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态改变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在 ID 的发 病 机 制 中起 有 重 要 作 用 ,可 能 是 参 与 ID 发 病 B B 的 始 动和 持 续 因素目 I D动 物 模 型研 究 亦 发 现 , 些 潜 在 有 。B 一 害 的 肠 道 微 生 物 以及 肠 道 菌 群失 调 与 ID 的 发病 有 一 定 关 B 系 , 予 广 谱 抗 生 素 对 ID 有 一定 治 疗 作 用 [ 给 B 6 1 。用 于研 究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t t a m coni n et ( t t a b c r l oa, hs gn t ucpiit adm cs uooi fc r. I ne i l irev o m n i e i l at i r) ot e e csset ly n u oa i nlg t s n sn r n sn e a f l i bi l mm cao
ID 的病 因 为 肠道 微 环 境 ( 道 菌 群 )宿 主 遗 传 易感 性 和黏 膜 免 疫 因 素 三者 间 的相 互 作 用 。 B 肠 、 近年 来 . 着 微 生 态 学 的 随
发 展 , 道 菌 群 与 I D 发 病 的 关 系 日益 受 到 关 注 。本 文 就 I D时 肠 道 菌 群 的变 化 、 道 微 生 态 改 变 对 I D 的 影 响 以 肠 B B 肠 B 及 微 生态 制 剂 对 I D 的治 疗 作 用 作 一综 述 。 B 关键词 肠 道 微 生 态 ; 炎 性 肠疾 病 ; 结 肠炎 , 疡 性 ; C o n病 ; 肠 道 菌 群 ; 有 益 菌 种 溃 rh
炎症 性 肠 病 ( D 是 一 种 慢 性 肠 道 炎 症 性 疾 病 , I ) B 主要 包 括 溃疡 性 结 肠 炎 ( C) 克 罗 恩 病 ( D)其 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U 和 C ,
肠道菌与炎症性肠病
现知 , 节肠道 常驻 菌群 ( er i n bc rl 调 t ed t ati h s e ea la fr 可影响肠 粘膜细胞因子信号传递 ( u s y o) m c a c- od ¥g i ) i i n 过程。肠道正常菌群通过肠上皮 细 l ̄ g l 胞的代谢 、 粘膜血流与肠蠕动动力学的作用 , 可对肠 道粘膜 免 疫 系统 的 发 育 与 功 能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此
i 进行 免 疫宿 主 的方 法 , 有效 地 调 节肠 粘膜 免 疫 s ) 可
反应 向 T 2方 向发 展 。 h
炎性粘膜中已检测出相关性肠菌及其产物 。已知对 ID可能有致 病作 用 的病 原体有 多种 , B 如表 1所 示l。此外 , 6 J 回肠. 门吻合术后在 回肠贮袋 中可存 肛 在非特异性炎症, 也与过量细菌所致有关 ; ③粪流转 向( c r m d e i ) fa se i ro 可致克隆病复发 ; e l ta v s n ④粪质接
促生素
和 重要 辅 助 因子之 一 。本 文综述 对肠 道 炎症 有调 节作 用的肠道 常驻 茵群及 其 疗法 。 关 键词 炎症性 肠病 肠 道微 菌群
炎症 性 肠病 (n a ao o e ds s,ID) Itmm t ybw l i ae B 时 ] r e
一
旦通过回盲瓣后 , 细菌数量即增加上百万倍 , 细菌
触可诱 发实 验 性 结 肠 炎 ; ID患 者 对 肠 道 细 菌 的 ⑤ B
] 正 常 人胃肠 道 的微菌 群
人体 胃肠道 内存在大量的不同类型与含量不一 的各种 细 菌 。正 常肠 道 微 菌群 (neta mc fr) I snl ioo ti r a l 含有 内容 物 中约 】 公 斤 。作为 一个 整体 , ~2 正常肠 道 微 菌群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极为复杂并具有重要功能与代谢
肠道菌群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0.16.024肠道菌群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①刘乐恒 张 茜② 薛庆节③ 王秋灵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合肥232000)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0)16⁃2036⁃06①本文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500056)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18137)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HM037)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WS339)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7KB085)㊁济宁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扶持基金(JY2017KJ019)㊁济宁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资助(2016)和济宁市科技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计划项目(2017SMNS001)㊂②济宁医学院法医学与医学检验学院,济宁272067㊂③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济宁272067㊂④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烟台264000㊂作者简介:刘乐恒,男,主要从事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E⁃mail:liuleheng1997@㊂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薛庆节,男,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qjxue9797@㊂王秋灵,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研究,E⁃mail:wangql1123@㊂[摘 要]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㊁种类繁多的肠道细菌,这些细菌与人体环境保持平衡状态,共同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㊂它们在防御病原体入侵㊁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以及物质代谢与生物转化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㊂肠道菌群的稳态是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肠道菌群的失调与许多疾病如肥胖㊁糖尿病㊁结直肠癌㊁抑郁及炎症性肠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㊂多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介导的免疫损伤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发病机制,在IBD 患者中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㊂本文阐述了人体肠道菌群组成㊁肠道菌群的功能及肠道菌群与IBD 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㊂[关键词] 肠道菌群;生理功能;菌群失调;炎症性肠病Intestinal bacteria and its func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LIU Le⁃Heng ,ZHANG Xi ,XUE Qing⁃Jie ,WANG Qiu⁃Ling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2000,China[Abstract ]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intestinal bacteria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types in the intestinal tract.These bacteria arein balance with the human environment and participate i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the human body.They play an unique role in preventing the invasion of pathogens,maintaining the homeostasis of the immune system,and metabolism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the human body.The homeostasis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is necessar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On the other hand,intestinaldysbacterio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any diseases like obesity,diabetesmellitus,colorectal cancer,depression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et al .Man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mmune damage mediated by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nd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s has a better effect on IBDpatients.In this paper,the composition of human intestinal flora,the func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re reviewed,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 Intestinal flora;Physiological function;Dysbacterios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肠道菌群为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庞大的细菌种群㊂肠道菌群在人体的物质代谢㊁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肠道菌群可被视为人体的另一大器官㊂随着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的组成㊁功能及其与一些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也日益清晰㊂肠道菌群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光明的前景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㊂UC 是一种结肠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呈慢性进展,常反复发作,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有时可延伸至降结肠乃至整个结肠;CD 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原因不明,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多发于右半结肠和末端回肠㊂临床表现为腹泻㊁腹痛㊁肠梗阻,可伴有发热㊁营养障碍及眼㊁口腔黏膜㊁关节㊁皮肤㊁肝脏等肠外损害㊂我国虽无IBD的流行,但近年来IBD的发病趋势逐渐上升,已经逐渐成为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1]㊂IBD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㊁环境因素㊁免疫因素及肠道菌群失调,其发病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从而引起肠黏膜的损伤㊂在IBD的治疗中,除了传统的以氨基水杨酸及激素为主的内科治疗与以手术切除的外科治疗外,应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且有着非常广阔的治疗前景㊂本文就肠道菌群的失调与紊乱对IBD的病因学作用以及应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对IBD治疗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㊂1 肠道菌群1.1 肠道菌群组成 