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合集下载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内经济政策、国际经济
环境、市场需求、供给方面的因素等。

宏观经济形势对于证券市场有着重
要的影响,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显著。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如果好转,即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市场好等,则会对股票市场产生积极的
影响。

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意味着企业盈利预期改善,投资者更加愿意购买
股票以获取相应的收益。

这会提高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带来上涨的
趋势。

相反,如果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比如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等,投资者将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导致股价下跌。

因此,股票投资者需要密
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其次,宏观经济形势对债券市场也有重要的影响。

债券市场受市场利
率和债券需求供给等因素影响。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如果好转,意味着通货
膨胀预期可能上升,这会导致利率上升。

债券市场的价格和利率呈反向关系,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

因此,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需要关注宏
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等因素,以做出合适的投资
决策。

综上所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有重要的影响。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都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
宏观经济的动态变化,并结合其他因素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浅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浅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现代经济信息10浅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刘子艺 北京第171中学高二6班摘要:当前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旧新动能加快转化。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年中以来的企稳向好态势。

下半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但随着金融监管升级、房地产调控加码等对经济的影响逐步体现,预计经济增速稳中略缓。

 关键词:经济;走势;我国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10-01一、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态势自2016年年中,我国经济在持续筑底中企稳改善。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经济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供需两旺”态势明显,增长动能由“单引擎”向“双引擎”(新动能和传统动能)转变,经济景气继续上升[1]。

一季度我国GDP 同比增长6.9%,较去年全年增速(6.7%)回升。

从需求角度来看:1-5月,投资同比增长8.6%,较去年增速(8.1%)加快;消费同比增长10.3%,与去年增速(10.4%)基本持平;外贸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9.8%、14.8%、26.5%(按人民币计);增速均较去年(同比分别为-0.9%、-2.0%、0.6%)显著提升。

从生产角度来看,1-5月,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去年全年增速(6.0%)加快。

从实物量指标来看:发电量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1-5月同比增长6.4%,较去年全年增速(4.5%)加快;货运量反映国内商品流通,表征实体经济的活跃度,1-4月同比增长9.4%,较去年全年增速(5.7%)提升,传递经济回稳信号。

二、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

经济增长虽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潜力与机遇。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业风险管理浅析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业风险管理浅析
我 国 当前 宏 观 经 济形 势与 金 融业 风 险管理 浅 析
O 0 ∞ O ∞ ∞ 0 鲫 O ∞ 0 0 ∞ 0 ∞ O 0



要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采,国际经济增长乏 力,金融风险加大。我 国为应时危机 ,执行稳健 的货 币政 策,引发 通胀隐患。在产


?0 0
1 8 0
1 O O
1 4 0
1∞
■ _ 1∞
M2
6O p
0 8 0 0 6 0 0 4 0 0 2 0 0 0 0 2 0 0 ;  ̄ ∞ 2 0 0 t  ̄2 0 f  ̄ 5 ∞6 2 ∞ 7 ∞
1 8 ∞O G l 6 0 0 o 0 1 4 01  ̄ 0 0 I  ̄ 0 0 0 0
l 0 0 0 ( ) 0 8 0 0 0 0 i ( ) O %
B 0 %
6 0 %
t 0 2 O
∞ 鼻2 0 1 n O j 2 m
2 0 0 9年 以来我国楼市价格 猛涨 ,新 能源产业 表现 出良好的 发腱势 头 。我国一些 产能过剩的行、 眦和在金 融危机 中深受打击 的外贸 出门行业 错失产业转 升级 的机会 ,将资金从实体经济 中撤了出来 ,转而投入收 益帛高的楼 市和新必产 。2 0 1 0年收 到 2 0 0 9年信贷 投放 的影 响,C P I 破3 %的臀戒线 , 央行肝始宏观调控 ,逐渐收紧流动性 。银行 提高审贷 标准 ,巾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 ,而之酊投入 到新能源行业 的资金短期无 法实现盈利 ,因此产 生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温州为例 ,民间借贷借 此机会蓬勃发展。民间借 贷团体 比如 担保公 司和小 额贷 款公 司缺乏资
6 0 0 0 0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及成效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及成效

浅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成效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主要是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问题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

