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消毒程序--史上最完整

合集下载

猪舍消毒程序

猪舍消毒程序

猪舍消毒程序
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栋猪舍全群移出后在进入
新猪群之前必须按下列程序全面彻底的消毒以确保猪群安全。

1 、先将猪舍内的地面、墙体、顶棚、下水道及所有设备,用具
全部彻底清洗消毒。

2、干燥后用2%的烧碱洗刷消毒,不宜使用烧碱消毒的物品可
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消毒。

3第二天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福尔马林溶液30毫升,高
锰酸钾15克),计算好比例后根据猪舍大小确定用量。

4、生产专用送料车辆每三天消毒一次,可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0.5%强力消毒灵或3%的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

5、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器械必须经过专用间消毒后放可进入。

6、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淋浴后,更换消毒衣、帽、鞋
能进入猪舍,如离开猪场后重返场后要在生活区隔离48小时,
方可进入生产区。

7、生产区的工作人员、送料车以及不同年龄的猪只转群时不能
共用一个通道。

8、消毒时应正确使用药品及浓度,按规定配制消毒液,注意配
伍禁忌。

9、消毒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10、消毒时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事后认真检查,确保消毒
效果。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猪产业标准化示范场
二00四年一月。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首先需要将猪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等杂物进行清理,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床屑、粪便等清理干净。

2. 高压水冲洗:使用高压水枪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冲洗,将附着在表面的污垢冲洗干净。

3. 酸浸:使用消毒酸,如氯化钠溶液,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酸浸,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

4. 漂洗:将酸浸后的猪舍用清水进行大面积的冲洗,将残留的酸溶液冲洗干净。

5. 二氧化氯处理:将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在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设备等表面,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

需注意用量,避免对猪群产生不良影响。

6. 通风干燥:消毒后,需要将猪舍进行适当通风,使其迅速干燥,避免湿度过高,有利于防止细菌滋生。

7. 防虫管理:定期进行防虫措施,如使用杀虫剂喷洒猪舍周边环境,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猪场消毒流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消毒剂种类
可能因猪场实际情况和卫生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猪场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操作。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第一条消毒方法(一)机械消毒法:饲养动物的圈舍、运动场,运载动物的车、船,活动物交易场所,鲜肉市场,动物体表等采用清扫、冲洗、洗刷等手段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清除干净。

清除的污物放入粪池或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物理消毒法日光消毒:运载动物的车辆等经机械消毒后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有条件的动物饲养圈舍也可用日光曝晒消毒。

夏季曝晒1小时以上。

紫外线消毒:动物疫病诊断室、无菌操作室、手术室等空间和物表用紫外线灯光消毒。

每次消毒30分钟以上。

干热消毒:诊断动物疫病所用玻璃器皿等放入干燥箱中,在150-160℃经1-2小时进行干燥消毒。

焚烧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垫草、粪便等污物和病死(扑杀)动物尸体采用焚烧消毒,以烧成灰烬为止。

煮沸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玻璃器皿、注射器、针头、金属器械、工作服等物品,用煮沸消毒。

煮沸时间为30分钟左右。

被动物疫病污染肉尸作高温熟制或化制消毒。

(三)化学消毒法喷洒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装入喷雾器内,对动物圈舍四壁、地面、饲槽、圈舍周围地面、运动场,活动物市场,鲜肉市场,动物体表,运载动物的车、船等进行喷洒消毒。

喷洒消毒的药液应均匀喷湿为宜。

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5毫升,水12.5毫升,倒入盛有12.5克高锰酸钾的容器内,密封门窗16~24小时。

浸洗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对注射局部皮肤进行擦拭或对被污染场所进行浸洗。

浸泡消毒法:将被消毒物品浸泡于规定的药物、规定的浓度溶液中,或将被病原感染的动物浸泡于规定药物、规定浓度的溶液中,按规定时间进行浸泡。

(四)生物消毒法坑(堆)发酵法:在坑(堆)底面垫一层稻草或其他秸杆,再堆入待消毒的粪便等污物,粪便过干可加适量水份(冬天加热水),堆好后表面加盖10厘米厚的湿泥浆,湿泥表面再盖一层塑料膜。

