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活动主题确定与教学方法选择 (专题)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信息技术,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现在让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一起感受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新授1.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让学生说说有哪些通信手段,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使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通话,发短信祝福。

②收看电视可以了解世界万象,增长见识,丰富生活。

③通信卫星可以把电视节目、电话、电报、传真等信号内容传送到世界各地。

2.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让学生说说有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计算机告诉运算的特点可以对气象卫星拍摄的云图进行分析处理,预报天气以及台风、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

②通过网络可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远程可视通话。

③条形码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商品的信息。

④ATM自动柜员机的应用。

3.功能强大的微电子与传感技术①微电子技术让电脑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

②先进医疗仪器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

③机器人的应用。

三、小结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送、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

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学好信息技术。

四、总结巩固1.你还知道哪些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给你带来了哪些方便?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教材分析《下载图片》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9课,是因特网教学单元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以前面学过的遨游因特网、便捷访问网站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的方法,以及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这些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3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优化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4. 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信息技术教师经验分享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他们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在场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

这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研讨教师们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

大家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次活动安排了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常用软件操作、网络教学资源检索等。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2.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得到丰富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丰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精选13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精选13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精选13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精选13篇)111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分别学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子表格、图标处理》的新课讲授与归纳总结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的活动主题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教学的阶段性评价”三门课程,听取了温晓捷专家、袁志平专家的专题讲座。

“《电子表格、图标处理》”一课从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授新课;如何分段掌控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的对应关系;“总结归纳”教学环节的意义;常用的“总结归纳”形式;“课后作业”的三个功能。

六个角度对课堂教学五个环节中的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和布置课后作业进行了讲解。

“《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一课从主题的确定和选择;主题活动的目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与主题的关系;活动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文字处理》”一课从什么是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阶段性作品评比、模块阶段测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六个角度对学生学业水平的阶段性评价进行了讲解通过学习专家们们的精心教学设计和耐心的讲解,以及和同学们的网上交流收益非浅,感受颇深。

我切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

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石家庄2011年全员培训课程(必修课)

石家庄2011年全员培训课程(必修课)
24
26
初中政治
张扬个性,展现风彩——个性化的初中思品课教学设计
24
27
初中政治
用好教材上好课——初中思品课的教材处理
24
28
初中音乐
中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初中版)
24
29
初中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初中版)
24
30
初中音乐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初中版)
24
31
初中体育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有效管理(初中版)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24
23
小学科学
如何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4
24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策略
24
25
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PPT的版面设计》的活动主题确定与教学方法选择(小学版)
24
26
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封面设计》的新课讲授与归纳总结
24
27
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2011年全员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录
小学必修课培训课程
序号
学科
课程名称
学时
1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4
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24
3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
24
4
小学数学
小学数与形结合及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
24
5
小学数学
小学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
24
13
小学体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了解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了解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初步了解计算机,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需要一个合适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

第一节: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什么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教材或幻灯片,通过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些重要部件以及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实际应用场景。

第二节:计算机的分类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表或展示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来介绍计算机的分类。

包括个人计算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嵌入式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等。

教师还可以简要介绍每种类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三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教师可以以操作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开机、关机、登录、打开应用程序等基本操作。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并在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练习。

第四节:计算机软件的介绍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应用软件。

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或实际应用示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哪些分类,以及常见的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里亲自操作一些常用软件,增强他们对软件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节: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并初步了解网络的作用和用途。

教师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教材或幻灯片,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网络、什么是互联网,以及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的例子,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学生分析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步骤安排•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信息技术日益普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简单操作计算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选用教材内容选用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计算机教材,内容应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操作等。

教学辅助材料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02学生分析与教学策略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

认知水平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认知,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知之甚少。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一般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或故事情节,将计算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创设情境开展小组或个人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竞赛激励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计算机的神奇魅力。

实践操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2. 课程性质:综合实践课程3.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2. 网络应用:学习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信息检索和运用能力。

3. 文字处理:学习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提高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图片处理:学习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提高图片编辑和创作能力。

5. 编程思维:学习编程语言,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检索、处理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信息意识,自觉遵循信息伦理道德。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及时解答学生问题,提高课堂活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期末考试:设置合理的考试内容,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教材,如《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等。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教学课件、实例文件等,以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 硬件设施: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机,配置必要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软件安装和更新。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拟定每学期64课时,每周4课时。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的技能。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采取了活动式教学的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将以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为主题,从活动内容、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活动内容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活动内容多样化,注重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例如:1. 电脑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文件管理、图标点击、简单文字处理等。