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除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外,还要通过国家队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要确保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何战略性,政府制定正确的调控目标和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是重要的。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与目前其他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与变革,这种状况,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因此有发展,必定有增长,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意味着经济发展.保罗克鲁格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因此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因素等,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求经济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又要避免大起大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经济增长潜力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中长期的调控目标,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临时性因素确定。

温总理在 201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等,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率控制在8%左右。

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市 场 经济 是适 应 社会 化 大 生产 需 要 的人类 社
比较 集 中的宏观调 控 , 在钢 铁 、 泥 、 是 水 电解铝 等部
分行 业 出现 局部过 热的情况 下 , 时 、适 度地 进行 适
会共 有 的经 济组 织 方式 。 因而 , 观调 控不 仅 是资 宏
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政府行为 , 也是我国
第 1 卷第 1 2 期
21 00年 3月
河 北 软 件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b iS f r n t ue o r a fHe e o t eI si t wa t
Vo . 2No 1 I1 .
Ma . 0 0 r2 1
文 章 编号 :6 32 2 (0 0 0 一0 60 17 —0 2 2 1 ) l 0 .4 0
济 周期在 适度高位 的运 行 。 中央 、 党 国务院按 照“ 果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宏观经 济政策转 断 有力 、 时适度 、 对待 、 实效 ” 适 区别 注重 的原则 , 以 变 的历 程 经 济和法律手段 为主 , 之 以必要 的行政手段 , 辅 紧紧

把住 信贷 和土地 两个 “ 门”制定 出 台了一 系列政 闸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李雅 兴, 赵立永
(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 史文化 学院, 湖南 湘潭 4 10 ) 1 1 5 摘要 : 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 国宏观经济政策经 历了多次 我 调整 。 中国的国情 出发 愈益显示 出鲜明的特 色。 20 从 以 08
启 动 以及连 续几 年扩 张型政 策 的显 效 , 的经 济过 新 热 又开始显 露苗 头 , 而促成 了我国宏 观调控 政策 从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浅析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浅析

出现 了一 些 新 问题 ,如 股 市 表现 大跌 眼 镜 、房 地 产 泡 沫 飞速 膨 胀 等 ,面 临着 复 杂多变的 国内外经济环境 ,我 国采取 了 稳 定、 协调 的经 济政 策 ,将 重 点 转 移 到 经 济结 构 的调 整 上 面。
【 关键 词 】 宏 观 经济 ; 济 结构 ; 策选择 ;流 动性 经 政
从股市来看 ,上半年我国股市表现让
人大跌 眼镜 。A 股市 场一 反 去年 强劲 走势 , 中国股市全球表现最差。 从年初的指数最高 点 到年 中下跌 近千 点 ,跌 幅达 3%,两 巾市 0 值蒸发超 6 万亿元 ,投资者普遍亏损 ,万众 瞩 目的 “ 头” 虎 行情 彻 头彻 尾变成 了 饧 “ 惨 剧” I 一 : 半年,资本市场乱象频生 :股指期 货出台不仅没能平抑 市场大起大落 , 反而助


国 内经济概况
今 年上 半 年 ,延续 去 年 各 项 经 济政 策 的刺激和落实, 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呈恢复性 增长态 势 。按照 国 家统计 局公 布的 数字 , E 半年国内牛产总值按可 比价恪计算,同比增 长 l .%, 比上年 同期加快 37个百分 , 困 11 . 民经 济仍 属于 强势 增 长阶段 。 从物 价 水 平看 :上 半 年 居 民消 费价 格 同比温 和上 涨 , 到 26 如 果 ^一 季度 居 达 .%。 J 、 民消费 价格 C I kJ涨 22 P 同 L : .%,4 月份上 涨 28 5 .%, 月份上涨3 1 6 .%, 月份 匕 .%来 涨29 看 ,物价 呈现 底 部 逐 步抬 高 趋 势 许 逐 渐 企 稳, 主要 原 凶是 } 半年 农产 品价格 上 涨过 陕 昕致 ,与此同时,l 业品价格由于生产资料 _ [ 出厂 价格 和原 材料 、燃料 、 力购进 价格抬 动 升轮 陕,也出现了走高态势。总体看,高增 长低通胀格局依然维持 。 从投资、 消费和进出 口肜势吾 上半年 , 令 会 定 资产 投 资 同 比增 长 2 . %。其 l : 50 }’l 3 J _ 月城镇 固定 资产 投资增 长 2 .%, 64 I~4 同比增 长 2 . 月 61 %,I ~5 同 比增 长 月 2 .%,投 资增速 小幅 回落 。 但其 中 ,房 地 59 产开发投资增长依然在加快 ,比上年 同期加 快 3 多 个百 分点 , 目投 资依 然是 支撑经 济 0 项 增 长 的决 定 因素 。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内外均衡——浅析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并存的原因和对策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内外均衡——浅析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并存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我 国 目前宏观经济运行 中内外失衡并存的原 因和对策
姜 巍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 广州 502 ; 14 0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 06 ) 10 9
[ 摘要】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严重。 储蓄率过高、 消费需求不足、 投资低效、 失业率上升和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 时并存, 这种局面的出 现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决不可小视。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 部失衡, 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 关键词] 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 目 经济发展 标; [ 中图分类号I 103 F2 .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5 期 总第 12 5 期



