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做到有效消毒,这些细节养猪人必须知道!

合集下载

养猪人啦,猪场最规范、全面的消毒技术全在这里了,快来看看吧

养猪人啦,猪场最规范、全面的消毒技术全在这里了,快来看看吧

养猪⼈啦,猪场最规范、全⾯的消毒技术全在这⾥了,快来看看吧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产的⼀个⾮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物扩散或传播的⽬的。

所以,能预防我们就要提前预防,不然等猪⽣病了再去治疗,不仅影响猪的⽣长发育,还会增加养殖成本,那就得不偿失了。

今天我们⼀起来看看猪场是怎么规范的消毒的。

猪场的消毒⼀般分为⽇常消毒、空舍消毒和器械消毒等。

1、⽇常消毒(1)⼊⼚⼈员的消毒要求:⼚门、⽣产区以及⽣产车间门前必须设有消毒池,池内的消毒液必须保持有效的浓度,消毒液每周、周四进⾏更换。

每次更换要有记录,⾛道的消毒垫必须保持潮湿(消毒液浸湿) ;进场前必须先⽤消毒剂洗⼿,将⼿和暴露在外⾯容易接触到的⼿臂清洗⼲净,洗完后⾃然⼲燥;⼊场前必须喷雾消毒30秒,达到全⾝微湿;脚踩消毒垫或消毒池1分钟,消毒垫(池)的消毒液要⽤⾼浓度的消毒液:员⼯外出回场需在门卫处洗头、洗澡,更换场内预先准备的⼲净⾐服和鞋⼦⽅可⼊内。

猪场⼤门消毒池⾐物浸泡消毒烘⼲房配备洗澡间及物资消毒浸泡(2)进⼊⽣产区的消毒要求:员⼯或场外⼈员进⼊⽣产区须经过洗头、洗澡、更换⼯作服和⼯作鞋后⽅能进⼊⽣产区;(3)进⼊猪舍的消毒要求:进⼊猪舍的⼈员必须穿胶鞋和⼯作服,双脚必须踏⼊消毒池消毒10秒以上或者更换猪舍内部的胶鞋,并且洗⼿消毒:(4)猪舍内部消毒:各栋舍内按规定打扫卫⽣后,每周⼀、周四带猪喷雾消毒2次;(5)饲料及断奶仔猪运输车辆的消毒:车辆在进场前必须严格喷雾消毒2次,要⽤消毒液将车表⾯完全打湿:包括车头、车底、车轮、内外车厢、顶棚等。

消毒时间间隔30分钟,消毒后⽅可从消毒池进⼊场区。

门卫负责填表做好记录。

种猪运输车辆必须转猪专⽤,具备两副垫板,并将垫板泡于消毒池中24⼩时后晾⼲后交替使⽤;料车消毒和猪舍门⼝脚踏消毒(6)销售淘汰种猪消毒要求:销售的淘汰种猪要⽤内部车辆运到离种猪场500⽶以外的下风⽅向或更远的地⽅再将猪转到商贩车上,售猪车辆的消毒程序按照(5)进⾏;赶猪⼈员要分⼯明确、分阶段站岗、不同⼯⼈应该穿不同颜⾊⾐服。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猪场消毒是保持猪场卫生和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规模化猪场中,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规模化猪场消毒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消毒措施: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猪场病害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抗生素、次氯酸钠等。

2.消毒剂的稀释:将消毒剂按照标准进行稀释,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猪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消毒时间不宜过长,频率不宜过高。

4.灭菌和清洁:在消毒之前,需要对猪舍、猪圈等场所进行清洁。

清除污物和杂物,确保消毒剂的作用。

5.农具和设备的消毒:对农具和设备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防止消毒剂的滥用:消毒剂应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不要滥用。

二、注意事项:
1.注意自身防护:在进行猪场消毒时,要注意佩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消毒剂。

2.注意猪场环境:猪场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

定期进行猪舍和猪圈的清洁,清除猪粪和污秽物。

3.疫苗接种:及时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4.定期检测:定期对猪只和猪场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隔离: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避免疾病的蔓延。