可以设置模拟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电脑的基本功能。

2. 网络搜索技能: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筛选和整理的能力。

可以以“小小网站管理员”为主题,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自主搜索相关主题资料,制作小小网站,增强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

3. 制作简单的PPT和动画:通过教授PPT和动画制作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设置“我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动物”等主题,让学生动手制作PPT或动画,展示个人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电子邮件和聊天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交流,培养网络社交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

可以设置“给好朋友写邮件”、“网络聊天小达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网络沟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 编程与游戏设计:通过编程学习和游戏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可以设置“编程小能手”、“我的游戏作品”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代码或设计自己喜欢的游戏。

以上内容只是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和设计,开展更加多样化和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二、实施方法1. 教师示范与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主题二走进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主题二走进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主题二走进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主题二,我们将带领小学生走进信息技术的世界,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将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来处理信息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工具,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开机、关闭计算机,如何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操作,以及如何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网络基本知识。

同时,我们还会向学生们介绍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知识,如避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保护个人隐私等。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编程基础。

编程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将教授学生们如何使用Scratch等编程软件,通过编程来实现一些简单的动画和游戏。

学生们将通过编程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Word编辑文档,使用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以及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这些办公软件是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将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将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学生们将分组进行一些小型信息技术项目,如制作小型网站、编写简单的程序等。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3.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如手机支付、在线购物等,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1)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如、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特点和优势。

4.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如搜索引擎的使用、网络资源的等。

(2)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实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5.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2.学生自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巧,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信息素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可能存在掌握程度不一的问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案例分析法环节: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搜索引擎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吗?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个科学现象,或查找某个知识点。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也需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而活动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活动式教学相结合,让小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一、活动设计活动的设计是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核心。

活动应该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

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在寻宝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电子地图和导航软件;或者设计一个“创意编程”活动,让学生通过编程软件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动画或游戏。

无论是哪种活动,都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

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设计需求,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确保这些资源能够顺利运行和使用。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或者行业人士来到班级,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真实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案例。

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式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既包括学习过程的实时评价,也包括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学生的交流、作业和考试等多种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四、案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某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了一个“宝宝玩具设计”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他们还学会使用网络资源,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并从中获取灵感。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利用各种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在行动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本领,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流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可以应用于许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例如,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个以“使用计算机助手制作贺卡”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张个性化的贺卡,从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

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个以“制作一个电子相册”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把自己珍藏的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实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在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

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设计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确定活动的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便能更好的投入活动中。

3.合理制定活动的流程和规则,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4.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5.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的优劣,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把主题活动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提高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和实效性。

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差异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针对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孩子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本文将从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的制定和课堂实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的能力。

首先,制定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教学目标:教案应明确说明教学目标,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及对应的操作软件和硬件知识。

例如,通过这节课,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简单的文章,并了解一些基本的键盘快捷键操作。

二、确定教学内容和步骤:在教案中明确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例如,可以按照输入法的基本操作技巧、文字编辑和排版等方面进行划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训练。

例如,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和学生自主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

其次,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教案的课堂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技术课堂的设置: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应该具备适宜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

例如,每个学生应配备一台电脑,并保证所有学生都能顺利使用所需的软件。

二、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技能,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操作指南、案例实践、在线视频教程等。

这些资源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三、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操作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彼此分享使用技巧和经验。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及时反馈和评价: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例如,可以通过作业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提升建议。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等。

3. 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工具,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 计算机基本操作: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管理等。

3.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文档创建、编辑、格式设置等。

4.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网页浏览、搜索、收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浏览器的基本使用。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浏览器的高级使用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等。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浏览器的基本使用。

3. 练习法: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软件准备:教学课件、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

3. 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素材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等。

3. 演示:演示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浏览器的基本使用。

4.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请列举生活中你认为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 练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一篇简短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如何解决?3. 针对学生的反馈,下一步教学计划如何调整?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内容完整性、正确性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脑是什么以及它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掌握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

