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采浆
26.2%
42.6%
静注毒品
异性/同性 8.8%
母婴传播的比例从1997年的0.1%上升到2004年底的0.9% 性接触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 上升至8.8%
1997后除采血/输血以外 报告艾滋病感染途径构成比 (截至2004底)
吸毒- 62% 性- 36% 母婴- 1.3%
江苏省发现HIV感染者地区分布
历年发现的HIV感染途径
1.0%
12.6%
31.5%
23.4%
31.5%
血源传播 静脉吸毒 性途径 母婴途径 不详
历年发现的HIV年龄构成
20-50岁之间的青壮 年占83.6%
15.3%
5.6%
2.8% 0.9%1.8% 5.4%
34.3%
34.0%
<5 5–15 15-19 20-29 30-39 40-49 ≥50 不详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同年在非洲发现异性间传播并发现 HIV-2 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
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HIV抗体- 4-8周-
HIV抗体+, 无症状 8-10 年
HIV抗体+
有症状 艾滋病
1年
0.5-2年
南亚及东南亚:流行上升速度较快的地区。印度是世界上的 第二人口大国,至少已有4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与十年前的 非洲情形相似”。主要传播途径是异性性传播和吸毒传播。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

作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5.19

•【字号】鲁政办发[2011]23号

•【施行日期】2011.05.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

(鲁政办发〔2011〕23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省的蔓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艾滋病防治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办法》,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步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稳步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认真执行国际合作项目,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就学、

孕妇免费艾滋病咨询初筛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艾滋病在我省的流行和蔓延。但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地区和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防治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发挥其作用;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还不够高,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还不够深入;全省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还不够健全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蔓延,力争到2020年全省艾滋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继续保持低流行状态。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3篇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3篇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3篇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艾滋病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努力实现把艾滋病疫情及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根据上级《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镇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防艾办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和总结艾滋病防治工作。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加强政策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艾滋病防治条例》。加强基层领导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对全镇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是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及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策略。并接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我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五项政策,也就是“四免一关怀政策”:一免是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二免是免费检测,三免是针对药物阻断母婴传播,四免是资助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关怀就是对感染者的关怀,不歧视。

三、注重绩效评估,提高防治质量

推行艾滋病防治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我镇—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

四、普及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

(一)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

治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3.25

•【字号】新政发[2011]29号

•【施行日期】2011.03.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的通知

(新政发〔2011〕2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需要,根据《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的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央、自治区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知识普及、艾滋病监测与检测、安全套推广、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

品危害、高危人群干预、病员管理和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格局基本形成,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艾滋病的流行与人们的行为、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我区艾滋病疫情出现了新趋势:吸毒人群艾滋病传播尚未完全控制,性传播开始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者和病人追踪管理十分困难,部分地区和人群的疫情已进入高流行状态;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控工作难度加大等。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防治政策落实不平衡、配套政策缺失、人员素质较低、工作效率不高、措施覆盖率不理想等问题亟需解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防治艾滋病政策

中国防治艾滋病政策

《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试行)》
《规范》对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实验室设置、实验室任务、实验室必备条件、检测方法选定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并给出了实验室检测程序及结果判定的标准。此外,关于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安全性保证、检测试剂要求、保密、 培训、监督和评价也都给出了明确要求 。
《关于公布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通知》
2011年至今,国务院采取全面防治策略,实施“五扩大六加强”防治措施。2012年,国家制订《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实现临床用血的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覆盖 。同 时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活动,设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 病防治基金,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中国防治艾滋病政策
全面性教育名词
01 政策趋势
03 具体政策
目录
02 相关措施
百度文库
04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 类文件
基本信息
从1984年至今,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法规及政策指导性文件, 建立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专业防治 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相结合的防治力量,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探索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合国情的有效防治策略 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正)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 其年龄的性教育 。中国防治艾滋病政策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及趋势,有助于 人们更加重视并有效参与艾滋病防治行动,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效果分析

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效果分析

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效果分析

艾滋病疫情在我国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随着疫情的变化、对艾滋病认识的加深,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上述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从三个方面完善和落实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

