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
计划成本分配法名词解释
计划成本分配法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用来确定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的方法。
在企业管理中,资源分配和成本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效益。
计划成本分配法通过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将企业的资源按照特定的比例和原则分配给各个部门或项目。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做出资源分配决策之前,先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明确每个部门或项目所需的资源数量和成本,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配。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原理是基于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项目的需求和目标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外部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准确判断。
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制定可以实施和控制的资源分配计划,以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效益和成本控制效果。
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项目管理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成本效益。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制定预算和计划时,合理分配各项费用和成本,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和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运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实现长远的利润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为读者提供文章的背景和整体框架。
同时,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需要详细说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定义和原理。
可以阐述该方法是如何进行成本分配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核心原则。
此外,还可以列举实际案例,说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展望。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企业在制定成本预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基于企业的计划生产或销售量,将总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从而确定每个成本中心的预算。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 基于假设的分配比例: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基于假设的分配比例来分配成本。
这种假设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导致分配的成本不合理。
对策是审查和调整分配比例,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2. 对非直接成本的分配: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只适用于直接成本的分配,而对于间接成本,特别是间接制造成本的分配,往往使用其他方法。
这导致了成本在不同成本中心之间的分配问题。
对策是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分配间接成本,如活动基础成本分配法或因果关系成本分配法。
3. 预测不准确: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基于预测的,在实际操作中,预测的准确性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分配的成本与实际情况不符。
对策是不断更新和修正预测数据,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及时调整分配的成本。
4. 忽略变动成本: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只考虑固定成本,而忽略了可变成本。
这导致了在成本中心发生变动时,分配的成本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对策是区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针对成本中心的变动,相应地调整分配的成本。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审查和调整分配比例、使用适当的方法分配间接成本、修正预测数据、区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以及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实验心得
计划成本分配法实验心得英文回答:Pla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Experiment.The pla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is a costing methodthat assigns indirect costs to products or services basedon the proportion of each product or service's total direct costs to the total direct costs of all products or services. This method is often used when multiple products orservices are produced or provided using the same indirect cost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utilities, and rent.Experiment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a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and to analyze the results.Experiment Procedure.1. Gather data on the following:Total direct costs for each product or service.Total indirect costs.Allocation base (e.g., direct labor hours)。
2. Calculate the indirect cost rate by dividing thetotal indirect costs by the allocation base.3. Allocate the indirect costs to each product orservice by multiplying the indirect cost rate by the direct costs for each product or service.4. Compare the results to other cost allocation methods, such as the actual cost method and the estimated cost method.Experiment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pla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assigned indirect costs 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 manner tha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 of direct costs incurred. The method also provided a more accurate allocation of indirect costs than the actual cost method and the estimated cost method.Experiment Conclusion.The pla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is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assigning indirect costs to products or services. It is a simple method to apply and can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situations.中文回答:计划成本分配法实验心得。
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的分配与改进建议
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的分配与改进建议标准成本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成本的方法,涉及到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这些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成本差异。
分配和改进这些成本差异对于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分配和改进建议的一些建议。
一、成本差异的分配1.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分为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
对于材料价格差异,可以根据采购部门的责任将差异分配给采购部门。
而对于材料用量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或质量控制部门,以促进其改进材料使用效率和质量控制。
2.人工成本差异的分配:人工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人工工资差异和人工工时差异。