堆放1月(夏天)至3个月(冬天)后可作农肥。

沼气池发酵法:将粪便等污物倒入沼气池中进行生物发酵消毒。

猪场内消毒程序与重要性

猪场内消毒程序与重要性

猪场内消毒程序与重要性猪场内的消毒程序与重要性1. 引言- 猪场内消毒程序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2. 消毒前的准备- 清理猪舍:清理猪舍内的粪便、残留饲料以及其他污垢,确保清洁的工作环境。

- 准备消毒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如漂白水,以确保杀灭病菌和病毒。

- 充分配备:确保有足够的消毒剂和所需的工具设备。

3. 消毒程序- 预清扫:使用清洁工具,如扫帚或喷水器,将猪舍表面的尘土和污垢清除。

- 温水清洁:使用温水和肥皂或清洁剂彻底清洗猪舍内的地面、墙壁等表面。

- 消毒剂喷洒:将适量的消毒剂喷洒在整个猪舍内的表面,确保覆盖到每个角落和隐蔽区域。

- 驱除昆虫:在消毒剂喷洒后,使用适当的杀虫剂消灭虫类和其他害虫,以防止它们对猪的干扰。

- 温度控制:确保猪舍内的温度适宜,消毒剂可以发挥最佳效果。

- 手部消毒:消毒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应彻底清洁双手,避免传播病菌。

4. 消毒程序的重要性- 预防疾病传播:猪舍内的消毒程序可以杀灭病原体,降低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风险。

- 提高产量:消毒可以创造一个更干净和健康的环境,有助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 展示质量:通过每日的消毒程序,猪舍能保持清洁,并展示出高品质的猪肉生产方式,有利于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

- 经济效益:通过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产量,消毒程序可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5. 消毒程序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用的消毒剂:不同的病原体对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选择适用的消毒剂非常重要。

- 遵循正确的用量和方法: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使用正确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消毒,避免使用过量或不足的消毒剂。

- 定期更换消毒剂:消毒剂的有效性会随时间逐渐降低,因此定期更换新的消毒剂是必要的。

- 布置消毒设备:在猪舍内合理布置消毒设备,以便能够方便地进行消毒操作。

6. 结论- 猪场内的消毒程序是确保猪的健康和最大化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通过正确的准备和执行消毒程序,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的产量和质量,并获得经济效益。

猪场场区消毒流程

猪场场区消毒流程
熏蒸前封闭猪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
废弃物处理区消毒
清理废弃物、喷洒消毒剂于地面及容器
消毒剂、喷雾器
每日一次,清理后立即消毒
防止污水横流,避免病原扩散
10
工作人员离场消毒
换下工作服、鞋帽,通过淋浴间洗澡,使用消毒液洗手
淋浴设施、清洁衣物、消毒液
每次离场
个人物品不得带出场区,淋浴后方可离开
猪场场区消毒流程
序号
消毒环节
操作步骤
所需物品/药品
执行频率
注意事项
1
入场消毒通道
踩踏火碱消毒垫
火碱消毒垫、替换鞋套
每次入场
垫子保持湿润,定期更换
2
紫外线照射
接受散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
紫外线灯
每次入场
避免直接眼部接触,确保照射覆盖全身
3
手部消毒
使用消毒液洗手
非刺激性手部消毒液
每次入场及必要接触后
彻底搓揉双手至手腕,风干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注意角落、缝隙,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7
动物接触物品消毒
对饲喂器具、饮水系统、疫苗注射工具等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专用消毒液、浸泡桶、刷子、抹布
每次使用前后
确保彻底干燥后再使用
8
猪舍空栏消毒
清理粪便、冲洗猪舍、喷洒消毒剂、密闭熏蒸(如有必要)
高压水枪、消毒剂、熏蒸设备(如过氧化氢雾化机)、塑料薄膜
每批猪只转出后
4
更衣换鞋
更换场区专用工作服、鞋帽
已消毒的工作服、鞋帽、头套
每次入场
衣物保持清洁,定期ຫໍສະໝຸດ 涤消毒5场区入口车辆消毒
车辆通过喷雾消毒通道
自动喷雾设备、广谱消毒剂
每次入场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在现代的畜牧业中,猪舍消毒是保证猪只健康的重要环节。