微生态学研究表明,正常人体肠道菌群由分属于30个属500个种的细菌组成[2],且数量极多,可超过1014个以上[3]㊂肠道内大部分细菌属于5个门类,即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㊁厚壁菌门(Firmicutes)㊁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㊁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数量较多,占健康人肠道细菌90%以上,而放线菌门㊁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的数量较少[4]㊂见表1㊂正常人体肠道菌群可分为需氧菌㊁兼性厌氧菌以及厌氧菌,其中专性厌氧菌数量最多,可占肠道菌群的99.9%[5]㊂见表2㊂数量较多的几类细菌有双歧杆菌㊁真杆菌㊁类杆菌㊁消化球菌等,其他诸如大肠埃希菌㊁肠球菌㊁乳杆菌㊁韦荣球菌等占少数,还有极少数如铜绿假单胞菌㊁变形杆菌等为过路菌而并非肠道常驻菌群[6]㊂虽然构成肠道细菌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在不同个体以及每个个体的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具体组成和占比存在较大的差异㊂1.2 肠道细菌的定植与演替 伴随人的生长㊁发育㊁衰老,其肠道菌群也在不断进行着演替[7]㊂婴儿刚出生时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细菌可以通过口和肛门侵入体内并完成定植㊂由于新生儿肠道环境处于有氧状态,早期出现的细菌为需氧菌,如肠球菌㊁大肠埃希菌等,在出生2d后,双歧杆菌等厌氧菌定植并迅速生长,逐渐取代需氧菌成为优势菌,在3个月后肠道菌群逐渐趋于稳定[8]㊂研究表明婴儿在2~3岁时其肠道菌群已经接近成年人肠道菌群水平[9]㊂随着人的衰老,肠道菌群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演替,即拟杆菌门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数量的减少和厚壁菌门数量的增多[10]㊂肠道菌群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如饮食结构的改变㊁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㊂有研究发现改变人的饮食结构后,肠道菌群在一段时间内(24h以内)即发生显著的改变[11]㊂不同的环境也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如季节的更替㊁海拔的高低等㊂2 肠道菌群与IBD2.1 肠道菌群失调与IBD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保持一定的平衡,共同参与人的生命活动㊂当各种原因打破这种平衡时如菌群移位㊁免表2 粪便中常见细菌数量[5]Tab.2 Number of common bacteria in feces[5]Type Flora Number(/g Feces) Beneficial bacteria Bifidobacterium108-1012Lactobacillus108-1010 Opportunistic pathogen Enterococcus106-1010Enterobacter104-1010Bacteroides106-1010 Pathogenic bacteria Pseudomonas aeruginosa104Staphylococcus104-107表1 主要肠道菌群门类[4]Tab.1 Major intestinal flora[4]Phyla Genus NumberBacteroidetes Bacteroides,Porphyromonas and Puccinia More,accounting for more than90%S Firmicutes Clostridium,Clostridium tenella,Eubacterium,Rumen coccus and LactobacillusActinobacteria Bifidobacterium and Gas⁃producing Collins Less quantityProteobacteria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Helicobacter pylori,WattysateriaVerrucomicrobia Verrucomicrobium疫紊乱㊁菌群失调等,肠道菌群就可能会促进一些疾病的发生㊂研究表明IBD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无菌无炎症,具体表现在应用基因敲除获得的具有免疫缺陷的IBD动物模型中,设置无菌的肠道环境时不会诱发IBD的发生[12];②部分IBD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对肠道菌群的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㊂多项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着肠道菌群失调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致病菌数量增加,二是肠道菌群的正常比例改变㊂Ormsby等[13]对CD患者粪便标本分析发现,其肠道细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㊂Wang等[14]对CD患者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其肠道中产丁酸盐细菌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㊂张艳丽等[15]对120余例CD患者统计研究发现,CD活动期患者的大肠杆菌与肠球菌较正常人多,而双歧杆菌与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减少㊂而亦有研究者发现CD患者双歧杆菌㊁拟杆菌及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多,可能为肠道菌群紊乱后,经肠黏膜屏障发挥调节肠道菌群作用而产生的结果[16,17]㊂致病菌的增多与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在IBD的发生发展方面起到诱导促进作用:①肠道致病菌数量增多,致病菌可通过侵袭力及分泌毒素破坏正常的肠道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使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为细菌移位创造条件;移位的细菌过度激活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肠道组织被免疫系统攻击㊁损害㊂Buhner等[18]发现,CD患者肠黏膜通透性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肠道内大量细菌及毒素易于进入肠黏膜,激活免疫细胞,从而会诱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损伤肠道黏膜㊂②肠道发生菌群失调导致正常存在的益生菌数量减少㊂正常存在的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㊁乳杆菌等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㊂益生菌可使肠道黏膜的通透性恢复正常,从而使菌群失调得以缓解[19];肠道细菌中的拟杆菌属可激活肠道内的Paneth细胞分泌抗菌肽产生正常的抗菌作用,当肠道致病菌明显增多㊁拟杆菌减少时,抗菌肽分泌减少,引起免疫过度激活而损伤肠黏膜[20]㊂③肠道菌群失调打破了机体正常的免疫耐受状态㊂Hu等[21]将UD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包含自身肠道细菌的肠液共同培养,单个核细胞出现明显增殖反应且大量释放炎症因子如TNF⁃α㊁IL⁃1㊁IL⁃2等,而正常人却无这种现象,提示UD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正常肠道黏膜㊁细胞的损伤作用㊂因此,肠道菌群失调诱发人体代谢成分紊乱,使致病菌产生的毒性因子通过与肠道黏膜受体的结合㊁刺激炎症因子分泌,与肠道其他微环境的变化一起,引起肠道炎症[22]㊂总体来说,肠道菌群失调诱导IBD的发病过程可概括为:存在遗传易感因素的个体中,可由于基因㊁环境以及致病菌增多㊁免疫耐受被打破㊁免疫过度激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诱导IBD的病理过程㊂2.2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IBD的机制 目前关于IB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免疫调节假说为主[22]㊂在IBD的始动环节中,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其中T细胞分化亚群(Th1/Th2细胞㊁Th17细胞㊁Treg细胞等)所介导的免疫反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肠道菌群便可通过多方面的作用影响免疫调节过程,从而诱导IBD的发生[23]㊂2.2.1 Th1/Th2细胞 Th细胞为CD4+T细胞,在不同抗原刺激下可分化为Th1细胞及Th2细胞㊂Th1细胞主要表达的细胞因子为IFN⁃γ㊁TNF⁃α及IL⁃2等,而Th2细胞主要表达IL⁃4㊁IL⁃5及IL⁃10等㊂Th1细胞主要起诱导细胞免疫的作用,而Th2细胞主要功能是辅助体液免疫应答㊂现阶段研究中,普遍观点是认为CD的发生主要与Th1细胞㊁Th17细胞相关,而UC的发生为Th1㊁Th2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24,25]㊂正常情况下,肠黏膜屏障主要包括机械屏障(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及其之间的紧密连接)和免疫屏障(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sIgA),阻止病原菌的入侵㊂如上所述,当肠道菌群紊乱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㊁出现菌群移位以及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引起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大量分泌炎症因子,在CD时主要表现为IFN⁃γ㊁TNF⁃α㊁IL⁃17等增高,在UC时主要表现为TNF⁃α㊁IL⁃5㊁IFN⁃γ等增高[26]㊂增高的炎症细胞因子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激活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组织损伤㊂2.2.2 Th17细胞与Treg细胞 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为IL⁃17(包括IL⁃17A及IL⁃17F)㊁IL⁃21㊁IL⁃22等,在介导免疫损伤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中起到促进作用㊂许多研究发现,在CD患者中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数量明显增多,且Th17细胞的异常激活与IBD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27,28]㊂Eddy等[29]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感染是导致IL⁃17异常激活的重要原因,系由肠道微生物感染坏死的肠黏膜细胞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6㊁TGF⁃β等炎症因子,通过STAT3及RORγ等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诱导了Th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㊂Treg细胞是T细胞家族中的调控细胞,其主要转录因子为Foxp3㊂Treg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抑制或通过分泌TGF⁃β及IL⁃10对免疫系统进行负性调控㊂Th17细胞与Treg细胞为CD4+T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所分化的不同细胞,上述Th17细胞的分化因子主要为IL⁃6及TGF⁃β,而Treg细胞的分化因子主要为TGF⁃β,显而易见,IL⁃6在决定CD4+T细胞的分化方向上起主要作用㊂在UD患者肠黏膜标本中,IL⁃6及其可溶性受体与Th17细胞的表达上调,而Treg细胞的表达下调[30,31]㊂Th17细胞分泌的IL⁃17对中性粒细胞的动员过程有极强的兴奋作用,也可以通过激活CXC趋化因子等途径共同促进炎症细胞的募集过程,同时由于减少了Treg 细胞的负性调控作用,从而出现较为强烈的炎症反应[32]㊂3 IBD的微生态疗法肠道菌群的稳态是人体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很多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密切相关㊂在IBD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制剂如益生元㊁合生元㊁粪菌移植技术(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等以及某些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未来针对肠道微生物靶向治疗也许是常规IBD治疗的突破㊂3.1 