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礼仪文化——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

可见,礼仪在中国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如今,也深得后世子孙们学习,并引以为荣。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就已十分完备,其礼仪制度《周礼》被后世奉为“古制”,延续了几千年。

《周礼》中对礼法、礼仪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并制定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那么,五礼包括什么礼呢?
《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后世修订礼典,大体都依:吉、凶、军、宾、嘉五礼为纲,对历代礼制有着深远的影响。

1、吉礼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为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吉礼为五礼之冠,即祭祀之礼。

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

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或许有其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

然而时至今日,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意义深远的现代价值。

2、凶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意为以凶礼哀吊救助邦国的忧患,以丧礼来哀吊死亡,以荒礼来救助饥荒与疫病的流行,以吊礼哀吊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水火灾祸,以襘礼相助被围而遭祸败的盟国,以
恤礼慰问国内的动乱或曾遭寇乱的邻国。

虽然近代礼仪中,省去了很多凶礼的礼节,但是古礼的内在精神依旧对现代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俗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皆乐生恶死,好治厌乱。

洪荒之世,人类与自然相需而存,敬天法地而礼生,文明得以进化。

于今亦然,困顿危难之时,社会各阶层,从上至下都能伸出关爱的手,依靠爱心和团结的力量,有助于尽快恢复信心,度过难关。

此敬天法地爱民之心,无论何时何境都历久弥新。

3、军礼
军礼即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难免会遇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

《礼记·月令》记载:“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而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

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故而,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

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军礼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

此外,军队的车马、旌旗、兵器、军容、营阵、校阅等无不依一定的仪节进行。

中国兵学思想发源较早且著述颇丰,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礼亦在兵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人口增多,衣食住行之生活迥异,处今之世,欲行古之礼,或有不合时宜处。

古云:“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对于通乎人情,诚而不伪的中国古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加以必要的改进予以传承和发扬,不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需要,亦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4、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
动。

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

此外,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的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孟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事业非礼不能兴旺,社会非礼不能安定,国家非礼不能强盛,礼之用,难以尽述。

礼以伦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不但是一种文化积累,更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

时至今日,礼之具体仪式,虽已随时代改革有所损益,而礼之原理和精神,不可偏废。

5、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嘉礼亲万民。

嘉礼为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婚冠、贺庆等无所不包,其最主要的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即位改元礼等。

嘉礼是用来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古人通常以饮食之礼来亲睦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来成全男女婚配,以宾射之礼来联络故旧朋友的感情,以飨燕之礼亲睦四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和异姓之国。

虽然君主专制已经废除,但是很多礼仪的礼义还是被保留下来,特别是婚礼,成为了现代人一生中最重大的礼仪之一。

礼者,履也、体也。

实践谓之履,即人生行为之法则,立本谓之体,即民族、国家、社会、家族等人群之秩序。

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

“仪礼”就是其中之一。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有着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

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故而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无疑将增添我中华民族屹立风雨的底气,给浮躁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注入一股雅正的新风。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礼仪都已废除,但是也有很多礼仪经过演变成为现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彰显着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仪文化。

如今时代不同,对古人追求的“礼仪”不需要完全生搬硬套,然而按照“礼”的内涵,恭敬而恰如其分地发扬,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便是一种可贵的传承,衷心希望中华优秀传统礼仪,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扬,国家昌盛繁荣,民风淳朴温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