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渐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

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高效、灵活为特点,其中储能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储能技术能够平抑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消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旨在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的功能进行全面的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储能技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将重点分析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功能,包括能量存储与释放、功率平衡、频率调节、电能质量控制等。

还将探讨储能技术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撑微电网和虚拟电厂运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展望部分,本文将分析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成本降低、规模化应用等方面。

同时,还将探讨储能技术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促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和作用。

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将为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的综述与展望旨在加深对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功能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与挑战清洁低碳: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如光伏、风电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实现电力生产的清洁化和低碳化。

柔性灵活: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智慧融合:新型电力系统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难度。

新能源并网消纳和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难度: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能源的耐受能力较为脆弱,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表2.微电网研究对比 4. 微电网在我国的发展 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古的份额还比较小 但是随着电力负荷的 快速增长,电力市场的推行,以及分布式发电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 展,分布式发电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有实质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a 为城市配电网的工业、商业、企事业以及居民等用户提供电力 主 要发电形式为小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以及太阳能发电等。 b 为农业、山区、牧区以及偏远用户提供电力 主要发电形式为小型 燃气轮机、风力发电、化学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 c 用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城市主要表现在为居民小区、商用楼宇等 提供制冷、供热以及供电等综合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为 住户实现废物处理利用、供气以及供电等生态能源循环体系的建立。 d 利用分布式发电启动快、分布广、发电调节容易等特点,为电力 系统的紧急控制提供后备容量以及事故后的支撑点和启动点,通过分布 式电源与大电网的相互补充、协调 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中国尚未提出明确的微电网概念, 但微电网的特点适应中国电力发 展的需求与方向, 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体现在 a 微电网是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形式。“十一五”规划已将 积极推动和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中国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一方 面 充分利用可再 生能源发电对于中国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开发西部、解决农村用 能及边远 区用电、进行生态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
表1.三菱公司对微电网的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从表中可看出, 以传统电源供电的独立电力系统也被归人微电网研 究范畴, 大大扩展了美国CERTS对微电网的定义范围。基于该框架, 目 前日本已在其国内建立了多个微电网工程。此外, 日本学者还提出了灵 活可靠性和智能能量供给系统 FRIENDS-----flexible reliability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energy delivery system , 其主要思 想是在配电网中加人一些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 利用FACTS控 制器快速、灵活的控制性能, 实现对配电网能源结构的优化, 并满足用 户的多种电能质量需求。目前, 日本已将该系统作为其微电网的重要实 现形式之一。 多年来, 新能源利用一直是日本的发展重点。为此, 日本还专门成 立了新能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NEDO)统一协调国内高校、企业与国家重 点实验室对新能源及其应用的研究。NEDO在微电网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 多成果。日本对微电网定义的拓宽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控制、能源 利用等研究, 为小型配电系统及基于传统电源的较大规模独立系统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微电网在欧洲以及其它各国的发展 电力市场需求、电能安全供给及环保等角度出发, 欧洲于2005年提 出“ 聪明电网”计划, 并在2006年出台该计划的技术实现方略。作为 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 该计划指出未来欧洲电网需具备以 下特点 a 灵活性。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 电力需 求。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微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流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架构,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直流微电网以其高效、灵活、可靠的特点,在分布式能源接入、能源互联网构建以及智能电网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对直流微电网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微电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明确了研究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文章重点围绕直流微电网的拓扑结构、控制策略、能量管理、保护技术、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运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拓扑结构方面,介绍了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在控制策略方面,探讨了集中式控制、分布式控制及混合控制等策略的优缺点;在能量管理方面,分析了能量调度、储能系统优化配置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保护技术方面,研究了直流微电网故障特性及保护策略;在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运行方面,提出了提高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本文还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直流微电网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直流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现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广泛应用,直流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直流微电网以其高效、灵活、可靠的特点,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关于直流微电网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直流微电网的拓扑结构设计是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

目前,常见的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有放射式、环式、网状等。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直流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性以及运行灵活性。