益生菌㊁益生元㊁合生元制剂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的活的微生物制剂,通过补充一种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如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从而起到稳定肠道菌群的作用[3]㊂益生元是一类人体较难消化的成分,可以促进结肠中部分有益菌的生长,对人体产生积极的生理作用[3]㊂合生元是一类将益生菌和益生元联合使用的制剂㊂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通过经口摄食或管饲途径补充营养素的支持性治疗㊂研究表明:益生菌㊁益生元㊁合生元这三种制剂作为肠内营养制剂的添加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数量及比例减少IBD患者的肠道致病菌,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平衡性,从而发挥治疗效果;还可以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降低肠黏膜的渗透性;人工制成的EN还去除了普通饮食中引起肠道炎症的致敏因子,减少肠道黏膜抗原的暴露,从而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33]㊂临床试验证明,添加益生菌的低脂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比普通低脂高蛋白制剂更能改善IB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更好地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34]㊂Petersen等[35]以双歧杆菌制剂作用于UC 活动期患者,发现较对照组而言缓解率有所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3.2 粪菌移植技术(FMT) 粪菌移植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治疗技术,我国在东晋时期便有相关记载㊂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有记载以粪便为处方治疗腹泻等疾病[36]㊂现代医学对此进行改良,通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状态,从而对疾病的转归产生积极的影响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与IBD发病相关的致病菌,而FMT对CDI的复发性感染有着较好的疗效,且CDI的治愈率与IBD的治疗进展㊁预后呈正相关[37,38]㊂Colman等[39]对FMT在IBD的治疗案例中进行Meta分析,发现相较于UC(22.0%),CDI患者应用FMT治疗后疗效较好(60.5%)㊂FMT在重症IBD的治疗中,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了一些应用[40]㊂4 展望人们对肠道细菌的认识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对每种肠道细菌的具体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在疾病发生中的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认知,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疗效㊂益生菌㊁益生元㊁合生元制剂与粪菌移植技术在IBD等疾病中已展现出其独特的功效㊂目前在临床上, VSL#3等一些微生物制剂已被用于UC疾病的治疗,并且已被写入临床指南[33,34];但另外一些治疗IBD的方法,例如粪菌移植等仍存在一些争议㊂近年的研究中,一些新的进展显示粪菌移植对于UC 的治疗是有效的,但迄今为止,仍无证据证明粪菌移植可以治疗CD患者[36]㊂IBD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针对肠道菌群的临床医学应用前景十分光明,还需要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探索㊂或许在未来以肠道细菌为靶点可以成为更多难治疾病治疗的突破点㊂参考文献:[1] 卞冬生,施咏梅.炎症性肠病中的营养不良与少肌症[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25(1):56⁃61.Bian DS,Shi YM.Malnutrition and oligomyosi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Parent Enter Nutrit,2018,25(1):56⁃61. [2] Khanna S,Vazquez⁃Baeza Y,González A,et al.Changes inmicrobial ecology afte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currentC.Difficile infection affected by underlying 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J].Microbiome,2017,5(1):55.[3] Rengarajan S,Vivio EE,Parkes M,et al.Dynamic immunoglobulinresponses to gut bacteria dur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Gut Microbes,2019,16:1⁃16.[4] Qin J,Li R,Raes J,et al.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sequencing[J].Nature,2010,464 (7285):59⁃65.[5] Goyal A,Yeh A,Bush BR,et al.Safety,clinical response,and mi⁃crobiomefindings following fecal microbiotatransplant in children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flamm Bowel Dis,2018,24(2):410⁃421.[6] D′Odorico I,Di Bella S,Monticelli J,et al.Role of fecal 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J Dig Dis,2018, 19(6):322⁃334.[7] 曹 蕾,吴 健.肠道菌群与相关疾病[J].微生物与感染,2017,12(5):264⁃269.Cao L,Wu J.Intestinal flora and related diseases[J].Microorgan Infect,2017,12(5):264⁃269.[8] 苗俊杰,张玲琳,何 方,等.婴儿期肠道菌群结构改变规律的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0):1772⁃1775.Miao JJ,Zhang LL,He F,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gularity of intestinal flora structure change in infancy[J].Mod Prev Med, 2015,42(10):1772⁃1775.[9] 魏向倩,张 琳.肠道菌群的定植模式与远期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0):1229⁃1232.Wei XQ,Zhang L.Colonization pattern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long⁃term risk of allergic diseases[J].Chin J Microecol,2015,27(10):1229⁃1232.[10] Claesson MJ,Cusack S,O′Sullivan O,et position,variability,and temporal stability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the elderly[J].Proc Nat Acad Sci,2011,108(Suppl1):4586⁃4591.[11] Wu GD,Chen J,Hoffmann C,et al.Linking long⁃term dietarypatterns with gut microbial enterotypes[J].Science,2011,334(6052):105⁃108.[12] Cain AM,Karpa KD.Clinical utility of probiotics in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J].Altern Ther Health Med,2011,17(1):72⁃79.[13] Ormsby MJ,Logan M,Johnson SA,et al.Inflammation associatedethanolamine facilitates infection by Crohn′s disease⁃linkedadherent⁃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J].E Bio Med,2019,43:325⁃332.[14] Wang W,Chen L,Zhou R,et al.Increased proportions ofbifidobacterium and the lactobacillus group and loss of butyrate⁃producing bacter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J ClinMicrobiol,2014,52(2):398⁃406.[15] 张艳丽,刘新风,于秀娟,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55(10):79⁃80.Zhang YL,Liu XF,Yu XJ,et al.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in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inflammatory factors[J].Shandong Med,2015,55(10):79⁃80.[16] 蔡尚党,陈建设,娄 宁,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1942⁃1945.Cai SD,Chen JJ,Lou N,et al.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testinal flora structur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Chin J Hospital Infect,2016,26(9):1942⁃1945.[17] Schack S,Weber M,Oelzner P,et al.Morbus Behcet or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dilemma〛[J].Zeitschrift Fuür Gastroenterologie,2015,53(10):1187⁃1192.[18] Buhner S,Buning C,Genschel J,et al.Genetic basis for increased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n families with Crohn′s disease:role ofCARDl53020insC mutation[J].Gut,2006,55(3):342⁃347.[19] Bienenstock J,Gibson G,Klaenhammer T.R,et al.New insightsinto probiotic mechanisms:a harvest from functional andmetagenomic studies[J].Gut Microbes,2013,4(2):94⁃100.[20] Vaishnava S,Behrendt CL,Ismail AS,et al.Paneth cellsdirectlysense gut commensals and maintain homeostasisat the intestinalhost⁃microbial interfac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52):20858⁃20863.[21] Hu YL,Chen D,Zheng P,et al.The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sbetween resveratrol and gut microbiota:An insight into oxidativestres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rapy[J].Biomed ResInt,2019.Doi:10.1155/2019/5403761.[22] 花 蕾,敬兆飞,靳家扬,等.