6.饲料和水源检测:定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检测,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安全。

7.员工培训:定期对猪场员工进行消毒和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毒和防控能力。

猪舍消毒工作,你做好了吗

猪舍消毒工作,你做好了吗

猪舍消毒工作,你做好了吗
(1)彻底清除猪舍周围阴沟、排粪沟的杂草和淤泥,防止病原菌和蚊蝇的滋生。

(2)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每间猪舍门口放消毒盆,内加2~3%火碱液或3~5%来苏尔液。

进出人员必须消毒。

每2~3天添加1次消毒液。

(3)对猪舍内外的门窗、天花板、墙壁、猪栏等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后,再用2~3%火碱液喷洒。

(4)对猪饲料槽、料盘、保温箱等用具彻底清洁后,再用3~5来苏尔液消毒,用清水冲洗晒干后
(5)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

特别是生猪和病死猪收购人员和车辆。

(6)饲养员应穿专用鞋子和衣服并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舍。

(7)猪舍及猪群提倡使用1:500~1000浓度过氧乙酸蒸消毒,还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猪场消毒注意五事项

猪场消毒注意五事项

猪场消毒注意五事项
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保留完善的消毒记录,如入场消毒记录、空舍消毒记录、常规消毒记录等,并及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由于消毒药物渗透力有限,难于穿过障碍物如尸体、积粪、厚的灰尘等,同时有机物存在时,消毒药的效力将大打折扣,因此,消毒最好选择晴天,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栏舍内的尸体、粪、尿、残料等垃圾,清洁墙面、顶棚、水管等处尘埃等。

(2)充分了解本场疫病流行情况与病原体的特征,选择针对性强的消毒剂。

(3)充分了解不同种类消毒剂的特性,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如计量配制,现用现配,混合均匀,保持合适的浓度、溶液pH值、环境温度、作用时间等,此外,不可盲目地将不同种类消毒剂混合使用。

(4)保证消毒药有效接触消毒表面,并维持尽可能长的作用时间。

(5)定期轮换不同性质的消毒剂,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总之。

消毒是疫苗免疫与药物防治的有效补充,是猪场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措施,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贯穿于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的全部生产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养猪场消毒制度(5篇)

养猪场消毒制度(5篇)

养猪场消毒制度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杀灭病菌。

在规模化猪场,有四道屏障用来杀灭病菌。

第一道是大门,第二道是生产场区,第三道是猪舍入口,第四道是猪舍内部。

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

第一道屏障是生产区的大门,大门担负着将病菌拒之门外的作用。

生产区需要设置两道门,一道大门用来给车辆消毒,另一个小门用来给人员消毒。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少不了车辆的出入,这些车辆从繁华的地方驶来,难免会带有许多病原菌,所以车辆进入之前,要先给它消毒灭菌。

只要进入猪场的车辆,就要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可以使用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消毒主要针对车辆的车轮。

外来人员的车辆只能进到生产区的外面,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只有运送饲料和运送猪只的车辆才允许进入生产区,这些车辆要经过更为严格的消毒才能进生产区。

在生产区的大门前面,有一道消毒池,春夏秋三季,可以用____%-____%的火碱水溶液,泼洒在消毒池里,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____%-____%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

为了保持火碱水溶液的洁净,每____至____天更换一次。

在北方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使用火碱水溶液容易冻成冰,可以采用生石灰泼洒消毒池的方法给车辆消毒。

生石灰来源广、价格低、杀菌消毒效果好,对大多数细菌有较大的杀菌消毒作用。

每隔三到五天,生石灰会发生潮解而变硬,这时候要更换新的生石灰。

工作人员也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因此,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

走进消毒室,用紫外线照射____分钟。

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更换消毒好的防疫服、鞋、帽,防疫服、鞋、帽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进入场区前,工作人员也要经过一个消毒池,池内盛有____%菌毒敌或____%-____%来苏尔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脚踩消毒池消毒。