对于人工工资差异,可以根据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将差异分配给该部门。
对于人工工时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生产工时的效率。
3.制造成本差异的分配: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分为可变制造成本差异和固定制造成本差异。
对于可变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生产过程和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固定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财务部门或绩效管理部门,以促进其改进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二、成本差异的改进建议1.加强成本计划:标准成本系统的基础是成本计划,因此应加强对成本计划的制定和监控。
在制定成本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加强成本控制:通过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成本差异的发生。
例如,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精细化管理人工工时,降低人工工时差异;优化生产过程和资源配置,降低制造成本差异等。
3.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员工是成本控制和改进的重要因素。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可以促使其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改进,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和改进的活动。
试论辅助费用分配中计划分配法的优化
兼有 交互 分 配 法 的特 点 , 更有 利 于辅 助 生 产 费 用核 算 的 准确 性 。
关键 词 : 辅助 生产 费用 计 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车 间为生 产 甲 、乙产 品 、各 车 间管理 部 门及行 政部 门提供 8 0 0 0吨热 力蒸 汽 , 其 中供 电车 间 消耗 5 0 0吨。采 用计 划分 配法 进 行此 项 费 用 的分 配 。 电力 服务 单 位 计划 成 本 为 0 . 3 元/ 度, 燃气 单位 计划 成 本为 4元, 吨 。该公 司有 关辅 助 生产
各 辅助 车 间按计 划单 位成 本 向受 益部 门分 配成本 :
1 .按 计划 价 格分 配供 电车 间 。锅炉 车 间负 担 的 电费= 0 . 3 x 3 2 0 0 0 = 9 6 0 0 ( 元) ; 基 本 车 间 甲产 品 负 担 的 电费 = 0 - 3 × 1 0 0 0 0 0 = 3 0 0 0 0( 元) ;基 本 车 间 乙产 品 负 担 的 电费 : 0 . 3 x 5 0 0 0 0 = 1 5 o o o ( 元) ; 一般 生 产车 间 负担 的电费 = 0 . 3 x 6 0 0 0 = 1 8 0 0 ( 元) ; 行政 管理 部 门负担 的 电费= 0 . 3 x 4 0 0 0 = 1 2 0 0 ( 元) 。 2 . 按计 划 价格 分配 锅炉 车 间。供 电车 间负担 的燃 汽 费= 4 x 5 0 0 = 2 0 0 0( 元) ;基 本 车 间 甲产 品 负 担 的 燃 汽 费= 4 x 3 5 0 0 = 1 4 0 0 0( 元) ;基 本 车 间 乙 产 品 负 担 的 燃 汽 费= 4 x
试论辅助费用分配中计划分配法的优化
试论辅助费用分配中计划分配法的优化作者:陈联苏善江蔡印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23期摘要:计划分配法是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但对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交互性劳务服务的核算不够准确,会出现重复计算交互成本的现象,因而本文提出改进建议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改进后的计划分配法又兼有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更有利于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一、辅助生产费用概述企业的辅助生产费用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而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则是为了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使用和服务的。
有时各辅助车间也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样也就存在不同的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分配的问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及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
二、计划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计划分配法,就是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来分配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然后把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的费用作对比,差额计入管理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种分配方法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考核和分析各单位的成本,但是却不够准确,使得分析结果与实际的成本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该方法中使用的实际成本比真正耗费的实际成本要大,多出的金额正是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成本的总和。
如此一来,各辅助车间的成本就被重复计算,从而使实际成本与按计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差异计算不够准确,这样最终影响到当期损益,进而影响到利润表各项目(比如利润总额、净利润),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预算和决策。
具体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例:企业有锅炉与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48 000元,锅炉车间30 000元;供电车间为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及行政部门提供用电192 000度,其中锅炉车间为32 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及行政部门提供 8 00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消耗500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技术,用于分配实际发生的成本到各个部门或项目中。
在企业管理中,合理的成本分配对于正确评估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给企业管理带来一定困扰。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计划成本分配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不同部门或项目间成本差异较大、难以准确评估实际成本等情况,影响了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有必要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指导企业更好地运用这一管理工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不同部门或项目之间成本差异大、难以准确评估实际成本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企业对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也通过对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讨论和探讨,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正文2.1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定义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给产品、部门或项目,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各项费用在不同部门或项目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预定的成本分配基准和分配规则,将总成本按一定比例或规则分配给各个部门或项目。
在实际应用中,计划成本分配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不同部门或项目之间的成本差异较大,导致分配结果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由于难以准确评估实际成本,导致分配结果可能偏差较大,影响绩效评估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更精细化的成本分析方法,细化成本分配基准,加强对成本分配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等对策,以提高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辅助生产费用之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探讨
助生产 车 间的产 品或 劳务 的数 量 , 便可进 行分 配 , 而简 化 从 和加速 了成本 的计算工作 。按照计划 单位成本 分配 , 除了 排 辅助生 产实际费 用的高低对 各受益部 门成本 的影响 , 于考 便 核和分 析各受益 部 门的经 济责任 , 还能够 反映辅 助生产 车间 产 品或 劳务 的实 际成本脱 离计划成 本 的差 异。
( ) 互分配 法。 一 交 交互 分 配法 , 首先 根据 各辅 助生产 车 间本 月 发生 的费用 以及 提供产 品或 劳务 的数 量 ,计 算交 互 分 配率 , 进行 一次 对 内分配 : 后根 据辅 助生 产车 间交互 分 然
配 后 的 实 际 费 用 .即 交 互 分 配 前 的 费 用 加 上 分 配 转 入 的 费 用 减去 分配 转 出的费用 , 及对外 提 供产 品或 劳务 的数量 , 以
生产 车间之 间 交互 劳务 也 比较 多 ,若采 用 交互 分 配 法 , 则
