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材鉴定考试辅导:概述(1)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1.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中药师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来源、鉴别、质量控制、加工制备、制剂及药理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别掌握中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宏观鉴别和微观鉴别等,通过观察外形、质地、气味、味道等特征,识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3. 中药的质量控制了解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包括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知识。
4.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学习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中药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利用技术,保护中药资源,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二、中药配方学1. 中药配方的辨证论治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为患者配制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案。
2. 中药制剂学了解中药的制剂学知识,包括中药的制剂类型、配伍规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三、中药药理学1. 中药药理作用了解中药的药理机制,包括中药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生物转化过程,掌握中药药物的药效、毒性及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毒理学学习中药的毒性及中毒机制,掌握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服务。
四、中药保健学1. 中药保健理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毫针、气功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2. 中药保健品学习中药保健品的制备和应用,了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药品的功效和禁忌,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中药保健品。
五、中药药用植物学1.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方法,掌握采集药用植物的时机、方法和保存技术,保障药用植物的质量和药效。
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六、中药制剂工艺学1. 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学习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2.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保障中药制剂符合国家标准和药效要求。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6)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6) 以下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1. 中药的药用植物学知识:包括中药植物的名称、学名、别名、分类、性味、归经、
药效等。
需重点掌握有代表性的中药植物。
2. 中药材的鉴别:掌握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性状、质量要求,以及鉴别方法、鉴别要
点等。
3. 中药材的加工和制备:了解中药材的加工过程、方法和原则,包括初加工、粗加工
和制片等。
4.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了解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包括有效
成分、药效、药理学作用机制等。
5. 中药饮片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了解中药饮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质量标准、质量控制
要点等。
6. 中药剂型:了解中药的剂型分类、配方要点、制备方法和应用特点等。
7. 中药处方的合理用药:了解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用药禁忌、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8. 中药炮制和固体制剂的制备:了解中药炮制法、炮制技巧和固体制剂制备技术等。
9. 中药的贮藏和保管:了解中药的贮藏要求、贮藏方法和保管要点等。
10. 中药药物学:了解中药的药物学特点、药效学和毒副作用等。
这些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考纲和教材为准。
请考生认真复习,多做题,加强实践操作,以提高考试成绩。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1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
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
在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上进一步学习本门课程,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考生常反映此课不好学。
下面谈谈如何学习及考试的要求,供大家参考。
药物是入中并治疗与保健人体健康的商品。
它的真伪优劣是关系到人民防病、治病的疗效。
如果真伪不辨,以假乱真,不但不能治病可能危及人民生命安全。
因此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好务。
当前世界范围兴起回归自然的潮流,中药的应用受到更广泛的欢迎。
我国即将进入“WTO”,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广泛,假如假冒伪劣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不但害了病患者也有损于我国的声誉。
所以本课虽然难于掌握也要下决心学好。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第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药鉴定学是应用学科,必须掌握鉴定中药材的理论与技能。
学习本课只背出是记不住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记住理论,才能学会鉴定药材的本领。
药材的性状一定要对照药材标本来学,不然学不好。
只说考试这一方面吧,如X型题,列出药材的多项特征,有的对,有的错。
如认不准一定答错题。
显微鉴定也要看显微镜,并对照教材上的图来记,否则死背,也记不住。
理化鉴别也要在有条件下做一下。
有的考生反映中药鉴定难学,实际上是难记。
理论联系实际去学,其实并不难学。
第二,掌握规律:每一类药材都有一定的鉴定规律,因为每一类药材(植物药材)都是一个器官,植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统一的规律。
如根类根类的特点,花类有花类的特点等等。
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前面概述,就谈到本节的药材鉴别特点与规律,同时还可以参考复习思考题,来帮助你学习。
第三,分清主次:本教材共收入药材三百多种,重点药材放在各章节最前面,并附有图。
非重点药材,放在重点药材后面,只收文字,未收图(因教材篇幅所限)。
重点药材是最常用的药材,或者是易混乱的药材,在鉴定上常出问题的药材,如常见伪品、混淆品、地区用药等等。
执业中药师知识归纳
执业中药师知识归纳(一)中药基础理论1.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有着超级悠久的历史呢。
从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人们就慢慢认识到各种植物、矿物、动物啥的能治病。
在古代,那些医学典籍像神农本草经可是超级重要的,它把药物分了上中下三品,这就是早期对中药分类和认识的一种体现。
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了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李时珍可真是个厉害的人,他把那么多中药的知识都整理得那么详细,包括药物的形态、功效、采集啥的。
2.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是基础中的基础哦。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这个和药物的作用有关。
比如说,寒性药就可以清热泻火,像石膏就很寒凉,能治疗高热之类的病。
