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酸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易于生化降解的有机酸,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标准格式,包括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定义、设计要求、操作规程等内容。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预处理设备,通过酸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易于生化降解的有机酸。

它通常位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初级处理阶段,用于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

二、设计要求1. 设计流量: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总设计流量确定水解酸化池的设计流量。

2. 水解酸化池容积:根据设计流量和停留时间确定水解酸化池的容积。

3. 水解酸化池的深度:根据水解酸化池的容积和设计水位确定水解酸化池的深度。

4. 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应设置在水解酸化池的合适位置,以保证污水的均匀分布和流动顺畅。

5. 搅拌设备:水解酸化池内应设置搅拌设备,以保证有机物质的均匀分布和酸化反应的进行。

6.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内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有机物质的水解反应。

三、操作规程1. 运行前准备:a. 检查搅拌设备和进出水口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b. 检查温度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c. 清理水解酸化池周围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安全运行。

2. 运行过程:a. 监测水解酸化池的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确保运行稳定。

b. 监测水解酸化池内的温度,调整温度控制设备,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c. 定期检查搅拌设备和进出水口的工作状态,及时清理堵塞和维护设备。

3. 废物处理:a. 废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b. 废物的处理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式等信息。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随意更改操作参数。

3.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掌握相关应急措施。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
2 产酸阶段(酸化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 (主要是醋酸、丁酸和丙酸)、醇类等,本阶段会产 生大量的有机酸,故pH值有下降趋势,与此同时,酸 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3.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 酸菌的作用下,酸化阶段产生的 两个碳链以上的短链脂肪酸、醇 、醛等物质转化为乙酸盐,同时 产生少量的CO2、H2,在此阶段 中,由于产氢细菌的活动使氨态 氮浓度增加,氧化还原势降低, pH上升,pH的变化为甲烷菌创造 了适宜的条件。
厌氧生化处理过程的四个阶段
四 水解酸化池的优缺点
优点
1.对污泥的处理不需要经过消 化池,直接水解酸化可在常温 下使污泥迅速水解,最终实现 污泥一次处理
2.工程投资造价便宜,日常 运行与维护简单方便
3.出水无臭味,使得污水处理厂有 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4.出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 高了,非常有利于后续的好 氧处理
水解酸化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水解酸化池概述 二 水解酸化池的结构 三 水解酸化工艺的厌氧生化处理过程 四 水解酸化池的优缺点 五 工艺组合方式
一 水解酸化池概述
基本原理及目的
通过控制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水力停留时间的 条件,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之前,不进入第三阶段。 在大量污泥的吸附截留和兼性微生物为主的生物降解作 用下,将污水中的固体、大分子和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使得污水在后 续的处理单元以较少的能耗和较短的停留时间下得到处 理。
缺点
1、厌氧微生物量增加比较缓慢,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
2、对于低浓度(碳水化合物)和碱度不足的污水处 理效果差 3、出水COD浓度比较高,需要设置后序好氧工 艺处理设施 4、要使得厌氧生物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外加热,增加了投资 和运行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

3。

3水解酸化池3.3.1设计说明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机物,较难直接被好氧微生物降解,而水解酸化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在水解酸化阶段,通过缺氧降解,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后续生化处理效果。

水解池中设计安装高速潜水推流器,以保证厌氧微生物和废水能充分接触,均匀水质。

3.3。

2设计参数(1)容积负荷N V =3.2kgCOD/(m 3·d);(2)配水孔流速v=0。

2m/s ;(3)设计水量Q=10000m 3/d ;(4)进水COD 浓度1600mg/L;(5)有效水深h 2=5m ;(6)保护高度h 1=0。

8m 。

3.3。

3设计计算1.水解酸化池尺寸(1)总有效容积350003.2000016.1m N Q S V V =⨯=⨯= 式中:S ——进水COD 浓度,gCOD/L.(2)总表面积水解池高h 取5m ,则水解池表面积A 为:2100055000m h V A ===将水解池分为两大格,则每格体积312500250002m V V ===;每格表面积21150052500m h V A ===.所以每大格外形尺寸取为L×B×H=50m×10m×5m 。

2。

水力停留时间h Q V HRT 1224100005000=⨯== 3.填料设计池内填料采用由聚丙烯、聚乙烯制成半软性复合填料,它具有散热性能高,阻力小,布水、布气性能好,易长膜,又有切割气泡的特点。