肠道菌群调控炎症微环境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4):625⁃629.Hua L,Jing ZF,Jin JY,et al.Advances in the role and mechanismof intestinal flora in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incolon cancer[J].Chin J Immunol,2017,33(4):625⁃629. [23] Inoue S,Nakase H,Chiba T.Etiopathogenesis and aggravatingfactors in ulcerative colitis〛[J].Nihon Rinsho Japanese J ClinMed,2005,63(5):757⁃762.[24] Chao K,Zhang S,Yao J,et al.Imbalances of CD4(+)T‐cellsubgroups in Crohn′s disea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activity and prognosi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29(10):1808⁃1814.[25] Lopetuso LR,Napoli M,Rizzatti G,et al.The intriguing role ofrifaximin in gut barrier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n the treatmentof Crohn′s disease[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18,27(6):543⁃551.[26] Strober W,Fuss IJ.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Gastroenterology,2011,140(6):1756⁃1767.[27] Ramesh R,Kozhaya L,Mckevitt K,et al.Pro⁃inflammatory humanTh17cells selectively express P⁃glycoprotein and are refractory toglucocorticoids[J].J Exp Med,2014,211(1):89⁃104. [28] Gálvez J.Role of Th17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IBD[J].ISRN Inflamm,2014,2014(4):928461.[29] Owaga E,Hsieh RH,Mugendi B,et al.Th17cells as potentialprobiotic therapeutic targets in,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Int J Mol Sci,2015,16(9):20841⁃20858.[30] Drastich P,Frolova⁃Brizova L,Zanvit P,et al.Spontaneous in vitroIL⁃6production in various intestinal segment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Folia Microbioloa,2011,56(3):185⁃190.[31] Sarrabayrouse G,Bossard C,Chauvin JM,et al.CD4CD8aalymphocytes,A novel human regulatory T cell subset induced bycolonic bacteria and deficient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J].PLoS Biol,2014,12(4):e1001833. [32] Korn T,Bettelli T,Oukka M,et al.IL⁃17and Th17cells[J].Annual Rev Immunol,2009,8(1):485⁃517.[33] Goethel A,Croitoru K,Philpott DJ,et al.The interplay betweenmicrobes and the immune respons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J Physiol,2018,596(17):3869⁃3882.[34] 孙丽娟,薛森海,闫 凤,等.添加益生菌的低脂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5):260⁃262.Sun LJ,Xue SH,Yan F,et al.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probiotic low⁃fat and high⁃protein 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s in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Parent Enteral Nutr,2012,19(5):260⁃262.[35] Petersen AM,Mirsepasi H,Halkjaer SI,et al.Ciprofloxacin and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add⁃on treatment in activeulcerative coliti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clinical trial[J].Gastroenterology,2014,8(11):1498⁃1505.[36] 李 宁.肠道菌群紊乱与粪菌移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193⁃197.Li N.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 and fecal bacteria transplantation[J].Parent Entera Nutrit,2014,21(4):193⁃197. [37] Van NE,Vrieze A,Nieuwdorp M,et al.Duodenal infusion ofdonor feces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J].N Engl J Med,2013,368(5):407⁃415.[38] Khoruts A,Sadowsky MJ.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fae⁃cal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13(9):508⁃516.[39] Colman RJ,Rubin DT.Fecal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therapy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rohn′s Colitis,2014,8(12):1569⁃1581. [40] Kellermayer R.Fecal 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great potentialwith many challenges[J].Transl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4:40.[收稿2019⁃07⁃01 修回2019⁃08⁃13](编辑 张晓舟 苗 磊)(上接第2035页)[80] Lee CS,Cho HJ,Lee JW,et al.Identification of latrophilin⁃2as anovel cell⁃surface marker for the cardiomyogenic lineage and itsfunctional significance in heart development[J].Circulation,2019,139(25):2910⁃2912.[81] Huang F,Liu Y,Yang X,et al.Shexiang Baoxin pills promotesangiogene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ts via up⁃regulation of20⁃HETE⁃mediat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mobilization[J].Atherosclerosis,2017,263:184⁃191.[82] Zhu H,Luo XP,Wang LJ.Evalu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long⁃term shexiang baoxin pill administration for treatment of coronaryheart disease[J].Chin J Integr Chin West Med,2010,30(5):474⁃477.[83] Bai WW,Xing YF,Wang B,et al.Tongxinluo improves cardiacfunction and ameliorates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mice model of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enhancing angiogenesis[J].Evid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2013:813247. [84] Zhang L,Liu Y,Lu XT,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Tongxinluo dose⁃dependently enhances stability of vulnerableplaques:a comparison with a high⁃dose simvastatin therapy[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9,297(6):H2004⁃H2014.[85] Zhang HT,Jia ZH,Zhang J,et al.No⁃reflow protection and long⁃term efficac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Tongxinluo:a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clinicaltrial(ENLEAT Trial)[J].Chin Med J(Engl),2010,123(20):2858⁃2864.[86] Wang H,Qiu L,Ma Y,et al.Naoxintong inhibits myocardialinfarction injury by VEGF/eNOS signaling⁃mediated neovascu⁃larization[J].J Ethnopharmacol,2017,209:13⁃23. [87] Chen L,Zhang L,Fang Z,et al.Naoxintong restores collateralblood flow in a murine model of hindlimb ischemia throughPPARdelta⁃dependent mechanism[J].J Ethnopharmacol,2018,227:121⁃130.[88] 张璐莎,陈 璐,李春晓,等.脑心通胶囊对小鼠后下肢急性缺血模型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34(12):1767⁃1773.Zhang LS,Chen L,Li CX,et al.Effect of Naoxintong capsule oninflammation in hindlimb ischemia injury in mice[J].ChinPharmacol Bull,2018,34(12):1767⁃1773.[收稿2019⁃11⁃01 修回2019⁃02⁃02](编辑 周文瑜 刘格格)。
胃肠道菌群新概念和益生菌治疗进展:肠菌丛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与益生菌治疗
C i otr hnJPs a g dMe 。 y5h2O 。 o.0, o5 d Ma t O 7 V 1 3 N.A
在 肠黏 膜上 皮 占有细 菌 受体或 改变 上皮 的糖 基化作 用 , 生茵 有 阻止 病原 体 粘连 和 侵 袭 作 用 。Masn 益 de
也发 生在 非 炎症 性 肠病 标 本 中 , 肠杆 菌 有侵 袭 和 大
粘连特征 , 且伴有术后复发倾 向。一般 C D或 U C时 类杆菌数量增加 , 且推测有益菌如双歧杆 菌和乳酸 杆菌减少 , 出益生菌异常对于肠 炎发 生是 一个必 提 要 的前提 , 而遗传和环境 因子是构成益生菌异常的
炎。
和免疫学之 间发 生相互作用, 这些机制在分子水平
上被 肯定 。所 以宿主 和 细 菌之 间相 互影 响在慢 性肠 炎 的早 期 即发挥 作 用。 N D / A D 5基 因于 C 患 者 胃肠 道 之 间联 O 2C R l D 合存 在 , O 2 C R 5基 因的 畸 变 是 由于 对 巨噬 N D / A Dl 细胞 不识 别和 缺 乏 清 除 侵 袭 细 菌 , 氏细胞 抗 菌 能 潘
与肽 , 降低肠腔 p 值 , H 与杀菌活性相 一致 , 干预病 原体粘连和攻 击, 在婴儿双歧杆菌可抑制类杆菌 的
生长 。
2 增强黏膜屏障功 能: . 益生菌增加黏液分泌或
维普资讯
・
2・
中 国 医 师进 修 杂 志 2O O 7年 5月 5 日第 3 O卷 第 5期 内科 版
