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阳光及彝家娃娃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彝家娃娃真幸福-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彝家娃娃真幸福-范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434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4.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彝家娃娃真幸福-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彝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描绘了彝族娃娃在节日里的幸福快乐生活。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和风俗,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维持课堂兴趣。
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了解,但彝族音乐相对较少接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风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和风俗,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彝族语言词汇和发音。
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感受彝族音乐风格。
2.示范教学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教学法: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内容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介绍彝族文化和节日。
2.乐谱:《彝家娃娃真幸福》乐谱。
3.教学道具:彝族服饰、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彝族文化和节日,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彝族吗?彝族娃娃在节日里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关注彝族音乐。
2.呈现(5分钟)展示《彝家娃娃真幸福》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歌词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彝族语言词汇和发音,以及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相互评价,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彝族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6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ca2f0e4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f.png)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6一. 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曲目,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彝族娃娃的幸福生活。
歌曲共四句,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唱出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彝族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彝族方言和特殊音调。
2.学生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3.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彝族文化和歌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创作法:学生创作歌曲,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彝族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钢琴或电子琴,用于教学伴奏。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彝族文化,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背景,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聆听并跟随节奏拍手。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彝族方言和特殊音调,解释其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一纠正发音和音准。
分组进行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要领。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再次分组演唱,选拔优秀表演团队。
5.拓展(5分钟)学生创作具有彝族特色的歌曲,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e03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c.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小鸡的一家》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演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表现《小鸡的一家》,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3、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一)激趣导入(5’)1、师:今天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啊,老师想先找一位小朋友,请他说说,他的家里有几个人,分别是谁呢?生:我的家有x个人,有爸爸、妈妈…… 师: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家呀!2、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做客!看,这是它们的房子!【出示PPT房子】。
我们先要有礼貌的敲敲门【咚咚咚】,门没开。
里面传出一个声音说:“小朋友们,你们猜出我们是谁了,我才能给你们开门。
” 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挑战?生:能!3、【出示谜语】: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
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一身黄衣裳唧唧啄小米4、学生猜师:小朋友你们真棒,一家三口人都被你们猜出来了,欢迎来到小鸡的一家!(二)教学过程1、初识歌曲(10’)(1)熟悉歌曲节奏①师:谁先来说说公鸡是怎么叫的呢?生:喔喔喔师:那母鸡呢?生:咯咯咯师:小鸡的叫声呢?生:叽叽叽②有节奏的朗读:【ppt】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花小鸡叽叽叽③师:小鸡的一家都在玩游戏,还是跳舞,还是在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吧!看看谁听的又仔细,说出的答案又正确!【播放音乐】生:它们都在唱歌。
师:你回答的真对。
下面请大家听听公鸡爸爸是怎么样唱歌的?唱了什么呢?【播放音乐】生:大公鸡伸长脖子在唱歌。
在唱:天亮了!【师生合作,有节奏朗读第一段歌词,强点“伸“字】师:母鸡妈妈呢?生:老母鸡跳出草窝在唱歌。
最新最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课件90560教学文案
![最新最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课件90560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15505aa00b52acec7ca84.png)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2013最新人音版二年级上 册《彝家娃娃真幸福》音
乐课件90560ຫໍສະໝຸດ 阿里里yí彝族
白衣白帽
又跳 舞啰 阿里 里, 又唱 歌啰 阿里 里, 彝家 娃娃 阿里 里, 真幸 福啰 阿里 里。
火把节(彝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 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 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 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 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 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 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第一课教学实录(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第一课教学实录(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a03630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41.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实录(第一课) 教学准备:课件、旋律卡片、音符卡片、串铃、木鱼、钢琴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罗嗦》师:欢迎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
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下面我们跟音乐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快乐的啰嗦》师生随音乐律动)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哪里?生:彝家山寨。
二、学习新课(一)导入:了解彝族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彝家山寨,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播放课件及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师:彝族人民居住在美丽的山寨里,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的人民勇敢而勤劳,他们能歌善舞,在节日里载歌载舞,舞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七月的火把节是他们最盛大的节日,他们在火把节的篝火晚会踏歌起舞。
彝家的姑娘喜欢佩戴银项链、银头饰,彝族人民觉得非常的幸福,他们用歌声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二)学唱新歌1.听范唱,说说出现最多的歌词是什么?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面出现最多的一句歌词是什么?(播放音乐)生:阿里里。
2.讲解“阿里里”的意思。
师:你们知道“阿里里”是什么意思?生:幸福、开心。
3.曲式分析。
师:阿里里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呢?(老师范唱)生:4次。
师: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以阿里里结束。
4个的阿里里的音高相同吗?生:不同4.听辨4个阿里里。
师:你们认识这些音符吗?(出示板书)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唱一遍学生跟唱一遍)师:我们做着手号来唱一唱。
生:(做着手号唱谱)师:4个阿里里在乐句中放在哪个位置上?请你听老师唱,请你们把它送回正确的位置。
师:(老师范唱画旋律线)生:(学生把4个阿里里摆放到黑板上正确的位置)师:这位同学摆放的正确吗?生:正确5.模唱4个阿里里的旋律。
师:我们一起来用LU唱一唱旋律,要一边画旋律线一边唱。
生:(跟着老师一起唱旋律线)6.师生接龙唱。
师:我们观察一下,这四个乐句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生:第1、2、4乐句前半部分的旋律线是一样的,第3乐句不是一样的。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获奖课例——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幸福的歌》单元设计及反思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获奖课例——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幸福的歌》单元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83a00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4.png)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获奖课例——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幸福的歌》单元设计及反思《幸福的歌》单元设计概论【单元内容综述】一、教材内作品1.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围绕“幸福的歌”人文主题进行编写。