互分 配法 和计 划成本 分 配法谈 一点 看法 。
二 、 互 分 配 法 、 划 成 本 分 配 法 的 分 配 方 法 及 其 理 论 交 计
基础
成本 计 划起 不到 应有 的 效 果 ;若 采 用计 划 成本 分 配 法对 应地分 配各 自费用 。交 互 分配
法 考 虑 了 辅 助 生 产 车 间 之 间 相 互 提 供 产 品 或 劳 务 的情 况 .
间 、企业 行政 管理部 门等单位 服务 而进行 的产 品生 产 和劳 务供 应 。 助生 产车 间为生 产产 品 、 辅 提供 劳务 而发 生 的原材 料费 用 、 外购 动力 费用 、 ] 费 用及辅 助 生产 车间 的制 造费 人 _ 用, 构成 了辅 助 生产 车间产 品 、 劳务 的生 产成本 。
计划成本分配法
• 深入了解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成本标准的设定提供有力支持 • 定期对成本标准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制定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策略
• 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如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等 • 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执行与监控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执行
• 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操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 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成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 力、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能力等 • 一些企业可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从而影响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实施效果
针对局限性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提高成本标准的设定准确性
• 加强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提高成本标准的设定准确性 • 定期对成本标准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 的需要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核心原理是预先设定成本标准
• 通过对历史成本数据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标准 • 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实施过程
• 首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成本标准的设定、成本计划的制定、成本控制的 实施等 • 其次,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操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 最后,对实施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领域
• 制造业:通过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建筑业:通过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合理分配建筑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 服务业:通过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未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 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以应对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也 需要关注新兴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的 发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可能引发道德风险
由于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涉及到人为的调整 和干预,因此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需要加 强监督和审计。
改进与优化建议
加强数据治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更新机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从而提高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准确性。
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在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业务 环境的变化。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将成本分 配到各个责任中心的方法,它基 于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率来分配 成本。
特点
计划成本分配法有助于提高成本 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 性,同时还能提供责任中心之间 的成本比较和评价依据。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计划成本分配法基于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率,将各责任中 心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分配法
• 引言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成本分配方法,它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将间接费用分 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生产过程较为稳定、间接费用占比相对较 高的企业。
与实际成本法相比,计划成本分配法更注重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而不是实际发 生的成本。
服务业
在服务行业中,计划成本分配法 可用于服务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核 算,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服程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1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
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
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
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
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
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
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引言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个用于确定和分配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和行业。
尽管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效,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这种成本分配方法。
问题一:预测准确性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基于预测和假设进行的,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成本。
如果组织在制定成本分配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变化、供应链问题或技术变革,那么计划成本就有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这将导致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影响业务决策的准确性。
对策一:提高预测能力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组织可以采用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方法来进行成本预测。
这包括利用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建立更为灵活的成本分配模型、以及加强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跟踪和分析。
组织还可以加强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成本分配计划能够及时反映实际情况。
问题二:公平性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分配成本时可能会出现公平性问题。
由于这种方法通常是基于一些假设和标准进行的,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部门或项目承担了过多的成本,而另一些部门或项目又承担了过少的成本。
这将导致组织内部的不满和矛盾,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对策二:制定公平的标准为了解决公平性问题,组织需要制定更为公平和合理的成本分配标准。
这包括建立更为科学和明确的成本分配原则,确保各个部门和项目在成本分配中能够公平地承担责任。
组织还可以加强对成本分配计划的监督和审查,确保各个部门和项目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成本分配。
问题三:激励机制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会影响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
