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人文素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成功,同时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也更为得心应手。
而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班主任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其思想品德。
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如讲座、辩论、班会、心理疏导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表明正确的人生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提高自我认知和情商。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热心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二、加强学科知识教育与综合素质拓展学科知识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在各学科上的学业进展,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熟练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
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拓展,通过组织各种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提高相互信任感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之一。
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如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参与决策与执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班主任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
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通过评选、表彰等方式,肯定学生的成果和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荣誉感。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科知识教育与综合素质拓展、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提高相互信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指他们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了解,更是指他们对人类文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因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
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历史著作、哲学思想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读书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其次,开展跨学科教学是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学科划分往往让学生陷入知识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思考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上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时,可以引入文学作品、艺术品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思考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文艺术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因此,教师可以探索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制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人文修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人文修养人文素养是指对人类文化和人类价值的理解与欣赏,是一种广泛而深厚的修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引领学生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审美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一、文学修养的培养文学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名著和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拓展自己的视野。
学校可以开设文学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作文、读诗歌等,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历史修养的培养历史是了解人类发展和社会演变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历史课程、组织历史研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成就。
同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培养他们的历史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哲学思维的培养哲学是人类思考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一种方式。
学校可以设置哲学选修课,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类的价值等存在问题。
此外,倡导对不同哲学学派的了解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艺术欣赏的培养艺术是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艺术欣赏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其艺术素养。
五、跨文化交流的培养提升人文素养需要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开展交流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让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互动和沟通。
通过跨文化交流,学生可以更加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与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六、志愿者服务的培养志愿者服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通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发现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方面。
因此,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成效。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和人文素养。
我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力求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魅力传达给学生。
我注重开展精彩纷呈的人文课堂,通过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我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文化传统活动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升他们对人文艺术的欣赏能力。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在班级活动和班会中,我安排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主题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善恶、正义和自我价值等问题。
我还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另外,我注重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差异和需求。
因此,我与同事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辅导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阅读推广、社交礼仪培训、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
最后,我还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与他们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
我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
我向家长介绍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并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我能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和实践,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他们的文化兴趣、艺术鉴赏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涂定辉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人文性的教育是头等大事。
人文素养包括诗文素养、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礼仪素养、人格素养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本人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坚持“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理念,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升华,与学生共同成长,下面谈谈自己的实际做法和感想:首先,上好开学第一课,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特色,使学生接受你、欣赏你,明确我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一、注重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以情感动学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感悟人生、真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这是人文素养的根基—人格素养。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思维发散,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头脑去分析、用心灵去感悟生活,使学生的人格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进而提升。
二、拓展式阅读学生不广泛阅读,知识面难以拓宽,人文素养无从提升。
我校学情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除了看课本很少涉猎课外读物。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要求非常明确,关键在于实施。
1.课文拓展延伸阅读在课文教学中把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名篇也纳入语文教学之中,倡导“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主要做法是:相近内容的拓展、相对内容的拓展、同一作者的拓展、相近时代的拓展、相近风格的拓展、同部作品的拓展。
通过拓展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能力。
除名著阅读外,我让学生订阅了《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格言》《作文与考试》等杂志,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已逐渐受到重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价值、文化、历史和道德等方面的认知与素质,它既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那么,在学校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一、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细腻的感觉和独立的审美标准。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
学校可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和解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挑战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关心他人、热爱社会,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哲学与思维训练哲学和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以及道德伦理等问题。
通过哲学的探讨和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形成立足于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五、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社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他人的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学校注重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开展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组织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进行哲学与思维训练,促进交流与合作。
教学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内在性的品质和修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
一、树立人文教育理念1.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人文素养1. 融入人文精神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将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内容。
通过讲解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瑰宝,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 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生活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现实生活,将生活案例引入课堂。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生活素养。
3. 跨学科融合,拓展人文视野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如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融入语文、英语等课程,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2.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学科方面的修养和素质,包括对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的领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开展人文学科的课程和讲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有关人文学科的课程和讲座,让学生了解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引导学生对人文学科的思考。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听取文学大师的讲座,或者请人文学科的专家为学生讲解相关问题。
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加强实践与观察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和观察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胜,走进社区了解民俗文化,参与志愿活动来服务弱势群体等。