标签:艾滋病;防治政策;演变

1 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历程

1981年6月5日美国首次、同时也是全球首次报告艾滋病例。此后这一“世纪瘟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报告的艾滋病例意味着艾滋病进入中国,此后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入期(1985~1988)。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在北京救治无效身亡的美籍阿根廷人被确认为艾滋病病人,这是我国境内确认的首例艾滋病病例。次年浙江省的4名中国血友病患者被发现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国官方首次报告本国公民感染艾滋病。“那些感染者的身份,绝大部分是国外打工者、劳务输出者和一些海员,那时候,整个社会,包括卫生行政部门,都把艾滋病当做‘舶来品’”。学界普遍认为这四年为“艾滋病在中国的传入期”。这一时期,我国共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25例。

第二阶段,扩散期(1989-1994)。1989年在云南边境的吸毒人群中一次性检测出146名艾滋病感染者,自此以后艾滋病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方式在我国大范围传播。“从1989年到1994年,每年都会统计发现几百例的HIV感染者,中国国内的艾滋病形势,进入扩散期”。扩散期的传播特点为:以共用注射器具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西南边境的吸毒人群;但在全国其它地区性病患者、暗娼、同性恋以及归国人员中也部分发现感染者。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

1. 简介

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不断恶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了有效遏制和防治艾滋病,中国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本文将重点介绍该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2. 目标和原则

2.1 目标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目标是:

•建立全面高效、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普及率和覆盖率;

•降低艾滋病感染率和死亡率;

•健全艾滋病病毒检测和治疗体系;

•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和福利。

2.2 原则

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将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关注艾滋病感染者的需要和权益;

•社会共治,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力量的作用;

•科学防治,依据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

•全员参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3. 工作重点

3.1 宣传教育

艾滋病的传播除了通过性行为和血液传播,还受到许多社会和文化

因素的影响。因此,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工作。《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

•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和高校学生的艾滋病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和

预防技能;

•加大对“三高”人群(高危行为人群、高感染人群、高传染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鼓励他们进行艾滋病检测和接受治疗。

3.2 检测和治疗

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阻止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为了

提供更多的艾滋病检测和治疗服务,《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

行动计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扩大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规模和范围,提高检测的覆盖率;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随着科技和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艾滋病依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仍然对全球范围内的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我国将于2024年实施一项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本计划旨在通过综合性、创新性的措施,促进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和社会支持,以减少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一、加强艾滋病预防教育

预防是艾滋病防治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加大对公众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全面宣传。我们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青少年和性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我们将加强青少年教育、性教育和性工作者健康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我们将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包容和支持。

二、加强艾滋病病毒检测和筛查

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按照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病毒检测和筛查的覆盖率和质量。我们将推动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特定场所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和筛查工作,并提供免费检测的便利条件。我们还将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以更好地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三、提供全面艾滋病治疗和护理服务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而治疗是减少病毒传播和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在2024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加大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服务的投入。我们将完善艾滋病的诊疗规范,并提供定期的药物供应。我们还将加大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力度,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重建健康和自信。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1998.11.12

•【文号】国发[1998]38号

•【施行日期】1998.11.12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

正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的通知

(国发〔1998〕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卫生部、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艾滋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也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如期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卫生部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将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制在世界较低水平。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世界各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经验表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参与并实施综合治理。为促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失时机地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的能力、减轻艾滋病给人民健康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在总结国内外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5艾滋病预防与控制(1)

5艾滋病预防与控制(1)

社会方面
(一)经济 个人经济遭受大量开支。也影响国家在处理 吸毒的问题上引致医疗以及社会方面的事务而耗费巨大 的开支。
控 制 经 吸 毒 传 播
吸毒的影响
个人方面 (一)生理 吸毒会造成自身伤害。当成瘾后一旦不再吸 食,身体会出现某种痛苦症状,如痉挛、冒汗、气促、 手脚颤抖等。 (二)心理 个人对药物有依赖性后,如停用会产生不安、 焦虑、浮躁,甚至意志消沉。 (三)性格 由于心理上依赖毒品能导致行为怪异,性格 孤僻、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缺乏人生目标。能影响个 人在生活和事业上的成败,最终影响个人及家庭。
有生殖器溃疡的STD容易发生HIV传播


