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6、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全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全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712d5fe4a0116c175e0e4864.png)
★2.闭关锁国(理解掌握) (3)影响(背会) 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 主权,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 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 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 流。 (5)启示: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甚至挨打,只有开放, 才可能强盛。
二.资本主义萌芽(重点) ★6.阻碍因素(发展缓慢的原因) (1)国内市场: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自然经 济)仍占主导地位,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国家政策:专制统治的阻碍,海禁、矿禁、重农抑商 政策的打压;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清政府实行“矿禁”(禁止地方开矿,政府垄断矿产)的 原因(17全国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 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 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4—18世纪) 1.农业 近代以前明清时期,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 式是:A.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在全国广 泛引进种植国外高产作物;C.增加种植面积 2.手工业 3.商业 4.赋役制度 5.国力发展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 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 一记载表明当时( )
(2018年全国卷三)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 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
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 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382b6b2f4b73f242336c5f58.png)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方面 (2)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占据主导地位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商业资本活跃; 工商业市镇兴起。
(3)赋役制度的变革
明代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将赋税、徭役、杂税 清雍正帝一上台就实施“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 “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 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按单一的田亩数 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纳银代役的 征收赋税),彻底取消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 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 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 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方面 (2)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3)赋役制度的变革 (4)国力的强盛(1820年之前)表现?
①耕地面积扩大 ②人口增长 ③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最高 ④城市和对外贸易居于优势地位 ⑤综合国力提高,世界领先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小 结
明清两朝,我国农耕经济在前朝的基础 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在传统农耕 社会内部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芽。 然而,由于清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 禁海、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这种新 经济因素的成长,直接导致了清王朝在世界 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落伍,潜伏下近代前夜 的危机。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因素
1.自然经济占主导;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2.政府的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 3.禁海(海禁)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14c70f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4.png)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是指思想、文化、科学等领域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的一段时期内,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滞和落后的情况。
在这段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种相对困窘的状态。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
首先,经济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了社会发展的迟滞。
在近代前夜,农业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的发展相对较弱。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空间,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此外,贫困和落后的生产力也是近代前夜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近代前夜的一个原因。
在这个时期,社会权力主要集中在贵族和君主的手中,民主制度和人权意识相对较弱。
这种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政府决策的滞后和不灵活,限制了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再次,科学文化的滞后也是近代前夜的一个原因。
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发展相对滞后,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渠道相对闭塞。
这导致了社会的思想闭塞和创新能力的衰退,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空间。
然而,近代前夜的落后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正是在发现近代前夜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这种反思和探索最终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总之,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是由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所共同造成的。
尽管近代前夜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正是在这种迟滞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的必要性和方向,逐渐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积累了条件和动力。
因此,近代前夜的渐进与迟滞可以看作是一段催生变革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读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读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f2d73ee227916888586d7ee.png)
2.禁海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shíxíng)禁海政策? ①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决定
②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 ③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 禁海政策具体有何表现?是否(shì fǒu)完全禁绝?有何影响?
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
没有。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1757年) 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
④城市和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⑤综合国力
第八页,共19页。
二、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生产因
素的资萌本芽主义萌芽(méngyá)出现的时间,基本要素有哪
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业?
雇佣劳动
商品生产
要素
增值利润(lìrùn)
工场手工业
基本特征:雇佣剥削劳动
表现:
①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 ②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第十八页,共19页。
年份 中国 欧洲(不含俄) 美国
1820 2190
1880
340
1913 2420
9970
5200
(万美元)
表格中的信息(xìnx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在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jīhū)是欧美的总和,增 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明清时期人口(rénkǒu)增长情况
对照明表洪武26年
0.70亿
明万历28年
1.97亿
清康熙39年 乾隆59年 道光20年
1.50亿 3.10亿 4.10亿
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péng zhàng),当时的中国通过哪 些途径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
高产作物的引进、耕地面积扩展(kuòzhǎn)、精耕细作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44a9d4dd84254b35eefd34b6.png)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学习目标】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目标解读】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和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近代前夜中国由“发展”转向“迟滞”的原因。
【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发展)1.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涉及的工农业生产基本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得到大面积扩种。
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种植,民众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时期开始占据了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3.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上大量使用,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聚集了众多商贾、,发展成。
4.国力强盛:突出地表现为。
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远高于地区;19世纪初,世界上有10个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国占个;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流入中国。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地区之一。
明清时期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地位。
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1.产生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和的发展。
2.产生时间:以后,在一些经济达地区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3.特征: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的需要进行生产。
(古代资料中有关于“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记载)4.概况(1)苏州:苏州的工匠分“”和两种,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雇工人数众多。
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和民间小手工作坊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5.地位:这种新的因素只是在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高考一轮复习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高考一轮复习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a26473e9524de518964b7dcc.png)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6.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缓慢发展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1、重农抑商政策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和主要表现
2.影响