防疫服仅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得穿出生产区。

第二道屏障是生产场区。

因为病菌的传播途径很广,除了车辆和工作人员会带入病菌外,通过尘土、空气等媒介也会传播病菌。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养猪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来保证猪只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本文将介绍养猪场的具体消毒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洁净。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养猪场消毒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消毒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日子进行消毒,避免消毒液被雨水冲刷或受到其他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2. 整理消毒工具和设备:确保消毒液、喷雾器、扫帚等工具设备完好无损,并做好清洗和消毒处理。

3. 安排好通风和防护措施:在进行消毒过程中,合理安排通风,确保自身和工作人员的防护设备,防止病原体感染和有毒物质的侵害。

二、物品消毒方法养猪场的物品消毒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介绍常见物品的消毒方法:1. 消毒槽的消毒:首先将消毒槽内的污垢清理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的浓度根据不同的消毒剂决定。

消毒液需要充分浸泡消毒槽,并确保槽内各个部位都受到充分的消毒。

2. 喂食器和饮水器的消毒:将饲料器和水槽取出,倒掉残留的饲料和水,清洗干净后使用消毒液进行充分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或拭干。

3. 猪舍地面和墙壁的消毒:先将猪舍地面打扫干净,清除残留的饲料、粪便等污垢,然后使用喷雾器或消毒喷雾装置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和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

三、养猪场环境消毒方法除了物品消毒之外,养猪场的环境消毒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养猪场环境消毒的方法:1. 猪圈和猪栏的消毒:首先,将猪只清理干净,清除饲料残渣和粪便等污垢。

然后,在充分通风的情况下,使用消毒喷雾器或消毒剂进行喷洒,确保消毒液均匀地覆盖到猪圈和猪栏的各个部分。

2. 猪场周边环境的消毒:猪场周边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

可以使用喷雾器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或者在需要消毒的地方铺设消毒垫,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周边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养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养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养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消毒室经常保持干净、整洁。

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

工作人员在接触畜群、饲料、种蛋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分钟。

二、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

被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停放过芽抱所致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病畜尸体的场所,或者是此种病畜倒毙的地方,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10%~20%漂白粉乳剂或5%~10%优氯净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与土混合,将此表土运出掩埋。

在运输时应用不漏土的车以免沿途漏撒,如无条件将表土运出,则应加大漂白粉的用量(1平方米面积加漂白粉5千克),将漂白粉与土混合,加水湿润后原地压平。

三、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内的细菌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畜禽舍内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

养猪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养猪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养猪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预防性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有:(1)在雏鹰猪场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并设喷雾消毒装置,消毒的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2)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在消毒间喷雾消毒或用紫外灯消毒15分钟,或更换工作衣帽,有条件的猪场最好淋浴更衣。

参观人员的消毒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指定的线路参观,但应尽量减少参观人员进入。

(3)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前,空猪舍应彻底消毒;消除杂物、粪尿及垫草;用高压水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地面及栏架,直到洗净为止;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熏蒸消毒12小时~24小时,再用2%烧碱或3%来苏儿对地面进行消毒1次,24小时后用净水冲去残药;猪体用0.1%新洁尔灭、2%~3%来苏儿或0.5%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产房地面和设备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熏蒸2小时,再用0.1%新洁尔灭、3%来苏儿等消毒,用净水冲去残药,再用10%石灰水刷洗地面和墙壁。

(4)母猪进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用0.1%新洁尔灭消毒全身后进入产房;母猪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液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疫源性消毒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有:(1)病猪舍消毒。

在彻底清理被污染的病畜舍之前,需用0.5%的过氧乙酸或喷雾灵等消毒剂对其进行喷雾消毒;彻底将病畜舍内的粪便、垫料和剩料等各种污物清理干净,对清理出来的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将可移动的设备和用具搬出猪舍,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清洗和消毒;病猪舍经清扫后,用火焰喷射器对猪舍的墙裙、地面、用具等非易燃物品进行火焰消毒;病猪舍经火焰消毒后,对其墙壁、地面、用具,特别是屋顶木梁、柁架等,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清洗干净,对冲洗后的污水要收集到一起进行消毒,并做无害化处理;待病舍地面水干后,用消毒液对地面和墙壁等进行均匀、足量地喷雾或喷洒消毒。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猪场消毒方案为了保证猪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稳定,必须加强猪场的消毒工作。