・
胃 肠道 菌群 新 概 念 和 益 生 菌 治疗 进展
肠 与 益 生 茵 治 疗
池肇 春
细 菌是 慢性 肠 炎 发 生 的始 动 因子 , 炎 症 性 肠 是 病 (B 的特 征 。现代 观 点支持 ID是 被 寄 居 在肠 ID) B
炎症性肠病(IBD)中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中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肠道内微生物种群与炎症性肠病发生和治疗效果关系密切。
肠道中的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可以调控宿主T淋巴细胞,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此外,肠道微生物的某些发酵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鞘磷脂等产物也可以发挥调控宿主免疫力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和微生物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在IBD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临床治疗IBD 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扮演重要的色,可以影响宿主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应答,抵抗肠道中病原微生物的定植等。
而肠道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肠道黏膜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并直接影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和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以及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大量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影响多种疾病,包括IBD、动脉粥样硬化、哮喘和1型糖尿病等,但目前大部分疾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仍未完全明晰。
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疾病。
现已发现IBD疾病的代谢中至少有200个与免疫学通路有关的关键检查点,包括天然的免疫、免疫应答和自噬。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IBD西方国家中的发病率急剧升高,90年代后IBD的发病率已经趋于稳定,但整个病人数量仍很高,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于0.3%。
此外,逐渐西方化和城市化的新近工业化国家的IBD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这表明IBD的发生除与宿主遗传基因相关外还有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能够调控宿主免疫应答并直接影响IBD的发生和发展。
患者个人体重指数、血糖水平、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等对肠道微生物种群的塑造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其他影响IBD疾病发展的特定因素包括吸烟、饮食、药物治疗、生物钟和压力。
尤其是儿童时期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显著增加IBD的发病率。
并且上述影响因素与CD和UC的关系并不相同,表明IBD的发病机制我们并未完全了解。
炎性肠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分析
炎性肠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分析炎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秘、腹胀等。
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炎性肠病的发病有关。
本文将就炎性肠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炎性肠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1.增加了某些菌群炎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扁桃体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菌群增加。
研究发现,这些菌群的增加会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肠道炎症的发生。
2.减少了某些菌群炎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梭菌等有益菌群则减少。
这些菌群对肠道有保护作用,能够维持肠道内的环境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3.菌群的多样性下降炎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会下降。
随着疾病的发展,肠道内的菌群多样性会越来越低。
这是因为炎症状态会导致肠道内生态系统的紊乱,从而影响菌群的多样性。
二、肠道菌群与炎性肠病发病的关系肠道菌群是与宿主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宿主共同维护肠道内环境平衡。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炎性肠病的发病有关。
1.肠道菌群的失衡会导致炎症的发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以引起肠道炎症的发生。
肠道菌群紊乱会导致免疫细胞的激活和炎症的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肠道菌群的失衡会引起炎性肠病的原因之一。
2.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疾病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疾病的发展有关。
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会导致免疫系统的缺陷,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
因此,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3.肠道菌群的调节可以成为治疗手段肠道菌群的调节可以成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手段。
一些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炎性肠病。
比如,可以通过膳食调节,增加有益菌群的摄入量,或者通过益生菌、肠道移植等方式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结语炎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免疫系统的缺陷和肠道炎症的发生,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
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成为治疗炎性肠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肠道菌群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肠道菌群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具有天然屏障功能,可以阻挡有害微生物、液体和食物等进入身体。
同时,肠道还跟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其中,肠道菌群是肠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肠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肠道菌群的概念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内生存的微生物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庞大,个体总数已经超过了人类细胞数量的10倍以上。
这些菌群在人体内生存着,有益有害,它们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但也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不仅是肠道内的居民,而且还与免疫系统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90%以上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中,而肠道中的免疫细胞又与肠道菌群有着联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肠道菌群是人体内与免疫系统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之一。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一方面,肠道菌群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调控肠道菌群的生长和代谢。
下面我们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
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1. 激活免疫细胞肠道菌群可以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抗体,从而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例如,乳酸菌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杀死病原微生物,防止病毒和癌细胞的繁殖。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具有特异性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能力,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特定的免疫反应,真正做到了有益有害。
2. 促进T细胞发育肠道菌群可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缺少肠道菌群或者将肠道菌群杀死后,小鼠的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不仅影响了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还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增大了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3. 产生抗体肠道菌群可以帮助人体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活力。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 词 炎症 性肠 病 ; 肠道 菌群 失调 ; 肠 内优 势菌群 ; 易感 基 因
中 图分类 号 R 3 6 3 ;R 3 7
Re s e a r c h Pr og r e s s i n Pa t h og e ne s i s o f I BD :t he Ro l e o f Gu t Fl o r a XI ANG Yu — Ti n g一 , MEI L i n。
s u e s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m e t a g e n o m i c p r o j e c t s t a r g e t i n g t h e g u t mi c r o b i o t a g r e a t l y p r o mo t e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l f a m m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s ( I B D) ,i n c l u d i n g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 U C)a n d C r o h n , s d i s e a s e
( C D) , a r e c h r o n i c i n l f a m m a t o r y d i s o r d e r s o f t h e i n t e s t i n e .B o t h t h e e t i o l o g y a n d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I B D