一旦发生疫情,无论是猪只的数量,质量和畜牧业的利润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此,每位养猪户都应该重视猪舍消毒工作。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完整的猪舍消毒方案。

第一步:清理在消毒之前,首先需要对猪舍进行清理。

将猪粪,秸秆和废弃物清除出猪舍,刮干净地面和固定设备的表面,这是消毒的第一步。

通过清理,可以减少消毒液的使用量,提高消毒效果。

第二步:浸泡将清理完毕的猪舍设备和地面浸泡在高浓度的消毒液中。

消毒液可以使用普通肥皂和70%的乙醇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而成。

建议使用高能消毒剂,如吡啶类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类消毒剂,更能保证彻底消毒。

第三步:喷洒将消毒液喷洒在猪舍和设备表面,覆盖所有被污染的区域。

室内喷洒可以使用蒸气喷洒机,快速高效地进行消毒处理。

第四步:晾干待消毒剂彻底浸润并杀灭所有病菌后,需要等待消毒液干燥。

这意味着需要停止密闭猪舍的通风和使用电源,然后让猪舍自然晾干。

晾干时间通常需要12小时以上。

第五步:二次消毒如果需要彻底消灭顽固的病原体或是进行某些疫情的应急处理,还可以进行二次消毒。

这时可以使用更高浓度的消毒液或更强效的消毒剂,例如过氧乙酸氢酰类消毒剂,在认真清洁和消毒后再进行二次消毒处理。

总结:在猪舍消毒过程中,清洁,浸泡,喷洒,晾干和二次消毒是重要的步骤。

在实施消毒时,需要注意端正态度,加强操作规范和做好人员防护。

同时,应根据疾病预防和控制要求开展消毒,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及时妥善处理、报告和回应疫情,确保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猪场的消毒措施

猪场的消毒措施

猪场的消毒措施1. 引言猪场的消毒措施对于确保猪只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正确的消毒程序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减少传染风险。

本文将介绍猪场常见的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

2. 消毒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猪场消毒的第一步。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酚酞、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等。

在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对目标病原体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安全性高,不对猪只或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易于使用和储藏;•经济实惠。

3. 消毒程序猪场的消毒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和预处理在进行消毒之前,必须先进行清理和预处理工作。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污垢、堆积的废料和其他物品,为消毒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预处理工作可以包括对污染区域进行高温或高压处理,以杀灭一部分病原体。

步骤二:消毒剂的配制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消毒溶液。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配制消毒溶液。

步骤三:消毒剂的应用使用喷雾器或刷子等工具将消毒剂均匀地涂抹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

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覆盖所有区域,包括墙壁、地板、设备、槽和水槽等。

步骤四:处理消毒溶液根据消毒剂的要求,处理消毒溶液。

有些消毒剂可以通过稀释或流失方式进行处理,而其他消毒剂则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方式。

处理消毒溶液时要注意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猪场的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量的消毒剂,不要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保持消毒剂的新鲜度,定期更换消毒溶液;•在使用消毒剂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防止对人体健康的伤害;•防止不同消毒剂的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的反应;•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结论通过正确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猪场疾病的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选择消毒剂和执行消毒程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保持消毒剂的新鲜度、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猪舍清洗消毒流程

猪舍清洗消毒流程

猪舍清洗消毒流程一、猪舍清洗消毒流程01、消毒前的准备1.1消毒人员:应根据养殖场户规模合理确定消毒人员数量。

1.2消毒器械和工具:高压冲洗机、扫帚、叉子、铲子、铁锹、水管、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靴等)。

1.3消毒剂:1%~2%氢氧化钠(火碱)、1%~2%戊二醛溶液、氯制剂、生石灰等。

02、圈舍消毒程序2.1清理对场猪舍内污物、粪便、饲料、垫料、垃圾等进行初步清理,集中收集。

2.2首次浸泡消毒2.2.1使用高压冲洗机将1%~2%火碱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喷洒至猪舍内外环境中。