- 9 J
No 5 .
L nz o u a a h ux ek n
Ge ea. . 5 n r1No 1 2

经 济 学研 究 ・
转 变经 济发 展模 式 , 协调 内外均衡
国 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剖析内外失衡并存的原因 及协调内外 失衡的方法和途径, 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 人为
本, 推动我国经济的 稳定、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和谐社会, 具
数据来源 :中经阐教育版 ” “ 济数据” ht :/  ̄v e e1 o . . “ 之 经 . t / n i .e. v曲 p b g
胀的 黄金组合时期, 但内外失衡过重。内部失衡包括总量失衡
寰格 219 —20 年中国的经常帐户麓糠、 :94 04
和结构失衡硒方面, 主要表现为 储蓄率过高和消费需求不足、 投 资低效率和粗放增长、 失业率上升以 及部分年份物价水平持续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V0 l _ 2 9 No . 1 1 NO V . 2 01 3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吴 超
( 福 建省委 党校 ,福 建 福州 3 5 0 0 0 1 )
摘 要 :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 发展 , 社 会 注意 市场 体 系逐 渐 的形 成 和 完善 , 经 济形 势在 国 内外 都 比较 理 想 , 但 是也必须看到 当 下宏观经济形势的不足 , 总体 来讲 我 国 " 3前 的 宏 观 经 济 形 势 对证 券 市 场 的发 展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 - 机 遇 存 在 的 同 时 也 存在 着 各 种
是却始终保持着平稳有力 的步伐 , 具体 表现在 : 第二产业 发
1 . 1 . 4 日本经济必将恢复. 尽管 目前 日本的经济仍然是负增
长, 但是在其政府 大力重建 灾后 地区的背景下 , 日本 的经济 必将迎来下 一个春天 . 具有世界权威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曾 发表了公 开预测 ,今年 日本的经济可能会 出现 0 . 5 %的负增
1 . 1 . 5 新兴经济体 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 根据 国际权威机构 数据分析后预计 ,新兴经济体和第三世界 国家在 未来两年 的时间里经 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 增长率都在 6 %以上. 具体 数 据有 : 俄罗斯 的经济增 长约为 4 %左 右 , 印度 的经 济增长
率则高达 7 . 5 %以上 ,南美洲和非 洲的部分地 区的经济也将
长, 然 而 明年 会 有 希望 出现 2 . 3 %左 右 的 增 长 .
展稳定 、内需持续被 拉动 、投资增速依然保 持着一定 的增
长、 对外 贸易顺差 逆差 比例 协调 、 金融 行业运行 规律 、 程 式 化趋势不断加深 , 就业稳步增长. 面对越 来越 复杂 的国内外经济 环境 , 不稳定 、 未知 、 不

浅析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浅析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浅析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当今社会经济是一个市场化的经济,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当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以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者有效结合的经济体系。

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章重点分析了市场调控的定义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影响1 当前时期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在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中,市场调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

不过调节并非是无所不能的,其经常性的会导致通货膨胀。

而一旦发生了此类问题的话,就会使得经济受到很大的干扰,导致社会局势不稳,而且还会使得收入差加大,导致分配欠妥当。

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积极的开展宏观调控工作。

总体上来讲,在当前时期,要想确保经济发展顺畅,就要恰当的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到一起。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方式,同样克服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其最好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