五味呢,就是酸、苦、甘、辛、咸。
酸味药能收敛,像五味子,能敛肺气止咳;苦味药能泄能燥,比如黄连很苦,能清热燥湿;甘味药能补能缓,像人参就很甘,能补气;辛味药能散能行,像麻黄辛温,能发汗解表;咸味药能软坚散结,像海藻就有这个功效。
•升降浮沉也很有趣。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发散,沉是向内收敛。
比如花类药,像菊花,就多有升浮的特性,能疏散风热往上走;而矿石类药,像磁石,就多有沉降的特性,能平肝潜阳往下走。
•归经就像是药物的导航。
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力。
比如心经有热的时候,用黄连就很合适,因为黄连归心经,能清心火。
(二)中药的炮制1. 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像乌头有毒,经过炮制变成制乌头后,毒性就大大降低了。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如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经过蒸制变成熟地黄后,就变成了甘温的,能滋阴补血。
•增强药物疗效。
比如种子类药物,像莱菔子,炒过之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药效就增强了。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入肝,盐制下行等。
像酒大黄就增强了升散活血的作用。
2. 炮制的方法•修治。
这就是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像纯净处理,把药物中的杂质去掉;还有粉碎处理,把药物弄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便于使用。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考点:麻黄(喘家圣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主治】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考点: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考点:生姜(呕家圣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考点: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主治】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
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
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考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
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
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
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
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考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执业中药师考试科目为: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科。
国家在中药生产和中药流通领域实施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
凡从事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在其关键岗位必须配备有执业中药师资格的人员。
中药专业人员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依法独立执行业务。
赢得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说明已具有执业中药师的水平和能力,其证书做为依法提出申请领办中药生产、经营或单一制继续执行业务的依据。
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理非政府拟定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撰写培训教材,创建试题库及考试命题工作。
按照培训与考试分离的原则,统一切割并非政府备考培训。
人事部负责管理非政府核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
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考试工作展开监督、指导并确认合格标准。
执业中药师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准许在我国境内劳动力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者出席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获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八十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获得药学类、中药学类有关专业适当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适当减少1年。
1、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2、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不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别学;3、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4、中药学综合科学知识与技能。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一)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一) 以下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知识点:
1. 鉴别常用药用植物的外观特征和形态特征,如药用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熟悉常见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包括中药材的功效、适应症、用法用量、
禁忌等。
3. 了解中药的药性归经,包括中药材的寒热温凉等性质,以及归属于哪个经脉。
4. 掌握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可
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
5. 了解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鉴别、含量测定、纯度测定、微生物限
度等。
6. 熟悉中药炮制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药材的加工、制剂的炮制等。
7. 了解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药用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其药理作用。
8. 了解中药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临床研究的设计、评价指标、研究方法等。
9. 了解中药贮藏和保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中药的储存环境、保存方法、货存管
理等。
10. 了解中药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中药法、中药标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等相关法规和政策。
以上是《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然,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细化具体的考点,并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中药二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药二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基础知识1. 中药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性质、制法、性能、功能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来源、分类、鉴别、药性、药理、药效、配伍、炮制、存储、使用等。
2.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中药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药物组方。
植物药又可分为维管束植物药、藻类、菌类、地衣类等。
动物药包括动物的器官、组织以及分泌物等。
矿物药主要是指从矿石或矿物质中提取的药物。
药物组方是指由不同来源的中药混合使用或炮制而成的中药制剂。
3. 中药的鉴别与质量评价中药的鉴别主要包括外观鉴别、性味归经、理化鉴别、药效鉴定等方面。