取填料层为2.5m 高,距进水边池壁1。

6m,则填料体积为:32420.5210.61502m V =⨯⨯-⨯=)(填料4.污泥产生量水解酸化池的COD 去除率为30%,污泥的产生量按照每公斤COD 产生0。

2kg 干污泥进行计算,产生的污泥主要在二沉池及气浮池进行泥水分离。

(1)干污泥产生量d kg W /9602.010000%306.1=⨯⨯⨯=(2)湿污泥产生量湿污泥含水率以99%计,则湿污泥产生量:d t d kg W W /96/9600001.096099.011===-= 换算成污泥体积,即:d m V /953=污泥5。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中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作用、操作方法和优化措施。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水解作用:水解酸化池是通过细菌的水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氨和其他溶解性有机物。

1.2 酸化作用:水解酸化池中的有机酸进一步被酸化菌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大量的氢离子。

1.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氢离子会降低pH值,从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好氧处理的进行。

二、水解酸化池的作用2.1 有机物质降解:水解酸化池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2.2 氨氮去除:水解酸化池中的细菌可以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为后续的硝化作用提供底物。

2.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调节作用可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处理过程的进行。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方法3.1 进水控制:控制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保证水解酸化池的正常运行。

3.2 搅拌措施:通过搅拌设备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混合状态,促进细菌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3 通气方式:提供适量的氧气或者气体替代物,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适宜氧气浓度,促进细菌的活性。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化措施4.1pH控制: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或者酸性物质来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提高处理效果。

4.2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提高细菌的活性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4.3 有机负荷控制:合理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有机负荷,避免过载运行,保证处理效果稳定。

总结: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解和酸化作用,能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氨氮。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进水、搅拌和通气等因素,同时通过pH、温度和有机负荷的控制来优化处理效果。

通过对水解酸化池的合理管理和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其中,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操作步骤、运行参数、优化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第一道处理工艺,主要通过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酸。

1.2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通过控制温度、pH值和有机负荷等参数,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厌氧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

1.3 水解酸化池的反应过程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质首先经过水解作用,被分解为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然后,有机酸进一步被厌氧细菌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二、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步骤2.1 进水调节进水调节是水解酸化池操作的第一步,通过调节进水的pH值、温度和有机负荷等参数,为后续处理提供适宜的条件。

2.2 混合搅拌混合搅拌是水解酸化池操作的关键步骤,通过搅拌保持池内的均匀温度和pH 值,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反应。

2.3 污泥回流污泥回流是水解酸化池操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将部份已经降解的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中,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处理效果。

三、水解酸化池的运行参数3.1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的适宜温度普通在35-40摄氏度之间,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3.2 pH值控制水解酸化池的适宜pH值普通在6.5-7.5之间,过低或者过高都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处理效果。

3.3 有机负荷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有机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池内的有机物质的质量,适宜的有机负荷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化措施4.1 混合搅拌优化通过优化混合搅拌设备和搅拌方式,提高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效果,保证有机物质的均匀分布和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果。

4.2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通过调节水解酸化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选择,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产甲烷过程。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主要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化反应器,通过维持一定的温度和pH 值,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温和体产物。

水解酸化池通常位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前段,其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生物处理过程。

二、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主要通过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来降解有机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水解过程:在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被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这一过程主要由厌氧菌和厌氧发酵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进行代谢并产生酸、氨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

2. 酸化过程:水解产物中的有机酸进一步被厌氧菌和酸化菌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

这一过程主要由酸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酸作为能源进行代谢,并产生乙醇、氢气和二氧化碳。

三、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要点1. 尺寸和容积:水解酸化池的尺寸和容积应根据进水量、有机负荷、停留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通常情况下,水解酸化池的容积应占总处理系统容积的10%-30%。

2. 水解酸化池的温度: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应控制在30-40摄氏度,这是微生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

3. pH值的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通常应保持在4-6之间,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4. 混合方式:水解酸化池中的混合方式有机械搅拌温和提混合两种,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可以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四、水解酸化池的运行管理1. 进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包括COD、BOD、SS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 温度和pH值的控制:定期检测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和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可通过加热、通风等方式进行调节。

3. 混合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合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阻塞和故障。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是作为活性污泥法预处理的,可以有效避免污泥膨胀从而导致的二沉池出水水质破坏。