下面是一个针对猪场的消毒方案。

一、消毒原则:1. 彻底,全面消毒:要求对猪场内的所有设施设备、圈舍、管道、饮水设备、饲料勺、空气等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所有可能的感染源被杀灭。

2. 定期消毒: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以保持环境卫生。

3. 针对性消毒: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和药物,确保对不同病原体和感染途径产生有效的杀灭作用。

二、消毒时机:1. 新建猪舍投入使用前消毒。

2. 非连续生产的猪舍在批次结束后进行彻底消毒。

3. 连续生产的猪舍,每批猪出栏后进行彻底消毒。

4. 隔离舍定期消毒,确保隔离环境的安全。

三、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对猪舍进行清扫、刷洗、高温烘烤等,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特别是高温消毒,可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一般在50-60°C以上进行。

2. 化学消毒:采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1)喷洒消毒剂:将消毒剂喷洒到猪舍的墙壁、地面和设备上,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福尔马林等。

(2)浸泡消毒剂:将猪场设备和用具浸泡在消毒液中,使其充分接触消毒液,起到彻底消毒的效果。

常用的浸泡消毒剂有高锰酸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3)消毒喷雾:通过消毒喷雾,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到空气中,使消毒剂充分接触空气中的病菌和病毒,以达到灭菌、杀灭病毒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福尔马林等。

四、消毒药物:1. 漂白粉: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易于获取和使用。

2. 福尔马林: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许多病原体,但对人和动物有一定毒性,使用时要注意防护。

3. 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但对部分草履虫等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弱。

4.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无毒、无残留,并可迅速分解为水和氧,对环境无污染。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在养猪场中,消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许多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保护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讨论养猪场的具体消毒措施和方法。

一、场地消毒养猪场的场地是猪只生活和繁殖的基地,因此场地的消毒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毒方法:1. 清洁:在消毒之前,首先要清洁场地。

清除残留物、污垢和废弃物,以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目标表面。

2. 喷雾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通过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场地的各个角落。

消毒剂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

3. 修复和更换设施:如有破损或老化的设施,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减少传染病的滋生。

二、设备和工具消毒除了场地消毒外,养猪场中的设备和工具也需要经常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常用的消毒方法:1. 热水消毒:对于可以耐高温的设备和工具,可以使用热水进行消毒。

将设备和工具放入热水中,确保水温在80℃以上,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

2. 化学消毒:对于不耐高温的设备和工具,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根据产品说明,将消毒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浸泡设备和工具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

3. 定期检查和更换: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消毒。

三、猪舍消毒养猪场的猪舍是猪只居住的场所,对它进行适当的消毒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猪舍消毒方法:1. 猪栏清洁:清理猪栏中的粪便和污垢,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

2. 消毒液喷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通过喷洒器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猪栏的表面,确保每个角落都被覆盖到。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 环境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动,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合理管理猪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为猪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员工消毒员工是养猪场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以下是一些员工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手部卫生:员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猪只前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
一、猪场应实行预防疫病消毒,疫病发生期间消毒和疫病终末期消毒制度。

消毒周期为每周一次,每次新猪入栏前应提前进行消毒。

二、猪场应根据所需消毒物品的种类和消毒药的用途选择方法进行消毒,并应选择同类的消毒药交替使用。

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三、宜采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如下:
1、物理方法
(1)紫外线消毒:在直射阳光下曝晒,数小时翻动一次,用于工具和衣物消毒。

(2)火焰消毒:成品猪出栏后、新猪入栏前,用木糠稻草等在栏内燃烧。

(3)焚毁:用火直接焚烧毒物品至炭化,用作被污染的用具、垫料、残余饲料和病猪消毒。

(4)煮沸消毒:在煮沸消毒器内加水煮沸杀菌消毒,免疫接种工具煮沸30分钟。

(5)高压蒸气消毒:高压物放在高压消毒器内,加热升压消毒。

防疫用具、衣物保持消毒15-20分钟。

2、化学方法
使用政府防疫部门提供或指定的化学消毒药剂定期消毒猪舍,用于车辆消毒的消毒池应保持有药水状态,饲养人员进入猪栏前应使用消毒喷雾消毒。

四、鼠、蚊、蝇的控制
1、猪场应定期灭鼠,扑灭的鼠和残余鼠药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猪场应定期灭蚊、灭蝇。

