一句话。
再小组合作,交流课文的意思。
2. 说一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
3. 多样朗读课文。
同桌互读,分角色读,齐读。
1. 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调动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品课件之《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杨氏之子》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梁、惠、诣、乃、曰、禽等六个字,会认读“惠、曰、禽”等三个字。
能正确读写“聪惠、家禽”等词语。
2、初步了解文字古今含义的差异,“因地制宜”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结合文章和句子来正确体会古文字含义。
3、在充分了解文言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人物语言中的关键文字(如:杨、孔、君、夫子等)体会人物语言中“礼尚往来”的艺术与智慧。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熟读成诵。
5、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意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读通文章,读懂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体会文章的精华与内涵。
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本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是文言文,这给初次接触此类体裁文章的学生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朗读,深读,多读。
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学习模仿,进而达到提升朗读能力,扩充语文知识,拓展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重
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熟读成诵。
感受文言文的文章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古文字含义,在读的过程
中体会到人物语言的精妙和艺术。
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
了解《世说新语》意图与依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词句的理解
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困惑,而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感受文章内在的基础。
面对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读。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如庖丁解牛般把文章打散、整合,在读中思与悟。
三、教学环节
安排(包括具体方法手段)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串联课文。
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与得体,感受人物的机智与幽默。
步骤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
1.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几
句名言与我们平时学习的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0课,读一读,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讨论)师归纳:像这样的语言就听“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听“文言文”,也听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
(板书:10杨氏之子) 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读说意思,师归纳) 3.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
(生用文言介绍自己)(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法既能复习旧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曾经学过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没有惧怕的心理,并且能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
2,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步骤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
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
老师最喜欢读书姿势标准的同学。
开始读吧。
生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2、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
3、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请看大屏幕。
先听老师读好吗?谁愿意给老师点评。
4、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5、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
(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设计理念与意图:学生初步掌握朗读文言文的方法与技巧,读准文章,在不断读的过程中“读通”课文。
步骤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1、借助课前预习、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要求:把关键文字注释发到文中,尝试理解句意。
)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
(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字词,引起学生注意)预设:(1)甚聪惠:非常聪慧。
惠,通假字,通“慧” (2)诣其父:拜访他的父亲。
诣,拜访,拜见。
其,他的。
(3)为设果:(杨家小孩)为他摆上水果。
(4)以示儿:以便给小孩看。
(5)君:您。
古时敬称。
(6)应声:马上立刻。
(7)未闻:没听说。
闻,听,
听到。
(8)禽:鸟。
(9)夫子:有“老师、校长、精通儒家经典的人”的很多含义,同时,在古代还是“对男子的尊称。
3、用现代语言翻译课文。
4、熟读成诵。
设计理念与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进而能更好的感受人物特点,体会语言的精妙。
步骤四: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预设: 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2、一个“未闻”,孔雀和你不是一家,那杨梅和我也不是一家。
3、(如果换成“孔雀是夫子家禽”好不好?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个“未闻”,婉转的回答,既表达了对孔君平的尊敬,又不失机敏,加以反击。
(1)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
(2)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杨氏子,在下柳君平。
(板书:柳)师手指着杨梅说道:此是君家果。
学生应对: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
(板书:梅)手指着杨梅对你说道:此是君家果。
学生应对: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对“未闻”的品读,而后再有滋有味地读。
在此情境中,迁移运用“未闻??”这样一个古文中较为典型的语言现象,增强了学习古文的情趣,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了很好的诠释。
)
2、角色对话两名同学分角色读文中人物的对话。
(方式:直接读原文,或用现代语言来进行对话)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感受人物特征。
在不断研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物语言的智慧与艺术。
步骤五:发挥想象,填补空白。
导语:这么聪明的小孩,他说话时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孔君平听完小孩的话以后会是什么反应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
意图:通过想象,场景置换,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步骤六:拓展阅读出示《世说新语》中的《徐孺子赏月》大致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语言的妙义步骤七:升华感悟
1、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
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
2、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好吗?(看大屏幕)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课外搜集一两则《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
)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