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研究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研究论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为投资国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因此,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已成为学术和政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外商直接投资在外国企业生产和经营方面带来的直接效益很大。
它加强了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联系,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和组织的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的国际合作,引入了一定的融资和技术支持,为国内市场增强了相关配额的供给能力。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外商资本不仅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还可以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生产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根据国际实践和国内市场情况,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
1.市场因素-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会更具优势,提高了对生产场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的把握和利用。
- 单位成本: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从成本角度考虑进入市场,高成本的地方不太容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政治稳定性:政治稳定性是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市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环境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2.政策因素- 政策前瞻性:政策前瞻的空间和内容包括涵盖国家重要领域、政策机制的变革、技术创新、新沟通模式等。
- 政策透明度:政策透明度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开放、透明和预测性强的政策更受外商青睐。
- 政策一致性:政策一致性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断改变、变化、反复的政策行为会增大政策风险,阻碍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三、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策略建议从市场和政策的两个方面出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1.市场方面:继续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及时发布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各种政策,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日益被关注的话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和一体化,包括跨国贸易、跨国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国际货币流通和劳动力流动等各种形式。
本论文将探讨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和挑战,并介绍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发展。
首先,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很多好处。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自由流动,这使得各国之间的互动更加便利和高效。
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它们在不同国家的经济活动共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同时,全球化也使得产品价格更加稳定,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优质、更实惠的产品。
此外,跨国企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全球化可能导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分配,这会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全球化也促进了各种犯罪活动,如跨国洗钱、恐怖主义活动等。
同时,全球化也面临着环境挑战。
经济活动的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等可能导致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开放、自由且包容的政策,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各国政府应努力创建积极、开放的国际环境,以更好地利用其优势。
其次,全球合作是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该联手合作,以制定全球化的相关规则和标准,并为这些规则和标准制定执行机制。
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应对全球化对经济和环境带来的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总的看来,经济全球化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共同受益和应对挑战。
全球多边合作和创新将是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关键。
在未来,我们应该站在发展的前沿,不断探索新的机会和挑战,以实现更长久的经济发展和更好的全球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 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 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 的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重点由对外直接投资转向 研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因此可称之为跨国 公司的理论,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产品差异能力论
凯夫斯提出,拥有使产品产生差别的能力 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优势。他认为,跨国公 司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量,适应不同层次 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以充分利用 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在实物形态上与其 他生产者的产品发生差异。
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独特的推销技能使其 产品在消费者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所有 这些都可以使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获得 对产品价格和销售额的控制。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 展促使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机制转向解释 发展机制。除了对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局部修正以 外,更多的研究围绕着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而 展开。此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 规模技术理论”等。
国际投资风险论文
国际投资风险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投资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如何防范国际投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投资风险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投资风险论文篇1试论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及防范[摘要]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风险;进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范风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但国际直接投资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等。
因此,如何利用好国际直接投资、减少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提高国际直接投资的成功率,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直接投资概述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的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又称外国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经济实体作为投资人在另一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企业进行经营,以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为核心、以拥有持续利益为目的,实现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一种长期投资活动。
按照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目标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以获得持续利益。
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1)横向型投资;(2)垂直型投资;(3)混合型投资三种类型。
从投资者是否新投资创办企业的角度即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创办新企业;(2)控制外国企业股权。
从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二、中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投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
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论文
我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分析【摘要】2010年,我国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额迅速飙升,其一年的投资额度就超过了前面几年投资额的总和。
我国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就以我国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为课题。
对我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拉丁美洲;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绪论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地区国家之间贸易规模不断的发展,中国企业也逐渐加大了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中拉经贸合作正逐渐由单一贸易方式转向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多样化趋势。