猪场消毒的关键

猪场消毒的关键
较差。
含氯消毒剂
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可杀灭 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
真菌、病毒和芽孢。
生物消毒法
发酵消毒法
将猪场内的粪便、垫料等有机物堆积起来,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 的热量杀灭病原体。
生物热消毒法
将猪场内的污水引入沼气池或氧化塘,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 杀灭污水中的病原体。
生物氧化消毒法
利用特定的生物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分解猪场内的 有机物和病原体,达到消毒目的。
修理损坏设施
检查并修理猪场内损坏的 设施,确保消毒工作顺利 进行。
选择合适消毒剂
根据病原体选择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 适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 果。
考虑消毒剂性质
选择稳定性好、腐蚀性低 、无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 。
确认消毒剂浓度
按照消毒剂说明书,确认 使用浓度和稀释比例。
确定消毒方案
制定消毒计划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消毒 计划和操作流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消毒剂,确保有效浓度。
全面喷洒
使用喷雾器或高压水枪等工具,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猪场的墙壁 、地面、屋顶、门窗、设备、用具等表面。
注意死角
特别注意猪场内的死角和隐蔽处,如墙角、缝隙、排水沟等,确 保消毒剂覆盖到所有区域。
维持消毒剂作用时间
保持湿润
01
在消毒剂作用时间内,保持猪场内表面的湿润状态,以确保消
猪场消毒的关键
汇报人: 2023-12-18
目录
• 消毒前准备 • 猪场消毒方法 • 消毒实施步骤 • 消毒效果评估 • 消毒注意事项 • 猪场消毒的意义与价值
01
消毒前准备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随着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猪场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代表。

然而,规模化猪场不仅要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要面临疾病防治和动物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消毒是规模化猪场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效的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场疾病、保障猪只健康、保证猪肉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一、消毒措施1、前消毒在引进猪只前,对猪舍、猪棚、道路、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药品通常使用氧化钙或熏蒸剂。

氧化钙消毒可以将饲喂猪棚内的废弃物、粪便等处理成碱性物质,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熏蒸剂则能进入到所有难以清洗的角落和缝隙,彻底消毒,但要注意使用和加药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日常消毒规模化猪场的高密度饲养,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

为了防止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需要在每天对猪舍、饮水器、饲喂槽等进行卫生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紫外线消毒灯、高压蒸汽机、氯化钠等。

紫外线消毒灯具有快速杀菌、无残留等优点,但要注意它只能消毒外表面,不能够杀死隐藏在猪舍角落的微生物;高压蒸汽机则能够杀死猪舍内的所有细菌和病毒,但要控制好蒸汽的温度和时间,否则会对猪舍设施和猪只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氯化钠则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能够对大多数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起到杀灭作用,但要注意其过强的刺激性会对猪只造成刺激,需要适当稀释使用。

3、后消毒当猪群中发生疾病或有猪因疾病死亡时,需要对病死猪和各种废弃物进行及时安全的处理和后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一般可使用明矾、白云石等消毒剂,将病死猪降解成无害化物质,同时也杀灭其中的病原体。

二、注意事项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消毒剂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氯化钠、异丙醇等多种,根据使用者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剂的浓度过低会影响消毒效果,而浓度过高则会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猪场消毒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做到这五点

猪场消毒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做到这五点

猪场消毒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做到这五点概述:猪场定期消毒,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对于猪场消毒,为什么有的猪场消毒了还是会发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据了解,猪场消毒需要认真、科学进行,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猪场消毒,尤其应注意做好以下这五点:一般情况下,高温消毒时,60℃就可以将多数病原**,但汽油喷灯温度达几百度,喷灯火焰一扫而过,也不会**病原,因时间太短。

蒸煮消毒:在水开后30**却可以将病原杀死。

紫外线照射:必须达到5**以上。

注意:这里说的时间,不单纯是消毒所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病原体与消毒药接触的**。