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研究综述

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研究综述

第 39 卷第 1 期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Vol. 39 No. 1 2024 年 1 月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n. 2024引用格式:颜勤,余国翔.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24,39(1):1‑12.Citation:YAN Qin,YU Guoxiang.Research review on microgrid of integrated photovoltaic‑energy storage‑charging station[J].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39(1):1‑12.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研究综述颜勤,余国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摘要:为解决电动汽车及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和新能源高效利用的问题,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其各单元间源荷储协同交互机理及优化调控策略也成为智能电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光储充放+智能建筑”的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模式因其源荷储一体化、供需互补、灵活调度等特征,成为中国节能减碳、能源转型的发展重点。

考虑到其微电网运行模式所要面对的分布式能源强不确定性、孤岛并网运行状态下交互机理不明等挑战,对光储充建一体站微电网各单元模块、关键技术、运行状态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光储充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要面对的挑战。

研究成果对挖掘经济激励下各类需求响应资源的调控潜力,保障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参考意义。

关键词:微电网;需求侧响应;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光伏功率预测DOI:10.19781/j.issn.1673‑9140.2024.01.001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673‑9140(2024)01‑0001‑12 Research review on microgrid of integrated photovoltaic‑energy storage‑charging stationYAN Qin, YU Guoxiang(School of Electrical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Abstract: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new energy sources on th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operations and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the integrated photovoltaic-energy storage-charging model emerges.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optimized control strategies among its individual units have also become key issues urgently needing resolution in smart grid developmen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generation, load, and storage, mutual complementarity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flexible dispatch,the photovoltaic-energy storage-charging (PV-ESS-EV)integrated station micro-grid (ISM)mode,incorporating "PV- PV-ESS-EV + intelligent building" features,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energy conservation,carbon reduction,and energy transition in China.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operational mode of microgrids, such as the strong uncertainty of 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 and the unclear interaction mechanisms during islanded and grid-connected operation,various aspects of the PV-ESS-EV ISM are reviewed,including its unit modules,key technologies,and operational states. Additionally,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PV-ESS-EV is summarized whil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re discussed, and the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are examined.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xploring the regulatory potential of various demand-response resources under economic incentives,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grid supply,and serving a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micro grid; demand response; electric vehicle;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photovoltaic power forecasting收稿日期:2022‑06‑25;修回日期:2022‑08‑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307080);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2B0318);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kq2208230)通信作者:颜勤(1988—),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运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cn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24年1月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战略的逐步实施,高渗透率新能源并网将成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形态。

微电网储能技术

微电网储能技术

微电网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还可以用于电力调峰。

电力系统中,负荷的波动会导致电网频率的波动,而储能系统可以在负荷较低时储存电能,在负荷较高时释放电能,从而平衡电网负荷,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

这种电力调峰的作用对于微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储能技术的类型和特点2.1 储能技术的类型目前,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技术、机械储能技术、电动机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等。

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2.2 储能技术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

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等特点,但是成本较高;机械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但是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电动机储能技术具有高效率、快速响应等特点,但是成本较高;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等特点,但是能量密度较低。

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进行应用。

3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案例3.1 微电网储能系统在某工业园区的应用某工业园区采用微电网储能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燃气发电进行电力供应,储能系统储存多余的电能,当负荷较高时释放电能,实现了电力的平稳供应。

该系统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节约了能源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3.2 微电网储能系统在某远郊居民区的应用某远郊居民区供电不稳定,经常出现停电现象。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该居民区采用微电网储能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进行电力供应。

当停电时,储能系统可以为居民区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保证了居民的生活用电。

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还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结论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储能系统可以提供短时供电、电力调峰等功能,对于微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应用。

微电网系统的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微电网系统的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微电网系统的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从储能双向变流器在微电网中的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案等内容,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拓扑系统结构,分别针对并网运行控制、离网运行控制,以及并离网切换等过程的控制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解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100kW储能双向变流器的运行试验,验证了变流器同期并网、主动离网、被动离网三个过程的运行性能。