据连续几年的数据,我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比重已经上升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二位,也就是说拉美成为我国第二大直接投资区域。
拉美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我国更加看好对拉美的投资前景。
一、我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一)投资规模新世纪以来,我国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从流量角度看,2003年我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流量为103815万美元,2006年就增至846874万美元,接着2007年2008年有所减少,但2009年再次达到了732790万美元。
2003年到2009年间,我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流量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比重平均为29.7%,仅次于我国对亚洲地区的投资流量,远高于我国对其他地区的投资。
从存量角度看2003年到2008年间,我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持续增加,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比重也仅次于我国对亚洲地区,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2010年我国加大了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直接投资力度,我国的投资额达到150亿美元的新高。
(二)投资产业分布近几年我国对拉美投资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
据拉美经委会为第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加高峰会准备的文件数据显示,在拉美的中资企业投资主要分布在石油、天然气、矿业、等产业。
二、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1.拉美具有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优势拉美的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由贸易网络优势使其成为中国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性投资的战略性支点之一。
国际投资学国际投资理论
相关系数
比协方差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关系数和多样化策略降低风险的能力
相关系数 多样化策略对风险的影响+1.0 不可能降低风险0.5 可能适度地降低风险0 可能降低相当可观的风险-0.5 绝大多数风险能被消除-1 所有风险都能消除只要不是完全正相关,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潜在地降低风险。
证券收益和风险分析
E(R)=0.3*15%+0.5*8%+0.2*(-5%)=7.5%
证券组合选择
富贵险中求的证明
在金融领域,被证明得最为完美的命题之一,就是平均而言,投资者由于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回报率。(Ibbotson Associates)利用1926-2001年数据,把几种不同的投资工具(股票、债券和国库券当作研究对象,计算每种投资工具的投资收益,股票最高。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进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进展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适合性理论
中小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适合性理论
防御型理论
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
市场控制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技术地方化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
依附理论
信息技术理论
国家支持理论
美国-威尔斯提出;竞争优势是相对的。发展中国家有低成本、民族工业和低产品营销等优势。 英国-拉奥提出;跨国企业技术表现在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它可以形成内在的创新活动。主要控制市场—中间商和公众1 资源转移效果;2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3 国际收支效果;4 市场竞争效应。
垄断优势理论过分强调了对外经济因素,而完全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更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的原则。 宏观经济的角度,将贸易分为顺贸易导向型(或贸易创造型)和逆贸易导向型(或贸易替代型),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符合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了良性国际分工,不仅没有取代出口,反而带动相关联产品的出口。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
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它是一种说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
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
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
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开展为“所有权优势〞。
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开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展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本钱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金融毕业论文 外国证券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外国证券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化,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外汇管制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实现了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的步伐,逐渐开放了本国的资本项目。
这极大地方便了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开辟了资本跨境流动的新时代。
一方面,资本跨境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快速上升;另一方面,资本跨境流动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私人资本的融资渠道上,以国际证券投资方式为代表的国际间接融资在规模上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证券化的趋势。
国际证券投资的流入对东道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将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投资环境下应对外国证券投资带来的风险,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不断需要深化了解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外国证券投资,风险分析,利用外资对策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ing of finance liberaliz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cancelled th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one after another and in the early 1990s have realized to exchange freely under the capital project. Meanwhile,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lso sped up the pace of finance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openness, opened countries capital project gradually, which causes that the capital inflows and flows out conveniently and opens up a new era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speed and the scale of the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rise fa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are also having the huge change. On private capital financing channel,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has surpassed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scale,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shows the trend of securitization.What impact will be on the host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flows and how to mak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the complicate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problem which we need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solve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KEY WORDS: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utilization strategy of foreign capital国内外文献综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定义,外国投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国证券投资(FPI,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外国其他投资(FOI,Foreign Other Investment)。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还具有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等多重效益。
然而,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一系列风险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和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2. 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3. 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挑战研究;4. 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实践分析;5. 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研究。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进展和政策情况。
此外,本文还将选择一些典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简要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和研究目的,阐述研究意义和内容。
2. 文献综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综合梳理,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