Ke y wo r d s i n l f a mma t o r y b o we l d i s e a s e ; e n t e i r c d y s b a c t e r i o s i s ; d o mi n a n t g u t l f o r a ;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g e n e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炎症性肠病肠道屏障中的作用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炎症性肠病肠道屏障中的作用作者:李静蒋春明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22期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两种临床类型[1]。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世界范圍内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呈年轻化态势,已成为一种亟待研究的全球性疾病[1]。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调控肠道屏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IBD肠道屏障中的作用,了解与其相关的通路与机制,可为研究肠道菌群靶向治疗IBD提供依据和线索。
1 IBD患者肠道屏障改变1.1 黏液屏障——黏液层肠道黏液屏障位于肠上皮和肠腔微生物之间,主要结构是由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2(Muc2)[2]。
最新研究发现,杯状细胞存在两种分化轨迹,分为隐窝间杯状细胞(intercrypt GC,icGC)和隐窝杯状细胞[2]。
隐窝杯状细胞产生的黏液羽(mucus plume)覆盖于隐窝表面,对保护隐窝底部干细胞微环境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icGC具有独特的转录谱,可产生渗透性黏液,填补隐窝开口分泌的黏液羽之间的空间区域,阻挡大分子细菌接触肠上皮且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渗透吸收[2]。
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均表现为icGC数量减少和黏液组织改变,提示icGC及其形成的黏液在肠道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2]。
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可受到Foxo1的调节[3]。
Foxo1缺陷的杯状细胞会发生自噬缺陷,导致Muc2分泌减少,肠黏液层变薄,肠道菌群移位,引起菌群紊乱,其中共生菌群中产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的菌群减少,破坏肠上皮紧密连接,增加对肠道炎症的易感性[3]。
1.2机械屏障——上皮层和细胞间连接复合物肠道机械屏障主要由排列整齐的上皮细胞和细胞间连接复合物组成[4]。
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
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第一章:肠道菌群的基本概念肠道菌群是指因给肠道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微生物群落,种类多样,在不同的区域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群落。
它们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是肠道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肠道菌群在健康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和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能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从而为宿主提供营养,促进人体健康。
2.提高肠道免疫力肠道菌群能够与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互相影响的效应,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互相调节,使肠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感染,从而维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3.抗菌和抗炎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多种抗菌和抗炎物质,例如乳酸菌、维生素等。
这些物质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能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肠道的健康。
4.调节代谢肠道菌群还能够调节人体代谢,影响人体的能量摄取、能量消耗和能量储存,从而影响人体的体重和身体健康。
第三章: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是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以下是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作用:1.肥胖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体重人的不同。
肥胖患者的肠道菌群归属于肉质饮食型,而正常体重人的菌群属于植物饮食型,肠道菌群失调,影响了人体代谢的平衡,进而影响体重。
2.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它们与宿主免疫的反应过程啮合,有可能表现为炎症反应,以及T细胞等免疫反应的异常。
3.细菌感染性腹泻许多肠道细菌感染,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急性腹泻。
4.高血压肠道菌群作为一个整体,与体内血管收缩调节相关,失调时可与高血压相关。
第四章:调节肠道菌群的应用肠道菌群的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常用的调节肠道菌群方法:1.改变饮食结构草药、植物纤维、益生菌、酸奶中的菌株等都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变肠道微生物组。
2.益生菌替代治疗通过肠道菌群的代谢活性、胆固醇降低、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作用,维护肠道微生物平衡,改善疾病的发生。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生中的作用
炎 症 性 肠 病 ( f m t yb w l i ae I D) 一 类 病 i l ma r o e ds s , B 是 na o e
病 菌 和 条 件 致 病 菌 相 对 增 多 研 究 显 示 活 动 期 I D患 者 与 B 正 常 对 照 相 比 .肠 道 共 生 菌 数 量 减 至 11 .尤 其 是 硬 壁 菌 /0
eil gc lf c o s a d me h n s r o e o lt l la . i h e eo me t o co c l g n r c n e r, t o i a a tr n c a ims a e n t y tc mp e ey ce r W t t e d v lp n f mi r e o o y i e e ty a s o h
・
62 9
Chn JGato neo,2 1 , 11 ,No1 i sr e trl 0 1 Vo.6 .1
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i t d c d t e lts t de fmir e oo y i BD frf rh ru d rt n i g t e r lt n h p b t e n I D a d i tsi a n r u e h ae ts is o e o c lg n I o u t e n e sa d n h ea i s i e w e B n ne t l o u o n
大 肠 杆 菌 为 人 体 胃肠 道 内 常 见 的革 兰 阴 性 需 氧 菌 , 在 婴 儿 出生 后 数 小 时 内 即开 始 定 植 于肠 道 系统 .对维 持肠 道 稳 态 起 关 键 作 用 , 宿 主 肠 道 屏 障破 坏 或免 疫 功 能低 下 外 , 除
if mmao y d s r e fg sr it s n lt c t n n wn e ilg ih ma e r f r d t e ei s i na l tr i d ro a ton e t a r t h u k o t o y wh c y b e er o g n t , mmu oo n o i a wi o e c n lg a d y
栖 息在 人 体 胃肠 道 的微 生 物群 被认 为 是 出 生 后 获 得 的
c l, EC) o i AI
器 官 , 量 高 达 11 是 人 体 细 胞 总 数 的 1 数 0, 0倍 , 含 量 自 胃 其
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调节研究
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调节研究一、引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以慢性、复发性结肠和(或)小肠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异常与其发病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肠道菌群调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作用。
二、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异常变化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
与健康人相比,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肠道内细菌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
同时,一些致病菌(如粘质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一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的数量减少。
三、肠道菌群调节的治疗策略为了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情,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治疗策略。
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情缓解有一定效果。
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进一步紊乱,甚至抗生素耐药菌的出现,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谨慎斟酌。
2. 临床制剂临床上常用的肠道益生菌制剂(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数量。
此外,益生菌制剂还可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情。
3. 肠道菌群移植肠道菌群移植是一种新兴的疗法,通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移植在一些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该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规范化。
