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5.1.2ppt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从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非轴对称图形的案例,用于区分和判断。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实物,如剪刀、飞机模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如,展示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称轴,并观察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否完全重合。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并判断其他组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图5-1-33
解:如答图所示, (1)沿 AB 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沿 AC 走,垂线段最短; (3)沿 BD 走,垂线段最短.
7.如图 5-1-34,为了解决 A,B,C,D 四个小区的缺水问题,市政府准备 投资修建一个水厂.
(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水厂 H 的位置,使之与四个小区的距离 之和最小;
知识管理
1.垂线段的概念及性质 定 义: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 垂 线,这点和 垂足 之间的线
段叫做垂线段. 性 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 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2.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 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垂线段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 意:垂线、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垂 线是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 量,不能说垂线段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课件

是( C )
A. 有两个角相等
B.有两对角相等
C. 有三个角相等
D.有四对邻补角
2.如图, AB⊥CD, ∠ACB=90° ,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C)
A. AC
B. BC
C
C. CD
D. 不能确定
A
D
B
3.过点P 向线段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 C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2.垂线的画法 一、放;二、靠;三、移 ;四、画.
3.垂线的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m 1n O
图1
BC A
O
图2
二 垂线的画法及基本事实 问题: (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
(2)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3)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B .l
A
如图,已知直线 l,作l的垂线.
A
O
1.放 2.靠 3.画
l
问题:这样画l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无数条
都为直角,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
C
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垂直用符号 “⊥”来表示,读作“垂直于”. 如“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就记作“AB⊥CD”.
3.交点O叫做垂足. AB与CD垂直于 4.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点. O
A
OD B
二、垂线的符号语言
如图,当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AOD=90°时,AB⊥CD,垂足
(1)“过一点”中的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 (2)“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性.

七下5.1.2垂线ppt课件

七下5.1.2垂线ppt课件

2 E D
练习: 练习: 如图,直线AB CD相交于点 AB、 相交于点O 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AB, 1=125° COE的度数 的度数. OE⊥AB,∠1=125°,求∠COE的度数.
C A E 1 O D B
2、如图,∠ABC=90° ,∠1=60° ,过B作 、如图 ∠ ° ∠ ° 过 作 AC的垂线 的垂线BO,垂足是 过O作BC的垂线 垂足是O,过 作 的垂线 的垂线, 的垂线 垂足是 垂足是D,若 垂足是 若∠1= ∠2,求∠ABO, ∠BOD. 求
l
0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垂线的画法: 垂线的画法: 工具:直尺、 工具:直尺、三角板 如图, 的垂线。 如图,已知直线 l,作l的垂线。 问题: 问题: 这样画l 这样画l的 垂线可以 画几条? 画几条? 无数条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O
l
1放、 2靠、 3画线、 画线、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3.下面四种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正确的 . 有( A )个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 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线互相垂直. 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这两条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 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 (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 有一组对顶角互补, 线互相垂直. 线互相垂直. A.4 B.3 C.2 D.1 . . . .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1.2垂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1.2垂线
A
其中正确的有(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D
C
2.如图,直线 AB,CD相交于点O,OE⊥CD,
OF⊥AB,∠DOF=65°,求∠BOE和∠AOC
的度数.
F
D
A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C
E
∠BOE =65 °,∠AOC =25°
3.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 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 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 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的位置.
做点 P到直线l 的距离. A B O
C
1.如图,BAC 90, AD BC,垂足为D,则下列结论: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 ;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M
A
P
Q B
N
4.学校运动会上,一名运动员第五跳打破了年 级跳远记录.如图A、B为这一跳的脚印落点, 起跳线为CD.请画图说明如何测量他的成绩.
C

F
A E• B
D 解析:过脚印B的后跟E作EF⊥CD,垂足为点F. 那么垂线段EF的长度就是这名运动员跳远的成绩.
一般情况
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互补
点击页面即可演示
(一)垂直的定义及写法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 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 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1轴对称图形(共20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1轴对称图形(共20张PPT)

20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用辛勤的汗水实现人生的梦想。 如果为了安全而不和大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不富有呢?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平时没有跑过千米,比赛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当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最喜欢听他说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最希望听他讲真话。 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 意志力是人的一条救生索,它可以帮助我们脱离困境,引导我们走向胜利。 在经过岁月的磨砺之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对闪闪发光的翅膀,在自己的岁月里化茧成蝶。 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树立必信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志在成功,你才能成功。 我在奋斗在坚持在拼搏在努力你要等。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ABCDEHIKMO TUVWXY
15
6、从0到9的数字有哪些轴对称 图形
0、1、3、8
16
小结:这一节课你收获了 什么?
17
四、练习
1.如图,是由三个阴影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 在三个网格图中,各补画出一个有阴影的小正方形, 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18
2.想一想: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 倒影如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车牌的 号码吗?
学生实验
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 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 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位于痕两 侧图案有什么关系?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变换的定义,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变换是否为轴对称变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但是,学生对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变换是否为轴对称变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变换是否为轴对称变换,以及如何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和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折纸等,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进而引入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表达和总结。