3. 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基本操作,如点击、拖拽等。

4. 了解电脑的常用图标及其功能。

5. 学会使用文本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和编辑。

二、教学准备:1. 电脑及投影仪:用于展示电脑操作演示和示范。

2. 鼠标、键盘、显示器:供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

3. 文本编辑软件(如Microsoft Word):用于学生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的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都知道电脑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帮助我们的?”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2. 展示与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基本组成部分,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3. 开机与关机操作(15分钟):讲解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流程,例如:按下电源按钮、等待电脑启动、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等。

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4. 鼠标基本操作(20分钟):介绍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左键点击、右键点击、拖拽等。

通过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鼠标进行操作。

5. 常用图标与功能(20分钟):展示常见的电脑桌面图标,如“我的电脑”、“回收站”、“网络连接”等,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指导学生通过点击图标来打开相应的功能界面。

6. 文本输入与编辑(30分钟):引导学生打开文本编辑软件(如Microsoft Word),讲解文字输入和编辑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删除文字、保存文件等。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练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文字编辑。

四、课堂练习(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练习,如点击指定图标、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和编辑等。

监督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五、课堂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电脑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信息素养;(2)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2)熟悉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界面元素;(3)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2. 常用软件的使用:(1)学习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2)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进行信息检索;(3)了解并试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常用软件的使用;(3)信息检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文件的高级操作;(2)搜索引擎的技巧使用;(3)办公软件的深入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3. 教学视频:引入生动的教學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5. 实践素材:提供充足的实践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

三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

三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

三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同时也是我们与时代接轨的必需品。

三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就是旨在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和分类2.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配件3.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4.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5.掌握计算机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可以根据指令进行自动运算、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根据用途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嵌入式计算机等多种类型。

2.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及其配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配件包括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音箱等。

学生们应该了解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连接硬件设备。

3.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程序,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方式和操作界面。

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和Mac OS等。

学生们应该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菜单栏的使用方法和窗口操作等。

4.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办公软件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演示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等,如Word、PowerPoint和Excel等。

学生们应该了解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并能够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技巧。

5.计算机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上网是计算机最实用的功能之一,学生们应该了解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包括如何连接网络、使用浏览器上网、进行搜索和使用电子邮件等。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可以讲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向学生们传授知识。

2.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软件操作过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掌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精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

(图示)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

姓”。

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

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

(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

(结合图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的和要求1、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教学难点:“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二、新课导入1、出示图例: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投影出示课题)三、教学新课1、教学“矩形”画图工具(1)教学画长方形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2023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2023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鼠标的用法。

教学重点: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那我们知道鼠标有什么用吗?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老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一)教师讲解大家来看,鼠标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

一个我们把它叫做鼠标左键;那么右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鼠标的右键。

能记住吗?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

(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

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4、鼠标双击动作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5、鼠标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
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活动主题确定与教学方法选择
一、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就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中,所设计的具有主题的学习活动内容(任务主题)。

在课堂教学“讲授新课”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对本(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设计并采用一个主题活动任务,将(章)本节课所要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融入、贯穿到本节课中,通过完成主题活动任务,而达到落实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例一: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完成的一个活动主题。

北京蓝天二中郝丽老师,深入地开发北京出版社《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第四册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节“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需要进一步地认识到信息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和处理的。

由于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各种媒体形式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转换、表达方式不同,对于初一阶段的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而且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也是不能讲完的。

于是就设计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节课。

以分析ASCII码和汉字编码的文字媒体形式的信息为例,讲解信息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和处理的。

让学生初步地接触到二进制、十六进制等进制的规则。

要使课堂教学的事例,更能贴近学生。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郝丽老师设计了“填写信息卡”的主题活动。

利用“填写信息卡”的主题活动,贯穿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教学内容。

图1 查询姓名区位码填入信息卡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演示文稿、课堂练习、不同进制数值转换表、程序员计算器、输入汉字姓名转换为区位码的小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方法手段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基本能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本班听课的学生基本上达成了此节课的教学目标:⒈理解计算机是采用“0、1”的二进制数,来处理信息的。

⒉掌握进制的一些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查表法、“计算器”和口算三种方法,转换不同进制的数值。

⒊认识到二进制、ASCII码和汉字编码(区位码)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学生入学“填写信息卡”区位码的紧密相关性。

