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突发事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对教学环节上的反思1.新课导入用图片形式以“乐山大佛腐蚀”引入新课,紧紧围绕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现实中生活事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课。

2.实验探究这节课总共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③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验证。

探究活动过程中,既有视频播放实验又有演示实验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实验的神奇与魅力,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树立了学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的思想。

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验中,通过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再对溶液进行加热,品红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这一实验现象的变化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二氧化硫漂白的不稳定性,并能激发学生质疑现象背后的本质。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中,从理论上运用SO中S元素的化合价既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再从演示实验和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推测出SO2化学原理上进行验证,培养学生先预言物质性质,再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能力。

3.解疑答惑因SO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预测学生会有疑问,2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的形式从化学反应原理不同的角度上揭示了同一现象不同本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课堂练习一道综合性的SO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练习题,使学生更能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所2学知识。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反思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和积极*。

笔者在高中化学《二氧化硫》的教学后,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并与化学组成员讨论后,总结出更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思路。

现简述如下:教学案例原述:⑴教师出示一集气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现象。

问: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质?学生回答。

⑵教师演示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实验。

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什么?学生回答。

⑶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有哪些*质?学生回答:氧化*、还原*。

然后启发学生:二氧化硫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体现其氧化*和还原*?师生共同总结。

⑷教师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然后让学生与*气的漂白*作对比研究。

⑸小结后反馈练习教学案例分析:本课从教学理念上看似乎达成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活动、视觉感官等充分地被调动和活跃起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到位。

但学生的兴趣、动手探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观察能力等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到位的。

这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在理念上就发生了偏差。

教学反思观点:教学反思一:让学生落实书上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探究能力上下功夫。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素养的学生呢?教学反思二:仅仅从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吗?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确实是学生要探究和想反问的吗?是教师领着学生学还是指导学生学呢?从提高学生观察、发问和兴趣及进一步探究方面还应落实和整改哪些内容?教学反思三: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吗?从培养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师是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和观察,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来产生疑问,而不是老师来提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适当提练几个有价值的,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导和点拨。

而不是马上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已思考获取知识。

教学设计改进:针对上述的反思观点,我把它提交到化学组里让大家讨论得出整改办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一、精心创设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录像,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问题,渴望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这时我再顺水推舟引出课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时就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我做到了这一点。

二、内容重组,过渡自然秉着新课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于是我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内容做了重新的安排:硫单质及其燃烧后的产物已在初中时接触过,我不再作为上课时的讲解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我将其进行补充改进:首先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教材上是往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品红溶液来说明二氧化硫漂白作用,这样的说服力不强,学生会认为会不会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后得到的亚硫酸具有漂白作用而不是二氧化硫。

在教研室陈主任的帮助下我把其改成了往二氧化硫气体中伸入品红试纸来验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

这样既避免想到亚硫酸的影响,又在加热时不会有过多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分解出来。

实验简单易行,又能避免学生在认知上的歧义。

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处亮点。

接着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最后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

这样既过渡自然又环环紧扣。

三、问题驱动,激发兴趣与动力二氧化硫性质学习整个过程中,我都以问题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

如在学习其物理性质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了解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从哪几点考虑?2、如何知道一种气体物质的水溶性?方案设计?几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实验探究。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时,我不是直接引入漂白实验而是,而是先创设情景:古时利用燃烧硫的方法漂白布料,你能说说其可能原理吗?引入可能的性质漂白作用,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化学_⼆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结合⼈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进⼀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观念;结合学⽣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活实际,帮助学⽣认识化学与⼈类⽣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关注⼈类⾯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逐步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学习⽅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利⽤学⽣⽇常⽣活中经常使⽤的筷⼦作为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关注⼆氧化硫在筷⼦制作过程中的⽤途,预测并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硫的性质,利⽤⼆氧化硫的性质理解酸⾬的形成及防治,体会所学知识的应⽤价值,关注⽣活中⼆氧化硫合理使⽤和减少⼀次性筷⼦消耗等问题,从⽽进⼀步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标1.类⽐CO2、Cl2的性质,预测⼆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学习SO2的性质。

2.通过对SO2性质的学习,形成物质性质的研究⽅法。

3.能应⽤SO2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全⾯的观点看待问题。

四、教学重点⼆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的形成及防治六、实验准备:酸性KMnO4溶液、紫⾊⽯蕊试液、酚酞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充满SO2的塑料瓶、装有适量SO2⽔溶液的注射瓶、注射器、酒精灯、试管铗、⽓球等七、教学⽅式:结合电脑多媒体进⾏教学在⼆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可以从类别的⾓度利⽤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碳的性质来类⽐学习⼆氧化硫,同时可以类⽐Cl2从化合价⾓度分析并预测⼆氧化硫的氧还性。

针对学⽣“可逆反应”的学习难点,可引导学⽣从字⾯⾓度加以分析,从⽽加深概念的理解。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

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学习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