以“幸福的歌”为情感主线,选取了彝族《快乐的啰嗦》、《彝家娃娃真幸福》与土家族《乃哟乃》两个民族比较经典的作品。
通过聆听、演唱初步了解彝族、土家族音乐文化、积累音乐经验,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以《阳光下的孩子》为总结,表达我国各民族团结、融合,幸福生活的场面,建立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2.延续音高概念认知线路,在一年级建立唱名模唱音高概念基础上,本单元透过《乃哟乃》一课开始新一轮的唱名模唱练习,帮助学生建立“sol、mi、do”三个音的音程关系,巩固音高概念。
3.演唱形式认知线路上,在学生以往知识经验中本单元第一次提出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概念,通过欣赏《阳光下的孩子》,引导学生听辨领唱与合唱这一演唱形式,感知单声部与多声部的色彩变化,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二、拓展作品1.咚咚喹儿歌《咚咚喹》,是咚咚喹儿歌曲牌之一。
其旋律仅围绕“do、re、mi”三个音进行,节奏较规整。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衬词“咚咚喹”均以“ 11 32 ”的旋律来演唱,其余歌词均以土家族人民平时娱乐生活为内容,全曲短小易记,朗朗上口。
2.合唱作品《咚咚喹》是根据土家族儿歌《乃哟乃》改编的童声合唱作品,全曲围绕着《乃哟乃》主旋律进行变奏。
曲风轻快活泼,独具土家特色。
【单元学习评价】一、评价内容及其标准二、评价运用及其意义以定性述评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网络测评与课堂述价相辅助,意在从集体到个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观测,以促进学生自我的调节,教师教学策略的更新改进。
评价方式如下:1.定性评述: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小组内学生音乐实践参与度、感受感知、表现等能力的养成集体性进行观测,以量表的形式登记于小组积分板上,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50b14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3.png)
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自主处理歌曲,创新延伸。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这个时候出去旅游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组成“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
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课件中配有歌曲的伴奏音乐。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引出彝族,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3、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聆听《彝家娃娃真幸福》听觉冲击。
二、寓教于乐(一)自主学习,感受音乐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2、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3、你能随着歌曲感受一下“阿里里”这句歌词吗?4、还有哪些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二)多次聆听,学习新歌1、再来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注意以下歌曲的速度。
2、讨论歌曲速度(稍快)3、什么样的情绪用稍快表现比较合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活泼欢快)4、你能用这种情绪随着原唱哼唱一下吗?5、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用la来模唱一遍歌曲。
6、你能给歌曲填词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请同学们大胆表现。
7、你学会那一句了?唱给大家听一下。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6705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a.png)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彝族娃娃们在幸福生活中的快乐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了解彝族的文化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歌曲中的民族特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彝族音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彝族的文化特点,引发学生对彝族音乐的兴趣。
2.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彝族文化元素。
然后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演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4.民族特色讲解:教师讲解彝族的音乐特点,如节奏、音色等,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民族特色。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XXX(彝族文化元素)旋律:XXX(民族特色)演唱姿势、呼吸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检查学生演唱歌曲的熟练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性。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cbd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0.png)
沪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一. 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歌词描绘了彝族娃娃的幸福生活。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彝族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的风俗习惯,感受彝族音乐的特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彝族语言发音。
2.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感受彝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音准。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设备。
3.录音机、磁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彝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初步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彝族语言发音和歌曲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分析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族音乐。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彝族文化的特点和歌曲的重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彝族文化,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8.板书(5分钟)板书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词,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幸福的歌第一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幸福的歌第一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1cf4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5.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准确地唱出特定的节奏或音高。
2.实验操作: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歌唱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展示给全班。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音乐表达幸福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自己的幸福之歌。如果对今天的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聆听、学唱,并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大家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分享幸福时刻,为后续学习歌曲奠定了情感基础。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彝语歌词的发音掌握程度不一。针对这一点,我采取了分步骤、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克服了发音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指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歌唱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表达幸福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2课幸福的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第2课幸福的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613f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f.png)
-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并表达歌曲中的幸福情感。
-创编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对于创作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难点。
举例解释:
-在音准把握方面,难点在于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找到正确的音高,例如,使用音阶练习和音乐游戏辅助教学。
-在节奏感知方面,难点是让学生感知并模仿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辅助教学。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学唱方法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幸福和音乐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旋律的学唱非常感兴趣,但在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个别指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表达幸福情感的彝族歌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词,展示了彝族的风土人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幸福情感。这个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音乐是如何传达情感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学唱和歌词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音准和节奏的难点,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掌握。
-在歌词理解方面,重点是通过歌词内容感受幸福,如“彝家娃娃笑哈哈,幸福生活比蜜甜”。
-在民俗文化认知方面,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彝族音乐的特色,如服饰、舞蹈等元素在歌曲中的体现。
-在歌曲表演技巧方面,重点是通过集体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精神。
人音版第三册《幸福的歌》单元分析
![人音版第三册《幸福的歌》单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88626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7.png)