(1)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①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阻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积累,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专制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标志(判断依据):
●史料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一般认为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2.缓慢发展的原因(三维设计P91)
3、评价(理解为主)
探究思考:试从“纵向”或“横向”的视角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
巩固训练
1.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高中历史复习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停滞
![高中历史复习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停滞](https://img.taocdn.com/s3/m/97a879e6360cba1aa911da09.png)
• 3、特征:
• a、 组织形式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 工工场出现
• b、生产关系上:雇佣关系产生(本质特征)
• 4、评价
• A 进步性: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 趋势。
• B 局限性:微弱、稀疏,发展非常缓慢;出现 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始终处于 萌芽状态,就全国而言,不占主导地位(封建自 然经济仍占主导);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 场形式。
考考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1.技术、管理水平提高; 2.高产作物的引进; 3.耕地面积增加; 4.赋役制度的改革。
手工业
私 营 取 代 官 办
商业和城市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 工商业市镇兴起。
国力
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①耕地面积 ②人口数量 ③GDP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 ④城市和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⑤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政 封建政府推行重农 重商主义、殖民扩张,
治 抑商和闭关锁国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思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 想 重儒轻贾、重农抑商
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 念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 想
• 资本主义萌芽只不过是自然经济汪 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抑商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
• 前者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后者为封建的生 产组织形式。
• 前者规模较大,苏州有些机户开设的机房有几十台织机, 内部分工也较细,所谓“工匠各有专能”即指此种情况; 后者规模较小。
• 前者早期资本家与工人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 出卖劳动力,计日领取工资,对资本家没有人身依附关 系;
• 后者的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有时也带几个学徒、帮 工,学徒、帮工“衣食于主人”,对作坊主有人身依附 关系,学徒没有工资,帮工除衣食外,工资徽薄,等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b243311c376baf1ffc4fadb1.png)
第二环节 :问题探究、深化补遗
赵鼎新在《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发展出现 代资本主义?》中提到: 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 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 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 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信息,结合中国明请的相关 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信息,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依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明清 时期长期推行 “海禁”政策 闭关锁国的原 因是什么? (2)“海禁” 政策的具体表 现?有何影响?
第二环节 :问题探究、深化补遗
3、“海禁”政策
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社会经济的 主体 (2)客观原因:西方殖民势力和东部沿海抗清势力 较强 (3)主观原因: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 表现: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影响: 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消极:(1)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 (2)堵塞了中国科技和经济与外部的交流。 (3)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失去了利用自身 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和推进工业化的 契机。
①“小户” 早期雇佣工人。 ②“大户” 雇人劳动的工商业经营者,即早期资本家。 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大一轮106页研习2 总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经济因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市场因素:赋税沉重,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国内市场狭小;“海禁”政策 很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一单元第6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素材包)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一单元第6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素材包)](https://img.taocdn.com/s3/m/307cf1bf77232f60dccca106.png)
第6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主题一重农抑商政策1。
史料探究-—重农抑商的含义与目的(2014·天津高考,节选)史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持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史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探究(1)指出史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2)指出史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举措: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2。
归纳概括——重农抑商的五大原因、四大表现(1)五大原因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③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⑤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2)四大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一单元第6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2)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一单元第6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90faaeebed5b9f3f80f1c06.png)
第5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程标准要求: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明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新现象,培养概括归纳阶段特征的能力。
●通过分析17~18世纪中西方的不同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易位,历史的悲剧告诉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一、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农业(1)《》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2)大范围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3)、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手工业:明清时期,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1)明中叶以来,广泛使用,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专门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
4.资本主义萌发的产生:(1)产生: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形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概况:苏州工匠分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已经形成________ 市场;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了__________ 、________ 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3)特征:自由雇佣劳动,商品生产,手工工场地位: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缓慢,只是在________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出现,耕织结合、__________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
(4)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B.官府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阻碍了______________的发育成长。
18-19 第1单元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8-19 第1单元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00dbbb7b6bec0975f565e282.png)
18-19 第1单元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明中叶以后,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特点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
3.地位只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4.迟滞因素(1)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2)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强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3)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图解历史]资本主义萌芽1.清朝——海禁政策(1)背景①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私人海上贸易已很频繁。
②明清易代之后,东部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
(2)影响: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西方——急剧发展(1)政治:1640年,英国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经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3)外交:西方国家疯狂地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3.危机到来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概念阐释]闭关锁国与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它包括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而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政府禁止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海禁政策相当于闭关锁国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1.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达到了高峰阶段。
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2.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61ae20420b1c59eef8c7b4a0.png)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 •
1、资本主义萌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标志: 自由雇佣关系的出现。 两个推动: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
商品经济的繁荣。
•
•
三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 ①微弱稀疏
四个阻碍:
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③发展水平低。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官府的剥削、 ③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④ “海禁”政策的实施。
•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 (1)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 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 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 • (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 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 定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
