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

合集下载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SHANXI EDUCATION教研园地JIAOYAN YUANDI白媛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

文化基础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囊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践核心素养。

在整个学科体系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

所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的精神需求。

所以,在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排在首位。

1.积淀人文底蕴,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文主要承担传授汉语最基础的知识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

在学习字词和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

如,《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让他们懂得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提问:“课文写了槐乡孩子什么样的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槐乡认识这些槐乡的孩子。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全文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然后接着问:“通过课文的学习,对于槐乡的孩子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略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初中阶段,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在感知后要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情感审美。

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通过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可以问学生:“大家认为作者所描述的冬天美吗?你身边有哪些迷人的景色?”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作者描述的济南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大自然有了初步的感知。

这时教师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作者在当时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把握语文核心能力__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把握语文核心能力__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进一步要求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 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 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引自《课标》)
相关要求
阅读能力的界定
整体感知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 • 整体感知能力 • 筛选信息能力
形成解释能力
欣赏评价能力 实际运用能力
(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2008年“综合性学习”题目
8.募捐活动中,学校广播站小记者采访你,请你对在地震中失去校园的同龄人说几句安慰 和鼓励的话。 (用上“素不相识” “自强不息”两个词) ( 4 分) 亲爱的同学: 9.募捐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写一份这次活动的纪实报道。下面是围绕“情系 灾区”这一主题所写的报道草稿,请你将其中不必要 的两个句子挑出来。 (将句子的序号 ... 填入下面的横线处) (2 分) ①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筹办的“情系灾区”募捐活动日前在学校礼堂举行。②学生 会主席就这次募捐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动员。③他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伸出双手,献出爱 心,积极参加募捐活动。④在募捐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自觉遵守会场纪律。⑤学 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和团委、学生会的干部带头捐款。⑥接着,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平 日的积蓄放入捐款箱。⑦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就这次募捐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⑧募捐 活动结束后,初三年级一班的部分同学留下来打扫了会场。 不必要的句子是:第 句 第 句
熟练的语言技能
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听读、说写,即阅读 理解和表达交流。 《课标》上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呈现出来。 在目前的语文试卷上,大体呈现的是“识字
与写字”能力的考查、积累部分的考查、阅 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作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它涵盖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意识、批判思维等方面的内容。

语文学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三个方面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语文学科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正确、丰富、准确的语言表达方法,提升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此外,运用得当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守门人,通过对优秀文化传统的阐释和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传统诗词、经典散文等,学生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自己的人文修养。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世界,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独立、客观、全面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断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盲从、不轻信,善于分析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社会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力。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

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

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语文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

在过去的教育中,语文教学重点注重的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语文素养转变为现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变革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方面。

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然而,在当今社会,仅仅掌握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语文素养,还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它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探索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要实现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途径:1.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历史文章等,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结合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表达。

2. 创新实践活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欲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 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个性化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把握语文核心能力 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把握语文核心能力  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进一步要求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 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引自《课标》 (引自《课标》)
把握语文核心能力 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基教研中心 王彤彦
2010年 2010年4月
讲座提纲
近三年试题回顾及分析 ——对语文核心能力的再认识 ——对语文核心能力的再认识 初三阶段总复习的策略 ——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升素养 ——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 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从 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 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 层次: 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熟练的语言技能
相关要求
阅读能力的界定
整体感知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 形成解释能力 欣赏评价能力 实际运用能力 整体感知能力 筛选信息能力 概括要点能力 形成解释能力 感悟鉴赏能力
2007—2009年 综合性学习" 2007—2009年"综合性学习"考查的主要内容
年份 题号 7 2007 8 9 7 2008 8 9 7 2009 8 9 考查的主要内容
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听读,说写, 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听读,说写,即阅读 理解和表达交流. 理解和表达交流. 《课标》上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课标》上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呈现出来.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呈现出来. 在目前的语文试卷上,大体呈现的是" 在目前的语文试卷上,大体呈现的是"识字 与写字"能力的考查,积累部分的考查, 与写字"能力的考查,积累部分的考查,阅 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查. 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查.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等。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首先,要注重课内外融通。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写景”这一篇章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然后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并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例如,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阅读活动,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读书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理解技巧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还有一点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还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名人事迹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学社团、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