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毒理学等方面。
4.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中药的药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中药的药效学、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的研究等方面。
中药的药效学是指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
5. 中药的制法中药的制法包括药材的采集、选种、培育、加工、炮制、制剂等。
对于不同的中药材,其制法也有所不同。
二、中药的典籍和文献1.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的规范药材、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的专书,是中医药管理和监督的法定依据。
中国药典是中药学的基础和标准。
2. 中药的典籍和文献中药的典籍和文献包括《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这些典籍和文献对于中药的来源、性能、用法、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中药的药用部位、性味归经1. 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全草、茎叶、根、果实、花、种子、根皮、茎皮等。
对不同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也有所不同。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主要是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属性来做出的中药的主治属性判断。
其中性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包括寒凉凉,温热燥湿,辛苦甘酸等方面。
四、中药的炮制与用法1.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包括中药的加工和炮制,其目的是为了使中药的性味更符合药理需求,增加药效。
2017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必考点表格
2017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必考点表格一、药材识别药材识别是中药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中药学的门槛和基石。
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材识别是必考的重点。
药材识别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知识点1 中药材性状分类2 中药材的色、香、味3 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4 中药材的内部特征5 中药材的外部特征二、处方配伍处方配伍是中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是考察学生对药材性能的认识和对处方组成的熟练掌握程度的一个方面。
处方配伍考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知识点1 几类经典处方的组成和作用2 中药的性、味、归经3 药味的配伍4 饮片的配伍5 复方制剂的配伍三、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另一个重点考点。
中药鉴别不仅要求考生对各种中药材的形态特征进行全面、准确、有系统的认识,还要能够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鉴别和检验。
中药鉴别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知识点1 中药鉴别的方法和技术2 中药鉴别的仪器和设备3 中药鉴别的微观和组织学特征4 中药鉴别的生物学特征5 中药鉴别的化学成分四、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另一个必考点。
中药制剂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药学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部分。
中药制剂考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知识点1 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2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3 中药制剂的新型制剂4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5 常用复方制剂五、中药药理中药药理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必考点之一。
中药药理是研究中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是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药药理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知识点1 中药药理的基本概念2 中药的作用和剂量关系3 中药的作用机制4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5 中药的临床应用及禁忌症六、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药质量控制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不同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掌握中药材的检验方法,了解中药质量控制相关器材和检测标准。
中药质量控制考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鉴定汇总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鉴定汇总知识点中药鉴定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中药鉴别、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中药鉴定的汇总知识点:1.中药鉴别方法:中药鉴别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口感等特征来确定其身份的方法。
常见的鉴别方法包括目视鉴定、嗅觉鉴定、触觉鉴定、望远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2.中药品质评价:中药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药材性状评价、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等。
药材性状评价是指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口感等特征来评价其品质;含量测定则是通过分析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来评价其药效;质量控制则是通过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药材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
3.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贮藏控制、加工控制、生产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贮藏控制是指在药材的储存和保存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加工控制是指在药材的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等因素,保证药材的品质;生产控制是指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药典标准和制剂工艺,控制产品质量。
4.中药标准:中药标准是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的依据,它包括药材标准和制剂标准。
药材标准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含量、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制剂标准是对中药制剂的配方、用量、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
中药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大量药材和制剂的研究和实验,结合临床应用和历史经验,确立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5.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用于鉴别和评价中药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中药的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能够准确鉴别中药的成分和品质,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中药学中药鉴定的汇总知识点,包括中药鉴别方法、中药品质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标准和中药指纹图谱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正确判断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并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二》知识重点