由于成本分配的不确定性和公平性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员工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积极性不足,从而影响组织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
对策三:激励制度和奖惩机制为了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组织可以建立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奖惩机制。
这包括建立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员工在成本分配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效率。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它通过将预算总成本分配到各个具体项目中,以达到精准控制成本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够精确、缺乏灵活性等。
本文将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
问题一:计划成本分配不够精确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施时需要对项目进行细化,从而确定每个具体项目的成本。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项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计划成本分配法的预算也会有误差。
同时,计划成本分配法中的分配标准可能并不够精确,可能无法反映出实际情况。
因此,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真实准确。
解决措施:一、加强项目管理的目标共识性,形成明确的项目目标,从而确立预算的分配标准和方法。
二、建立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反馈机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正预算计划,减少误差和风险。
问题二:计划成本分配法缺乏灵活性计划成本分配法中预算的分配操作是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实施的,也就是说,预算的分配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流程进行,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可能需要对已经预算的项目进行重新分配,例如,一些重要的项目需要更多的资源,但是却无法及时满足。
此时,计划成本分配法就会显得过于僵化,难以适应实际需求。
一、建立灵活的成本变动机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算,并且提前考虑各种灵活的预算方案,以便于数据分析和预测。
二、重新审视预算分配的标准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计划成本分配法更加灵活,适应各种复杂或变化的情况。
计划成本分配法往往存在某些漏洞。
由于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错,可能会出现计划成本分配不到位的情况,造成预算的失控和效果的差异化,还可能会出现项目延误、迟滞等问题。
一、加强成本监控和预算评估,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预防预算漏洞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二、加强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的协调和沟通,确保计划成本分配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加强跟踪和控制整个项目的过程。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部门或产品上,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复杂、结果不准确等,需要通过一些对策进行解决。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最大问题是计算复杂。
该方法要求企业对各个部门和产品的成本分配比例进行准确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产能利用率、产量、销量等。
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部门和产品众多,计算复杂度更高。
我们可以考虑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引入成本分配模型,通过建立一套标准的成本分配模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其中的参数,简化计算过程。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由于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某些因素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成本分配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保持计算的准确性。
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以实际情况与计划成本进行比对,及时修正分配比例,提高准确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在确定各个部门和产品的成本分配比例时,管理人员可能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为了减少主观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一个专门的成本核算团队,由专业人员负责核算和分配工作,减少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
引入多种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并进行比较和对比,取得更加客观的结果。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计算时往往只考虑了直接成本,而忽视了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而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忽视间接成本的计算,会导致成本分配不完全准确,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分类体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所有成本都得到合理的分配。
引入适当的成本分配方法,如活动基础成本分配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和分配间接成本。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管理工具,通过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部门上,以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和控制。
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分配依据不准确计划成本分配法依赖于成本分配的依据,而如果依据不准确,就会导致计划成本的不准确性。
如果将某个项目的成本分配给不相关的部门或产品,势必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到整体效益。
对策一:合理确定分配依据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成本分配的依据进行合理确定。
可以根据项目或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指标作为分配依据,如销售额、产能利用率、人力投入等。
还应该定期对分配依据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对策二: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确保成本的合理分配。
一种方法是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将成本分配与绩效挂钩,以奖惩机制来推动各个部门或产品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各个部门或产品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问题三:分配方案难以调整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制定分配方案时,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导致方案的调整较为困难。
如果出现了新的产品或项目,或者发生了成本结构的调整,就需要对分配方案进行调整,但这往往会导致许多繁琐的工作和时间成本。
对策三:灵活调整分配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灵活的分配方案,使其能够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一种方法是建立动态的分配模型,将分配方案与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及时的调整和更新。
还可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使得调整分配方案的过程更加顺畅。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确定分配依据、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以及灵活调整分配方案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效果。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用于确定项目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项目相关的活动或工作包,并在这些成本基础上估算项目整体成本。
然而,这个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是它们以及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基于假设和预测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存在不准确性。
在进行计划成本分配时,通常需要假定一些参数,例如资源的使用率、活动的完成时间等。
这些假设可能是不准确的,这会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从而使整个项目的成本计划失效。
对策:为了降低假设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准确地估算资源使用率和活动完成时间。