3. 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影响。
4. 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挑战: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5. 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实践分析:总结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分析其优缺点。
6. 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研究:选取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效果和启示。
7.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五、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论文预计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统计描述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分项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分别从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Stata15.0 统计软件选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8个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最后,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营商环境从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
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使企业减轻“外来者劣势”,降低投资风险;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增强企业适应能力。
二是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证、产权登记、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获得信贷与跨境贸易这六个指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正向影响效应,而开办企业以及破产办理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负向影响效应。
因此本文认为无论在便利化维度、法治化维度还是国际化维度都应该推行营商环境改革,尤其可以重点关注法治化维度的营商环境改革。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商直接投资;法治化维度;营商环境优化1 绪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的资金与技术,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利用外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的必要手段,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利用外资陷入发达国家与拥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
fdi论文
湖南女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FDI的发展及对策分析摘要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对华投资现象日益普遍。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市场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以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现象。
另外独资化倾向日益加深,并且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外资政策的脚步更加倾向于追逐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独资的方式提高其股权比例,独资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
本文主要叙述跨国公司在华FDI的现状及问题,先通过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和统计数据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FDI的发展趋势,再根据其发展趋势从我国经济市场的角度考虑,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市场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服务业ABSTRACTMak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s a big mov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There're many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finding inroad into Chinese market step by step with economic globalized and it's universal that more and more foreign capitals are investing in Chinese market. 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have found a new way to invest in and access to Chinese market. And it has presented a phenomenon with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s the main way to invest,take the service industries as the main project。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姓名:梁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刘崇仪 20020401 论文摘要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
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重要战略之一。
实施这一战略,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及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
据对外经贸部门最新统计,截止2001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76318个,协议外资金额7101.2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93.15亿美元。
但近几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徘徊和下滑态势,利用外资结构调整缓慢,经济效益滑坡,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相应减弱。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我国引进外资政策,与wTO规则相衔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效益,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合理引进外资只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外直接投资。
宏观层面上,我国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某些行业的某些企业确实具备了跨国投资的比较或绝对优势,如首钢、中化、中信等公司在海外的跨国投资就非常成功。
但必须承认这是低水平上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经营方向、市场战略、经营成本还是投资规模以及资产结构方面,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仍有天壤之别。
过去我们主要开放市场、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并提高产业梯次,今后理应借助已取得的成就主动出击,;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实行跨国经营。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摘要:从评价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入手,立足于我国现实,分析了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从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确定、地区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支持几个方面,较详尽地阐述了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战略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介评在讨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以前,很有必要先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予以简单评价。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外可谓众说纷纭,但从学术渊源或其基础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另一个是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体系。
前者是宏观分析,即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之一是完全竞争;后者是微观分析,即从企业层次出发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是不完全竞争,由于完全竞争假设与经济生活的现实相距太远,同时从微观层次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更切合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需要,故后者是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流。
从微观方面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以及费农、约翰逊的区位因素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明国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因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十世纪70年代末,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邓宁在总结了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成为这些传统理论的集大成者,二十多年来这一理论成了解释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与主流。
邓宁认为,前几种理论都是孤立的研究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和行为机制,而实际上,直接投资只是跨国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跨国企业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经营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方式。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优势论和区位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垄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5篇)