执业中药师【考场速递】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性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
2.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解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炒炭)。
3.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要药)。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经头痛,上半身风湿痹痛)。
藳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巅顶头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少阴经头痛)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头痛)。
4.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泄痢。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5.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归肺胃经。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归肺胃经兼归肾经,质润,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便。
6.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甘微苦性微寒,生津力强。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甘寒质轻,作用较缓,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性寒,兼归肺与三焦经,清热力强。
7.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甘重于苦,长于滋阴凉血。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咸寒,专入血分,血热毒盛者可用。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8.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善清阴分伏热而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
9.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治乳痈最佳。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力强。
10.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执业中药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和技术含量的职业,需要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中药师不能缺少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总结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的考点。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师考试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各种中药的种类、形态、成分、药效等方面的鉴定和判断。
中药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中草药、中草药复方、中成药等等。
针对这些不同种类的药材,需要掌握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技巧。
在考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考点:一、形态特征中药的形态特征是鉴定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药形态的鉴别可以从色、形、味、气味、形态等方面进行。
具体包括颜色、纹路、尺寸、质地、形状等。
二、药品成分药物成分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药成分很多,常见的有单味中草药、复方中草药、中成药等。
考生需要掌握每种中药的成分及其比例,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功效和作用。
三、病症药效病症药效是指中药对于特定病症的治疗效果。
中药师需要具备对不同病症、不同中药的治疗功效和适应症的认知。
针对不同的病症,中药处方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处理,考生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四、配伍知识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是中药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同的作用,也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中药之间的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五、药品的质量中药的质量是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的考点之一。
以青黛为例,考生需要掌握其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色泽、气味、味道、过量、质地、含淀粉量等方面的标准,以便判断药品质量的好坏。
总之,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的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对中药鉴定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针对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技巧进行适当的训练,才能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中药师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对中药鉴定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中药鉴定考点复习(一)
中药鉴定学学什么? 247种中药(242张彩图) 1.经验鉴别 术语专题 经验鉴别术语常考彩图 1.大黄:星点,以个大、身干、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2.何首乌:云锦状花纹,以个大、身干、表面红褐色、断面显云锦状花纹,质坚粉性足者为佳 3.牛膝/川牛膝:筋脉点,以根粗长、肉肥、皮细、黄白色者为佳 4.商陆:罗盘纹,以片大、色白、有粉性、“罗盘纹”明显者为佳 5.银柴胡:砂眼、珍珠盘,以根长均匀,外皮淡棕黄色,断面黄白色、质较疏松者为佳 6.黄连:过桥 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均以粗壮、坚实、断面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者为佳 VS胡黄连:有密集环节,木部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 7.防己:车轮纹,以质坚实、粉性足、去净外皮者为佳 8.菊花心 甘草: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黄芪:以条粗长、断面色黄白、有粉性者为佳 木香:以质坚实,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 9.金井玉栏:板蓝根/桔梗/黄芪 板蓝根:以条长、粗大、体实者为佳 VS南板蓝根: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 10.白芷:疙瘩丁,以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 十字花科小板蓝 瘦长扭曲大头膨 金井玉栏身上穿 尝到甜头忘记苦 后来居上小桔梗 裂隙增多木部宽 11.川芎:蝴蝶片,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12.防风:蚯蚓头,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浅黄色者为佳 13.党参:狮子头,以条粗壮、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14.苍术:朱砂点,以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15.