基本简介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

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从机理上讲,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但不同的工艺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不同。

水解酸化-耗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耗氧处理。

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

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

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创造各自的最佳环境。

处理过程一、厌氧生化处理的概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化处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二、水解酸化分析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水解酸化池的作用、工作原理、操作要点、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1.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1.1 有机物分解:水解酸化池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分解,将有机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为后续处理工艺提供条件。

1.2 改善生物降解性:水解酸化池中的酸化作用可以改善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提高生物处理效果。

1.3 除去部分有毒物质:水解酸化池可以通过酸化作用去除一些有毒物质,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2.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2.1 酸化作用:水解酸化池中通过控制进水pH值和溶解氧含量,使有机物发生酸化反应,产生酸性物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2.2 水解作用:酸化反应后,有机物进一步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小分子有机物和气体,为后续生物降解提供基础物质。

2.3 混合作用:水解酸化池中通过搅拌装置,保持污水中有机物的均匀分布,提高水解效果。

3. 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点3.1 适宜温度:水解酸化池的适宜温度一般在35-55摄氏度之间,过低会影响酸化作用,过高则会抑制微生物活性。

3.2 适宜pH值:水解酸化池的适宜pH值一般在4-6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有机物的酸化和水解反应。

3.3 氧气供应:水解酸化池中需要保持适量的溶解氧供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性。

4. 水解酸化池的优缺点4.1 优点:水解酸化池具有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4.2 缺点:水解酸化池对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条件要求较高,操作和维护难度较大。

5. 水解酸化池的未来发展方向5.1 技术改进:未来水解酸化池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搅拌装置、优化进水条件等手段实现。

5.2 能源回收:未来水解酸化池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实现能源回收,如利用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等。

水解酸化池优秀课件

水解酸化池优秀课件
4
处 理 对 象
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不高的工业 废水。
5
二 水解酸化池的结构
⑴池体:一般为矩形或圆形,水解酸化池的经济高度一般为4~6m之 间 ⑵配水系统:配水方式有:一管一孔布水、一管多孔配水方式、分枝 式配水方式。 ⑶出水收集装置: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可以采用设于池水表面三角出水 堰进行收集 ⑷排泥系统:当水解酸化池内污泥达到一定高度后应进行排泥,排泥 的高度的设定应考虑排出低活性的污泥,保留高活性的污泥,通常污 泥的排放点设在污泥区的中上部,可采用定时排泥方式,每日排泥一 至二次。
优点
1.对污泥的处理不需要经过消 化池,直接水解酸化可在常温 下使污泥迅速水解,最终实现 污泥一次处理
11
2.工程投资造价便宜,日常 运行与维护简单方便
3.出水无臭味,使得污水处理厂有 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4.出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 高了,非常有利于后续的好 氧处理
12
缺点
1、厌氧微生物量增加比较缓慢,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IOFOR滤池组合工艺 填料式水解酸化-SBR组合工艺
14
学法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 的学习心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 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 创造欲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 教”,因此本堂课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 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的掌握 新知,完成任务。
15
三、综合练习、知识迁移
1、首先展示几个制作精美的多媒体作品。
2、让学生选择其中作品或模仿或自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而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的关键部份,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水解酸化池的定义、作用、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1.1 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位于生化池之前,用于降解有机物质。

1.2 水解酸化池是一种低氧环境下的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温和体。

1.3 水解酸化池的主要功能是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质,为后续生化池的处理提供有机负荷。

二、水解酸化池的作用2.1 降解难降解有机物质: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质。

2.2 释放可溶性有机物质: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中含有可溶性有机物质,可以为后续生化池的微生物提供有机负荷。

2.3 产生气体: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甲烷等,这些气体可以通过气体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和利用。

三、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3.1 低氧环境:水解酸化池通常采用低氧环境,通过减少氧气的供应,促使微生物进行厌氧代谢。

3.2 微生物降解: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厌氧代谢将有机物质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质温和体。

3.3 有机负荷调节:水解酸化池可以通过调节有机负荷来控制水解酸化的效果,保持池内微生物的平衡。

四、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注意事项4.1 控制进水负荷:进水负荷过高会导致水解酸化效果不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2 维护池内通气系统:保持池内通气系统的畅通,确保微生物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4.3 定期清理泥泞层:定期清理水解酸化池中的泥泞层,防止泥泞层过厚影响水解酸化效果。