试验结构表面,采用了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的储能双向变流器能量双向流动,又满足储能系统与电网之间动态匹配以及功率调节和状态切换,各方面性能优异,在实际应用上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储能双向变流器、清洁能源、微电网、分布式发电1、引言本文阐述了储能双向变流器是应用在储能环节,是风光储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系统的核心关键设备。

储能双向变流器以双向逆变为基本特点,具有削峰填谷、应急电源、无功补偿、电能质量控制等功能且适合智能电网建设的并网变流器。

该设备能有效调控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资源,很好地平衡昼夜及不同季节的用电差异,保障电网安全;能够在并网系统、孤岛系统和混合系统等不同的场合下应用,适用于各种需要动态储能的应用场合,电能富余时将电能存储,电能不足时将存储的电能逆变后向电网输出,同时在微网中起到主电源作用,稳定微电网中的电压和频率。

双向储能变流器是储能技术运用的主要前提和实现电网互动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2、工作原理储能双向变流器主要由控制单元、直流单元、双向变流单元、连接电抗器和变压器等组成。

控制单元根据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指令,通过DSP产生一系列空间矢量脉冲调制信号(SVPWM),驱动双向变流单元工作,使储能系统并网时具有较高动-稳态充放电控制性能;作为微网主电源运行时,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采用功率环、电压环和电流环的三环控制策略,保证P-Q控制和V-F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之间的快速平滑切换。

储能变流器既满足能量双向流动,又满足储能系统与电网之间动态匹配以及功率调节和能量转换。

微电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概述

微电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概述

微电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概述为了推广中小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微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高度重视。

文章简要介绍了微电网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从结构设计、运行与控制策略、安全机制与经济运营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微电网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结合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分析和阐述了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标签:微电网技术;分布式发电;可持续发展微电网(Micro-Grid)通常也译作微网,是一种集合了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等的新兴网络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大电网建设来说,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保护、控制、管理的自治系统,而且除了孤立运行,还能够实现和外部网络的连接。

其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多个分布式电源以及对应的负载按照一定的网络拓扑方法构建的新型网络,并且借助于静态开关实现和传统电网进行连接,因此微电网的开发以及延伸技术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组网,能够实现多种能源形势的供给组织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的提高,是当前最为有效的主动式配电网方式,同时也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度的重要技术。

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其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形势。

1 微电网技术的基本特征微电网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究而且已经在概念验证、方案控制、运行特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突破。

近两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我国也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已经开展的微电网示范工程30个,涉及的类型广泛。

从目前来看微电网有着几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微型,微电网电压等级一般较低(多数为10kV以下),系统规模通常在兆瓦级以下;清洁,微电网多以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主要的内部能源,或者是围绕清洁能源利用;自治,能够通过内部电源实现全部或者部分自治;友好,可以缓解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给电网的冲击和影响。

2 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就运行特性来看微电网与传统电网有着明显的区别,微电网运行控制的核心就是如何协调其内部的逆变电源。

分布式能源系统常用储能技术综述

分布式能源系统常用储能技术综述

分布式能源系统常用储能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其灵活、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形式。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储能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平衡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时空差异,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增强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常用的储能技术进行综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常用的储能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以及混合储能等。

我们将对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技术概览。

本文还将关注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以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储能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储能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平抑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波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

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这类储能方式通常具有较大的储能容量和较长的储能时间,但受地理环境和空间限制较大。

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这类储能方式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磁储能则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和超导储能等,这类储能方式具有快速充放电、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

在选择储能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环境影响、安全性以及应用场景等因素。

例如,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可能更加适用,因为它们能够快速响应能源供应的波动,并且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微电网储能技术

微电网储能技术

微电网储能技术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

但是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而电网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使得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不断增大,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

并且现阶段用户对电能质量和电力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环境和政策因素使这种传统的大电网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负荷的要求。

鉴于上述问题,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殊电网形式:微电网。

而储能系统作为微电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

微电网可被看作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它可以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保证电压降的修正或者提供不间断电源。