2.2.2喷洒消毒液时,应按照“由上而下、从里到外”的原则,即先屋顶、屋梁钢架,再墙壁,最后地面,力求仔细,干净,不留任何死角。

2.3再次清理2.3.1喷洒消毒液至少1小时后,应使用扫帚、叉子、铲子、铁锹等工具对猪舍内残留的粪便、垫料、灰尘等进行再次彻底清扫。

2.3.2将清扫的粪便、垃圾等污染物集中收集于包装袋内,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也可堆积发酵。

2.4二次消毒同2.2首次消毒方法。

2.5彻底清洗2.5.1喷洒消毒液至少1小时后,使用高压冲洗机对猪舍内残留的粪便、垫料、灰尘等进行彻底清洗。

2.5.2冲洗屋顶等高处时要踩着架子,每根角铁、每根钢丝绳、每根吊绳都要仔细冲洗两侧,要从一个方向直接冲洗到另一个方向;风机要从里向外冲洗,连同风筒、防护网、头端外墙、大门一起冲洗干净;冲洗篷布里面时要放开吊绳将篷布展开,从屋顶开始,从上到下冲洗,最后吊起篷布冲洗篷布外面和散水;冲洗进风口时不要向里。

冲洗每段水线内部时要从一侧开始冲洗,干净之后再从另一侧冲洗,即两侧均要高压冲洗;冲洗水线、料线外侧时两侧均要冲洗。

2.5.3彻底冲洗干净后,应由相关人员认真检查冲洗质量。

要求冲洗完后,所有设备、墙角、进风口、地面等处无粪便残留、无灰尘、无蜘蛛网、无污染物。

2.5.4检查如果不合格,应按照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消毒后,重新进行清洗,直至彻底清洗干净。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步骤如下:
1. 清理隔离区:先将猪场内的隔离区的猪粪、剩饭等物清除,并烧毁或深埋。

2. 清理污水:将猪舍内的污水排走,如有必要,可以先用高压水枪清洗猪舍内侧和顶部。

清理污水时要防止扬尘。

3. 进行消毒:在确保猪舍内没有人和猪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操作。

根据消毒剂的要求稀释,并使用喷雾器或喷水枪全面喷洒猪舍内壁、地面等区域。

4. 等待时间:消毒剂使用结束后,必须等待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消毒剂得到充分的作用。

使用消毒剂后,需要在烘干、通风的条件下等待数小时,直至猪舍内干燥无味。

5. 撤离安排:消毒后,猪舍内不可立即进入,需要在消毒结束后数天再将猪返舍。

在撤离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疫和环境卫生。

6. 消毒剂处理:消毒剂处理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不能随意倾倒,需要存放在制定的地点。

以上是猪场消毒方案的步骤。

在每次消毒之后,还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减少病菌存储,防止病情扩散。

猪场消毒与规模化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消毒与规模化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消毒(一)环境净化与消毒。

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二)工作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

在猪场门口设置消毒池,人员进入要经过消毒池,然后要去洗澡换掉衣物,穿山洁净已经消毒过的衣物鞋子,原来穿的衣物要进行熏蒸或者浸泡消毒。

从场外购入的物品必经过规定时间的熏蒸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内。

进入生产区前先洗澡、更换防疫服或工作服。

生产区的每栋猪舍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盛3%~5%来苏儿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供工作人员进入时蘸脚。

每栋猪舍门口的洗手盆内装稀释1:600倍的百毒杀-S进行洗手消毒。

(三)猪舍消毒。

包括清理、冲洗,待干燥后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再用熏蒸法或火焰法或火碱法等进行消毒。