国际国内形势论文(5篇)国际国内形势论文(5篇)国际国内形势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文化;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制要探讨文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首先应当明确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然后将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观点,论证三大优势打算对外直接投资而文化又影响三大优势,最终得出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文化通过影响三大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
一、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一)文化的内涵现在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的解释大约有一百多种。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给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别活动。
这种概括,将那种仅仅同劳动生产相连的狭义文化扩展为涵盖人类制造物与人类自身活动的广义文化。
根据对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理解,可以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也是本文所指的狭义文化,它包括语言和符号、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主义以及涵盖以上因素的企业文化等。
语言和符号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反映、传授和制造文化。
形体语言是沟通的另一种形式,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手势或其他动作可能有不同含义。
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
它打算人们欣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制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
伦理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气,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并渐渐形成肯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掌握人们的行为。
风俗习惯是人们商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是价值观念的详细化。
是文化中真正能够长久的基质,分散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论文
论文化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同时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表现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飞速增长,由此带来的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文化因素在跨国并购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探讨如何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因素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一、文化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它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日益明显。
而在投资环境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跨国公司7.1万家,拥有90万家海外分支机构,这些海外机构的全球销售额高达45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逐渐延伸到国际领域,由于不同的群体、区域、国家互有差别,必然会面临来自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文化地域的摩擦与碰撞,将会给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与经营阻碍。
因此,文化因素对跨国并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必须对东道国的投资环资环境作出具体的分析与评估,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这样才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文化因素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跨国并购使得一个组织中两种或几种势力相当的文化不可能长期存在的,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迟早会被统一的组织或企业文化所替代。
而文化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组织或企业之间找到共同点,实施统一的人事制度安排、薪酬方案设计、企业文化理念建设等。
例如,吉利对沃尔沃的文化整合,就属于一种跨国文化并购,而且文化的跨度还非常大。
因为,东西方文化融合本身存在着很深的鸿沟。
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差异,才使得文化因素更好的控制组织或企业向着它希望的方向进行。
具体来说,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因素在整合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如果从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选择问题,那么成本最小化是跨国公司并购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首要目标。
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
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作者:————————————————————————————————日期: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旅游管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本论文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权变关系、投资关系的未来与展望进行阐述,为中国的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下理论依据。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
一国宏观层面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往往相互牵制,中观层面(产业)的贸易和投资在发展中互动,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微观企业也面临着贸易和投资战略的选择,所有这些都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主要经历了替代关系阶段、互补关系阶段和权变关系阶段。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1957)是最早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他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替代关系的结论,并进一步推断: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具体到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这里研究的是“投资阻碍”与“贸易产生”的关系,不同于后期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投资产生”对贸易的替代关系。
弗农认为跨国经营是产品生命周期在特定阶段演进的结果,第一次基于比较优势动态转移的视角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三个阶段。
在创新阶段,发明国垄断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成熟尤其是标准化以后,企业应该以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生产转移到工资低和成本小的国家或地区。
1974年,弗农把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重新界定为发明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老化寡占阶段,补充发展了这一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直接投资论文试论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及防范[摘要]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风险;进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范风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但国际直接投资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等。
因此,如何利用好国际直接投资、减少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提高国际直接投资的成功率,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直接投资概述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的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又称外国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经济实体作为投资人在另一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企业进行经营,以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为核心、以拥有持续利益为目的,实现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一种长期投资活动。
按照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目标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以获得持续利益。
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1横向型投资;2垂直型投资;3混合型投资三种类型。
从投资者是否新投资创办企业的角度即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创办新企业;2控制外国企业股权。
从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二、中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投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
我国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指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和政府行为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动,对投资者的利润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不得影响。
主要包括:政治政策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国有化风险和战争风险。
2.汇率风险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遇到的汇率风险主要有三种:交易上的汇率风险、折算上的汇率风险和经济上的汇率风险。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东道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或者经济环境如市场、价格和经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以及投资者自身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预计不足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
经营风险一般由价格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和技术风险组成。