3.巩固新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例子来判断一个变换是否为轴对称变换,并总结判断方法。

4.拓展应用:学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5.小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作为对称轴,使得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经历了轴对称变换。

【数学课件】5.1.2《垂线》ppt课件

【数学课件】5.1.2《垂线》ppt课件

3 4 5 6 7 8 9 10
折一折
根据图示能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您不妨试 试看!
结论
垂直的表示
图中,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 记作:AB⊥CD;
n A O
C
B m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线 m 与直线 n 垂直,
记作:m⊥n ;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是“垂直”的记号, 而“
” 是图形中“垂直(直角)” 的标记.
A.36° B.54° C.64°
)
D.72°
【解析】选B.因为OC⊥OD,所以 ∠COD=90°,又因为∠AOB=180°, 所以∠DOB=∠AOB-∠COD- ∠COA=180°-90°-36°=54°.
3.如图所示,直线AB⊥CD,垂足为O,射线OP在∠AOD的内
部,且∠POA=4∠POD,则∠COP︰∠BOP的值为( C A B )
∠BOP=∠BOD+∠POD=90°+18°=108°.
所以∠COP︰∠BOP=162°︰108°= 3︰2.
4.点P是直线l外一点,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且 PA=10,PB=8,PC=6,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6 C.大于6的数 B.8 D.不大于6的数 )
【解析】选D.根据“垂线段最短”,垂线段的长度一定小
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此时,直线AB,CD互
相垂直.
做一做 (1)你能用三角尺在白纸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2)你能用量角器在白纸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3)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 直线吗?
用三角尺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0 1 2
0
1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1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2 平移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1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数学与文化 高斯消元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章 整式的乘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1 整式的乘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2 提公因式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3 公式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086页 0109页 0139页 0192页 0239页 0300页 0302页 0363页 0435页 0471页 0503页 0530页 0570页
第1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与文化 高斯消元法 2.1 整式的乘法 第3章 因式分解 3.2 提公因式法 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4.2 平移 4.4 平行线的判定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5.1 轴对称 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数学与文化 建筑学上的几何变换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6.2 方差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湘教版)


十九、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佚名

二十、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二十一、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二十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二十三、“梦想”是一个多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词啊。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你不曾真切的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柳岩
4.下列图形中对轴称只有两条的是( )
A.圆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等腰梯形
【解析】选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A选项错误;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故B选项错误;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故C选项正确;等腰
梯形有1条对称轴,故D选项错误.
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四十三、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菲利普斯

四十四、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四十五、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四十六、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四十七、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二十八、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1页 0120页 0165页 0275页 0380页 0409页 0411页 0436页 0477页 0509页 0565页 0607页 0624页 0661页
第1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与文化 高斯消元法 2.1 整式的乘法 第3章 因式分解 3.2 提公因式法 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4.2 平移 4.4 平行线的判定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5.1 轴对称 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数学与文化 建筑学上的几何变换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6.2 方差
第1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1.1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021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 轴对称(49页)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 轴对称(49页)
课堂中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锻炼了表达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 展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有 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只有坚持学习,与 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我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
第5章 轴对称与旋转 5.1轴对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轴对称与旋转 5.1.1轴对称图形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图片和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折一折,剪一剪素材
观察图中一组生肖剪纸, 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 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点 P 与点 P′ 重合
PD = _P_′_D__,∠1=_∠__2_ = __9_0_°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 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已知直线 l 及直线外一点 P,求作点 P′, 使它与点 P 关于直线 l 对称.
[选自教材P114 练习]
随堂演练 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2.如图所示,下面的 5 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 的有( B )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所示,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下面 哪一个图形比较独特?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已知三角形 ABC 和直线 l,作出与
三角形 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轴对称图形》是学生继学习平面几何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轴对称图形的直观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寻找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3.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归纳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寻找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和感受。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不想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础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准备对称轴的道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对称轴的作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剪纸艺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剪纸艺术中的图形是如何产生的?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图形,找出它的对称轴,并尝试用剪刀将图形沿对称轴剪开,看看剪开后的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