因为病原体往往附着于其他物质上面或中间,消毒药与病原接触需要先渗透,而渗透则需要时间,有时时间会很长。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一块干粪便放到水中,看一下多长时间能够浸透。

二、消毒需要药物与病原接触在产房消毒不会把保育舍的病原杀死,同样在产房,消毒药喷不到的地方,病原也不会被杀死,消毒育肥舍地面时,如果地面有很厚的一层粪,消毒药只能将最上面的病原杀死,而在粪便深层的病原却不会被杀死,因为消毒药还没有与病原接触。

所以我们要求猪舍消毒前要先将猪舍清理冲洗干净,就是为了减轻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消毒需要足够的剂量消毒药在**病原的同时往往自身也被破坏,一个消毒药分子可能只能杀死一个病原,如果一个消毒药分子遇到五个病原,再好的消毒药也不会**果。

关于消毒药的用量,一般是每平方米面积用1升药液。

生产上常见到的则是不经计算,只是在消毒药将舍内全部喷湿**,人走后地面马上干燥,这样的消毒效果是很差的,因为消毒药无法与掩盖在深层的病原接触。

四、消毒需要没有干扰许多消毒药遇到有机物会失效,如果使用这些消毒药放在消毒池中,池中再放一些锯末,作为鞋底消毒的手段,效果就不会好了。

五、消毒需要药物对病原敏感不是每一种消毒药对所有病原都**,而是有针对性的,所以使用消毒药时也是有目标的。

如预防口蹄疫时,碘制剂效果较好,而预防感冒时,过氧乙酸可能是**,而预防传染性胃肠炎时,高温和紫外线可能更实用。

中小型猪场的消毒方法猪场的带猪消毒的注意事项

中小型猪场的消毒方法猪场的带猪消毒的注意事项

中小型猪场的消毒方法猪场的带猪消毒的注意事项猪场消毒是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做的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工作,一般养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那么猪场怎么消毒,中小型猪场的消毒方法以及猪场的带猪消毒的注意事项,介绍给大家,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1、消毒的分类中小型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日常消毒、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类。

①日常消毒:是日常养猪生产中常年进行的消毒形式,在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消毒。

②紧急消毒:也称为强化消毒,是指当猪群发生疫病时,立即对其所在栏舍和猪场可能造成污染的地方进行的更加严格、更加频繁的消毒。

紧急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紧急消毒时应根据发生疫病的种类(如一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或三类动物疫病)不同,科学地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消毒药物才能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

如发生口蹄疫时,就要用2%氢氧化钠、0.5 %-1%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效果较好。

但用酒精、碘酊、酚类、石炭酸、来苏儿、新洁尔灭等药物,对口蹄疫病毒的消毒效果不佳,不可用作该病的消毒药。

③终末消毒:也称大消毒,是指被某些烈性传染病感染的猪群,病猪已经死亡、淘汰或痊愈,传染源已不存在,并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验收合格(可以解除封锁),这时对猪场内外环境和用具、猪舍等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清扫、大消毒,叫终末消毒。

也适用于规模养猪的“全进全出”的空舍消毒。

2、物理消毒法猪场中的物理消毒主要包括:清扫冲洗消毒法(猪舍环境中的粪便、污物等)、通风干燥消毒法(猪舍)、太阳曝晒消毒法(常用语清洁工具、食槽、衣物和车辆等)、人工紫外线照射消毒法(适用于衣物、备品等)、火焰喷射消毒法(水泥地面、金属栏杆等。

3、化学消毒方法喷雾(洒)法,是将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水,用喷雾的方式对指定区间或空间进行的消毒方法。

消毒药的用量,应按消毒对象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别,现以每平米消毒药液用量计算:铁笼、木条为50-80mL;木质建筑物为70-100mL;砖质建筑物为100-300mL;混凝土表面为100-300mL;黏土壤建筑物为200-400mL;土地、运动场地为250-500mL.擦拭法,是指用布块浸蘸消毒液擦拭被消毒的物体(或猪体表),如猪舍的栏杆、笼架及哺乳母猪的乳房、乳头等。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猪场的消毒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猪场疾病的重要手段。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应该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清洗在消毒开始前,要先对猪舍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猪舍内的污物和有机物质,为消毒产品提供更好的接触表面。