此外,应该在做出计划成本分配决策之前,对假设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策:为了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应该在计划成本分配时留出适当的安全储备,以便在需要时加以利用。
此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该对成本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问题三: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会忽略关键路径上的成本。
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基于各个活动的成本估算来计算项目整体成本,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忽略关键路径上的成本。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对项目的进度和整体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忽略了这些成本,可能会导致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
对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通过网络图来确定关键路径,并为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分配适当的资源和成本,以确保项目进度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问题四: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会导致分配不公平。
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是按照活动或工作包来分配成本的,但是有些活动可能不需要很多资源和资金,却可能对整个项目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活动得不到合理的资源和成本支持,可能会导致项目失败。
对策:为了避免分配不公平,应该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来分配资源和成本。
这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优先级排序,以便为关键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
总的来说,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项目成功。
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方法
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方法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计划制定对于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都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优化过程,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计划来提升效率和控制成本。
1. 设置明确的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任务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时间和资源。
同时,目标的设定也需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ble)、现实(Realistic)和有时间限制(Timely)。
2. 分解任务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子任务是高效制定工作计划的关键。
通过将任务细分为更小的部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任务的完成进度,避免拖延和资源浪费。
每个子任务都应该具有明确的起止日期和责任人,以便更好地跟踪和监控进度。
3. 优化资源分配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高效的任务完成。
在分配资源时,我们应该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能力,资源的可用性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及时补充不足的资源,以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4. 设定时间限制为每个任务和子任务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对于高效完成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时间限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拖延行为。
然而,制定时间限制时必须考虑任务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压缩时间导致质量下降和效率低下。
5. 管理风险有效的工作计划管理需要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应该预留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来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监测和处理风险,以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6. 优化沟通流程高效的工作计划需要良好的沟通流程。
在制定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与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需求,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交流。
同时,建立相应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保证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沟通顺畅高效。
会计实务: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计划成本法又称内部结算价格法,指在分配生产费用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个车间、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按照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耗用的劳务数量,向其他基本生产车间、其他受益部门以及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完成后,按照辅助生产成本差异额=(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数额(公式①),计算出偏离实际成本的差异额。
对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与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将差异额直接列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第二,将差异额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一、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出现的问题计划成本分配法突出的特点是单位计划成本已知,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反映生产费用的分配情况,便于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和日常的成本控制,但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消耗情况做的预估,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实际的耗费。
一旦企业出现突发情况或者为了隐瞒成本而调整单位计划成本(在没有良好监督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就偏离了实际情况,对以后期间的成本分析与考核也容易造成误导。
此时,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是计划成本无法代替的。
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之后,企业应该把计划成本调成实际成本。
由此,笔者认为计划成本分配法还存在一些疑点。
疑点一:根据上面的公式可知: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公式②)。
基于对成本会计的理解和对张培荣、冯述娜《对〈再谈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之计划成本分配法〉一文的商榷》(以下简称张文)的研读,本文认为教材中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额的计算公式即公式①是基本正确的,计划成本的分配范围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实际辅助生产费用是通过实际直接费用加上转入费用归集,分配范围也是所有受益单位,不存在之前张文中的混淆之感。
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
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1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背景知识及定义1.1背景知识计划成本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
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知识。
1.1.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进行结转和分配。
由于辅助生产提供劳务或生产产品的种类不同,起好费解沌河分配的程序也不同。
对于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生产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而发生的辅助生产费,在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完工入库时,其成本也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借方,其结转过程与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基本相同。