微电网可以满足一片电力负荷聚集区的能量需要,这种聚集区可以是重要的办公区和厂区,或者传统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太高的远郊居民区等。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不高,断电事故时有发生,然而提高可靠性的成本又相当昂贵。

如果在负荷集中的地方建立微电网,并利用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当出现短时停电事故时,储能系统就能为负荷平稳地供电。

因而,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不乱性以及供电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太阳能、风能等无净化可再生能源储存在储能系统中,适时提供电能,不需求投资大的发电站,也不需求复杂的输送电网,是一种投资少、又能有效应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措施。

1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1.1提供短时供电微电网存在两种典范的运行模式: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

在正常情形下,微电网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发生电能质量事件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独立运行。

微电网在这两种模式的转换中,每每会有一定的功率缺额,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的储能装置储存能量,就能保证在这两种模式转换下的平稳过渡,保证系统的不乱。

在新能源发电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经常没有电能输出(光伏发电的夜间、风力发电无风等),这时就需求储能系统向系统中的用户持续供电。

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1 .Fa c u l t y o f Au t o ma t i o n。Gu a n g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Gu a n g z h o u,Gu a n g d o n g 5 1 0 0 0 6 ,Ch i n a ;2 .S t a t e Gr i d
第2 7卷 第 2期
2 0 1 4年 2月
广 东 电 力
GUANG D0NG ELECn t I C POW ER
VO l l 2 7 NO . 2 Fe b . 2 0 1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2 9 0 X. 2 0 1 4 . 0 2 . 0 0 3
了储 能 技 术 的优 化 配置 、运 行 策略 、控 制 策略 和 复 合 储 能 系 统 的 研 究进 展 ; 最后 指 出 目前 微 网 中 的储 能 技 术研
究存在的 问题 以及 未来发展趋 势。 关键词 :微 网;储能技术 ;优化 配置 ;运行 策略 ;控制 策略 ;复合储 能技 术 中图分类号 :T M7 2 7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2 9 0 X( 2 ( 】 1 4 ) O 2 . 0 0 1 1 - ( ) 6
Ab 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l y s u m ma r i z e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o f e n e r g y s t o r a g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mi c r o g r i d a n d s t a t u s q u o o f c o m— mo t r e n e r g y s t o r a g e d e v i c e s a n d c o mp a r e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v a r i o u s k i n d s o f e n e r g y s t o r a g e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S e c o n d l y,i t s t a t e s

新型电网-微电网(Microgrid)研究综述 - 副本

新型电网-微电网(Microgrid)研究综述 - 副本

一76一继电器术(DistributedStorage),通过储能装置储存分布式电源的多余的能量,如超导线圈、储能电容器及储能能力巨大的超级电容器和飞轮等等。

通过对上述技术展开研究得到的系列成果,并结合电力系统用户对电能质量(PowerQuality)的要求和电力系统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将上述技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特殊电网形式一微型电网(MicroGrid)【6】。

目前,国际上对微型电网的定义各不相同【6 ̄1…。

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ConsortiumfbrE1ectricReliabilityTechn0109ySolutions)给出的定义为: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型电源共同组成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的要求。

欧盟微电网项目(EuropeaIlCo舢【11issionProjectMicro—grids)给出的定义是: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微型电源,分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种,并可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UIliversitvofWisconsin—Madison)的R.H.hsseter给出的概念是:微电网是一个由负载和微型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对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

这种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来描述微电网的操作;微电网可被看作在电网中一个可控的单元,它可以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对用户来说,微电网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通过利用余热提供更高的效率,保证电压降的修正或者提供不问断电源。

图1是威斯康新大学新能源实验室的微电网结构图。

综合以上,并结合我国电网的实际状况,本文可以得出微电网的定义:能量来源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类型可为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内燃机(GasEngine)、燃料电池(FuelCeU)、太阳能电池(PVP甜lel)、风力发电机(WindGenerator)、生物质能(BiomassEnergy)等;系统容量为20kw~10Mw;网内的用户配电电压等级为380V,或者包括10.5kV;如与外部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电压等级由微电网的具体应用等情况而定。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微电网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解决电力系统众多问题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所以分布式发电是21世纪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电网中分布式发电系统数量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装置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应用的日益广泛,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电网的负荷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问题不断的增多。