应该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洗剂,带刷子清洗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猪舍内地面、墙壁、水槽、喂食槽、水管和水喉等处的死角,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干净。

第二步:干燥清洗干净后,猪舍内要保持足够的干燥时间,一般要求24小时以上,等待猪舍内完全干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残留,还能减少细菌、病毒繁殖的机会。

第三步:消毒消毒是控制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

消毒前要务必佩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到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等)、氨基甲酸酯类消毒剂、氧化钙等。

具体的消毒剂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配合使用。

消毒时要注意,喷洒的液体覆盖猪舍内集中病毒、细菌、真菌的区域,如水槽、地面、墙壁等处,保持消毒剂的作用时间,通常要求15分钟以上,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第四步:饲具和水槽的消毒猪场内的饲具和水槽也需要进行消毒,免受携带病菌的猪的污染。

首先清洗饲具和水槽,然后使用不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同样要求15分钟以上,之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第五步:猪群入栏前检疫在消毒结束后,必须对入栏的猪进行检疫。

包括身体状况、免疫状况、饮食状况等。

每一批入栏的猪都需要进行检疫,并确保没有瘟疫等疾病。

第六步:消毒记录保持消毒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爆发,也是日后的管理工作的基础。

记录应该包括消毒的时间、人员、消毒剂名称和浓度、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

除了上述六个步骤外,猪场还需要注意以下的事项:1. 猛毒消毒剂的使用:一些消毒剂有毒性,使用时应该小心。

工人在准备和使用消毒剂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必要时要进行呼吸保护。

2. 周期性消毒:除了每次消毒之外,定期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做到有效消毒,这些细节养猪人必须知道!
众所周知,猪场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之一。

自2018年8月初首例非洲猪瘟发布以来,猪场对于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

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保留完善的消毒记录,如入场消毒记录、空舍消毒记录、常规消毒记录等,并及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消毒前应彻底消除圈舍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
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临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等),即使临床健康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

消毒前经过彻底清扫,可以大量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

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
作用强烈、消毒效果好,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

3、正确使用消毒药品
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置消毒药液,药量与水量的比例要准确,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的浓度,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严重者还会引起不良后果。

比如饮水消毒要严禁任意加大消毒药的浓度,这样做虽然有效的杀灭了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也能杀灭或抑制猪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造成猪只腹泻或继发肠道疾病。

4、配制足够的溶液量
足够的溶液量: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粒子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

进行消毒的药液用量最低限度是0.3L/m2,一般为0.3-0.5L/m2
5、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消毒的时间:带猪消毒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较好。

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

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疫疾病的同时兼有降温和除尘的作用,选择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
也是科学的。

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工作。

消毒的频率:一般情况下,舍内带猪消毒以一周一次为宜。

在疾病流行期间或养猪场存在疾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3次。

6、雾化要好
喷药物时,要保证雾滴小到气雾剂的水平,使雾滴在舍内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舍内的空气质量,增强灭菌效果。

带猪消毒不但杀灭或减少猪只生存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而且净化了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夏季兼有降温作用,控制疾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手段。

7、消毒时消毒药物要现用现配
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用完,如果配好的消毒药物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消毒药液的浓度降低或完全失效。

8、消毒时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眼镜、胶靴、工作服等,以免消毒药液刺激眼、手、皮肤及粘膜等。

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物对猪群与物品的伤害,安全第一。

9、有条件的猪场,消毒后应该采取样品进行消毒效果的检验,以便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

10、消毒液作用的时间要尽可能长,保持消毒液与病原微生物接触,一般半小时以上效果较好。

11、猪场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要2-3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因长时间使用病原微生物会产生耐药性。

12、消毒过的猪舍,猪进栏前1-3天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将烧伤猪蹄。

总之,消毒是疫苗免疫与药物防治的有效补充,是猪场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措施,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贯穿于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的全部生产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