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着重复习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从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分别复习氧化性、还原性、酸性氧化物通性、漂白性,并通过与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高考形式进行了含硫物质的拓展。

后面对酸雨的形成、危害、防治进行了总结,最后升华到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课标分析2017年版化学课程标准对二氧化硫的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分析,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能利用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相关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方案,工业制硫酸及酸雨和雾霾防护等社会环保热点问题。

教学时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多样性;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挖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联系实验现象加以分析、推理、验证;以硫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为载体提高学生以社会为本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反思07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反思07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模式:结构→性质→用途,而是从现实实际和观察到的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测性质→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

2、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课前循环播放的优美风景图片与一组环境污染图片的对比,视觉冲击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课堂创设“模拟酸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设计展开四个探究活动。

①二氧化硫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通过产生明显现象说明SO2可溶于水,溶液显酸性表明S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分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可能途径,推测SO2具有还原性。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SO2的还原性。

③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物。

④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分析其漂白原理。

通过一些场景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问题化,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原理、类比迁移等化学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3、设计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将以往采用SO2气体进行的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改为SO2水溶液进行实验(如验证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中用SO2水溶液代替SO2气体与品红溶液反应),并且尽可能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如针筒实验、使用矿泉水瓶代替试管等),以防止或降低污染。

4、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知识侧重不同,SO2的氧化性以及空气中SO2的来源和防治酸雨的办法等内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呈现,而是将其作为课外探究问题提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课外自主探究,也使知识的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二氧化硫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二氧化硫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二氧化硫课后反思二氧化硫是新教材高一课本第六章第二节安排的内容,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二氧化硫是物质结构理论后学习的一种物质,所以教学思路上应采用“从一般到个别”演绎法。

也就是说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理论学习元素、化台物知识的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本节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危害。

处理这节教材本着两个指导思想:①为了让线索清晰,使教材知识系统化;②由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过渡到新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应用物质结构理论之外,应该注意规律的应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物质的分类与通性等。

通过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从组成和结构来分析物质性质,从性质来总结物质用途和危害”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该节课时是按照“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的总体思路来进行的。

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反映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知识台阶的设计上跨度大,让学生难以顺利接受:在实验演示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多加注意,做到更加规范,更加有利于学生观察:语言描述应更加准确和精练等等。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表现在有些问题在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

要是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提出质疑一做出得设→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步骡→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

这样做能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越学越能找到感觉;有时出现过度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决定,真正地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去分析学生,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

同时还应该加强自身基本功的练习,在语言上,还应再精炼而富干咸染力,尽量少讲,多激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发表意见,要营造学生百评的学习气围,使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二氧化硫教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二氧化硫教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二氧化硫对大 气的污染,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 识化学的价值 ②通过实验设计的封闭化和环保化操作,形成科学 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③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 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②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二氧化硫的溶解实验,体会二氧化硫的
溶解性;通过类比的方法,递推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
物的通性;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 白性等,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 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②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 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漂白性等,体验科 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备哪些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
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课例研究综 必要条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

度才引起质变。通过 STS(科学、技术、社会)和化学
知识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
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科一:二氧化硫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探究三: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
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
验,使他们形成服务社会的情感、意志和性格。通过实
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的发生应具
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情意品质。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良
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
神,难度适中的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挫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板书】易溶于水,1: 40o作,观察现象)回答:现象:试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结论:说明易溶于水。

设计和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引导】从哪里入手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怎么分析?怎样用实验证明?【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问】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吗?怎样证明?2.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试判断二氧化硫具有怎样的氧化还原性?【评价】对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予正确评价,并重复正确结论。

【板书】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提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有哪些?(1)二氧化硫跟水的反应SO2+H2O=H2SO3(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H2SO3=H2O+SO2【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何特点?【评价】总结得非常好。

正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逆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强调】注意条件:在同一条件下。

【提问】怎样表示可逆反应呢?【讲解】可逆反应表示在SO2水溶液中SO2不可能完全和水反应都生成H2SO3即是部分反应,SO2和H2SO3是共存的。

【思考】(1)CO2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吗?(2)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H2和02,是可逆反应吗?为什么?【板书】(2)二氧化硫和碱的反应SO2+2NaOH=Na2SO3+H2O 回答:从二氧化硫的组成和结构入手。

讨论:每4人一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1.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

看其水溶液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用pH试纸测水溶液酸碱性)。

2.SO?中S为+4价,中间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实验:取少量的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记录现象:紫色石蕊变红。

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

(或用pH试纸测水溶液酸碱性)学生回答:(1)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总结概括:SO2和H2O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H2SO3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一课的教学反思102中学赵红丽《硫和二氧化硫》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充满着大量的与现实生活相关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社会。

故2013年3月20日下午第六节课我在高一(4)班上了《二氧化硫》一节课。

从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有:1、以图片形式用乐山大佛腐蚀事件引入新课,紧紧围绕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现实生活中事件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