解决当今电力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头等的问题。

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向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的方向发展。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各种分散布置的、小容量的发电技术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分布式发电已成为一股影响电力工业未来面貌的重要力量。

1) 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需要。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因此,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备受关注,快速发展并开始规模化商业应用,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大都是小型的、星罗棋布的。

2) 保护环境的需要。

CO2 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

为保护环境,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纷纷立法,扶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其他清洁发电技术(如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 ,有利地推动了DG的发展。

3) 天然气发电技术的发展。

对于天然气发电来说,机组容量并不明显影响机组的效率,并且天然气输送成本远远低于电力的传输,因此比较适合采用有小容量特点的DG。

4) 避免投资风险。

由于难以准确地预测远期的电力需求增长情况,为规避风险,电力公司往往不愿意投资大型的发电厂以及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

此外,高压线路走廊的选择也比较困难。

这都促使电力公司选择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DG项目来就地解决供电问题。

在国际上,DG 的发展方兴未艾。

在美国,1978 年修改了《公共事业法》,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各电力公司接受用户的小型能源系统,特别是热电机组并网;2000 年,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占总装机容量的7 %,预计到2010 年将占其总装机容量的14 %;2008 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2500 万kW;太阳能装机容量达87 万kW。

新型电网微电网研究综述

新型电网微电网研究综述

新型电网微电网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新型电网微电网作为一种分散式、自治式的能源供应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微电网以其灵活、高效、可靠的特点,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新型电网微电网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微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新型电网微电网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行阐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后,从微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及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分析微电网在并网与孤岛运行、能量管理、控制与保护、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对微电网在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建设、乡村电气化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和微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对微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及从业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微电网研究视角,推动新型电网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形态,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储能系统、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系统等部分。

分布式电源可以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生物质能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也可以包括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等。

能量转换装置主要负责将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能转换为适合微电网运行的电能形式。

储能系统则用于平衡微电网的供需能量,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负荷则包括微电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

监控和保护系统则负责实时监控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微电网安全。

微电网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自主性,微电网可以在与大电网断开的情况下独立运行,为负荷提供电能;二是灵活性,微电网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三是可靠性,微电网通过合理的能量管理和故障隔离措施,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四是环保性,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多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普及和大幅度下降的成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微电网这一新兴的领域,而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储能技术是指对电能的持续缓存,通过在电网中调节供需差异和缓解负荷波动,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微电网中,由于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弱网、断电等问题,而储能技术则可以将这种不稳定性最大程度的降低。

因此,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能互补由于清洁能源输出不稳定,储能技术可以在不同能源之间实现互补,将太阳能、风能等以及储能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微电网的故障次数。

2. 调峰平谷储能技术可以在微电网的高峰期充电,在平谷期放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电网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3. 应急备用储能技术可以在微电网发生故障或断电时,连续供电,保证电力系统的连续性,顺利应对电网突发故障。

4. 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也有益于环保节能。

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在独立微电网系统中的优点。

二、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优势与传统电网不同,微电网由于规模较小、系统性强,因此需要更为灵活的技术来支撑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储能技术则可以提供微电网所需的弹性和可靠性,减少因清洁能源波动导致的电网问题。

储能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成熟现今市场上许多储能技术已经成熟,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等。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这些储能技术在价格和性能上也不断得到提高,更加适应微电网系统的需求。

2. 灵活性强储能技术可以应对电力系统的各种需求,比如调峰平谷、多能互补等,为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可靠性高由于储能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容量缓存转换电力能量的技术,因此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其在出现各种电力故障时有着更强的可靠性,能够保障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微电网中的能量供需平衡技术研究

微电网中的能量供需平衡技术研究

微电网中的能量供需平衡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集中式电网遭遇了一系列的挑战,如能源浪费、输电损耗和环境污染等。

微电网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然而,在微电网中实现能量供需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微电网中的能量供需平衡技术的研究现状。