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 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 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1997年12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
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 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 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 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 问题解决方法等。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 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 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 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 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 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 品质的人。
国际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启示

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公民适应现 代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学生所应具备 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是学生成功且有责任地生活于现代 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他们应对当前与未来世界的各种挑战 所必备的。

我们了解和认识国际上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希 望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有效的做法,为我国后续的课程改 革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巩固并且进一步提升我国课程改 革的成效。
任何学科都包括文化尤其是历史和艺术但语文学科是以口语和书面语来负载文化信息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工具而且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当代文化生活的建构更是语文课程必须关注的实践课如果我们把审美界定为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学科都面对审美问题文学与艺术是审美的专门化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改变,语文学科已经从传授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发展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文化素养、语言素养、表达素养等方面,还与学生的表达能力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表达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即为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有逻辑地进行叙述。

2. 培养思辨能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辨析文本信息、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在表达时进行论证、判断和推理,使表达更有条理和说服力。

3. 发展创新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死板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改编故事、编写作文等方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表达的独特性和个性魅力。

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和锤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1. 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写作任务,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表达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2.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口语表达是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口头表达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流畅性。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观点和思路:首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语言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深入、全面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包括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

语言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包括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

其次,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与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紧密相关。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

语文学科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人文情怀、人文知识、人文价值观等。

同时,语文学科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担当社会责任。

最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展。

学生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

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语言流畅度和语言得体性等方面。

书面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文章结构能力和文章修辞能力等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一个人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1.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它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口头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语言流畅度和语言得体性等方面。

语音语调是指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和语调,包括音高、音量、语速、语调等方面。

语音语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口头表达的效果。

语言流畅度是指一个人说话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包括语言的连贯性、语言的流畅性和语言的节奏感等方面。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与意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与意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与意义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影响与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文本形式,并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实践。

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体系,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法和修辞技巧,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此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潜力,使学生在文字表达上更加具有独立性和个性化。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

语文学科教学强调对各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通过学习不同文本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意义和信息。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准确度,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终身受益,不仅在学习上有所帮助,还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和评价,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语文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思考和思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与意义是巨大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意义和信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道德修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道德修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与道德修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学科之一,其核心素养既包含语言文字方面的技能,也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道德修养。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以及道德修养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它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识别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各种文本的能力,包括文言文、现代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

文化识别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字和文本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稳定的情感倾向和态度。

情感态度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其次,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语文。

此外,积极的情感态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在语文学科中能够独立思考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道德修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培养。

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语文学科中的文本往往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导向,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文本,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正直、善良、公平等道德观念和品质。

其次,语文学科中的交流和分享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加关心他人和社会,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再次,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和写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使他们具备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共113页PPT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共113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 养王光龙老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厄尔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表时间:2020-06-24T08:08:43.7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总第343期作者:黄志连[导读] 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逐步培养并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落实好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河北省隆尧县大张家庄校区055350摘要: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逐步培养并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落实好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都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

《新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新课标》的要求与核心素养教育是相符合的。

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鼓励学生立足课本、品味课文、收获课文,增强人文底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能力,为小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要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在长期的阅读中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总结阅读的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生阅读观念。

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欲望。

例如讲解《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并设置悬念:“作者认为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如果真的来到了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身临其境看到瀑布的雄姿,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激发学生深入探索课文内容的兴趣,赞美大自然的杰作之美。

如何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语文是基础工具,运用于人们的交际、学习发展;语文是桥梁,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精神血脉;语文是载体,承载公民人文素养,提供审美经验。

顾川之老师在《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将语文的使命,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来认识。

(1)语文与个人对个人来说,语文关乎个人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精神的形成,离不开语文,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学识、思维、思想,更要靠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大多数人在小学及中学时代记忆最深刻的往往都是语文老师。

可以说学生人格的养成,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起着关键性作用。

(2)语文与社会对社会来说,语文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往、交流沟通,是个人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与别人的沟通合作,还是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都需要较强的表达交流能力。

(3)语文与国家对国家来说,语文关乎国家安全与国家尊严,也往往代表着国家形象。

语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母语,通过内涵丰富,资源甚广的母语资源,使其在母语中充分汲取本土文化的精华,逐渐成长为具有世界胸襟、全球视野的本土文化传人。