四、肠道菌群调节治疗的挑战与展望尽管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该治疗方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肠道菌群的组成具有个体差异,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其次,肠道菌群整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53·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路振玲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摘 要:目的……探讨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意义,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肠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分为活动期组42例,缓解期组36例,另择同期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三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变化,对比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相比,活动期组患者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比较,活动期组患者的IL-6、TNF-a、hs-CRP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检测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意义,且能诊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炎症指标 诊断 临床意义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该病病情反复延绵,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我院选取部分不同病情分期的炎症性肠炎患者与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检测对其的使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8例,其中活动期患者42例,缓解期患者36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参与书。
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②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③近期内有抗生素、益生菌制剂使用史患者。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参与消化吸收和维持肠道环境稳定等,同时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慢性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种类型,常伴随着腹泻、腹痛、肠出血、体重下降等症状,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变化可能是IB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肠道菌群变化与IBD相关性展开讨论。
1、肠道菌群变化与IBD发生相关性研究表明,IBD患者的肠道菌群相比健康人存在着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菌群多样性下降和结构改变。
Adolphus、Grander等人发现,在UC和CD患者中,Lachnospiraceae 抑制菌的水平降低,而Enterobacteriaceae持续增加,Clostridium属、Bacteroides属和Butyricimonas属等的丰度也有所下降。
此外,IBD患者的肠道内侵染的致病菌数量也增多,这使得菌群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肠道炎症。
肠道菌群变化也可以影响IBD的发展,一方面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屏障的功能,使得有害细菌和毒素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这可能导致免疫系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加剧炎症反应。
另一方面,菌群失衡还会使得免疫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产生更多的炎症因子,这会使得肠道炎症更为严重。
肠道菌群在IBD病程中的变化也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IBD患者的菌群多样性与病程有密切相关性。
例如,随着UC病程的延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逐渐下降,相似性也逐渐增强。
这表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可能破坏原有的微生物平衡,进而使得菌群多样性发生改变,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CD患者身上。
同时,肠道菌群变化与IBD发展阶段也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
肠道菌群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在人体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其中最为重要的之一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包含了数千种细菌,这些细菌在肠道内密集分布,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肠道菌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个细菌种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良好健康状态。
而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信息。
肠道菌群在人体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对人体具有很多重要作用。
首先,肠道菌群能够帮助消化食物,进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其次,肠道菌群还能免疫调节,包括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免疫抵御力。
第三,肠道菌群也被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影响食欲和情感状态。
肠道菌群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对人类生物学的理解,还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肠道菌群已经被证明在许多肠道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些肠道疾病是由肠道里的微生物群落失调引起的,这些疾病包括肠炎、慢性炎性肠病、易感性肠胃炎、便秘和肠癌等。
此外,肠道菌群还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途径,导致其他疾病,例如自闭症、哮喘等。
肠道菌群的分子机制肠道菌群的表现形式是一组大量异质性的细菌,而它们的基因组是非常相似的。
肠道菌群的分子机制包括了多种生化过程,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核酸代谢等。
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生存、繁殖、适应环境的。
如何改善肠道菌群研究表明,饮食影响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
有些食物可以帮助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例如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品。
同时,少量饮酒和烟草使用也能够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数量。
爱好调味品的人,调用鲑鱼、菠菜和咖喱等,也能够改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研究的深入,对我们的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改善肠道菌群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并减少其他疾病的风险。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肠道微生物的基础生物学、进化和适应性等方面的机制,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肠道相关疾病。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炎症性肠病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近年来,人们对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感兴趣。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肠道菌群的组成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细菌是肠道菌群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绝大多数。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帮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等。
二、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菌群的多样性降低、特定菌群的增多或减少等。
具体来说,一些益生菌,如拟杆菌属、梭菌属等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一些致病菌,如柯雷菌属、变形杆菌属等的数量显著增加。
这种菌群的失衡状态被认为是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肠道菌群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
菌群的失衡状态会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使得病原微生物易于穿过黏膜屏障侵入肠壁,引发肠道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的变化也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系统对正常肠道菌群产生异常反应,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还会通过代谢产物的调节、对宿主肠道神经系统的影响等途径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成为炎症性肠病的新治疗策略。
目前,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主要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粪菌移植等。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能够恢复菌群的平衡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疾病症状。
粪菌移植则是将健康人的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中,以恢复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
这些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tibiotics
probiotics[J].J
Scand Gastroenterol,2001,36(234):
[63
Seksik P。Rigottier-Gois L,Gramet G,et a1.Alterations of the dominant faetal bacterial
groups
而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
ficient
Immun,1998,66:5224. a1.The germfree
[4]Taurog JD,Richardson JA,Croft JT,et
state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gut
and
joint inflammatory
Exp
disease in HLA—B27 transgenic 180:2359.
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实验性结肠 炎动物模型均是在有肠道细菌时发生的,转基因或敲除基因方 法造成免疫缺陷的IBD动物模型,在肠道无菌环境下不会发 生肠道炎症,但如重新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状态,则可出现肠道 炎症,提示肠道菌群成分的存在对IBD发病是不可或缺
万方数据
1252
重庆医学2009年5月第38卷第10期 mice[J].Infect
重庆医学2009年5月第38卷第10期 E15]Wedgwood
arterial S,Black
1251
SM.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itric
arrest
[18]Kumar B,Dreja
neointimal
K,Shah SS,et
a1.Upregulated TRPCI
胞。 4总结与展望
V,et a1.The role of the and chronic dextran sul- J Gastroen—
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in
mice[J].Eur
terol Hepatol,2000,12(3):267.