五、水解酸化池的优化方法5.1 联合利用其他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池可以与其他处理工艺结合,如好氧池、厌氧池等,以提高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5.2 优化进水水质:通过调整进水水质的pH值、温度等参数,可以优化水解酸化池的工作效果。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水解和酸化反应,以便后续的生物降解过程更加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标准格式及其相关内容要求。

一、水解酸化池的基本介绍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预处理设备,通常位于生化池之前。

其主要功能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水解和酸化反应,将大份子有机物分解为小份子有机物,为后续的生物降解过程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水解酸化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结构:水解酸化池通常由进水口、出水口、进气装置、搅拌装置、反应池等组成。

进水口用于将污水引入反应池,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

进气装置用于提供氧气,促进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反应。

搅拌装置用于保持反应池内的污泥悬浮状态,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果。

2. 工作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首先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使污泥均匀悬浮在水中。

同时,通过进气装置向反应池中供氧,促进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反应。

在水解酸化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为小份子有机物,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可以为后续的生物降解过程提供更好的条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的适宜温度普通在30-40摄氏度之间,过低或者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水解酸化反应的进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合理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温度。

2. pH值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对反应的进行也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pH值应控制在4-6之间,过高或者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反应。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并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

3. 氧气供应:水解酸化池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促进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反应。

普通采用曝气方式进行氧气供应,通过进气装置向反应池中注入氧气。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氧气的供应量和均匀性,以确保反应的进行。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是一个关键的处理单元。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原理、运行方式以及优点。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1.1 水解酸化池的概念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1.2 水解酸化池的结构水解酸化池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组成,容器内部设置了搅拌装置和进出水口,以便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流量。

1.3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能够有效地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有机物的源头。

二、水解酸化池的原理2.1 水解反应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水解反应将复杂的有机废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2.2 酸化反应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将水解生成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如乙酸和丙酸等。

2.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通常保持在中性或者微酸性,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三、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方式3.1 进水方式水解酸化池可以采用间歇进水或者连续进水的方式。

间歇进水是指周期性地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而连续进水则是持续地将污水流入水解酸化池。

3.2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对温度敏感,通常需要保持在35-40摄氏度的适宜温度范围内。

3.3 氧气供应水解酸化池通常是厌氧环境,因此需要控制氧气的供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点4.1 降解效果好水解酸化池能够有效地将有机废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4.2 能量回收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被采集和利用,用作能源供应。

4.3 减少氮磷损失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将有机废物中的氮和磷转化为可溶性形式,减少氮磷的损失。

五、总结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水解和酸化反应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一环。

水解酸化池作为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详细探讨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构造、运行管理、优势与局限性、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水解过程:水解阶段主要利用水解细菌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

酸化过程:酸化阶段则是由产酸菌将可溶性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量物质,如挥发性脂肪酸(VFA)。

产酸与产甲烷:部分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甲烷,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阶段。

三、水解酸化池的构造设计与结构:水解酸化池通常采用上流式或完全混合式设计,以确保污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

填料选择:池内通常会选择合适的填料,如弹性填料或组合填料,以增加生物膜的附着面积。

停留时间:根据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合理设定停留时间以保证处理效果。

四、水解酸化池的运行管理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水解酸化的关键,通常控制在20-40℃之间。

pH值调节:pH值应维持在5.5-7.0之间,以确保微生物的正常代谢。

混合与搅拌:适当的混合与搅拌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

五、水解酸化池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高效降解有机物;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局限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有限;可能产生不良气味;对操作管理要求较高。

六、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应用领域: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领域。

案例介绍: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引入水解酸化池,显著提高了出水水质。

七、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研究方向:探索新型填料与微生物种群;深入研究反应动力学与模型模拟;优化运行参数与工艺控制。

发展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技术创新,水解酸化池将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资源回收和能源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水解酸化池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提高其处理效果,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中,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原理、操作要点以及优缺点。

正文内容:1. 水解酸化池的功能1.1 有机物分解: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温和体。

1.2 调节酸碱度:水解酸化池能够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1.3 去除污泥:水解酸化池能够部份去除污水中的污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2. 水解酸化池的原理2.1 好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池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酸温和体。

2.2 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池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酸分解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气体。

2.3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分解。

3. 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点3.1pH控制:水解酸化池需要控制适当的pH值,通常在6.5-7.5之间。