正因为语文所肩负的使命,对国家和民族来说,语文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中国语文教育已有百余年历程,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

人们呼唤、期盼着更高水平的语文教育,包括更先进的语文课程设计,更理想的语文教材,更高水准的语文教师,更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更科学合理的语文考试,其带着学生具有泵高水平的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高中语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高中语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作者:王光龙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困惑。

然而,无论课程如何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始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今天的在校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公民。

现代社会的公民需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实质就是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适应明天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中有五种主要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将来独立做事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立意识、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未来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角色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人。

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勤奋、乐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引导学生网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认识和网络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在现代社会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的人。

学习方式本身并不分优劣。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可能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成为最有效的方式,情境性是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新课程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成熟的学习方式也不能一概抛弃。

例如,在某种情境中,接受学习方式也许就是最恰当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在校学习大多是间接学习,接受学习时间短而效率高,不能排除在常用学习方式之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且喜爱的学习方式。

它是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个人学习经历、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综合作用,并通过个体长期的学习活动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02年美国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 2007年发布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面、清晰地将 各种素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21世
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
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 (1)学习与创新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 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个方面
六大素养
二、基本内涵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 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 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 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 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 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 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 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 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 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 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 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 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 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 要点。

.1.人文底蕴:
(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 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 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 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 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 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 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 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 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 和升华美等。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框架内容设计

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
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
师范大学共同参与,启动了“我国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
框架研究”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
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为项目负责人。。

该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共组织了48场访 谈,涉及到575位专家,历时三年集中攻关, 完成了研究任务。研究成果经过半年多时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 学习科学研究所 王光龙 hzsdwgl@
内容目次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大背景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内容设计
三、国内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认识
四、高中语文新课标设计的学科核心素养


五、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本认识

基于这个总体目标,澳大利亚概括出了公民所必须具有的 包括读写、计算、信息和通用技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道 德行为、个人和社会能力及跨文化理解在内的七项通用能力和
三大跨学科主题(土著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历史和文化、
亚洲文化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啮合和可持续发展。
芬兰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在2004年颁布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 中,根据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对公民、欧洲国 家对公民的要求,芬兰对所培养的学生设置 了七个明确的主题: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 国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 企业家的权力,对未来环境、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个体。在 每个主题下,都有对具体目标和核心内容的 明确规定。这些规定都是跨学科的,体现的 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学生全面发展的诸多能力。
国际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早在20世纪中后期,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学生核心素
养问题。

同时,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为提升人 才培养的素质,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也纷纷开展核心素养 的相关研究,相继构建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并将其研究成 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该框架对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具
有直接影响,进而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发的核心素 养框架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盟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06年12月,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 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 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 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 态度三个维度构成。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 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 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 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 想。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 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 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 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 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 和方法等。
国际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启示

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公民适应现 代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学生所应具备 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是学生成功且有责任地生活于现代 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他们应对当前与未来世界的各种挑战 所必备的。

我们了解和认识国际上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希 望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有效的做法,为我国后续的课程改 革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巩固并且进一步提升我国课程改 革的成效。

其中,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负责、正 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

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包括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负责 任的决策。

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包括活跃的社区生活、国家与文化认同、全球 意识、跨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包括合理的推理与

5.责任担当:
(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 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 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 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 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 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 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 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 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1997年12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
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 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 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决策、反思性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处理复 杂性和模糊性。 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包括开放、信息 管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有效地交流。

澳大利亚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澳大利亚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卓越,培养青少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 信且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和主动明智的公民是其总体目标。
(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括三项素养: 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
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
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 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 (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 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
(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包 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 科技素养。 (3)生活与职业技能,包括灵活 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社 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 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
新加坡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
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
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学业质量标准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大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强烈冲击下,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思考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对教育 进行调整,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民素质,以适应未来
急剧变化的人力需求。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教育质量观发生了巨 大转变。在传统的教育质量观里,质量评判依据主要是 “入学率”、“毕业率”、教学资源和设施等。现在, 衡量教育质量不仅仅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还需要涵盖

(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 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 问题解决方法等。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 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 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 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 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 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 品质的人。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 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 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 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4.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 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 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 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 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的广泛征求意见,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
果。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计成果正式发 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