C9]Darfeuille-Michaud
in
patients
with
Crohn7s disease of the colon[J].Gut,2003,52:237.
3微生态制剂治疗IBD 近年来,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治疗IBD 的各种新尝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I“”]。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
菌(prohioties)和益生元(prebiotics).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
[7]Ohkusa
T,Okayasu I,Ogihara T。et a1.Induction of
ex—
perimental ulcerative colitis by fusobacterium varium iso— lated from colonic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
hyperplasiaFJ].Circ Res,2006,98(4):557. [19]Takahashi Y,Watanabe H,Murakami M,et a1.Upregula-
tion of TRPCI iS involved in Angk'tensin II-induced cular smooth muscle call diol,2006,41:1039.
于对照组的25%[1”。
现有研究认为共生菌群与宿主防御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慢性IBD的初期和进程中起关键作用。正常肠黏膜免疫系
统对肠道内正常菌群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肠道菌群失调时,肠
IBD与肠道菌群
道免疫系统对肠道内已发生变化的菌群不能耐受。Duchmann 等[1钉研究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收集活动性IBD患者炎症 肠段的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在体外将LPMC与自 身肠道内细菌裂解液共育后,LPMC发生强烈的增殖反应,IL. 2、IFN.7、IL-10等细胞因子大量分泌,而健康者LPMC对自身 肠菌裂解液不发生增殖反应,说明健康人对自身的肠菌存在耐
rats[J].J
Med,1994,
[5]Linskens RK,Huijsdens XW,Savelkoul
bacterial flora inflammatory sights in and 292. patho-genesis and
PH,et
a1.The in—
bowel disease:current the influence of
smooth
I-J1.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2,283:144.
muscle cells through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一
衄se 1/2[J].J Vasc Surg,2007。45(1):160.
hypertrophy口].j Mol Cell Car-
um ATPase[J].Trends Cardiovasc
109.
Medபைடு நூலகம்2006,16(4);
[203
Sweeney M,Yu Y,Platoshyn O,et a1.Inhibition of endog-
enous
TRPl decreases capacitative Ca2+entry and
2
小鼠DSS结肠炎的发病[8]。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dherent-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AIEC)为目前该领域研究中较受关注的肠道细菌之一,被认为 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CD患者回肠末端黏膜AIEC浓度较 高,且多见于术后早期复发灶[93;CD患者肉芽肿细菌DNA中 AIEC阳性率高达80%[1“。此外螺杆菌家族成员也被怀疑可 能与IBD的发病有关。检测IBD患者肠黏膜活检标本的研究 显示肠肝螺杆菌DNA阳性率为14%。而对照组仅为4%[1“。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IBD组肠肝螺杆菌阳性率为92%,显著高
免疫异常、肠道菌群改变等多个方面.其中肠道菌群与IBD的
的[“】。
有研究采用粪便培养、细菌分离技术发现CD、UC和袋囊 炎患者厌氧菌浓度增加,而对照组不增加。还有研究发现CD 患者Eeoli数量增加,而CD、UC和袋囊炎患者肠道益生菌数 量明显减少。Linskens等Cs]发现在CD患者的粪便菌中,真杆 菌和消化球菌数量增多,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在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中,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Seksik等[6]发现CD患者粪 便标本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超过30%属未定 型菌种。Ohkusa等[7]从UC患者分离并培养出变形梭状杆 菌,上清液具有细胞毒性,用含有变形梭状杆菌的上清液给小
受,IBD患者的这种耐受打破。 肠道菌群对肠道通透性改变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些条件致病菌增加能够损害肠黏膜屏障,使肠腔内细菌及其 产物等抗原移位至肠黏膜固有层,激活黏膜免疫,使肠道黏膜 免疫系统失去对肠腔内抗原的免疫耐受,从而诱发IBD发病。 Madsen等[14]探讨了先天性IL-IO缺陷小鼠肠道通透性增高与 肠道炎症的关系,在有菌环境中的基因缺陷小鼠2周龄时肠道 尚未有损伤表现,肠道通透性即有增高,且肠黏膜内TNF-a、 IFN一7的浓度也开始增高,肠道通透性增高与这两种细胞因子 浓度相平行。而置于无菌环境中的基因缺陷小鼠肠道通透性 正常,TNF—n、IFN一7浓度也正常。提示先天性IL-10缺陷的小 鼠对肠道菌群的黏膜免疫反应先于肠道炎症反应发生异常,进
植在结肠和末端小肠,主要是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
组成。肠道的菌群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与人体共生的生 理性细菌,为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 和消化球菌,这类细菌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为人体所必 需;第二类为与人体共栖的条件致病菌,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 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与肠杆菌,当肠道菌群紊乱/平衡失 调时,对人体有害;第三类是病原菌,多数为过路菌,长期定植 的机会少,当体内菌群平衡时,即便存在,由于数量少,也不会 致病,一旦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则致病,如:变形杆菌和假单胞 菌。在上段小肠中,需氧菌及G一细菌占绝大多数,回盲部细 菌密集,厌氧菌占优势,如类杆菌、双歧杆菌、真菌、乳酸菌及梭 状芽苞杆菌。结肠中厌氧菌的数量更多,约10儿~10“cfu/g 肠内容物,优势菌为类杆菌、双歧杆菌和真菌。另外,G一球菌、 梭状芽苞杆菌、肠球菌、肠杆菌等也常见于结肠中[1]。盲肠腔 内的细菌约25%为兼性厌氧菌,尤其是肠杆菌属,这种细菌在 粪便中约占1%[z]。
tis[J].Gut,2003,52:79. [8]Hans W,Scholmerich J,Gross
resident intestinal flora in
acute
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于肠道健康的活菌类;益生元(prebi- otics)指可选择性刺激结肠内一种或若干种细菌生长和活动、 有益于健康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如菊粉、乳果糖等。合生元 (synbiotics)制剂是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制剂,或加入维生 索、微量元素等。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 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种的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Kato 等[Is]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10例活动期UC患者,UCDAI与 安慰剂组比较明显下降。Madsen[”]尝试应用以双歧杆菌为主 的3种活菌的微生态制剂治疗UC患者,其作用也得到了肯 定。Guslandi等乜。3使用酵母菌治疗UC,对于激素治疗无效的 患者在使用美沙拉嗪的同时使用酵母菌,治疗的24例患者中 17例获得了临床缓解,提示酵母菌能有效地治疗UC。Borruel 等【21]用益生菌培养CD患者黏膜标本.24h后观察CD4细胞 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提示益生菌可降低黏膜CD4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