病毒间的相互作用,HSV-Ⅱ在传播HIV中是一 个重要辅助因素。在体外,HSV的早期蛋白可 以导致HIV基因表达及复制的加强,这种分子 相互作用似乎是HIV的细胞内转激活,如果最 初呈现HIV的细胞也感染了HSV,则可以加强 HIV的复制。一旦HIV感染确立,反复发作的 H S V 可 增 强 H I V 的 复 制 。 体外实验证明受HIV感染的细胞如感染HSV后, 能导致杂种类后代形成。这种杂种类病毒有 HIV基因组,外面包以HSV的表面抗原,它们能 感染CD4细胞。如果HIV感染者体内形成杂种类 病毒,其后果是加强HIV的传播。

为何同性性行为更易感染性病艾滋病
由男性同性性行为的方式和特点决定。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前言

为了加强全国艾滋病(AIDS)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精神,对《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了修改,制定《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

艾滋病检测系指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和检测HIV抗体。鉴于目前常规检测方法为血液中HIV抗体检测,本规范着重对这项检测工作作出相应的规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统筹规划辖区内各类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设置,并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各类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检测质量。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所有HIV抗体检测实验室。

一.实验室的设置

(一)种类和分级

1、种类: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分为确认与初筛(或称筛查)实验室两类。每省可以设立一个以上确认实验室,初筛实验室可以设立在卫生防疫防治机构、检疫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医学科研教学等单位内。

2、分级:国家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设立一个国家HIV抗体检测参比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在省卫生防疫站设立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并可根据需要在地、市级卫生防疫站或有关系统中设立HIV抗体确认、初筛中心和初筛实验室。

(二)任务

1、HIV抗体初筛实验室

艾滋病检测规范

艾滋病检测规范

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为了加强全国艾滋病(AIDS)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精神,对《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了修改,制定《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

艾滋病检测系指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和检测HIV抗体。鉴于目前常规检测方法为血液中HIV抗体检测,本规范着重对这项检测工作作出相应的规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统筹规划辖区内各类HIV 抗体检测实验室的设置,并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各类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检测质量。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所有HIV抗体检测实验室。

一.实验室的设置

(一)种类和分级

1、种类: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分为确认与初筛(或称筛查)实验室两类。每省可以设立一个以上确认实验室,初筛实验室可以设立在卫生防疫防治机构、检疫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医学科研教学等单位内。

2、分级:国家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设立一个国家HIV抗体检测参比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在省卫生防疫站设立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并可根据需要在地、市级卫生防疫站或有关系统中设立HIV抗体确认、初筛中心和初筛实验室。

(二)任务

1、HIV抗体初筛实验室

预防艾滋病测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艾滋病测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艾滋病测试题库及答案

1、下列哪一位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形象大使? ( )

A、牛群

B、成龙

C、李宁

D、濮存昕

答案:D

2、怎样处理艾滋病病人的尸体才是正确的( )

A、死后就没有传染性,不必做消毒处理

B、必须就地火化,火化前要彻底消毒

C、由病人家属自行处理

答案:B

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答案:D

4、窗口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知道

答案:A

5、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不包括:( )

A、肺炎

B、一过性脑膜炎

C、念珠菌性食管炎

D、急性肾炎

答案:D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答案:C

7、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是 ( )

A、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答案:A

8、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答案:D

9、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 )

A、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B、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C、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同参与

D、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答案:D

10、《艾滋病防治条例》于何时正式实施 ( )

A、2006年1月18日

B、2006年1月29日

C、2006年2月18日

D、2006年3月1日

答案:D

11、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

的通知

【法规类别】艾滋病监测管理

【发文字号】卫疾控发[1999]第164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1999.04.20

【实施日期】1999.04.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

(卫疾控发〔1999〕第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实施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除卫生部门外,涉及到公安、司法、教育、民政、海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希望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责任,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是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免受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38号),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管理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安定。