松贝:怀中抱月,以色白,外形呈“怀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为佳 防风辛甘最去风 关上门来为防风 断面油点蚯蚓头 16.天麻:鹦哥嘴、红小辫,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春麻)质次 17.辛夷:毛笔头,以花蕾完整、内瓣紧密、无枝梗、香气为佳 18.地龙:白颈,以条大、肥厚、不碎、无泥土为佳 19.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20.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21.乌梢蛇:剑脊 金钱白花蛇——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明亮、盘径小为佳 蕲蛇——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为佳 乌梢蛇——以身干、头尾齐全、皮黑、肉黄白色、质坚实为佳 22.麝香:银皮、当门子 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为佳 麝香仁——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23.花鹿茸——二杠、三岔、大挺、门庄 砍茸:虎牙 马鹿茸——单门、莲花、三岔、四岔 均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无钉者为佳 24.牛黄:乌金衣,以完整、色棕黄、质酥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为佳 25.羚羊角:通天眼,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
执业药师中药师考试辅导_中药学(配图)2-1
总论串讲备战策略基本策略——熟背考点,灵活应变如何讲?——突出重点,有所讲,有所不讲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各章节分值情况总论第一章本草代表作 1分第二章中药的性能 4分第三章中药的应用 1分各论第一章解表药 3.5分第二章清热药 7分第三章泻下药 2分第四章祛风湿药 3分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1分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3分第七章温里药 1.5分第八章理气药 2.5分第九章消食药 1分第十章驱虫药 1分第十一章止血药 2.5分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 4分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4分第十四章安神药 1.5分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2分第十六章开窍药 1分第十七章补虚药 8.5分第十八章收涩药 3分第十九章涌吐药 1分第二十章杀虫燥湿止痒药 1分第二十一章拔毒消肿敛疮药 1分总论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重点解析《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第二章中药的性能何谓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概括。
何谓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第一节四气四气的含义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的作用(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第二节五味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五味的确定五味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真实滋味。
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昆布之咸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功能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以功效推定其味的方法。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辅导:关于麝香及常见掺伪品的鉴别
麝香因其部位不同,有如下几不同的名称:干燥后带毛连壳的整体,叫“毛壳麝香”(整麝香)。
剖开香囊,除去带毛囊壳,即得“麝香仁”;拣去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皮膜(习称“银皮”),其颗粒大者称“当门子”,质量最佳。
麝香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市场上常有掺伪品出现,它们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现将真伪品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一)真品鹿香的鉴别1、取本品置自然光下观察,“麝香仁”呈棕褐色。
“当门子”为深褐色成紫黑色,表面油润光亮,略有不规则纹理;断面深棕色至黄褐色不等,以色泽均匀、纹理清晰者为佳品,偶见沙毛(香囊毛)和银皮(香囊内表皮)。
有极其浓郁乃至令人窒息的香气,经久不散。
入口后先苦后甜。
刺舌,有兴奋感(俗称“钻舌”),且清香直达舌根,嚼之溶化而无渣滓,味纯正而沁人心肺。
你若品偿一次真品后,其感觉会令你终生难忘!2、本品捏之微软,放后后有回力,凹陷处可自行弹起,恢复原状;搓之成团,轻轻揉捏或滴加清水即散;用清水在手掌上调和,不会脱色、粘手和结块。
3、本品撒于炽热的坩中灼烧,始则迸裂,接着融化膨胀起包,香气浓裂四溢,后即灰化,残渣为白色或灰白色。
4、若条件许可,还可进一步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理化分析。
滴加乙醇或丙酮镜检,可见多数不定形颗粒集成的半透明团块,呈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无异物,如有异物,则为掺伪品。
镜检下沙毛细胞呈六角形,排列较整齐;银皮由5—8层粘膜组成,透明,各层皆有分泌腺,并可见黄色分泌物。
5、理化鉴别:本品研成粉末,加五氧化锑共研,则香气消失;如再加氨水共研,香气逐渐恢复,且越研香气起浓裂。
掺伪品绝无此性质。
(二)掺伪品的鉴别1、颜色不规则,外感性差。
按规定的干燥失重法则定,失重不得超过30%。
用手捏之太软者表示水分高。
伪品如有缠边、贴肉,仔细观察外形可以鉴别。
2、本品粉末置三角瓶中,加清水强烈振摇,如有漂浮物,则为掺有朽木性物质或羊粪之类。
在水中浸泡一小时后,真品的水浸液为无色或极淡黄色;伪品的水浸液色深。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归纳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归纳一、中药学1.中草药及其分类中草药是指采用全草、根、茎、果实、花、叶、芽、树皮等植物器官或其一部分,经人工或自然干燥制成的药材。
按其功效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泻药、清热药、活血行气药、利尿消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镇静安神药、补益药等。
2.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对中草药采摘、晒干等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更适合药用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功效,中草药炮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如炮制桂枝、炮制干姜、酸枣仁、制香附等。
3.中药质量标准中药质量标准是针对中草药在原材料采集、保管、加工、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指标,以确定药材的质量,保证制药质量的一种方法。
二、药理学1.中药作用中药通过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过程,来实现治疗效果。
常见的作用方式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
2.中药毒性中药同样需要注意其毒性,这是药物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不可随意服用。
例如热毒、寒毒、毒性大、剧毒等情况,需要根据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书进行正确用药。
3.中药药效评估中草药的药效评估是针对中草药识别、中药材秤量、保存、贮存及品质、不同处理方法和加工技术、中药配伍等多种因素,建立评估方法,评估中草药的药效。
三、方剂学1.中成药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炮制、提取、制剂等工艺制成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
中成药具有剂型成型好、剂量准确、易服、稳定、作用缓慢而久、副作用少等优点。
2.草药配方草药配方是用草药制成的方剂,按照辩证施治原则进行药物组合,实现治疗功效。
配方要求合理搭配各种中草药,使之发挥最佳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3.方剂选用方剂的选用是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选择适合病情的方剂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病症,提高治疗效果。