(四)带猪消毒。

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一般每周消毒1次。

(五)饮水消毒。

用漂白粉按每公斤饮水用3~5毫克或用0.025%的百毒杀溶液消毒,每周1次。

(六)死猪和粪便处理。

死于传染病的猪宜远离猪场深埋或焚烧,死于非传染病的猪宜高温处理,猪粪应堆积发酵或入化粪池。

规模化猪场消毒程序猪场日常消毒程序区分两个区:非生产区消毒、生产区消毒空栏舍终末消毒程序做好六个环节:清扫、清洗、干燥、物表喷雾消毒、饮水系统消毒、寄生虫等清除消毒非生产区消毒人员消毒:(1)体表消毒:人员都走专用消毒通道, 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时使消毒剂汽化喷雾,人员全身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杀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可用碘酸1:500、全安1:1500或绿养宁1:2000,两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消毒威1:500稀释或菌毒灭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猪场标准化消毒程序

猪场标准化消毒程序

名 江 省 眙 明 陵 龙 产 成 镇富 第 引 苏 盱 县 祖 镇 虾 业 强 民 一 擎
譬 茹 零床 、 道 、 猪 走 饲槽 、 围栏 、 用具 、 下 水道 等 处 .待 晾干 后再 厢 装 有 2 %苛 性 钠 溶 液 的高 消 毒 机进 行严 格 冲 洗 .天 后方 可转进 -批 猪 只 。 5 F
对 受污 染特 别严 重 的猪 舍 . 高 用 压 水 彻 底 冲洗 顶 棚 、 壁 、 面 及栏 墙 地
架 . 到洗 涤 液 透 明 清 澈 为 止 , 后 直 然 按其 容 积 l 克/ 方 米 的 高锰 酸 钾 溶 4 立 液和2 毫 升 的福 尔马林 液 混 合 , 行 8 进 密闭 熏蒸3 — 81时 。 64 /  ̄ 三 、 区 的 消 毒 场 整 个 场 区每 半 个月 要 用 2 3 %~ % 的苛 性 钠溶 液或 者 大蒜 汁 和 自醋 喷 洒消毒 1 . 留死角 : 次 不 各栋舍内走道每 57 用 3 ~天 %苛 性 钠 溶 液 喷 洒 消 毒 1 次 必要 时可 增加 消毒 次数 或用 1 0 :0 8 的 消毒威 或 者酉 部溶 液带猪 消毒 。 四 、 体 消毒 猪 『 01 f .%新 沽 尔 火 或 者 猪 儿 乐 . J 2 3 %一 %来 苏 尔 或 05 过 氧 乙 酸 或 .% l2 0  ̄ 毒威 等 进行 喷雾 消毒 : 0N 0 五、 产房 消 毒 地 面 和 设 施 用 水 冲 洗 干 净 . 燥 干
进 场 消 毒 1 消毒 池 消毒 药物 用2 .设 %烧 碱 .消毒 对 象 主要 是车 辆 的轮胎 , 车 身 消毒 不应忽 视 2 .进入 场 区的 消毒 在 猪 场 I F 门 的 出人 口处 . 建消 毒房 . 要 内设 6 根 紫外 线灯 管 ( 个墙 角各 安 装 1 , 4 个 房 顶 吊2 个 进 场 人 员 必 须 在 消 毒 池 中 换鞋 、 更衣 。 用 紫 外 线 灯 照 射 】 分 要 5 钟后 . 消 毒盆 内用 来 苏尔 消毒 液 洗 在 手 .然后 再 从盛 有5 %苛性 钠 溶 液 的 消谁池 中越 过进 入 。 3 .参观 人 员 参 观人 员在 进 人 生 产 区之 前 , 必须 经过 在 消毒 问用 紫 外 灯消 毒 l分 钟 , 5 或更 换工 作 衣 、 帽 杀件 的地 方最 好淋 浴换 衣 . 按 指 并 定 的路线 参观 。 二 猪舍 消毒 根 据 猪场 生产 特点 , 须对 各类 必 猪 舍 实行 “ 全进 全 出” 消毒 方法 即 的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

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

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

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杜绝疫病的发生。

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

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如下:
1. 清理猪舍: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废料、残料等杂物,确保猪舍表面干净。