一. 微电网的概念和特点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能源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和能源存储系统(例如电池组)组成的小型电网系统。

与传统的集中式电网不同,微电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主性:微电网具有自主运行和管理的能力,可以独立于主电网运行。

2. 可持续性:微电网依赖于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因此具有可持续性。

3. 容错性:微电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容错能力,可以在主电网故障时提供短时电力供应。

二. 能量供需平衡的挑战在微电网中,由于能源资源的不稳定性和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实现能量供需的平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1. 能源资源不稳定性:微电网依赖于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这些能源资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了能量供给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2. 负荷不确定性:电力负荷的变化难以预测,因此微电网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能量供需的平衡更加困难。

3. 能源存储技术限制:当前的能源存储技术,如电池组,容量和效率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这使得在能源供需不平衡时,微电网很难通过能源存储系统来实现能量平衡。

三. 能量供需平衡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决微电网中的能量供需平衡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1. 能源预测与调度:通过利用预测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能源资源和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和调度管理。

这使得微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能量波动的供需,实现能量平衡。

2. 储能技术改进:为了增加能源存储系统的容量和效率,研究者们致力于改进现有的储能技术,并探索新型的高效储能技术,如氢能源等。

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应用与优化

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应用与优化

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应用与优化智能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组成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能够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而作为智能微电网关键组成部分的储能技术,在实现智能微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能够满足对电力的灵活调度需求。

智能微电网常常面临着电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电力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储能技术能够将电能从低峰时段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释放,提供电力的稳定供应,实现电力的平衡调节。

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情况下,储能技术能够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能够实现对电力质量的提升。

智能微电网的电力质量往往会受到可再生能源的影响,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会对电力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转化为储能系统的电力输出波动性,实现对电力质量的平滑调节。

储能技术能够对电力进行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的质量稳定性,减少电力质量问题对用户的影响。

此外,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能够提供应急备用电源。

智能微电网的电力供应体系往往是复杂的,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灾害事件时,需要有可靠的应急备用电源来保障电力的供应。

储能技术可以快速响应电力需求,提供可靠的应急备用电源,保障关键设施、用户和紧急救援等的正常运行。

储能技术的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使其成为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手段。

最后,储能技术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应用还能够提供经济效益。

智能微电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往往较高,而储能技术能够通过削峰填谷、电力调度等方式,实现用电成本的降低。

储能技术可以在低峰时段储存廉价电能,在高峰时段释放,避免高峰电价,从而降低用电成本。

此外,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得到延长,减少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储能系统在智能微电网中的研究

储能系统在智能微电网中的研究

专版研究园地储能系统在智能微电网中的研究0 引言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通过某种装置转换成其他便于存储的能量并高效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将所存储能量方便地转换成所需能量的一种技术。

目前,各种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削峰填谷、频率和电压稳定控制、电能质量调节、可再生能源灵活接入、负荷调平、紧急事故备用和提供系统的备用容量等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1 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储能系统是智能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可再生能源平稳接入的关键环节。

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拟采用多种新型储能电池和常规电池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实现微电网中重要负荷备用、存储盈余可再生能源出力和保证电能质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起到了很好的技术示范作用。

(1)在风机、光伏大发电或海岛负荷较小时储存可再生能源盈余电量,提高风机、光伏的利用率;在风机、光伏低功率运行时,释放储存电能,降低柴油发电机发电成本。

(2)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而且孤立微电网惯性很小或甚至无惯性,配备储能装置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负荷的波动性,以维持大幅度频率/功率波动后系统的频率稳定。

2 储能系统选型通过从技术特性、经济指标和技术成熟度三方面对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进行综合分析,选用铅炭电池+功率转换系统(PCS)的储能系统。

铅炭电池保持了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寿命长(2000 次)、能量密度较高(60-90Wh/kg)、高功率、快速充电等优点。