考虑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有力的支撑体,这样才能使得经济趋于平稳的状态中。

2 目前宏观调控中面对的不利点在当前时期,我们国家在调控经济方面已经获取了一定的成就,不过总体上来看还面对几个不利点。

通过分析当前的调控政策,可以得知不管是在调控的制定亦或是决定的落实方面,都会存在问题。

具体的说,当前的调控问题体现在如下的几个层次中。

第一,投资的结构存在问题,政府的权限太大,只负责调控,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后果不担负责任。

由于投资过于盲从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第二,单位和政府的职能混淆,这样就使得很多本应该由单位和个体来担负的责任被国家担负了,但是本应由政府担负的职责此时被单位和个体承担了,很显然两者对调了,最终导致经济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市场混乱。

同时决策非常随意,步骤不完善,而且过于独断,缺少制约。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所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

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历史性转变。

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

浅析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

浅析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

年增 长 率 在 9 %以上 ,因 此 ,只要 人 民 币对 欧 元 不 贬值 ,0 9 20 年 我 国 的 G P将 超过 德 国而 居世 界 第 i 位 。 D
在过 去 2 O年 中 . 日本 名 义 G P的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为 D 1 5 . 果 这一 比率 保 持 不 变 , 且 美 元 兑 日元 的 汇 率 保 持 .% 如 5 并 在 10 日元 兑 换 1 元 的水 平上 , 国 的 G P规 模将 于 2 1 0 美 我 D 00 年 或 2 1 年超 过 日本 , 世 界第 二 位 。 01 居 从过去 3 O年 的 数据 来 看 ,我 国 的 年 均 G P增 长率 要 比 D 美 国高 大 约 6 . 百 分 点 ( 国 97 , 国 31 )这 意 味 着 6个 中 . 美 % . , % 我 国 G P每 年 将 以 6 %的速 度 逼 近美 国 。考 虑 到未 来 我 国 D . 6 经 济 增 速 可能 会 放 慢 . 很难 再 维 持 接 近两 位 数 的增 长 。 但根 据
权力 . 笔财 富如 果投 放 到 生 产 和 经 营 中去 , 以促 进 经 济 的 这 可 发 展 , 取经 济 效 益 。 因此 , 备 的 存 量 应该 在保 证 充 余 支 付 获 储 的前 提下 , 法 减 少 持有 储 备 资 产 所付 出的 代价 。 设 人 均 收 入 ,城镇 居 民 由 1 7 9 8年 的 3 34元 增 加 到 1 7 6 4. 38 元 : 村 居 民 由 17 农 9 8年 的 1 36元 增加 到 4 4 3. 1 0元 。城 镇 居 民 收 入 增加 . 主要 得 益 于 工薪 收入 、 营 性 收 入 和 财产 性 收 人 等 经 方 面 的拉 动 。伴 随经 济 的快 速增 长 , 些 企 业 经 济 效 益好 转 , 一 有 的企业 及 时 补 发 了拖 欠 的职 工 丁 资 ,有 的企 业 还增 加 了职 工 的奖 金 、 利 及补 贴 。 福

浅析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浅析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浅析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经济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析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其目标、工具和实施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中国的财政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共需求等。

中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

税收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率和税收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包括减税、增值税改革等。

政府支出政策主要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扩大社会保障、提高公共服务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

实施中国的财政政策可以带来多重效应。

首先,通过减税政策,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

其次,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外,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央行利用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的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稳定金融市场等。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等证券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和存款活动。

利率是央行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消费和投资。

实施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会带来多重效应。

首先,保持物价稳定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和企业生产成本的可预期性,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其次,通过调节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信贷活动,促进投资和就业。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用来稳定金融市场,预防金融风险。

总结来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经济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来实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来实施。

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旨在影响经济体整体
的增长和稳定。

这些政策可能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例如:
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制定针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旨在影响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可以影响企业的借款成本
和债务融资的可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如果货币政策让
利率降低,企业将更容易获得融资,从而降低债务资本比率或者增
加债务比率。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政策。

当政
府增加支出时,可能会刺激整个经济体的需求,从而推动公司业绩
增长。

另一方面,政府增加税收可能会导致公司获得更少的现金流,从而限制其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

财政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可能取决于政策的具体目标。

3. 出口政策:出口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例如在进出口方面的税
收和补贴。

如果政府实施出口政策,将会增加国内公司的出口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和业绩。

随着业绩增长,公司的债务负担也可
能会减轻,从而降低债务资本比率。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政策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政策的
具体影响因政策类型和政策实施具体情况而异。