通过这些实践和观察,学生可以增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三、开展人文讨论和交流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人文讨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跟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和尊重不同的意见。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促进文化体验和艺术创作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和艺术创作的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写作比赛,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和体验艺术的力量,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表达形式,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提供经典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经典文化,培养他们对经典文化的欣赏和理解。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经典文化阅读、经典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经典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经典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和熏陶的结果,它是指个体对人类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尊重、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个体对社会伦理问题进行正确判断和娴熟操作的能力。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了解社会动态,培养学生的思辩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时事报道、社会人物的事迹等,让学生了解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提高人文素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品德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通过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可以通过教学《小木偶奇遇记》、《红蜻蜓》等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写作、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只有在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下,学生才能真正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渗透式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小学语文教学打造成一个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的也培养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总结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总结人文素养是指对人类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能够用人文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其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一、开展课外读书活动课外读书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设立读书俱乐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阅读,感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与思想。
同时,组织读书分享会、写读书心得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组织参观社会文化场所参观社会文化场所是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引导他们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精品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参观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考察、记录和写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实践项目,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验一线社会工作的挑战和压力。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培养出色的领导力。
四、开展人文讲座和演讲比赛人文讲座和演讲比赛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讲解人文知识和文化背景,激发他们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组织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让他们在演讲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五、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全面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一、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古诗词、古文等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教学,引领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教学《孔子家语》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理念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的素养。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深刻内涵。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人文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籍都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选择,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赏析一些美文、美句、美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好情感。
在教学《梅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梅花的描写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梅花的高洁、坚韧之美,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不应只限于课堂内,更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延伸到社会实践中。
通过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习经验分享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
教师的学习经验分享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分享几点教师学习经验,以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一、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经典文学作品、哲学著作等,教师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见解,培养自己的人文修养。
例如,通过读《老子》可以学会优雅地处理人际关系,通过读《红楼梦》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
广泛阅读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素材,丰富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教师应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教师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进专业素养。
在培训班中,教师还可以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前沿的教育科技,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教师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实践亲身经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深入实践,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发掘潜在的问题。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四、注重情感教育人文素养提升的核心是情感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引导他们用心感知世界,用情体验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需求。
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具备多角度的思考能力。
教师要具备宽容、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多个方面的人文知识、人文价值观和人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让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人文素质,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感和社会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教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比如童话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美和智慧。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绘画、戏剧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是指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事物进行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
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
学生可以一起阅读一篇文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且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增强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思考自己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什么贡献。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一直致力于提高我的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我的经验中,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人类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成为有道德和义务感的公民。
首先,我认为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需要从学校的教育课程开始。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资料,例如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事件、文学作品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
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代表性和具有启发性的活动,例如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民间艺术和地方文化等,来引导学生了解并体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们也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参观博物馆和文化嘉年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并增强他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其次,对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和理解复杂的问题和社会事件,并能够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文化比较、研究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反思自己和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文化创意手工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独创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在集体环境之外,家庭教育是首要的学习环境和人文素质的塑造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并与家长一起规划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例如社区文化节、文化公益活动等,带领学生去感受更多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增强孩子们对社区、家庭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吸收更多人类文明的精髓。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应用和创新能力。
人文素养不是一种只在理念上存在的能力,更是在实践中生发出来的能力,只有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学生的人文素质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转变。
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识。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理解和体验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品质和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开展相关的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经典文学作品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思想和情感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析古诗词,学习其中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得到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文化自信心,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教师可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历史人物等,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可以得到增强,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识、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些要求中,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人文素养是指人类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领域,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和分析,反思和思考,探究生活和世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经验。
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基本功。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如阅读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以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文化和社会的兴趣和认知有所提高。
多种媒介掌握在阅读以外,小学生还应该掌握多种媒介,如新闻、电视、网站等,以便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媒介的可视化和图片化信息能够更直观地传递文化信息。
同时,小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以便更好地获取各种信息。
强化交流渠道小学生与外部的交流渠道应该更加多元化。
家长可以带小孩去博物馆、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场所,帮助他们了解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学校应该开展文化和艺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多维度培养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不单单涉及到知识的获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例如,让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活动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文化、艺术、思想、习惯、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使学生感受到人类的多样性。
结论以上就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一些经验。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鼓励小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提高自身的文化鉴赏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成为科学文化的合格公民。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当今社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日益受到重视。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职业和社会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操、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它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