2、关注学生主体。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知识的传授,我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

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问题解答方面,产生的疑惑方面,我会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集思广益。

结果这个做法在课堂上看到学生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比较激烈与频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采用观看实验录像、比较、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自我表现法等综合启发式教学法学习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设计意图是突破本节的难点)。

3、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在讲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时,我从“150万双一次性筷子=66平方”材料信息入手,让学生从有关一次性筷子的材料中获得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能从根本抵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并告知食用含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会对人的肝和肾等有严重的损害,甚至有致癌作用,同时介绍三种方法鉴别熏蒸的一次性筷子;在讲完二氧化硫与碱反应后,提出生产生活和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尾气应如何处理等等。

总之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教学中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所引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都能充分的利用。

在整节课中,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不仅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学生不断的动脑思考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硫》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1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反思: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突发事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对教学环节上的反思1.新课导入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的,使学生感到震惊和渴望,震惊的是酸雨的危害太严重,渴望的是急切想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这时,顺理成章的引出课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通过创设求知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视频文件播放时,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提示学生应该透过现象看物质的化学性质,很多学生过渡关注酸雨危害的严重后果,甚至有些学生在议论今后下雨时,被雨水浇后会不会掉头发等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有些偏离课题的中心。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为完成本课题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2.内容重组新课程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由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借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也有不同的性质,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硫还有漂白性,再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案例反思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案例反思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教学案例反思一、学问目标:1、使同学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使同学把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力量目标:培育同学利用试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三、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四、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五、教学过程[新课的引入]:由新、旧报纸的颜色对比引出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硫(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老师]:展现集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并演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试验。

[同学]:观看现象并解释现象。

[小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屏幕展现}[过渡]:以上是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熟悉和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投影展现)[演示试验]:把溶有二氧化硫的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老师]请同学们观看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同学回答:变红)为什么变红?(同学回答:说明溶液显酸性)[老师]:由此看出二氧化硫除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投影展现]1、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老师]酸性氧化物有哪些性质呢?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同学]能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老师]请同学们书写出二氧化硫与水、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练习与水反应:SO2+H2OH2SO3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Na2SO3[过渡]:二氧化硫除了以上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试验。

[老师]:介绍装置中的试剂,当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溴水、KMnO4溶液、品红溶液时,观看它们溶液的变化状况。

[同学]:观看现象并回答[老师]:是什么性质导致了上述溶液颜色的变化呢?依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溴单质和高锰酸钾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分别同入到它们的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呢?假如是,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的变化?[同学]向褪色的溶液里面加入可溶性钡盐,再加稀盐酸,假如有不溶于酸的沉淀产生,说明生成的硫酸钡,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本节课时主要从空气质量日报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漂白性.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对比.
1.本节课的优点:
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强。

本节课由于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和生活关系密切联系,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培养他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2.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但是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及还原性区别不到位.。

(2)对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解不到位.难以灵活应用.。

二氧化硫课后反思

二氧化硫课后反思

二氧化硫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知识的教学,我们要达到的0的之一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我釆用鼓励学生展现自我,釆用“引导一一探究式”教学模式设置知识台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让学生列举发生在自己周围和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亲自体会环境污染的普遍性及危害性,并让学生以写小论文、演讲、出版报等形式来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效果很好。

另外,做为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教材釆用的是先讲物理性质,然后到化学性质,用途的知识顺序,与学生熟悉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顺序吻合。

所以我沿用了教材的知识传授顺序,事实说明这是符合中学生的任知规律的,而且易于形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考虑到化学科的特点,以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

我使用了启研法教学,从实践入手,先设疑后让学生推测。

观察演示实验之后,现象描述,证明推测,得出结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从教学效果来看,对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是成功的。

但因为实验较多,本节课的授课时间略显拥挤。

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些实验改为学生来做,或改成分组实验,应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二氧化硫”实验教学对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基于“二氧化硫”实验教学对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基于“二氧化硫”实验教学对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工业生产和燃烧过程中。

在化学学科中,二氧化硫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二氧化硫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二氧化硫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称量物质、配制溶液、观察化学反应等。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技能,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硫磺与燃烧剂的配比、加热温度和时间控制等操作要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氧化硫的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条件和结果预期等。

通过实验设计的过程,学生能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氧化硫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推断反应机理等。

通过这些实验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二氧化硫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和进行加热操作。

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学生应该了解二氧化硫气体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安全操作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教学也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操作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四价硫的化合物》复习课教学心得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充满着大量的与现实生活相关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社会。

紧紧围绕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用乐山大佛腐蚀事件引入新课。

而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学习方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强调“系统掌握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整节课实施的是“以练带复”教学模式,以练习来巩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高考题让学生觉得高考离他们并不遥远。

二、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作为一节公开课来说课堂容量适中,但是作为高三一轮复习就稍小了一些;
2.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没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时间书写;
3.课堂调控不够,学生参与不够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