需要企业定期评估
宏观经济政策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及时作出调整以实现企业发
展目标。

浅析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一)

浅析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一)

浅析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一)引言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整体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在日常生活中,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就业、通货膨胀、房价还是汇率等都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活中的宏观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正文:一、就业1. 就业率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好坏。

2. 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 就业率的高低与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比如是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二、通货膨胀1.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物价总水平持续扩大。

2. 通货膨胀对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购买力下降等。

3.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

三、房价1. 房价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经济周期和政策密切相关。

2.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也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房价,以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

四、汇率1.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2. 汇率的变动对于外贸、旅游和投资等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3. 国家可以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影响汇率,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五、经济增长1.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过程。

2. 经济增长对于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等有重要影响。

3.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鼓励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

总结:宏观经济学作为研究整体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从就业、通货膨胀、房价、汇率和经济增长等方面来看,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宏观经济问题。

浅析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困境和宏观政策选择

浅析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困境和宏观政策选择
( ) 府支 出 二 政
政府 支 出主要 是指 政府 所进 行 的基 础建 设 投资 等 。在 前 不 久 政府 拿 出的 400亿 投 资 总计 划 中 , 00 可 以清 晰地看 到政 府力 图通 过 支 出行 为来 继续 扩大 内需 , 通过 投 资乘数 的数倍效 应来 带动 经 济的发 展 。 就 目前政府 的经济 发展 方 针来看 , 多人 看 到 了十年 前 亚 洲经 济 危机 时 政 府组 合拳 的 影 子 。事实 上 的 很 确如此 , 十 年前 的建设 公路 到 如 今 国 家 明确 提 出 “ 一 五 ” 国 的铁 路 投 资将 从 12 从 十 中 .5亿 元 增 加 到 2 亿元 , 每年 将 多增 加 40 00亿元 的投资 , 而拉 动或 刺 激经 济 增 长 。政 府 支 出 的另 一个 方 面 便 是这 在 民 进 生方 面所进 行 的转 移支 付 。在经 济 发展 大环 境不 好 的今 天 , 府通 过对 低 收入群 体 的保 障 , 政 一方 面增 加
其 可 支配 收入 促进 消 费 , ~方 面居 民生 活 的安定 也 是进行 经 济建 设有 力 的基础 。 另 ( ) 府投 资 补贴 三 政
与直接 减税 相对 应 的另 一个 有效 手段 是 政府 对一 些扶 植部 门专 业 的投 资补 贴 。这种政 策产 生 的积
极影响是使一些企业会根据国家政策的指 引投资 向对经济拉动较大且有广 阔前景的领域。但这里 。 我
从 目前 金融 危机 蔓延 的势头 来看 , 于依 靠 出 口拉 动 的 中 国经 济来 说 , 对 外需 已经严 重缩 水 , 此 时 而
政府必定将重点对准 国内需求 , 这部分需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有广泛意义的一部分。而针对内需的扩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浅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尖键词:经济现状;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发展改革;政策建议一. 弓1肓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越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世界经济格局风云突变,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经济各方面竞争中来。

但是,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 > 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现状分析1.区域发展不平衡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

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

浅析我国近年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浅析我国近年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浅析我国近年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和我国国内经济领域的各类矛盾,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良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得到改善,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国内形势看,2004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2005年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2006年“三过”问题突出,2007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资本市场的强烈震荡……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和考验,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中国经济列车始终保持了在高位平台上的快速稳健运行,年度波动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年均增长率达到10.6%,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4.5%高出1.36倍,已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

本文对我国近五年(2004-2008)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一、2004年——“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宏观经济背景。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

其主要表现为:央行每月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在2004年的头四个月比同比上涨了6.3%、7%、8.3%和9.3%;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