3.2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通常在35-40摄氏度之间。

3.3 厌氧条件维持:水解酸化池需要保持厌氧条件,避免氧气进入。

3.4 水解酸化池的进出水流量控制:要根据实际处理需求,控制水解酸化池的进出水流量。

3.5 污泥处理:水解酸化池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水解酸化池的优点4.1 降解效果好:水解酸化池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2 能源回收:水解酸化池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可作为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4.3 操作简单:水解酸化池的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实施和维护。

5. 水解酸化池的缺点5.1 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水解酸化池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建设,占用土地资源。

5.2 对温度要求较高:水解酸化池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额外的能源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5.3 污泥处理问题:水解酸化池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和环境压力。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一、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SS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

如果后级接入UASB工艺,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积负荷,提高去除效率。

水中有机物为复杂结构时,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直链、环状结构成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中SS高时,水解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出水就变的清澈了。

这其间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断键的有机物中共价键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动形式。

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变化的,这要根据你在设计时选择的参数和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共同确定的,长期的运行控制可以让菌种产生诱导酶定向处理有机物,这也就是调试阶段工艺控制好以后,处理效果会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水解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时要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确定水解的工艺设计,水解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循环方式、污泥回流方式、设计负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后级配套工艺(UASB或接触氧化)。

二、解酸化池的具体作用和实际运用情况1.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取其厌氧处理的前两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由于水解酸化反应迅速,故池容小,停留时间短,水解酸化反应能适应较大的水质范围,出水水质稳定。

有个误区要说一下,停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印染行业大致在14小时左右,生活污水就短了,大致在3小时左右。

水解酸化能去色,而好氧是不行的。

也是上面说的开环、断键的作用有两种水解酸化池,一种是设置搅拌,使泥水充分混合,另一种是形成污泥层,需要均匀布水。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起着调节污水pH值、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氨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工作原理、设计要求、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一、定义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处理设备,主要通过酸化和水解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酸和氨氮。

二、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和停留时间,使污水在池内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使有机物质与微生物接触并发生水解反应。

在水解反应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为有机酸和氨氮。

有机酸进一步被酸化反应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氨氮则通过硝化反应转化为硝态氮。

三、设计要求1. 尺寸设计:水解酸化池的尺寸应根据进水量、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来确定,以确保池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进行水解反应。

2. 进水方式:进水应均匀分布在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以避免死水区域的形成。

3. 通气系统:水解酸化池应配备通气系统,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有氧降解反应。

4. 搅拌设备:适当的搅拌设备可以提高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效果,促进微生物与有机物质的接触。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控制进水流量:进水流量应根据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池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进行水解反应。

2. pH值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6.5-7.5之间,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效果。

3.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35-40摄氏度之间,以提供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4. 搅拌控制:适当的搅拌可以提高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效果,但过强的搅拌会导致微生物的剧烈波动,影响水解反应的进行。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水解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进水量过大或者停留时间不足导致的,可以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和停留时间来解决。

2. pH值波动较大:可能是由于进水pH值波动较大或者通气系统浮现问题导致的,可以通过稳定进水pH值和维修通气系统来解决。

(完整版)水解酸化池

(完整版)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一、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SS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

如果后级接入UASB工艺,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积负荷,提高去除效率。

水中有机物为复杂结构时,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直链、环状结构成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中SS高时,水解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出水就变的清澈了。

这其间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断键的有机物中共价键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动形式。

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变化的,这要根据你在设计时选择的参数和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共同确定的,长期的运行控制可以让菌种产生诱导酶定向处理有机物,这也就是调试阶段工艺控制好以后,处理效果会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水解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时要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确定水解的工艺设计,水解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循环方式、污泥回流方式、设计负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后级配套工艺(UASB或接触氧化)。

二、解酸化池的具体作用和实际运用情况1.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取其厌氧处理的前两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由于水解酸化反应迅速,故池容小,停留时间短,水解酸化反应能适应较大的水质范围,出水水质稳定。

有个误区要说一下,停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印染行业大致在14小时左右,生活污水就短了,大致在3小时左右。

水解酸化能去色,而好氧是不行的。

也是上面说的开环、断键的作用有两种水解酸化池,一种是设置搅拌,使泥水充分混合,另一种是形成污泥层,需要均匀布水。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水解酸化池是处理污水中有机物的关键环节。