(二)坚持预防和宣传教育为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预防指导,防止艾滋病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24年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

2024年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

2024年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

____年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

一、背景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病毒感染。自1981年首次报告以来,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了HIV,并且约有32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以实现对艾滋病的控制。

二、目标

____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

三、策略

1. 提高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和筛查率:

-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扩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筛查范围,特别是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定期的筛查。

2. 加强艾滋病病毒的预防:

- 推广艾滋病病毒的知识和防护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 加强青少年和青年人群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性健康的意识和知识。

3. 提供全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 加大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投入,确保所有感染者都能及时获得相关治疗,并保证治疗的质量和有效性;

- 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支持、营养咨询和病毒监测等。

4. 消除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

- 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 支持和保护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平等的就业和教育机会。

5. 加强艾滋病病毒的监测和研究:

- 设立专门的艾滋病病毒监测机构,加强艾滋病病毒的监测和传播趋势的研究;

宣传教育: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关于艾滋病宣传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宣传教育: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关于艾滋病宣传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拒绝毒品 , 珍爱生命。. 6避免不必要 的注射 、 和使用血液制 输血
【 收稿 日期 】0 0 — 5 2 ( 8 2 0- 料 [ 作者 简介 】 姜爱; ̄16 - )男 , H( 9 4 , 湖北襄樊人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 , 哈尔滨 商业 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 院硕 士生导师 。
而有效预防控制艾 滋病 的一种活动。 其核心 是通过宣传艾滋病 育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就显得尤 为必要。
知识 、 教育人们洁身 自爱达到预防控制 的 目的。
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 的首要环节 , 国际上一条重 是
要 的防 治 经 验 。 料 显 示 , 洲 的乌 干 达 、 比亚 、 内 加 尔 , 资 非 赞 塞 亚
关 于艾 滋病宣传教育若 干问题 的研 究与思考
姜 爱 林
( 北京 工业 大学 经 济与 管理学 院 北 京 10 2 ) 0 02

要: 宣传 教 育是 预 防控 制 艾 滋 病 的 重要 手 段 。 宣传 教 育 的 内容 框 架 主要 包括 知 识 点 、 目标 、 则 、 施 、 策规 定 与 立 原 措 政
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1995年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1999年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通知卫疾控发1998第1号关于印发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20042008年的通知国艾办发20044号全国预防艾滋病规划19881991卫生部1987卫防字第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规划19901992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遏制与预37防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国办发200140号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20018号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20018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与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和毒品一直是是当今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自1981年西方首次发现和报道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不治之症以来,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艾滋病,毒品也成为艾滋病传播主要载体。

我国自1985年发现了艾滋病病人以来,在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人数不断增多。到1994年底,全国共报告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774例,其中53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占十年累计数的30%。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较大上升,共发现654例,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数字。

从上述情况看,艾滋病病毒在我国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和血液(静脉吸毒与采供血)。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数已达5~10万,且正在加速扩散,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通过采供血途径扩散,将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现在如不采取积极的、有效的防范措施,艾滋病将会在我国大面积流行。为此,在国务院研究室和卫生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我国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

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
(1)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2)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的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4)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5)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6)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7)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8)正确使用避孕套(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9)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

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10)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11)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2)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方针和原则:


坚持预防和宣传教育为主。艾滋病在当前和今年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一种缺乏有效治疗和免疫手段的高病死率恶性传染病。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地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及早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使广大人民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自觉参与、积极支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活动,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艾滋病的传播同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对易感人群要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标本兼治,坚决打击卖淫、嫖娼、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防毒品入境和严禁贩毒活动,并持久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要始终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作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兴衰的一个战略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如果我们今天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加强领导,不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就会丧失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利时机,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艾滋病若在我国大规模流行,中华民族将要受到灾难性打击,铸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二)要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切实抓好。预防艾滋病与禁毒禁娼,净化社会空气,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幻想照搬“红灯区”、搞色情服务振兴经济,既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更无益于防治艾滋病和性病。只有坚持禁止吸毒、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才能防止艾滋病蔓延流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要全民参与和齐抓共管。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艾滋病的传播与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密切相关,要消除这些不良行为,需要卫生、公安、司法、民政、旅游、外贸、劳动、人事、宣传、教育、科技、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工、青、妇等团体的协同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