在领用时,根据用途按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
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
对于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提供水、电、运输、修理等劳务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应按受益单位的耗用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借方。
1.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原则为了正确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应遵循一下分配原则:①谁受益谁承担。
对于接受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生产的产品的受益单位均应负担辅助生产费。
其中,凡是能够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各该对象的成本中,不能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按受益比例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受益多的分配多,受益少的分配少。
②方法简便合理。
辅助生产费的分配要采用既简便又合理的方法进行。
为此,企业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具体情况及其管理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既不能只求分配方法的简单而忽略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又不能只求结果的准确性而致使分配方法过于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
摘要:计划成本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计算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差异的过程不易理解和掌握,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对于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可以把计划成本法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即避免了计算差异额的过程,又可使计算分配的结果更合理和准确,也便于初学者掌握。
关键词: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按照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在各受益车间和部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计算方便、直接,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同时也便于分析和考核各部门单位的经济责任。
一、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常规做法
是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供应量,在各受益对象(包括各辅助生产单位在内)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待分配费用加上辅助生产单位内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
为了简化分配工作,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调整计入管理费用,不再分配给其他各受益对象。
[例]某工厂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69 440元,供水车间35 000元,该厂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每度电为0.64元,每吨水为3.9元,该厂本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如下:(1)供电车间用水800吨(2)供水车间用电12 000度(3)产品生产耗电80 000度,耗水6 000吨(4)车间一般耗用电12 000度;用水1 000吨(5)厂部管理部门耗电8 000度,耗水3 000吨。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
供电车间分得水费=800×3.9=3 120
供水车间分得电费=12 000×0.64=7 680
产品生产分得费用=80 000×0.64+6 000×3.9=74 600
车间一般耗用分得费用=12 000×0.64+1 000×3.9=11 580
厂部管理部门分得费用=8 000×0.64+3 000×3.9=18 260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12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 680
一一基本生产成本74 60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11 580
管理费用16 820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1680 (112000×0.64)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42 120(10800×3.9)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差异:
供电车间实际总成本=69 440+3 120 =72 560 (元)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12 000+80 000+12 000+8 000)×0.64 =71 680(元)
成本差异(超支)=72 560-71 680=880 (元)
供水车间实际总成本=35 000+7 680 =42 680 (元)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800+6 000+1 000+3 000)×3.9
=42 120 (元)
成本差异(超支)=42680-42 120=560 (元)
根据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计算结果,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 440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88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560
上述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属于调整分录,不论是超支
差异还是节约差异,账户的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在登记账户时,超支差异用蓝字表示补加,节约差异用红字表示冲减。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由于预先制定了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需分配一次,简化和加快了成本计算和分配工作。
同时,通过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差异,可以查明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和部门,排除了辅助生产单位费用超支和节约的影响,也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和部门的经济责任。
二、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简化了计算,但计算差异的过程不太易于理解和掌握,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在计划成本制定偏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势必对企业的管理费用造成太大的波动,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对于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可以把计划成本法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
仍以上例编制分配计算表如下:
第一步按计划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水费=800×3.9=3 120
供水车间分得电费=12 000×0.64=7 68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3 120
——供电车间7 6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 120
——供水车间7 680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按实际的劳务供应量分配费用。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69 440+3 120-7 680=64 880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35 000+7 680-3 120=39 560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64 880÷(80 000+12 000+8 000)=0.6488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率=39 560÷(6 000+1 000+3 000)=3.956
通过计算各受益单位分得的费用为:
产品生产=51 904+23 736=75 640
车间一般消耗=7 785.6+3 956=11 741.6
厂部管理部门=5 190.4+11 868=17 058.4
借: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生产成本75 64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11 741.6
管理费用17 058.4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4 88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9 560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方法即避免了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额的过程,又可以使计算分配的结果更合理和准确,对初学者也更易于掌握。
参考文献:
[1] 于富升黎来芳.《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