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解的有机物和气体,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优点、操作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有机物分解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可溶解的有机物和气体。

1.2 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水解酸化池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甲烷气的重要原料。

1.3 促进后续生物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存在可以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二、水解酸化池的优点2.1 降解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水解酸化池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可以用于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甲烷气。

2.3 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减少处理时间和成本。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注意事项3.1 控制进水负荷要根据水解酸化池的设计参数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进水负荷,避免过载。

3.2 维护微生物活性定期检查水解酸化池的微生物活性,保持良好的生物环境。

3.3 清理沉淀物定期清理水解酸化池中的沉淀物,避免堵塞和影响处理效果。

四、水解酸化池的常见问题4.1 气味问题水解酸化池可能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可采取加盖、通风等方式解决。

4.2 pH值异常水解酸化池的pH值异常可能影响微生物活性,需及时调整。

4.3 水质浑浊水解酸化池出水水质浑浊可能是微生物活性不足或进水负荷过大的表现,需调整操作。

五、水解酸化池的解决方法5.1 加强管理加强对水解酸化池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2 调整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解酸化池的操作参数,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水解酸化池进行清洗、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操作和维护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

4.6水解酸化池4.6.1设计说明水解酸化就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取代初沉池的作用,主要用于有机浓度高、SS 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水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可以在短的停留时间和相对高的水力负荷下获得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并可以改善和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以利于好氧后处理工艺。

水解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确定水解的工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循环方式、污水回流方式、出水方式等。

4.6.2设计参数池深:应大于4~6m ;水力停留时间:5~8h ;污泥浓度:MLSS =10~20g/L ;溶解氧:≤0.2~0.3mg/L ;PH 值:5.5~6.5;水温:≧25℃效果较好;配水:由配水区进入反应区的配水孔流速v =0.20~0.23m/s ;v 不宜太小,以免不均,出水管孔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5mm,一般在15~25mm 之间。

水解酸化池的进出水质见:表4-4-14-4-1 水解酸化池进出水水质表4.6.3设计计算(1)水解池的池体尺寸①水解池容积 3max 11255225m HRT Q V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max Q ——设计流量,m 3/h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

②水解池高度水解池的经济高度(深度)一般在4~6m 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这也是最优的运行范围,故取水解池高度为H 1=4.5m 。

为了保证污水进入池内后能与活性污泥层快速均匀地混合,在池体下部专门设有多槽布水区,其高度为0.5m 。

池内实际有效高度为:H 2 =H 1+0.5=4.5+0.5=5.0m水解池实际总高度为:H =H 2+h=5.0+0.5=5.5m③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已知反应器高度为H 1=4.5m ,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为:h m HRT H HRTA V A v Q /9.055.4max===== 水解池的上升流速在0.5~1.8m/h 内,符合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减少氮磷污染物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原理、工艺、操作要点以及市场应用。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有机酸、氨氮等物质。

在酸性环境下,有机酸进一步水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氨氮则通过硝化反应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1.2 pH值的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对酸碱度非常敏感,适宜的pH值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一般情况下,水解酸化池的pH值控制在4.5-6.5之间,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1.3 温度的影响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对微生物的活性和有机物降解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水解酸化池的温度保持在30-40摄氏度,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二、水解酸化池的工艺2.1 水解酸化池的结构水解酸化池通常由进水管、出水管、进气装置、搅拌器等组成。

进水管将污水引入水解酸化池,出水管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进气装置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降解,搅拌器保持池内的悬浮物均匀分布。

2.2 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步骤首先,调节水解酸化池的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然后,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调整进水流量和进气量。

最后,定期检查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池内沉积物。

2.3 水解酸化池与其他处理单元的配合水解酸化池通常与好氧池、硝化池、脱氮池等处理单元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

水解酸化池负责有机物的降解,而其他处理单元则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点3.1 控制进水水质水解酸化池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较低,但过高的COD浓度或有毒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效果。

因此,需要控制进水水质,避免过高浓度和有毒物质的进入。

3.2 适宜的负荷水解酸化池的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水解酸化池的有机物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酸化池操作规程
1 水解酸化简介
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

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从机理上讲,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但不同的工艺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不同。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

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

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创造各自的最佳环境。

2 处理过程
2.1 厌氧生化处理的概述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化处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
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
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
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
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2.2 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