三、中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必要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第一,投资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
有学者预计2021年~2021年五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600亿美元,2021年将达到176亿美元,年均增长22%。
第二,制造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第三,民营企业成为生力军。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使其承受的风险日趋多样化。
目前我国外汇资金不很充足,企业集团化不很完善,内部诸多权利关系还没理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小规模为主,在风险防范方面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并且我国缺乏权威性对外投资的评估机构,评估流于形式,致使对外投资中风险投资成份增多,危险随之增大。
因此我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势在必行。
四、中国国际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1.政治风险防范对策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影响极大,如何有效的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者来说至为重要。
从国家方面来讲,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比如,积极与他国签订双边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成立专门的官方担保机构给海外投资企业办理海外投资风险保险;积极推动多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最后达成一致,积极推动多边投资保证机构的建立,将我国的对外投资保护工作纳入国际保护体系中等。
从企业角度来说,政治风险的防范更主要的是企业的自我防范。
首先要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东道国政府进行谈判尽量减少政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采取积极有效的海外投资策略.比如投资分散化;投资主体分散化;适时调整融资方式;运用撤资战略以减少我国企业的损失等。
2.汇率风险防范对策汇率风险防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汇率变动而给跨国企业的国际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
1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的防范①利用套期保值法。
把汇率变动使企业蒙受的交易风险用套期交易成本的方式固定下来,全额冲销交易风险和部分折算风险。
而能否完全抵消折算损失,主要取决于对汇率的预期是否正确。
②选择有利的进出口计价货币。
在对汇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软硬币。
硬币是指汇率坚挺且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软币是指汇率疲软且有贬值趋势的货币。
一般的说,当从对方国家进口商品时对方国家货币是软币则尽量争取用对方货币结算,当对方国家货币是硬币时,尽量争取用本国货币或第三国软币进行结算。
③平行贷款。
两个不同母国的跨国企业彼此向另一方的子公司贷款。
这种交易绕过了外汇市场,所以不会引发汇率风险。
2经济风险的防范调整销售收入及投入资金的币种组合,使得未来销售收入的变化与投入资金成本的变化两者能够抵消。
跨国公司应当将经营业务深入到多个国家并实行多样化经营战略,将其生产、销售、原材料和零部件来源地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一种货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可以部分弥补另一种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3.经营风险防范对策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断导致其产生的条件和因素以及对之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在投资中尽可能的避免它或设法以其他因素抵消它造成的损失,必要时改变投资流向。
常用的风险规避手段有:①改变生产流程或产品;②改变生产经营地点;③放弃风险较大项目的投资。
对中国企业来说必须对东道国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重点对东道国的经济政策、制度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估。
这些工作对后来的风险规避策略选择很重要。
2风险抑制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
风险抑制在防范技术风险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投资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高新技术领域非常少,因而技术风险一旦发生影响较大。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趋势会越来越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风险的防范上也急需加强。
3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投资者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投资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担下来。
这种风险防范措施会使投资者为了降低风险而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
4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投资者采取各种经济手段把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风险转移适用于公司经营风险中的大部分风险,如财务风险、技术风险、销售价格风险等。
参考文献:[1]张艳艳:国际资本流动研究[M].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21.13-17[2]孔淑红曾铮:国际投资学[MJ.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1.305-310[3]张晓虹郭波施小蕾:新编国际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295-306[4]卢进勇杜奇华闫实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案例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1.45-49[5]黄友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M].河海大学学位论文.2021.52-60[6]联合国贸发会议.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活动的国际化[R].2021.20-23试谈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FDI作为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影响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影响,以加深对其认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继续演进,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顺应历史潮流,都竞相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来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使国际直接投资日趋自由化。
但是,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有:一吸纳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中国为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办厂,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科技知识水平或者外语能力等有较高要求,这就从需求方面引导劳动者来提高自身素质。
二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投资,促进资本的形成大量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到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储蓄-外汇双缺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使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现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由资金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升级,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
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机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本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四使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它们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对所聘用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传授先进管理经验,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经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影响。
直接影响主要指的是,通过参加跨国公司的专门培训,提高了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生产效率。
间接影响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本国企业可能产生的积极的示范效应。
五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以中国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总额6391.34亿元,净增加1036.05亿元,比2021年增长19.35%。
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增加了税收。
以上五方面,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积极影响。
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合作中具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目的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外国投资者对外投资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获取最大利益。
这就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超国民待遇很多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提供多方面的甚至高于本国国民的优惠来吸引外资。
以中国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给外资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和外汇管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这些优惠待遇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本土企业。
这些外资企业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先进技术,也不能长久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国际直接投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但是跨国公司转让的都是二流、三流的技术,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永远处于落后地位,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