选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可以参考方剂书籍或请教专业中药师。
四、以上是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中的部分内容,中医药是一门宝贵的医学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继承,推广中药的知识和使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汇总
第一节:辛温解表类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紧1.小青龙合剂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2.午时茶颗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症,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九味羌活颗粒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第二节:辛凉解表类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微恶风寒,头疼咳嗽,口渴咽痛,苔薄白,脉浮数。
1.桑菊感冒片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出起,头疼,咳嗽,口干,咽痛。
2.板蓝根颗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
第三节:扶正解表类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1.参苏丸功能与主治: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疼鼻塞,止咳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第四节:表里双解类表证未解,里证又急之证1.防风通圣丸功能与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疼咽干,小便短赤,瘰疬初起,风诊湿疮。
2.小柴胡片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第五章:泻下中成药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攻逐氺饮。
第一节润下药年老,体弱,血少津枯所致的肠燥便秘。
1.麻仁丸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
第六章:清热中成药清热药物为主,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等作用。
第一节清热解毒类三焦火毒炽盛,所致的瘟疫,温毒1.牛黄解毒片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
2.六神丸功能与主治: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要求掌握的内容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1. 根(Radix)类中药的形态特征与根茎(Rhizoma)比较:没有节、节间和叶,无芽或极少数生有不定芽。
2. 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双子叶植物根类中药一般主根明显,常有分枝;少数根部细长。
表面常有栓皮,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
断面具有形成层的环纹,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
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一般主根不明显,多为块根。
表面无栓皮,少数具有较薄的木栓化组织。
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
3. 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1)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有次生构造。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一般无髓,少数有髓部(如龙胆)。
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可形成异常构造,主要有下列2种类型:一是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形成层所进行的异常次生生长,如牛膝等。
二是由于正常形成层活动不规则,在次生木质部中产生有次生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包埋在次生木质部中的韧皮部,称为内涵韧皮部。
此外,亦有将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分为: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附加维管柱,内涵韧皮部和木间木栓4种类型的。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维管束为辐射型,无形成层。
原生木质部数目一般较多,通常8~30余个,称为多原型。
中心常有明显的髓。
(2)粉末特征:主要注意木栓细胞或根被细胞、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和木纤维)、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淀粉粒或菊糖等特征。
一般柔软的根类纤维和石细胞均较少见;常有分泌组织存在,如乳汁管、树脂道、油室、油管等;草酸钙结晶易察见,如人参有簇晶,葛根有方晶,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等;淀粉粒通常较小;单子叶植物根类常可见内皮层细胞和根被细胞。
4. 根茎的基本概念根茎属于变态茎,是植物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和鳞茎,其中以根状茎的药材为多见。
5. 根茎的形态特征一般有节、节间、鳞叶或鳞毛,有芽或芽痕,有的生有不定根。
6. 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主要应注意观察其根茎的种类、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和折断面、以及气味等;其中根茎的种类和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对于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单子叶和蕨类植物的药材较为重要。
根茎的形状与其种类有关,常呈圆柱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扁球形、圆锥形等。
表面有节和节间,来源于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类药材的节和节间尤为明显;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来源于蕨类植物的根茎类药材表面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地上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常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鳞茎常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
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表面常有栓皮,断面有放射状纹理,横切面中心有明显的髓部;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断面可见有维管束小点散布,中心无明显的髓部。
7.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1)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
中心有明显的髓。
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下列2种类型:一是髓部产生的异型复合维管束,异型维管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位置常与正常维管束相反,即韧皮部在内侧,木质部在外侧,如大黄等。
二是木质部内侧产生的韧皮部,称为内生韧皮部,有的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有的构成双韧型维管束,如葫芦科的药用植物等。
此外,亦有将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分为:髓维管束,内生韧皮部和木间木栓3种类型的。
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少有周木型。
蕨类植物根茎:由初生组织构成。
一般具网状中柱(分体中柱环列),有的为双韧管状中柱。
(2)粉末特征:主要注意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和木纤维)、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木栓细胞或表皮细胞、淀粉粒或菊糖等特征。
一般鳞茎、块茎
常含较大的淀粉粒,鳞茎的鳞片表皮常可察见气孔,单子叶植物根茎较易察见环纹导管和草酸钙针晶;蕨类植物根茎可见梯纹管胞。