(四)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艾滋病毒的检测、感染者的安置管理、病人治疗等,都是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在开展这些工作中,要把依法管理和教育、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教育人们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和教育感

染者改变不良行为、不危害他人相结合。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妥善安排解决好他们的医疗、生活和工作问题。对于易患人群,限在加强有关宣传教育的同时,使他们在社会上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定的预防手段。要对全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尽快推行无偿献血,逐步取缔个体卖血。


二、预防控制艾滋病目标:


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尽快建立由全社会参与的防治艾滋病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的有关制度,以及宣传教育、卫生保健、监测管理和跟踪服务等相结合的工作网络。力争到2000年在城乡广大群众中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使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措施:

(一)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和本部门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人群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对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具有高危险行为人群的各项宣传教育、咨询活动。有关部门要切实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广播、影视、报刊、杂志有义务定期免费开展防治艾滋病、性病的社会宣传和性健康教育。现有的健康教育网和计划生育教育网等有责任主动为基层提供服务。要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在中学生和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增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内容。各地、各系统应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作为劳务输出和外派工作人员出国前教育的必修内容。对被收容教育、劳教、劳改的暗娼、嫖客、性乱者和强制戒毒的吸毒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教育,并作为他们思想改造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供血者进行定期的血液知识和健康教育,并按规定进行检查、监测,对医疗机构进行合理安全用血的宣传。对在宾馆、酒店、发廊、美容按摩院、娱乐场所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宣传教育和检查,防止这些场所用色情服务传播艾滋病、性病。医疗卫生机构在本系统要广泛的开展培训活动,并主动为其他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提供有关教材、资料和技术服务。

在高危险行为人群中宣传推广使用避孕套是目前国外预防控

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国一些地区也在部分高危险行为人群和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和预防措施中开展了此项工作。各地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与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开展这项工作。

(四)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医疗卫生部门要将艾滋病病毒检测作为供血者和血液的常规检测项目,保证用血安全。完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和有关消毒管理办法,坚决杜绝医源性传播。努力加快监测管理队伍的建设,科学地开展监测工作,掌握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依法进行检疫是必要的,要进一步对出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实施规范化管理,健全国境检疫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有关部门和基层社区组织要抓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规范化管理,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乡规民约,同时热心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服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有关人员也应自觉地接受必须检查和治疗,服从卫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和社区的妥善安排。对被依法予以拘留、逮捕、劳动教养、监管改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可以保外就医,但不应以任何名义释放或解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集中管理。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防止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传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加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献血法》和《血液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预防和控制血源性传播艾滋病。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经血源性传播的责任者要依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加强专业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指导,卫生部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有机构的基础上,调整组建全国预防控制艾滋病专业机构,承担全国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预测,监测与检测实验室技术工作的指导和全国实验室技术工作的质量评价、监督和控制,开展对试剂推广应用的评价,组织开展艾滋病有关的社会行为学和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等有效干预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对现行有关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政策、策略进行咨询,提出建议,指导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组织基础、预防与临床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各地要在现有预防医学科研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基础上调整组建艾滋病防治研究专业机构和一支与防治监测任务相适应的队伍,要有鼓励专业人员献身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全国重点地区应指定医疗卫生服务单

位负责艾滋病病人的医疗就诊服务,既方便患者就诊治疗又利于避免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机会和提高专业人员医疗护理水平。

(六)增加资金投入

中央和地方(特别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多的地区),应加强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工作的经费支持,并多渠道筹措防治艾滋病、性病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已建立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用于全国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培训、研究和组织协调等工作。艾滋病的防治,要依靠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艾滋病疫苗、试剂及中医中药等药物研究是一项高科技研究,有关部门应积极给予一些资金支持,同时要继续支持防治艾滋病、性病的政策研究和有关其他学科研究。

(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工作是全球艾滋病防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得到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要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援助。在吸取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应将我国的一些经验介绍到国际社会,为全球控制艾滋病工作和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