3 储能系统组成依据目前建设的某一个微电网项目进行分析(见表1)。

3.1 A岛1台500kW功率转换系统(PCS)+3组并联2000Ah(三组蓄电池组总储存电量3600kWh)铅炭电池。

3.2 B岛4台并联500kW功率转换系统(PCS)+4组独立2000Ah(每组蓄电池组储存电量1200kWh)铅炭电池。

4 运行模式4.1 A岛由于A岛的平均负荷均超过500kW且储能系统只有1台500kW功率转换系统(PCS),储能系统运行于辅助电源PQ模式(PQ模式即为运行于PQ节点,电源输出频率和电压不可调,有功和无功可调)。

智能微电网研究综述

智能微电网研究综述

智能微电网研究综述
智能微电网是指由多个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燃料电池等)和存储设备(如电池等)组成的微型电网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系统进行协调运行。

它具有自主运行、高效能利用、可靠性高、环保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智能微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管理与优化:智能微电网需要对各种能源设备进行优化管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研究者通常采用最优控制算法、智能优化算法等方法,对系统进行动态调控,以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和能源高效利用。

2.储能设备管理:储能设备是智能微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平衡电力的供需差异,并提供储能服务。

研究者关注储能设备的优化控制策略和运行模式,以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智能电网技术:智能微电网需要具备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系统,以实现对各种能源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监控和协调管理。

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智能电网技术,包括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研究。

4.能源互联网与智能微电网融合:能源互联网是指将能源系统与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

研究者致力于将智能微电网与能源互联网进行融合,以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此外,智能微电网研究还涉及到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城市能源系统的整体优化,推动智能微电网的普及和应用。

总之,智能微电网的研究借助于先进的控制和管理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供应质量。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智能能源设备的成熟,智能微电网将有望在未来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注:以上只是简要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9卷第7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9 No.7 2011年4月1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Apr.1, 2011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周 林,黄 勇,郭 珂,冯 玉(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摘要:对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简要回顾了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混合储能和其他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别说明了各种储能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各种储能方式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

根据微电网的特点和要求,指出了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电网;储能技术;蓄电池储能;超导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SMES);混合储能A survey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for micro gridZHOU Lin,HUANG Yong,GUO Ke,FENG Yu(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storage technology applied to micro grid.Firstly,i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torage technology,expounds the research meanings and values,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energy storage in micro grid.Then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battery storage,flywheel storage,superconductive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upercapacitor storage,hybrid storage and other energy storage in micro grid are discusse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torag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dexes are compared.Finally,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micro grid,both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Key words:micro grid;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battery storage;superconductive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SMES);flywheel storage;supercapacitor storage;hybrid storage中图分类号: TM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1)07-0147-060 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

但是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而电网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使得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不断增大,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

并且现阶段用户对电能质量和电力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环境和政策因素使这种传统的大电网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负荷的要求。

鉴于上述问题,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殊电网形式:微电网。

而储能系统作为微电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发挥了至关基金项目: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7DA105127092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DJXS11151153) 重要的作用[1-2]。

微电网可被看作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它可以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保证电压降的修正或者提供不间断电源。

微电网可以满足一片电力负荷聚集区的能量需要,这种聚集区可以是重要的办公区和厂区,或者传统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太高的远郊居民区等。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不高,断电事故时有发生,然而提高可靠性的成本又相当昂贵。

如果在负荷集中的地方建立微电网,并利用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当出现短时停电事故时,储能系统就能为负荷平稳地供电。

因此,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稳定性以及供电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可再生- 148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能源储存在储能系统中,适时提供电能,不需要投资大的发电站,也不需要复杂的输送电网,是一种投资少、又能有效应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措施。

1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1.1 提供短时供电微电网存在两种典型的运行模式: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

在正常情况下,微电网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发生电能质量事件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独立运行。

微电网在这两种模式的转换中,往往会有一定的功率缺额,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的储能装置储存能量,就能保证在这两种模式转换下的平稳过渡,保证系统的稳定。

在新能源发电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经常没有电能输出(光伏发电的夜间、风力发电无风等),这时就需要储能系统向系统中的用户持续供电。