2. 预洗:使用高压水枪对猪舍进行预洗,去除表面尘土和污垢。

可以在预洗水中加入清洁剂,提高清洁效果。

3. 消毒液准备:准备适量的消毒液,常见的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己定等。

根据所选消毒剂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消毒剂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4. 喷洒消毒液:使用喷洒器或洒粉器,将稀释好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在猪舍内的各个角落和表面,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的覆盖。

注意避免喷洒到猪只身上。

5. 处理地面:使用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猪舍内的地板、水槽、喂料器等设备。

可以使用刷子或拖把将消毒液均匀涂抹于地面表面。

6. 时间等待: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上的建议时间等待,使消毒剂充分发挥杀菌效果。

7. 清水冲洗:使用清水进行充分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8. 干燥通风:打开猪舍窗户和通风设备,使猪舍得到充分的通
风和干燥,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消除。

以上是一般猪场消毒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的消毒剂来确定。

同时,消毒是一个重要且常规的健康管理措施,但不足以替代其他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定期检测等。

因此,在猪场管理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保障猪只的健康。

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的消毒程序是确保猪场环境清洁、卫生、防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般猪场消毒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1.清理和预处理:在开始消毒之前,首先要进行清理和预处理。

清除猪舍内的杂物、粪便和废料,确保表面干净。

修复和补漏的地方,确保没有渗漏的地方。

2.物理清洗:使用高压水枪或喷雾器彻底清洗猪舍内外的表面,包括墙壁、地板、栏杆等。

使用洗涤剂有助于去除污渍和有机物。

3.高温水消毒:在物理清洗后,可以使用高温水进行消毒。

高温水对于灭活一些病原体和细菌是有效的。

确保水温和时间能够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4.化学清洗: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猪场进行化学清洗。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根据具体需要和病原体的类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酚类等。

按照生产商的建议使用正确浓度的消毒剂。

5.喷雾或雾化消毒:使用消毒剂进行喷雾或雾化消毒,确保整个猪舍内的每个角落都能覆盖到。

注意保护人员安全,避免直接吸入消毒剂。

6.通风和干燥:消毒后,充分通风猪舍,确保猪舍内外的空气流通。

干燥也是重要的,因为湿度适中会影响消毒效果。

7.周期性消毒:定期进行猪场的消毒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猪群转栏之前。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定固定的消毒周期,以确保猪场环境始终保持清洁。

8.记录和监测:记录每次的消毒活动,包括使用的消毒剂、浓度、时间和地点。

定期监测猪场的环境状况,根据需要调整消毒程序。

消毒程序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疾病控制,因此应该由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执行。

(完整版)养殖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完整版)养殖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养殖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消毒室经常保持干净、整洁。

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

工作人员在接触畜群、饲料、种蛋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分钟。

二、环境消毒畜禽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畜禽舍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

被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停放过芽抱所致传染病(如霍乱、炭疽、气肿疽等)病畜禽尸体的场所,或者是此种病畜禽倒毙的地方,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10%~20%漂白粉乳剂或5%~10%优氯净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与土混合,将此表土运出掩埋。

在运输时应用不漏土的车以免沿途漏撒,如无条件将表土运出,则应加大漂白粉的用量(1平方米面积加漂白粉5千克),将漂白粉与土混合,加水湿润后原地压平。

三、畜禽舍消毒每批畜禽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内的细菌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畜禽舍内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

养猪场消毒程序最完整

养猪场消毒程序最完整

养猪场消毒程序 -- 史上最完整(一)生活区消毒1、人员消毒——关键控制点(1)体表消毒一切需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来宾、工作人员等)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

在大门人员出入口通道应设置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前先进行汽化喷雾,使通道内充满消毒剂汽雾,人员进入后全身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阻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可用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百毒杀1:800 稀释,猪场常备三种消毒剂1〜2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 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人手消毒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即每升水添加菌敌3ml)涂擦手部即可,无需用水冲洗。

2、大门消毒池——外来病源的重要控制点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 并且应该设置喷雾消毒装置。

可用碘酸消毒液1: 8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 300稀释,每天添加1〜2盖消毒剂,7天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

3、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装猪车等)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的车辆消毒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车辆的挡泥板和底盘必须充分喷透、驾驶室等必须严格消毒。