它们在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

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

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

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

酸化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

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

2.3 总结
水解阶段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

酸化阶段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这也是为何在实际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两点普遍认同的作用:
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

2)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3 酸化水解污泥的培养
酸化水解池污泥培养比较慢,主要保证营养物均衡;水解酸化池污泥考虑接种其他类似造纸厂的生化污泥,或是逐渐的将好氧池内的剩余污泥定期的排入水解酸化池,采用此方法接种的污泥所含的微生物能较快的适应环境,缩短驯化周期。

脉冲罐脉冲强度是水解酸化池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脉冲罐定
时的放水,通过水解酸化池底的布水管均匀的分布,利用脉冲产生的短时冲击力将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形成污泥床,让微生物与有机物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但过高的脉冲强度会使膨化的厌氧污泥床过高,从而被出水带出,造成厌氧污泥流失,因此需密切观察脉冲强度是否合适,及时调整脉冲强度。

如水解酸化水池出水变黑并带酸臭味、DO在0.5mg/L以下,COD 去除率达到10%以上,说明水解酸化池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驯化预计需2个月至2个半月时间。

4 水解酸化池的运行环境要求
1)Eh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由于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和产甲烷微生物共处于同一反应器中,整个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Eh的控制必须首先满足对Eh要求严格的甲烷菌,一般为-300mV以下,因此。

系统中的水解(酸化)微生物也是在这一电位值下工作的。

而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控制在-100mV—-300mV之间。

据研究,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为——典型的兼性过程,只要置Eh控制在+50mv以下,该过程即可顺利进行。

2)pH值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消化液的pH值控制在甲烷菌生氏的最
佳pH范围,一般为6.8—7.2。

而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6.5之间,pH降低时,尽管产酸的速率增大,但形成的有机酸形态将发生变化,丙酸的相对含量增大,而丙酸对后续的甲烷相中的产甲烷菌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对于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系统来说,由于后续处理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的抑制问题,因此,控制的pH范围也较宽,从而可获得较高的水解(酸化)速率,一般pH维持在5.5—6.5之间。

3)温度
通常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以及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温度均严格控制,要么中温消化(30—35℃),要么高温消化(50—55℃)。

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对工作温度无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温下运行,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水解(酸化)效果。

5 影响因素
1)基质的种类和形态
基质的种类和形态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就多糖、蛋白质和脂肪三类物质来说,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水解速率依次减小。

同类有机物,分子量越大,水解越困难,相应池水解速率就越小。

比如,就糖类物质来说,二聚糖比三聚糖容易水解;低聚糖比高聚糖容易水解。

就分子结构来说,直链比支链易于水解;支链比环状易于水解;单环化合物比杂环或多环化合物易于水解。

2)水解液的pH值
水解液的pH值主要影响水解的速率、水解(酸化)的产物以及污泥的形态和结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微生物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较强,水解过程可在pH值宽达3.5—10.0的范围内顺利进行,但最佳的pH值为5.5—6.5。

pH朝酸性方向或碱性方向移动时,水解速率都将减小。

水解液pH值同时还影响水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3)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是水解反应器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对反应
器的影响,随着反应器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对于单纯以水解为目的的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越长,被水解物质与水解微生物接触时间也就越长,相应地水解效率也就越高。

一般为3-4小时。

4)温度
水解反应是一典型的生物反向,因此,温度变化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符合一般的生物反应规律,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率越大。

但研究表明,当温度在10——20℃之间变化时,水解反应速率变化不大,由此说明,水解微生物对低温变化的适应较强。

5)粒径
粒径是影响颗粒状有机物水解(酸化)速率的重要因素之—粒径越大,单位重量有机物的比表面积越小,水解速率也就越小。

由于颗粒态有机物的粒径对水解速率效率影响较大,因此,一些研究者建议,对含颗粒态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或污泥,在进入水解反应器前可利用泵或研磨机破碎,以减小污染物的粒径,从而加快水解反应的进行。

6 水解酸化池的功能
可以用作反硝化脱氮。

可以提高生化性能,提高后续好氧生化效果。

目前的生活污水中化学合成材料(表面活性剂等)越来越多,水解酸化有利于此种物质的降解。

7 酸化水解池的日常维护管理
要经常检查与调整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确保进入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废水和污泥均匀。

酸化水解池飘浮浮渣,应及时清除。

定期观测脉冲罐的脉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