1.2 电力调峰由于微电网中的微源主要由分布式电源组成,其负荷量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并随着天气的变化等情况发生波动。

另外一般微电网的规模较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电网及负荷的波动就会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为了调节系统中的峰值负荷,就必须使用调峰电厂来解决,但是现阶段主要运行的调峰电厂,运行昂贵,实现困难。

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在负荷低落时储存电源的多余电能,而在负荷高峰时回馈给微电网以调节功率需求。

储能系统作为微电网必要的能量缓冲环节,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避免了为满足峰值负荷而安装的发电机组,同时充分利用了负荷低谷时机组的发电,避免浪费。

1.3 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近年来人们对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关注,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3-4]。

微电网要作为一个微源与大电网并网运行,必须达到电网对功率因数、电流谐波畸变率、电压闪变以及电压不对称的要求。

此外,微电网必须满足自身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保证供电电压、频率、停电次数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储能系统对于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微电网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就可以调节储能系统向电网和负荷提供有功和无功,达到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

对于微电网中的光伏或者风电等微电源,外在条件的变化会导致输出功率的变化从而引起电能质量的下降。

如果将这类微电源与储能装置结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压骤降、电压跌落等电能质量问题。

在微电网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针对系统故障引发的瞬时停电、电压骤升、电压骤降等问题,此时利用储能装置提供快速功率缓冲,吸收或补充电能,提供有功功率支撑,进行有功或无功补偿,以稳定、平滑电网电压的波动。

文献[3]利用储能系统来解决诸如电压骤降等电能质量问题。

当微电网与大电网并联运行时,微电网相当于一个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够补偿谐波电流和负载尖峰;当微电网与大电网断开孤岛运行时,储能系统能够很好地保持电压稳定。

1.4 提升微电源性能多数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由于其能量本身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控性,输出的电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当外界的光照、温度、风力等发生变化时,微源相应的输出能量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系统需要一定的中间装置来储存能量[5]。

如太阳能发电的夜间,风力发电在无风的情况下,或者其他类型的微电源正处于维修期间,这时系统中的储能就能起过渡作用,其储能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负荷需求。

2 微电网中各种储能方式比较鉴于微电网系统的特点和储能的作用,对储能装置的性能特点具有较为独特的要求。

概括起来包括:能量密度大,能够以较小的体积重量提供较大的能量;功率密度大,能够提供系统功率突变时所需的补偿功率,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储能效率高;高低温性能好,能够适应一些特殊环境;以及环境友好等。

现阶段微电网中可利用的储能装置很多,主要包括蓄电池储能、超导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6]等。

2.1 蓄电池储能蓄电池储能是目前微电网中应用最广泛、最有前途的储能方式之一。

蓄电池储能可以解决系统高峰负荷时的电能需求,也可用蓄电池储能来协助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

然而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不能太高,要求充电器具有稳压和限压功能。

蓄电池的充电电流不能过大,要求充电器具有稳流和限流功能,所以它的充电回路也比较复杂。

另外充电时间长,充放电次数仅数百次,因此限制了使用寿命,维修费用高。

如果过度充电或短路容易爆炸,不如其他储能方式安全。

由于在蓄电池中使用了铅等有害金属,所以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蓄电池的效率一般在60%~80%[7]之间,取决于使用的周期和电化学性质。

周林,等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 149 -目前,按照其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可以将蓄电池储能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铅酸蓄电池尽管铅酸蓄电池还有不少缺点,但是目前能够商业化运用的主要还是铅酸蓄电池,它具有几个比较显著的优点:成本低廉,原材料丰富,制造技术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是铅酸蓄电池体积较大,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明显。

2)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高能量二次电池,由日本的索尼公司在1992年率先推出。

其工作电压高、体积小、储能密度高(300~400 kWh/m3)、无污染、循环寿命长。

但是锂离子电池要想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特殊的包装和内部的过充电保护电路造成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成本。

3)其他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钠硫电池和液流钒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两种电池具有高能量效率、无放电现象、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性[8],在国外一些微电网研究系统中得到运用[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