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示:复习中提到的课文,要熟悉文本,尤其需要熟悉后面的阅读提示。考试共分四项,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含课内、外分析)、作文

第一单元

一、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

1.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2.教育者的机会

(1)有可教之人;

(2)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

(3)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

(4)已受教而未能教好。

3.教育者的责任

简单一句话,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4.陶行知的教育主张

本文条理清晰、概括性强,很好的阐述先生的教育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单元

一、单元寄语

1.当代为什么会出现阅读危机

(1)电话、手机代替了写信,电视、网络代替了阅读,人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和人生姿态受到以影视为主导的图像文化的深刻影响。

(2)数字化阅读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一书在手,浑然忘忧”的读书行为逐渐被各种图像文化取代。

(3)目前中国的读书现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读书量少,二是,功利性的“浅阅读”较为突出。

2.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1)读书的主要功能在于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

①读书的拓展作用首先在于能够培养人的价值判断力;

②读书的拓展作用还在于扩展我们的精神空间,提升精神境界,为生活增添情趣。

(2)读书能使我们产生走出去的渴望和能力,使我们脱离机械、刻板的生活方式,脱离狭隘的生活范围;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喧嚣和浮躁中保留心灵的宁静和充实。

第三单元

一、双语言时代(节选)

1.实行双语言的重要意义

一个现代社会应该是一个双语的社会,双语言不是独立于社会的附加物,而是现代化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双语言是一种现代化的指标。从双语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

知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双语言有助于促进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2.中国的双语言

国内双语言:普通话和方言

国际双语言:汉语(普通话)和英语

3.为什么要实行双语言

(1)在日常生活和本国文化用国家共同语,而在国际事务和现代化用国际共同语。

(2)单一的语言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政治,贸易和科技等领域的复杂需要。

(3)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实现了双语言,双语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略论语言的形式美

1.文章的基本内容

文章阐述了语言形式的三种美: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文中从语言和音乐相通的角度对语言的形式提出要求,一方面对语言表达的语音要求,另一方面汉语又具有满足这种要求的先天条件,因而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2王力简介

王力,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他在音韵学、汉语语法、汉语语汇、汉语史等方面有精湛的研究。

第四单元

一、单元寄语

八种风格的内涵

刚健: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

柔婉:柔婉是柔和、优美的风格形态;

繁丰:繁丰是不节约词句、任意衍说、说到似乎无可再说而后止的风格形态;

简约:简约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风格形态;

谨严:谨严源自作家严谨的态度和细心的检点,它在内容上庄正严肃,结构上精心布局,语言上字斟句酌;

疏放:疏放则是纯任自然,不加雕琢,不论粗细,随意形成;

平淡:平淡少用辞藻,以求清真,质朴、通俗,朴素,真切,是真实自然的;

绚烂:绚烂尽用辞藻,力求富丽,浓烈繁华,绚丽多彩。

二、山石

1.山石的基本内容

诗以开头“山石”二字为题,却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这诗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2.《山石》这首诗以文为诗的创作方法的特点

(1)将散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加之起承转合的气脉,贯彻到诗歌的创作中。把散文描绘世界、刻画人物、摹写状物的笔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2)忽视平仄音韵等声律,努力营造出一种别出心裁的反均衡、反圆润的美,打破原本的节奏感,使诗歌具有先秦散文的风格。

(3)以议论直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讲明白如话的议论揉入诗歌。

(4)本篇虽不采用对偶句,但上下文之间处处照应。

三、我的伊豆

赏析:本文抒写伊豆的自然风光,着力点不在于描绘伊豆的外在形貌,而是表现伊豆山海的

神韵。作者抓住了伊豆富于变化的美丽和独具特色的风采,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把伊豆的美写得更有诗意,更富于个性化。作者对伊豆的风光个性特征做出了更深入的开掘,认为伊豆既具有气势恢宏、威严深重的男性美,又具有风姿绰约。温柔淑静的女性美。其中,女性的美,正是伊豆的生命。

四、常德的船

1.文章的写作特点

常德的船》为我们列表式的介绍了常德的船只,。但是,明眼人很快就能感觉到沈从文展示的不光是船,而是文化,是关于船、河、人、历史、风俗的文化展示。

(1)“船”的文化精神体现了水域文明的历史积淀

写船是为了把沅水河畔及以常德为中心的水域,来一次整体的以船为对象的河与水的文化思考。可以说船与河、船与水和船与人共同点缀了沅水流域的生命活力与生存本相。

(2)“船”与“人”的性格塑造者——沅水文化

在船与人、河与人、水与人的体系中,船只是一个中介。通过船、河、水的性格塑造,直接把独具个性的湘西人进行了展示。

(3)传统传记的叙事方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物

首先,采用对比的方式。以小见大,以弱示强,人杰地灵,凸现纸端。其次,采用典型的方式。作者笔端似有数尽麻阳人的兴致,沅水“乡亲”人中,形形色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最后,采用点缀的方式把人物与地域环境、物事行为、物产资源、习俗宗教等并列展示,从而实现了沈从文对于一切人、事、物都一视同仁的生命形式。伟大与平庸在这样的生命标尺中,凸现了价值。(可直接用本段内容概括)

2.沈从文的精神

沈从文认为,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和人生状态。认为生命具有自然性,应是人性的自然张扬,是强健生命力(即爱欲)的健康发展。强调生命力的张扬,歌颂古老人性的健康淳朴,叹惋现代文明人侵下的人性变异、生命力萎缩。

五、牡丹亭-惊梦

1.基本内容和主题

“惊梦”主要通过长期幽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美好春色的观赏,以及对春光短暂的感叹,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青春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误的不满,反映了在宋明理学等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闷,揭露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摧残。

2.唱段皂罗袍赏析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18],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19],赏心乐事谁家院[20]!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21],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2]!

(贴)是花都放了[23],那牡丹还早。

解说:没想到春花灿烂开遍,可惜是开在破败冷寂的庭院。可叹春色美好春光虚度的日子难捱,那赏心的乐事、欢欣的快意不知落在谁家院?瑰丽的楼阁飞檐,华丽的亭台栏槛;细雨丝丝、轻风片片,烟雾笼罩、游船斑斓,——深闺人领略这大好春色太难!

赏析:面对的是由近及远的红花紫蓓、亭台楼阁、细雨轻风、烟雾游船,这是一片动人的春景。在这样的春景中,先是惋惜只有“断井颓垣”相伴,后是感叹“忒看的这韶光贱”,核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惆怅郁闷。通过杜丽娘的直白,以“乐景”写“哀心”,“倍增其哀”,宣泄了杜丽娘内心的郁闷,表达了她追求自由的热望。

六、红高粱(节选)

1.基本内容和主题

《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