可用碘酸消毒液1: 800稀释或百毒杀消毒液1: 300稀释,每天添加,7天更换一次。

1〜2 月互换一次。

(与大门消毒池所用的消毒剂一致)4、办公及生活区环境消毒。

正常情况下,办公室、宿舍、厨房、冰箱等必须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必须每周消毒两次。

疫情爆发期间每天必须1〜2次。

可用百毒杀消毒夜1: 1000稀释或戊二醛1: 1200稀释,1〜2月互换一次。

(二)生产区消毒员工和访客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更换一次性的工作服,换胶鞋后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才能进入生产区。

养猪场综合消毒

养猪场综合消毒

五.生产用具、物品、器械消毒
• ①各种生产用具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
过氧乙酸定期喷洒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 行熏蒸。 • 猪舍垫料应定期更换,新更换的垫料应事先进 行熏蒸消毒。
• ②进入场区的物品,在紫外线下照射30分钟或
喷雾或浸泡或擦拭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生产 区的物品应再次用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到最小外 包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
一、出入口消毒 二、环境消毒
三、人员消毒
四、猪舍消毒
猪场消毒
五、用具及车辆消毒
六、饮水消毒
七、带猪消毒
八、种母猪消毒 九、粪便、污水无害化
一.出入口消毒
• 为防止人员及车辆将病原微生物带入猪场,在猪场大门及每栋猪舍入 口处都应设消毒池。
• 猪场入口 设置的消毒池长度应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 • 猪舍门口 设消毒槽,消毒槽内放浸有消毒液的海绵、
二.环境消毒
• 要经常清理猪舍周围垃圾、杂物、杂草等。
• 每2~3周,对猪舍周围环境、道路等用3%~5%煤酚皂液、 10%~20%漂白粉乳液、2%~5%烧碱溶液、10%草木灰水、 0.05%~0.5%过氧乙酸等消毒一次。消毒前需彻底清扫或 冲洗。
• 疫情活动期间,每2~3天进行1次消毒
• 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等,每月用漂 白粉消毒一次。
三、 人员消毒
• (一) 人员消毒管理及要求
• 1.外来人员 除饲养员、兽医外,严禁外来人员进入 生产区 。 • 2.工作人员职工食堂禁止从场外购买鲜猪肉、牛羊肉及 其相关加工食品。 • 场内人员在场区内禁止与外来收猪人员接触。 • 3.饲养员 饲养员进舍工作,更换工作服、鞋并淋浴 后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员应固定工作岗位,禁止相互 串舍;发生疫情时,饲养员必须严格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消毒程序--史上最完整
(一)生活区消毒
1、人员消毒——关键控制点
(1)体表消毒
一切需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来宾、工作人员等)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

在大门人员出入口通道应设置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前先进行汽化喷雾,使通道内充满消毒剂汽雾,人员进入后全身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阻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可用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百毒杀1:800稀释,猪场常备三种消毒剂1~2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
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人手消毒
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即每升水添加菌敌3ml)涂擦手部即可,无需用水冲洗。

2、大门消毒池——外来病源的重要控制点
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并且应该设置喷雾消毒装置。

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添加1~2盖消毒剂,7天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

3、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装猪车等)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的车辆消毒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车辆的挡泥板和底盘必须充分喷透、驾驶室等必须严格消毒。

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添加,7天更换一次。

1~2月互换一次。

(与大门消毒池所用的消毒剂一致)
4、办公及生活区环境消毒。

正常情况下,办公室、宿舍、厨房、冰箱等必须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必须每周消毒两次。

疫情爆发期间每天必须1~2次。

可用百毒杀消毒夜1:1000稀释或戊二醛1:1200稀释,1~2月互换一次。

(二)生产区消毒
员工和访客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更换一次性的工作服,换胶鞋后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才能进入生产区。

1、更衣沐浴
喷雾消毒室,可用消毒液1:1800稀释或戊二醛1:12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

2、脚踏消毒池(消毒桶):
工作人员应穿上生产区的胶鞋或其它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进入生产区。

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百毒杀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