狂飙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游行业的热度。

这主要是由投资膨胀造成的。

这年开始的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

浅析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

浅析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

( 1 ) 有 哪些 因 素 推动 了 消 费 增 长 ? 一是政策因素 , 它 还 会 成 为一种动力而继续支持消费增长 。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 内 , 调 控宏 观 政 策 的重 点 工 作 。依 旧是 提 高 消 费 对 增 长 的贡 献 度 , 同 时 进 一 步 扩 大 消 费 需 求 。二 是 进 一 步 落 实 措 施 , 提高 城 乡 居 民 的收入水平 , 以此 提 高社 会 消 费意 愿 。 三 是 继 续完 善 节 能产 品 、 汽 车 及 家 电 的消 费 政 策 。 ( 2 ) 有 哪些 因 素 抑制 了 消 费 增 长 ?一 是 国家 近期 内已 经 出 台或 即将出 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 它会减缓 和住 房有 关的建材 和 家 具 的 增 长 速 度 。二 是 由 于过 去 的 一 段 时 期 内 , 房 价 的 大 幅 增长 . 相应 的会 制 约 已购 房居 民在 其 他 方 面 的消 费 。 三 是 国家 近 年 来 连 续 发 生 的地 震 、 干 旱 等 自然 灾 害 会 造 成 局部 地 区 消 费
兆 。所 以为 调 动 农 村 生 产 的积 极 性 。 我 们 就要 建 立 长 效 稳 定 的 农 产 品 供 给 机 制 和 价 格 保 障机 制 .而 不 应 该 仅 仅 是 一 些 短 期 的、 临 时 性 的 措施 。
3 .改革 税制、 推动结构性减税。
结 构 性 减 税 并 非 是 单 一 的 减税 .在 税 收 上 存 在 着 有 增 有 减, 但 总 量 上 是 在 减 少 。目前 我 们 的 消 费呈 现 升 级 的 趋势 , 前 一 阶段 消 费升 级 主要 是 依 靠 政 策 扩 大 消 费 . 而 我 们 下 一 步 的 政 策
策 目标是 。 即要稳 增长、 又要 防通胀 , 中间的 目标是调结构 。这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一、世界经济周期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世界经济周期是指全球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在繁荣期,经济增长迅速,通货膨胀加剧,国际贸易扩大,资本流入增加,对我国的影响是刺激出口和吸引外资。

衰退期经济增长放缓,不景气的行业出现,企业利润下降,对我国的影响是商品出口减少,进口压力加大。

在萧条期,经济增长非常缓慢,企业裁员加剧,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对我国的影响是出口和就业压力加大。

在复苏期,经济增长逐渐恢复,企业利润增加,对我国的影响是不景气的行业开始出现转机,出口和就业压力减轻。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周期中处于重要地位。

全球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对国内出口和外贸产业的影响更为直接。

此外,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世界经济周期下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在上行时我国经济增速加快。

因此,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全球经济周期和趋势,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迎接全球经济周期的挑战和机遇。

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类。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平衡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

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是协同实施的,并且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动态的。

在货币政策上,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

在财政政策上,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财政预算、税收政策等手段进行调节。

结论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我国需要制定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来适应全球经济变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调节工具。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政策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政策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政策
邢衍栋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是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的继续,有可能对财政形成潜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财政政策的力度和运做方式进行调整.面对当前的通货紧缩,政府应努力改变人们的紧缩预期,并采取更为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邢衍栋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研究生部,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J], 李雅兴;赵立永
2.论有效需求不足与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之比较 [J], 何奥龙
3.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J], 赵付民;沈玉春
4.当前货币政策有效吗?——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J], 江夏林
5.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 [J], 华春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卷第12卷第1期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2No.12010年3月Journal of Hebei Software Institute Mar .2010文章编号:1673-2022(2010)01-0006-04收稿日期:2009-11-08作者简介:李雅兴(1966-),女,湖南隆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赵立永(1981-),男,河北邢台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李雅兴,赵立永(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愈益显示出鲜明的特色。

以2008年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转变,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发展历程;当前的转变;意义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组织方式。

因而,宏观调控不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政府行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调控是指中央政府运用经济和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并对经济实行间接管理。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于首次。

认真分析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实施了多次宏观调控。

除了1998年至2002年为扩张型的宏观调控外,其余四次宏观调控都属于紧缩型的宏观调控。

始于2003年的第五次宏观调控是我国较大的收缩型的宏观调控,也是一次比较特殊的宏观调控。

进入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以及连续几年扩张型政策的显效,新的经济过热又开始显露苗头,从而促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又一次向紧缩型转变。