本文将探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教育的角色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作为学生知识和修养的主要来源,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道德修养,通过开设人文科目、课外活动和讲座等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珍视。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经历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升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二、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阅读与写作是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哲学著作和历史文献,学生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人文素养的深度和广度。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思维能力。
同时,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来整理思路、表达观点,并提高他们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跨学科教学的推广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跨学科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关联,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一节历史课堂上,通过引入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哲学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文因素和价值观念。
这样的跨学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习和社区活动等,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拓宽视野,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逐渐成为具备人文素养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此,本文将浅谈一些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经验谈。
首先,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是一种对于道德伦理的追求和自觉遵守。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文言小说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如观看戏曲、博物馆参观等,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识。
其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担当。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中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讨论课、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问题,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学生交友营、国际文化交流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第四,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面对问题和信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课、思辨课等形式,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和思维方式,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小学生人文素养是指培养小学生对人类智慧和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的能力,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心理修养等方面。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经验。
一、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其次,要注重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倡导,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人类智慧所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等,丰富自己的内涵和素质。
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设立阅读角,提供各种优秀的图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鼓励他们多读、读好书,并及时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和体会。
三、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综合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育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艺术节,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倡导思辨教育思辨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思辨教育,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思辨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如何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作文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已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学生阅读、写作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生阅读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人文启迪。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荷花淀》、《小兵张嘎》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怀,培养对心灵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事件,拓展他们的人文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写作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培养对人文情感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关于人文情感的文章,如《我的家乡》、《我的梦想》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对家乡、对未来的情感,感受到人文情怀的力量。
也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些经典作品,如《诗经》、《论语》等,让他们通过模仿这些文学经典,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人文修养。
情感体验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通过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情感的美好,比如举办一次家乡文化周活动、组织一次文学朗诵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感受和体验,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
也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教育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在情感激荡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的一些实际做法
长春市第九中学李金花
长春朝鲜族中学赵永安
长春市第九中学韩春广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拓展式阅读、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在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领学生不断成长。
关键词:积累;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人文性的教育是头等大事。
人文素养包括诗文素养、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礼仪素养、人格素养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本人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坚持“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理念,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升华,与学生共同成长,下面谈谈自己的实际做法和感想:首先,上好开学第一课,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特色,使学生接受你、欣赏你,明确我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一、注重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以情感动学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感悟人生、真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这是人文素养的根基—人格素养。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思维发散,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头脑去分析、用心灵去感悟生活,使学生的人格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进而提升。
二、拓展式阅读
学生不广泛阅读,知识面难以拓宽,人文素养无从提升。
我校学情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除了看课本很少涉猎课外读物。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高中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中外名著10部以上。
要求非常明确,关键在于实施。
1.课文拓展延伸阅读
在课文教学中把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名篇也纳入语文教学之中,倡导“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主要做法是:相近内容的拓展、相对内容的拓展、同一作者的拓展、相近时代的拓展、相近风格的拓展、同部作品的拓展。
通过拓展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
的视野。
2.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能力。
除名著阅读外,我让学生订阅了《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格言》《作文与考试》等杂志,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还尝试上文学欣赏课,把同学们所阅读过的文章拿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师也容入其中。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品评的能力。
品读美文可以使学生的听、说、读、思、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从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美文摘抄笔记,诗词积累笔记,写周记,读写结合。
适时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同学,再接再厉,自然影响、带动其他同学。
3.在学生的阅读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深入开展一些课外的阅读活动。
例如,组建“文荟书社”学生社团,“聚读书之人,乐读书之乐。
”以图书、杂志、报刊等为载体,以阅读交流为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阅读、交流、写作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学校应当是读书的场所,书籍的王国,精神的家园。
我们在走廊和教室的墙壁上书写名人名言,读书方法指导等,以激励学生阅读。
因为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方法与途径,有阅读才有生活。
我们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拓展式阅读目的不是为了眼前的应试,而是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立足课本,超越课本;立足自我,超越自我,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最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使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句话也常和学生们说,师生共勉,共同提高。
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办法,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
他们要非常认真的准备:选定话题,收集材料,语言组织,现场表达,动作表情等。
写的能力、说的能力、表演的能力,都得到锻炼,而且难度不断加大:自由、命题、即兴演讲。
(二):配乐朗诵,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诗歌散文,可以组织学生配上音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朗诵。
比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兰亭集序》《赤壁赋》《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别康桥》《雨巷》《琵琶行》《将进酒》等,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其特长,同时也使他们得到文学艺术的审美陶冶。
(三):课本中有些小说、戏剧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编写、排演课本剧。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装在套子里的人》《孔雀东南飞》《荆轲刺秦王》《雷雨》《窦娥冤》等,排演中同学们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和研究,这是一种再生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再如,道具布景的设计,语势声调的推敲,既有同学们的苦心和汗水,更体现了同学们的思维宽度,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据此本人曾撰写了《我是这样教〈荆轲刺秦王〉的》教育叙事。
(四):几年来,学校分别组织“放飞激情竞展风采”诗歌朗诵会,“诚信酿造生活”、“习惯”和“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演讲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满热情,无论平时学习成绩怎样都展现了高中生积极向上的朝气,而这正是组织活动的目的。
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诵读、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也锻炼了大多数学生的胆量。
诵读和演讲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国语文的一大特色。
(五):为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校组织了学生“风采作文”大赛,从2002开始,已经坚持开展多年,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并分别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迎奥运”征文、本省中学生“读书与成长”和“作文与考试”杯作文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3月中下旬和4月中下旬分别进行了“我理想的学校”全省同题作文竞赛和全国校园“世纪金榜杯·学会感恩”书信大赛,并分别推荐14篇获奖作文参加上级部门的比赛。
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又进行了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等。
我的学生都是积极参与者。
(六):本人每届学生都进行“小老师”授课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小老师”们通过备课、上课,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诗词内容、思想情感、写作手法,理解的全面深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心理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和提高;更可喜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他们认识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了感恩。
为此我还撰写了论文《课堂的主人学生做》。
语文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舞台,语文是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语文在学习和活动中历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在点滴积累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引领着学生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