(2013· 浙江文综· 39 ) 1850年是西方文明 第 61750 课 -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④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三、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抑商与禁海 资本主义萌芽 • 新经济因素: 自然经济 • 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 • “资本在它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 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 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 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马克思《资本论》
思想观念:抑商和歧视商人
思考:明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状态的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 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 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 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 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备考资料]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doc
![[备考资料]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e09e54a6c30c2258019e55.png)
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考点一 近代前夜的发展考点二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材补充『历史概念』 十三行:是清代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十三行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社会特征』政府干预下的古代经济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还包括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
从重农抑商、官营专卖到“海禁”“闭关锁国”,充分体现了古代政府对经济的垄断性和强制干预性。
[巧学妙用][图解历史] “海禁”“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概念辨析] “海禁”≠“闭关锁国”(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如清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图示解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私营手工业②白银③明中叶④自由雇佣劳动⑤极端贫困⑥海禁闭关考点二①重农抑商②近代工业③鸦片考法1史料主旨类——明代的“海禁”政策【考题】(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
”材料主要体现了( )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答案 A『方法突破』★明立意从“海禁”政策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抓关键材料中“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清误区本题属于史料主旨类试题,难度不大。
考生错在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上: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也没有造成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明朝商品经济是繁荣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就是最好明证。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新)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新)](https://img.taocdn.com/s3/m/5a46ed0a52d380eb62946d40.png)
清《盛世滋生图》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资 明中叶以后 1、产生时间: 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 2 、本质特征: 雇佣劳动关系 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 为“资本主义萌芽”。
生产技术进步;推广双季稻;引进玉米、 蕃薯、广泛植棉,耕地面积扩大。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商业
综合国力
工商业市镇兴起
领先世界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明 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 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 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被史学界 命名为“资本主义萌芽”。其产生和 发展是中国近代前夜经济发展的又一 重要表现。
乾隆皇帝 为什么会如此 傲慢地拒绝了 英国的通商要 求?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原因: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 经济:
政治: 防范外来入侵和沿海人民反抗 文化: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1、原因: 2、影响: ①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 消极: ②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失去了工业化的契机 积极: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入侵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 3值” 、产生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
高度发展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 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 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 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
对于这种新的经济因素中国的“国 家政权”鼓励了吗?支持了吗?
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https://img.taocdn.com/s3/m/21b4ccecaef8941ea76e05c2.png)
①生产技术领先,耕种面积扩大
③引进新的品种,改变衣食结构
手 ①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工 业
商 ①白银大量流通,商业资本活跃 业 ②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纵 向 比 较
生 赋税制度的变革 产 ①明中后期——“一条鞭法” 关 ②清——“摊丁入亩” 系
高 度 发 展 的 农 耕 经 济
时空报道一: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这里是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 之东皆习机业”,并且织、 煅、纱等分工都很细致,说 明当时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 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苏州的 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 工两种。他们每日黎明按工 种专长分立玄妙观、花桥等 处“听大户呼织”。 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 场,出现了“机主出资,机 工出力”的自由雇佣关系。
三、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情境探究三: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通过调查,施复夫妇扩大再生产规模会遇到哪些阻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封 建 专 制 政 制 治 度
经 济 自然经济仍为主导 重农抑商(“矿禁”) 商人投资土地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闭关锁国(“海禁”) 八股取士 文字狱
劳动力 市场 资金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 经错落时,牛顿的危机
情境探究四:对比探究、感悟提升 调查小组合作探究报告单 报告二:近代前夜中西方社会发展情况调查 经济 政治 军事 装备 落后 外交 闭关 锁国 文化 观念
中 农耕经 君主专制强 国 济统治 化 地位 西 资本主 资产阶级代 方 义工业 议制确立 强国
八股取士 顽固守旧 文化专制 妄自尊大
船坚 炮利
殖民 扩张
思想解放 开放进取 自然科学 勇于开拓 突飞猛进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通用4篇)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1397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4.png)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通用4篇)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篇1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我国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地区;理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通过分析17~18世纪中西方不同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综合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学习,启迪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教学过程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时期的经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1.农业的发达农业技术世界领先,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棉花种植普遍等;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手工业的发达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技术也明显提高,《天工开物》涉及的约#&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商业的繁荣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
4.国力强盛明清盛世时期的国际地位比前代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表现在: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欧洲,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深化•拓展】想一想:明清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提示: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结构;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发达的手工业为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劳动力条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定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原因 直接原因: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抗清 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思想根源:天朝上邦,虚骄自大 (3)影响: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入侵,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不利于开辟国际市场,使中国航海业一落千丈 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日渐落后于世界
2、明清经济发展的最顶峰
时间: 明中叶后 特征: 雇佣劳动 机户、机工、计工、计值、雇···· 行业: ①明中后期的丝织业; ②明中后期的制瓷业 分布: 江南的局部地区,局部部门
发展 缓慢:
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商人的资本用来买田置地,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 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戛尔尼,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 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 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 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 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 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 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文明,如日中天
CABAC
CDDAA BDACC
AADCC
3.明清时期中西的比较
中国 政治
君主专制顶峰,封建制 度日趋衰落
西方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
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 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义萌芽发展缓慢 经济迅速发展
对外关系 厉行海禁、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综述
农业文明,日薄西山
开辟市场、海外殖民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学习目标: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明清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生产技术提高;推广双季稻;引进玉米;衣食结构改变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发展;白银使用广泛;工商业城镇兴起
综合国力 国力强盛,综合国力在世界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