但本次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紧缩政策不同,其特殊性在于与前四次紧缩型的宏观调控相比,本轮宏观调控由于所面临的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已有所不同,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我国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所进行的本轮周期中第一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是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下,适时、适度地进行的主动调控。

由于调控及时,防止了局部过热转为全面过热,避免了因“大起”而导致“大落”的局面,并由此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运行。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要求“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

实施“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的,是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

2005年,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所进行的本轮周期中第二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又一次防止了局部经济问题转为全局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运行。

党中央、国务院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紧紧把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并已初见成效,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三大方面的转变。

第一方面的转变,是实行“双防”与“有紧有松”的方针。

从2004年开始加强的国家宏观调控,其滞后效应在2006年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的势头将有第1期所减弱。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防止经济增长乏力,重点是防止投资过度回落,从而避免经济滑坡。

作为宏观调控措施的信贷控制,一方面抑制了局部经济过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压缩了企业用于流动资金的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偏紧,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因此,应改善宏观调控,适当增加银行的短期贷款,注意扶助中小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民间借贷的多种有效形式与规避风险的途径;通过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投资基金等途径,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

第二方面的转变,是从低价竞争向技术竞争策略转变。

2006年,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加剧。

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的势头明显加快,而更新改造投资比重较低并一直徘徊不前。

各级政府着力引导全社会投资结构的改善,促进企业扩大更新改造投资。

第三方面的转变,是实现“有发展的增长”与“有再分配的增长”。

当时,导致供求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许多人处于低收入低保障状态,甚至是无保障状态,缺乏即时购买力。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如果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财富过于集中时,通常会造成两种结果:财产很少或没有财产的人数增加;投机性投资增加。

这对于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都是不利的。

政府应为城乡困难家庭提供就业机会或给予适当补助,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培育消费市场、促进供求平衡。

人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相称,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使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是实现“有发展的增长”面临的核心问题。

要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解决市民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同工不同酬问题,缩小行业收入差距,降低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同时,实现“有再分配的增长”,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与力度,防止财富过分向少数人集中。

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三大民生问题入手,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和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及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利润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从总体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保持了良好势态。

但是,自第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并且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2007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上升到10.3%和11.3%,再次出现偏快倾向。

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我国又实施了第三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以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而与此同时,消费物价指数连创新高,为了防止结构性通货膨胀向全面通货膨胀转变,必须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了长达5年10%以上的平稳快速增长之后,遇到了重大考验。

从年初到年终,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

从年初物价涨幅明显偏高到全面回落,从2007年底提出“两个防止”,2008年提出“一保一控”到目前提出“保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说,面对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和力度的调整是及时的、正确的。

2007年GDP11.4%的增长速度和2008年2月份8.7%的消费价格涨幅,是确定“两个防止”政策的基本依据。

2008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来后,对经济形势的担心基本消除,中央把宏观调控政策修改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第三季度特别是10月、11月的经济数据出来后,对通胀的担心也基本消除,而速度问题却凸显出来了。

据统计,2008年一、二、三季度GDP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长10.6%、10.1%和9.0%。

10月和11月,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8.2%和5.4%,全国发电量和铁路货运周转量都有所下降,11月消费价格涨幅已下降到2.4%的低水平。

这些情况表明,经济增速下滑过猛已经成为当时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

11月初,针对美国次贷危机急速演变为十分严峻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下滑压力,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一保一控”调整为“一扩一促”(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因此,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举措,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2009年的方针政策作出决策,未来两年,通过发行国债等措施,政府引导投资4万亿元。

2008年四季度下达1000亿元财政投资,目前已基本落实到项目。

二、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国李雅兴,赵立永:浅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7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卷(下转第11页)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态势比较好,如经济平稳增长,外汇储备充足,通货膨胀下降等。

但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央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对于稳定经济、稳定市场、稳定人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困难。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因订单减少而经营困难。

面对近几年最为严峻的形势,我国政府为了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当机立断,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总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解读这些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发生转变。

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两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中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11月份以来,中央新政策的出台,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已转变为“保字当先”,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要位置。

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变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的正确选择。

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看,它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而其中经济增长是基本的目标,因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手段。

从增强经济信心看,经济信心就是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公众对未来前景不看好,企业就会减少投资,银行就会减少贷款,居民就会减少消费,市场就会变得萧条,最终会导致经济陷入停滞。

因此,在经济困难时期,提振经济信心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