例二:开发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设计完成的一个活动主题。

北京高井中学付雪老师,在初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了《陕西之游》的主题活动内容,以陕西之游为主线,一边游览陕西风光,一边学习信息的一些主要特征,再引出概念。

从亲身体验到知识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由实际到理论,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例三:北京蓝天二中郝丽老师,利用“我的祖国”的主题活动,贯穿了初中的采集信息、处理图片信息的教学内容。

开发教材,设计了一节《合成全景图像》课。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网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基本掌握了:“全景图像的概念、全景图的四种拼接模式、全景图的制作流程三部分学习内容。


例四:根据高中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结合初中、高中网络技术方面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完成的一个活动主题。

北京古城中学郭新老师,在高中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动态网页生成与特点》一节课里,以制作“留言板”为课堂教学活动主题。

在制作“留言板”主题活动中,穿插着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分步操作的练习,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紧密相结合。

①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包括:动态网页的生成过程、动态网页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的区别和基本判断方法。

②学生的操作技能包括:使用表单制作页面的方法、修改表单域属性的方法、发布与浏览动态网页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科书为了突出采用了任务驱动形式的教学方法,将活动主题作为教科书的章节名称,这是不可取的。

说得严重一些,会丢失学科本位的。

让读者、使用者不知道是哪一学科的教科书了。

不能将“濒危动物(文字处理)”“走进南极(演示文稿)”“网上家园(设计网站)”“乌龟和兔子(动画设计)”“美丽的校园(图像处理)”等活动主题作为教科书的章、节名称。

二、设置活动主题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从设计布置教学活动任务(或者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活动主题)出发,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操作、指导分析和任务要求,自主探索学习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某些时间段里,按计划的目标来完成学习的任务。

布置任务之前,教师要以资源网站、帮助文稿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任务活动相关的学习资料。

考虑到开放式教学的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扩展空间,尽量地多准备一些有共同学习任务、不同活动主题的学习材料。

如果时间、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学生到网上,自主寻找相关素材来完成自命题的任务,从而到达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主题,也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确定的活动主题要积极、向上、健康,不能带有消极沉湎、神话迷信、主观臆想等色彩,更不能出现导向性、科学性错误。

例如:
设计参观世博会路线图(引导线动画)
欢乐的小松鼠(逐帧动画)
陕北民歌(视频配字幕)
走进拉萨(视频剪辑)
公益宣传画(图文并茂)
欢乐毕业照(演示文稿)
……
三、教学方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形式,各有千秋,没有谁好谁坏,只有恰当地选择。

在一节课中,任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会只有一种,可能会使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

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 táo ) 冶( yě) 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放方式教学法等。

在教案中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只要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性、员、手、度、者、家、法、主义、思想”等字词,都会变成名词。

如果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法”字,立即就会变成名词,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了。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能会使用了许多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上升到理论而已。

⒈教法: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螺旋式地设置教学内容。

利用情景导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⒉学法:自主学习、实践探究。

例一: 北京高井中学付雪老师,在新初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导学法、动手实践法、讨论法、演示法和讲授法等。

例二: 北京蓝天二中郝丽老师,在初中《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分析讨论法等。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应用软件,如:“程序员计算器”软件,可借鉴“计算器”的经验,对“程序员计算器”有一个简单的初步认识。

但是,对于“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部分知识还很陌生。

而且,在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所有的数都是默认为十进制数,他们没有二进制,十六进制等进制的概念。

另外,初一新生的数学知识还没有涉及到乘方的概念,因此在讲不同进制之间进行数值转换时,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查表、计算器进行简单整数的数值转换,适当地用到分析口算。

例三: 北京市陈经纶帝景分校范晶老师,在初中《文本信息的输入》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等。

凡事不能偏( piān ) 颇( pō) ,追风一哄而上。

主题活动的教学方法很好,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去感受、去归纳、去总结,这样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例如:一个热功当量试验,就花费了焦耳40年的时间。

正如一位老教育家,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什么是教育?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很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教育!”
由于学校及周围的环境条件、不可重复性、时空限制等问题,许多事情学生是不可能去实践、去体验、去活动的。

例如:时间长、变化快、设备贵、消耗大、有危险、有放射、微观小、宏观大、时令性强、不易观察、不易成功的各学科的实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避免采用:淘汰法、尝试错误法等弱智、愚蠢、迟笨的方法。

要注意使用“优选法”(0.618)来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