人音版第三册《幸福的歌》单元分析二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水平和音乐表现水平方面学生相对能够,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但还存有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增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实行。
所以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增强训练。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为依据的,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1、了解彝族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名族音乐。
2、听唱法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学习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感受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
4、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好习惯。
音乐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时密切相关的,他普遍存有于音乐教学之中。
本课的标题是《幸福生活》,通过聆听,让学生自己来感受那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并说一说这歌曲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来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1、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是根据彝族的民歌音调来创作的。
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这个生活场景的描写,热情洋溢地体现了彝族儿童幸福生活。
歌曲为二四拍,一段体结构。
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
2、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快乐的啰嗦》是两首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的弹波乐合奏曲和儿童歌曲。
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具有舞蹈性的节奏,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心得体会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8b23b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f.png)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心得体会第1篇:《彝家娃娃真幸福》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教学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师: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 X ︱X X ︱ B、X X X X ︱X X X X︱C、X X X ︱X X X ︱D、X X XXXX ︱X X XXXX ︱E、X X XXXX ︱X X X ︱(1)、学生拍手(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引趣: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
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
(录像课件:九乡村寨)三、激趣体验(一):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4、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5、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acb82ed6647d27284a735134.png)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目录第1课问声好森林水车夏天的阳光早上好小麻雀第2课幸福的歌快乐的罗嗦乃哟乃彝家娃娃真幸福第3课音乐会青蛙音乐会百鸟朝凤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第4课咯咯哒母鸡叫咯咯第5课童趣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第6课跳起舞四小天鹅舞曲糖果仙子舞曲〔欣赏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第7课大海的歌海上风暴云海第8课新年好小拜年过新年第一课问声好森林水车教材分析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车转动声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乐曲采用盘旋曲式,曲式结构为:“序曲 A〔主部〕B〔插部一〕A C〔插部二〕A 结尾〞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局部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拟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答复。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
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55ad03102de2bd97058855.png)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2、学唱歌曲?布谷?3、律动?布谷?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惯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
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上下、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才能。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理论活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1〕老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老师指谱,要有明显的上下、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纯熟歌曲的演唱。
〔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纯熟歌曲〕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展表演。
4.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1〕初听,〔完好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拟旋律一样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展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
老师加以指点。
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2.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2〕模拟下雨练习:老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3〕谈话: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4〕老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老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6〕通过分句唱纯熟歌曲的演唱。
第1课聆听夏天的阳光(教案)
![第1课聆听夏天的阳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f4c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c.png)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如何表现夏日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感知、理解和评价歌曲《夏天的阳光》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夏日情感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了解歌曲背景,认识音乐与生活、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4.发展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任务。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夏天的阳光》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夏日氛围的歌曲,旋律轻快,节奏鲜பைடு நூலகம்,充满了夏日的活力和愉悦。这首歌曲能够帮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季节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夏天的阳光》,来看它是如何在旋律、节奏和和声中展现夏日特色的。
-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演示、重复的练习和引导性的提问来帮助学生。
(2)情感表达与传递;
-学生可能在表达夏日情感时感到困难,无法准确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欲望。
(3)音乐创作中的创新与协作;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创新思维,难以独立完成创作任务。
五、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家娃娃真幸福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 文化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 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历史 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 对历法和宗教信仰 有着深刻的 研究, 在常年的发展我中形成 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 经 济也得到了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彝族服饰
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又称土库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 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 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 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 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土掌房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 区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云 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 区。白、 纳西、基诺、拉 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 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 是彝族最隆重、 最盛大、 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 多、最 富有浓郁民族特征 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 的 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 月二十四或二 十五日举行, 节期三天
彝家娃娃真幸福 白衣白帽阿里里, 银项链罗阿里里, 彝家娃娃阿里里, 真快活罗阿里里。
又唱歌罗阿里里, 又跳舞罗阿里里,
彝家娃娃阿里里, 真幸福罗阿里里。
夏天的阳光
夏天阳光多么灿烂, 我们心情多么欢畅 我们穿过草地和树林, 唱一支快乐的歌 吧 啦 吧啦。 啊 来吧,和我们歌唱 日子多好 心情多欢 冬天过去 快乐开始 生活多好 我们欢乐 夏天的阳光多么灿烂 唱一支快乐的歌 吧啦 吧啦 冬天寒风怒吼呼啸, 下雪时我们坐在火炉旁 做个夏天灿烂的美梦, 唱一支快乐的歌 吧啦 吧啦 啊 来吧 和我们歌唱 日子多好 心情多欢 冬天过去 快乐开始 生活多好 我们欢乐 夏天的阳光多么灿烂, 唱一支欢乐的歌 吧啦 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